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说课稿

时间:2022-03-26 19:30:5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燕子》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燕子》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燕子》说课稿

《燕子》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燕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本组课文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意在引导学生试着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燕子》一课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因此,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学情及编者意图,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一至三自然段。

  2、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3、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为了顺利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把进一步交流并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和感受燕子的'可爱与春光的美好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确定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紧紧围绕“为用而教,为用而学”的原则,灵活采用点拨法、抓关键词品读词句法和朗读感悟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让学生通过圈画、批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懂课文,更好的理解和感受燕子的可爱与春光的美好。

  本教学预计两课时,我今天上的是第二课时。基于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本节课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首先,我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入手,理清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憩”这三个方面来写燕子的,唤醒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从而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将学生带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情境中来,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在此环节中,我紧紧围绕本节课主要问题“从这段文字里,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赶集”、“聚拢”等进行品读感悟. 在学生交流汇报中,有意识关注学生发展的两个基本点,即生成点和生长点。适当利用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不断追问,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燕子的可爱与春光的并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突破和收获,最后达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三)迁移应用,落实语用

  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性质。所以在学生感悟文本内涵的同时,我特别关注文本的表达。本节课我通过预“如毛的细雨、赶集似的聚拢”等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关注到了就是这些画面感的词语才使得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了,就是这些有画面的词语从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烂漫无比的燕子春光图,并以此为训练点,让学生积累了更多这样优美的词语,从而提高了学生语言结构的能力,落实了语文双主题的教学。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终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基于此,在本节课,我布置了“课后将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摘抄到积累本上并背会有” 的作业。由此把语文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坚持简洁明了、突出重难点的原则。此板书简洁的将讲述的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地凝聚着强烈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更突出了主题,给整节课起到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作用。

  总之,这节课我将会尽大量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争取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但教学设计只不过是一种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生成性的问题,我会随机改变教学策略的。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燕子》说课稿2

  我在讲授《燕子》这课时,采用以下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

  先放一首歌曲后问: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称叫什么?给你的感觉怎么样?

  然后介绍燕子是一种非常活泼可爱的小鸟,它在春天里自由自在地飞翔可美啦!接着请同学们看《燕子》课文朗读的录相。

  看完课文朗读的录相以后指导看观察燕子特写图片,让学生从整体到部分观察燕子的外形。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根据课文插图放大了的燕子讨论小燕子的样子。了解课文是怎么根据燕子的外形描述燕子的形象。作者先写一身乌黑的羽毛,然后写一对俊俏的'翅膀接着写尾巴,最后写整体的活泼可爱。

  指导看课文的彩色插图。在指导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地看图的时候,可以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有群山,湖水、稻田;有盛开的桃花,轻扬的柔柳,各种竞相开放的鲜花,还有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的燕子以及电线上停歇的燕子。再问这种景象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所特有景色呢?最后问:这幅图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春天百花盛开,光彩夺目,可爱的小燕子给大好的春光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在幻灯片上加燕子的叠片,让学生边观察边理解想象。

  在看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时候,设计了一个比较的课件。三月,下过几阵雨。风吹着柳树、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与课文对照,看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让学生理解到,当然课文上写得好,课文上写得既生动形象,又写出了春天美的意境。软黑板的这一段写得干巴巴的,一点也没有美感。课文有那么几处值得我们学习。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写出了柔柳的姿态,随风轻风易;写出了柔柳的枝条,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万条;特别是把柔柳比作了人,也有眉有眼,好像人刚睡醒,才舒展开眉眼,把柔柳写活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说明花草树木经过春雨的滋润,春风的吹拂,同时出现在大地上,好像事先约好日子一起赶集似的,显示了春天树木茂盛,花草繁多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讨论课文第三段的时候,燕子掠过湖面的动画图片、燕子掠过图片、燕子沾水面等直观地再现了燕子飞行的轻快敏捷斜着、掠过、横掠过、沾,帮助学生理解。

  在讨论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我出示课件五线谱,再与燕子在电线上栖息的图作比较,让学生进行联想,电线相当于五线谱上的什么?燕子呢?这样写的好处是即形象,又给人留有想象的余地,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落与痕。一个落字,写出了燕子的轻盈、灵巧;一个痕字写出了景物的远,若有若无的情景。

  讲授完了总结全文:课文通过写燕子的外形的美,飞行的美,停歇的美,使人感受到燕子的可爱,春天的美丽,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使人体会到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燕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课文内容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描绘外形美)。

  第二部分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

  第三部分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了动态美)。

  第四部分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这是静态美)。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俊俏、聚拢、增添、倦了、音符”等词语。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燕子,因此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点,同时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小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特点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也是本课的重点。而理解课文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可音符”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宜将情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本课教学。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四、课时安排: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质疑解疑。第二课时:探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质疑问难,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创作。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由学会听儿歌《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的导入既触动了儿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同时让学生齐唱便无形中让学生对歌词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觉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学生通过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句子做铺垫。

  (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就为下面深入研究课文作好铺垫,也能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从那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2)“凑”字是什么意思?(几方面合起来)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点击电脑课件,与学生一起边叙述燕子的外形,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就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3)指导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探究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教师边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板书的外形犹如一朵鲜花,体现了一种美感,有助于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并利用板书展示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赶集”和“聚拢”这两个词。

  (3)欣赏教学光盘中本段描绘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美的情感。

  (4)指导感情朗读。

  (五)探究第三自然段

  (1)运用“读——划——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2)投影出示练习题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唧唧的叫着,有的()过湖面,尾尖偶尔()一下水面。①按课文内容说一说②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鸟儿具体的“掠”“沾”的`姿势和叫声。这一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放飞到想象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

  (4)指导背诵,强化记忆。

  (六)探究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句。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辨析“几痕”和“几根”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两组线上分别添上几笔,利用板书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以读代讲理解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质疑问难

  总结全文“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鼓励学生勤发问多发问,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不懂就问的习惯。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全文,可促进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提纲挈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可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八)拓展延伸

  自由创作《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内容自由创作一张春景图,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绘出来。

《燕子》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简介

  《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 .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2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⑴,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⑵,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⑶,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课堂积累可以算是共学阶段,在全体学生的.诵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课题.这样导入,让学生对本文的主角 燕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我们更好的学习它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然后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知情况.

  第三环节:

  学习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说板书设计

  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好的把握文章的重点,起到引领的作用.

《燕子》说课稿5

  一、说教材

  燕子 是季节性很强的候鸟,人们称它为"报春归来的春燕"、"翩然归来的报春燕"等.只要见到燕子,似乎就是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古人曾有:"莺啼燕语报新年"之佳句.人们总是把燕子跟春天联系起来. 而燕子又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物之一,它体型较小,上身为发金属光辉的黑色,头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红色,飞的较低,鸣声较小,多以居民的室内房梁上和墙角巢穴,最喜接近人类.它那标志性的形象——剪刀似的尾巴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燕子》这首儿歌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整首诗从燕子的尾巴入手, 把小燕子描写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整首儿歌始终围绕着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以一个"剪"字来贯穿,具有奇妙的想象.短小精悍的六句话对小燕子的形态、生活习性、场景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前两句写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中间两句用"上天"和"下河"描写了燕子的飞行场景;最后两句运用联想的方法描写了燕子的住所"窝".

  大班的孩子对燕子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它的外形、典型的生活习性都是孩子们所关注的,这为他们的学习儿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居住在楼房里孩子对燕子又可以说是陌生的,他们很少能有机会近距离地观看燕子搭窝、觅食和喂哺的情景.因此教师就要为幼儿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使幼儿积累有关的经验,为幼儿的顺利学习打下基础.

  这首儿歌中蕴涵着许多领域的教育价值.科学领域:通过对儿歌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了解有关燕子的科学知识;社会领域:可以通过对燕子的了解、朗诵儿歌激发幼儿喜爱燕子,喜爱大自然的情感;艺术领域:儿歌的每一句话都可使孩子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产生有关的联想,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而教育价值最大的则是语言领域,儿歌中的语言比较压韵、节奏明快,而理解儿歌的内容又需要幼儿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把这个教材内容放在大班.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大班幼儿知识能力框架的结构特点,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订了我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如下:

  1 、感受诗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 、运用有关的生活经验创编儿歌的部分诗句.

  3 、萌发对燕子、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说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的重点是目标一:感受诗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社会、认知是密切相关的.我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理解儿歌,在观察燕子的基础上描述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 我制订的重点从目标本身出发,因为是语言活动,又是以儿歌为主轴,所以理解儿歌所表达的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儿歌后四句的想象是本次活动的重心,所以我把重点定位在此.通过教师逐句的讲解和教具的演示,形成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气象,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部分.

  活动的难点则是仿编儿歌.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由于对燕子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还相对较少,因此他们的想像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创编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如果教师能做好幼儿前期的知识、情感的准备工作,让幼儿对燕子进行资料的查询,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教师提供必要的图片或课件,帮助幼儿形成鲜明的表象,我想仿编儿歌也就会有所突破,从而使幼儿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说活动的准备

  1 、前期知识准备:请幼儿搜集、观看有关燕子的书本、图片或视频,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2 、活动中的准备:

  ( 1 )与诗歌内容有关的课件,内容分别为燕子的外形特写,燕子在空中飞行、在河面掠过点击河面后水波荡漾的画面、燕子衔茅草、衔泥巴搭窝的画面.

  ( 2 )在教师里张贴幼儿收集的关于燕子的图片.

  ( 3 )《小燕子》的歌曲磁带、背景音乐,创编诗歌用的小图片(如).

  五、说活动流程:

  共分五个流程:引题——理解内容——朗诵、表演——仿编——延伸

  1 、引题部分:播放 《小燕子》的歌曲磁带,师生共同演唱,激发幼儿的.情感,把幼儿带入到优美、抒情的意境中来.

  2 、理解儿歌:

  1 )通过提问:"你知道燕子吗?把你知道的有关燕子的事情告诉大家吧!"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燕子的外形、生活习性、飞行、搭窝、觅食、喂哺以及一些趣事.

  (这个环节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语言运用情景.《纲要》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鉴于此,教师就要注意激发幼儿的说话愿望,提供幼儿说话的机会,并保护他们说话的积极性.正由于幼儿有了前期的知识准备,使幼儿在活动中能"有话可说",从而体验到说话的乐趣和成功感.同时,此3环节也为以后的仿编儿歌打下了伏笔,为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2 )播放课件两遍,同时教师配以儿歌的朗诵.

  (课件的提供为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把儿歌所表达的内容直观、鲜明地呈现在幼儿的面前.从而来突破教学的重点.)

  3 )提问:为什么说燕子在空中飞行时是"上天剪云朵"? 河面上飞行时怎么会"剪水波"呢?最后两句说的是燕子的什么事?

  小燕子用尾巴剪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小燕子真的剪了吗?那么儿歌中为什么要用"剪"这个词呢?

  (前一串提问是帮助幼儿逐句分析诗句所包含的含义,而后一串的提问则是让幼儿理解儿歌所运用的描写方法,通过比喻,把燕子外形的主要特征和它的生活情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教师提问:你还有什么不懂或需要帮助的地方吗?

  (这个环节是教师为幼儿提供的一个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纲要》中指出:"孩子疑问和质疑类言语行动的不足,有可能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造成影响."因此,教师要增加儿童质疑提问的机会.)

  3 、朗诵、表演儿歌

  1 )采用整首跟读的形式让幼儿在背景音乐的播放中学习朗诵,激发情感的共鸣.

  2 )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边朗诵边表演儿歌.(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更有利于学习和儿歌的记忆,同时也使活动做到动静交替,使孩子更加轻松.)

  4 、仿编儿歌:

  提问:燕子还会在哪些地方飞行?(如湖面,田野、林间)在那些地方飞行时它会剪些什么呢?它在搭窝时还会用到哪些材料?(树枝、枯叶、稻草、小石子等)它会把这些材料当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小图片,,以帮助幼儿的仿编.)

  大班幼儿对儿歌的仿编已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会找出相关的字词来替换儿歌中原有的字词,从而创编出独特的儿歌来.考虑到在一个活动中让幼儿没有参照物进行创编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提供了小图片来帮助幼儿的仿编活动,从而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大多数的幼儿都能体会到仿编带来的新奇感受.当幼儿对儿歌的结构非常熟悉时,也可以让幼儿直接地进行创编.

  5 、延伸活动:根据幼儿对燕子的了解或儿歌所提供的内容,幼儿自愿选择有关的内容进行绘画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六、说教法

  多媒体教具的运用:针对幼儿的现有水平和生活经验,制作了形象、生动的课件.课件的运用让孩子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珍视幼儿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灵活地利用教具,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领幼儿启迪联想……让幼儿自己对儿歌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幼儿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

  视听讲做结合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以及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听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细致地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讲就是幼儿的讲述,以满足每个幼儿想说的愿望.做就是让幼儿运用肢体进行表演.视听讲做结合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七、说学法

  1 、倾听表述法:

  首先,让幼儿带着自己对燕子的了解,大家来分享、交流,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种教法,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并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仿编诗歌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

  2 、探索仿编法:新《纲要》指出: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此,我为幼儿创设了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拓展语言经验.我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的同时,提供了各种小图片,以引起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学习,突破活动的难点.

《燕子》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围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选编。《燕子》是第一组课文的第一篇文章,也是三年级下册开篇之文,这篇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优美的散文文笔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以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以及文静优美的休息场面这四个方面构成文中的四个自然段。全文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燕子,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春天及“春天的使者”燕子的喜爱之情。

  本课拟定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扫清阅读障碍;抓住描写燕子外形和描写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的生气勃勃;积累好词佳句。第二课时从燕子的飞行和停歇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感受燕子为春光增添的生机。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2、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一些阅读方法掌握,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生已有一定基础。

  随着年龄的提升,学生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通过事物的变化感知春天的勃勃生机。但由于孩子们生活在城市里,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了解大多来源于书本、电视等媒介,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却是一个难题。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气勃勃。

  3)积累好词佳句。

  4、教学重难点: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抓住重点词语,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气勃勃。

  二、说教法学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通过反复读,关注长句的断句和停顿,读通难读的句子,扫清阅读障碍。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可见品词析句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采取了“抓关键词句,体悟词句意蕴形象”的方法,带着学生沉入词语的“四度空间”,采用想象画面、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学习词语,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形象,感悟文本,内化情感。

  三、说设计特色: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四度空间”:触摸词语的温度,点染词语的亮度,开掘词语的深度,提升词语的效度,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本课的设计特色为:紧扣语文教学特质,抓住语言,立足词汇,注重词语的意蕴形象教学,让一个个词语连同它们的画面感、温度、情感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里,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领略到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光的美好。

  四、说教学过程:

  语文教材中的文字是凝固的,但其凝固的东西是鲜活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引领学走进其中,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本着这样的理念,下面我就来重点说说第一个课时的教学流程,我是分四个环节进行设计的: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学生交流描写春的词语,初步感知春天的生机勃勃。

  2、揭题、板题:燕子,在出示课题的时候指导学生书写“燕”这个字。书写“燕”,边写边说燕的上面是燕子的'头部,不要忘了下面的一短横,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别放到口字的两旁部件就像是燕子的翅膀,底下的四点就是燕子的尾巴。

  3、读题。读准字音,读出燕子的活泼,可爱,读出对它的喜爱之情,为进入文本奠定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样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达到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夯实基础的目的。)

  2、立足生情,让学生提出难读的词和句子。

  3、相机指导两个不容易读通顺的长句子。

  句子1:微风吹拂着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句子2: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读这两个句子时,我从三个方面关注提升孩子们的读书效果。

  (1)读准字音。关注翘舌音、第三声的准确。

  (2)关注字形、字义。理解“吹拂”的“拂”时,通过偏旁感受感受春风的轻柔。理解“荡漾”时,想象画面感受水波的起伏。

  (3)读长句时,除了反复读,提醒注意停顿,达到通顺的目标。

  (三)精读文本,感悟特点

  在深度解读文本时,我围绕词语展开,层层递进;在品词析句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气勃勃。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我选择了四个关键词: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解读。

  1、读准字音;

  2、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些词是写什么的,归纳出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透过词语想象小燕子的样子,感悟小燕子的外形美和活泼机灵的特点。

  4、感悟基础上读句子,读出对燕子活泼、轻巧,读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5、背诵积累语言。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选择了蒙蒙细雨微风吹拂赶集似的聚拢光彩夺目这四个词。

  1、读准字音;

  2、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些词是写什么的,引入对春光的想象。

  3、出示含有“赶集似的聚拢”的句子。通过理解本意,迁移生活,结合文本,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春天的有声有色,光彩夺目。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5、引导学生关注除了写了春天,这一自然段还写了什么,进一步了解这段话的内容。

  6、最后教会学生将两个内容相加便归纳出这一自然段的段意。

  (三)小结盘点,引出后文学习

  这节课,读通了课文,学会了读通课文、归纳段意的方法,还通过想象画面、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学习词语,读懂了课文,感受到春光的美好,及小燕子外形的活泼机灵。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燕子,了解它的其他特点。

  五、板书设计

  1、燕子

  外形——燕子在春天赶来

  好的板书是一篇课文的袖珍版,是直观教学的体现,更是课堂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我今天的板书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来设计,根据作者的思路,展示教学的思路,体现我的课堂重难点,既简洁又明了。

  六、说预期效果

  在教学中,学生学会借助拼音等方式读准生字;通过反复读,学会断句停顿,读通难读的句子,把课文读通、读流利。

  抓住语言,立足词汇,采用想象画面、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学习关键词语,让一个个词语连同它们的画面感、温度、情感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里,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领略到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光的美好。

  课堂是生成的,也是灵动的。总之,在这堂课中,我始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习得语文,在愉悦的环境中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燕子》说课稿7

  一. 解读教材:(即说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为:《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沙漠中的绿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组成,是一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及“燕子”这一春天使者的喜爱之情。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目标和文本特点、学生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活泼”“偶尔”造句。4。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其中第一点和第四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体会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的和谐美。 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重点扫除阅读障碍,读准读通,整体感知文本“美”,并学习燕子的外形,了解抓住主要特点描写的习作方法。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节课,着重指导学生精读品悟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为更好提高教学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教学辅助设施,如:幻灯片、mp3歌曲。

  二. 理念指引(即说教法、说学法)

  1.情境创设: 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学,即是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创设情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课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带给学生美妙的听觉享受,孩子们便在不知觉中随着音乐轻哼、跟唱,他们身心愉悦、主动投入,这便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如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时,将品味文字与欣赏图片相结合,学生兴致盎然,在优美的视觉享受下更深、更好地体味了文本的语言,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且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再如感受“电线杆之间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这一抽象的情景时,借助于幻灯片的演示,孩子们便较轻松地享受到了这一意境美。

  2.自主品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予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体会,如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一读,春天带给你什么感受?再好好读一读,你是从哪儿感受春天的美?等,都力求通过一些粗略、宽松问题创设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中品味。再如学习燕子的飞行、歇息时,同样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和体验,体会文本语言文字的精妙及一动一静的美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是一个宽松而又和谐的课堂,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是谓“教学相长”。在本节课中,师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进行了互动,如教师的多次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等,课堂明快、活泼。

  4.拓展延伸:《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在这节课结束部分我设计了两条开放性的作业:1摘抄描写春天的诗句,这有助于拓展与文本关联的知识积累、紧密联系了本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创作歌词,这有助于学生运用积累、创新表达,深化体验。两种不同的作业设计,留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便于他们自主选择更适合其个性特征和个体需求的方案,课内与课外交相互应,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设想(即说教学程度)

  本节课教学程度简明、朴素,共分为三大块:

  1.情境导入:即由复习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读.

  2.精读品悟:即指导学生感受春景美和燕子美.着重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对文本进行朗读,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品味,做到有感情朗诵,尝试背诵.

  3.小结拓展.设计开放的作业,延伸深化.

  这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和主线,应保证充足的时间.

  四.教学心得(即教学反思)

《燕子》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简介

  今天,我准备的说课内容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燕子》,《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 。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2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⑴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荡漾、音符”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⑶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⑷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燕子》一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充沛激越,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报春使者——小燕子的喜爱之情,因此,怎样引导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景色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由于小学生受自身活动范围及全面分析认识事物能力的限制,难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基于此,本课的难点是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本课拟定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将重点实现目标1、2、3。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课堂积累可以算是共学阶段,在全体学生的吟喔诵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由齐唱耳熟能详的少儿歌曲《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导入,即触动孩子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歌词里的“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与课文结尾“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有异曲同工之效。这样,学生就会很快走入课文里那个光彩夺目的春天,感受到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的生机,不必用教师点拨,学生的体验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初读,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留意纠正学生不标准的字音,并将犯有较普遍的错误的生字词板书,然后由学生们自己正音,纠偏,以锻炼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然后,由学生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描写燕子的形象特点

  第二段: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第三段:谢燕子飞行憩息的特点

  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括的理解。。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质疑探究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思考回答: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形象美的?

  然后汇报交流:

  因为第一段写燕子的外形部分是一个精彩的开头,要让学生对作者抓住小燕子的特点来写有所认识,因此引导他们发现作者观察的细致之处:

  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总的特点——活泼机灵

  2、发现体会“凑”字的好处。

  “凑”字生动形象,多方面的特点合起来,]使得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齐读第二段,欣赏“燕子春景图”

  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中高年级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学习本段时,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课文中的彩色插图,使学生对文本中描绘的“光彩夺目的春天”有一个感性认识,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为春天增添了乐趣。看图时依照课文描绘的顺序,先看自然背景,再看燕子的活动,这样,抽象的`文字材料与形象的视觉材料和谐统一起来,学生心目中有了美好的春天,既潜移默化的培养了爱美欣赏美的情趣,让学生给插图配文字解说也就手到擒来了。

  本段文句优美,是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好材料,在学生反复品读后,我便启发学生体会并学习运用。如“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句,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忆农村赶集或节日商场的盛况: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摩肩擦踵,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学生很自然感悟到这里作者是运用比喻手法突出春天花开草长,万木齐发的景象,充满热闹欢快气氛。

  4、设疑解惑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鼓励学生勤发问,多发问,对加深文章理解是很有帮助的,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段中,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研讨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春天的美景?

  经过小组热烈的讨论,大家集思广益,终于明白:作者描绘春的绚丽,是在交代燕子活动的时间与环境,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而燕子更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节课的实际内容,利用文本优美的语言形式,安排学生进行仿写,把自己眼中的春天在笔下描绘出来。此环节作为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的原则是简洁,概括,重点突出,形式美观大方,据此原则,设计时,我主要突出了燕子的三个外形特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羽毛——乌黑光亮

  翅膀——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

《燕子》说课稿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燕子》(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这个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

  别是:《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沙漠中的绿洲》、《江南春》、《春日偶成》,是一组典型的“春景”美文。顺应新课程对第二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本单元集合现代诗、古诗、记叙文、散文多种体裁的作品,让学生体会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其中《燕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

  学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目标

  1.重点理解文章中“洒落”“聚拢”“掠过”“小圆晕”等词语。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能够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学会抓住特点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2.初步学会默读,养成良好地默读习惯。

  (三)情感目标

  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以及春光明媚的温馨。 《燕子》一文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不多的言辞却如诗如歌,学《燕子》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与美文为友。为此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重点扫除阅读障碍,读准读通,整体感知文本“美”。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课时,指导学生精读全文,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教学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让学生学会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习作者用优美的词语进行描绘的方法。

  第一小节描写的是燕子的外形,表达了作者想关于燕子活泼机灵的强烈愿望,是体现全文情感基调的重点段落,更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关键段落。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两个重点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理解这句话是新课标中要求学生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的体现。所以我会通过直观的动画、有针对性的问答以及反复诵读使学生体会燕子对于春天的作用。

  另一个难点句是:“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我将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图片展示、生动形象的讲授来使学生体会“痕”这个字的意蕴,创设美的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获得共鸣,从而理解整个句子意思,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

  三、说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东西来辅助教学。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易懂的具体形象。

  2.赏读教学法:,运用自主感知朗读法、抓关键词品渎法、对比品评法、设置情境悟读法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如:通过品读赏析描写小燕子

  的'语句,学习对小燕子抓住特点、按顺序的描写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卡的要求研读文章段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文章情感,在合作中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4.情境教学法:我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体验,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一些阅读方法掌握,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生已有一定基础。

  随着年龄的提升,学生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通过事物的变化感知春天的勃勃生机。但由于孩子们生活在城市里,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了解大多来源于书本、电视等媒介,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却是一个难题。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我预设了以上教学目标。

  五、说设计特色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 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四度空间”:触摸词语的温度,点染词语的亮度,开掘词语的深度,提升词语的效度,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本课的设计特色为:紧扣语文教学特质,抓住语言,立足词汇,注重词语的意蕴形象教学,让一个个词语连同它们的画面感、温度、情感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里,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领略到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光的美好。

  六、说教学手段

  我准备用多媒体、板书、动画、简笔画等手段辅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 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下面我主要讲讲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及指导思想。

  七、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春景美(10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观看一小段与文章内容描写相似的flash动画。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促教学的形象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提出问题,寻觅春景美

  我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燕子》这篇文章,你们喜欢燕子吗?”“我们现在这个季节有燕子吗?燕子在什么季节才会来呢?”接着导入“对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默读文章第二小节,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章中标注出来。”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通过我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训练阅读能力。

  3、咬文嚼字,赏析文段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进行提炼板书(板书:雨、风、柳丝、草、芽、花、)

  结合板书的词语,我将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例如,我会问雨有什么特点呢?春风是什么样的啊?和冬天的风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吗?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体会说,教师要适时鼓励。)你能读出微风

  轻轻地吹拂着脸庞的感觉吗?

  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神韵。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赏析。

  “这么美的花,这么美的树,这么美的柳丝,它们是怎么来到春天的呢?”结合课文语境以及板书,学生理解“聚拢”这个词语,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的烂漫无比的春天。

  在同学们沉浸在美丽的春景中时,我询问学生:“你们喜欢春天?是啊,我们班的同学都被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生齐读: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四年级学生因为阅读经验的限制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会出现问题,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春景,却在最后一句写了小燕子,着实表现了在作者眼中燕子的到来使春天更有生趣了。新课标中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四年级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我通过直观的动画、有针对性的问答、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体会燕子对于春天的作用。学生沉浸在我创设的情境中自然学的轻松。

  (二)赏读感悟,发现燕子美(10分钟)

  1、抓特点,赏读燕子外形美。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第二小节之后,我提问:文章中哪一个小节写了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写了燕子哪些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样一只小燕子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细读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学生自由读后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很快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归纳出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之后,我问学生:有谁可以把燕子这种活泼可爱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来试一试?并且提示: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认为那个地方可以读的更可爱的?学生读的不到位的地方,我来范读。

  在学生朗读兴致较高的时候,我提出要求: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看谁能将这么可爱的小燕子记在脑子里。

  燕子这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要求学生全文背诵,在课堂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让学生短时记忆文章,减轻学生课余负担,训练学生背诵文章能力。

  请学生起来背诵的同时,根据学生背诵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燕子的简笔画。

  2、明晰写作顺序。

  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明确作者是运用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最后我指着简笔画,让学生分步描述燕子的外形特征。集体背诵了第一小节。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阅读课侧重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既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燕子特点描写出了活泼可爱的燕子,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学生较为直观的明白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

  (三)自主探究飞行美、停歇美(16分钟)

  接着是探究体悟,整体感知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燕子飞行时的特点以及燕子停歇时的情景,运用动静结合、从远到近的描写方法表现了活泼机灵的燕子。在前两个自然段学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赏读法,每个小组在三四两个自然段任选一个,根据我提供的学习单上的问题对所选小节进行自主探究体悟,思考问题,品味语言。最后请小组长汇报学习情况。

  学习第三小节的要求是:

  ①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②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③从燕子“唧唧”的叫声中你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说什么?

  这组问题的设置旨在指导学生运用分析一二两节的方法,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 程序性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就是学习习语文的诸多方法和运用策略的知识, 如阅读散文的方法、抓关键字词分析的方法。同时发挥学生想象,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第四小节的要求是:

  ①你们觉得这一节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②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③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

  通过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发现,这也是学生与文本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学生的情感逐步升华。四年级下册作为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过渡关键时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在交流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探究发现紧扣文本主题,从文本出发,从文字入手,用换词法、情景设置法、图片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词语,适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词,交流讨论,感受词语意蕴,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

  例如: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

  (1)关键词:斜着 掠过

  (2)换词理解,将词语放到句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3)对比品评:“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掠”表现了燕子飞行速度十分快,飞行技术高超,突出燕子为春天增添的情趣。

  (5)再读第三小节,在语境中感受燕子的动态美。

  (四)最后是升华情感,赞美春天(4分钟)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春天吸引你的地方。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表达,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的意识,进行情感教育。

  八、板书设计

  我这个板书最大的特点是简洁明了,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重点突出。

  外形美:羽毛 翅膀 尾巴

  燕子 春景美 : 雨、风、柳丝、草、芽、花 增添生机

  飞行: 快

  动静结合

  停歇:五线谱

《燕子》说课稿10

  大班幼儿对较简单的体育活动已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更倾向于稍难一点,通过自己的努力练习才可以完成的目标和活动,加之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对比赛较感兴趣。本次体育活动利用沙包作为幼儿游戏的对象,通过幼儿自由的'尝试,练习肩上挥臂投准的能力,从而培养其投准力和目测力,发展他们的动作,并设置了竞赛的环节,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肩上挥臂投准力,提高投准能力和目测力。

  2、合理选择投掷距离,体验成功的喜悦。

  3、增加游戏趣味性,感受爬行运动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根据我对活动的理解,我认为本活动:

  活动重点是学习掌握肩上挥臂投准的动作,提高幼儿的投准力。

  活动难点是投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活动准备:

  场地设计:场地一,设置投掷线,在离投掷线1.5米处,平行摆放两组彩圈,共十二个。

  场地二,平行摆放四块长度相等的地毯,并在中间摆放拱形门,在每块地毯前1.5米处放置彩圈。

  活动材料:沙包若干,四面颜色不同的小旗,塑料圆圈,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模仿小燕子动作入场,随音乐作准备活动,达到热身效果。

  (二)基本部分。

  1、在场地一进行的练习肩上挥臂投准动作。先让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再做示范,幼儿站在投掷线外,轮流进行投掷,练习挥臂投准动作。

  2、竞赛游戏,在场地二完成。把幼儿分成人数均等的四队,进行比赛,看看哪队幼儿能较快的爬过长长的通道,再钻过山洞把沙包送到家,并准确投掷,教师准备不同颜色的彩旗,对幼儿进行鼓励。

  (三)结束部分。做放松活动,与幼儿收拾材料回活动室。

  五、说教法:

  本活动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和具体帮助法来进行的教学。讲解动作要领和介绍游戏规则时使用讲解示范法来完成的。在幼儿练习动作时,教师通过语言和动作进行具体帮助和个别指导。

  六、说学法: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用游戏法贯穿活动始终,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练习动作环节,使用自由探索法让幼儿通过尝试和探索获得知识和技能。根据大班幼儿已有初步的竞争意识,下一环节安排了竞赛游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了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燕子》说课稿11

  凤村中心小学

  一、说教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燕子》是一篇语言生动优美的散文,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燕子美丽可爱的外形、轻盈的飞行、优雅的停歇,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表现了燕子的可爱,春天的美丽,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春天,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

  课文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可爱的外形特点(描绘外形美)。第二部分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写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了动态美)。第四部分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这是静态美)。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拟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通过背诵积累优美语言。

  3、情感与态度: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课文写的是春天里的燕子,因此,文章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难点是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尤其是理解课文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想象、感受文中的情景,体会情景美和语言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本课教学。

  五、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通过合作与交流等方法学习本课。

  六、课时安排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深入探究,质疑解疑,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创作。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七、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儿歌《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的导入既触动了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同时歌词里的内容与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对“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觉,同时让学生很快地走进课文中那个光彩夺目的春天,感受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的生机。

  2、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燕子的认识;然后出示燕子的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燕子的样子;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中的景色,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近处在空中飞翔的燕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不懂的词语要通过字典或辅导书自学,锻炼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把犯有普遍错误的生字板书,正音。

  2、指名朗读课文,全班评读,重点是读准字音

  3、让学生自读、思考每个自然分别讲的是什么,然后师生归纳。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熟读生字,(可以师范读生跟读,生自读,指名读,分组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等)读准字音并练习组词。

  2、分析识记生字字形,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燕子的特点

  1、细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回答:课文从那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美的?再出示燕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2、汇报结果(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

  外形 翅膀——俊俏轻快 (总的特点:活泼机灵、可爱)

  尾巴——剪刀似的

  3、通过交流汇报,让学生了解到燕子的性情特点是:活泼机灵、可爱,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把燕子的活泼机灵、可爱读出来。

  4、引导学生体会“凑”字的好处。

  教师先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与学生一起边叙述燕子的外形,一边想象“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几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并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小燕子。让学生体会一个“凑”字就传神地写出燕子的灵巧,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5、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抄写生字。

  八、说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

  外形 翅膀——俊俏轻快 (总的特点:活泼机灵、可爱)

  尾巴——剪刀似的

  该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原则是简洁,概括,重点突出,形式美观大方,根据此原则,设计时,我主要突出了燕子的三个外形特点,看上去一目了然。它是施教的“蓝图”,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是一篇课文教学的缩影。

《燕子》说课稿12

  一、 说教材

  1、说教材

  ((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

  2、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会认九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3、说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二、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教学,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美丽的春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想象,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 说教学流程

  为了把预设目标落实到实处,我想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研读第一段。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文2——4自然段,感受春光的美丽,体会燕子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下面我想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本课时,共分4大板块。分别是:

  一、谈话,引导积累,

  二、学第2段,感悟春天的美丽,

  三、学习3、4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动静态之美。四、内化,让燕子留驻在心间。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引导积累——首先激情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季节。美好的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背一背,通过背诵春天的诗歌,顺势引导:课文中哪个部分也写了春天的美景?

  【本环节,我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语文储备,让学生去摸触文本。另一方面,使课堂拥有浓浓的语文味。】

  第二板块——学习第2自然段,感悟春天的美丽

  出示“微风吹拂着。。。。。。的春天。”这三句话,不止向我们展现一个静止的画面,还有一种生机,微风在动,柔柳在动,草、花,也都赶集似的聚拢来。为再现春天生动而热烈的景象,同时积累语言,我这样安排:

  先让学生读读这三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1、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的、细细的,2、微风在柔柔地吹拂,柳丝黄而嫩。等等)当学生说道:他们赶集似的聚拢来。我追问,“赶集明白吗?”很多学生会说“蒲歧九月的时候很多人到集市上买东西,那就是赶集。”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对蒲歧九月印象特别深刻。让学生联系实际,很容易理解赶集。接着想象说话:还有谁去赶集呢?看课件出示的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当学生看完图片后,我问:你的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高兴、欣喜,再让学生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读。在此基础上,课件放出燕子的叫声,小燕子来了,读读文中的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这个句子不需要老师讲解,只要让学生读后,给予情景性评价。如:真是一只伶俐可爱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我以上的句子朗读指导,尽可能做到品之有味,让学生进入情景,有感而发。而不是给予机械的朗读技巧的指导。】

  第三板块——学习3、4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师引入:“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哪些生机?请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那个句子写得特别有趣,就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这里的设计,先让学生找准研究点,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然后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别人的观点所唤醒和激活,各自生成新的认识,整个对话过程就会充满创造色彩。】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组织汇报交流。交流过程中,对下面两处重点语句,我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我想分成两个小板块进行教学。

  第一小板块:“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我打算这样展开:

  请同学们读读这几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能会找到掠过,一转眼,沾着,横掠等词,对于斜、唧,掠过、一转眼这四个词只要学生有所感悟,并且言之有理,我就给予肯定,不作充分展开。主要是“沾”这个词,学生理解到沾是点了一下,肯定没问题,我想引导学生感悟到燕子的调皮,有趣,似乎在跟水波做游戏。所以,给予情景性评价读,如:沾的太重了,我水波都被你弄疼了,轻一点。燕子,你真调皮,燕子我还想跟你玩。

  再让学生想象说话:燕子又飞到什么地方?当它们遇到自己的伙伴,小花,小草,小树时,会说些什么?

  接着:指导朗读:这么可爱的小燕子,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采用指名读,比赛读,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

  最后回读:怪不得说燕子(学生齐读:——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第二小板块:研读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赞歌。

  学生讨论引导,:你可不可以画五线谱来说明他们的相似之处。接着小结后想象:有些燕子落在第一条线上,有些落在第二条线上。。。。。。就像不同的音符落在表示不同音高的五线谱上,这些燕子一动起来,就好象钢琴家在演奏一首美妙的曲子。你猜想他们会唱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唱《小燕子》。现在他们没动所以说是正待演奏的春天赞歌。齐读这个句子。

  回读:这份宁静和悠闲,这份静态下的多姿,怪不得作者这样说燕子,读——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如果说上面是动态之美,这又是怎样的画面。(静态)这样的想法叫动静结合。板书:动静态。 【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以一个大问题为学习背景,让学生在画,读,悟,想象的过程中尽情地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和快乐。品味几痕,让学生感悟宁静和悠闲,理解五线谱的比喻,欣赏静态的多姿,意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创造潜能。】

  第四板块——内化,让燕子留驻在心间

  出示句子: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老师引导:这样一只富有生趣的燕子,这样一只活泼可爱的燕子,你想说什么?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如:燕子,你就是春天的使者,美的化身。

  乌黑发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唧唧的叫声,轻盈的身姿,永远留在我的心目中。

  最后老师深情朗读(我心中的燕子)你想对燕子说什么,让学生尽情诉说自己的独特心声,整个教学营造一种和谐的情境,洋溢着感性气息。

  第五板块——作业超市

  仿写: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子,请你模仿写燕子的写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背诵: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一段话。

  绘画: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画一幅(春燕图)

  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第一题运用第一段写作方法学以至用,举一反三。第二题体现语言的积累过程。第三题诗歌也感悟相结合,诗即是画,画也成诗。

  四、说板书设计:

  飞行的美(动) 停着的美(静)

  掠 几痕细线

  唧 几个小黑点

  沾 象正待演奏的曲谱

《燕子》说课稿13

  一、领悟教材、确定目标(说教学目标)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第六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标”关于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

  本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要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想想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

  依据年段目标及本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学会破折号和冒号的用法。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愿望,并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生活经验和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词意,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和贯穿全文的爱心。难点:领会三四自然段中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同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二、生为主体,选择教法(说教法)

  采用“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读读议议,互动交流,真正奏响了“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多种形式地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说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1、课外预习为提高自学能力服务。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重点,三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课的字词学习将由学生在家预习完成。

  2、在读中学会找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思路,以读促理解;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要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如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词义等。

  3、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四、教学媒体,合理利用(说教学手段)

  “课标”指出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较传统媒体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媒体的选择和利用,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越多越好,越新越好,更不能用大量的视频去冲击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所以,我只在导入新课与课文结束(列车挥手告别)两处分别利用多媒体课件去创设情景。

  五、优化结构、心灵对话(说教学过程)

  阅读课的生命在于师生互动、心灵对话。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闻激趣、导入课题

  1、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课的开始时,播报新闻。(CAI展示地球仪上欧洲的瑞士,放大地形图。)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揭示课题。燕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燕子专列》一课。去新闻现场,了解当时的情况。这样拉近了孩子们与燕子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2、紧接着学生读题、审题。出示:运送抗震救灾物资专列、运送新兵专列等专列形式,让学生在类比中明白“专列”的意思。

  3、学生已独立学习了生字,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交流个别字形难点。如“骤”字这个形声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通过范读课文,披文入境,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以其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的作用。

  2、教师用鼓励性地语言:“这么感人的故事,谁愿意来读一读吗?”引导学生读书,并提出读的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进行全班交流。这一程序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略读第一段,让学生交流所知,随机指导破折号的用法。

  2、老师顺学而导,书上的这个问题提得真好!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指名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出示文字: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烦:冷、饿、累,简单了解冒号的用法,并随文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观看图片,学生谈此时的心情(着急、担心等);再次朗读。

  3、播放CAI、音乐,教师的范读,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这群疲劳的、饥饿的、寒冷的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却得到了政府的关心保护,用专列运送到温暖的地方去。能做

  出这样的决定真是(生:了不起!)汇报交流时再抓住两个感人的片段辐射开去,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感悟居民们的了不起: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出示带点的词。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通过多次的朗读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严寒、以极大的热心和热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动。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自读自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2)感悟贝蒂的了不起: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冻僵、僵硬、皑皑白雪、冻得通红”,感受到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感受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

  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读。课文中的含蓄的词语、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场面、生动的意境,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的朗读,才能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引导学生对贝蒂说自己想说的话。读说结合,使学生感情蓄势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时宣泄,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读是发展语言的一种最经常的重要手段。课堂应该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

  4、想像说话,升华情感。

  出示站台上人头攒动,与正待启程的列车挥手告别的画面。

  (1)请同学们配乐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2)想像说话,《爱的奉献》轻轻响起。师:列车启动了,你也站在送行燕子的行列中,你会说什么?丰富的想象激发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前苏联优秀教师阿英那什维里曾说:“学生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想象说话也是如此,当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发时,学生的火种就会点燃起来。

  (3)师: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让我们也来爱护动物,爱护环境,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多媒体出示地球仪,显示这段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精神影响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第二课时

  (四)、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为基础”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积累好词佳句。

  (五)、创设情境,指导写话。

  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谁说点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感情共鸣。

  2、学生自主写。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才能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先说后写)。

  3、指名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六)、指导写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词。

  (七)、交流有关其它的爱护动物的故事。

  1、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2、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板书设计: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这一板书,把课文中最精炼、最关键的词句精选了出来,不但把文章的结构显现出来,而且把大家对燕子的关爱之情也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把课文的中心内容也表达完整,使文章的内容一下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燕子》说课稿14

  一、 说教材

  《燕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课文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描绘外形美);第二部分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动态美);第四部分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这是静态美)。文章的篇幅短小,画面生动,文质优美,蕴含想象,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美丽的春天,既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好文章,也是本单元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好材料,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

  本文通过看图,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文,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可定为: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燕子、轻快、增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图文结合,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感情。

  4、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其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看图学文,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再造想象及文章最后两句话"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歇的燕子成了音符"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 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可采用板画、音乐、幻灯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代讲,以读代问。

  本课除继续运用已学过的"有序看图、分清主次、据图读文、图文对照"等看图学文的学习方法外,还要教给学生图文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朗读、绘图理解、直观理解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教师可采用质疑问难法、小结法以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运用语言等方式因材施教。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求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三、 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大纲》和教材,体现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看、听、说、读、写、练促读的教学思路,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从图到文,紧扣题目,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第二课时图文结合,以读为主,品词析句,积累和运用语言。整个教学真正体现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五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课文的导入,可采用创设情境法。

  教师边播放歌曲《小燕子》,边辅之以优美、生动的导语:春天来了,在农村,在城市,在田野,在树林,随处都可以看到美丽可爱的小燕子。瞧,燕子从南方赶来了(教师板画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多么美丽啊!

  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导语和欢乐的`音乐渲染及简单的板画,创设出具有春天气息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投入自觉的、全身心的、自主的学习,引导学生由某一特定情感转移并沉浸在课文所设置氛围中,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

  (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让学生结合"预习提示"部分对全文进行感知性阅读,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相互提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尝试解题,质疑问难,既是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学会思考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法,又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进而达到自能读书的有效手段。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质疑问难,调整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有的放矢,把力气用在刀刃上。

  (三)图文对照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图文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⑴看图,我看到了什么;学文,了解作者看到了什么。⑵看图,我是怎样看的;学文,了解作者是怎样看的。⑶看图,我想到了什么;学文,了解作者想到了什么。学生经历这一训练过程之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理出本课作者的写作思路(师板书):a、燕子的外形美;b、燕子从哪儿来;c、燕子飞行时的动态美;d、燕子停歇时的静态美。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画面和课文内容,学习了作者抓特点,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了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捕捉信息的能力,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从而使学生的学路和作者的思路相吻合,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四、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作用:

  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对课文的记忆,辅助背诵;

  ⑵理清文章思路;

  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⑷简笔画起到了直观效果。

《燕子》说课稿15

  一、领悟教材、分析学情、确定目标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第六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标"关于这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本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要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想想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

  中年级的孩子们比较喜欢钻研故事,喜欢有悬念的故事。所以,《燕子专列》这篇课文的吸引力就很大了。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在小故事中更进一步地学习到其中的寓意呢?依据年段目标及本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使学生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和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二、 设计理念

  一切语文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之上,只有先把课文读准、读通、读流利了,才能够继续进行其它的学习。因此,我采用以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去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生为主体,选择教法

  采用"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读读议议,互动交流,真正奏响了"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多种形式地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 、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1、课外预习为提高自学能力服务。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重点,三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课的字词学习将由学生在家预习完成。

  2、在读中学会找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思路,以读促理解;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要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

  3、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说起,从专机,专款,专家说到专列。

  温总理赶到灾区乘坐的飞机叫————专机;各级财政,单位专门用于救灾的钱款叫————专款;在抗震救灾医疗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人————专家;专为救灾物资开出的列车————专列。

  二、精读课文

  (一)感受恶劣的环境

  先是学生默读,在书上找出来。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然后是同桌合作学习。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然后交流。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烦:冷、饿、累,简单了解冒号的用法,并随文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观看图片,学生谈此时的心情(着急、担心等);再次朗读。

  (二)政府救燕子

  着重于一个词的理解"呼吁",瑞士政府是怎样救燕子的? "立即"说明了什么?通过广播通过电视告诉大伙号召大伙寻找燕子,课文里有个词语叫————呼吁。再设置情景:如果你是电视台记者、广播员会怎么呼吁?让学生现场模拟播音员呼吁。

  (三)居民们救助燕子

  汇报交流时再抓住两个感人的片段辐射开去,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听到呼吁后,居民们是怎样行动的?先学生自由说,再对照书上的段落朗读。

  2、引导理解居民们的爱心,有哪些人去找燕子了?(引导从年龄、职业等方面说)理解"纷纷".反复朗读重点段。

  出示带点的词。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通过多次的朗读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严寒、以极大的热心和热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动。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自读自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贝蒂的可贵行为。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冻僵、僵硬、皑皑白雪、冻得通红",感受到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感受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

  课文中的含蓄的词语、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场面、生动的意境,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的朗读,才能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读是发展语言的一种最经常的重要手段。课堂应该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

  (四)燕子致谢

  1、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呀,现在坐上了专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丰富的想象激发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前苏联优秀教师阿英那什维里曾说:"学生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想象说话也是如此,当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发时,学生的火种就会点燃起来。

  三、拓展延伸

  1、爱心专列

  燕子专列正徐徐启程,这仅仅是燕子专列吗?这还会是装载什么的专列呢?引导出爱心专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精神影响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2、姑娘徐秀娟大学毕业后来到丹顶鹤保护区工作,后来为了救助一只陷入沼泽的丹顶鹤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配上丹顶鹤优美的身姿,加上感人的旋律,激起学生无限的深思-------爱护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燕子》说课稿】相关文章:

《燕子》的说课稿11-03

《燕子》说课稿11-05

燕子专列说课稿07-09

《燕子专列》说课稿01-01

《燕子》说课稿15篇07-26

《燕子》说课稿(15篇)12-12

《燕子》说课稿合集15篇01-03

燕子教学反思06-04

《燕子》教学反思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