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07 09:38:5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公开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开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公开课教学反思

公开课教学反思1

  带领学生学完李清照的《如梦令》,黑板上留下了几行板书:傍晚、小溪、亭子、划船的女子、满溪的荷花、惊飞的鸥鹭。

  此时仅剩一道“工序”,就该圆满结束。这就是想象词的意境。于是我让学生再读一读板书,然后闭上眼睛,一边背诵,一边想象。

  背诵进行得很顺利。我问:刚才眼前出现了词中所描绘的情景了吗?指着一句中等学生回答,结果是没看见。不死心,又问一名优等生,回答依然让人失望。铃声响起来了,这堂课只能在缺撼中结束了。

  好在下午就是两节作文课,且这次安排的训练内容就是把自己当成李清照,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把《如梦令》改写成一篇想象作文。这等于是一次弥补缺撼的机会。

  上课伊始,我指着教室后面的一口池塘说:“大家就把它想象成一条小溪,咱们的教室可当作亭子,你就是词人,同学就是你的朋友——当然李清照不会有这么多的朋友去喝酒。”

  从身边的这口池塘引导学生展开了想象,学生倒也来了兴趣。

  然后请学生们按李清照的个性想象她们是如何“尽兴”的。讨论之后,总结尽兴的方式:弹琴、唱歌、猜谜、喝酒……只是不能玩电子游戏——那是不符合历史的。

  尽兴之后,各自划船回家。此时,引导让学生从三个方面想象:一是眼中所见,二是耳中所闻,三是心中所想。经过讨论,田田的荷叶、灿烂的荷花、惊飞的鸥鹭,划浆的水声、鸥鹭的拍翅与鸣叫以及词人的焦急都被想象出来了。

  在此基础上,学生动笔作文,基本上能够一气呵成了。

  后来我想,想象真不是闭上眼睛这么简单的事。想象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历。虽然文学作品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如果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想象仍然是不到位的。当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如梦令》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学生终究是要走出学校的,他不能每读一篇文章都去打开多媒体吧。况且多媒体的直观性也限制了想象的丰富性——所有学生的眼前只出现一个相同的情景了。

公开课教学反思2

  年月日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时分秒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我首先从介绍年历入手,孩子们对年历的认识只是有个大致印象,对会不会看,怎么看并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我决定从认识年历开始,然后再圈出自己的生日。再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a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b了解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能正确记忆。

  再一个环节就是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时候。当我提出大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记忆的时候,没想到同学们大部分都能说出“一三五七八十腊”,我再直接给出“三十一天永不差”,大月就顺利记住了。后来我又介绍了另一种记忆大月的方法:“要找大月请记住,七八两月是大月,七月之前找单数,八月之后找双数”。至此,孩子们对大月小月已记忆的差不多了。

  我在介绍拳头记忆法的时候,讲的就相对快了一些。我觉得只要孩子们能准确记忆大月小月,了解一下拳头记忆法就可以了。也没多想,就直接进行当堂训练环节了。事后想想,对于课本中明确出现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明解了解并掌握。我在讲课的'时候,老是担心学生说的太浪费时间,或者担心学生说不到点上。忘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的相信学生,要“以生为本”。让他们先通过自学解决一部分,然后再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学生,通过这两个环节学生能解决了的东西,课堂上就不用再重复了。老师只是对一些学生不太明确的知识点点拨一下就可以了。

公开课教学反思3

  学校的远程教育课堂教学竞赛开始了,我选择了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莲文化的魅力”,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一直没有正儿八经的上过规范的活动课,也几乎没有现成的教案可以借鉴。一些教师认为,语文课嘛,不就是几个环节罢了。导入,讲解,提问,板书,作业等几个环节都有了,加上课堂气氛活跃,就是一堂成功的课。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几个环节,还得看教师如何把握,“度”把握得好,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语文教学中“度”的艺术怎样把握呢?笔者谈谈几点看法:

  1导入新课要有亮度

  在语文教学上,教师在传授知识中,引征一些古典史籍、名人轶事等来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是当用的。但一定要切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切忌旁征博引、故弄玄虚,教师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而学生却摸不着头脑、充耳不闻,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把教师的`旁征博引却当催眠曲,这样对牛弹琴,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所以,教师在导入时要注意内容、结构的亮度,要让学生能通过亮度,一下子明白教师将他们带向何方。

  2讲解课文要有力度

  一些教师认为,讲解课文,只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讲解或让学生分析,教师偶尔点拨就可以了。其实,讲解课文应抓住重难点,针对学生实际,教师点拨的力度适中才妥。那种过深、过浅的讲解都是不可取的。文章的分析讲解不能是蜻蜓点水,也不能大刀阔斧的讲座式。这样,在学生的情绪上就觉得枯燥无味、兴趣索然或产生畏难情绪,在知识的接受上可能出现不知或难知。

  3课堂活跃要有适度

  作为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法,力求使课堂气氛活跃一些,这是必要的。但一些教师却认为课堂气氛越活跃就越好,有时活跃得让学生忘记了是上课,这样的活跃算好吗?其实,课堂活跃的目的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教师只能是把学生引导在一种活跃的氛围中轻松学习,让学生在乐中学,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那种一味追求活跃课堂气氛而哗众取宠的做法是不妥的,学生就会只乐不学;为此,教师在活跃课堂气氛时要适度,要适可而止,学生才会又乐又学。

  4提问学生要有活度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问要灵活多变,问题也要有针对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提问题时还要随机应变、见机行事。不能只提某些学生或某几个学生,这样,就调动不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毫无目的的遍地开花,更不能毫无目标的随便抓兵点将,这样,会使课堂教学冷场或陷入困境,导致教学难以继续。

  5板书设计要有精度

  在课堂教学中,板书设计尤为重要。有的教师只注重板书的条理性、逻辑性,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性;只顾将那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而不分主次地板书一整板,结果使学生用笔写不及,用心记不住,到头还是等于零。于是,教师必须注重板书设计的精度,板书设计要精确、简要,让学生透过精简的板书就能抓住课文的主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6作业布置要有妙度

  作业布置是教师获取教学信息的一种手段。那种过浅、过深、过多、过少的作业设计都不利于学生掌握接受新知,巩固旧知。因此,作业布置要精妙,要紧扣内容,科学地、创新地、区别地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做到难易适度,题量适中。这样,既能使学生得以复习巩固,也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不两全其美吗?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好比操纵杆,如何操纵,得看自己怎么把握,只有“度”把握得好,才能顺利驶向彼岸,愿我们都把握好这“度”,做一个永不落伍的船夫吧!

公开课教学反思4

  昨天,一月十一日,我上完了全市的一节展示课《春笋》。面对礼堂里三百来个老师上课,这还是第一回。不过,心中倒很坦然,我没多想什么,一切全力以赴。上完,大家反映还不错,自我感觉还可以,当然还有一些遗憾,有待继续磨练。

  十天备课记录:元旦放假5天,我在家备课,儿子送到乡下住了两天。4号周四学生上课,我就到自己学校试上,我请了聂教导、王特来听课。第二节课上完,王特就开始和我就每个环节的设计进行揣摩,直到下午放学前,一个大概的思路有了。中午,王特就开头学生读拼音的方式给我现场观摩。晚上到家,我赶紧内化白天讨论的东西,写出了第二份教案。5日周五上午,我第2次进行试上,喊了组内三个老师来听课,结果上了十分钟,王特就亲自上台演示给我看。下午继续磨课,然后请美术老师画春笋图,做教具。星期天在家自己反复琢磨。8日周一上午第一节再试上,第三节去城中熟悉学生,下午借他们的学生上,请进修学校的2位老师和王特再次把关。9日周二上午回校再上,我去请了何校长来指导,何校长一番指点使我在两处重点句子的处理上茅塞顿开,于是教学思路更清晰了。然后请电脑老师帮着修改课件。晚上我结合白天讨论的再次修改教案,又忙到近11点。10日上午在电教办公室再次改教案和课件。下午第一节,我自个再试上了最后一次,自己找一下感觉。第二节去一(3)班熟悉学生。第三节在上课的多媒体教室装课件,准备好教具黑板、卡片。回想这10天,真是忙忙碌碌,事情都是我自己安排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总之,除了睡着,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想着课,整日思索的'滋味我是彻彻底底尝尽了。尤其是上课隔夜,我想放松一下,早点休息,可脑子特别亢奋,总是想个不停,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迷迷糊糊睡着。我想习武之人的走火入魔大概就是如此吧。

  回顾其过程,有一些随想整理下来以自勉。

  不断努力,才能提高。人要不断学习,所以有机会锻炼,就不能放弃。十天前,当周老师问我想不想上这次的市级展示课,我犹豫了,老师给我一个小时考虑。我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迎难而上。我这个人,很多时候总会这样想:没做过的,没经历的,有机会要试一试,以免留下遗憾,只要尽力而为,就行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选择的时机,是敢于挑战自我,还是放弃,选择的一刹那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选择不同,结果也就绝然不同了。

公开课教学反思5

  20xx年第一次在三中讲公开课,就是这一课,十三年后,又是这一课,但讲课的形式和课后的感受完全不同,公开课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自己也想在教学中有所突破,正好本次讲课要求用“生动课堂”的理念来指导实际的教育教学,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一次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按照惯例,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应该包括两个,一是名词的分类及可数名词变复数;二是用like的各种人称和句式来谈论好恶。我也在课前设定了同样的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了几个围绕目标并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但这次讲课前心里却是从未有过的没底。

  四十五分钟过后,仅完成了第一个教学任务。这么多年来的教学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我有意识地改变了从我自身的教学需要出发去实施所谓结构严谨的教学步骤,我努力让自己站到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和想问题,并注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提出问题。比如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哪些名词为可数名词,哪些为不可数名词,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并锻炼表达能力,但有时偏离了学科方向,而我却未能及时阻止和扭转学生的思路,教学反思《公开课教学反思》。再比如让学生例举他们所知道的食品名称,这大大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所有的学生都能有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性,因此课堂完全变成了他们自己学习的地方,我感受到了学生少有的热情和兴奋。我想,在这堂课上,学生们除了学到一些和英语有关的知识,更为主要的是他们多少愿意学习英语了,至少不会像以前那么讨厌这一学科了。再有就是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心情是放松的,而思维还是紧张的。

  以学生的生命为本,教育才能够得以真正的实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注意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给学生创设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各自的作用,让生命在教育教学中得以最大限度的激扬。

公开课教学反思6

  这两个学期以来,一直在尝试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这学期又经过几轮的公开课,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过去,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一走上讲台,便苦口婆心地开始他的课程传授,照本宣科,口若悬河,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有听的份儿,懂也得听,不懂也得听,学生无精打采,事倍功半,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自学,在学生充分自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则真正起到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先学”老师“后教”,能让学生知道自已要学什么,自已什么地方不足,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先学后教”能真正体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通过近段来的教学实践,充分认识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这样一来,由过去教师教的过程,现在变成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学生探索、追求、创新的'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担当幕后导演的角色,教师们有的放矢,针对疑难问题给予引导、巧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素质教育目标便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是:

  1、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很好方法,但推行时应逐步推进,不能操之过急。刚开始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预习,并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与交流,再用以往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与方法,然后慢慢的过渡到完全由学生课前自学的形式。

  2、必须逐渐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阅读能力的培训,加强学生对例题分析方法的指导,以提高他们自学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应加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提高自学的效果。

  3、在典型例题的解答上,无论是问题的分析、解答过程的书写、方法的归纳与反思等环节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系统性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减少不良思维定势的产生。因为现在的教材内容多,课程时间少,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来复习,这样更需要进行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了。而学生在校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几乎上课到校、下课就离校,这样,为达到这个目标仍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等进行系统性的探究,这是在课堂上必须加以解决的。同时,课堂上必须以练习来检查与巩固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否则久而久之学生的成绩就会下滑,他们对学生的兴趣也就减谈了。

  总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学生,健康还给学生,能力还给学生”,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

公开课教学反思7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讲授的是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丰碑》一课。本文记叙了红军在过雪山时,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赞颂了军需处长为了革命的胜利,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质。结合本次我们教研的主题“在阅读教学中落实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策略,在教学时,我以重点的词、句、段为依托,由感悟环境的恶劣到体会人物品质的高尚,由将军态度的变化到理解丰碑的真正内涵为主线,步步深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会,从而有效地学习语言文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但有助于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更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作为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

  由于这篇课文讲的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所以在理解感悟文本时会使学生有很大距离感。于是我就以“幸福”这个话题导入,让学生谈谈什么是幸福,从而体会到自己正身处幸福之中。之后话题一转“其实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的”,这样一来,就会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为什么是来之不易的呢?从而引出新课,让他们自然地走进文本之中。

  二、重组教材,感悟品质

  由于本篇课文较长,讲课时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课前备课时,我就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第七自然段以及对将军描写的段落上。对于课文1、2自然段红军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只是让学生感知朗读,并展开想象,落实了语言字的训练。之后就将将文中结尾的“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作为串联整节课的重点句。分别在感知军需处长的品质、体会将军内心情感的变化以及理解“丰碑”的真正内涵后,分三次出示并引读这句话,更好地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讲究实效,又感悟了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

  三、夯实语言训练,加深理解感悟

  巧妙、夯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地深入文本、体会情感。

  在这节课上,为了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题,首先对于文中空白内容我引导学生进行了想象训练,例如:让学生想象这支队伍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通过想象,深刻地体会到了行军的艰难,也为接下来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感悟将军愤怒后,又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这位将军,会怎样训斥军需处长?学生通过角色转换,又很好地体会了将军的`内心感受。除此之处,在学习描写军需处长的一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军需处长的动作、神态、穿着等描写,通过句式对比,换词练习以及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不但让学生体会了他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献身精神,更让学生感悟了文中语言的准确精妙,同时也渗透一些写作方面的指导。在学完本文后,又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军需处长的敬佩之情,学生内心的情感呼之欲出,既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学习军需处长牺牲的一段时,当体会他为什么如此镇定安详时,对于学生的回答只是一带而过,引导不够深入。对于一些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有效地加以评价,还有就是感觉整节课自己提的问题过细,总觉得是自己在牵着学生的思路走,学生谈体会也不是很深刻,与我预设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还恳请各位专家及教育同仁能给予更多的指点与帮助,谢谢大家。

公开课教学反思8

  1.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课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完全备透(我本以为学生在早读课读了两遍,可能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教法实施不紧凑,特别临时换教学思路,容易乱。教学预案没有做足。这也可能是自以为是自己教了十来个年头,一切皆在胸中的原故。原来人都是摔倒在熟路了。

  2.讲授有时放得过开,扯得过远。尽管这样做学生听得很有味,也增加了知识,但在公开课、比赛课上,这是不提倡的做法,容易失控。张弛有度,收放恰当。

  3.最后要讲的是,发给听课老师的教案中,还有一些错误,这是不应该有的。(近一年用万能五笔打字,老是打错字)

  4.当然,这堂课是不是完全没有亮点?也并非这样,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还是基本上保持了我多年来一贯上课风格(在轻松幽默中,又不忘记知识点的.落实)。另一方面,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立本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体悟作者的情感方面,至少在立足文本方面还是做到了的。记得我高中的时候,第一个英语老师幽默风趣,每天上课都有故事听,什么他家的事,他老婆的事,他七大姑八大姨的事,还有其它他知道的事,有事没事总喜欢在课堂上扯一扯,我们那时候听得很有味,现在依稀记得。但是每次一到考试,成绩总是惨不忍睹;我的第二个英语老师却是一个十分古板的人,言语平淡,什么语法知识一次一次地讲,听得十分乏味,教室后排更是卧倒一大片。多年后,我自己做了老师,我一直在追求一种境界,既要让学生听得有味,至少不睡觉;又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到一点知识,毕竟我们还是应试教育。分数依然是学生的命根。多年实践下来发现:不紧要处,可以博征旁引一下,适当地拓展话题;紧要处(跟高考有关的),一定要盯死学生,该记就记。所以,细心的老师可能发现,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笔记本,大部分学生都有一本《现代汉语辞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典》。

公开课教学反思9

  本课教学内容是发展跳跃能力,是小学水平二(四年级)体育课学习的重要内容.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想体现"让学生在体育课中玩起来"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下面就谈谈本人上完课后的反思:

  一、玩中练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因此,我在课的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开火车"的小游戏并且还有这个游戏的许多变化,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上课角色,玩得十分开心,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上课的热身准备活动.在下面的教学中,我始终在贯彻执行这种教学思想,无论是学习跳跃技能,还是知识延伸,或是放松身心,我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如:"跳障碍""蟹抓虾"等让学生始终在玩中开展技能的练习,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愉悦身心.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喜欢这种练习方式,整节课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乐于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并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如李州、黄浩伟等同学都表现十分特出。

  二、玩中学

  新课改的体育课,我觉得并不是简单的玩或者是做游戏。

  因此无论教师设计了怎样的课,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在玩中有所收获,即玩中学。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跳跃的简单方法以及增强腿部力量,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两个小游戏:一个是跳障碍,一个是蟹抓虾.通过组织让学生玩这两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明白了“跳跃的高度与蹬地的速度、力量”这个重要技术的原理,并能在实践练习中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许多平时体育不是太好的学生也轻意的学会了这个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方法要比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的效果要好,而且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技术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获取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强调探究性学习的思想。我在课的结束部分设计了一个"合作创新,愉悦身心"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孤岛救援”,整个救援过程都是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的,真实的就是美好的.发挥孩子的创造力也是体育课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以上是这节体育课上完后的一个教学心得,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密度的掌控,学生掌握技术的反馈评价的及时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公开课教学反思10

  四年级下册的图形平移又叫二次平移。这个说法是相对于学生在三年级所学的平移所定的。以前的平移就是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一次。现在是连续平移两次。

  一、预习作业

  虽然书本上的内容很少,但是操作性的东西却很多的。操作是最花时间的。所以昨天晚上我布置了作业,是想想做做的1、2题。估摸了一下,第一题学生能够做,第二题吗?反正要花时间,就让他们自己去尝试一下吧。有了第一题打的底应该会好很多。今天把书本收上来一看,确实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那么,这堂课就是针对学生的问题来进行讲解。

  二、学生的问题

  1、是没有掌握好平移的方法。我们平移一个图形是点和线段的结合,通常抓住一个点,从该点出发,数出各条线段相应的格子数,进行相应的平移,这样省时省力。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一些观察不细的学生而言,容易数错线段的.格子,观察也不够到位,在平移图形时就会发生图形的变形。在三年级是我要求他们多找几个点再逐点进行平移。现在学生平移过后的图形又开始变形了。所以,今天在课上我格外地讲图形平移的技巧,如点对点呀,线对线呀。哎,真是老生常谈,谈多了也不一定有效。

  2、是图形的连续平移,而不是分别平移。

  有些学生是根本没有弄懂自己要做什么,就开始拼命地做。如把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4格。应该是平移5格后,根据一次平移后的图形再向上平移4格。班上有两个学生就把原图分别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4格。

  3、是细节不够注意,譬如平移的方向箭头,格子数错,图形从哪个地方开始移呀。总之形形色色。

  因为课堂上有了针对性,再加上中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磨作业,所以,作业情况尚可,最起码没有三年级刚接触平移时的一塌糊涂。

公开课教学反思11

  我所上的《金色花》一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后获得些许的赞扬。反思本节课一个个真实的情景,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合格的语文课、建构活力课堂颇有感悟。

  1、读出“语文味”,创造诗意课堂

  程少堂老师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富有学科个性和教学个性的审美快感。

  在《金色花》一课中,我主要通过灵动多姿的朗读(听读、赛读、评读、范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感情,从而读出“语文味”,创造诗意的课堂。学生读得非常认真,虽然读得不是很好。于是在我的启发诱导之下,有不少的同学大胆地用稚嫩的童声来读,重音、语速,情感都把握得很好。例如冯尔学当读到“我不告诉你”时,那稚嫩的略带撒娇的童声引起在场听课老师及同学们的笑声。

  2、关注动态生成,把握瞬间精彩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就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他还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引领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上《金色花》一课时,我在课的结尾设计了一个环节:以“假如你在妈妈生日的这一天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会变成什么呢?” 请学生倾诉内心至爱。有一个男孩子说,会趁妈妈出去的时候,偷偷地把地板擦得干干净净,把家里的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也有同学说,希望变成一架飞机(一艘轮船),让妈妈乘坐到世界各地去旅游。也有同学说,希望变成一棵树,春天勤生绿叶,长得枝繁叶茂,夏天母亲可以在树下乘凉,为她遮风挡雨,秋天树上的果实成熟了,母亲可以摘下解渴,如果她需要钱了,就砍掉自己身上的树枝去卖……我以及听课的老师都被同学们的真情深深打动了。在这种氛围中,许多上课很少主动举手发言的同学都纷纷发言表达对母亲的爱。此时下课铃声响起,我说出了此番结束语:同学们,沐浴着母爱成长的你们要懂得加倍地回报,去爱你们的母亲,爱你们的同学,爱你们的老师,爱祖国和人民。愿你们在被爱与给予中拥有一个丰富美好的人生!”

  在这里,学生在老师营造的.和谐的对话氛围中,与本文对话、与自我对话,敞开心灵,思绪飞扬,从而在熏陶感染中建构起新的思想链条,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在课堂上,没有纯粹的理念,一切细节同时都是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人所上的《金色花》一课在许多细节处理上反映了教师的理念仍有待转变。如:问题的探究未够深入,学生的思维仍受着老师的操纵。我想,要上好一节合格的语文课,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归根结底还是要转变理念,提高自身素质,让语文课因每一个富有个性的“我”而精彩吧。

公开课教学反思12

  出示《风》一课,使我收获良多。总结本节课的得失,现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运用“风”的主题幻灯片,同时以谜语诗旁白的形式,直接“带入”风:“……它一来呀,(省略下载可看),也能把我们头发弄得乱糟糟,它能送走蒲公英,能推动帆船,还能把风筝送上天空……”学生看着动态的`画面,答案呼之欲出。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体会风之美。我选择与文字描写相符合的音乐和画面,制作了动态课件,让旋律、文字、形象形成情景再现,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提升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会加深。

  3.注重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文本之美。(省略下载可看),同时鼓励学生采取配合读、带着动作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4.调动多种感官,感知风。用一张纸演示“颤动”,(省略下载可看),静静地站在阳光下,微风吹来,轻轻舞蹈。在学生脑海中初步形成了“风吹、树叶颤动”的形象之后,再来看视频“与我们想象的一样不一样”。

公开课教学反思13

  《看日历》是让孩子借助日历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知道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 学会用歌诀、拳头等方法记忆大小月,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在探索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本课的重难点是发现并记住每个月及平、闰年二月的天数,在设计时,我注意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习内容,安排教学环节。但这节课上完之后,感觉并不是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有些勉强过关,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只等着听别人的,不去自主思考。如出示大小月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时,再全班交流,总结出判断的规律。

  2、练习中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不足之处:

  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大小月之后,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我还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同学起立又坐下,有的同学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说明发现的知识单凭死记还是很慢的,而且读背时间很有限,必须把它融入到练习中反复出现。

公开课教学反思14

  一、教材、学情分析

  立定跳远是三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为学生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

  2、学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如果一味的.跑和跳,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愿意学。据观察了解,小学生十分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为了能使本课的情境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将主要教学内容用以“小青蛙捉害虫”的方式贯穿,以“小青蛙”来命名立定跳远。安排“青蛙捉害虫”的游戏来改变练习手段,让学生带着他们各自喜爱的角色去练习,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情境教学变换进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使学生懂得害虫是庄稼的最大的敌人,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都应该知道保护它。

  二、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具有探索创新精神,能接纳他人的身心健康的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

  1、设计新颖的组织形式

  本课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玩耍一样,设置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除了采用指令性集体练习外,也采用了非指令性的结伴练习形式,同时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挥的练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能力的广阔空间。在练习中,注重鼓励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显示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公开课教学反思15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其整个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为体现课改精神,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上完这节试讲后,我有如下反思:

  一、将生活引入课堂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学用的归宿。任何数的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到处都是数学。”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你在生活中见过用字母表示的符号吗?(如:SOS、P、M、CCTV……)电脑演示

  2、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简洁明了,容易明白)

  3、由儿歌引入课题,抓住学生好奇心。

  通过这样地教学,学生会惊讶地发现“数学就在我生活中”,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无疑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给学生创设情境,体会意义。

  (一)猜年龄

  1、让学生猜猜老师的年龄。

  2、提示:老师比xx大24岁。

  3、让学生推算在不同年龄阶段时,老师的岁数是多少岁?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例如:1+24=25(岁)2+24=26(岁)3+24=27(岁)……11+24=35(岁)

  (二)数数猜猜,发现规律。

  1、动手操作,摆出一个三角形。

  2、提出问题:摆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3根)那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10个呢?请算一算。摆a个呢?

  让学生经历操作和思考,表达和交流等过程,运用学生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把游戏带入课堂

  巩固练习中,出示了学生非常熟悉稚气的儿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以风趣的儿歌作为学生的素材,学生在素材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中切身体验数学中的奥妙。

  四、存在的'不足

  1、重点不突出。在每一个环节之后,教师应及时小结,这样,学生的思路更清晰,课堂的重点也更突出。如:猜年龄之后应重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这样对后面的练习学生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2、难点要分散。本节课看似简单,在实际上过之后发现,用字母表示定律、公式这一内容在本节课出现,学生掌握不牢,虽然动口、动笔写过一遍,但在课后的验收中只有十位同学过关,而且课上时间不很充裕,草草收场。

  结合试讲中存在的问题,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做了相应的调整。在本班讲这一课时,把用字母表示定律、公式放在了练习课中,这样一来,课堂上的时间充裕,针对本班的中下生不时地提问、追问、反问,并及时地总结,学生对本课的难点掌握较好,并且做了大量的练习,书上的、聪明数学的题也都做完了,教学效率较高。在下一课(练习课)中,用字母表示公式就有了充裕的时间,说一说、写一写、记一记,课后验收正确率大幅度提高。

  通过这两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如果每节课都能不断的反思,在总结中提高,那么我们今后的每堂课将变得更加有效。

【公开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04-01

公开课教学总结05-05

经典教学反思03-08

拼音教学教学反思11-29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11-13

《温度》教学反思01-24

大班教学反思01-20

回声教学反思01-21

音乐教学反思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