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五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12个生字。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前教师可以找来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2、激情导入:你一定和小动物亲近过,玩耍时过,你一定也感受过和小动物在一起时的幸福和快乐。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也特别渴望和小动物亲近亲近,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提示课题:《尖尖的草帽》
二、听读感知:
教师配合动画课件复述课文。这样设计是因为这篇文章整体是围绕孩子的心里活动展开的,没有对话,段落很多,句式很长,所以教师如能结合课件声情并茂的复述 课文,像讲故事一样,以美的视听激活文字,使师生共同沉浸于故事里,小朋友美好的想法和感受中,激起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有助于学 生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
三、初读感悟,读中识字
1、在激起了孩子阅读欲望后,顺势引导学生借助拼音逐字逐句地尝试着朗读课文,在试读的过程中识字,正音,并把生字画出来,反复认读,把不懂的句子画下 来,多读几遍。最后标出自然段。(这一步是留给学生自己锻炼,学习的机会,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交流学习情况:
(1)指出读课文(引导学生互评、正音)
(2)识字,认读(逐步缩小语言环境,把句式长的句子去掉拼音,单独拿出来认读,把生字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再逐步读词、读字,解决字音问题)。
(3)再读课文,这次要让学生充分读,读充分,力求读的通畅,同桌两人还可以互相合作,练习朗读。在反复的读中感悟语文。
四、细读体悟
在学生初步感知,感情课文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发现小蜻蜓的?在哪儿发现的?”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这部分有一重点句:“ 它的翅膀亮得像镀上了一层金子”。这里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你见过小蜻蜓吗?在哪儿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从而理解句义。“那看到这么可爱的 小蜻蜓,你有什么想法?”展开学生的想象,也可以引发学生的回忆,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在这时候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师生相融。然 后接着引导“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体会着等等,并把你从中体会到的,感受到的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这时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互听互读,互相交流, 互相启发,在小组交流中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文中“我”心理的几次变化,从一开始第一次猜想,满怀希望,很有信心到希望落空,但仅仅一刹那,很短的时间,心中 的希望又一次点燃了,又一次充满期待。就是这样一个情感的变化过程,非常细腻。
在全班交流感悟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亲身的情感体验去谈。
例:“我在草帽下笑着,我等待着经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引导学生想象“我为什么要微笑”,“我在等待时会想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继续发挥学生的想象,学 生可能会想到:“小蜻蜓,你飞过来吧,和我玩吧,我们一起做游戏。”“别害怕,我不会伤寒你,我很喜欢你,我们可以做朋友”等等,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结 合学生生活:“你有没有象这样的等待过,你当时是什么心情?”联系学生的生活再去体验,体会着去读,通过自由读, 读,齐读,在读中感悟,教师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此时此刻,你们想不想和小蜻蜓亲近亲近,那我们把它叫下来吧!让它飞下来,和我们玩一玩。”此刻的学生 已经完全融入其中,带着此时的感受配上优美的音乐,再去读文。情因感而生,这种情感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在一步步由浅入深的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心与文中的“ 我”越来越贴近,直至完全相融,此刻的学生已经不是在读,而是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去表达,最大程度的感受读书的快乐享受语文的快乐。
五、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1、这个小朋友有这么多美好的想法,你从中有什么感受?
2、你有没有类似于像文中的小朋友这样的想法或经历?你是怎样和小动物亲近的?
这一环节,又一次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加强体验,使认识得到升华。
六、识字教学:
本课有6个生字:尖、以、着、帕、要、把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力求引导学生自己识字。
七、作业:
1、讲一个你和动物的趣事。(引向生活,把语文打开。)
2、展阅读:童年书架里的相关文章。(从主题上继续升华,通过扩展文进一步巩固生字)。
3、字练习:习字册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词语,明白道理。
2、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⑴ 熟读6句格言。
⑵ 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这些格言的理解。
⑶ 背诵。
⑷ 交流其它格言。
2、全班汇报
二、阅读短文
1、导入 你们听说过大鹏鸟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名字中带有“鹏”字的学生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2、自由读短文,说说大意。
3、组内讨论文后思考题,质疑。
4、全班交流讨论,解疑。
5、再读短文。
一、训练要求
1、如果你们班有条件,但还没创办班级图书角,建议你和全班同学一起动手,创办一个图书角。
2、如果班上已经建立了图书角,那就想一想,应怎样使图书角更加充实、完善。
二、训练重点如何创办班级图书角或使之更加完善。
三、训练过程
1、课前调查了解班内图书情况。
2、想一想如何创办图书角。
⑴ 以小组为单位商讨,人人献计献策。
⑵ 班上交流,各小组间互相补充,有不同意见可以共同探讨。
⑶ 商讨如何完善图书角。
3、动手实践 同学们,把你们的好想法付诸实践吧!老师相信,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班的图书角一定会办得非常好,使图书角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
【习作训练】
一、训练要求
1、请你把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如果不愿意写这方面的事,写别的事也可以。
二、训练重点 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三、训练指导
1、导入新课,激发写作兴趣。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后悔的时候?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做错了事,不要灰心丧气,它会使你吸取教训,增长生活的经验。同学们想不想把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写下来?
2、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由读,领悟要求。
3、开阔思路,回忆自己后悔的事。 想一想,自己做了哪些后悔的事(如做错了事,怕挨骂而撒谎;和要好的同学吵了嘴,影响了友谊;由于粗心大意,错怪、冤枉了别人……)
⑴ 选择好合适的材料。想好你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事,这件事为什么让你后悔,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⑵ 重点突出让你后悔的地方。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来细致刻划,以更好表达文章的中心。
⑶ 按一定的顺序写,条理要清楚。写事作文一般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因为这样便于将文章写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4、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四、范文点评
我奶奶去世了,带着我深深的爱去了!使我的一次过失成为自己终生的悔恨。每当我想起那件惭愧的事,我的脸就一下子红到脖子根。(开头点题) 我的奶奶患半身不遂和心脏病,多年卧床不起,我和爸爸常去看她。 一天我和爸爸又去看奶奶,路上爸爸给奶奶买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蜜桃。一进门,奶奶就用她那不很灵活的手把我拉到身边,一会儿摸摸我的头,一会儿亲亲我的脸,笑得合不拢嘴。这时,爸爸走过来对我说:“筱卉,快给奶奶洗桃去。”我来到厨房,把桃倒出来,这一个个白里透红、红里透粉的蜜桃真是招人喜爱。“这么多桃,奶奶一个人吃得了吗?我也最爱吃桃子。”我心里说着,便向四周看了看,没有人,“我只吃一个。”我说着便拣了一个顶大顶红的放到嘴边,咬了一口,顿时,我觉得嘴里甜滋滋的。三口两口,一个桃子便被我消灭了。“真甜,再来一个。”我不禁又拿起一个吃起来。“筱卉,你的桃子洗好了没有啊?”“噢,好了,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桃,一抹嘴儿,把桃子端了过去。爸爸挑了最大的,把皮剥了,递给奶奶。可奶奶却把桃子送到我面前说:“筱卉,这个给你吃。”看着奶奶慈爱的面容,我突然觉得对不起老人家,于是,我说:“奶奶,您吃吧,我不吃。”“这个给你吃,我这儿还有呢。”我不敢看奶奶一眼,低着头接过了桃,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不知怎么的,我觉得我的嗓子眼好像堵了什么东西似的,怎么也咽不下去。(爸爸让“我”洗桃,我却偷吃桃。当“我”把桃子端到奶奶身边,奶奶舍不得吃,让给“我”吃。) 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奶奶平时那么疼我,什么好吃的都舍不得吃,留给我,可我今天却那么不懂事,下次再去奶奶家,我一定要给她老人家道歉。(回去的路上,“我”无比后悔。) 第二天,我中午放学一回家,就觉得家里气氛不对,爸爸悲痛地告诉我:“昨天奶奶心脏病突发,去世了。”我听了,如晴天打了一个霹雳,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奶奶,您为什么不等我认错就离我而去,您为什么不给我一个认错的机会啊! 每当想起奶奶,想起这件事,我就觉得对不起她老人家。这种无法弥补的过失仿佛使我懂得了做人的美德,使我长大了许多、许多……(结尾照应开头。)
【评析】
爸爸给奶奶买了桃,久病在床的奶奶却把大的先递给“我”,怎么不觉惭愧呢?当我决定向奶奶道歉时,她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怎么能叫“我”不觉得悔恨呢?文章构思巧妙,情节曲折,感情利朴实真挚、生动感人。
每当我看到小猫,总忍不住要去抚摩它,和它玩一会儿来赎罪。你一定会问,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我有一个让我悲伤而后悔的故事,虽然它过去很久了,但我忘不了。 记得我读三年级时,爸爸不知从哪儿抱来一只小猫。它全身长着黄黄的毛,摸上去毛茸茸的,十分舒服。一双椭圆形的眼睛滴滴溜溜地转着,发出机警的目光。我一见到它,就喜欢上了这只可爱的小花猫,不时地逗他玩,给它洗澡、吃饭……才几天,我就和小猫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描写小猫的外形以及和小猫的友谊。) 可是好景不长,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那天,我正咬着笔杆,冥思苦想地做着思考题。可是这题好像和我“绕圈子”,我绞尽脑汁地想,可还是无济于事。我这个人是急性子,拼命跺脚像疯了似的。小猫看见后,“喵喵”地叫,好像要为我分担“忧愁”,可我偏不领“情”,朝着它大叫大喊:“你这臭猫,就知道叫,别的什么也不懂。哼!你再叫可别怪我不客气。”我狠狠地训了它一顿后,又气急败坏地做起作业来。小猫听了我的话,绿宝石般的眼里散发出一道无可奈何的光芒。又用爪子抓了抓自己的“头发”,好像没听懂我的话,又昂起头,“喵喵”地叫了几声,似乎在说:“小主人,你干吗发那么大的火。”“这只坏猫,我今天不教训你才怪呢!”我双手叉着腰,两眼瞪得大大的。”小猫见了直往后退,眼里似乎发出恳求的目光。我却一点“慈悲”心肠都没有。当时,我也不知自己是怎么想的,飞起一脚,把小猫踢出了家,接着还傻乎乎地想:这下我可以安静地做作业了,准做得出。(事情的经过写得很详细,心里活动描写好。由于“我”是一个急性子,在作业没做出来,小猫逗“我”的情况下,用脚踢了小猫。) 过了好久,我终于张冠李戴地做好了作业,却不见小猫了。那时我的气已经消了,心里十分着急,想:小猫会到哪儿去?它可是挺乖的。最后,我在门口找到了眼睛里含着泪水,已经“长眠不醒”的小猫…… 我抱着死猫,呆呆地站着,心里不知是酸还是辣。小猫和我玩时的高兴情景,又像放电影似的浮现在我眼前……我好后悔呀!当初,我为什么要这样没有道理地把小猫踢死。我真是个只会拿别人出气的饭桶……我的眼眶慢慢地湿润了,全身像僵硬了似的,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一动也不想动。(写作者的后悔。) 我要永远记住这个不光彩的故事,我要用我的眼泪洗刷它。这个故事也给我了一个启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行,不然会造成一个令人悲伤后悔的结果。(从事情中受到启示。)
【评析】
这篇作文主要写了小作者在未做出作业的情况下,听见小猫叫就觉得烦,最后用脚踢小猫,导致小猫含泪死去的事。通过这件事,作者感到深深地后悔,并从中受到启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行,不然会造成一个令人悲伤后悔的结果。文章重点部分写得详细,突出了中心。
一天,我顺手拿起二年级的课本,看到了《诚实》这篇文章,列宁小时候走亲戚,不小心把亲戚家的花瓶打碎了,最后勇敢地承认了错误。我看完这篇文章,心潮起伏,不能平静。以前看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触动,可今天……我脑子里好像有个小人在斥责我:真羞,真羞,有了错误不敢承认。亏你还是个少先队员呢!我赶紧捂住脸,不敢往下想了。我打开了抽屉,取出了破茶杯,向李阿姨家跑去。
五、动笔写作 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当时的感受写下来吧。这件事虽令你很后悔,但能使你从中受到教育,悟出一定的道理。如果不愿意写这方面的事,写别的事也可以。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设计意图】
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通过同学们给她的鼓励的掌声,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整篇课文教学我从英子掌声前和掌声后的“变化”为突破口,以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展开教学。同时,紧扣文本,指导学生运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进行言语与思维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英子在后来的日子中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她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英子的故事。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⑴ 课文中写了几次掌声,把带有“掌声”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
⑵ 圈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紧扣文本,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⑴ 一位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干什么?她知道英子的情况吗?轮到英子了,她怎么样?(出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齐读这句。你从“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英子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情?为什么?
⑵ 可是英子终于一摇一晃走上了讲台,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热烈而持久。
出示: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① 读句子。
② 你从“注视”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
③ 你从“终于”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骤然”。如果你是英子,当时面对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你会怎样?英子又怎样?
④ 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⑶ 出示: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读句子。这第二次的掌声里又包含了什么?这时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从谈英子的变化入手,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学习和尝试运用抓人物的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洞察英子内心的.变化,领悟同学们的掌声的作用,从同学们的鼓励、信任与关爱使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和生活、命运发生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三、讨论、畅谈、提升
1、两次掌声后,让我们用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课文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2、从两次掌声后,从英子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次用欢快的语气来读这两段,来感受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吧!
3、在哪些情况下,你会送给别人掌声?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掌声”献给别人;而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这些掌声就是人和人之间送出的“爱”。(出示:爱是什么?爱是碰到老师同学时的一声问候;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爱是……)播放《爱的奉献》,学生畅谈。适当让音乐延续,让课堂保持静寂。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畅谈对“爱”的理解与感悟,将课文教育主题上升。适当的静,让学生回味,促其思考。
四、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
1、交流搜集到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
2、关心媒体报道,小组合作确立关爱、帮助的对象。制定出帮扶计划,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随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帮扶过程和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29、掌声
第一次:鼓励、信任……
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二次:鼓励、赞扬……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哺育、报酬、陶冶、晨光熹微、络绎不绝等词语。能用陶冶、哺育、络绎不绝等词语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行到启迪,懂行了应该怎样做人。
3、通过学习课文,懂行古井为人们作出了贡献而不要报酬,从而体会乡亲们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4、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并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含义较深的词语和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卡片、图画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过程
1、提题谈话
这篇课文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讲的是我的故乡有一口古时候留下来的水井。多年来古井一直为人们提供泉水,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到很大的启迪,赞美古井无私奉献自己全部力量的高尚风格。这篇课文生字比较多,有些句子的意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同探讨。
2、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一遍,借助字典识字和理解词语。
3、通过自学,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4、检查自学情况。
(1)拼读生字,读准字音,出示容易读错的生字练读。(卡片)
rǔ bǔ táo yě qiàn
乳 汁 哺 育 陶 冶 歉 意
luò yì xún chóu
络 绎不绝 年过六 旬 报 酬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注意熹、暮、瘸、酬、歉等字的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
5、训练区别形近字,不要写错字形。(出示小黑板)
熹( ) 暮( ) 绎( ) 歉( ) 冶( )
喜( ) 幕( ) 译( ) 谦( ) 治( )
6、理解课文中有关词语。
启迪、无所求、年过六旬、微熹初露、络绎不绝、暮色降临、相依为命、难以估量。
7、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检查能否读正确。
8、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讨论归纳。
(1)古井像母亲一样哺育乡亲们。
(2)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古井来取水。
(3)乡亲们长年帮助老人担水。
(4)不收报酬老人歉意。
(5)乡亲们用古井作对照。
(6)古井陶冶了乡亲们的情操。
根据每个自然段意思给课文分四段。(学生试分,教师检查)
9、范读课文。
10、作业 练习
(1)区别字形,比一比并组成词语。(出示小黑板)
(2)学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同学们经过初读课文,学会了本课字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以及给课文进行了分段。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读课文来进行课文分析。
二、讲读课文
1、出示挂图。先同学们观看。提问:同学们这幅图上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画的主要景物是什么?(一口水井,和来担水的人)从图画中我们看到这口水井就是我们课文中讲的那口古井。(板书古井)。提问:古井是什么?(古时候留下来的水井)这一段讲了古井的一些什么?(古井的位置,井水清凉可口)这口古井与村里人们的密切关系?(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到这儿取水)作者用了怎样的比喻来赞美这一口井?(板书:温情的母亲,甜美的乳汁)这里是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的母亲。出示卡片:母亲乳汁哺育这里是借物来比喻人。(板书:以物喻人)
2、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提问:这一段写人们到古井取水的情形,从哪些方面进行叙述?(1)从时间上看,取水人多,书上哪些词语可以说明?(从微熹初露到暮色降临)(2)从人数上看,取水人从书上哪些词语可以说明?(络绎不绝地闪过)闪安形容挑水的人过得快,还一个接一个。(3)从听到的声音看,取水人多。(挑水的工具发出的响声,象刚下过一场春雨)。同学们请思考来古井取水的人从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体现出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表示?(板书:取水人多,络绎不绝)提供的水是怎样的水呢?(板书:提供生命的泉水)。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井给我们提供的水是生命之水,这么多人都要饮用她这说明了什么?(板书:以水养人)出示卡片,学生读词语微熹初露,暮色降临,一支支,络绎不绝,湿漉漉。
教师小结:取水的人多,说明古井和人们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离不开古井。因此,作者用温情的母亲、甜汁、哺育来比喻。她提供的水是生命的泉水,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过渡谈话:故乡的古井,不仅为乡亲信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情操,还懂得了怎样做人。这些事在作者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讲古井陶冶乡亲们品格的例子。
3、同学们现我们来学习(35节)。请一大组齐读。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提问:在古井边每天都有一些事发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写了动人的取水场面,还有哪一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同学们想一想,是一件什么事请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讨论:村里乡亲们帮助一对老人的故事。)这对老人遇到什么困难?在课文中找到有关内容,读一读,(遇到水的困难)乡亲们是怎样帮助这一对老人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词语说明。(今儿明儿那个;长年不空,总是满缸水)提问:乡亲们这样做接受过老人的报酬吗?(没有)为什么?(因为古井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课文中哪句话体现出来?(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这句话表现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是讲人们不仅从古井中汲取生命的水,而且还把古井看作了高尚的典范,以古井的精神来帮助别人,表现了人们受到古井的启示,以古井为榜样的思想感情。)(板书:帮助老人不要报酬,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从乡亲们帮助老人不要报酬,说明了古井陶冶了乡亲们的情操,以她的美德教育了人。(板书:以德育人)
5、齐读课文最后两节。通过读后我们知道:文章更深刻地赞美古井的品格,使乡亲们懂得了怎样做人。提问: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抒发感情的?(先用不仅还赞美古井,让乡亲们懂得怎样做;然后用难以估量无所求来赞美古井无私和贡献。最后用离乡十七年还常想起古井的启迪,来赞美古井的品格。)
提问:作者从那口古井受到什么启迪?(启迪们怎样生活,怎样做)(板书: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6、教师小结:作者通过赞美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阗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样的品格,教育了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人。进一步写了人们把古井当作自己的榜样,深情地赞美了古井对人们深切的启迪。古井时时刻刻都在向人们无私的奉献着。(板书:无私奉献)
7、通过以上的讲读学习,和上节课同学们划分的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古井的位置和作用。
第二段:讲来古井挑水的人多。
第三段:讲村里人长年帮助老人挑水,不要报酬。
第四段:讲古井给人们的启迪。
8、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三、课堂练习
(1)用启迪、络绎不绝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
温情的母亲 甜美的乳汁(以物喻人)
取水的人
提供生命的泉水(以水养人)
古井 络绎不绝
帮助老人 无私奉献
陶冶乡亲们的品格(以德育人)
不要报酬
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总分总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
一、认识四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什么。
四、 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布置预习。
了解银河系、太阳系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自学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三、讨论学习。
1、 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2、 讨论: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学生阅读理解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
3、 科学家探索火星上有无生命的情况及结论。
1)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对火星进行探索的?
2) 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人们的猜测是怎样被推翻的?
4、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1) 从课文中能不能找出答案?
2) 我们该怎样知道答案?
四、课外实践活动。
“宇宙的奥秘”资料展。
板书设计 :
宇宙生命之谜
提出问题 生命条件 探索火星 解决奥秘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8-23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1-08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1-27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必备】08-18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0-04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0-1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5篇07-21
设计方案模板11-19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方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