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4-12-13 04:41:5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说课稿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说课稿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小学说课稿3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教学要求: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

  2、 认识十四个生字(其中包括两个多音字),会写八个生字。能够积累一定的词语。

  3、 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体会同学们在开学时的喜悦心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2、 学会本课的十四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赐予。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在课文中识字,体会同学们开学时的喜悦心情。

  2、 结合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正确认读十四个生字(其中包括两个多音字)。

  二、 教具准备:

  挂图、卡片、音乐。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高兴你们升入了二年级。经过了一个假期,你们又来到了学校,能说说你现在的心情吗?

  (学生自由说,老师对说得好的.同学及时鼓励。)

  你们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是怎样说的吗?

  (二) 助拼音,自读课文:

  1、 学生自由读问,要求读准字音。

  2、 指名汇报,把读不好的词语反复读几遍。

  3、 学生之间互相度,各自纠正读音。

  4、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格外 灿烂 鲜艳 分外 好奇

  兴奋 仿佛 突然

  5、 读带有词语的句子:

  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校园的花朵格外鲜艳。

  老师在校门口笑脸相迎,同学们见面分外喜欢。

  就像一年前的我,睁着好奇兴奋的大眼。

  看着他们,我仿佛突然长高了。

  6、 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开学这一天都看见了什么?

  7、 分组读读,从这些句子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8、 课文中的小作者心情怎样?他又想到了什么呢?想想应该怎样读,小组间互读。指名读、集体评议。

  9、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

  校园的花朵格外鲜艳。

  应该怎样读?能不能用“格外”说一句话。

  (三) 展开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

  说说你升入二年级时,有什么希望和打算?

  (四) 读读、演演、背背:

  1、 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庭。(可加上动作表演)

  2、 试着背一背,自由背、同桌背、指名背。(配乐)

  四、 板书设计:

  开学第一天

  老师 笑脸相迎

  同学 分外喜欢 扬起风帆

  小弟弟、小妹妹 好奇兴奋 送去温暖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读生字、新词,读课文。

  2、会写课后的八个生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三、 教学过程:

  (一) 巩固复习

  1、 出示生词卡片,读一读。

  格外 灿烂 鲜艳 分外 好奇 兴奋 仿佛 突然

  2、 出示生字卡片,说一说你先记住了哪些字?

  格 灿 烂 艳 始 扬 帆

  妹 背 迈 睁 仿 佛 空

  指名说,集体评议谁的方法好?

  3、 出示多音字。

  相 分

  能不能说说他们怎么读?能给他们找找朋友吗?

  (二) 学习生字

  1、 指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 按照偏旁给他们分分组。还有别的方法给他们分组吗?

  3、 词语积累,看谁组的词多。

  4、 指导书写。

  (1) 观察字形特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 重点知道:“阳”“说”“给”

  5、 巩固练习:

  (1) 完成生字作业,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2) 背诵课文。

  四、 板书设计:

  纟:给

  讠:认 识 说 话

  阝:队 阳 阴

  五、 课堂作业设计:

  1、 给多音字组词:

  2、 写出代有下列偏旁的字,越多越好。

  讠:

  阝:

小学说课稿 篇2

  说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说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说教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说学法

  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中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看,这是谁?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2)指导朗读。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⑴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多媒体出示课文}

  (2)集体讨论:

  ①“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

  ②“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

  ③“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

  ④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课文。

  【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

  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请大家自己读读6—8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分组讨论: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

  (3)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表演配音

  (四)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的,而不是被狐狸吓跑的?

  填空:

  原来( )是借着( )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2、小练笔: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说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分享的快乐》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第三个主题。本课旨在从人与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能给人带来很多快乐;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享还是一种你我间的帮助与关爱。

  二、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和本课教学设计,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

  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学会与他人分享。

  2、过程与方法:

  创设不同情境,多渠道、多角度感受分享的快乐;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体验、感悟分享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会分享,享受分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分享,生活处处有快乐”,有分享才快乐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体验分享合作的成就感。

  四、教学难点:

  理解分享的深刻内涵。

  五、教学过程设计: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我以“吃苹果”这一情境为切入点,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创设情境,以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出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并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到这样的苹果,你会有什么想法?学生都会有“想吃掉”的想法,接下来我继续设疑,同学们都有这种想法,可是老师手中只有这么一个苹果,你们都想吃,我给谁呀?老师遇到了难题,快帮帮我拿出你的金点子吧。学生就会饶有兴趣,畅所欲言,想尽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出这样的做法就是“分享”。随后进一步引出问题:分享能带给我们什么?你体验过分享吗?这节课让我们在短短的40分钟里共同感受分享所带来的'快乐。由此引出新课——分享的快乐。我就是用“吃苹果”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脑思考,解决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活动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活动。

  1、观察照片——初步感受分享的快乐

  选择具有代表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话题——过生日为突破口,畅谈过生日的打算,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想与大家共度美好时光的想法,初步感受分享就是一种快乐。

  2、回顾经历——多角度感受分享的快乐

  回顾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经历,使学生感受到分享不仅仅再是单纯性的“与他人共同享有”,它还是一种你我间的帮助,你我间的关爱。学生、教师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我将学生在家庭中、在学校中与家人、同学、老师在一起的照片制成幻灯片,并加以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分享是快乐的,分享无处不在,分享就在我们身边。

  3、合作作品——共同体验分享的快乐

  开展“为画涂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分享智慧、分享合作的力量也是一种快乐。

  4、故事延伸——深刻理解分享的内涵

  通过“盲人打灯夜行的故事”猜一猜、演一演、说一说等活动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分享的内涵,从而也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彼此之间的帮助与关爱。有了彼此之间的分享,才会有好的生活状态。

  5、品尝苹果——亲身体验分享的快乐

  体验性学习是本课程的一大特点,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享的快乐,按照学生的金点子,我把课前的苹果分成了若干块儿,让每个学生都来尝一尝,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体验,学生必然有感有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学生就是在这样愉悦的气氛中明白了道理,深化了认识。

  (三)分享体会,升华情感

  学生与老师交流彼此的感受,共同分享40分钟的充实与快乐。这一活动设计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分享,生活处处有快乐”,有分享才快乐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我利求简洁、明快,一目了然,而且还能突显本课的重点。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图文并茂的板书。我将形象、生动的简笔画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共同汇成了一束最美的七色花开在每个人的心中。板书色彩鲜明,充满阳光,吸引人的眼球,每一片花瓣都代表着分享的内涵。此板书也体现了本课程的一大特点——开放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趣味性。

  七、教学理念:

  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我力求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而是采用活动化教学,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在生活中感悟,提高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

【小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说课稿10-21

小学说课稿10-18

小学英语说课稿08-04

小学音乐说课稿11-18

小学体育说课稿09-26

小学音乐说课稿05-17

小学英语说课稿05-15

小学体育说课稿06-09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08-31

小学体育说课稿模板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