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时间:2022-06-26 08:24:5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你听说过游戏吗?老鼠打电话给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活动设计和教案》(中班上册)。这个游戏充满了孩子的兴趣,接近幼儿的生活,容易理解。目前,通信设施非常发达,朋友之间经常用电话联系,电话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中班幼儿年龄小,现在多为独生子女,一般有疏忽的行为,该游戏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当前幼儿年龄特征。

  选择老鼠打电话的教材是因为

  1、剧情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打电话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游戏语言方便幼儿模仿学习。

  3。通过游戏,幼儿可以感受到礼貌用语的用法,学习如何打电话。

  4、游戏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到工作要小心,不要疏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

  (二)教育目标:

  在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语言领域,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造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积极应对的环境和鼓励幼儿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1、乐于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2、体会工作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3、乐于参加表演,大胆学习角色对话。

  (三)教育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参加游戏表演,大胆学习角色对话。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总是原谅这个目标进行教育,这也是这次活动的重点。

  中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一句话只说一半或几句话就不能说了。根据幼儿语言的发展情况,我决定了这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教育、学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次活动的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

  1、配置老鼠的房子:在墙上挂家人的照片,在桌子上放置人偶家的厨房用具和电话。(这是为情景表演准备的)

  2、老鼠和小花猫的头饰各一个。课前准备情况表演内容。(这也是为情况表演准备的)

  3、玩具电话每个幼儿(这是为幼儿玩游戏准备的)

  二、说学情:

  中班上册的幼儿年龄在4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最喜欢一边用手当麦克风一边唱电话这首歌。但是由于词汇量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说了也很难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再加上幼儿打电话也缺乏生活经验,想打电话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打。因此,我通过这次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练习打电话,给幼儿说话的机会。

  三、说教方法: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采用了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上述方法?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特征,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的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原则至关重要。以看情况表演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使教育生动活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可以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用启发性的问题用语言表达幼儿看到的具体形象,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稍微疲惫的时候,游戏可以增强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电话游戏中充分表达自己,大胆地说话。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把过去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要我学。遵循浅入深的教育原则,幼儿在看、听、想、说、玩的轻松氛围中把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观察法、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觉、听觉感官积极参加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况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对话法是幼儿在讨论、对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意见,是幼儿练习对话的好机会。

  五、活动程序:

  根据中班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饥饿环节

  (1)观看情况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首先,我用神秘的吻介绍幼儿看到的情况表演。孩子们,你喜欢看表演吗?让我们看看老鼠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让幼儿看情况表演——老鼠打电话,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分利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为实现这次活动的重点铺平道路。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游戏内容,再次看表演。

  首先,让幼儿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2、老鼠和小花猫是好朋友吗?既然小花猫不是老鼠的好朋友,为什么老鼠打电话来小花猫?(根据幼儿的反应,可以再次表演老鼠拨号是时东张西望的场面,让幼儿自己发现老鼠拨号不集中)除了错误的电话号码外,还有什么地方说明老鼠不小心吗?接下来再看表演,问:老鼠打电话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不知道接电话的是小花猫?老鼠怎么打电话邀请好朋友?

  鼓励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角色之间的对话,体验工作疏忽的结果。

  这个环节通过提问、表演重点片段、设置疑问、再次看表演,然后提问,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你一句话、我一句话,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解决活动的重点,突破活动难点的最重要环节,同时完成了第二个活动目标。

  (3)幼儿互相玩电话游戏,练习对话。

  随着活动的进行,幼儿一定想自己打电话。为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我设计了这个环节,让幼儿自由地一起玩电话游戏。孩子们,你想打电话吗?怎么给闺蜜打电话?现在你们自己去找好朋友玩电话游戏吧。

  这一环节能够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练习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意思,为幼儿提供表达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活动《贪吃的哈罗德》,选自亿童活动。接下来我将由以下8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指导思想

  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学习贯穿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选择了一节语言活动,做为今天的说课内容。

  二、说教学内容

  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及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所一我选择了《贪吃的哈罗德》这节语言教育活动,这节教育活动是具有想象力的教育绘本,当我们一提到蛇,顾名思义,想到的是血腥和残酷的印象,喜欢在阴湿的草地里生活,越漂亮的蛇,越有毒,而这节教育活动从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视角,讲述了一条叫做哈罗德的贪吃蛇,陆陆续续吃了很多的小动物,原来一个非常恐怖、紧张的故事,却因为哈罗德的一个打喷嚏发生了大逆转,哈罗德竟然把小动物们喷到了马戏团里。出乎意料的结局,与孩子幼小的心灵相吻合,离奇的故事情节,生动活泼的绘本图画,充分调动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欲望,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到绘本的乐趣,并喜欢上绘本阅读。

  三、说学情

  现在社会语言是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重要手段,而中班幼儿的语言学习,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又是呈上启下的`时期,所以我们教师要多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说目标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而教育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属,对教育起着导向的作用,所以我预设了3个目标:

  1.体会故事的幽默,感受绘本故事带来的快乐。(情感目标)2.理解故事内容,愿意想象动物被吞进肚子的场景,并能续编故事。(能力目标)3.认读字词:孔雀、长颈鹿、马戏团(知识目标)五、说活动重难点重点定位于:理解故事,学习重点字词难点在于:愿意想象动物被吞进肚子的场景,并能续编故事六、说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一半,事半功倍,为了使目标更好的达成我做了以下的两方面的准备:1.知识准备:了解为了使本节课知识目标更好的达成,我上网查阅资料,更好的剖析本节课的知识点,更好的讲解重点字词,更深层次挖掘知识,我查阅资料了解到,孔雀是印度的国鸟,长颈鹿是最高的陆生动物。

  2.物质准备:为了使幼儿更好的学习绘本故事,我精心制作了PPT方便于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制作了字卡方便幼儿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字词。

  五、说教学

  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节成功的课离不开老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所以本节课我以幼儿为主体,采取由浅入深出的教学原则,所以本节课我运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为幼儿制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启发提问法,目的是发散幼儿的思维,不局限幼儿的想法。

  3.引导发现法,为了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课件展示法,更直观的理解绘本故事的离奇,感受绘本带来的乐趣。

  我克服了传统说教的形式,提出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体会学习绘本的快乐,所以本节课我运用的学法是观察法和发现法。

  六、说活动流程

  及课后延伸根据中班幼儿语言学习特点和我们班级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以下的五个环节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谈话导入--理解阅读--复述故事内容,学习字卡--集体游戏--课后延伸。

  1.本节课我以谈话导入的形式,引出今天的主角哈罗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环节,采取启发提问法,目的是发散幼儿的思维,不局限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参与到绘本故事中,愿意跟随故事的发展,学习绘本故事。

  3.复述故事环节,带领幼儿复述故事,锻炼幼儿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本节课的重点。

  4.集体游戏,通过贪吃蛇的游戏让小朋友们认读字卡,变成一条贪吃蛇,巩固学习重点字词,并体会集体游戏的乐趣。

  5.课后延伸,通过让幼儿续编故事,想一想贪吃的哈罗德肚子空荡荡的会去哪里呢?发挥幼儿的想像,发散幼儿的思维,延伸到三楼的大区角《烧烤区》。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故事《点子公司》故事情节生动,故事主人公小狐狸机灵聪明。对于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的中班孩子来说是充满兴趣的。故事多有重复的段落,也有开放的地方,这样一来孩子的思维可以充分地发散,也可以大胆地用语言表达,所以我根据中班孩子好奇好探究动脑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点子公司》,让幼儿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解决难题的方法,锻炼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说目标:

  下面我简单说一说本次活动的目标;目标对活动起着导向和牵引的作用,目标定位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整堂活动,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语言的发展规律。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下:1、欣赏故事《点子公司》,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狐狸聪明、爱帮助人的形象。2、能积极地参与讨论帮助小动物出点子,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解决难题的方法,锻炼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3、体验帮助别人的愉悦心情。

  三、重难点:中班幼儿的理解能力已经比较强,语言发展比较好,从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能积极参与讨论帮小动物们出点子,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解决难题的方法。

  四、说准备:

  根据活动的需要和更好地来达成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活动准备如下:

  1 、物质准备:

  1 、点子公司的PPT课件(其中包含点子公司,小狐狸、小猴子、大象、狗、狮子等动物图)

  2 、小狗、狮子、兔子的图片

  3 、点子公司的招牌

  4 、相关的故事录音。

  5 、狐狸玩偶1个

  2 、知识经验准备:

  对不同小动物的动物形象和特征有了事先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我来说说我本次活动所使用的教法和学法。

  五、说说教法和学法:

  1 、直观教学法:直观的形象最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也最容易让孩子们接受,给孩子们直观的经验。

  2 、讨论法:中班孩子个人的思维和想象力还需要靠教师的引导来激发,通过讨论能把小朋友的思维和想象充分地打开,让孩子们能大胆思考大胆说话。

  3 、视听讲结合法:运用这个方法让孩子们能运用多种感官去熟悉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让活动的环节不那么单调,容易吸引住孩子的注意。

  4 、多媒体课件法:多媒体课件把故事的主要情节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能帮助孩子熟悉和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主角小狐狸聪明、爱帮助人的形象。

  六、说活动过程:下面我来说说本次活动的主要环节:

  一、出示一只狐狸玩偶,引出讲述的主题。

  1、教师出示狐狸玩偶点题,提问什么叫“点子”?引导幼儿思考。随后小结:点子就是好办法,好主意,好方法。只要谁有难题,去找狐狸,他就会帮你出点子,想办法。由此帮助幼儿理解点子的含义。

  本环节我采用直接出示狐狸玩偶引入活动,用直观的形象展示在幼儿面前,激起幼儿的兴趣,将孩子自然地带入到活动中来,并采用点题式的方法帮助孩子们理解“点子”的含义,为下面的讲故事环节做好铺垫。

  二、小狐狸帮动物们出点子。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边讲故事边播放课件:“小狐狸该在森林里开了一家点子公司,( PPT:出示点子公司图)专门帮人出点子,解决难题。

  1 、狐狸帮猴先生出点子。

  开张第一天,(出示PPT:猴先生手拿一只烂桃子)提问:谁来了?教师继续根据故事内容讲述故事边提问:“你听到小狐狸给小猴子想了什么好办法?“那小狐狸为什么要猴先生做许多鸟窝呢?"(有了小鸟就可以把树上的虫子吃掉,鼓励幼儿说较完整的话)

  随后教师小结:( PPT)猴先生照小狐狸的点子去做了,果然飞来了许多小鸟,它们看守着果树,吃掉了害虫,桃子长得又红又大,这消息一传开,许多动物都想叫狐狸出点子了。

  这个小环节我花的'时间会稍多一些,因为故事刚刚引入,孩子们需要熟悉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节奏稍微慢一些,同时鼓励孩子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解决难题

  的方法,这样也可以为下面小狐狸帮助两个小动物出点子打好基础,幼儿就能更快地熟悉了解故事内容,并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大胆用语言表达。

  2 、狐狸帮大象出点子。

  ( PPT)教师播放录音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录音)并提问:你听见大象遇到了什么难题?那你们猜猜狐狸帮大象想到了什么好点子?(开个浴室,给客人洗澡、做个演员,给观众表演节目、搬运东西,… …引导孩子继续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教师再作适当小结:首先肯定孩子们的点子,同时请幼儿听听狐狸是怎么说的。(录音)引导幼儿一起来学一学狐狸是怎么是怎么说的。

  因为故事情节几乎是重复的,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这个环节我稍稍改变了讲故事的方法,插入录音讲述的方式,吸引孩子仔细去听录音,不仅肯定孩子的想法,同时也以小狐狸的口吻给予孩子们一些提示,帮助发散孩子的思维,而不是把知识硬塞给孩子们,鼓励他们能全身心放开大胆去思考和表达。

  3 、狐狸帮刺猾出点子。

  继续点PPT “看!这次又是谁遇到了困难也找上门了?"(课件:刺猾手拿着鞋子)(录音)提问:这回狐狸会想出什么点子呢?如果你是狐狸你会想出什么点子呢?用故事录音小结:听(录音)并请孩子一起学一学!进一步巩固知识锻炼幼儿的语言。

  4 、结合PPT图片,老师扮演其它的小动物小朋友试着扮演狐狸,共同完整讲述故事1遍巩固和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记忆,并提问你喜欢故事中的狐狸吗?为什么?

  这个大环节比较长的,我采用边讲故事边根据故事内容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慢慢熟悉理解故事的内容,也能让孩子在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自然地达成重难点,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的特点,我把故事分成3段,分别讲述狐狸帮助3只小动物的经历,这样使活动条理更清晰,降低中班幼儿记忆的难度,为了使重复的内容显得不那么单调,每一小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上我也有小小的改变,从而来吸引孩子在活动中的注意,也更有助于孩子们熟悉和理解故事内容,容易被中班孩子接受。

  三、大家各自选择为小狗、狮子、小兔出点子。

  A 、(出示图片)狗妈妈要出远门,她的小狗宝宝在家会很没劲,请小狐狸想个办法怎样能乖乖呆在家里,又能开开心心的呢?

  B 、(出示图片)善良的狮子想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交朋友,请小狐狸想个办法让大家都能喜欢它。

  c .(出示图片)小兔出去玩的时候,它的围巾飞到树上拿不下来,请你帮它出个好点子把围巾取下来。

  分组请幼儿选一只小动物,与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帮助它出点子,想完了一个也可以再帮另一个小动物想办法。

  3、幼儿讨论后,教师请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到帮助小动物们解决难题的办法了吗?

  4、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小结:

  ( a、小狗们可以看电视、吃好吃的东西、玩好玩的玩具、看图书… … b、善良的狮子可以给朋友微笑、和朋友一起玩、一起分享好吃的、不和朋友吵架、c、可以拿把梯子爬上去把围巾取下来、可以请小鸟或者小猴子帮忙取… …)这个环节是一个知识经验的巩固和加深的环节,我把主动权和自主权还给孩子,让他们来当一回聪明的小狐狸帮助小动物出点子,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也进一步巩固孩子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解决难题的方法,锻炼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更好地达成目标。

  四、延伸,为小朋友出点子。

  把点子公司的广告牌防盗游戏区中,在自己的班级开一个点子公司,帮助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小朋友。

  故事《点子公司》作为教育内容,中班孩子毕竟还比较小,同时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我将本次活动延伸到游戏中,让孩子们继续动脑筋出点子,进一步锻炼中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为能力较弱的孩子提供平台巩固和加深对故事情节和内容的理解。

  附故事:

  森林里住着一只狐狸,他很会动脑筋,有许多好点子。后来,小狐狸便在森林里开了一家点子公司,专门帮人出点子,解决难题。

  开张第一天,猴先生带着一只烂桃子来了,猴先生对狐狸说:“我的果树上长满了虫,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农药就消灭果树上的害虫呢?”小狐狸眼珠一转,想出了好办法,他对猴先生说:“你只要在果树上做许多鸟窝就可以了。”猴先生照小狐狸的点子去做了,果然飞来了许多小鸟,它们看守着果树,吃掉了害虫,苹果长得又红又大,这消息一传开,许多动物都想叫狐狸出点子了。森林里有只大象也来找狐狸帮忙了,他对狐狸说:“我因为太重、太胖,连工作都没了,你能替我想个好方法吗?”狐狸听了,微微一笑,就想出了好点子,狐狸对大象说:“你的力气那么大,可以帮大家搬运东西阿。”从此以后,大象就去帮人家搬运木头,还赚了不少钱呢!

  有只刺猾手拿着鞋子也来找狐狸了,刺猾对狐狸说:“我是鞋店的老板,我做了许多的鞋子,可是积压在仓库里没人来买,请您为我出个点子吧!”狐狸思考了一会,好点子又冒出来了,小狐狸对鞋店老板刺猾说:“你可以做块招牌写上买一送一啊!”刺猾按狐狸的方法做后,生意好得不得了一下子把积压的鞋子卖光了,刺猾老板开心极了!

  慢慢地,点子公司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求狐狸帮忙的动物也越来越多,点子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4

  一、教材解析:

  绘本《我家是动物园》描绘了日本男孩祥太家人温馨而幽默的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故事角色明显,情节多变,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如此的接近,仿佛就是他们家发生的故事。但中班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依赖性、情绪性、模仿性,为此我选取其中的典型画面,借助多媒体即T的形式,将绘本的精髓以最佳方式呈现给幼儿,引导每个孩子成为小小的观察家,借助观察、想象、探究去理解故事内容,在不断的猜测中深深地被作品所吸引,让幼儿的情感与绘本产生强烈的冲撞与共鸣,从而进入绘本世界主动阅读,领略文学传达的视觉意境,主动与绘本沟通、对话、交流,有效地发展语言的理解和讲述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中对中班幼儿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根据这些目标和要求,我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 、观察画面,理解画面中人物特征、喜好与动物间的对应关系。2 、用故事中独特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述并尝试仿编。

  3 、体验图画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的温馨感。

  依据我对本教材的理解,确定了本节课的活动重点是:理解画面中人物特征、喜好与动物间的对应关系;活动的难点是用故事中独特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述。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热情,使活动呈现趣味性、活动性,我做了以下的准备:

  1、经验准备: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些动物的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册,图画书中的人物与动物相对应的图文卡片一套。

  四、说教法、学法:

  儿童早期阅读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帮助幼儿逐渐成为有效的阅读者,我遵循幼儿在阅读中感受、体验、理解、想象、表达的心理过程,综合了多媒体教学法、观察法、视听讲结合法、悬念导入法、提问法等,让幼儿在理解画面、对话内容的过程中,获得早期阅读的.经验,增强对绘本主题的领悟能力。我分别采用观察法、交流讨论法、图表提示法,调动幼儿多种感官主动地观察探究,发现画面所传递的信息,在看看、听听、讲讲、说说的轻松气氛中达成教学目的,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说活动过程:

  有效的绘本教学不仅需要有价值的教材,还要注意到幼儿阅读过程的复杂性,让幼儿的观察、想象、探究、理解和情感等综合参与到阅读中,使阅读成为一种理解与对话的过程,引导幼儿顺利进入到阅读的世界里,把一个个断续的画面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五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问:你们喜欢动物吗?平时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的小动物?现在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有个小男孩说他家是动物园,家怎么会是动物园呢?

  环节分析

  在本环节中我用轻松的谈话导入活动,选择了动物园这个切入点,既唤醒了幼儿的经验准备,又引出了活动的兴趣点一一家怎么会是动物园?设置悬念,引发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阅读封面,展示封面及扉页画面,问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推开阅读之门。结合提环节分析

  1听一听:教师介绍日本男孩祥太的名字

  2说一说:看一看祥太是个怎么样的孩子?(原来祥太是个调皮的孩子,像动物园里的小猴子。)

  3猜一猜:祥太的家人也很特别,他们的生活爱好、说话方式也很特别呀,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像是什么?

  4读一读书名:《我家是动物园》 。

  封面往往传递出绘本的主题和图画的风格,设计者的奇思妙想简直就是在用封面和孩子做有趣的捉迷藏。我运用PPT展示封面,结合提问“看看祥太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吸引了全体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观察之中打开故事大门,发现封面上包含的信息。观察是阅读的“金钥匙”,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祥太的爱好、性格和猴子间的类似,初步感知了人物与动物之间巧妙的内在联系,也引起强烈的好奇心。接着让幼儿猜一猜,读一读,自然引领幼儿踏上阅读之旅。

  环节三:阅读图书内容,理解人物与动物的对应关系,学习用故事中独特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述。

  演示PPT,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祥太爸爸、妈妈的特点。

  环节分析

  1、观察画面,先进行“猜测”, “验证”,尝试用故事中独特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介绍爸爸。预设问题:“你觉得爸爸会是什么动物”“祥太为什么说爸爸像狮子?"

  2、结合图夹文卡片,师幼模仿祥太的口吻介绍爸爸,初步感知故事的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3、同法介绍妈妈。

  预设问题:“猜猜祥太会觉得妈妈是只什么动物?" “你从哪里发现的?" “为什么祥太觉得妈妈是一只流熊?" “谁能像祥太一样用特别的话介绍妈妈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文卡片,让幼儿熟悉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

  利用PPT让幼儿在观察中惊喜地发现画面中人物特征、喜好与动物间的对应关系,然后轻松地学习用故事中独特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述,这一环节是本次教学的重难点。我采用了小步递进,逐步引人的策略突出教学重点,具体是这样操作的:以PPT展示画面分别推出每一个角色,预设一些开放性的提问,不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来“猜测”, “你觉得爸爸会是什么动物”“猜猜祥太会觉得妈妈是只什么动物”,有利于幼儿认真仔细地观察画面,进行推理、判断、验证。

  难点的突破我是这样处理的:在孩子们饶有兴趣的猜测过程中配合PPT的操作,结合表格式的图文卡片,及时梳理回应幼儿,借助画面信息的支持,利用图片、文字结合的方式使幼儿更快地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祥太家人与动物之间的特征、喜好的类似。中班幼儿好模仿,我先给幼儿示范讲述,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有了PPT的支持及我的示范,幼儿主动与绘本对话,用“这是… …其实呢… …他是… … ”的句式介绍祥太的家人,主动建构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阅读活动成了学习的乐园。

  环节四:自主阅读,认真观察并尝试用这是… …其实呢… …他是… …的句式讲述画面内容

  提供画册自主阅读,然后通过切换PPt画面,有选择地介绍样太其他家人的特点。

  1、幼儿自主阅读。

  师:“祥太的家人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小书,一起从小书里找找吧”“你能发现祥太的家人有趣的事情?" “请你学一学祥太特别的说话方式,说说他家的人吗?"

  环节分析

  随着观察以及讲述经验的逐步提升,幼儿产生了自主阅读、模仿讲述的冲动。但绘本的内容广而多,好在每个内容可以独立,我就选取了几个典型画面做好标记后让幼儿进行阅读。同时还提出了具体的阅读要求:“祥太的家人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自己从小书里找找吧”“请你

  2、借助PPT组织幼儿交流阅读内容,要求模仿祥太的口吻,尝试用“这是… …其实呢… …他是… … ”的句式来介绍其他成员,

  预设问题:“你有没有发现祥太的家人有趣的事情?" “为什么祥太觉得xx其实是xx动物呢?" “你能像祥太那样用特别的话说吗?" 3、教师根据个别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文卡,再集体模仿讲述。

  学一学祥太特别的说话方式,介绍他的家人?”这样幼儿自主阅读过程中目的性更强了。

  如何反馈幼儿的自主阅读情况?我利用PPT的灵活,把绘本的内容进行重组,实现画面与相对应动物的自由切换,帮助幼儿敏锐地捕捉到了画面传递的信息:爷爷的身高像长颈鹿,奶奶像狐狸一样爱美,妹妹像兔子一样爱蹦蹦跳跳。这样幼儿能更加生动、全面、清晰地理解绘本内容,并在图文卡片的启示下,运用“这是… …其实呢… …他是… … ”的句式讲述画面内容。

  环节五:发现同伴或家人的特点尝试仿编。经验迁移,运用“这是…其实}

  呢…他是… … ”的句式来描述身边熟悉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体验生活的幽默。

  1、师:我们的身边也有和祥太家人一样有趣的特点,请你也用“这是…,其实呢…他是… … ”的句式来介绍。

  2、幼儿自由仿编给同伴听。3、个别幼儿仿编给集体听。

  环节分析

  这个环节作为延伸活动,能够及时迁移学习经验,引导幼儿与作者对话,将对故事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找到一个巧妙的观察角度发现自己熟悉的人与动物间的联系,积极运用“这是…其实呢…他是… … ”的语言结构大胆地表达,对于表述不清的孩子委婉的给以引导,用清楚规范的语句反馈给他,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

  六、说活动特色:

  1、借助多媒体,为幼儿提供主动阅读、仔细观察、探究感悟的平台具目的性、挑战性。

  2、优化阅读环境,通过集体阅读、自主阅读、分享阅读的不同策略,程中幼儿与画面、文字的互动,做到阅读前有问题,阅读后有梳理,效。

  3、适度留白,给予幼儿自己理解、探究、运用、迁移的时间与空间儿的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童话故事《微笑》,活动来自于省编教材的中班主题活动《我的朋友》。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

  《微笑》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语言简练,讲述了小蜗牛虽然弱小,却能用甜甜的微笑给整个森林带来快乐的故事,揭示了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的道理。

  我选择这样的题材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二是促进社会性发展。

  2、说学情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将对幼儿今后语言的运用有很大的帮助。根据《纲要》所述,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早期阅读)四个方面。根据这四个方面,我对本班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了评估,发现他们对文学作品欣赏较少,对早期阅读的兴趣还不明显。倾听能力进步最大,到了中班上学期,已逐渐转向有意识的倾听。表述能力最弱,对一些连贯性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童话故事《微笑》中反复出现“我愿意为朋友……让他们高兴”的句型,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连贯性语言和同伴友爱互助的社会性发展。

  说到“社会性”,我要穿插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一位小朋友要分生日蛋糕了,他说“我的好朋友只有一个,是陶潜。”这句话让我很震惊,事后,我了解了本班孩子的交友面,有大有小,而且区别很大。于是我在这个活动中,我制作了男女不同性别的空白标志,让孩子绘画后转送给好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可以了解自己孩子交友面的大小,以及交友的性别倾向性。因此,我选择了《微笑》作为家长开放活动的内容。

  3、说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的语言水平、年龄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友爱互助,感受微笑能为别人送去快乐的美好情感。

  能力目标:能大胆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句型说出自己的想法。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感基调,懂得为别人做事是愉快的。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散文以情感熏陶为主,因此,我采用了讲述法:在优美的音乐辅助下,运用恰当的语言、语速、音量,完整讲述童话故事内容。直观演示法:运用优美的FLASH课件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陶冶美的情操。提问法:通过解释性提问、假设性提问等,鼓励幼儿积极动脑。

  2、说学法

  观察、讨论、发现、表述,最后是操作练习,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3、说准备

  a自制多媒体课件、优美的音乐。

  b可移动的音符、房子、信的卡片。

  c空白圆形卡片若干(男女颜色分开)、油画棒。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初步感受微笑、尝试体验“微笑”、主动传递“微笑”、微笑传递“快乐”,四个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初步感受“微笑”:

  1、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在对比性强烈的观察中,发现“微笑”的表情。提问:看到微笑的表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高兴、快乐)引导幼儿迁移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故事的名称“微笑”。

  2、教师在音乐的辅助下,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

  二、尝试体验“微笑”

  1、出示第一个场景幻灯片。

  问:小动物们为朋友们做了什么?(幻灯片:小鸟、大象、小兔图片)让他们怎么样?

  请幼儿模仿小动物说的话“我为朋友歌唱”。观察蜗牛表情,问:小蜗牛怎么了?

  带着问题:小蜗牛能为大家做些什么,让他们高兴?

  2、出示第二个场景幻灯片。

  在这里,问:小蜗牛送了什么给它的朋友?在观察和讨论中发现知识点:“小蜗牛把微笑画在信里”。带着问题:朋友看到小蜗牛甜甜的微笑都怎么样?

  3、出示第三个场景幻灯片。

  请小朋友也学学小蜗牛的微笑,把微笑送给你的朋友。尝试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情绪。借助图片,学习句型“我愿意为朋友做……”。把他们连成一句话,会说吗?

  引导幼儿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句型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主动传递“微笑”

  制作“好朋友”标志:请幼儿将自己想说的,画在纸上,家长们帮助写名字,折成信封,送给好朋友。将短句“我愿意……”运用到实践中。体会为别人做事,自己也是愉快的情感。

  四、微笑传递“快乐”

  幼儿、家长、教师共同跳圆圈舞“笑一个吧”,以这样的方式结识新朋友。

  第四部分:说活动特色

  1、注重情感基调的渲染。

  活动调动了幼儿的看、听、说、动等多种感官体验,来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比如,通过观看两张哭笑图片,在强烈对比中感受“微笑”的美好;活动重点没有放在故事内容和情节的理解上,在说一说的仿编短句中,让幼儿体会、感悟小动物之间的关爱;通过动手操作来促进幼儿对同伴的关爱。

  2、注重多维游戏的互动。

  这不是一节单纯的语言活动,在语言学习中,我加入了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比如“传递微笑”“制作并互赠好朋友标志”、“笑一个互动舞蹈”等活动,体现了一种师幼交融、生生交融、物我交融的互动状态。

  3、注重知识建架与撤架。

  中班幼儿仿编短句是有难度的。在第一次仿编时,我提供了可移动的图片,给幼儿建立一个支架,幼儿根据图片里展现的内容仿编短句。多次练习之后我会撤掉框架,不提供图片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生活经验仿编,体现了递进性,发展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4、体现了教育的多元和整合。

  多元指的是语言、社会、艺术、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这些领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整合的,这使得活动更具综合性的特征。如在语言交流中传递关爱的社会性教育,在绘画中巩固语言的知识性学习,在音乐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舞蹈中交新朋友,体会微笑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所有内容。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给予指导。谢谢!

  附: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6

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故事教学《微笑》。

  一、说教材:

  《微笑》是一个美丽的散文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简练优美的语言把弱小的小蜗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给整个森林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理解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给别人送去快乐的道理。中班的孩子词汇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对词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鸟为朋友歌唱、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改为短句"我可以为朋友歌唱,让他们快乐;我可以为朋友盖房子,让他们快乐",主要是通过幼儿掌握故事中出反复出现的短句型发展幼儿的连贯性语言。中班幼儿正是加速去除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阶段,故事中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友爱可以促使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形成,培养关爱、同情、友好、合作的行为。

  二、说目标:

  对于文学作品欣赏的教学不能脱离语言领域的价值,学习作品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引导幼儿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在次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所以结合故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小动物之间的友爱,懂得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道理。

  2.学习用"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仿编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给朋友送去快乐的意愿和行为。

  三、说重难点重点:

  因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内容,才能进一步挖掘其教育意义,所以把目标1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

  难点:中班的幼儿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强,但是对短句的仿编和情感的迁移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目标2作为教学的难点目标。

  四、说教学准备

  (为更好地开展活动,我进行了教学前的准备)物质准备:故事课件、背景音乐、大图片(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图片与课件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经验准备: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为理解故事做铺垫。

  五、说过程本次活动我预设为四个环节:

  "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分析讨论、感受作品的美""经验迁移、仿编短句"来完成活动,通过音乐的渲染氛围、图片的直观演示、有感情地讲述、设疑、给难点构建支架,让幼儿通过欣赏、发现、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下面具体谈谈每一个环节的开展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你觉得你什么时候最快乐?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快乐的故事。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我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

  教师讲述故事第1、2两段分别提问

  (1)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2)小动物们都是怎么说的?

  (3)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高兴?小蜗牛能为朋友们做什么,让朋友们高兴呢?

  (三)教师讲述故事第3段提问: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们高兴?(分析: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在次环节中使用音乐背景,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故事的优美,以提问的方式加上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讨论和质疑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完成重点目标中的理解故事内容。在故事理解的过程中我会强调"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不仅学习语言短句,也为解决后面的难点短句仿编做好铺垫)(三)完整欣赏完整欣赏,同样配以优美的音乐和课件。提问:

  1.小蜗牛是怎么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2.小蜗牛为什么要把微笑送给别人?

  3.小动物们收到蜗牛的微笑为什么都笑了?

  4.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夸小蜗牛棒,你们想小蜗牛知道会会怎么样呢?

  5.你们认为小蜗牛、小兔、大象都是怎么样的小动物呢?

  (分析:中班幼儿在初步感知故事时,对故事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都是零碎,此环节中我通过归纳性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感受森林里小动物们之间热烈欢快的气氛和充满关爱的情感,懂得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道理。完成重点目标)

  (四)经验迁移,仿编短句1.出示多幅有关于小动物相互帮助的图片,引导幼儿用"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型来表述。

  6.我们能为周围的人做什么让他们快乐呢?

  六、说活动特色我认为我今天设计的活动还是有特色的。

  1.注重情感的渲染:以优美的音乐来烘托情感氛围,可以使整个活动被浓浓的关爱情感包围,给幼儿以心灵美的情感体验。

  2.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活动中教师利用图片为幼儿的第一次仿编提供了支架,降低了方便的难度,给幼儿说的信心。第二次没有图片的支持让幼儿仿编,体现了递进性和层次性。

  3.强调幼儿在前:活动中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感受,教师都是通过设疑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7

  一、设计意图

  《小猫钓鱼》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简单有趣的图片讲述了一只小猫和猫妈妈去河边钓鱼,开始小猫三心二意,没有钓到一只鱼。后来,在猫妈妈的教育下一心一意的钓鱼,终于的钓到鱼。故事内容虽然简单,但告诉了孩子做事要专心这一深刻的道理。

  我们知道,中班幼儿掌握词汇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同时他们的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小猫钓鱼》的活动组织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倾听、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这次活动可以改善目前幼儿存在的诸如做事容易分心、专心时间不够长等问题。

  正如新《纲要》指出:幼儿实际的学习是整体的、综合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应该依据幼儿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多面和谐发展。正因为以上几点,此次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须要和重要的。

  二、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根据幼儿语言教育阶段目标和中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征,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3方面:

  1.认知目标:理解《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知道小猫开始为什么没有钓到鱼。

  2.能力目标:能完整的复述故事,生动的表演出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对话。

  3.情感目标:小猫钓鱼的故事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三、活动重、难点

  在活动目标的指导下,同时结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情节并在此基础上复述内容,而难点是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养成做事专心的习惯。

  四、活动方法

  为了更好达到活动目标,重难点,我将采用如下的活动方法:,在教法上,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活动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提问法、讲述法、直观展示法。提问谈话法中利用启发式提问、递进式提问开拓幼儿思维,促使幼儿积极言语表达想法。在故事的内容介绍中我将声情并茂的讲述以引起幼儿兴趣和注意以便幼儿更好的感知故事情节。直观展示法则是趣味挂图对《小猫钓鱼》的故事进行直观具体展示,这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8

  幼儿现状:

  中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语音器官已发育成熟,正确发出全部音节的生理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应重点培养幼儿正确发音、清楚地吐词;词汇量要大幅度地增加,质量上也要有明显的提高。因为幼儿在小班已经开始接触词语,所以到了中班,幼儿可以学习用多种多样的词语来描述物体。由于本园地处西关,为了帮助幼儿了解西关,我们都会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前一段时间我班开展了以"我爱西关"为主题的摄影活动,请家长和小朋友把西关的美景和历史名胜拍下来,在班上开摄影展,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摄影展的活动。前不久,我跟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活动——"我的家在哪里",幼儿要说出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周围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有哪些突出的风景,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反应很热烈,说到自己家的时候都滔滔不绝,而且我发现大部分的幼儿都知道自己家住西关,都能说出自己家周围有哪些著名建筑物,例如:有个别孩子能说出我家在陈家祠的旁边。当孩子听到"陈家祠"的时候都很感兴趣,很好奇,都想了解它。所以,我认为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西关,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教材选择与分析:

  通过幼儿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重要性,幼儿又对西关的名胜和美景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我选择了诗歌为体裁,因为它既简单又容易被理解,并创编了一首诗歌——《西关好》为本次活动的教材,里面包含了西关的美景——白鹅潭、沙面岛;西关的历史建筑——陈家祠、华林寺,还有西关最繁华的商业街——上下九步行街。诗歌的内容简明、易懂,贴近幼儿的生活,以赞美西关为主题,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西关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这次活动中我以热情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要学习诗歌,首先要感知诗歌的内容,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帮助幼儿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再运用游戏帮助幼儿学习、理解和记忆诗歌,我设计了"图片填空"游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的内容,幼儿记忆图片比记忆文字要简单,幼儿把己认识过的景点图片填空到诗歌里,通过图片幼儿能理解到诗歌的内容,又能帮助记忆;接着,用"诗歌接龙"游戏帮助幼儿完整地记忆诗歌。通过玩"文字填空"游戏帮助幼儿从文字上理解词语。在整个语言活动中幼儿主要是在游戏中进行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吸引幼儿的兴趣,在师幼互动中学习、理解和记忆诗歌。

  我拟定的活动目标是:1、能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幼儿了解西关、爱西关、爱荔湾的情感。2、能大胆讲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学习词语"一河两岸"、"人来人往"、"自豪"。

  这次的语言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所以我把辅导的重点放在能大胆讲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辅导的难点放在学习词语"一河两岸"、"人来人往"、"自豪"。

  活动准备:

  在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让幼儿先熟悉景点,我请家长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带孩子到"白鹅潭、沙面、陈家祠、华林寺、上下九步行街"这几个地方参观,并拍下照片,让幼儿认识和感受这些景点;然后,我制作了PowerPoint课件,运用大屏幕投影,把一幕幕的西关美景展现出来。其中"白鹅潭、沙面"突现了"珠江河",帮助幼儿理解词语"一河两岸"。我还准备了"白鹅潭、沙面、陈家祠、华林寺、上下九步行街"的图片,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准备图片时,我都选用能体现上下九步行街"人来人往"的图片。我还运用了谈话的形式、看VcD等方法,激发幼儿爱西关的情感。

  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为了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选用了轻快的音乐《郊游》,带领着幼儿愉快地进入活动室。

  第二部分是体现目标的实施和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我分了三个环节:

  1、为了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帮助幼儿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我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投影在大屏幕上,西关的各大美景立刻展现在幼儿眼前,幼儿的视觉感官和注意力已全被西关的美景吸引住了,在幼儿观看课件的同时,我配合课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西关好》,让幼儿观看西关美景的.同时感受诗歌。因为幼儿已认识了西关的景点,在观看课件地时候反应很热烈,所以我让幼儿自由讲出从屏幕上看到西关的哪些景点,再让幼儿说说自己对西关的感觉,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我再次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让幼儿从诗歌中感受西关的美,朗诵时通过音调的变换、表情和动作表达爱西关的情感。在朗诵诗歌时我有意识地引出词语,再次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学习词语"一河两岸"和"人来人往"。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词语"自豪",幼儿表现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整个环节是为了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2、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幼儿已初步感受到西关的美景,我希望能用多种游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所以我设计了两个填空游戏,第一个是"图片填空"游戏,把诗歌中的景点名称空掉,请幼儿用景点的图片把诗歌的内容把诗歌补充完整。第一次游戏幼儿先说,由老师操作,然后一起朗诵诗歌;第二,第三次请幼儿进行操作,通过玩"图片填空"游戏幼儿对诗歌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帮助幼儿从文字上理解词语,我设计的第二个是"文字填空"游戏,把目标中要学习的词语从诗歌中空掉,请幼儿用词语把诗歌补充完整。通过这两个游戏幼儿已基本理解诗歌的内容。

  3、为了帮助幼儿加深对诗歌的完整记忆,我与幼儿进行"诗歌接龙"游戏,首先是我和幼儿"接龙",接着男孩子和女孩子进行"诗歌接龙"游戏。通过"诗歌接龙"游戏,幼儿基本能把诗歌朗诵出来,但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抒发对西关的赞美之情和热爱之情,我通过音调、表情和动作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最后,我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活动结束。

  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幼儿未必能很熟练和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需要在语言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朗诵习惯,因此,下阶段我会以培养幼儿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语言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朗诵机会,提高朗诵水平。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9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活动《快乐的果园》,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开始说起。

  一、说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散文诗,写是的果园里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树、桃树、苹果树,还有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小蜜蜂、小鸟、小兔等,果园有了这些朋友所以很快乐。此次教学活动就是要让小朋友感受果园的快乐,也感受朋友间带来的快乐。因此,活动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去理解和感受。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者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句子。”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定为:

  1、欣赏散文诗,并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初步了解一年四季果树的变化。

  2、能大胆地讲述和表演,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丰收和朋友间带来的.快乐。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要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会复述简单的词语、句子,感受果园的快乐。

  难点是让幼儿了解一年四季果树的变化。

  四、说活动准

  其实像这样的散文诗教学,应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让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生动的情景。但是由于水平和时间上的问题,我没有采用多媒体手段,但是也尽力去做好每一个准备工作。先给幼儿创设一个有果园的环境,里面有梨树、桃树、苹果树,配好一首节奏欢快的《快乐小舞曲》音乐歌带,还做了散文诗中出现过的小动物的头饰,准备好幼儿表演采摘丰收果实的人们要用的篮子。应该说,这些准备可以让活动开展得生动一些,好让小朋友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 。

  一、说教材:

  《萝卜回来了》是一篇讲述小动物们相互关心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以“萝卜”为线索,将小动物们把萝卜送给朋友分享的一个个情节,串联成一篇充满爱心和喜剧特色的故事。故事采用反复式的结构,类似情节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其中描述小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既有重复,又有不一样的内容,既易于为幼儿掌握复述,又对他们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一种方式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因素,符合中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因而可以很好的为幼儿接受。

  故事中所反映的“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主题,正是当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种美好情感,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以及充斥利益因素的快节奏社会生活,让现在大多数幼儿都缺乏“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体验,进而造成了孩子的“霸道”、“自私”,可见向孩子进行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中班孩子,他们的交往热情日趋高涨,并已逐渐学会了交往,这时候,给他们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态度,对他们今后的为人处世都将起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

  结合故事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目标,因此我选择了《萝卜回来了》这个故事为活动内容,希望通过故事中善良、生动地人物形象来激发孩子们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一)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标:

  1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学习复述描述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会说句子“天这么冷,**一定很饿,我找到了东西要和**一起吃”。

  3 、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为故事是语言技能锻炼、情感表述的载体,只有把握了故事内容,才一能进一步挖掘其教育意义,所以我把“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作为活动的教育重点。难点: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因为情感的体验是抽象的,中班幼儿的理解水平又有限,所以只有孩子在理

  幼儿园课程整合评优课说课比赛20xx 。 4 。 2

  解故事内容、充分把握故事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移情至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激发起孩子对“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美好情感的真正感悟,所以我把它作为我的活动难点。

  三、说教学准备:

  本次活动我准备了以下几样物品:

  知识准备:幼儿认识故事中所涉及的动物以及食物。

  物质准备:PPT课件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利用课件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同时清晰地表现出了送萝卜的过程,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这种“自己舍不得吃,要和朋友分享”的爱的传递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主要采用了下列几种教法:

  1 、设问法:每次欣赏之前我都进行了设问,让孩子带着问题进入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让孩子能有目的的倾听故事,利于故事内容的理解。

  2 、讲述法: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增强了,运用语速、音量的变化,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3 、多媒体演示法:由于孩子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图片、模型等,这个故事虽然内容重复,但是涉及的人物众多,容易混淆,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孩子对人物形象以及“送萝卜”过程能更清楚的把握。(二)学法:

  我采用了以下几个学法:

  l 、观察法:孩子对生动的图片总是感兴趣的,所以我采用观察法,让他们观察背景图(大雪天)以及人物图,这样不仅增强孩子的活动参与性,也帮助孩子抓住故事线索,了解故事内容。

  2 、视、听、讲结合法:让孩子通过多种器官的感知,把语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机融合,特别是观察“送萝卜”过程图的环节中,孩子们在明晰人物间关系的同时,听听、讲讲,利于故事内容、语言的学习。

  3 、模仿扮演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心理描述”语句的学习中,在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模仿角色的心理对话,在角色表演中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重复、语言通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激趣导入,引发疑问―分段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完整欣赏故事《萝卜回来了》,理解朋友之间互相关爱之情―体验故事情感,迁移故事主题。

  1 、激趣导入,引发疑问。

  出示雪景图片,了解下雪。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时候会下雪呢?

  师小结:是呀,冬天到了,你瞧,地上、山上、树上都盖满了雪。此环节的重点是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出故事的线索,运用了观察法,让孩子对故事的背景有一个了解。

  2 、分段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

  (1)小兔送萝卜。

  师:看,谁来了?小兔要去干什么呢?(看课件)

  小兔去把萝卜送给谁了?它是送给它最好的朋友,小猴。可是小猴?(不在家)小兔就把萝卜放在桌子上,回家了。

  (2)小猴送萝卜。

  师:小猴哪去了?(看课件)

  小猴把萝卜送给了谁?(小鹿)可是小鹿?(也不在家)那小鹿去哪了呢?(3)小鹿送萝卜。

  师:这时候,小鹿也在雪地里找呀找呀,它一边找一边会说什么呢?我们来说说看。(看课件)

  小鹿把萝卜送给谁了?(小兔)小兔在干嘛?(睡觉)小鹿不愿意吵醒它,就把萝卜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回家了。

  小兔醒来,睁开眼睛一看,它看到什么?它会说什么呢?(放录音)它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怎么样?

  (教师鼓励幼儿用生动的语言模仿小动物的心理描述语句。)此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教师通过提问法、多媒体演示法帮助孩子了解故事中情节的发展顺序,幼儿通过视、听、讲结合法,模仿扮演法来学习重复的语句,增进对故事情感的理解。

  3 、完整欣赏故事((萝卜回来了}},理解朋友之间互相关爱之情。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萝卜回来了》,现在我们完整的来听一听。(播放课件及录音)

  萝卜最后又回到小兔子那了,怎么回事呀?小兔找到一只萝卜,先送给了小

  猴,小猴又送给了小鹿,小鹿又把萝卜送给了小兔,就这样,萝卜回来了。老师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听好了哦!小兔子呀,送萝卜呀,送小猴,送小猴,小猴送给小鹿,小鹿送给小兔,萝卜回来啦,萝卜回来啦!好听吗?我们也来唱唱。

  此环节完整欣赏了故事,课件中“送萝卜”路线图的运用,帮助孩子进一步清楚了解了故事发展的顺序,解决了活动的重点。

  4 、体验故事情感,迁移故事主题。

  师:故事里的小兔、小猴、小鹿,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老师也很喜欢它们,因为它们愿意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真是一群相亲相爱的好朋友!提问:“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你是怎么样来关心他的?" “好朋友又是怎么样来关心你的?”等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师小结:“恩,我们小朋友也是一群相亲相爱的好朋友!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我们到时候也准备一样小礼物,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此环节是活动的难点,即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教师运用讨论交流法来激发孩子对故事情感的把握和迁移,解决了本环节的难点。延伸活动:

  1 、故事表演;2 、自制礼物送给朋友。

  我觉得这种孩子参与的形式能让孩子较深刻地感悟到这个“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并把情感的理解上升到实际行动中。

  以上是我对中班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的说课稿,谢谢各位老师!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1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红黄蓝绿”这个主题的一个部分。幼儿通过前两周的活动,感知了美丽、丰富的色彩藏在哪里——红彤彤的太阳、黄橙橙的梨子、蔚蓝的天空等等。在秋景迷人的季节里,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感观发现秋天的变化,并感受到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正是这样的生活经验,为本次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秋天的颜色》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诗。它从多角度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变化,以及颜色的绚丽多彩。重复的句式让幼儿更加便于记忆和理解。同时,通过仿编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说教材:

  (一)活动目标:

  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能观察到秋天的各种变化,同时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基本讲清楚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及其变化。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点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2、按照散文诗中的内容仿编句子。

  (二)重点和难点:

  到了中班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语言发展比较好了,但让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学习按散文诗的内容仿编句子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另外,我们班的幼儿大部分对文字符号有一定的认识,在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将图文结合记录仿编的句子也将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

  三、说教法:

  本次活动运用了谈话法、讲解演示法、记录法等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幼儿所熟悉的且优美的散文诗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再用谈话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最后让幼儿大胆地将仿编的内容记录下来,展示给同伴,让他们相互交流,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四、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对秋天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他们学习的正是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在这样的前提下,幼儿有谈话的内容,想说的愿望,教师再及时地将他们仿编的内容记录下来,幼儿会有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因此,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来进行仿编,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自主学习的状态。

  五、说活动准备:

  活动的准备主要分两个部分:

  1、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观察秋天,寻找秋天的颜色并做记录,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知识储备,做好课前的准备。

  2、每人2张句型卡、油画棒,是供幼儿记录所用的。

  六、说教学程序:

  1、欣赏散文诗,初步理解内容。

  幼儿在课前与父母一起观察了秋天,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开始时,教师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十分重要。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将自己所看所听的表达出来,然后再请他们欣赏散文,将他们的以往经验在头脑中进行整理,使他们初步理解散文的内容。

  2、欣赏第二遍,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

  第二遍欣赏时,教师结合挂图,让幼儿将头脑中零散的画面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更便于幼儿的学习和理解。纲要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在有了前面各项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大胆地讨论,他们就能很快清楚地说出秋天小草为什么是黄色的,枫叶为什么是红色的等等,进而来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请幼儿跟着朗诵散文诗,能更好地加深幼儿的记忆。

  3、仿编散文诗。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幼儿学习了散文后,对散文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再用句型卡的方式,图文结合,引导幼儿先学习句型,让幼儿能完整地学说“我问xx。告诉我说:‘秋天是xx’”为幼儿用散文的方式进行仿编做一定的铺垫,然后再让幼儿将空白处加入自己对秋天的认识,更容易让初学的幼儿学会仿编。这样他们就会树立自信心,以此来激发每个孩子尝试仿编的愿望。

  然而在一节活动中难以让每位幼儿来展现自己的想法,纲要中提出:“为幼儿创设展现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及满足他们交流成果的愿望。”因此,我请幼儿在自己的卡片上进行仿编记录,然后提供一面墙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课后可以让他们能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并从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有益的经验,让每一位幼儿得到提高。

  教学反思:

  秋天到了,大地的颜色也愈加美丽了。诗歌中的菊花、枫叶、松树孩子们都已经认识并熟悉了,这些颜色虽然是单一的,但是综合在一起就巧妙的形成了美丽的颜色,通过让每个孩子都说说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在秋天都能看到哪些不同的颜色,孩子自然就会知道秋天是五颜六色的',看来孩子的体验感受比什么都来得真实。活动中第二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通过让孩子们欣赏散文诗《秋天的颜色》,让他们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秋天的色彩美和语言美。这一环节的顺利开展教师采用了多种方式。如图文并茂的电脑课件的使用;教师与幼儿的提问互动中回忆、思考,从而达到对散文诗的识记;师生合作朗诵诗歌;幼儿分组扮演角色朗诵诗歌等等,都为这一环节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在于引导幼儿积极创编,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让每个孩子将原有经验与散文诗相结合进行仿编,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最后的仿编诗歌,我发现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很仔细,小朋友对仿编诗歌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把他们编的句子合起来编到诗歌里,小朋友听到是自己编的句子,都非常兴奋,编的就更起劲了。如有的孩子想象力强我就让孩子自己仿编诗歌,有的孩子稍弱一些,我为孩子提供了很多的图片,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一句句诗歌创编的有模有样。另一方面我想到大部分幼儿都会从常见的事物,比如水果、小草等等来诠释秋天的色彩,但幼儿对一些平常不关注的事物不会引发他们的思考,因此我准备了很多的图片引起孩子们创编的兴趣,这些活动前的思考让我得教学更加严谨、细致。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2

  一、主题活动名称:

  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中班下学期主题四《春天,你好》中的一个活动:醒来了。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春天里小动物的喜爱与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帮助幼儿记住故事主要情节,简单了解几种常见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冬天动物冬眠及春季天气特征的知识经验。

  2、故事课件,小鱼、青蛙和小蜜蜂的头饰,幼儿操作卡片。

  3、《郊游》磁带、轻音乐、磁带、录音机。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学说动物间的对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激发幼儿产生主动探索小动物的好奇心,产生爱惜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并对文学作品产生一定的兴趣。

  五、活动内容分析:

  《醒来了》这一活动是主题《春天,你好》中的第五个活动,前面的四个活动,如《春游去》、《春回大地》、《郊游》等都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春天的勃勃生机,使幼儿进一步萌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尤其是小动物,幼儿天生喜欢,但是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怎么样了?出来了没有,它们又在干什么?这一切的问题都在吸引着幼儿,去求知、去探索。《纲要》中明确规定: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还应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新的关注点、兴奋点和新的发展需要,适时适宜的组织活动,培养孩子的好奇、好问、乐于探索的精神等。基于此,《醒来了》这一活动是前几个活动的深化、升华。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能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动物与季节变化的认识,还能使幼儿通过不同形式的学说故事角色的对话。强化语言的学习,增加对动物的情感认识及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从而在趣味性活动中自然地突破本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六、活动过程实际思路:

  (一)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

  这个目标主要是通过本主题的前四个活动来实现的。第一个活动带幼儿去春游,主要是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去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的气息,发现大自然中蕴藏的春的秘密;其它三个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进一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春天天气特征,自然变化的认识,在春的怀抱里,在不同的活动中,幼儿身心得到陶冶,会不断发现一些新奇的事物,如小草发芽了,小花开放了,一些小动物也出来了。总之,幼儿的好奇心会不断增加,兴趣也越加广泛,感性经验也愈加丰富。尤其是活动开始,听着熟悉的《郊游》乐曲,做着舒展。优美的动作入场,更能自然引发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开展概述活动:

  1.首先以游戏引题:温暖而又美丽的春天来了,一些小动物也出来了,教师分别扮演小鱼游,青蛙叫跳,小蜜蜂飞、叫等动作来引导幼儿猜。这种师演生猜的师生互动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与好奇,同时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接着播放课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四个画面(点击出四个画面),每个画面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请幼儿思考,例如:画面一,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能看出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为什么?”引导幼儿结合画面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春季的主要特征。画面二,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鱼醒来了,看见青蛙蹲在泥洞中,它心里怎么样?”“它会怎么说?”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明了,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回答每个幼儿之后,点出课件对话,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对每一个幼儿的回答,都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给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肯定.在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不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幼儿自我发现后。结合课件,师配乐讲述故事,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小动物在什么季节醒来了?为什么?”本环节主要是借助多媒体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让幼儿知道有的动物冬天要冬眠,如小鱼,小青蛙等,春天来了,它们就醒来了,从而简单了解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扩展幼儿的知识面。

  4.再次通过课件,结合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说小鱼、小青蛙、小蜜蜂的对话。如运用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这种灵活有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有成效的掌握了动物间的对话,并把其中的礼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故事表演,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故事主要情节的理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幼儿更加喜欢文学作品。

  (三)幼儿合作布置“醒来的春天”的画面:

  幼儿操作卡片,讨论并思考:“春天来了,还有哪些小动物也醒过来了?这些小动物会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以拓展幼儿的思维,使幼儿从对故事中小鱼、小青蛙、小蜜蜂的了解与喜爱转到对春天其他小动物的关心与喜爱上。讨论之后,请幼儿分组、合作把自己图片上的小动物送到事先设计好“美丽的春天里”,共同布置“醒来的春天”的生动画面,然后师生一同来欣赏幼儿合作完成的作品。通过操作幼儿爱动物的情感得到升华,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得到进一步培养。

  (四)活动延伸:

  通过操作活动的评价:小动物都回到美丽的春天里,自然中院子里去.都很感激小朋友,喜欢小朋友.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动物,喜欢动物交朋友的情感。最后,听着《郊游》乐曲,师生一同到寻找春天里的小动物与它们交朋友。使活动目标再次通过延伸活动得到强化与落实。

  这是我对《醒来了》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通过这种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注重了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趣味性。

  《纲要》中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本活动就较好地融入了语言、艺术、科学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对话等有趣形式,较好地完成了本活动的目标,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2.让情感教育融入活动的每个环节。尤其是最后,把醒来的小动物送回大自然,使幼儿爱动物的情感由意识变为行动,对动物的喜爱,保护之情得到很好的强化、延伸活动中,教师情感式的过度语“小动物都回到了春天的怀抱里,它们会感激小朋友,喜爱小朋友,咱们一起到院子里,大自然里去找醒来的小动物交小朋友吧,”使情感教育得到进一步延伸。

  3.幼儿主动探索贯穿始终。如活动前,让幼儿到大自然中主动探索春的秘密;活动中,幼儿自主思考,主动发现故事中存在的秘密;活动延伸中,再一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醒来的小动物,与它们交朋友。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中。

  以上即是我对《醒来了》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及粗浅认识,其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是XX。今天我组织的活动是中班语言活动《奇遇记》。

  本活动取材于我们幼儿园黄莉莉老师的原创幼儿文学作品《奇遇记》。该作品讲述的是有关于一只“大嘴怪”外表丑陋,内心却乐于助人的故事,从中也告诉孩子们要努力做好自己,善于帮助别人;同时要理解和尊重每个人拥有的不同外貌和特征,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善于发现内在美。

  该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为幼儿营造一个丰富想象的空间。本次活动借助了先进的电子白板技术;以生动形象的动物角色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以有趣的情景游戏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想说,敢说并喜欢说,挖掘其作品真正的教育价值。

  根据《指南》中的.总目标,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几个目标:

  1、理解故事,感受主人公从“被误解”到“被喜欢”的转折过程。

  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能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和猜测。

  3、尝试尊重和理解独特的个体,善于发现内在美。

  重点:通过想象,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测。

  难点:理解故事,感受从“被误解”到“被喜欢”的转折过程。

  亮点特色:

  (一)电子白板技术的运用

  整个活动过程,利用先进电子白板技术,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白板中的内容。理解大嘴怪“被误解”到“被喜欢”的转折过程。“听”是通过白板中的音效,引导和暗示孩子,理解故事的主旨。例如:在活动中,大嘴怪救完小蚂蚁后,大哭起来。我插入它自述的音效,巧妙地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难点;开放性的提问,激发了幼儿思维,例如:“大嘴怪有一天突然出现在森林里,小动物们会怎么样?如果没有人跟你做朋友,你会怎么做等等”,给了幼儿充分的表达空间。本次活动,在老师的“讲、问、导”中,环节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二)角色扮演

  在本次活动中,我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不同形象的小动物胸卡,让他们以小动物的角色参加活动。对于中班第一学期的孩子,还处于小班的年龄特点和中班年龄段的过渡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介于情景中表现,帮助幼儿明确小动物的角色。在本次活动中,让幼儿以小动物的形象贯穿整个活动。

  1、导入环节;

  2、游戏:“大嘴怪和小动物”;

  3、角色表述;

  4、结束环节。

  一共四次用到胸饰,充分在活动中将教具运用到了课堂中去,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达到活动的目标。

  (三)环节的设计

  整个活动,环节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以游戏为主。以小动物形式进场,让孩子感受到轻松和愉快。其次,在大嘴怪出现后,我设计了“大嘴怪和小动物”的游戏,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大嘴怪的可怕,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接着,角色体验环节,通过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角色大胆猜测与表述。活动最后以角色表演离场。整个活动前后呼应,动静交替,孩子的思维总能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

  不足之处

  今天的教学活动,我认为有以下不足之处。

  1、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性语言太少,提升不够。

  2、本次活动,教师对于游戏环节的控班还需加强。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粗浅的认识。在此特别感谢帮我磨课的团队,是他们在一次次的磨课中,给了我中肯的建议、耐心的指导、悉心的帮助、微笑的鼓励!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也很感谢杜老师能为我们搭建这样锻炼的平台,让我从众多专家和前辈们身上能学习到宝贵的教学经验。同时,我也清晰到很多不足,还望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我批评和指正,以便我更快地成长和进步。谢谢!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快乐的小气球》这个故事选择《幼儿教育》20xx年第五期,此活动经过我们语言教研组一课三研活动后,形成了适宜我园中班幼儿的一个活动方案,该故事讲述了一只快乐的小气球助人为乐的事情,故事中小气球活泼可爱、充满了童趣,而且走到哪里,歌唱到哪里,经常以帮助别人为快乐,拥有一颗自信善良的心,该故事情节简单,富有想象性,表演性,适于中班幼儿活动。

  2、幼儿情况分析:

  中班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不完整,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但非常喜欢参与游戏,喜欢将自己看成故事中的一员,同时,我考虑到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个个"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互助的品质,选择这个故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们的现实需要,又将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融合起来,我想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小气球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品质,培养幼儿快乐自信的生活。

  3、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幼儿敢说、想说、愿意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小,幼儿语言的发展水平,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在绘画过程中,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学讲故事中的对话和短句:"别着急,我来帮助你"。"......谁有困难我来帮。"

  (2)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4.教学重难点

  (1)活动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2)中班幼儿语言表达不完整,有的只能说一半,有的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5、说活动准备

  教具:一开纸两张,彩笔若干,贴绒教具:小气球、小鸟和小鸡。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准备丰富有效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绘画讲述法:以往的故事教学是教师应用各种教具、挂图讲述故事,今天我采用绘画的`方法,使幼儿深入其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之中,在绘画的同时,我采用插入式的贴绒教具,随着故事情节的跟进,逐一出示,更加激发了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角色表演法:通过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的角色表演,让幼儿很自然地学讲故事中角色间的对话,人人都介入愉快的活动之中,改变了过去能力强的幼儿唱主角,能力差的幼儿当配角的情况,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得益,有所提高,真正做到有效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3、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在活动中,我改变了以往的一问一答,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将提问改为多样性,启发性,发散性的问题,如:小鸟为什么要哭,猜猜发生什么事情了?小气球会对小鸟说什么?

  这些问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又能让幼儿根据现实情况想到解决的办法。

  三、说学法

  在整个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听听,想想,说说,玩玩,唱唱的活动氛围中活动,掌握重难点,幼儿运用了猜测讨论法,游戏练习法等方法。

  1、猜测讨论法

  讨论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运用猜测讨论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积极言语,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显得无拘无束,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更是幼儿间经验分享的过程,是幼儿练习说话和向同伴学习的好机会。

  2、游戏练习法:游戏是孩子最喜欢又易接受的一种方法,以游戏为活动,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学习,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幼儿一边游戏一边联系到故事中的内容,做到了很好的学习,这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四、说活动程序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谈话导入活动这个环节,我采用故事中小气球一直爱唱的那首歌导入活动,用教师爽朗的歌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用绘画的形式贯穿故事始终,吸引幼儿的眼球。在此环节中,我还采用有效的提问和幼儿的讨论不断的引出故事情节的方法,在幼儿的讨论和谈话中,你一言我一语,能大胆的说出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重要环节,根据《纲要》精神,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3、完整讲述故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这个环节重在揭示思想内涵,通过整个故事情节的讲述,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与教师一起完整的讲述故事,同时通过谈话,平时小朋友是怎样帮助别人的,让幼儿懂得友爱互助能得到快乐。

  这些程序的安排,遵循了《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整个活动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顺利完成了活动设置的目标。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

  一、说教材:

  《萝卜回来了》是一篇讲述小动物们相互关心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以“萝卜”为线索,将小动物们把萝卜送给朋友分享的一个个情节,串联成一篇充满爱心和喜剧特色的故事。故事采用反复式的结构,类似情节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其中描述小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既有重复,又有不一样的内容,既易于为幼儿掌握复述,又对他们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一种方式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因素,符合中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因而可以很好的为幼儿接受。

  故事中所反映的“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主题,正是当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种美好情感,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以及充斥利益因素的快节奏社会生活,让现在大多数幼儿都缺乏“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体验,进而造成了孩子的“霸道”、“自私”,这和我们和谐社会的发展宗旨是背道而行的。新《纲要》中也提出:“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可见向孩子进行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中班孩子,他们的交往热情日趋高涨,并已逐渐学会了交往,这时候,给他们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态度,对他们今后的为人处世都将起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

  结合故事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目标,因此我选择了《萝卜回来了》这个故事为活动内容,希望通过故事中善良、生动地人物形象来激发孩子们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一)根据新《纲要》中的总目标,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几个目标:

  1、 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这是从孩子的知识培养维度考虑制定的,由于中班孩子的理解水平还处在初级水平,倾听能力还需加强,加上本故事内容是很长的,所以我从故事的线索出发,让幼儿来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复述描述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

  这个目标是从孩子技能的培养维度出发的,中班的孩子虽然能独立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讲话有时会断断续续,因此,我以语句的复述学习来促进幼儿的完整讲述能力。同时我们也知道“行动和言语是相互强化的”,因此,我把这句心理描述的关键语句提炼出来,语句的复述也是增进孩子感受故事情感的有效方法。

  3、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这个目标是从孩子情感态度培养维度出发制定的,“关爱他人”、“与人分享”这是故事的主要寓意,也是我们中班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建立的情感态度,所以我制定了此情感目标。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因为故事是语言技能锻炼、情感表述的载体,只有把握了故事内容,才能进一步挖掘其教育意义,所以我把“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作为活动的教育重点。

  难点: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因为情感的体验是抽象的,中班幼儿的理解水平又有限,所以只有孩子在理解故事内容、充分把握故事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移情至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激发起孩子对“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美好情感的真正感悟,所以我把它作为我的活动难点。

  三、说教学准备:

  本次活动我准备了以下几样物品:

  知识准备:幼儿认识故事中所涉及的动物以及食物。

  物质准备:雪天背景图一幅,大萝卜图片一张,故事录音,小白兔、小猴、小鹿、小熊角色图片各一张,脚印组合成的箭头、打X的嘴巴图片各4个;幼儿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图片。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利用角色图,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同时大萝卜图片和脚印组合成的箭头,清晰地表现出了送萝卜的过程,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这种“自己舍不得吃,要和朋友分享”的爱的传递过程。幼儿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图片的运用,可以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以景促情,丰富孩子的表达。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我从“支持”、“引导”、“合作”三方面出发,主要采用了下列几种教法:

  创设情境诱导法:利用背景图片(大雪天),烘托出“萝卜”的珍贵,这一情景也让孩子进入了故事情境,为后面体验“关爱他人、与人分享”增加了感情砝码。

  另外,在幼儿情感迁移部分,我也运用了“创设情境诱导法”,以孩子平时和同伴交往的情境照片,来唤起孩子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的经验。这是因为中班孩子的记忆是无目的的,因而容易遗忘,所以需要一定的情境来激起他的回忆,促进孩子的情感体验。

  设问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所以每次欣赏之前我都进行了设问,让孩子带着问题进入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让孩子能有目的的倾听故事,利于故事内容的理解。

  讲述法: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增强了,运用语速、音量的变化,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直观演示法:由于孩子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图片、模型等,这个故事虽然内容重复,但是涉及的人物众多,容易混淆,运用图片的直观演示,让孩子对人物形象以及“送萝卜”的过程能更清楚的把握。

  讨论交流法:新《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讨论交流发,如讨论:“为什么萝卜又回来了?”、“小动物们为什么都不吃萝卜?”来引导孩子萌发“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的意识。

  (二)学法:

  依据“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我采用了以下几个学法:

  观察法:孩子对生动的图片总是有兴趣的,所以我采用观察法,让他们观察背景图(大雪天)以及角色图,这样不仅增强孩子的活动参与性,也帮助孩子抓住故事线索,了解故事内容。

  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这也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同时,讨论的形式能给孩子宽松的讲话空间,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视、听、讲结合法:这样让孩子通过多通道器官的感知,把语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机融合,特别是观察“送萝卜”过程图的环节中,孩子们在明晰角色间关系的同时,听听、讲讲,利于故事内容、语言的学习。

  模仿扮演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心理描述”语句的学习中,在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模仿角色的心理对话,在角色表演中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情境体验法:情感的激发是需要介质的,特别是中班孩子,孩子处在具体思维像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记忆特点、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他们不能把曾今发生的事情带着感情完整讲述出来,所以运用情境体验法,在一幅幅的情景图片帮助下,孩子才有话说,有情抒。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重复、语言通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激趣导入,引发疑问。——完整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分段欣赏故事,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故事情感,迁移故事主题。

  1、激趣导入,引发疑问。

  师出示背景图,展开谈话:“这是什么季节?”“雪地里有什么?”“这么冷的天,小兔子出来找东西吃,它看到萝卜会怎么样?”

  此环节的重点是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出故事的线索,运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让孩子对故事的.背景有一个了解,突出了萝卜的珍贵。同时,在讨论中可能有的孩子会说出“把萝卜吃掉”、“拔萝卜藏起来”等想法,幼儿讨论得出的结论能让孩子在故事倾听过程中产生情感冲突,利于幼儿对故事主题的把握。

  2、完整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设问:“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小动物有没有把萝卜吃掉?他们是怎么做的?”教师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角色图。

  此环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提问法、演示法,帮助孩子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萝卜”这一线索的发展情况。

  3、分段欣赏故事,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

  师分段讲述故事,并提问:“萝卜是从哪里来的?”,“小兔子把萝卜送给了谁?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小猴、小鹿、小熊同上)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按顺序摆放角色图和箭头和打X的嘴巴图片,并鼓励幼儿用生动的语言模仿小动物的心理描述语句。随后,教师组织幼儿幼儿观察“送萝卜”路线图,再次用故事中描述动物心理活动的语言来集体介绍送萝卜的过程。

  此环节的重点是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教师通过提问法、直观演示法的教法帮助孩子了解故事中情节的发展顺序,幼儿通过视、听、讲结合法,模仿扮演法来学习重复的语句,增进对故事情感的理解,“送萝卜”路线图的运用帮助孩子清楚了解了故事发展的顺序,解决了本环节的重点。

  4、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故事情感,迁移故事主题。

  教师提问:“萝卜是谁第一个发现的?最后又回到了谁的手里?小动物为什么都不吃萝卜?”“你喜欢故事中的小动物吗?为什么?”通过孩子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小动物们知道要关心朋友,有好东西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并顺势介绍本故事的名称。

  接下来是迁移故事主题,通过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是怎么样来关心他的?”“好朋友又是怎么样来关心你的?”等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若孩子讲述有困难,教师则可以播放幼儿生活中相互帮忙的情境图片,帮助孩子讲述。最后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愿意与人分享,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此环节的重点也是本活动的难点,即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教师运用讨论交流法、情境体验法来激发孩子对故事情感的把握和迁移,因为孩子的记忆是无意识的,同时孩子情感表达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高,所以要依靠一定的具体事物,因此孩子生活情景图片的运用可以达到“以景促情”的效果,解决了本环节的难点。

  活动结束。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诗歌说课稿06-03

幼儿中班语言说课稿05-02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07-26

【精选】中班语言说课稿3篇03-31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05-03

【推荐】中班语言说课稿3篇06-03

中班语言说课稿合集5篇04-09

中班语言说课稿汇总六篇05-23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