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都会碰到和测量有关的活动,由此引发了这个课例。在实验材料方面,我选择了对比性比较强的软尺和硬尺;在测量的对象方面,我尽量选取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且有特性的物品,比如人体、桌子、皮球等。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上采用提出假设――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的形式。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软尺与硬尺的区别,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2.通过实验的过程,培养幼儿探索事物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托盘,内放:软尺、硬尺、白纸、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观察软尺和硬尺,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用途。(幼儿自由分组坐好。)
师:(出示直尺)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请幼儿自由讲述。(出示软尺)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教师小结:我们把这种身体软软的、可以弯曲的尺子叫做软尺,身体硬的不能弯啦的叫做硬尺。
2.通过猜测、实验,进一步了解软、硬尺各自的优点。
(1)以游戏情境,引发幼儿探究软、硬尺不同优点的兴趣。
师:有一天,硬尺碰到软尺,硬尺说:“瞧你的身体软绵绵的,能有什么用处啊?”软尺不服气地说:“我的用处呀,比你还要大呢!不信,我们就比比吧!请小朋友来做裁判。”
(2)教师出示记录表,师生一起进行猜测并做记录。
师:老师这里有四个任务,请小朋友来猜一猜硬尺和软尺谁能完成这些任务。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将预测结果记录在总表
“硬尺与软尺”活动集体记录表
幼儿姓名: 班级:
项目
猜测
试验结果
测量皮球的周长
量一量小朋友的腰围
在白纸上画一个正方形
测量桌子的长度
(3)幼儿分组实验
师:不行,这样不公平。硬尺和软尺都不同意这样的结果,它们要小朋友做裁判,帮助他们找出正确地答案。
老师请幼儿进行实验操作,讲解记录表的记录方法。
要求:每组请一名小组长来领用品收用品,分工合作,轻声交谈。每一项用两种尺进行测量,进行对比。请小组记录员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上。
“硬尺与软尺”活动幼儿实验记录表
幼儿姓名: 班级:
项目
猜测
试验结果
测量皮球的周长
量一量小朋友的腰围
在白纸上画一个正方形
测量桌子的长度
(4)交流和讨论。
实验结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每组的测量结果,看看实验的结果和猜测有什么不一样,说一说软尺和硬尺各自的优点,并做总结记录。
3.教师用情境性的语言小结软、硬尺的`特点。
师:硬尺说:“啊,原来你的身体软软的,能够随着物体的曲线变换形状,测量起圆的东西来比我方便多了。”软尺说:“你也很不错啊!要画直线的时候我就不如你了。”他们在实验后都发现了别人的优点,还成了好朋友,谢谢小朋友的帮助,再见!
【设计评析】
因为做中学强调的是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参加实践,帮助幼儿学会独立做事,学习记录与表达,养成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习惯。所以在实验的设计上以简单、易操作为核心,力求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操作。同时使用情景性的语言使孩子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感觉轻松、愉快、不枯燥。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小的争论和意见,比如有的用软尺和硬尺都可以,但在记录时他们都能商量着解决这些问题。这次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同时发展了幼儿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认真倾听并理解故事。
2、让幼儿能将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大胆的、连贯的、完整的叙述出来。
3、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叙事的条理性。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
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28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北极熊卖雪糕》,初步形成感知故事的内容。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幼儿回答。
2、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分段欣赏故事。
提问:是谁给北极熊大电话订购雪糕?北极熊都做了哪几种颜色的雪糕?北极熊都做了哪几种味道的雪糕?北极熊都做了哪几种形状的雪糕?北极熊想了什么办法卖雪糕?
引导幼儿逐一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3、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你觉得北极熊聪明吗?为什么?"
请幼儿自由回答
4、复述故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故事情节和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尝试复述故事
教师用图片提示幼儿复述
翻开幼儿用书第28页,边看图边讲故事,然后两个小朋友之间互相讲述故事。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表演故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和情节,并创编故事。
2、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情趣。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图片(背景图柳树和小河、小甲虫、黄蝴蝶、大黑猫)、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出示柳条,引出主题。
这是什么?(柳条)恩,这根柳条儿又青又长,它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故事的名称叫《柳条儿青,柳条儿长》,听听故事里有些谁,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2、欣赏故事前三段,完后提问:
故事里有些谁?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过渡语:恩,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小柳树在春风里怎么样?它是怎么唱歌的?飞来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甲虫和一只什么样的蝴蝶?它们和小柳条是怎么样玩的?怎么唱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3、教师运用图片边讲述边提问,帮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发展。
附故事:柳条儿青,柳条儿长
湖边长着一棵小柳树,小柳树在春风里荡来荡去。荡呀荡呀,柳条儿变绿了,柳条儿变长了。小柳树唱起了歌:
柳条儿青、柳条儿长,
柳条儿随风荡呀荡……
这时候,飞来一只小甲虫,红红的,背上还有七颗星,就像一颗红宝石。他落在柳条上,说:“我想和你玩儿荡一荡我,好吗?”
柳条儿很高兴,就随风荡起来。
湖水映出了柳条儿的倒影,映出了小甲虫的倒影。
小甲虫看见了自己的身影印在水面上,很美,就高兴地唱起来:
荡过去啊,荡过去啊
好像睡摇篮!
玩了一会儿,小甲虫高高兴兴地飞走了
乘了一阵春风,又飞来了一支黄蝴蝶,翅膀黄黄的。像一朵会飞的花儿,他落在柳条上,说:“我想和你玩儿,荡一荡我,好吗?”
柳条儿很高兴,就随风荡起来。
湖水映出了小柳树的`倒影,映出了黄蝴蝶的倒影。
黄蝴蝶看见自己的身影印在水面上,很美,就高兴地唱起:
荡过去啊,荡过去啊
就像荡秋千呀!
这时候,只听见“喵”的一声,又老了一只大黑熊,他仰起头来看这柳条儿荡来荡去,觉得很好玩儿。就说:“柳条儿,我也想和你玩儿,荡一荡我,好吗?”
小柳树有些不好意思,轻轻地说:“真对不起,我的柳条儿太细了。你那么重,会把我的柳条儿压断的。”
可是大黑熊不听小柳树的话,他使劲往柳树上蹿。他没有抓住柳条儿,倒是把黄蝴蝶吓飞了。
这时候,从水里钻出来一只老乌龟,他仰起长长的脖子堆大黑猫说:“你的身子那么重,你课不能荡啊,柳条儿一断,你就掉进水里了!”
大黑猫不听劝,又一蹿,就蹿到了柳条儿上。他用爪子抓住柳条儿荡来荡去,一边荡还一边大声喊叫着:
荡过去啊,荡过去啊
就像坐火箭呀!
突然,柳条儿断了,大黑猫掉进了水里。
可是大黑猫没有被淹死。你知道为什么吗?
啊,原来是老乌龟救起了他!大黑猫卧在乌龟背上,被送到了岸上。(幼儿教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饮食也是越来越富有营养,但依然有些小孩子不能好好吃饭,孩子健康得不到保证,原因是许多的孩子有一些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如:不吃早饭、大量喝饮料、吃冷饮、不定时大便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人体消化器官功能和食品消化的进程。
2、培养幼儿养成讲卫生的习惯。3、引导幼儿初步建立了解探索人体奥妙的兴趣。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花生
活动过程
一、引发探索爱好:
师:我们天天都要吃东西,那么吃下往的食品到哪里往了呢?今天我们跟随一颗小豆子一起去人体中旅行吧,看看吃下去的食物都经过了哪些地方。(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讲读《小豆子的旅行》故事)发问:小豆子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经过哪里?(第二次完全地看课件整体演示)
二、通过课件局部演示,进一步知道豆子(食物)旅行的进程,并初步了解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的作用,进步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小豆子旅行的第一站是甚么地方?食物在我们的口腔里有甚么变化?怎样会的呀?(引导幼儿在吃花生米的过程中,相互观察感受)
2、牙齿的作用真大,我们应当怎样来保护牙齿?
3、经过口腔后,食品到哪里往旅行了,它是通过甚么到胃里的?(引导幼儿在喝水的过程中,感觉食管的作用和在人体的位置)
4、食品在胃里,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会的呀?(丰富词汇:蠕动)小结:胃就象一个口袋,胃的蠕动是为了把口袋里食品磨得更细,更烂,便于人体消化。
5、小朋友想想,假如这个口袋里装的食品太多了,会有甚么后果呢?你之前有无碰到过胃不舒服呀,怎样会的?生活中我们要留意些甚么?怎样来保护胃?
6、刚才小豆子的旅行经过了口腔、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里呢?(引导幼儿了解小肠的作用)
小结:小肠就像一个加工厂,把食品的营养都吸收了。
7、最后食品要到哪里往旅行呢?(引导幼儿了解大肠的作用)小结:食品废渣进进大肠,最后排出人体。
三、游戏环节:
1、将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图片按照消化系统顺序进行排序。
2、评比四个小动物的饮食哪个最健康。
四、拓展:激起幼儿爱科学,长大探索科学的热情:在我们人体,除食品的旅行,还有很多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学本领,长大一定能探索到更多的人体秘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我国当前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家长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但是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关心、照顾过多,教育不够,造成部分孩子只知受他人之爱,而不知付出,认为父母的关心、照顾是应当的,不懂得回报、感恩父母。因此,加强孝敬父母的教育尤为必要。
本活动主要让孩子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讲述的是爸爸妈妈给贝儿过生日那天,贝儿看着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对于过生日就有了一种新的理解,于是就把蛋糕让给爸爸妈妈先吃的这个故事。这是活动的重点部分,感情的升华是难点。这个故事所透视的内涵是因为给孩子过生日是当前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家长往往是忘记或舍弃自己的生日,而给孩子的是隆重的生日,通过这样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比较亲切切容易接受。
活动目标:
1、知道父母养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亲切关怀、照顾下长大的。
2. 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爸爸**的情感,愿意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课件:《我爱爸爸妈妈》;故事磁带:《看谁做得好》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在这个世界上谁是你们最爱的人?你们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对你怎么样?小朋友,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怎样长到这么大的呢?
师:好,刚才所有的小朋友都说到了爸爸妈妈,现在就请你们来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你们都做过哪些事情?你认为哪些是爱你们的,哪些是不爱你们的。
二、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
1、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帮助记录。
2、讨论孩子说的哪些体现出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哪些是不爱我们的?
师:爸爸妈妈爱我们的事情都差不多,都是给我们买好吃的、好穿的、还带我们到外面去旅游……但爸爸妈妈打孩子是否表示他们就不爱我们了呢?让孩子进行讨论,爸爸妈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打我们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目的:
1、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中创造活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2、通过玩耍纸棒,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3、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断丰富经验,感受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准备:报纸棒若干、场地布置。
过程:
一、热身活动。
1、 幼儿独立的活动。(一名幼儿带领大家绕场地跑)
2、 教师带领幼儿一同活动(听信号变换跑、跳跃、下蹲、划船)。
场地布置
二、游戏活动:
引语:“我们是花果山的美猴王,今天一起出来操练。”
1、 教师运用纸棒的引导活动:(投掷)
2、 幼儿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的创编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适时的介入帮助。
3、 小组创编活动展示。
4、 真假小猴王:幼儿分为两队,手持“金箍棒”,背靠背站好。听到信号后,一队跑,另一队转身追,并用“金箍棒”拍假小猴王。(拍击臀部) 重复游戏。
三、游戏评价:
1、 对幼儿们的'活动表现进行表扬,特别是有进步、有创意的。
2、 对游戏中自我保护进行分析。
3、 鼓励幼儿在下次的活动中有更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完整讲述雪孩子救小兔子经过。
学习词语:
团团围住、奋不顾身、融化、舍己救人。
懂得做个勇敢、爱帮助人的.孩子。
活动材料准备:
物质准备:节选《雪孩子》的精彩,VCD机、准备小铲子、小木珠、小推车等小工具、绘画纸。
知识经验准备:熟悉故事内容,了解雪孩子救兔子的过程。
活动过程:
定格“雪孩子救兔子“的画面,让幼儿交流彼此的感受。
引导幼儿讲讲议议,雪孩子此时会怎么想,怎么做?最后,雪孩子用什么办法救了小兔?
观看动画片,学习词语:团团围住、融化。
议一议:雪孩子最后变成什么?它该不该帮助小兔子?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学习:奋不顾身、舍己救人。
请小朋友边看边完整观看无声画面配音故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12-15
幼儿园大班影子教案01-03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01-07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01-02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04-01
幼儿园大班京剧教案11-08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2-12
幼儿园大班大雪教案11-29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02-06
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