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1-12-22 18:49:59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活动教案三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透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透镜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其发现。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人手一份,各种颜色的透明纸若干。

  2.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一副眼镜。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尝试:玩透镜

  1.师:小朋友,老师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三块奇妙的镜片和各种透明纸、图书等,请你们用镜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操作尝试。

  3.引导幼儿讨论:刚才用三块奇妙的镜片看的东西一样吗?

  4.得出结论:

  (1)不一样,有的放大,有的缩小,有的不变;

  (2)颜色不同的纸放在镜片前看到东西也变颜色了,教师解释说,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各种颜色的.射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二、第二次尝试:引导幼儿发现凹、凸透镜、平面镜的特征

  1.师:三块小镜片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真有趣,那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一样呢?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哪种变大?哪种不变?请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

  2.幼儿尝试操作,发现不同的原因。

  3.引导幼儿讨论。

  (1)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边上厚中间薄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小)教师立即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凹透镜(幼儿学说)。

  (2)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大?(边上薄中间厚的镜片看东西变大)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凸透镜(幼儿学说)。

  (3)剩下哪种看东西不变?(剩下的边上和中间一样厚的看东西不变)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叫平面镜(幼儿学说)。

  (4)得出结论:不一样的透镜看东西也不一样。

  三、第三次尝试:玩哈哈镜,说说透镜的用处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几面奇妙的镜子,你们看是什么?(哈哈镜)大家试试看,哈哈镜里的人和你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2.幼儿玩哈哈镜。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会不一样?(图为哈哈镜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4.得出结论:哈哈镜是工人叔叔们利用凹透镜、凸透镜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镜的后面涂上了一层水银,而这就不是透镜了,叫凹面镜,凸面镜。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镜子真奇妙,能把东西放大、缩小,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镜子呢?(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等等)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

  6.幼儿自由地玩望远镜、放大镜、哈哈镜等(自然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名称:科学活动--谁会生蛋

  二、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万物皆醒。当春雷打响后,我们在自然角中投放了一只只小小的黑黑的蚕宝宝。孩子们很喜欢这些"小不点们",看着它们慢慢地蠕动着,他们互相讨论着:这蚕宝宝是哪里来的?有的说:"是蚕妈妈生的。"有的说:"是蚕妈妈先生下蛋,然后才变出蚕宝宝的。就象鸡妈妈先生蛋,才有小鸡。"后来,我们看了有关的书籍,在查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孩子们对小动物是怎么生出来的很感兴趣,于是,我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了本活动,旨在让幼儿对常见的会生蛋的动物有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三、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会生蛋的动物,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从中感受探索发现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1、《谁会生蛋》教学课件;各种动物若干。

  2、场景布置:小池塘、草地、森林等。

  3、幼儿已了解几种胎生动物传后代的'特征,并了解几种常见的动物下蛋的窝(巢)。

  五、活动过程:

  (一)结合场景,引导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卵生动物。

  1、带幼儿到"动物园",让幼儿自由地寻找会生蛋的动物,要求幼儿边找边和同伴说说:"我找到了会生蛋的ⅹⅹ。"

  2、幼儿分散在场景中寻找会生蛋的动物,教师引导幼儿边找边说:"我找到了会生蛋的ⅹⅹ。"

  (二)通过课件,引导幼儿验证自己的寻找结果。

  1、让幼儿互相交流:我找到的ⅹⅹ会生蛋。

  2、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寻找结果,教师点击课件帮助幼儿验证。

  (三)借助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卵生动物传后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说说:两边房子里的动物生宝宝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说说:"你知道动物妈妈在哪儿生蛋的?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生蛋?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四)利用废物,让幼儿给蛋宝宝建个家。

  1、以保护蛋宝宝,给蛋宝宝建个安全的家,鼓励幼儿想出多种办法保护蛋宝宝。

  2、幼儿利用废旧物品为蛋宝宝建家,教师引导幼儿自制放到"动物园"中。

  (五)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他们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作为教师要有灵敏的双耳、敏锐的目光去聆听、去捕捉孩子中间生成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发现了蛋有“外形的不同、蛋壳颜色的不同”,知道了哪些动物会生蛋。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地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有了很大的增强。当然我们的活动还在继续。在活动中教师既像孩子一样在学习、探索,又是整个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协作者,既是他们的同伴又是他们的老师,从而灵活地起到了辅导、向导的作用,感受最深的是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的大力配合。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内容分析:

  《观察我们的身体》是小学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第一课时。当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观察身边事物的时候,他们观察和研究的对象在逐渐增多,他们也能够自觉地把这些事物纳入到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去。“我们的身体”这个单元包括七个部分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认识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身体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动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他们的健康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观察活动构成。观察活动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身体外部的组成部分,二是感知身体内部构造。身体外部的观察活动希望学生围绕“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展开思考。身体内部的观察活动由“人体的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却可能听到、触摸到或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句话引出。活动中,学生要根据观察内部进行分析,思考使用怎样的观察方法才能观察到看不到的身体内部。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对象,而当我引导学生对身体关注的时候,熟悉的身体活动与陌生的身体结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非常熟悉的身体一下子变得陌生了,平时习以为常的现象变成了问题接踵而来。学生对于自己身体的研究可能在这样的状况下展开了。“观察我们的身体”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并尝试着以功能的不同划分身体的结构引出深入的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希望学生能从盲目的“看”状态过渡到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次序观察身体的外部特征,从而获得更系统的有关身体方面的知识,至于身体内部的构造,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身体内部的构造,并不在乎学生对身体内部知道多少,学生只要是自己动了脑筋,真正学会去观察就达到目的。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也很强,但缺乏合作意识和倾听习惯,这节课强调小组的分工合作。

  设计思想:

  在这一课中,要向学生介绍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的结构,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这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2)、能联想人的身体如果左右不对称,生活中将会怎样,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有顺序、有目的、有计划、仔细地观察人的身体。

  (2)、能用看、摸、听等不同手段进行观察,有意识地记录观察的结果,并能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3)、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多种方法亲自观察。

  2、观察中要做记录,并且学习整理和总结观察材料。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用看、听、闻、摸各种方法结合进行感知身体的内部构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体基本结构模型、空白纸、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课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谜语,让同学们猜猜是什么?谜语:有一种动物,会走、会跑、会说话,能学习、能思考、能劳动。猜猜看,这种动物是什么?(人)

  2、对,同学们多聪明。刚才说的这些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的身体。(板书课题:观察我们的身体)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课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

  1、请一位学生上台让学生观察,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由上而下认真观察这位同学,说说人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交流)

  2、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展示人身体各部分分解图片,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图形并标出各部分名称。(多媒体课件)(板书:头、颈、躯干、上肢、下肢)

  3、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上肢、下肢这几个部分组成。(教师边说边在自己身上做演示)请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这些部位,然后请上同学上台演示一下。

  4、游戏放松。请同学们跟老师边念口令边做动作。(摇摇头,伸伸脖子,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脚,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拍拍手吧)

  5、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多媒体课件),你们发现人身体的这几部分,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左右对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身体,从而获得系统的有关身体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身体是由头、颈、躯干、上肢、下肢组成的。〕

  三、体验身体对称的好处及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1、请同学们观看这些画面。(多媒体出示杨威体操、郭晶晶跳水、舞蹈等照片,简单介绍)

  2、我们人能做出这么优美的动作,是因为我们身体的对称,才能保持平衡,我们才能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如果身体有所缺陷,生活将会怎样呢?我们现场来体验一下。

  (1)、请两位学生上台,一位单腿跑步,一位双腿跑步,并说说亲身体验的感受。

  (2)、进行单、双手系红领巾比赛,并说说体验感受。

  3、课件出示残奥会的运动员,简单介绍。

  4、教育学生爱护生命,关心弱者。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活动,从中感受人体这种对称结构的好处,从而教育学生自觉爱护自己的身体,并体会到身体有某些方面缺陷的残疾人的种种不方便,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四、初步感知身体的内部构造

  1、先猜一猜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你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观察吗?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并随时做好记录(填课本第64页的记录本表)

  3、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1)、可以通过看、听、闻、摸等方法来感觉人体的内部构造。

  (2)、个别同学提出可以到医院拍X光或B超等方法,教师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对身体内部的观察,其重点并不在于学生对身体内部知道多少,而在于学生自

  己想办法感知内部各器官的存在。〕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有所获,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六、探究拓展

  展示并简要介绍人体内部结构模型和骨骼模型,激发学生课外继续探究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头、颈、躯干、上肢、下肢 (特点:对称)

  精巧和谐之美

  感知——身体的内部构造(看、听、闻、摸 )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2-20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10

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4-10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3篇04-16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4篇01-02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3-15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模板11-13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6-16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