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02 10:28:26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科学教案范文集合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PPT课件、视频一段、电子白板。

  两人合用一张动物图片,上面有蜘蛛、蝗虫、枯叶蝶、螳螂、青蛙、狮子、北极熊、螃蟹、猫头鹰等。

  重难点

  结合《纲要》和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我将“引导幼儿知道动物保护色及其作用”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用课件的形式给幼儿直观、形象的展示;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运用游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小动物所在位置,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与接受。

  活动目标

  加深爱护动物的情感,共享游戏的快乐。

  学会观察、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学会发现问题。

  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在情境中导入

  1.图一: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说说艾玛的外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它是谁?艾玛长得什么样?艾玛要和你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

  2.图二:引导幼儿描述艾玛躲藏的位置,教师演示课件。

  3.图三:请幼儿用激光教鞭指出艾玛第二次躲藏的地方,教师演示课件。

  4.引导幼儿说出艾玛在图二、图三中躲藏的位置并进行标注。

  5.提问:艾玛为什么会选这些地方?

  6.小结:艾玛非常聪明,它躲的地方与它身上的花纹差不多,所以我们不容易找到它。

  二、动物搜寻,在探索中发现

  1.拿出动物图片,幼儿两两合作找出其中隐藏的动物,用笔圈出来。

  师:艾玛的朋友也来捉迷藏了,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找找它们躲在哪里,找到后就在小动物身上贴上标记。

  2.请幼儿说出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

  3.运用电子白板技术验证幼儿的发现。直接找出的动物:青蛙、蝗虫、螳螂;链接的动物:狮子、北极熊;使用放大镜的动物:螃蟹;使用聚光灯的动物:猫头鹰;使用动画演示的动物:枯叶蝶、蜘蛛。

  4.讨论:仔细看看动物和它们躲藏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颜色为什么跟周围环境这么像?有什么用处吗?

  5.教师总结:这些颜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我们叫它保护色。动物世界很神奇,为了保护自己,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相近的保护色,以此来隐蔽自己。有了这种独特的保护色,敌人就不容易找到它们,就能保护它们的安全。

  三、视频欣赏,在分享中提升

  1.师:刚才这些动物朋友只有一种保护色,艾玛还有一个朋友特别厉害,能变好多种颜色,你知道是什么吗?我们来看一看。

  观看视频“变色龙”。观看过程中提问:刚才它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变成绿色?这次它会变成什么颜色?

  2.师:变色龙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我们一起到花丛中找找吧。看一看你找的变色龙藏在什么颜色的花朵里,它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意愿涂色,让变色龙变一变,变好之后就把它藏在相应颜色的花丛中。

  四、生活链接,在运甩中拓展

  1.师: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根据动物的保护色想到了保护人类自身,小朋友想一想,人类会怎样利用呢?

  2.出示课件后提问:他是谁?你认识这种衣服吗?解放军为什么要穿这种衣服?

  3.教师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先进地利用了保护色,解放军叔叔穿上各种色彩的迷彩服,在战场上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五、自主选择,在游戏中巩固

  师:你们想不想玩捉迷藏的游戏?

  出示幼儿园草地、红色滑梯、黄色花丛、蓝色墙壁等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衣服的颜色,想一想适合躲在幼儿园的什么地方,然后一起到室外去玩捉迷藏游戏。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天气与生活

  2.教具:电视(准备一段天气预报的播报语言)。

  3.课件:天气卡片

  趣味练习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报天气预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播报

  各位观众,大家好,现在播报天气预报,

  2.幼儿播报

  谁想当天气预报的播音员来给大家播报天气预报。

  请幼儿尝试播报。

  二、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

  1.你们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

  (让幼儿互相讲述,怎样知道天气预报的。)

  2.课件演示

  教师:原来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知道天气预报呢。

  观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

  手机短信提示天气预报;

  收音机里播报天气预报;

  网络获知天气;

  人们互相告知天气等。

  三、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

  1.人们为什么要获取天气预报的消息呢?

  知道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2.课件演示

  使幼儿充分感知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课件1:蔬菜大棚

  这位叔叔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预报?

  (2)课件2:司机

  司机叔叔为什么关系天气预报?

  (3)课件3:游客

  游客为什么也关心天气预报呢?

  3.小结: 天气预报百姓生活离不了, 我们可以听天气预报出门 旅游;

  听天气预报增减衣服;农民伯伯也要听天气预报栽种庄稼、蔬菜等;

  不知不觉间,我们每天收看收听的天气预报变出了新模样。

  四、制作天气卡片

  1.出示天气卡片

  让幼儿观察天气卡片,分别说出天气情况,感知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请小朋友制作天气卡片,也来关心天气,学习保护自己的生活常识。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科学教案 篇3

  1.经历一个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资料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好处的过程;经历一个创造条件将垃圾回收利用的活动。

  2.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认识回收标志;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

  【教学准备】

  学生:带一些平时会扔掉、但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来;分组分品种调查废材料再生利用的方法和好处。

  教师: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酯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等;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出示一袋装有一些纸盒、玻璃瓶、塑料瓶、废金属的垃圾)这是什么?是垃圾还是资源?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垃圾的回收利用。(揭题)

  二、 回收利用报告会

  1. 把带来的物品集中起来,检查这些物品是不是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2. 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中,以哪几种材料居多?

  3. 按制作的材料,把这些物品分分类,再统计出每一类的数量。(详见表格设计示例)

  4. 回收利用这些材料有哪些好处呢?按玻璃、钢铁(金属)、纸、塑料分别来说一说。

  5. 不少同学都是通过一些数据和资料来说明回收利用和生料加工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你们是怎么搜集到这些数据和资料的?对于这些数据和资料,你们有什么感想?

  6. 如果回收利用垃圾花的钱比生料加工花的钱更多,那就不需要回收了。对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看的?

  7. 仔细观察那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塑料饮料瓶,上面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志?这个标志在哪里?是怎样的?有什么含义?数字表示什么?下面的字母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为垃圾的回收利用做什么贡献?

  8. 简介这个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

  9. 你们认为较为完整的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应包括哪些方面?

  (引导认识方案应包括垃圾减量、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这三个大的方面)

  三、 建一座回收中心

  1. 对于这些已经分类的、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我们应该怎么办?

  2. 我们的学校、班级垃圾回收利用工作做得怎么样?还可以做哪些改进?

  3. 让我们行动起来,回收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具体该怎样做呢?

  4. 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方案主要包括:需要做几个分类回收箱?

  不同材料的回收标志如何设计?需要文字说明吗?

  回收箱放置在什么地方?

  如何管理回收箱?谁来管理?等等。

  5.简介并评价方案。

  四、 总结、拓展

  1.将收集、整理过的资料进行布展。

  2.利用课外时间,组建一个班级或学校的资源回收利用中心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思想:

  一天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在轮胎里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冰,冰是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圆圆的洞,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七嘴八舌讨论的十分热烈。我抓住这个机会,通过让孩子亲手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冰变化的奥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感受亲手实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摸摸,了解冰的特性。

  2.引导幼儿了解冰的形成及用途。

  3.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索精神,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冰雕的图片

  2.提前冻好的冰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亲手操作,探索冰的特性

  1.每个组若干块冰,幼儿自由玩冰。

  2.看一看,想一想,冰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冰放在手里感觉怎么样?

  小结:冰放在手里硬硬的,凉凉的,有的冰是透明的.,有的冰是白色的,摸上去滑滑的。

  二.通过实验,了解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1.每个小朋友手里拿一小块冰,使劲握住,观察有什么变化。

  “请小朋友看看你手上的冰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手上的水是哪里来得”?

  2.每个组放一盆热水,请小朋友摸一摸水是热的还是凉的?(热的)

  3.请幼儿把冰放进去,看看冰有什么变化?(慢慢变小了,没有了)

  4.再摸摸盆里的水是热的还是凉的?冰到哪里去了?(冰融化成水了)

  小结:冰放在手里和热水里都会化成水。

  三.通过观看图片和谈话了解冰的用途 。

  1.提问:冰有什么用途?你喜欢冰吗?请幼儿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冰能吃,放在可乐里凉凉的很好喝;发烧时能降温……”,“路面上结冰容易滑倒”。

  2.欣赏冰雕图片,感受艺术的魅力。

  四、幼儿动手制作彩色的冰 。

  1.共同讨论制作彩色冰的制作方法。

  2.幼儿利用各种器皿、颜料制作彩色的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就做什么颜色的。

  活动延伸:把制作好的彩色水放到阳台上,第二天欣赏自己冻的彩色冰,感受实验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动物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

  2.提高观察、分析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课前请幼儿搜集有关动物间联络方式的知识。

  物质:各种动物的图片、展板、头饰、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一)教师口技表演(小鸟叫声),激发兴趣。

  过渡语:小鸟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可以用叫声来联络伙伴,那你们想知道其

  他动物是怎么联络伙伴的吗?今天我就给你们带来了动物交流联络时的录像,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观看两种动物的联络方式,引出主题。

  提问:蜘蛛遇到危险时,是怎样联络伙伴的?

  蜜蜂是怎样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摇摆舞,八字舞)你知道其它动物

  是怎样联络的?

  过渡语:动物之间的联络方式有很多很多,下面就请小朋友和你的'小伙伴边看着大图片边交流讨论:其它动物都是怎样联络的。孩子们,请到这边来!

  二、展开:了解动物的三种主要联络方式

  (一)幼儿自由观看讨论动物图片,发现学习。

  (二)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主要的三种联络方式。

  1.幼儿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的联络方式。

  2.幼儿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动物联络方式的归类。

  A.通过模仿动物叫声,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声音”联络方式。

  B.观看蚂蚁联络时的动画,引导幼儿了解“行动”联络方式。

  C.演示科学小试验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气味”联络方式。

  (三)幼儿操作图片,练习巩固。

  1.幼儿每人自由选择一张动物图片,与同伴相互交流联络方式。

  2.幼儿自己判断再将手中的图片贴到相应的板子上。妈咪÷爱婴÷网÷幼儿园_教案频道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检验。

  4.开阔视野,粗浅懂得动物与人们的关系。

  (1)了解动物的其它联络方式。

  (2)观看课件,知道动物的联络方式还能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蝙蝠(超声波联络方式)——发明了雷达

  (3)学习了解动物主要通过声音、行动和气味三种方式传递信息。

  海豚(超声波联络方式)——对治疗脑瘫患儿非常有效

  狗(气味联络方式从中延伸介绍很多动物像狗一样具有两种或三种的联络方式)——搜救犬。

  三、结束:表演动物的联络方式自然结束

  设置情景,带领幼儿表演蚂蚁的“行动”联络方式,自然结束。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

  2、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及水污染的严重性。

  3、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相关领域:科学

  适用对象:中班幼儿

  教学方法:观察、体验、品尝、交流

  活动准备:

  温开水一杯、牛奶一杯、白酒一杯(杯子为透明的)、水污染图片一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稳定幼儿情绪,请小朋友听倒水的声音,“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二)基本部分

  了解认识水,让幼儿知道水是流动的,透明的、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的液体,出示牛奶和水,让小朋友观察颜色。

  师:“这是一杯牛奶,小朋友看看牛奶是什么颜色的.呀?老师这儿还有一杯水,小朋友看看水和牛奶的颜色一样吗?小朋友透过水和杯子还能看到老师的手指呢。这说明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的。”

  (出示一杯温开水、一杯白醋、一杯白酒)(杯子是透明的)

  师:“小朋友看,这有三杯透明的液体,其中只有一个杯子里装的是水,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办法将水找出来“(启发幼儿闻或尝)

  师:“请小朋友试试能将水拿起来吗?

  (通过此尝试,让幼儿感受水是流动的)

  (每组都有准备好的一盆水)

  师:“通过我们以上做的小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水是无色无味会流动的液体。

  2、讨论水和人类的关系

  师:“小朋友知道水都有什么用呢?(请幼儿自由发言后,看图片)

  (此过程让幼儿懂得水可以灌溉农田,还可以发电、灭火,水的作用可大了,结合幻图片向幼儿讲述水的作用,再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水是怎么被污染的如:公园里的小河上一些人乱往河里扔垃圾,一些企业乱排、乱放导致了水污染。)

  3、教育幼儿保护水,节约用水。

  师:“小朋友知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吗?(不乱扔垃圾,还要注意节约用水,每次洗过手后,要将水龙头关上,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结束部分

  师:“我们桌上的水已经被小朋友玩脏了不能喝了(幼儿体验水是流动时玩脏了) 但是这些水要是白白的倒掉多浪费呀,小朋友想想这些水还能用来干什么呢?

  (可以用来洗脏手绢或给花浇水等等)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不倒娃娃,发现不倒娃娃的有趣现象。

  2、体验制作不倒娃娃的乐趣。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过程:

  一、“不倒游戏”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身体不倒”的游戏。规则:摆动你的身体,但保证它不会倒在地上。能做到吗?(滑稽音乐)

  二、观察、感知认识不倒翁

  1、教师:身体不倒真好玩,看,那边也来了一群可爱的不倒娃娃,他们好想跟你们一起玩呢!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两人合作玩一个不倒娃娃,先去看一看不倒娃娃长什么样?再玩一玩它是真的不倒吗?(听到铃鼓声轻轻走回来)

  2、教师:谁来说一说你玩的不倒娃娃长什么样?(介绍)不倒娃娃真可爱,上面的脑袋小小的尖尖的,下面的身体圆圆的大大的。对了,不倒娃娃真的不倒吗?谁来玩一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两名幼儿示范)不倒娃娃真好玩,我也想来玩一玩!看!(教师示范玩两个不倒娃娃)

  3、教师:诶,我的不倒娃娃跟你的是一模一样的`,他怎么一推就倒了呢,怎么回事?(让幼儿发现其中一个娃娃倒下了,给幼儿看)

  三、师幼共同探究不倒翁的内部构造教师:(同时打开两个娃娃的身体)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在身体下面放了橡皮泥就不倒了呢?请你感受一下这两个不倒娃娃的身体!(一个轻一个重)教师:原来不倒娃娃最厉害的秘密就藏在这里呀,只要在她的身体底部放些橡皮泥就可以了。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好玩的不倒娃娃?在你们的操作台上老师已经提供了一些制作不倒娃娃的材料,请小发明家们四人一组,也做个不倒娃娃吧。对了,每个不倒娃娃都长得差不多,怎样知道哪个才是你做的呢?我已经在它们的小帽子上贴了一个小标记,这样你就绝对不会搞错了。

  四、初步尝试用橡皮泥做不倒娃娃

  1、教师:(选择一个成功和两个不成功案例:橡皮泥太少、倾斜或太多)这三个娃娃是刚才我们的小发明家做出来的,我们来看看都成功了吗?哪个没成功?为什么?

  2、通过比较共同发现不倒翁制作的小问题,一一解决。引导幼儿发现成功不倒娃娃需要的橡皮泥要足够多,太少了,底部太轻,就会立不起来;另外,橡皮泥粘的不牢固也会倒,太多了也不行。

  五、再次操作,改善完善自己的不倒娃娃

  1、教师:这下子我们总算明白了制作不倒娃娃的最佳方法,亲爱的小小发明家们,失败一次没关系,让我们重新去改良一下刚才没成功的不倒娃娃,请你们好好把握,怎样才能成功,已经成功的小发明家可以聚在一起比一比,玩一玩,谁的不倒娃娃最神气。

  2、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制作的不倒翁。

  六、不倒娃娃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1、教师:不倒娃娃真好玩,怎么推怎么摁她都不倒,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东西是利用不倒娃娃的方式制作并使用的,看!(看图片)

  2、教师:原来不倒娃娃可以用来当做锻炼身体的沙袋呀,看,我这儿也带来了一个专门给小朋友玩的不倒熊沙袋,想不想来尝试一下?(两个两个上前玩一玩)让我们抱着它去大大的操场上玩一玩!

  活动反思:

  作为科学活动,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兴趣,探究出一个结果不应成为一节科学活动的重点。不唯上、不唯书,存有一份好奇和质疑应是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带给孩子的珍贵理念,也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更新的观念。当然,活动中也存在较多的亮点。如教师能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索与兴趣,在探索发现环节弱化老师的控制,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孩子,使孩子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探索,自由大胆表达。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探索,感知空气的存在,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探究空气的秘密。

  活动准备

  1.充气皮球一只、瘪皮球一只、气球、塑料袋若干。

  2.玻璃杯、蜡烛、透明塑料杯、粉笔头、吸管。

  3.装有水的玻璃盆、充气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充满气的皮球与没有气的皮球,请幼儿观察,引起幼儿的兴趣。

  问:是什么让皮球鼓起来的?(让幼儿大胆猜测)并为瘪皮球充气。

  2.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空气,寻找空气,启发幼儿说出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1)气球放气,让幼儿观察,看一看,能看到空气吗?

  (2)让幼儿用鼻子闻一闻,能闻见空气吗?

  (3)让幼儿用手抓一抓,能抓住空气吗?

  3.引导幼儿探索实验,发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1)请幼儿分组用塑料袋在活动室内及走廊各处找空气。

  (2)分组实验:用吸管往杯子里吹气;在水中捏充气玩具;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往透明塑料杯中扔粉笔头;摇晃装有水的塑料瓶看看有什么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

  (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轮胎、游泳圈、热气球等)

  4.简单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空气是宝贵的,树立环保意识。

  (1)请幼儿捏住鼻子,闭上嘴巴,感受片刻。

  (2)帮助幼儿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空气。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感官感知冷和暖

  2、初步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声音-小动物叫声

  2、各种取暖的物品(手套、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用凉水洗手后,与宝宝握手,引出主题。

  让幼儿比较谁的.手冷?谁的手暖?

  2.讨论:

  怎样让老师的手、身体变得暖暖的?

  3.教师根据宝宝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取暖物品,让宝宝感知暖。

  4.以小动物叫声引起宝宝的注意。

  小动物也要过冬呀,我们帮助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物品吧。

  5.游戏:小动物过冬

  引导宝宝做妈妈,为小动物带上不同的取暖物品。

  学说:宝宝,现在还冷吗?

  6.表扬“爸爸、妈妈”们的积极表现。

  培养宝宝爱护动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