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时间:2022-06-09 20:06:4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乌合之众》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1

  二零一五年秋,我去芬兰阿尔托大学交换学习,年底买好了机票飞马德里和罗马。没几天,巴黎发生了恐怖袭击,行程被迫取消。今年刚定好了去巴黎的行程,“黄马甲”事件又闹的沸沸扬扬。父母反复叮咛巴黎危险,国内的许多公众号恨不得把法国渲染成人间地狱。但巴黎的同学却跟我们说没事,圣诞节一切如常。不管哪种说法,皆是一面之词,若非亲眼所见,就不可偏听偏信。

  网上疯传的视频里一拥而上的疯狂场面让我想到曾经听过的一段话:“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

  后来一查,此言原来出自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干脆翻出来读读。巧的是,庞勒就是地地道道的法国人。法国在欧洲是个很特殊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法国先行,诸国效仿。法国人对于社会运动也常常表现的很激烈。从1789年到1870年,巴黎就发生了多次重要起义,还有后来1968年的“五月运动”。金融危机爆发的这些年来,国家经济下滑,百姓生活水平下降,政府又加重燃油税,民众的诉求得不到回应,也难怪会采取一些极端行动。

  对于这些事,我不够了解,也不便随意评论。只是就书论书,谈谈感触,或者说仅仅是述而不作。

  庞勒写过很多社会心理学的书籍,只有这本《乌合之众》最为出名。在我看来,他的言语很激烈,甚至带着些许偏见。但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极为精彩,很多观点鞭辟近里,入木三分。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体现出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的特征。在集体心理中,个人才智被削弱,从而个性也被削弱。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群体是一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这样一来,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

  庞勒在谈群体的时候也谈民族。他说,遗传赋予了每个种族中的每个人以某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构成了这个种族的气质。决定各民族命运的是它们的性格,而不是它们的政府。凡是与这种性格不符的模式,都不过是一件借来的外套,一种暂时的伪装。庞勒认为社会组织就像一切生命有机体一样复杂,我们还不具备强迫它们在突然之间发生深刻变革的智力。对一个民族有致命危险的,莫过于它热衷于重大的变革,无论这些变革从理论上说多么出色。如果它能够使民族气质即刻出现变化,才能说它是有用的。然而,只有时间具备这样的力量。

  除了谈民族,他还讲教育,文中提到了法国前公共教育部长朱勒.西蒙先生的一段话:“学习课程,把一种语法或一篇纲要牢记在心,重复的好,模仿的'也出色——这实在是一种信仰行为,即默认教师不可能犯错误。这种教育的唯一结果就是贬低自我,让我们变得无能。”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经验、开拓精神和个性,这些素质都不是书本能够带来的。

  庞勒认为当时法国的教育使得一个充分发展的人出现了,然而他也是一个精疲力尽的人。成家立业,落入生活的俗套,然而只要落入这种俗套,他就会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职业中,仅此而已。这样的状况,中国又何尝没有呢。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整个教育体制。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一书中就有说道:“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民众之于国家,有着不可忽略的力量。庞勒说:“我们就要进入一个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虽然这本书首版于1895年,距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但这样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我很欣赏这样有前瞻性且锋芒毕露的作家,敢于争锋相对,说出自己的观点,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在众人都强调真实的时候,庞勒敢说:“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着更多真理。在历史上,表象总是比真相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在大家都一边倒地宣扬人类“理性”的伟大之时,庞勒敢说:“在自然界,完全受本能支配的生物作出的一切动作,其神奇的复杂性令我们惊叹。理性不过是较为晚近的人类才具有的属性。无意识在我们的所有行为中作用巨大,而理性的作用无几。”

  在中国,最具有现实意义,最受欢迎的学说多半讲的都是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像《乌合之众》这种反集体主义的著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抛开政治立场不说,庞勒的很多观点至少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反观内省。

  很多时候,读一本书并不能懂一本书,可能要读一屋子书,才会突然明白曾经看过的某一本到底在说什么。当下所能收获的也许仅有只言片语,比如那句:“在这些我们能够明确观察到的现象背后,另有一些我们只能隐约看到的现象,而在它的背后,还有一些我们一无所知的现象……”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2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全书分为三卷,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户外、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这部著作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曾评价说:“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群众心态。”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评价说:“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社会学家墨顿评价?:“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与任何学术著作一样,该书也有其局限性,如作者因群体的非理性性质和表现而对它持鄙视和恐惧的态度。

  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礼貌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但同时他又认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但这种内在矛盾并未减损其思想学术价值,而是为之后者开启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间。这部著作对于我们这天认识和研究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好处。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3

  读勒庞在一个世纪前写的这本《乌合之众》,就像是在读一本二十世纪的人类史。他以先知一般的洞见,察觉了群体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的各种特点及影响,并预见到,群体在一个愈加明主的社会中必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但也因此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

  勒庞该是个种族主义者。恕我可能对西方大众文化批判无知,但纵览全本书,“种族”这个词出现得最多次。勒庞认为:种族是决定人类行为最深层的因素。正是种族保留下来的.“生理解剖学的”因素,决定了人类的无意识动机,而无意识动机又是群体行为的动因。所以,即使群体一律的无知、多变、冲动,但表现出来的方式又因种族而有所不同。

  勒庞应该也是个精英主义者。在书中,他毫不掩饰对安德鲁撒克逊民族的崇拜,深为认同后者个人主义的民族特性。而他却多次地将法国大革命归结于本民族群体意识的主导,失望之情可见一斑。

  看书时不时被他武断、不加推导的结论所烦,认为其要是放在当代,可能连出版的机会都没有,或是很快就销声匿迹。

  《乌合之众》,本书的中心思想,没有比这个词更适合了。

  一群人凑在一起,拉低了整体智商,犹如一群《乌合之众》。虽然我对书中的某些观点持保留态度。但书中过激的言辞还是有点道理的。尤其是讲到信仰那里,一个人的信仰,一群人的信仰,一个领导如何能够领导一群人,和信仰是绝对密不可分的。群体,可以让个人意识淡化,做出忘我的事。思想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可以超脱一切而存在。

  在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是没有思想的,或者说,少数人的思想就可以控制大多数人的思想。不同思想的人做出不同的事情。任何一件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当事人那里都可以找到思想的源头。做与不做,如何做,是完全由思想决定的。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想必必有过人之处。偏执,坚持,忘我,让他们成为领导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4

  作者认为,群体不关心事实,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群体没有理性,但想象力会变得特别敏感而强大。任何一个小小的刺激,在群体中都能激发无穷无尽的联想。在这种情况下,群体看不清事实,只能看见幻想。群体不在乎真相,只在乎表象。当今社会中很多媒体没有了解清楚真实的事实而断章取义,在没有证据显示猫狗等宠物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前对信息添油加醋。人言可畏,宠物们被主人随意抛弃,而那些主人们活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在他们被媒体迷惑没有辨别是非能力情况下,只言片语之间决定了宠物的命运。因此在真实世界中,许多传言根本不是事实。而是丰富的想象力脑补出来的谣言。

  即使经过微不足道的.小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放大和想象后,就会变成一场巨大的阴谋。因此对于群体来说,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群体想象的事实。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5

  群体虽然智力低下,但有时会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九月惨案”,一群店主、泥瓦匠等普通市民聚集在一起,在爱国主义的鼓动下,在巴黎城内展开了大屠杀,在无意识的狂热氛围中,这些市民丧失了理性,认为自己的屠杀不是犯罪,而是在履行光荣的爱国主义任务,甚至在杀人后还前往政务要求请赏。但杀人的同时这个群体又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比如在凌迟犯人时,他们非常绅士地遵循了女士优先原则,把最好的观看座位让给女士。这种道德和罪恶一样,都来源于群体极端而偏执的情感,并且都是无意识的。

  而这种“高尚”的`道德也在其他领域有所体现。

  为一个罪大恶极的罪犯辩护的律师遭到百姓的指责与谩骂,在震惊韩国的“n号房”案件中尤其明显,伴随着市民的无数抗议电话与对律所官网的攻击,没有律师愿意为主犯赵博士辩护。因为很多市民并不了解法律,只知道你身为律师“为恶人说话”,那么你也是“帮凶”。主犯赵周斌的确罪大恶极,所犯罪行也没有任何洗白的余地。而辩护并非洗白,另一方面也是在捍卫司法尊严与公正。如今不再是那个存在“陶片放逐法”的年代,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况下,有律师也是不能逃离应有的制裁。掩藏在欢呼与正义的氛围下,皆是腐烂与臭味。这不是那些人性的电影,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司法溃烂成这样,就是他们所说的“正义”吗?

  本书虽然没有进行科学研究全凭经验总结,但是精准描述了群体社会种种问题因此极具现实意义。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在这个群体汹涌的时代,我们要时时警惕,不断反思,保持清醒,理性思考。跟风没有错,错在于盲目跟风。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6

  这本书很短,是一百年前的书,应该属于启蒙运动的读物,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都是伴随着两次技术革命而起的,正因为西方的现代化比中国起步早几百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才逐步赶上,但是2个世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理念上。

  乌合之众多引用法国大革命的时间,当然提到了拿破仑和巴士底狱事件。乌合之众说的是集体无意识,民众是盲从的,野蛮的,不理性的。当然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有社会认同的倾向,会迷失自我。

  虽然我看这本书一知半解,但是也看完了。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7

  这本书中最基本的观点是:个人是有意识的,而群体是无意识的。作者勒庞认为:推理、逻辑、智力这些理性因素在人类的头脑中起着很小的作用。人们的大多数行动都是跟着感觉而走,受到情感本能欲望这些非理性因素支配着。在这个反智主义盛行的社会,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盲目跟风。今天李佳琦说这个口红好看,大家就立刻将它放进购物车。明天在网上看到某个明星的鼻子好看,大家就迅速去医院整一个。

  这样就很容易解释当疫情初发时香港的商店里的卫生纸为何一扫而空到疫情蔓延时各国居民都在超市抢购卫生纸种种现象,甚至在悉尼发生一起顾客为抢购卫生纸而拔刀相向致人死亡事件。我和不少人感到很好奇,囤吃喝可以理解,为啥囤卫生纸呢?并且还让卫生纸成为硬通货,英国人放其在赌桌上当筹码。

  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其实都是关乎人性的弱点。谣言带来的对稀缺的恐慌,他人行为导致的盲目跟风,社交媒体的搬弄是非……个人的自我思考被这些弱点暂时剥夺,群体中的人大脑是麻木的,就仿佛被催眠一样,只能进行条件发射,成了无意识因素的`奴隶。在这种无意识状态下,文明人会退化成野蛮人。孤身一人时会控制自己的本能欲望,一旦处于群体之中,他的责任感就会消失,被无意识的本能欲望所控制,发泄出无端的情绪,退化成疯狂的野蛮人。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8

  老实说,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到愤怒,我认为勒庞一定是个极端主义者,才会这么绝对的看待一类事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思辨思维支配,又或者是我的潜意识里一直在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中庸之道,认为绝对地认识事物是愚蠢的做法。这世界上有精英群体,也有乌合之众,而我认为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和在思维上的训练足以让我在某个群体中保持理智,我完全可以头脑清醒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转念一想,根据我这些年在各种各样群体中的经历来看,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

  就像我本以为读这本书一定是一次糟糕的体验,但事实证明我开始反思自己,思考一些以前我从未注意过的问题。

  “在群体的心理特征中,有些可能与独处的个人有相同之处,另一些则完全相反,完全为群体所特有,只有在群体当中才见得到。”我开始明白自己的那部分理智也许只有在独处时才能发挥到极致,当我处于群体当中或许会变得有所不同,换句话说,或许大部分时间里我向别人展示的是我的另一个维度。就如勒庞举的例子,众多细胞聚集在一起创造的新生命有着与单个细胞完全不同的特征,酸和碱组合后会形成与原来物质完全不同的新实体,我们在群体当中会不自觉根据当前环境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它们当中有些愚蠢的成分我们意识不到。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很无奈,我想不出方法来让这种积聚愚蠢的行为停止,只能尽力的保持冷静,向别人展示我理智的一面。因此在大多数时间里,我选择保持沉默,甚至在无意中迎合大多数人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被群体所影响,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员。

  一个具有一定理性思维的人在融入群体之前会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但不可避免的是另一种更强大的心理暗示,这就是群体心理。小到自我,大到国家民族。我们在高中历史中研究民粹主义和精英决策到底哪个更能维持国家的和平稳定,我一直认为群众的力量强大,任何重大历史事件都离不开他们,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有能力参与国家治理。就拿一些西方国家来说,公投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有一类人,他们不需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他们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也不会对他们产生过多影响,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可以说是毫无责任意识。另一类人以为自己做出了符合逻辑的理性选择,但事实上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被他人或某个组织所影响,做出了与自己的意愿和国家利益不完全相符的选择。在这种几乎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民主的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就是决策者反映民众的意愿,但不要完全被群体力量征服,因为群体也并不完全知道他们想要得到什么,这才能使决策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高度。

  即使这样的群体心理不可避免,对于以上两类人,后者也比前者高尚许多。勒庞提到“群体从来不渴望真理”,但群体中的个人渴望真理。他们中的一些人仍然在用智慧的眼光看待问题,提出针砭时弊的见解,不在意自己到底是多数派还是少数派,也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和什么有权势的人意见相左。有一些人则具有更大的格局,他们不会一味地向群体中的其他人输送自己的'价值观,而是希望自己提出的想法能够引起群体中人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将他们的任务做得更好。然而事实往往和想象有很大出入,这些人要么成为默默无闻的独行者,要么被众人批判,被群体驱逐。长此以往,成功只属于个人,人们将群体于乌合之众画上等号,感叹反智主义在低智商社会横行。难道我们就这样什么都不做,只能在乌合之众中做一个蜷缩在角落里的看客吗?

  其实群体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但我们要的是改变缺点和更多益处。就拿我个人所经历的来说,辩论赛让我的辩证思维得以发挥,但我的想法难免有偏差,几个人集中在一起深入思考和讨论就能让这个偏差减少很多。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是我们教育环境、学习理念和思维方式不允许它有更多。“人们还是会接受我们的传统教育的种种不利之处,虽然它只制造失去社会地位的人和不满的人,”我们之所以无法换掉教科书和竞赛,是因为我们无法找到,或者难以付诸实践的另一种替代方法来锻炼人的能力,而现存方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效率低下,或者他们从未想过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只一味的死记硬背,于是就造成了今天这样一种可悲的局面。正如勒庞所说,一个国家给青年人什么教育,就可知道这个国家以后会怎么样,希望有一天真正适合青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可以大规模施行,我们能在国家和民族这个大群体中充分展现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带给我们的好处。也希望我们能从现状中寻找出希望,实现真正的德育和智育。积极进步的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是智慧的群众,而不是等待听命的群众,哪怕他们改写历史的力量再强大。文字/张钰惠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9

  最初想要读一把《乌合之众》是因为特别喜欢里面的两句话:“群体中没有智商,只有情绪”和“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会严重的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通常愿意抛弃是非,用自己的智商去交换一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从接触心理学开始,就逐渐地发现心理学是一门看似柔软却非常刚强的学问,他用温和的话语道出人最不愿意面对或是有意识地隐藏起的黑暗一面。不少人听到真相后,会恼羞成怒。无论对个人也好,群体也罢,心理学就是那么赤裸裸地将阴暗面剖析得一清二楚。

  《乌合之众》这本书绝对不仅仅是只读一次就能理解作者的思路的,需要多看几次,因为着实烧脑。在最初的时候,庞勒提到群众的任务就是将一个已衰落的文明摧毁,他们是野蛮的,不讲逻辑的。我的理解是,群体在社会行将就木时,起着推进历史车轮转动的作用。

  最开始阅读是时候还带着疑惑,若是群体就像庞勒所说的狭隘,目光短浅;无论什么性格职业的人走在一起都会被拉低智商以获得群体心理的话,难道群体就真的一点优点没有吗?也许是我对历史的片面认识,我总觉得中共的成立也应该是由群体的开始。按照群体的三个特点,群体无个性,能传染,群体容易受到暗示的特性来看,共产党这个组织的壮大我觉得也是通过这三个特性发展而来的'。他们的信仰,让他们无所畏惧,抛头颅洒热血。尤其后期红卫兵对待文化人的态度,他们甚至以自己的行为为荣,这也是群体的特性。他们无法辨别自己的行为,就像被催眠了一样。除了中共,现在的朝鲜也是如出一辙。

  但是后来我突然意识到,在最开始的导言里庞勒就说了:庞勒提到群众的任务就是将一个已衰落的文明摧毁。中共的出现和发展,恰恰是在中国最黑暗的时候。

  不过,我到现在也无法用庞勒所说的群体领袖的特点去套用毛主席,毛主席的身份地位和思想似乎并不像庞勒所说的群体领袖的特质。

  不得不承认,群体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尤其那种传染和同化的力量。让我想到在剧院,或者会议室的时候,当一段节目或者一段讲话短暂的停歇或者告一段落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鼓掌,那么马上剩下的人似乎都开始无脑鼓掌,不管他们是否真的觉得这一段感染感动了他们。身处“群众”的一部分,是否每个个体都有“皇帝的新装”的心里?如果我不这么做,就意味着向他人承认自己是一个愚蠢的人?

  身处群体的我自己本身,并不是总是无智商的。在身处无脑鼓掌的“低级群体”(我认为这个群体实在是太LOW了)中,我可以做得到“众人皆醉我独醒”,不喜欢就是不鼓掌,即使自己显得特别异类。可是,如果身处单位这种“高级群体”,我做多只能保持不说话,不吭声,以免成为被人针对的出头鸟。当然被感染成无脑群体群众的肯定也有过,只是次数较少,我自己都记不住当时的场景了。因为,我经常原理群体。就像按照庞勒的观点,群体对比个人,总是品质低劣的。要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保持人格,做一个清醒的人,这在一个群体保持自己尤其重要。按照王*明的话,如何在乱世中保持自己,难当然是——知行合一!

  最喜欢的部分还是第二卷《群体的意见与信念》,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的教育部分。或许是因为我是为了教育才拐哒到心理学的原因,整本书说的最少的教育篇章,我反而感受的最深。庞勒列举了一些教育的错误模式,提到了当一个人对书本的知识盲目照搬,教育如果仅仅意味着背书和服从那么是可怕的。的确,我也认为,教育的真正的意义和目的应该是让人发展自己的判断力和个人主动性,让孩子们为了以后的生存做准备。庞勒提到错误的教育制度会让绝大多数中产阶级的人,想要他们的孩子从事国家公务员一类的职业,靠着国家而生存,不想从事别的工作。我认为中国现在思想似乎也是如此,包括我的家庭,父母公婆长辈们认为公务员才是铁饭碗,而我的意见是走到哪里都能养活自己才叫铁饭碗。成为公务员是现在我国的主流思想,可是作为一个公务员的我却认为,如果一个年轻人出了校门就“成功”地加入公务员的行列,那么他几乎就可以被成为“活死人”了。有的人还活着,但他已经死了(笑)。因为不想成为活死人,所以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不能弃疗。

  那句“死板的教科书和没有价值含量的考试,与勤劳的教育比起来是多么不堪一击”真是深得我心,教育本来就是应该在动手实践中进行的。去亲身经历和体验各种生活,生活中的细节在思考中会产生新的思路这应该才是教育的方式。填鸭式教育是反天性的,与自然和社会属性相悖的。面对学校和社会的弊端,我们当父母的应该多带孩子走出去以弥补学校教育制度的缺陷。

  都说教育是兴国,强国和提高国民素质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径。但是用错了方式,教育倒不可避免地成为造成国家衰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了。正确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们独立思考,认清国情和创造美好的未来。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10

  不厚的一本书却因为可能是因为是外文翻译过来的原因,读起来生涩难懂,论述的道理性很强,说教的成分很大。而我本人,更喜欢看故事类情节的书。

  一旦把一本书定义为生涩难懂,读起来的效果,心情那是可想而知的。但好在自己最近用kindle读书的最大好处便是,读的速度很快,难懂的,晦涩的一概而略。哈哈,这不得不说,这是我阅读上的一大进步。

  不得不说,电子书和纸质书是有绝对差别的,电子书给了我们更快的阅读速度,然而,更多的时候更像浑沦吞枣,时而不知味,更多的只是增加了自己对一本书浅入的了解和增加自己谈资。但我不后悔自己花了接近一千大洋买下了kindle,不得不说,自从买了kindle,更爱看书了,尤其是火车上,等车的时候,比一遍遍无聊的刷手机要好上上千倍。

  乌合之众,本书的中心思想,没有比这个词更适合了。一群人凑在一起,拉低了整体智商,犹如一群乌合之众。虽然我对书中的某些观点持保留态度。但书中过激的言辞还是有点道理的。尤其是讲到信仰那里,一个人的信仰,一群人的信仰,一个领导如何能够领导一群人,和信仰是绝对密不可分的。群体,可以让个人意识淡化,作出忘我(更高大,或更卑鄙)的事。思想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可以超脱一切而存在。在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是没有思想的,或者说,少数人的思想就可以控制大多数人的思想。不同思想的人做出不同的事情。任何一件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当事人那里都可以找到思想的源头。做与不做,如何做,是完全由思想决定的。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想必必有过人之处。偏执,坚持,忘我,让他们成为领导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一群乌合之众也的确需要一个领导。

  呵呵,这是本人这学期的最后一本中文小说。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11

  他们会用很直白通俗的言语,写自己观察到的种种现象,以及自己对这许多现象的思考和总结。以下就是我几点个人的感受。

  一、群体行为不理性,不需要负责,

  勒庞提出了一个群体的概念。通过他的观察,发现群体的行为会跟个体上有很大差异。群体的行为是不理性,不需要负责的。群体做出的结论往往会跟个体理性分析做出的结论差别很大。其实这个就有点像屈原几千年前的诗文里说得:“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问题几千年就有了。只是西方学者勒庞把他作为一个具体的学术分支展开后去研究。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也时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明明公司的这种制度会有问题。为什么大部分的人就同意了。以前不理解,看了这本书后,就知道了。这就是群体的行为。所以后续在看一个人的意见,一定要区分他是群体的意见,还是来自己个体的意见。他本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还是群体中的一员。后续自己在心理上就完全会有准备了。知道自己的理性意见不被群体接受是完全正常的。

  由此而来,我们就会想到,群体在很多时候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群体中的个体,由于不需要对具体的事物负责,所以他的行为是非常可怕,也是不需要去想后果的。群里的暴力行为在本书1895年发表后,都能从很多社会事件中得到证明。个人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不要卷入其中。

  二、群体不具批判精神,只讲感情;断言,重复,传染是影响群体的重要因素

  看了此处,我才知道,原来现在西方的政治家为什么会经常在公众集会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自相矛盾,或是很明显就是错误偏激的言论。原因很简单,就是需要迅速获得群体的支持。越是偏激的断言,越是能在群体中得到支持。越是重复偏激的断言,越是能在群体中得到广泛的支持。所以要成为一个群体的领导,偏执,狂妄的言论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理论根据就是出自勒庞的《乌合之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是不对的言论,越是能得到很好的传染和传播。具有理性批判思维的人压根就成为不了群体的领袖。

  以前我总是认为,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现在通过勒庞的理论,深刻的知道这个在群体中是完全行不通的。群体不具批批判精神,不想动脑子想问题。他们只在乎表面的的感情。所以想要争取群里的支持,需要在群体的感情上做努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政府行为明明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也一定要通过。其实在个人事业的成长的过程中也是的这样的。大众关注的不是这件事正不正确,而是你有没有考虑到群体的感情。有个时候需要变傻,或是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你反倒能把事情做好。这个是我最大的感受。所以在说服群体的时候,根本不需要逻辑的理性分析,而是要去“动之以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很多网红或是创业都需要有感人故事背景的逻辑。在具体的事物中药说服别人,感情会起到比理性分析更大的作用。

  三、名望

  勒庞提出领导人的名望是最能影响大众选择的。所以群体中的领袖一定要努力去维护和包装的自己的名望。群体只所以服从领袖是由于领袖具有很大的名望。换句话说,说服群体其实主要是靠名望。这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不管是政治领袖还是娱乐明星,都会有很多在正常看来很不可思议的报道。其实这些宣传无非都是为了在群体中简历他们的名望。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12

  群体的一般特征。

  (一)群体是个活的生物

  许多人凑在一起,就叫群体。不管他们是谁,不管他们是干什么的,也不管他们因为什么凑在一起,只要他们凑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或许我们会认为,虽然这些人是一个群体,但他们之中每一个人仍然是独立的,与他单独一个人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但是现代心理学可不这么认为。在现代心理学看来,群体一旦形成,就立即有了一种群体的特点,这种特点与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的特点都不相同,却和每一个群体的特点没什么区别。所有的群体都是一样的,群体就像是一个活的生物,它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想,这种群体中共同的感情与思想,就是所谓的“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是不可靠的,是暂时的,一旦构成群体的人群四分五散,每个人立即恢复到了自己以前的状态,但在群体之中,他的个性却消失了,不见了,这时候他的思想与感情所表达的与群体的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有关群体共同的心理状态没有明确的术语可以表述,我们只能称之为组织化的群体,或者叫心理群体。这个组织化的群体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存在,他的行为体现为精神的统一律。

  (二)构成群体的条件

  但是,一些人偶然出现在同一个场合中,这还不足以构成组织化群体的特点,大街上往来穿梭的人群虽然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点,但是这些人的目标各有不同,构不成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概念。

  真正意义上的群体,是有其前提条件限制的,缺少了这个条件,一群人就称不上是群体。群体中的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每一个人个性的消失,其次是他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于同一件事。有时候,即使这些人不在同一个场合上,但如果符合这个条件的话,那也可以称之为一个群体。较为典型是的这种激烈感情的'促动,比如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国家大事,一旦太多的人同时考虑这同一个问题,那么这些原本是独立的个人就立即形成了一个群体。

  一个偶然的契机,可以让这些原本散处于四面八方的人同时凑在同一个场所,这时候这群人就立即表现为同一种心理特征,他们的行为再也没什么区别了。所以,有时候三五个人会形成一个群体,而成千上万的人却未必会发生这种心理现象。任何时候一个民族也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共同的场合——他们的人数太多了——但不管他们在哪里、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但他们是同一个群体,他们的行为表征没任何区别。

  (三)群体的相同和不同

  心理群体形成之后,就会表现为一种共同的、暂时的、然而又是十分鲜明的普遍特性,除此之外,群体还会表现出一些附带的特性。组成群体的人员不同,那么除了普遍特性相同之外,不同的群体的附带特性不同,而且,群体的精神结构也会有所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群体进行一下分类。

  所的群体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不管群体是由什么人组成的,但所有的群体都有着一致性。除此之外,不同的群体还会有不同的附带特点。构成群体的人员不同,其附带的特征也就有所不同。除此之外,不同的群体还会有不同的附带特点。构成群体的人员不同,其附带的特征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群体的普遍特性辨认出群体来,同时又可以根据群体的不同附带特性将他们区别开来。

  (四)群体共性的研究方法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群体的共同特性。我们就像是自然科学家一样,先将人类分成一个大的族系,找到并描述出所有族系共同拥有的特点,然后再区分出不同族系的个性特点。但是族系研究相对来说简单多了,而群体的心理却几乎无从着手。但是族系研究相对来说简单多了,而群体的心理却几乎无从着手。构成群体的种族不同,群体心理就有所不同。同一种族的构成方式或比例不同,群体心理同样有所不同。刺激群体心理的要素不同,群体心理就有所不同。即使群体承受着同种类型的刺激,但如果刺激的强度不同,群体的心理表现仍然会有所不同。以上诸多因素的变化构成了群体心理研究的困难,但幸好,个体心理学的研究也同样会遭遇到这些困难。

  比如说,只有在小说中,一个人的性格才会一生不变。再比如说,只有环境的完全一致性,才能造成族群性格明显的单一性。诸多权威资料都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精神结构都包含着各种性格的可能性,而环境的突变,却会让这种可能性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法国国民公会中那些最残暴的成员竟然都是些平常表现最为温和的人。当环境正常的时候,他们是一些合法的公民或是善良的官员。而当环境突变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邪恶与残暴,就连他们自己都无法相信。等到暴虐过后,他们又都恢复了此前的那种善良与谨小慎微之中去,成为最老实最温顺的民众,拿破仑就是在他们之中找到了最恭谨的臣民的。

  但是我们没办法对群体强弱程度不同的组织做出全面的研究,我们最多能够做到的,只是研究那些成熟的群体——也可以称之为完全组织化阶段的群体。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看清楚群体可以演化成一个什么模样——不管它最终变成什么模样,肯定不会是你所想象的那样一成不变——也只有在这种发达的组织化阶段,种族那些看起来似乎永远也不会发生变化的特征才会体现出来一种新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群体的全部感情和思想就会表现出明确的指向,我们甚至能够看到这期间所有的变化细节。

  同样是在这种特殊条件下,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现象才会体现出其规律性的变化。在群体的心理特征变化中,有一些可能与独立的个人没有任何不同,而另外一些特性却是完全属于群体所特有的,这些特性从未在一个人身上具体体现出来,可是当这个人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的时候,他的举止表现也就不可思议地体现出了这一特性。这种奇异的特性也只有在群体中才会有,而这正是我们关注的目标。

  (五)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

  所有的群体,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特征:构成这个群体的人,不管他是谁,不管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多大区别,不管他的职业是什么,不管他是男是女,也不管他的智商是高还是低,只要他们是一个群体,那么他们就拥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集体心理。当他们成为群体中一员的时候,他们的感情、思维和行为与他们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迥然不同。他们在群体中的思维观念或是感情,在他们单独一个人的时候是绝无可能出现的,即使出现也绝不会形成具体的行动。

  这就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当足够数量的不同个体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是诸多的有机质集聚在一起形成的细胞一样,当这些类别成分完全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新的生命个体的时候,这个新生命个体的表现与构成它的细胞组织完全不同。完全不同的个体就会组合成一种全新的存在,这个全新的存在与构成这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没任何共同之处。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在形成一个群体的人群中,表现为其构成要素的总和或是它们的平均值——但这个观点完全是错误的,是缺乏统计学上的依据与相关例证的。实际情况是,正像两种化学元素——如酸和碱——产生了化学反应之后形成了一种新物质一样,这种新物质的属性完全不同于使它得以形成的那些元素的基本属性。而群体的表现也正与构成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完全不同,没有任何或丝毫的相近之处。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13

  随着理想的逐渐消失,种族也将失去使其融洽、团结和强大的东西。个人的个性和智力可能增长了,但与此同时,种族的集体自我意识也将被极其强烈的个人自我意识所代替,并伴随着种族特征的衰退和行动能力的减弱。原先是一个民族、一个联合体和一个整体,最后成了一群没有任何共同语言的人,由于传统和制度的作用才勉强聚集在一起。他们被个人的'利益和希望弄得四分五裂,不知道如何是好,什么事情都需要领导,这时,国家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古老理想的彻底丧失,种族将最终完全失去自己的灵魂,成了一群独处的个人,回到了起点:群体,表现出一切短时间的特征,步调不一,没有前途。文明失去了稳定性,只能随风飘散。民众掌握了至高无上的大权,社会变得越来越野蛮。文明似乎还能辉煌一段时间,因为它仍拥有漫长历史所建的外墙,但那其实是一座已被虫蛀空的大厦,支撑不了多久,暴风雨一来就会倒塌。

  从野蛮到文明,一路追逐着梦想,而当这种梦想失去了力量,便开始衰落,走向死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周期。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14

  上一篇《百年孤独》读完之后,看了马尔克斯呼吁国际关注拉丁美洲的历史遭遇的演讲,又想起了一个话题——民族的禀性,记得之前曾在哪里看到过《乌合之众》里有对民族禀性的概括,于是便翻开了这本书。

  古斯塔夫·勒庞早年在巴黎学医,后来周游欧洲、非洲和亚洲,进行了丰富的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19世纪末他开始潜心研究心理学,开垦了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处女地。《乌合之众》便是勒庞在这一领域的经典著作,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齐名,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法语原著书名《Psychologie des foules》,意思是群体心理学,英文版被译为《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还加上了一个有点文学气息的书名《The Crowd》。Crowd这个英文单词,是人群的意思,从词根上Crow具有乌鸦或者欢呼雀跃等意思,乌鸦喜爱腐食、散乱无序。或许冯克利先生是出于此衷考虑,将中文版书名译为《乌合之众》,这个略带贬义的翻译应该是从英文版的Crowd衍生而来,而勒庞在书中对群体的心理、意见与信念、分类及特征的分析是客观、中性的。群体是否乌合,大概取决于时代背景和召唤他们的领袖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现在距离这本书形成的时间已经有100多年,里面有非常精彩的论断和分析,有些观点也能看出勒庞的民族、精英主义痕迹,如何解决这些论断中的问题不是这本书讨论的范畴,它的价值是提出问题。在20世纪初,这本书曾是不少政界领袖追崇的书籍,可能他们从中汲取了洞察并掌控群体的技巧,这些人物中有霸气而不体面的阿道夫,他便是掌握了日耳曼民族的禀性。时至今日,这本书依然对商业传媒、金融、社会心理学影响深远,于个人而言,能够对群体心理有一定认识,开开眼界足矣。

  经过法国大革命的洗礼,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也推进着法国民众向新文明探索的步伐,勒庞逐渐体会到群体在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性。于是,他以承认事实的口吻断言——群体时代的到来。

  “当我们悠久的信仰崩塌消亡之时,当古老的社会柱石一根又一根倾倒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唯一无可匹敌的力量,而且它的声势还会不断壮大。”

  20-21世纪,科技、军事、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交网络让群体这个有机体多了一种虚拟化的存在方式,商业文化的相互渗透也对民族性格和秉性带来了不起眼但又不可否认的变化。如果勒庞还活着,研究群体心理学的课题会让他感到更有兴趣和挑战,他所阐述的群体最稳定的世代遗传的思维结构,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群体心理、意见和信念,一系列的演进,会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而逐渐加快。

  书中有三段印象最深刻的,分别是讲述群体想象力的例子、苏伊士运河修建过程中德·雷赛布的意志力、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

  1)群体的想象力——“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这里勒庞引用了当时欧洲流感在巴黎造成死亡人数的例子,群体想象力并没有因为几年累计5000人而有任何影响,但是如果一天之内发生500人或者埃菲尔铁塔轰然倒塌,会对群众想象力的影响整整持续一周。群体这个有机物的神经系统比个体要迟钝得多,没有足够强烈的刺激,是不会有所反馈的。现在商业文明也是如此,搜索引擎、信息流等互联网应用,已经将民众接受信息和意见的层级扁平化,推广一款新产品要在群体中产生强烈的共鸣,是需要下点功夫的。传统的重复修辞等手法在广告传媒上不会失效,但新鲜事物要激发群体的想象力会更难。特斯拉为了让用户群体对其科技属性有深刻的认同,将一个坐着橡皮人的汽车推送到了外太空,其实人们并不关心这个车子现在到哪了、什么时候到火星,但是这个营销活动是前所未有的,完全可以征服众多粉丝的想象力。一提起Tesla,就有一辆红色的跑车带着人类往火星穿越,多么奇幻而又值得遐想和记忆!

  2)意志力——“那些能够持续保持意志力的人,尽管不那么光彩夺目,其影响力却要大得多。”

  为了强调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对群体的作用,勒庞提供了一个例证——德·雷赛布和苏伊士运河,一个把世界分成东西两半的人。面对一切反对意见、与他作对的`所有联盟,德·雷赛布经历过失望和失败,但都没能让他放弃修建苏伊士运河的信念。他追忆英国如何打击他、法国和埃及如何迟疑不决、工程初期法国领事馆如何首当其冲反对他,甚至有人试图拒绝供应饮水……千难万阻都没有征服他的信念,最终他被载入史册,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光彩的一笔。在一个民族文明演进的历程中,群体是无意识的存在,像离离原上草一样分散和荒芜,而领袖则是文明的火种,肩负理想薪火传承的使命,终将点燃燎原之势。这个过程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唯有持久的意志力才能胜任,中华文明史不乏这样的伟人。

  3)民族的生命循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野蛮状态发展到文明状态,然后,当这个理想失去优势时,走向衰落和死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

  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结尾,对民族的形成和生命周期分析得十分严谨。勒庞将一个民族的开端概括为遗传稳固、摆脱野蛮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他认为这个理想具有什么性质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足以让一个种族中的每个人在感情和思想上形成完全的统一。

  “在这个阶段,一种包含着各种制度、信念和艺术的新文明便诞生了。这个种族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会逐渐得到某些它建立丰功伟业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无需怀疑,它有时仍然是乌合之众,但是在它变幻不定的特征背后,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基础,即一个种族的禀性,它决定着一个民族在狭小的范围内的变化,支配着机遇的作用。”

  法国的群体看重平等,英国的群体看重自由,拉丁民族的群体或明或暗地倾向于集权,日耳曼民族崇尚力量和彻底性,大和民族崇尚集体本位主义,战斗民族深沉内敛也爱动手。地理文化论或许能解释一个民族性格形成的客观因素,群体以及领袖在此基础上制造的历史重大事件也会对一个种族的性格和精神带来深远的影响,主体和客体在历史的时空中不断地迭代演进,种族的文明也在螺旋上升的轨迹中不断谱写着新的篇章。

  “随着古老理想的丧失,这个种族的才华也完全消失了。它仅仅是一群独立的个人,因而回到了自己的原始状态——即一群乌合之众。它既缺乏统一性,也没有未来,只有乌合之众那些一时的特性。它的文明现在已经失去了稳定性,只能随波逐流。民众就是至上的权力,野蛮风气盛行。文明也许仍然华丽,因为久远的历史赋予它的外表尚存,其实它已成了一座岌岌可危的大厦,它没有任何支撑,下次风暴一来,它便会立即倾覆。”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15

  这个礼拜我们读的是乌合之众,嗯,是沐风所写的中国版的《乌合之众》,以下是读完后想法:

  01、一个人变得无脑,通常是各种原因作用的结果,所以不要轻易给别人贴标签。

  其次,不要忽视自己的任何一个小缺点,也许哪天他就和其他的小缺点一起共同组合产生化学反应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同理,可以培养一些小优点,也许某个时刻也能大放光彩呢!

  02、人们更容易花掉偶然性收入,因为没有可以对标的`努力。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很容易花掉得来的钱,大吃大喝大额购物,消费一些平常舍不得的东西。

  偶然性收入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提高大家的消费阈值。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因为购买了不符合自己消费层次和消费能力的名贵产品,提高我们的消费水平。待消费完毕,再回到原来的普通生活水平会很不习惯。

  03、利益和安全感算是非理性行为的终极解释,其余都是他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

  看起来是人们在路口聚集乱糟糟的一群之后就过马路,其实是因为一开始走的人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增加了通勤效率,于是自然谁也不肯吃亏。还有,当我们闯红灯被车撞了以后,不是白撞,而是哪怕车原本没有责任也得赔偿,这其实就是一种很不好的暗示,暗示随意闯红灯可以增加通勤的效率,风险却并不大。

  所以我们的所以过马路的成本是非常低的。我。最终总结人外在形态可以到,内心的各种行为都有其内在规律,不要轻易的批判一个人,也不要让自己轻易轻易的让自己成为乌合之众。

  外在行为可能乱糟糟,内心却其内在规律,不要轻易的批判一个人,也不要让自己轻易轻易的让自己成为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10-01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范文03-24

乌合之众读后感01-23

《乌合之众》读后感06-18

论语的读书笔记04-01

简爱读书笔记04-12

童年的读书笔记04-12

《简爱》读书笔记04-15

《童年》读书笔记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