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遗产导游词

时间:2024-07-13 18:02:13 导游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遗产导游词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遗产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遗产导游词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1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x。大家在游览长城时,请不要再城墙上乱涂乱画,不能乱扔垃圾,一定要做一个文明游客。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城。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巩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是不是像很宽的马路呢?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击口,供?望和射击用。请大家看,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那就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照应。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肯定能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你们看着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大家想一想,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城呀!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大的奇迹,它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好了,今天的游览就到这里,欢送大家再来游览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用以限隔敵骑的行动。长城不是道里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分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者创造的一大奇迹,建造长城那时的皇帝是凶残的秦始皇,当时他为了防匈奴的攻击,发派八十万民工去修筑长城,还去抓平民来建,不知道有多少民工活活累死,姜母女哭长城就是因为她的丈夫万喜良被抓去建长城而被累死,尸体被埋在长城下,她过度悲伤而“哭倒〞了长城。

  在各个景点那边总会有一些垃圾和瓶子、香蕉等被遗弃在景点,给景点那一边的卫生环境带来了很大破坏。还有在长城及各个景点上的墙,总有一些人在那边刻上“某某人到此一游〞的句子在墙上。我想对那一些人说的是:这是文化遗产个和景点,不是你家,你这么喜欢刻字的话在你家里自己慢慢刻个够吧!长城是中华儿女用心血换来的,如果是你做出来的话你还会刻吗?

  因为家里的人工作忙不能带我去北京登长城,但我长大了一定要登上去。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2

  大家好,我姓吕,你们可以叫我吕导游,我很荣幸走你们的导游,今天我带你们去参观的地方是著名的世界遗产之一——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筑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工前七八世纪开始,连续不断地修筑了20xx多年;它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最长的建筑,总计长度达6500千米;还是中古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可以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相之媲美。百闻不如一见,你们肯定很想去一睹长城的'风采,好,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好了,现在我们脚下就是万里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我们再向前走,这里有一座城墙,城墙外沿有两米高的一排排的垛子,是古人打仗的时候用来躲开弓箭用的。垛子旁边凹下去的就是

  瞭望口,是用来看敌人有什么动静的。垛子下面还有一个射口,是用来射击用的。

  下面可以自由活动。注意:不要乱扔垃圾,要保护环境卫生,不要在城墙上乱涂鸦,要保护好世界遗产的容貌。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3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诗人苏轼曾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昨天迎接我们的是浓妆妖娆的西子湖,今天在蒙蒙细雨中这位淡妆素雅的奇女子正向我们缓缓走来。

  说她“奇”,奇在她的“怪”。西湖有“三怪”,分别是:断桥不断,孤山不孤,长桥不长。

  断桥,《白蛇传》中说,白娘子与许仙雨中在此相逢,借伞定情。因为这段传奇的爱情,从此来到这座桥上的'年轻人都要牵手一起慢慢地走一走。大家看,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所以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此外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大家向西望去,这座山就是“三怪”之一的孤山。它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仅以断桥和西泠桥与陆地相接,孤悬湖中,因此得名。孤山在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昭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寺院”。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称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岛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西湖的西岸。长桥样貌酷似九曲桥,蜿蜒曲折,桥的两端各有一个小拱,桥身由石板平铺而成,轻伏在软缎般的湖面上。著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相送,依依惜别的地点就在长桥。三年同窗,十八里路,长桥对于临别的他俩,还长吗?你们看,前面的那座长亭,就是他们当年惜别的场所。我们不妨去长亭休息片刻,幸运的话还能见到成双成对的蝴蝶呢!

  小费听很多游客朋友已经一路惊叹西湖果然奇了,怪了。其实西湖还奇了,绝了!接下来,我们要一同去见见西湖“三绝”:风景如画的汪庄、刘庄、环碧庄。休息好了,我们就马上启程吧!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4

  大家好!欢迎你们大家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xx请大家跟我一起往这边走。

  我们现在要去参观1号俑坑,这是最大的一个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我们看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始皇自13岁登基时就开始建造秦始皇陵,直到他驾崩前还没有完工。皇陵建造了38年。这座皇陵墓占地约25万平方米左右。在这陵墓周围有守卫了20xx多年、占地2万亩的兵马俑方阵。

  现在人们公认秦兵马俑有三大特点:一是多,现已挖掘出的兵马俑,分三个坑,约有8000多个武士俑,600多个战马俑。充分展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强大兵力。二是精,大到布局排阵,小到肌肤纹理无不蕴含巧思、一丝不苟。三是美,秦俑阵有令人震憾的壮丽美感、气势磅薄、威武雄奇。

  请大家四处观看,1小时后在大厅集合。祝您旅途愉快。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5

  亲爱的游客,大家好!

  我是北京导游公司的小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欢迎大家来到皇家园林的地方——北京颐和园。很荣幸能当大家的导游。现在我就带大家去游玩美丽的颐和园吧。

  北京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约2.9平方米,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殿堂楼阁、亭台水榭三千余间。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二十八米长,分为二百七十三间,长廊的横槛和枋梁上都有图画,图画14000余幅,这14000余幅里面包含三水风景、花鸟虫鱼、人物典故等,应有尽有。

  游客们,绕过万寿山,我们的下一个景点是美丽的昆明湖。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静地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座石桥有十七孔桥,叫作十七孔桥;桥栏上有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有一只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的景色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现在,请大家尽情去欣赏颐和园的美景吧!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祝大家玩得愉快。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6

亲爱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您们来到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我将热情地为您们介绍!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村西的龙骨山。距北京市区48公里。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所以我们在游览时应当不乱扔垃圾、不触摸物品,这样才能保护和欣赏到有着“人类远古文化宝库”之称的中国主要古人类文化遗址。

  首先,我们共同参观一下“周口店第一地点”。这里俗称“猿人洞”,东西长约140米,中部最宽处约20米。它是1921年瑞典科学家安特生、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共同发现的。从1921年发现和发掘起,考古学家已下挖了40多米。到目前为止,共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尤其是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接下来,我们一起参观“周口店第一地点”周围的第五、七、八地点,它们是1929年被发现,在这儿里考古专家又出土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发现的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发现的工具,可以推算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发现的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北京人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经研究,可知“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烧火的燃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也用树枝和鲜骨。

  最后,让我们步入北京猿人展览馆,领略一下考苦学家们辛勤研究成果和保护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重要意义。根据对北京猿人骨骼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学家们认为北京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北京猿人头部特征较原始,但已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北京猿人已经懂得用火和吃熟食,知道保护火种,火的使用完备了人的特征。北京猿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北京猿人的发现与研究,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解决了关于“直立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是中国科学家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伟大贡献。事实证明,北京猿人具有“直立人”的典型形态标准,而对火的使用,更加完备了其作为人的特征。“直立人”是人类历史的最早期,处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他们是猿的后代,后来人的祖先。北京猿人的发现,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宝库。

  这次旅途到此结束,祝大家愉快!谢谢!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7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颐和园旅游社的导游,姓叶,你们可以叫我叶导。这一次,由我带领大家参观颐和园,请多多关照。

  走进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有7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看!这每一间的横涧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在这几千幅画中,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穿过长廊,我们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一看,在半山腰间耸立着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物,那黄色的玻璃瓦闪闪发光,大家猜猜它是什么?没错!那就是佛香阁。它的下面就是排云殿。

  我们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鸟瞰颐和园,它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瞧!那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从万寿山下来,就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从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我们再来看看昆明湖上的石桥。昆明湖上的石桥式样不同,就那这座桥来说吧!它有十七个桥洞,叫做十七孔桥。桥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着小狮子,这么多小狮子,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湖中心有个小岛,我们过桥可以到岛上去玩。

  好,大家先到桥上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参观下一个景点,希望你们自觉爱护颐和园的一草一木,祝你们玩得开心!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8

  游客们,你们好,很荣幸成为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将带你去看中国著名的长城。

  长城由城门、城墙、敌楼、烽火台等组成。是中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长城是两三千年来各族人民多次修建的。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坚强意志,成为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灿烂瑰宝。在长城内外各族人民的无数斗争和长期交往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为之作诗作画。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篇章和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人开始修建长城。当时诸侯争霸,就在各自边境修筑长城,称为共同防御长城。现在,经过几次翻新,长城已经基本恢复了原来的样子。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当今世界最具防御性的城墙!它覆盖了中国16个地区,总长10。8万英里。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长城之旅现在结束了。我们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再来。

  游客们好!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天坛,皇帝们曾经在那里祭天。让我们沿着皇帝走向祭坛的路线开始旅程。

  现在沿着天坛中轴线往南走,会看到的是古代皇帝祭天的神龛。穹顶内有两道挡土墙,外侧是圆的,内侧是圆的,符合天圆地方圆的说法。

  我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走。我们面前的建筑叫天库,它的'正殿是故宫。这组建筑不仅非常漂亮,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色石,和我们刚才说的“天心石”统称天坛三声现象。

  只要对着回音墙上的墙说话,即使相距四五十米,看不见对方,也能听得很清楚。

  三阴石是故宫博物院前的三块石头。当你站在石头上拍手时,你可以听到不同时间的回声。

  我们继续走进祈祷谷。谷祷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这是一座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就像一年一度的祭天一样,这里是为山谷祈祷的地方。

  今天的观光即将结束。我希望这次在天坛的经历将成为你北京之行的永恒记忆。同时,请将天坛的祝福带给家人和朋友。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9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九寨沟。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黄月倩,你们可以叫我黄导。

  九寨沟的名子是因沟内有九个寨子而得名。

  请大家跟我走,我们先到的是,蓝天、白云、雪山、森林、尽融于瀑、河、滩、缀成一串串宛若从天而降的珍珠;篝火、烤火、锅庄美丽的传说,展出藏族人的好客。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是翠海,如果,你把海水捞起来,是绿色的,如果,你把海水又放在翠海里,就是彩色的。

  游客们,九寨沟,是一个秀丽神奇的好地方。其中,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是九寨沟的五绝。

  游客们,下面请大家跟我去看彩林的'美丽神奇吧!

  游客们,现在,我们四周都是大树,大树有20000余种值物,争奇斗艳,林中奇花异草,色彩绚丽,可漂亮了。

  3万顷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随着天气变化,呈现出种种奇丽风貌。

  入冬,积雪使九寨沟变成了银白的世界,莽莽林海,以玉树琼花,冰瀑,冰幔,晶莹结白。

  游客们,九寨沟的景色太多了,是走不完的,请游客们细细游赏。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10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都江堰游玩。我叫陈冠宇,大家可以叫我“小陈”。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服务,希望在我的陪伴下度过愉快的一天。

  都江堰修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李冰父子率领民众修建的。花费了大约20年才修建完成。距今天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依然发挥巨大功效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这工程主要是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的。

  今天我们先从鱼嘴看起。鱼嘴是因其形状像鱼的嘴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农田,西边的外江则用于排洪。鱼嘴主要起到四六分水的作用。冬春季内江进水量约占六成,外江进水量约占四成;而夏季雨水增多,水位上涨,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便会自动颠倒。就是这样的鱼嘴,保证了当地人民在枯水期的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又在洪水期防范了洪水泛滥的发生,真是功不可没。

  现在我们奔向下一站——飞沙堰。飞沙堰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主要在洪水期将宝瓶口多余的内江水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它还会自行溃堤,让江水流入泄洪道,使大量江水岷江正流,以保证成都百姓不受洪水灾害。它的第二大功能就是排沙,当江水疾驰而来,会由于离心力作用形成漩涡,将泥沙或冲上岸,或带入泄洪道,把多余的'泥沙排入外江去。

  下面就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宝瓶口。宝瓶口因形像花瓶而得名,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宝瓶口的水会被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以此来灌溉平原,送到每一家每一户去。换句话说,若是宝瓶口被堵上了,那么60%的成都人就没有水喝。所以宝瓶口和飞沙堰还真是一对帮人排忧解难的好兄弟。

  都江堰由三个主要的水利工程组成,如果把都江堰想象成一条鱼,那么鱼嘴处就是鱼的头,飞沙堰就是鱼的身子,而宝瓶口,则是鱼的尾巴。都,成都;江,岷江;堰,堤坝。这就是都江堰名字的由来。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11

  大家好,很高兴见到你们。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刘孟卓。大家也可以称呼我刘导。“不到长城非好汉!”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游览这美丽又壮观的长城吧!

  长城是我国古代秦始皇为守卫国家而修建的。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全长一共一万八千多里。从远处眺望长城,就好像一条长长的龙蜿蜒盘旋在八达岭之上。走到长城上,墙的两侧都是用砖一块一块搭起来垛口,而且墙上还有两个口,有一块凹一块凸,一个供射击用一个供侦查用,真是一举两得呀!

  我觉得秦始皇是一个非常专制的人。修长城的时候,秦始皇派人把十八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人全部抓去修长城。那时候没有起重机,没有挖掘机,多少人的汗水,多少人的鲜血才建成了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关于长城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

  有一天秦兵要抓一个叫范喜良的.人修长城,于是范喜良躲到一个院子里,遇见了美丽的姑娘孟姜女。孟姜女帮助他躲过了搜捕,不久以后范喜良与孟姜女结了婚,过起了幸福的日子。但好景并不长,有一天秦兵找到了他,并把他抓走了。后来,孟姜女去找自己的丈夫,经过打听才知道自己的丈夫范喜良已经死了,于是她伤心的大哭起来,也不知道哭了多久,长城都被哭倒了八百里,最后她跳海自尽了。这个故事大家应该不陌生吧。

  好了,今天的一日游到此结束,希望下次我还能带大家游览更美的景点,祝大家旅途愉快!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12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参观的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地处北京。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我们到了圜丘坛。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拜天台、祭台,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坛周长534米,高5.2米。现在我们开始登坛了。登坛时大家务必注意一下,各层栏板望柱及台阶数目符“九五”之尊,都是九或九的倍数,因为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表示至高至大,皇帝是天子,也至高至大,所以整个圜丘坛都采用九的倍数来表示天子的权威。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因此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神谕一般,加上祭礼时那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这是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则音量加倍。

  下面我们来参观祈年殿。祈年殿是总高38米,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原名大祈殿、大享殿,是天坛最早的建筑,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照原样重建。祈年殿最出名的就是它28根楠木大柱。中央四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时辰;中外层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节气

  中国遗产导游词 篇13

  女士们、先生们、孩子们,大家好!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或小王,今天有幸为大家介绍万里长城。

  我们从远望去,长城好似是一条沉睡的金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呀,身为炎黄子孙,怎能不看我国的骄傲、奇迹之一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段的长城是修筑在八达岭上的,高大,固若金汤。如果你仔细看,就能看到上面的方型的口。其实这口是暸望口和射口,供暸望和射击用。它们的背后还有成排的,两米多高的.垛子。为什么要有垛子呢?这是因为在打仗的时候,两米多高的垛子正是最好的掩护。

  长城还有几个传说故事,例:孟姜女哭长城、万年灰与燕京城、冰道运石……我给大家讲讲“冰道运石”吧: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好了,我先不多说了,长城还有很多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奇迹与美景,先参观吧!

【中国遗产导游词】相关文章:

世界遗产导游词01-28

世界遗产导游词14篇03-01

世界遗产导游词15篇03-08

遗产继承协议书07-28

保护文化遗产建议书03-15

遗产分割协议书07-22

房屋遗产继承协议书03-27

遗产协议书15篇01-27

西湖导游词03-22

导游词范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