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作文

时间:2024-06-01 08:23:40 字数作文 我要投稿

【优秀】三字经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字经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三字经作文

三字经作文1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是《三字经》。大家对这本书一定不陌生吧!这是一本圣贤书,它浓缩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书中一个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历史名家、伟人如何从小尊师重道,知错能改,严格自律,勤俭节约的。还有朝代更替,帝王兴衰,人文教育,史地天文,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广,意义深。

  我记得其中是这样写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黄香九岁的时候,便知道在冬天睡前,先用身体温暖床上的.被褥,夏天用扇子把凉席和被褥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我们现在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被父母疼着惯着,恰好相反,是父母用暖水袋温暖床上的被褥,再让我们去睡。想想我们是很幸福的,但也有愧疚。就拿我来说吧,自己能做的事不去做,比如说:自己的衣服会洗,却不洗,自己的房间不收拾,却让妈妈收拾……妈妈给我讲道理时,我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有时做错事还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或者辩解一两句,往别人身上推得一干二净。现在想想也太不像话了,与黄香对比真是天壤之别啊!古人能做到的,我们新时代的少年难道就做不到吗?我们小学生本身就需要学习,学习怎样做事,怎样做人。我要向黄香学习,为父母多承担点家务活,比如:帮妈妈扫地、洗碗等,减轻他们的负担,做个好孩子。

  在这里,我要感谢《三字经》,是它让我开阔了视野,受到了教育。我坚信:只要我努力向古人学习,我会比他们做得更出色。

三字经作文2

  每天我写完作业都要读一些课外书。这学期,我就读了《三字经》这本书。它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它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有教我做人的,有教我做事的,还有教我学习的……

  《三字经》中有几句话让我记忆忧新,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它让我明白从小要好好学习,不能错过最好的'学习机会,更不能做一个平庸无能的人。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母。冬天为父母暖被窝,夏天用扇子扇凉席。他的细心和孝顺是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而“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话让我体会到兄弟间要相互谦让,做兄长的要呵护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重兄长。虽然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但我们有伙伴,有同学,所以我们对同学和伙伴也要相互谦让尊重。

  读了《三字经》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一定用学到的这些道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字经作文3

  篇幅短小,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深深地吸引着许多人。今年开学我有幸阅读到这部旷世奇作,在老师的帮助下对里面的大概内容有所了解。《三字经》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白,有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的,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这些内容包含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三字经》中还有激励人们学习的典故,如头悬梁、锥刺股,告诫希望我们趁年轻的时候刻苦学习,长大成才,为国效力。

  其中给我留下印刻印象的是孟母教子的一些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闹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

  孟子正是因为受到了母亲的教育,从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是父母对我们的良苦用心,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及以后能成为有用的人,父母为我们不辞劳苦地奔波却没丝毫怨言,所以懂事后的我们更该为父母着想,孝敬父母,努力学习。《三字经》是古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学瑰宝,直到现在也不失为一本好书。《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国人,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发扬它吧!

三字经作文4

  在五月份下旬,我认真地读了《三字经》,发现它还真的是耐人寻味呀!

  《三字经》向人们讲述了古代人们做人的准则,是一本非常具有启示性的书。我就从其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从中我知道昔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不断更换他们居住的地方;如果儿子还不学,就让他悬梁刺股,可真是个好母亲!

  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从中我知道玉如果不雕琢,就称不上是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长知识,这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有多大的帮助啊!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跟《三字经》沾边的事,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成材,不停的转学,直到找到一所他认为好的学校为止。这不跟昔孟母,择邻处。一样吗?

  现在的小孩,也一点也不如古代的小孩。古代的小孩九岁就能帮父母暖被,四岁就能让梨;而我们却穿父母的,吃父母的,甚至花父母的,有人一点也没想回报父母。真是有天壤之别。

  《三字经》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它流传至今,仍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我喜欢《三字经》!

三字经作文5

  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就经常背诵《三字经》给我听,它是我接触过最早的经典诵读书。

  一开始,妈妈只要有空就在我身边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并没要求我也跟着学,后来听的多了,我也就慢慢会背了,从一开始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五子,名俱扬”,再到“弟于长,宜先知。”。再后来我就经常和妈妈一起配合背,有时候是一起背,有时候是接背,我背前面的,妈妈就对后面的,一句接一句。我越来越喜欢背《三字经》了。

  妈妈看我背得越来越多,就开始给我讲《三字经》的故事,像《孟母三迁》呀,《孔融让梨》呀,我都特别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每天晚上,不听听这些故事就不肯入睡。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了好多道理,我下决心要做个尊老爱幼,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我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能自己借助拼音读《三字经》、看《三字经》故事了。一有空闲我就把《三字经》从头来一遍,那些经典的小故事,也成了我在小伙伴之间炫耀的资本。课间的我,身边总有很多“崇拜者”围在身边,那是我的`同学在用羡慕的眼神看我背《三字经》、听我讲《三字经》的故事。

三字经作文6

  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学会了《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是,我并不知道其中的意思。自从,前几天,我看动画片忘记写作业,被爸爸教训以后,我对《三字经》便有了重新的认识。

  那天,放学以后,我一直在看动画片《神兽金刚》,爸爸让我看十五分钟,然后就写作业。可是,我看得入了迷,一直没动地方,爸爸生气了,关了电视说:“一看就入迷,要这样,你以后别看了,作业也不做,什么事重要你不知道呀?”爸爸的批评,我想不开,生气地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嘴里嘟囔着,不就看会儿电视吗?这时,妈妈走过来说:“爸爸说你还不是为你好”。我床头正好有一本《三字经》,妈妈随手拿起来,翻开对我说:“儿子,你看这句话怎么读,你教教我”。我正生气,哪有心思,但也偷看了一眼,原来是那句“子不教,父之过”,妈妈知道我在听,轻声地给我讲了里面的意思,大概是说,作为父亲如果不教诲自己的孩子,就是父亲的过错。经过妈妈的讲解,我好像对《三字经》里面的话有点明白。后来,我又把《三字经》认认真真的学了一遍。

  自从那件事以后,我明白了一些道理,老师平时对我们要求严,是为我们好,就像妈妈说的`,懒惰的老师是不怎么爱管我们的。

三字经作文7

  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听到哥哥姐姐们的读书声,听起来琅琅上口,问了妈妈,才知道他们读的是《三字经》。

  刚进入一年级,就赶上了学校开展“读经典、颂经典”的活动,要求人人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于是从妈妈的书架上随手拿了一本彩色插图带文字,的《三字经》,借着拼音和注释我也读了起来,谁知这本内容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的书告诉了我很多感人的故事。

  书中的“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意思是说: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可对于家中“小公主”的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还不嫌够,还想把所自己喜欢的东西占为己为有,我和四岁的`孔融相比真是自愧不如。所以我要向孔融学习,做一个尊敬兄长、友爱谦让的孩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使我知道了玉不经过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

  读了《三字经》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也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作文8

  《三字经》,读来朗朗上口,读后感觉很有收获。

  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被这简洁精湛的哲言隽语所吸引;“孟母择邻”“黄香温席”“孔融让梨”……我被一个个寓意深远的故事所感动。

  我对“孟母择邻”的故事印象比较深刻,“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为住在墓地附近,他就常常学那么办丧事的人哭泣;母亲就带他把家搬到了闹市,他又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最后孟母又把家搬到了学堂附近,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还有“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讲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纣王朝的残暴统治,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周朝是我国历代朝代中最长久的朝代,读了《三字经》后,我对周朝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三字经》中对历史朝代变化的详述,了解了朝代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每一个学生,犹如一块璞玉,不经雕琢,怎能成大器?我们从小就应该立下鸿鹄大志,刻苦学习,勇攀高峰,长大成为栋梁之材。

  《三字经》教育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奋学习……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小一本《三字经》,它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让我在读中享受着,成长着。

三字经作文9

  周末,我重温了《三字经》这本书,这次的阅读,让我加深了对书中许多句子的理解。思想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觉悟,我感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深源长。

  一打开书本,我被里面的每句话给吸引住了,比如:“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几句话,我印象深刻。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你不去学习,就不懂得道理,一个不知道伦理道德的人,活在世上就没有人尊重你。而后面的几句话说我们年幼时要向老师,向长辈朋友学习礼仪。这些话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我不懂事,在学校里总以为学习不重要,上课不仅容易走神,不认真听讲,还常常惹老师生气。成绩必然一落千丈,每次的考试,成绩总是倒数,班里的同学都在进步,而我一直原地踏步。每次的成绩排名,都让我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此我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渐渐的改正自己的缺点,开始认真听课了。过了一段时间,果然成绩提高了,我感叹的说:“当初我不该上课不听讲,而耽误了学习”,幸好后面我能悬崖勒马。

  平时我还认为,有些礼仪太繁琐了,总觉得做与不做又有什么区别呢?有一回,我家中来了一位客人,爸爸叫我给客人端水倒茶,还对客人说:“叔叔请慢用”,那位叔叔笑着对我说:“谢谢,你真有礼貌”。我听了叔叔的赞美,心里真高兴,一整天整个人都是飘乎乎的,嘻嘻……

  《三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做事。大家都一起来读读吧,让中华的传统文化永驻你我心!

三字经作文10

  说起《三字经》,那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字一句、含义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差别会越来越大。

  在这本书中,我懂得了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到老师的教诲,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用心专一”了。当机会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

  也懂得了做人的准则,古人发奋图强的.故事,中国悠久的历史,许许多多我们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接触的知识,比如,我读了《三字经》中讲历史的部分,清楚得知道了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怎样在历史。

  这就是三字经,是一本历史悠久的书;引领我们走向真确方向的书。

三字经作文11

  在古代,人们编写了三字经,而在现代我家也出现了三字经。奇了?怎么会有两部三字经呢、其实,我家的“三字经”讲的不是哲学,而是口头禅。这时大家会问口头禅怎么可以当三字经呢?为了解开这个谜题,还是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在我家排名第一的口头禅,当然是我的口头禅——挠痒痒。只要晚上睡觉,就是爸爸妈妈最头疼的时候,只要我说出我的口头禅时,爸爸妈妈就会到处乱跑,他们就会进入红色警戒状态。跟在后面的我追着他们给我挠痒痒,直到爸爸妈妈妥协为止。当然有时他们也会躲起来。真不愧为我家排名第一的口头禅。

  我家排名第二的口头禅就是老爸的写作业。只要话音刚落,我就会好不情愿的拿起笔又开始在艰难的学习之路上,早上还没睡醒,突然听到李昊,写作业,下午我正在看电视,又是写作业,就连我上厕所老爸都叫,由于这样没完没了的写,我的学习一直保持优良。真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啊。

  排名第三的就是老妈的'背英语,上学时,晚上刚写完作业心想,这下可以好好休息了,可是还未想完,老妈就把我缉捕审问:“今天英语学到第几课了,单词、句子背会了没?”这么一问,我打算休息的欲望立刻变成了黄粱美梦。正因为老妈喋喋不休的口头禅,我的英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怎么样,我家的“三字经”是不是特别好玩呢?

三字经作文12

  我相信大家都读过《三字经》吧!《三字经》里有两句话:“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孟子的母亲曾为了他有一个学习的好环境而搬了三次家。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割断子织的`布来教育他。就因为这样,孟子才明白什么是半途而废,才可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学家。

  像孟子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说诗仙李白,他小时候很聪明,而父亲却一天到晚让他读书。有一次,李白看见父亲不在就偷偷溜出去玩了。他走着走着,看见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拿着一根又粗又大的铁杵,在河边的石头上使劲地磨着,李白便觉得十分奇怪,好奇地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我把它磨成绣花针”。老奶奶边磨边说。“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呀!”李白惊讶万分。“只要不停地磨,总有一天会磨成的。你们读书也不是一样吗?”老奶奶笑了笑说。李白听了,心里不由一动,马上回到书房,专心地读书来。最后,李白终于成了历史有名的诗人。

  还有很多名人因为小时候贪玩,而领会到一个一个的道理。虽然我们不会像孟子和李白一样逃学,但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三字经作文13

  《三字经》伴我成长许多的书伴着童年美好的时光在我的指尖滑过。《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其中《三字经》就像一颗钻石在我的脑海中熠熠生辉。

  “融四岁,能让梨”。有一天,爸爸买了一些梨,挑了一个最大的给孔融,孔融却摇摇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爸爸就好奇的问:“你为什么拿最小的呢?”孔融说:“家里我最小,大的留给哥哥吃吧!”爸爸听了十分惊喜。

  在家里我是小公主,凡有好东西爸爸妈妈都留给我,我也一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知道了小孩子要懂得感恩,不能太贪心,要谦让。有一次饭后,爸爸让我洗水果,我随手到果篮里拿了几个苹果去水池边洗,洗着洗着,我发现其中有一个又大又红,散发着迷人的光泽,我越看越喜欢,恨不得拿起它就咬一口。就在这时“融四岁,能让梨”在我头脑里面一闪,我不禁脸红了。我把洗好的`苹果让爸爸妈妈先挑,自己留了个最小的。“今天太阳怎么从西边出来了?怎么不拿大的呢?”妈妈笑眯眯地说。我说:“我人小就拿小的,难道我还不如一个四岁的孔融吗?”爸爸的脸顿时笑得仿佛一朵盛开的桃花。

  好书是我们的益友,经典是我们的良师,阅读则是一种优雅的姿势。让经典好书伴我们茁壮成长!

三字经作文14

  早就听妈妈说,《三字经》是一本老少皆宜、脍炙人口的书,书中包含了我们国家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哲学道理,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默默记住了《三字经》这书,平时听别人念几句“人之初,性本善”等《三字经》中的句子,我也记住了一些,但是没有完整读过。 所以,寒假一开始,我就一口气读完后,我才发现确实如妈妈说的那样,《三字经》不过简单上千字,其内容却博大精深,有些句子我能明白,有些道理我却一知半解。

  其中有两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深深地打动了我。东汉时期的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顺自己的父亲,天冷的时候用身体帮父亲暖被子;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把大的梨给自己的哥哥,而自己挑最小的梨。

  这两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孝顺长辈、要懂得谦让。

  想想我以前,都是衣来张口,饭来张口的孩子,所有事情都是爸爸妈妈帮我安排好。我知道了这两个故事后,觉得非常惭愧,决定要向他们学习,不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并要孝顺父母,在和同学朋友们一起时,不要逞强,要懂得礼让。

  当然,《三字经》里值得我学习的故事和道理还有很多,我读了《三字经》后,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这真是一本好书。

  指导教师:孙学红

三字经作文15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8课—— 《三字经》(节选)。当我读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时候,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还没有开始上学,妈妈买回来一个大西瓜。切开它时,里面红壤黑籽,水灵灵的,颜色鲜艳,看着就食欲大增。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没等爸爸妈妈,也没给他们留,就直接的拿起勺子挖着吃。当我吃得所剩无几时,有人从背后轻轻拍了我一下,吓了我一跳,我一转头,原来是爸爸下班回来了。爸爸指着西瓜对我说:“儿子,你就这样一个人吃了?怎么不想想妈妈和我呢?妈妈工作了一天,很辛苦了,还在为咱们做饭,你不心疼吗?你这样做对吗?”我听了之后,面红耳赤,愧疚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后来,爸爸又给我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从小特别懂事,尊老爱幼,利益面前先人后己,四岁时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自己吃小的梨。也是从那时起,爸爸决定让我背《三字经》,而且给我讲述其中的很多典故。今天回忆起来,9岁的我竟然还没有四岁的孔融懂事呢,真是不应该啊!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永远记住这些名言佳句,让它们随时随地鞭策我,让那些不光彩的事情不再发生。

【三字经作文】相关文章:

三字经作文05-21

学习.做人.三字经作文04-16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作文02-10

三字经教学反思02-25

三字经教学设计04-13

三字经的读后感10-05

三字经读后感03-18

《三字经》读后感03-24

有关读三字经有感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