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 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感受并体验8的组成中所分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数字1-8及分合号若干套,放大的记录单。
2、幼儿用书的小橡皮图卡8张,小盒子2个,记录单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分橡皮。
2、剪贴格子33、翻片片二、归纳8的分合记录1、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检查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或遗漏,分和记的是否一样。知道8的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2、请幼儿根据记录单上相像的两组答案做出的标记,说说8分成两份的7个答案中分别有那两组分合式是相像的。
三、学习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1、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记录单上的那几组分合式可以省略,为什么?
2、启发幼儿思考并说出理由。(如3和5与5和3这两组答案相像,可以将5和3省略,因为看到3和5就会想到5和3)四、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与分享。
1、请幼儿选择1张自己做的记录单,将该记录单上的7组分合式全部剪开,并把两组相像的调整到一起,再尝试拿去几组相关的分合式,最后将留下的分合式重新贴在白纸上,说说省略了那几组分合式。
2、展示个别幼儿重新调整黏贴后的记录单,请幼儿猜测,并说出该张记录单上省略了那几组分合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认识长方体,知道它由6个面组成(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发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不同,并能区分。
喜欢动手制作几何体并保持桌面清洁。
活动准备:
教具:一张放大的操作卡片。
学具:人手一张操作卡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观察操作材料。图上有什么?(正方形,长方形),有几个?(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一共是几个?(6个),2个正方形和4个长方形又能做成什么呢?
操作材料。
介绍制作方法。先把图形沿黑线剪下,把虚线向上折,最后用透明胶粘住。
介绍形体名称,区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
做出来的像什么?(积木),手指长方体的.一面:这叫什么?(面),数一数它有几个面?(6个),6个面一样吗?(不一样),你知道这叫什么吗?(长方体),6 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正方体),2个正方体和4个长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长方体)活动寻找教师中类似长方体的物品。请你们找一找、想一想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呀。
教后感:孩子对长方体都认识,把他们堆在一起,叫他们数孩子就数不清。我想:还是要摆出实物图,让孩子理解,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 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大班与小中班的区别。
2 . 大胆设想,尝试为棋游戏设计规则和标志。
3 . 在棋游戏中乐于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大班的特点,增加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4 .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5 .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1 . PPT。
2 . 棋谱
3 . 音乐。
活动内容:
一、谈话导入
1.师:“孩子们你们长大了,在幼儿园里是谁的哥哥姐姐呀?”
2.师:“你们是幼儿园里的哥哥姐姐了,感觉怎么样?”
二、讨论大班的特点
1.欣赏歌曲《值日生歌》
(1)你听到了什么?
(2)里面都有哪些事情?都是谁要做的呢?
2.欣赏PPT
(1)孩子们,来老师这里,我们一起来见证你们的成长。
(2)谁能边看边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述看到了什么,小中班怎么样,大班怎么样)
(3)总结大班的特点,感受自己的成长。
三、设计棋游戏标志
1 . 交通有交通标志,我的棋游戏里需要小朋友帮帮忙,帮我设计游戏棋的标志。
2 . 幼儿商量讨论暂停,后退,跳格标志
四、棋游戏
1 . 介绍转盘色子
2 .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大班特点,并按规则粘贴
3. 棋谱规则介绍,先粘贴标志,然后走到空白格子贴上自己的画。
4 . 互相配合完成游戏,先到的胜利。
五、结束活动
1 . 你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开心么?
2 . 你们能帮助老师制作游戏棋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给自己戴朵大红花表扬表扬自己吧!(《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音乐放起)
活动反思:
在目标设定上需要调理清晰,突出主要的目标。在欣赏图片的时候可以把图片归归类,让孩子边看边讨论你都会做那些事情。在出示棋谱的时候需要一个自然的过渡,在幼儿讨论棋规则和标志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小组讨论,不要限制幼儿的想象。
小百科:大班是幼儿园里的最高班级(对小班、中班而言),由五或六周岁至六或七周岁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图片、故事,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传统习俗,了解“年”的来历。
2、 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3、 乐于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 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过年风俗习惯的图片制作PPT,收集“年”的来历的视频
2、收集各种有关过年的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
3、音乐《喜洋洋》
4、白板、磁铁
活动流程:
一、由欣赏倾听音乐《喜洋洋》,感知“热闹、开心”的气氛 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眼睛闭上,仔细听一听老师的音乐
(教师播放《喜洋洋》大概1min)
(音乐完)教师:好了,刚才我们听了好听的音乐。
① 小朋友们能说说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放鞭炮、吹喇叭、敲锣打鼓) ② 感受到了什么 (热闹、欢快、开心)
③ 你们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样的音乐 (大概过年的时候)
二、感知音乐,自然过渡到谈话说说幼儿过年的经历 教师:刚才呀,有小朋友听出来了,这是过年时候放的音乐,那小朋友们 过年的时候
① 都做些什么呢
② 都是怎么做的呢
③ 现在啊,不要慌着告诉老师,先和你们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上台来和大家分享
(幼儿讨论后)
请小朋友上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过年经历,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进行相应图片展示,并贴出
三、由孩子回忆以有过年的经验,过渡到过年的各种习俗 教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都说了很多过年里要做的事,这些事情就叫做过年的习
俗。那现在老师也收集了很多过年的习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还有那些习俗是小朋友们刚才没有说到的
播放PPT,一边引导幼儿讲述过年的习俗
四、由过年的习俗过渡到年的来历
教师:
① 小朋友们刚才都说了那么多过年的习俗,那为什么我们要过年呢? ② “年”是什么呢?
③ “年”是怎么来的呢?
小朋友们说不上来,没有关系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一个小短片,我们就知道了 (播放视频“年的来历”)
教师:
① 你们在短片里看到了些什么呢?
② 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③ 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告诉我们这是怎么样一个故事
请幼儿复述故事,年的来历。教师引导幼儿说出
①“年兽”的`样子
②说出人们打败“年兽”的三大法宝
五、由教师总结:年的来历、过年的一些传统习俗过渡到让幼儿制作装饰过年的饰物
小百科:爆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逐鬼怪。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班级:大班
活动(一)名称:语言、艺术
活动内容:诗歌《落叶飘》
活动目的:
1、感知诗歌句式结构,用各种节奏朗诵诗歌。
2、有求新求异的`意识,尝试创编诗歌。
3、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往;并大胆表现诗歌。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水彩笔25盒、操作卡25张、教师用画板1个、各种图片若干、五星25颗。场地布置:(花园里)
活动过程:
一、散步,引导看落叶,理解感受诗歌内容。
1、提问:什么季节?什么东西?怎么样了?(个别回答,教师引出诗歌内容)
二、学习诗歌。
1、看花园实景分解诗句学习。
2、游戏:(练习诗歌)
游戏1:模仿秀(要求:大胆念出诗歌,做出动作)
游戏2:啪啪啪(要求
:念出诗歌并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打出节奏)
游戏3:红绿灯(红灯不念诗歌,绿灯念出诗歌)
三、仿编诗歌。
1、学习诗歌结构:
A、提问:落叶飘,落叶摇,落叶飘在哪里了?除了飘在小路上,还会飘在哪里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画出答案)
B、集体完整念出改编后的诗歌。
2、超级变变变。尝试单句替换。
A、自选一幅图,进行替换创编;
B、找朋友交流改编成果(个别示范)
3、游戏:接龙(小组)
个别表演,教师绘画呈现。
4、尝试整体替换。
A、提问:落叶落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变成什么?它会怎么样?(个别集体)
B、集体念出改编后的诗歌。
四、画编诗歌
1、提要求;
2、幼儿互相交流,展示;
3、与来宾交流。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12-15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2-12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01-07
幼儿园大班影子教案01-03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04-01
上大班幼儿园教案01-02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02-06
幼儿园大班京剧教案11-08
幼儿园大班大雪教案11-29
幼儿园大班教案(1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