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时间:2024-01-15 08:09:5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长安三万里》选择了把李白和高适的友谊作为其中一条线索用来串联叙事,分别展示了李白和高适的一生。但是,在讲述两人的一生经历时,并不是选择大家相对更熟悉的李白作为主视角,而是站在高适的角度借他之口娓娓道来。这样的叙述角度带来的观影感受,也有利有弊。

  先说说不够理想的方面,那就是李白的一生展示得不够连贯和立体。虽然任何一部电影本身也没法把一个人的一生事无巨细地展示出来,但是借高适之口提炼出的李白的生平,感觉就只是把他人生的几件大事进行了串联,缺少了一些细节来体现李白在某些事件上的内心深处的挣扎和坚持。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使得事件间的衔接性不够强,另一方面来说,这样呈现的李白的人格魅力也显得单薄了些。“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落寞,“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率真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刻画。影片片面突出了一个对功名汲汲追求的李白的形象,不尽如人意。

  但是从好的方面来说,相对于电影中李白的跳脱,高适的务实显然让人感觉要踏实得多。他身上自始至终都体现出一种实践精神,一种要把家国情怀落到实处的执着。和平年代,我们向往李白的精神自由,他身上的游侠气质也轻易就获得了很高的国民好感度。但当国家陷入动荡之际,像高适这样的能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务实型人才,更让人心安。李白身上更多体现的是想要成全自己,而高适所追求的则无形中把成全自己和成全国家统一了起来。如果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来看,显然,凸显高适的人生选择更有利于起到正面的引导示范作用。

  以上,都是仅基于电影呈现的内容本身谈的个人观后感。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相关文章:

实用的矿长安全生产承诺书三篇06-18

长安购房合同03-12

电影观后感03-17

三傻大闹宝莱坞电影观后感(11篇)06-10

电影《妈妈》观后感11-20

爱国电影观后感12-14

情书电影观后感02-19

励志电影观后感11-10

《顶》电影观后感01-14

《孔子》电影观后感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