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计划

时间:2025-03-18 08:22:07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推荐】计算机教学计划3篇

  时间稍纵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教学计划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计算机教学计划3篇

计算机教学计划 篇1

  计算机教学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适应二十一世纪建设的需要,工作计划《计算机教学计划》。为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学有所用,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山东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本学期学习第三册,共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汉字输入;第二单元:网上冲浪。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一定的基础,对Windows界面也有所了解,只是操作计算机的速度不太快,本学期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拼音输入汉字、词组、标点符号及句子的方法;加深对汉语拼音的理解,能够利用拼音输入法进行组词、扩词,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及学会在网上浏览、查找信息以及下载保存信息;培养学生遴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及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相互帮助、交流合作的习惯作。

  3、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会学生认识不良网站的危害性,杜绝进入不良网站,禁止出入网吧 ,多浏览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儿童网站。学会辨别网上的不良信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演示与讲解,向学生介绍本册教材的计算机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4、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和上机能力的培训。

  五、教学进度:

  每周一节计算机课,根据课程要求,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

  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继续巩固和加深对word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计算机教学计划 篇2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高新技术发展要求,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计算机在企事业单位、电脑网络公司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等岗位的需要,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中等职业技能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1、思想品德要求:毕业生应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2、专业知识要求:毕业生应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文字录入、office办公自动化、excel图表处理、多媒体软件的基本应用和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及因特网基本操作,熟悉计算机软硬件应用与维护,能排除计算机常见故障,了解计算机局域网络的组建流程与方法。

  二、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英文字录入,WINDOWS基本操作,OFFICE中WORD、EXCEL的使用,多媒体素材的加工,INTERNET的利用等。:

  三、修业年限

  2~3年

  四、毕业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所学课程成绩合格;

  3、通过相关计算机等级考试;

  五、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践教学对学生技能的掌握、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促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转化,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校内实习实训(含课堂实习)、企业实习两种形式。

  (一)校内实习实训

  通过本综合实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综合运用技能,提升文字录入与处理能力。

  (二)企业实习

  毕业实习的内容,可根据当时社会实际需要,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当时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状况;为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教学的考核,根据技能训练的科目和实习科目,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方案和评分标准。

  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成绩可按适当的比例计入该课程考试成绩。对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和整周教学实习可单独考核,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

计算机教学计划 篇3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的面向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的一本教材,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它。要求职业院校培养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人才,使学生在信息时代掌握快速获得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提高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二、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并懂得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20xx、Excel20xx、PowerPoint20xx的使用和计算机网络及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每章都附有习题。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具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1)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2)计算机数据的表示形式

  (3)数制与数制转换

  (4)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5)微型计算机系统

  (6)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计算机数制与数制转换

  (2)熟悉计算机的数据表示形式、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及多媒体计算机的重要部件

  (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及主要部件

  (4)掌握计算机键盘使用,熟练掌握文字的输入

  (二)、Windows操作系统

  1、教学内容:

  (1)了解Windows XP的功能和运行环境

  (2)熟练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3)能利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进行管理

  (4)掌握Windows XP控制面板的使用

  (5)了解Windows XP的附件功能

  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1)学会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用户切换和注销

  (2)学会Windows XP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3)Windows XP的桌面系统构成和“开始”菜单的使用

  (4)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复制和移动、创建和删除、重命名、查找、属性设置

  (5)快捷方式的创建和使用

  (6)通过控制面板设置系统环境、学会对磁盘进行文件管理

  (三)Word20xx的使用

  1、教学内容:

  (1)学习Word概述、Word20xx的基本操作

  (2)Word的'基本排版技术

  (3)Word的高级排版技术

  (4)Word的图形功能

  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1)学习Word窗口界面组成、视图模式及文档的创建、打开和保存

  (2)文本的输入、选定、删除和修改、复制和移动、查找与替换

  (3)字符和段落格式设置、格式的复制

  (4)纸张大小、页边距、页眉和页脚、分栏、页面等页面设置和打印

  (5)图片的插入和编辑、自绘图形、艺术字、公式的插入

  (6)表格的制作和编辑

  (四)Excel 20xx的使用

  1、教学内容:

  (1)Excel概述、建立和编辑工作表

  (2)公式和函数、工作表的格式化、数据管理

  (3)图表和打印工作表

  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1)学会Excel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及打开

  (2)Excel工作表的选定、重命名、插入、删除、移动和复制

  (3)Excel工作表内容的建立与编辑,工作表的格式化

  (4)公式及函数的使用

  (5)Excel工作表中数据的管理,图表的建立

  (五)PowerPoint 20xx的使用

  1、教学内容

  (1)PowerPoint概述及演示文稿的设计

  (2)播放演示文稿

  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1)演示文稿的创建、演示文稿内容的添加和编辑

  (2)演示文稿的版面设计和动画设计

  (3)演示文稿的放映

  (六)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1、教学内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结构和发展史

  (2)了解互联网的网络协议、IP地址的分类和域名

  (3)了解Internet的接入方式、IE的使用和电子邮件管理

  (4)了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病毒的防治

  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组成

  (2)互联网的基本功能、TCP/IP协议、域名、IP地址和接入方式

  (3)IE的使用、电子邮件的管理

  (4)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病毒的防治

  (七)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理解性和操作性考核方式

  (八)学习建议

  1、能力的培养:通过本书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考试的能力。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学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尽量多地参加实践活动,增强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

  (九)课程学时分配(75学时)

  计算机基础知识 (20学时)

  Windows XP操作系统 (10学时)

  Word 20xx的使用 (10学时)

  Excel20xx的使用 (10学时)

  PowerPoint 20xx的使用 (10学时)

【计算机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学计划10-03

【精华】计算机教学计划四篇01-08

计算机教学计划模板汇编8篇12-10

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汇编9篇09-25

中职计算机说课稿08-14

计算机教学总结12-18

计算机实习报告11-26

认识计算机说课稿03-17

计算机教学个人总结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