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美术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简单的图形装饰。
2、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与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准备:
红、白、黄三色蝴蝶,三种蝴蝶纹样,花丛背景,空白蝴蝶图一张,幼儿半成品白纸。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引出三只蝴蝶。
二、欣赏这三只蝴蝶:
活动提问:
1、提问:这是谁?它身上有五颜六色的花纹,为什么你们看出来是红蝴蝶呢?(知道底色)
2、…………………………………………………………………黄蝴蝶呢?
3、…………………………………………………………………白蝴蝶呢?取下蝴蝶身上的花纹:仔细观察
4、认识各种纹样,知道这些是图案。
5、区别底色与图案,知道使用冷暖对比。
6、观察翅膀图案的.对称,感知对称。(略微提下,不要求做到)
三、师生共同创作,让幼儿了解作画步骤。
还有一直蝴蝶为什么不开心,原来他是一只蓝蝴蝶,可是谁也认不出它。我们来帮它换身
1、图案装饰
2、先给图案涂色,(底色准备用冷色,图案用暖色多)
3、最后涂底色。
四、幼儿创作
还有很多蝴蝶要请小朋友帮忙,他们有红蝴蝶、白蝴蝶、紫蝴蝶……请你们画上漂亮的图案,帮他们涂上底色,先要想好自己画什么颜色的蝴蝶。
出示一丛“花”:你们画的时候老师会帮你们剪好花,等你们画好了就可以把花贴在蝴蝶下面,让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五、欣赏表演。
听音乐学小蝴蝶飞入花丛,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说说看到了什么蝴蝶。
蝴蝶翅膀上丰富多彩的图案令人赞叹不已,但它们多彩的翅膀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大饱眼福,也是用来隐藏、伪装和吸引配偶的。
小百科:蝴蝶翅膀上丰富多彩的图案令人赞叹不已,但它们多彩的翅膀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大饱眼福,也是用来隐藏、伪装和吸引配偶的。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蜡笔简单勾勒出物体的形象。
2.尝试在湿画法中用盐进行作画,感受其所产生的奇妙的肌理效果。
3.体验玩色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排笔、大号水粉笔、水粉颜料、盐、纸、盛水桶、抹布、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夏天到了,许多宝宝都出来做游戏了。猜猜会有谁呢?(启发幼儿自由想象)
2.师:你想和哪个宝宝玩,就把它画出来吧!
教师巡回指导,找出画的好的作品作范例。
(二)讲解示范。
老师出示范画(已有一个简单的蜡笔画形象):我也找到了一个饮料宝宝做朋友。瞧它玩得多开心呀!
l.师:宝宝们玩得真开心。可是天气太热了,宝宝们全身都是汗,我们一起帮它们洗个凉水澡吧。(用排笔蘸清水打湿画纸。)
2.师:洗完澡可得赶紧穿上衣服。想一想,你准备给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动作要快,不然宝宝会着凉的!(上色。请一幼儿和老师一起上色)
3.师:为了让宝宝更舒服些,我们最后再给它撒点“爽身粉”吧!(撒盐法)
要求:用三个手指抓少量的盐,均匀地撒在画面上。
a.“爽身粉”是什么呀?(盐)
b.原来我们平时厨房里用的盐也可以拿来作画。这种用盐作画的方法就叫撒盐法。
4.师:那撒盐法的效果是怎样的呢?会发生什么事儿呢?画面干了以后就可以看出来了。
师展示另一幅已完成的撒盐画,引导幼儿观察。“盐撒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像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盐会吸收水分,留下像雪花、蒲公英状的痕迹)
(三)幼儿创作,师巡回指导。
1.正确使用排笔,控制好水分。
2.上色动作快,注意色彩的衔接。
3.撒盐要均匀且量少。
(四)欣赏交流作品。
把幼儿作品平铺在一块大垫子上展示。请幼儿说说喜欢哪个宝宝?为什么?
(五) 结束。
师:让宝宝们睡个觉,休息一下吧。我们也要到教室里去给小手洗个澡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美术活动要重在引导。以前绘画的形式都是比较枯燥,孩子们的学习也相对呆板。其实,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学会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真正地懂得创造美。
小百科: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新陈代谢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过温水的浸泡,能够治疗某些疾病。热水澡水温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温水为宜。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不同的扇面,了解扇子的功能。
2.在做做、画画的过程中体验自己制作扇子的快乐。
教学准备:ppt,教师自制扇子、蜡笔、扭扭棒等。
重点:制作扇子
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天气热)那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我们感觉凉快点?那你们知道以前我们古代的中国人有什么好方法吗?(引出扇子)
出示各种各样的扇子,请幼儿观察。
提问:说说看你觉得各种扇子有什么特征?
过渡:想不想拥有一把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扇子?我们今天一起来做做扇子吧!
二、操作
1、制作扇面
教师提供自制扇子样张及图片,供幼儿欣赏
指导语:想想你心目中夏天是什么样子的,用记号笔把它画在你的扇面上。幼儿自己创作,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难点)
2、动手做扇子
幼儿将自己已经装饰好的扇子用一正一反着的方法,折叠成一把小折扇,提醒幼儿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3、幼儿用蜡笔涂色装饰扇面
4、用扭扭棒绕成扇柄
三、交流展示
制作完扇子后,幼儿互相欣赏,扇一扇,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四.活动延伸
除了小折扇,你还会做其他类型的扇子吗?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
目标1.观察秋天,欣赏各种表现秋天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形式的多样性。
2.综合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通过观察、表现秋天的事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和表现秋天之美。
难点:综合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形式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
课前准备(学生)水粉画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桶、抹布等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秋景挂图,课件,示范用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设计共案
感受与想象
(1)听:从秋风秋雨的录音中听出了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场景?
(2)忆:谈谈你印象中的秋天情景,说说描写秋天的诗句。
(3)看:欣赏秋景挂图,说说秋天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4)想:你还见到过哪些美丽的秋景?你心中最美的秋景是怎样的?
思考与探究
(1)秋天的自然景物具有哪些特征?
(2)秋天的色彩有哪些?
(3)尝试表现: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表现秋天的美丽。
(4)课件展示各种表现秋天的艺术作品,请学生欣赏、分析不同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方法。
表现与体验
(1)作业要求:画画秋天的景色。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辅导要点:能否大胆地表现秋天的景色?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秋天的理解?
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观赏。
(2)请学生选出最美的秋景图,并请作者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3)教师小结。
课后延伸: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诗句等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吹塑纸、圆珠笔、牙签、水粉画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桶、抹布等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色轮挂图,课件,示范用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评述。
(1)欣赏教科书中的图片,找出秋天的色彩特点。
(2)教师出示色轮图:请学生寻找能表现秋天的色彩。
(3)教师介绍画家李焕民,课件展示其作品《初踏黄金路》,学生分小组欣赏、评价。
(4)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对作品《初踏黄金路》
的欣赏体会。教师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表现形式。
2.探究感受。
(1)欣赏其他两幅版画作品《秋水》和《打麦场上》,分析其作品主题和表现技法。
(2)思考:在秋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课件展示版画的基本制作过程,学生感受版画的独特魅力。
(4)教师适当示范,提醒学生使用各种版画工具的方法和注意点。
3.尝试创作。
(1)作业要求:用版画的形式创作一幅《收获的季节》的记忆画。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提醒学生注意块面和线之间的关系,注意色彩的运用。
4.展示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介绍自己创作思路。
(2)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5.课后延伸。
收集各种秋天的树叶、树皮、种子等材料。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形状的落叶10—12片、草根、树皮及各种植物的种子等。
(教师)课件,示范用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1.交流欣赏。
(1)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收集的'创作材料,互相观赏它们的形与色。
(2)学生代表介绍收集的材料,师生共同观赏。
(3)教师展示自己的材料,启发学生讨论该材料最适合表现的形象。
2.思考研究。
(1)教师课件展示各种用综合材料拼贴的作品,学生欣赏。
(2)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式来表现秋天的?
(3)师生共同探究这些拼贴作品的制作方法。
3.启发创作。
(1)拼摆游戏:请学生拿出自己的材料,拼贴出反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的画面。
(2)学生展示,教师进行点评。
4.合作表现。
(1)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收获的季节》的拼贴画。
(2)学生合作表现,教师进行巡视辅导。
5.展示评价。
(1)学生小组之间交流作品。
(2)全班作品布置成一个画展。
6.教师小结。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美术》03-19
美术的教案09-15
美术教案07-23
小学美术教案12-31
实用的美术教案01-20
[荐]美术教案11-27
窗花美术教案01-05
美术大树教案05-27
有关美术教案11-22
中班美术教案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