云南导游词

时间:2024-06-20 16:03:37 导游词 我要投稿

云南导游词(经典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云南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云南导游词(经典15篇)

云南导游词1

  各位朋友,欢迎来到中国的威尼斯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人,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因为周围青山环绕,城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取名为大研镇。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个的高山为天然屏障。据说这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墙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木氏土司因忌讳而不设城墙。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依西芝,意思为金沙江江湾中的集镇,又叫巩本芝,意思为仓库集镇,由此可以知道它是以从事经济贸易发展起来的。导游带团软件

  古城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了。历代均为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革囊渡江进入丽江,曾在古城一带驻军整训,至今仍留下许多相关的纳西语地名。明初,古城街道建设和集市贸易已初具规模,明末时已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zhi)比,这是对当年丽江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由于古城处于滇川藏交通要冲,是历史茶马古道的重镇。自清代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往来不断,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说到这里,各位也许会问,游览丽江古城主要观赏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登高览胜、临河就水,可以走街入院、还可以入市过桥,一览古城布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城的入口处。古城的布局可以说是以水为脉,随势自然。玉河水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进屋。如果哪位朋友仔古城中迷失了方向,请记住:顺水而入,逆水而出。

  下面就请各位跟我沿西河畔的新华街进入古城吧!

  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各位朋友,四方街到了。

  四方街的位置在古城的中心,是由整齐繁华的铺面围成的一块大约400平方米的露天梯形集市小广场。据说是木氏土司让人仿照他的印章,用五花石铺就的,取权镇四方之意当年在广场周围,聚集了数十家商号和店铺。形形色色的货物通过茶马古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又从这里流到四面八方。是茶马古道造就了四方街的辉煌,使丽江古城成为滇西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

  古城的大街小巷,全是用红色角砾石块铺成,晴不扬尘,雨不积水。经历无数人年年月月的步履磨蚀,光滑洁净,大雨过后,呈现出五彩斑纹,当地人们称之为五花石。

  四方街上,仍保留着古代利用河水清洗街道的装置,可以定期清洗街道,保持古城洁净,十分省力。在四方街西侧的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利用西河与东河的高差放水冲洗集市和街面,居民也喜欢用水桶汲水冲洗门前的五花石街道。导游带团软件

  四方街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是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一门三举而建的。从清朝的雍正元年实行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的180年的历史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7位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这个科贡坊。

  丽江古城建筑最奇的是城市建设个规划师们巧妙的调用了清澈的玉泉水。当汩汩的泉水流至城头的双石桥下时。人们将泉水分作三叉,分别穿街过巷,就像人体的经脉一样。泉水流遍全城千家万户,造就了家家门前流泉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的特有风采。水,不仅使大研古镇不断注入新生的朝气,也成为了大研古镇的佳妙美景。

  城中有水必有桥。一石跨渠,即成一家,水绕民家,自然处处桥通道路。丽江古城既是一座古城,又是一座桥城。丽江古城有石拱桥、石板桥等各类桥梁三百多座。古道,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丽江古城恬静的居住环境。这些都为中国的威尼斯增添了一份古朴的壮丽。

  各位朋友,我们下面要去游览的地方是木府,木府是丽江古城文化的大观园。

  纳西族木氏土司历经元明清3代22世470年,历史上称其为知诗书,好礼守仪。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徐霞客曾叹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木府历经战乱动荡的损毁,于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

  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天雨流芳木牌坊,忠义坊、仪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等15幢,大大小小共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等。木府分前后两院,从仪门进去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这里是前院,也就是正院;而玉花园及碧光楼、语音楼、三清殿等则是后院。

  木牌坊上大书的天雨流芳四字,是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体现了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热情。

  忠义牌坊又叫石牌坊,这座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筑远近闻名,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说法。

  议事厅端庄宏伟,是土司议政的地方。

  光碧楼是后花园门楼,历史上称它为称甲滇西

  玉音楼是土司们接圣旨和歌舞宴会的地方。

  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的产物。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园林,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的古朴粗犷。

  游览丽江古城,不应错过的是取聆听下纳西古乐。纳西古乐这一被国外称为在中国各地已经失传的音乐,它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分组成,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奇迹般的保留了一些早已失传的唐宋以来词曲音乐。纳西古乐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汉族和纳西族音乐相融合的独特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色彩。住在丽江古城,夜晚最美好的安排莫过于去聆听下纳西古乐。

  游到这里,各位对古城可算是一饱眼福了,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各位自由活动。希望大家能够玩的开心,吃的舒心,睡得安心。谢谢大家!

云南导游词2

  从天生桥下流过的硕多岗河也被藏民们赋予了顽强的性格。传说,硕多岗河和从中甸城流过的`那曲河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俩。她俩伙了投奔大海,从雪山上同时出发。来到天生桥时,被坚固的石崖挡住了去路,姐姐那曲河退缩了,改道流向大中甸草原,妹妹硕多岗河不畏艰险,冲破石崖向前奔流……

  天生桥是茶马古道上最强劲的纽带,也是一个磁场,一级古代,一级现代,散发着让人盘桓流连的磁力,敏感一点的心灵罗盘都会在这里感应强烈。天生桥景区那层层叠起的石片,仿佛是记载着香格里拉厚重历史的一本本巨著,为世人提供了一种破读茶马古道的密码。

  在天生桥南端摩崖上刻有一首出自清乾隆年间的诗,对天然的天生桥景观竭尽描绘感叹。这足以说明在很早以前,天生桥就在迪庆地域范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了。

云南导游词3

  “七彩云南,城市花园!”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香格里拉来游览观光。今天我们要去参观普达措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境内,距香格里拉县城约22千米,地处滇西北方向“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普达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普达措中的“普达”两个字是梵文音译,指的是舟船;后面的这个“措”是从藏语里面来的,指的是海或湖,所以“普达措”指的就是普度众生到达理想彼岸的一个舟湖。2012年,香格里拉县普达措国家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普达措国家园的旅游资源极为的丰富,主要由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两部分构成。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包括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珍稀动植物和观赏植物资源等。说到动物资源就一定要讲碧塔重唇鱼,它是碧塔海里生长着一种有3层嘴唇的珍稀鱼类,这是一种很古老的鱼类,根据专家认定,这是一种在距离现在200多万年的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生物。这种鱼的肉质细嫩,味道是十分的鲜美,是鱼类食品中的佼佼者。但是由于生活在普达措的人民基本是藏民,藏民信奉佛教,而且还有水葬的习俗,因此他们是不吃鱼的,使得这些重唇鱼至今还在碧塔海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里的人文景观资源。普达措景区里世代居住着一批勤劳善良的藏族同胞,所以在这片土地有着十分独特的藏族文化。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藏族人民“献哈达”的好客之礼,这是藏族人民表示对客人热烈欢迎和诚挚敬意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我们还可以看到藏民那“三长一宽”的藏族服饰,分别是长袖、长裙、长靴、宽腰。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这里品尝到被称为藏族饮食四宝的酥油、茶叶、糌把以及牛羊肉。

  各位游客朋友,在普达措国家公园有著名的“两湖一海”,它们分别是“高原仙子”属都湖、“佛眼状的草甸”弥里塘和“高原明珠”碧塔海。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体会这里藏族风情,欣赏秀丽风景了呢?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怀着这股热情随我步人景区进行观赏吧!

  各位游客朋友,本次的旅途是从水开始的,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在西双版纳的“霍比特”人的夏尔国——属都湖。属都湖在藏语里意思是“这里的奶酪如石头般坚硬”,它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北方,海拔为3705米。属都湖也叫作属都岗湖,是全县最大的湖泊之一。这里水质清澈,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有许多的小鱼在畅游,其中最有名的`一种鱼就是裂腹鱼,因为鱼的腹部有一条细细的裂纹,所以就把它叫作裂腹鱼。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别致。在春夏两季,我们可以在湖畔欣赏到一片花海;在秋天,属都湖的东面的金黄的白桦林又会给这片碧色的湖水带上一根金丝带;冬天,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景色了,因为温差我们可以看到在湖面上升起了一层层虚幻缥缈的白雾,大家是不是感觉置身在仙境之中呢?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继续前行。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弥里塘高山牧场了。弥里塘高山牧场是位于属都湖和碧塔海之间的一个大型亚高山草甸,海拔大约是在3000多米。因为形状长得很像一只细长的佛眼,在藏语里面“弥里塘”指的就是“佛眼状草甸”,所以人们就把这里叫作弥里塘。弥里塘牧场生长的植物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牛羊吃了膘肥体壮,所以它们的产奶量也会相对比较大,因此弥里塘牧场一直就是香格里拉的重要牧场。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继续前进吧!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碧塔海了。碧塔海是一个断层构造湖,大家可以看到湖面呈现的是一个海螺的形状,它的东西长度大约3千米,南北平均宽1千米,海拔为3538米左右。除此之外,碧塔海还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一直就有“高原明珠”的美誉。各位朋友,碧塔海也被人们叫作“碧塔德措”,在藏语里指的就是一个宁静的海,所以这里是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地方。这里高山临湖,山光水色不知不觉融为一体,是不是为我们呈现“半湖青山半湖水”的景观呢!不仅如此,据说每到杜鹃花盛开的时候,这里的鱼儿吃了这里零落的花瓣后,就会醉倒然后在水面漂浮,所以又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杜鹃醉鱼”的绝美画卷。如果大家有缘,下次再来普达措国家公园欣赏这美丽奇观吧!

云南导游词4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三江并流位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包括怒江州、迪庆州以及丽江地区、大理州的部分地区,西与缅甸接壤,北与四川、西藏毗邻。

  景区内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个风景片区,8个中心景区,60多个风景点,总面积3500多平方公里。三条大江在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并流数百公里,三江间距最近处直线距离66.3公里,其中怒江、澜沧江最近处只有18.6公里的怒山相隔。

  景观主要有:三江并流、高山雪峰、峡谷险滩、林海雪原、冰蚀湖泊;少风的板块碰撞、广阔美丽的雪山花甸、丰富的珍稀动植物、壮丽的白水台、独特的.民族风情等,构成了雄、险、秀、奇、幽、奥、旷等特色。它是云南省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壮观、民族风情最多彩,极令人神往,但基本上是尚未开发的处女景区。

  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名调查、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云南导游词5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区南侧,滇池池畔,是昆明旅游的热门去处。村内有1:1建造的傣族、白族、彝族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而且各有不同的民俗、工艺表演等,一日内就可以遍览云南众多民族的风情。

  民族村中,以傣寨和彝族村最值得一看。傣寨是进入民族村的第一个村寨,里面种满了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一幢幢精致典雅的傣家竹楼点缀其间。有干栏式的民居楼、风情楼、泼水亭、佛寺、泼水广场等典型的傣式建筑物。最引人注目的是村里的白塔——“波中塔”,它是按1:0.9的比例仿德宏州盈江的允燕塔建造的.,40座小塔簇拥着高高的主塔,还有365个风铃声,十分悦耳。傣寨附近还可以乘坐画舫,20元/人。

  彝族村最值得一看的是太阳历广场,广场中间竖有一根石柱,古时的彝族人便是通过石柱的日影来观测时辰。村里的巨“虎”则是古代彝族人的图腾。另外有村里还有彝族特有的土掌房建筑、烤酒作坊、文化楼等。

  在四月傣族的“泼水节”、七八月彝族的“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时期,民俗村内也会举行热闹的庆典活动,不妨在此期间前往游玩,可以体验到更生动的民族风情。

  游玩时,你可选择步行,也可在景区内租借电瓶车、双人自行车代步,景区内还设有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舞厅、风味食品区等场所,可以观赏民俗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以及购买民族工艺品,在领略民族风情的同时,享受休闲时光。

  每天大约13:20,在园内的滇池广场有《高原的呼唤》大型演出(150元/人),如果有兴趣前往观看,订票时直接订购套票,更加划算。同时,在售票处的时候也要记得向售票员拿一份节目单,一些村寨的表演广场会有定时的演出活动,在指定时间到达便可,这些表演的时间在官网也可以查看。

  另外,景区正门售票处对面是云南民族博物馆,这是目前全中国规模最大、展品最全的民族博物馆之一,感兴趣的话可以和民族村一并游览。

云南导游词6

  云南昆明世博园位于昆明市东北郊金殿风景区,距市中心7公里,占地218公顷。园内森林密布,水面宽广,汇集世界各地园艺成果。分为34个国内展区33个国外展区,中国馆、国际馆、科技馆、大温室、人与自然馆五大场馆,蔬菜瓜果园、竹园、盆景园、茶园、药草园、树木园等六大专题园。另外还有企业展区及诸多景观。体现了世界各国园艺风格及发展水平。

  昆明世博园同周围的自然环境之山、水、林有机地融为一体,源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园内集中展示了中国各省区市和国际著名的园林园艺精品,各类园林园艺布局紧扣“人与自然”的主题,依山就势,移步设景,亭、台楼、榭相映成趣,岸、堤、岛、桥聚散有致、园内共栽种植物2511种300多万株(丛),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植物33种,二类保护植物79种,珍稀观赏植物81种。植被覆盖率达76。7%,其中有120公顷灌木丛茂密的缓坡,水面占10%~15%。

  药草园——占地8700平方米。药草园把中华民族5000年来所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医药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中国传统的江南园林风格、立体山水画模式,向国内外展示中医药的'特色和内涵。这里有名贵药用植物人参、天麻、红豆杉、治癌药、银杏、肉桂;有常用中药品种厚朴、黄柏、首乌、大黄、杜仲;有民族民间药用植物八角枫、接骨丹、倒提壶等;有药用花卉金桂、玫瑰、月季、百合等;药用地被植物有地板藤、山奈、马齿苋、地丁等464种药用植物。

  艺术广场——它的背景是一座山的断崖面。自然的山石、潺潺的流水,形成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的山水景观。

  国际馆——是流线型的现代建筑,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呈波浪形上升,最高处距地面21米,隐喻“迈向21世纪”之意。圆形的主厅寓意平等、团结。馆内有59个国家和25个国际组织搭建了展台布展。

  人与自然馆——该馆取形于“三叶草”的空间网架结构,形成三面环水。凭栏而视,绿荷弄波,游鱼相戏。总建筑面积4953平方米,展览通过图片、录像和实物等形式,围绕“人类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永远的绿洲”三个方面,呼吁人类保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共同迈向新世纪。

  中国馆——世博园最大的展馆,总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该馆的主题为“绚丽多彩的中国园林园艺”。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筑群体、通过连廊将各展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展厅一楼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内蒙古、辽宁、浙江、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海南、广东、江西、湖北、湖南及香港、澳门、台湾(民间)展厅共34个展示单元。二楼有92个展位,由国内企业和单位布展。

云南导游词7

  1、上虎跳,一江水似万马奔腾,一巨石如横空出世,白浪滔天,象脱缰野马,奔腾而去。中虎跳,峭壁万丈一线天,幽幽美景赏不完,江水滔滔奔流去,两岸翠翠留君步。江山如此多娇。下虎跳,金沙江水奔流去,融入长江不回头。

  2、共鸣的震撼。峡谷内上虎跳一带的气候与下虎跳的`气候有明显的差别。上虎跳一喧降水量853、4毫米,比较湿润,下虎跳则为586、4毫米,较为干燥。虎跳峡雨季在5至11月,最大隆雨量集中在7、8月间。峡谷盛行西南风,2至4月为最强。从峡口下行两公里,两岸险峰耸天,江面奇窄,巨石兀立江心。相传猛虎曾凭此石一跃过峡,因而取名虎跳峡。

  3、伫立虎跳峡边,震耳欲聋的咆哮,那吞天吐地的气度,完全成了一种雄性威力的宣泄。众多潜伏江底的虎跳石,阻拦激流涌泻的巨流,喷溅一道一道如翻江倒海般的巨浪,形成白浪冲天的雄奇景观。

云南导游词8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昨晚大家休息的好吗?为了能让大家记住我,我再次向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你们的地陪鸡蛋,如果说蒋介石和宋美龄有个女儿,那就是我----蒋美玲,我代表康辉旅行社诚挚欢迎大家的到来,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大家有什么需要请告诉我,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再次祝大家旅途愉快,合家欢乐,财源广进!到现在为止已经和大家相处两天了,我们的旅游也已经到了高潮,那么高潮景点是什么呢?从你们响亮的`回答声中,我可以感受得到大家都期待已久了,那接下来咋们就带着这种热情一起走进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吧。

  刚从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园出来,我们要顺着从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河水来到被称作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在此各位嘉宾就会想,鸡蛋怎能口出狂言,敢把这高原小城称得如此夸张,其实一点都没有被鸡蛋夸大。丽江古城有四绝:形式绝、水景绝、建筑绝、布局绝。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真正的领略这丽江古城四绝,光带上人还不够,那需要带什么呢?还需要带上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个充满智慧的头脑。跟随我的脚步用心去看。说到这里,各位朋友或许会问:我们到底要怎么观赏呢?

云南导游词9

  游客朋友们:咱们现在所进入的就是凤凰河谷景区了。凤凰河谷景区全长1300米,步道开设在溪水旁边,溪流从我们脚下流过。在凤凰河谷里大家可以零距离与水亲热,满足大家亲水的心里需求。此外,凤凰河谷里还有许多奇石,自由活动的时候大家可以捡些带回去

  做纪念。当然在凤凰河谷里也有很多天然的`游鱼和红爪螃蟹,大家也可以捉一些,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大家看这深潭旁边的巨石,它是不是很像一只刚从水潭里跳出来的青蛙?这个深潭因这只青蛙而的名“青蛙潭”。

  咱们凤凰河谷是古绥河的主要水源之一,在过去不论多么干旱,这里的水源都能保证绥河不断流。东汉末,有一年密县一带大旱,许多河流断流干枯,绥河因为水源充足没有断流,绥河成为密县一带百姓的救命河。

  好!大家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块儿巨石是不是像一只卧在湖边的母鸡,它的后面有一个光滑的石蛋!咱们所看到的这处景观叫做“石鸡下蛋”。

云南导游词10

  洱海因气势如海而形状如人的耳朵而得名,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断层湖,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41.5公里,东西宽3到9公里,平圪水深105米,最深处达20.5米。洱海的水域辽阔,周长为116公里,面积约为251平方公里。

  洱海是大理风景区的主要风景资源,也是白族祖先最主要的发祥地。迄今为止,在洱海及其周围的山坡台地上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达30多处。海东金梭岛就是一个著名的新石器遗址:最近又发现双廊玉几岛也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除了出土大量生产生活用的石器、陶器之外,还有青铜器山字形格剑、铜柄铁刃剑,以及铸造这些兵器的陶范。由此可以推断:它或许还是古代白族先民冶炼铸造青铜器直至铁器时代的生产基地。在这里每个时代都有历史的遗留,我们似乎可以听到白族祖先从远古一步步走向文明时代的足音。因此,也可以说:洱海是白族的摇篮。

  首先,我们乘游艇去洱海公园。洱海公园又名团山公园,位于下关城区东北2公里处的团山。它北临碧波万顷的洱海,西与苍山南端的斜阳峰相对。南诏国时,这里是国王的`鹿苑。1976年这里新辟为公园,占地1600余亩。山上有动物园和苗圃花坛,广植大理地区的各种名花异卉,是一个很好的休憩游览之地。

  现在游船已到洱海公园临海长堤,我们来上岸到达山顶。大家看,这翘角飞檐的楼阁是望海楼,檐下悬匾,上书:玉洱银苍,黑底金字,苍劲古雅,它是中国慕名画家吴作人的手笔。望海楼是领略“玉洱银苍”的佳境,凭栏远眺:东边洱海浩瀚,一碧万顷,西边苍山绵延,莽莽苍苍。

云南导游词11

  望天树是大乔木,树干上部的为浅纵裂,下部呈块状剥落。幼枝被鳞片状的'茸毛,具圆形皮孔。叶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20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侧脉羽状,14—19对,在下面明显突起,网脉明显,被鳞片状毛或绒毛;叶柄长1—3厘米,密被毛;托叶纸质,早落,卵形,基部抱茎,具纵脉5—7条,被鳞片状毛或茸毛。

  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2厘米,密被灰黄色的鳞片状毛或绒毛;每个小花序分枝处具小苞片1对;每分枝有花3—8朵,每朵花的基部具1对宿存的苞片,苞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3毫米,宽4—7毫米,具纵脉6—9条。花萼裂片5枚,覆瓦状排列,长4—5毫米,宽1—1.5毫米,内外两面均被鳞片状毛或茸毛;花瓣5枚,黄白色,芳香,长6—11毫米,宽3—7毫米,具纵脉10—14条,外面被鳞片状毛,内面近无毛;雄蕊12—15枚,长约4毫米,两轮排列,花药线状披针形,药室顶部具尖头,药隔附属体锥状;子房长卵形,3室,每室具胚珠2枚,密被白色的绢状毛,花柱细柱状,无毛,柱头小,略3裂。

  果实长卵形,密被银灰色的绢状毛;果翅近等长或3长2短,近革质,长6—8厘米,宽0.6—1厘米,具纵脉5—7条,基部狭窄不包围果实。花期5—6月,果期8—9月。

云南导游词12

  太子雪山主峰卡瓦格博,藏语“白色雪山”之意,俗称“雪山之神”。传说原是九头十八臂的凶恶煞神,后被莲花生大师教化,受居士戒,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领乃制敌宝珠雄师大王格萨尔麾下一员神将,从此统领边地,福荫雪域。卡瓦格博神像常常被供奉在神坛之上,他身骑白马,手持长剑,威风凛凛,俨然一位保护神。

  卡瓦格博和其周围诸峰,虽称“十三峰”,但语意是取“十三”这个藏语里的吉祥数,其实不是准确的十三个雪峰,而是较多山峰的统称。诸峰中较有名的有面茨姆峰、吉娃仁安峰、布迥松阶吾学峰、玛兵扎拉旺堆峰、粗

  归腊卡峰、说拉赞归面布峰。其中线条优美的面茨姆峰,意为大海神女,位于卡瓦格博峰南侧。传说中,此峰为卡瓦格博峰之妻。卡瓦格博随格萨尔王远征恶罗海国,恶罗海国想蒙蔽他们,将面茨姆假意许配给卡瓦格博,不料卡瓦格博与面茨姆互相倾心,永不分离。又有人传说面茨姆为玉龙雪山之女,虽为卡瓦格博之妻,却心念家乡,面向家乡。雪峰总有云雾缭绕,人们称其为面茨姆含羞而罩的面纱。意为“五佛之冠”的吉娃仁安峰,是并列排立的五个扁平而尖削的山峰,位于面茨姆峰北侧,海拔5770.5米。而传说为卡瓦格博和面茨姆所生的儿子的布迥松阶吾学峰,则位于五佛冠峰与卡瓦格博峰之间。卡瓦格博东北方向的守护神就指玛兵扎拉旺堆峰,又称“无敌降魔战神”(将军峰)。粗归腊卡意为圆湖上方的.山峰,位于斯恰冰川的冰斗上方。

  四大冰川

  梅里雪山共有明永,斯农,纽巴和浓松四条大冰川,属世界稀有的低纬、低温(零下5℃)、低海拔(2700米)的现代冰川,其中最长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明永冰川从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铺展到2600m的原始森林地带,绵延11.7千米,平均宽度500米,面积为13平方千米,年融水量2.32亿立方米,是我国纬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现代冰川。每当骄阳当空雪山温度上升,冰川受热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体轰然崩塌下移,响声如雷,地震山摇,令人心惊魄动。

  然而21世纪初,由于全球变暖和游客过多,明永冰川融化速度加剧,正在以每年50米左右的速度后退。这种状况令当地居民及专家们担忧。

云南导游词13

  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万多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元阳梯田分布较广,除了上述三大景区以外,还有大坪乡小坪子梯田,逢春岭乡尼枯浦梯田、老曹寨梯田、大鱼塘梯田,小新街乡石碑寨梯田、大拉卡梯田,嘎娘乡大伍寨梯田、苦鲁寨梯田,上新城乡下新城梯田、瓦灰城梯田,沙拉托乡坡头梯田,马街乡瑶寨梯田,等等,都是几千近万亩的梯田,形状各异,各具特色,但因路远、交通不便而很少有旅游者涉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

  会期间,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观过胜村乡全福庄哈尼梯田,深为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的丰富所折服。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也来元阳观览老虎嘴梯田,面对脚下万亩梯田,欧也纳博士激动不已,久久不肯离去,他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无论登上元阳随便哪一座山顶,都能看到充满在大地之间的,那如山如海汹涌而来的都是梯田。

  一座座的“田山”,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哈尼族古老的《天.地.人的传说》中说:大鱼创造了宇宙天地和第一对人,男人叫直塔,女人叫塔婆;塔婆生下22个娃,其中老三是龙,龙长大以后到海里当了龙王,为感激塔婆的养育之恩,向塔婆敬献了三竹筒东西,其中一筒里盛有稻谷种。也就是说,哈尼人认为,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有了稻子。说明哈尼人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种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产内容。千百年来,哈尼族将哀牢山区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使三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

云南导游词14

  清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回民起义反清,大观楼、华严阁等皆毁于战火。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仲冬,云南署提督马如龙操兵演练,“舟过近华浦,见岛屿蔓草荒烟,一片凄凉,垂询海滨父老,答以大观楼被毁原委。公太息弗已,不惜出捐重资构材饬工重建。经始于同治三年(1864年)仲冬,落成于同治五年(1866年)季春,仅及年余,瓦砾之场依然金碧之区,仍复省城第一名胜,此马公之重建大观楼也。”(舒藻《碑记》)马如龙重建大观楼后,在近华浦门楼撰有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清光绪二年(1876年)近华浦“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总督岑毓英重修。”(《光绪志》),重修大观楼时,“士民同住持僧性田续修东西厢房十六间”。(见《新纂云南通志》),光绪十四年(1888年)岑毓英请赵藩楷体重书孙髯翁的长联,刊刻悬挂。

  民国三年(1920___年)云南省“民政长李公鸿祥创建马路,增修亭榭。”(见赵鹤清《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可见,篆塘沿大观河至近华浦的`马路,系1920___年修筑。

  民国八年(1920___年)唐继尧修葺大观楼及公园券拱牌坊式大门,将孙铸(字铁舟)同治年间榜书“大观楼”三字的石刻板,嵌于园门,并为孙铸所书题写了跋识,叙述了马如龙请孙铸楷书楼匾之经过。(见《会泽唐继尧识》)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云南省主席龙云嘱时任昆明市长庾恩锡修葺近华浦,庾恩锡聘请造园大师赵鹤清协助。“仿西湖之白堤、苏堤,则三桥鼎峙”,修筑长堤,环浦可通人行。“增一榭,如秋月平湖”,大观楼前“峙三塔如三潭印月”。(见庾恩锡《鼎建大观公园碑记》)

  同年,龙云“嘱鹤清垒石为山,名曰彩云崖,因彩云见于白崖为云南得名之始,故以颜之,爰于崖顶建石厂(音“罕”,石窟),祀奉观音大士”。(见赵鹤请《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庾恩锡1930年主持修建大观公园,以“西湖十景”为蓝本,近华浦形成现在所见的主要景观。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云南省政府在意大利为唐继尧铸戎装骑洋马铜像,海运至越南海防,由海防经滇越铁路运抵昆明,1937年4月,吊装安置在近华浦广场中央,1959年拆除铜像。

  民国年间,近华浦东面、南面临草海湖滨,建有一批中西合壁式私家花园别墅,大的别墅有民国十六年(1920___年)庾恩锡兴建的“庾庄”及鲁道源兴建的“鲁园”。还有李园、丁园、柏园、邱园、陈园等。这批私家别墅花园,1950年军事接管后人民政府均划入大观公园,形成大观公园近华浦东南面的“东园”、“南园”景区。

云南导游词15

  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系怒山山脉南段,东距昆明593公里,全市面积4826平方公里,基中市区面积4平方公里。除汉族外,还有彝、白、傣、苗、回、德昂、傈僳等20多个少数民族9万余,占总人口的12.6%。

  保山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648米,最高海拔3655.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山区半山区约占面积的92%,平坝区(盆地)约占总面积的8%,属高原山区市。湍急的澜沧江沿市境东部边缘流经70公里向南而去,汹涌的怒江则从市境西部高黎贡山东麓穿行115公里咆哮而过,两江遥望,镶保山于其间。这里是古海洋心脏部分,居滇缅古地槽中央,古生代地层完备,地质构造复杂,有“世界地质锁钥之一”之称。低纬度高海拔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使保山市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热、温、寒三种气候俱全。全市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如春,终年常绿,年平均气温15.5℃,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8.5℃,最高月7月平均气温20.7℃,年平均降雨量966.5毫米。

  保山古称永昌,历史上开发较早,远在夏朝就属于炎黄版土。殷商时代当地土著仆人已向商纳贡,秦曾设官吏,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20xx年)设不韦县。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设永昌郡,保山古名永昌便由此始。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在太保山下始建土城,至今已有1240多年历史。明嘉靖三年(公元1520xx年)设保山县(因县城西倚太保山而得名),直至1950年1月保山和平解放,仍设保山县。1983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保山县建保山市。

  保山农业已初步形成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日益兴起的新局面。全市耕地面积66.7万亩。工业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力、煤炭、机械、纺织、食品、建材、化工、制革、五金用品等行业,在地方工业产品中,食糖、单晶冰糖、金龙面条、甜大蒜、八宝菜、精制红茶、手扶拖拉机等在全省享有盛誉。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发展较快。昆(明)一畹(町)公路穿行保山,把保山与昆明、楚雄、大理、德宏等地州市连接在一起,与邻近各县都有公路直达。昆明至保山每周有定期民航班机往返,使内外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保山市委和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围绕十四大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克服了前旱后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推进了全市经济较好较快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保山市历来是滇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也是内联滇西八地州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外通缅甸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陆路重要通道,在生产、流通、交换中可直接辐射滇西边镜经济区15个县市和大理、临沧等地州部分县市,已被云南省政府确定为滇西边境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为适应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促进保山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确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指导思想,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按照省政府批准的保山城市总体规划和“改造老城区与开发建设新区相结合”的方针,从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入手,全面加快了以“四个三工程”为主体的保山城市建设。同时,还注重抓了市区交通、通讯、住宅、环卫环保等其它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在通讯方面,建设完成了大理州下关至德宏州瑞丽市长途光纤电缆保山地段的施工并开通了光纤通讯。在环卫环保方面,围绕防洪、排污、垃圾处理,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一批项目。

  面向未来,保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带领全市人民,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把保山市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城市。

【云南导游词】相关文章:

云南导游词04-19

云南傣族园导游词02-27

云南丽江古城导游词15篇12-22

《云南的歌会》教案08-27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07-04

《云南的歌会》教案15篇09-17

西安导游词06-10

西湖导游词03-22

天坛导游词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