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灯笼是节日喜庆的象征。
2.能正确为灯笼涂色。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过年 过元宵节。
2.物质准备:灯笼图片若干张油画棒 人手一份未涂色的灯笼 涂好的范画。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图画书。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二、给灯笼穿上漂亮的衣服
1.教师出示灯笼的范画。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都有什么颜色,讲解涂色要求。
2.幼儿动手操作涂色,教师指导,颜色涂均匀,不出格子。
注意画面干净整洁。
3.展示幼儿作品,涂的好的给予表扬,较差一些的多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欣赏时装表演,感受图案与色彩的美。
2、学习用手指作画,装饰小花衣。
3、在作画中,鼓励幼儿用不同形式大胆创新设计图案。活动重点:指导幼儿正确的作画。
活动难点: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
活动准备:各色颜料、抹布、范例
活动过程:
一、以时装表演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
播放乐曲,幼儿随音乐走T台。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小模特的衣服都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
幼儿描述各种衣服的不同图案,花样,颜色,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二、欣赏小花衣,感受图样的美。
出示各种不同花样的小花衣,幼儿欣赏。
师:小花衣上有什么图案,用了哪些颜色?
这些衣服上的花纹是用什么画得,怎样画?
幼儿欣赏、讨论、交流。
师:如果请你做小设计师,你的花衣会是什么样的?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三、点画“小花衣”,指导幼儿创作。
教师示范点画,幼儿观察作画步骤。
指导要点:
1、手指蘸色不要多。
2、手指作画要注意画面干净。
3、换色时,手指要擦干净。
组织幼儿按意愿作画。
四、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通过与幼儿的交流,观察幼儿的作画过程,及幼儿自己对作品的评价过程,我发现,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几个“对话”
1、作品对话。这个是对教师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反思自己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自己是怎样理解幼儿的作品?幼儿创作的过程和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的
一种自我表达,因此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作品,除了技能上的评估以外,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关注“画什么”、“怎么样画”等问题,更多地转向关注幼儿的行为过程、体验、态度、情感等问题,倾听幼儿的谈论、判断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引导幼儿不断发展进步。
反思自己预设的目标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的内容是否合适?方法是否恰当?开展的具体活动哪些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效果反应好;哪些内容幼儿缺乏兴趣、远离生活经验,效果不够理想?等等,要鼓励幼儿“大胆画”。很多小班幼儿拿起笔不敢下手、或者拿起笔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候老师一定要当个“一懒二勤的老师”,即手要懒,眼要勤、嘴要勤。手要懒是指老师千万不要帮幼儿画,眼要勤是指要多观察、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幼儿拿起笔不敢下手时要鼓励幼儿大胆下手,多用一些肯定性的、激励性的语言。如对小班小孩子说“你画得真棒”!“你画的颜色真漂亮!“如果怎么怎么样就更好了。”千万不能打击幼儿的积极性。老师要“大胆放手”。很多老师不敢放手,生怕他们乱涂乱画,或者弄乱了色笔、蜡笔等。其实老师应该大胆放手,对于刚入小班的幼儿,教师不要求他画什么,只要他拿起作画工具在纸上涂、画就可以了,让孩子根据自已的感受,自由发挥,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养成爱动笔的习惯。
2、自我对话。这是对幼儿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一幅作品完成后,很多幼儿往往会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创作经验,迫不急待地将作品中的一笔一画绘声绘色地讲出来,或者讲给老师听、或者讲给同伴听,又或者自言自语讲给自己听!幼儿的“说”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手指印画的方法表现毛毛虫。
2、能尝试表现出毛毛虫身体弯曲的变化。
3、喜欢印画活动并享受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色水粉颜料、调色盘、用绿色卡纸剪成的树叶。
2、挂图、幼儿美术画册等。
活动重点:
1、了解毛毛虫的身体形状,并能尝试用手指点画来表现毛毛虫。
2、能控制所蘸颜料的量,并尝试表现动态毛毛虫。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自制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
(1)教师:“你们知道毛毛虫是什么样的?”
(2)教师:“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说?”
2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我是毛毛虫”,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它的身体是长长的,一节连一节的,小朋友想不想学一学?
(2)请几名幼儿做毛毛虫的身体,进行活动。教师:“现在我们是一条小小毛毛虫,身体很短。”
(3)继续请幼儿做毛毛虫的身体:“毛毛虫长大了,身体越来越长,看!身体排不下了,怎么办?”幼儿:“可以弯过来。”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探索毛毛虫的印画方法,并给予指导。
(1)教师出示自制作品:“这里有一条毛毛虫,猜猜看,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2)请个别幼儿尝试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毛毛虫。
(3)教师演示,边用食指印画边念儿歌:“小手指开火车,一节一节连起来。”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欣赏评价。
(1)教师请个别幼儿象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2)教师将小朋友的作品组合在一起,供大家欣赏。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引导幼儿用添画的形式对圆形进行装饰、完善。用粘贴的形式把圆形构图。
活动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用圆形变成各种物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泡泡水、各种颜色的圆形、画有圆形的纸、彩笔、白纸、糨糊、圆形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放音乐《兔子舞》,教师带幼儿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们累了吧,蹲下来休息一下。”小朋友和老师蹲下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们请出来。”出示泡泡水,幼儿每人一份。
(1)先让孩子们自由吹泡泡,吹出的泡泡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2)按老师的要求吹泡泡:吹一个、两个连在一起、三个连在一起……
玩一会儿之后,老师:小朋友玩得高兴不高兴?是不是有点累了,现在轻轻地找个凳子坐下歇一会儿吧!(幼儿入座)
2、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吹出的泡泡漂亮吗?(漂亮)小朋友喜不喜欢它们?(喜欢)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圆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想)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出示圆形宝宝,让幼儿说一下它的'名称。(圆形宝宝)
3、小朋友你想不想跟圆形宝宝交朋友呀?(想)那老师问一下圆形宝宝想不想跟小朋友成为好朋友。老师跟圆形宝宝说悄悄话。
师:刚才圆形宝宝告诉老师,它非常愿意跟你们交朋友,但是它有一个小条件,就是我们必须找出和它长的一个样子的东西,这样,它才和我们做好朋友。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太阳、气球、各种球、呼啦圈、铁环、蛋糕、月饼、饼干、轮胎、葡萄……)对说得好的孩子给予鼓励。(好朋友握握手,好朋友亲一个……)
师: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有点累了,要去休息一会了。小朋友再见!(把圆形宝宝放到小垫子里)
4、(1)师:刚才圆形宝宝和我们小朋友成了好朋友,它很高兴,但是圆形宝宝告诉老师,它还是很寂寞,因为它的家里没有和它一个样子的朋友。它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帮它变出些好朋友来。那小朋友想不想帮它的忙?(想)
师:那就请小朋友做神奇的魔术师,帮圆形宝宝变出好玩的东西呀!让我们瞧瞧哪个小朋友的法术最厉害,变的东西最棒。(让小朋友到桌子旁添画)(轻音乐)
(2)展评幼儿作品。(选择几名幼儿的作品,请他自己讲述,教师总结。)
(3)小朋友们都真棒,那我们把变的作品送到圆形宝宝家里好不好?(好。把作品送到垫子里)
5、师:刚才圆形宝宝可高兴了,它非常感谢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一个圆形变的东西,小朋友想不想做更厉害的魔术师呀?(想)那我们用更多的圆形来变魔术好不好?(好)
师:让我们开始更厉害的魔术表演吧!(为幼儿提供白纸、圆形彩纸片、糨糊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粘贴)(轻音乐)
6、展评幼儿作品。(选择几名幼儿的作品,请他自己讲述)
师:小朋友们好厉害!大家都是很棒的魔术师。刚才圆形宝宝说,很想交几个老师朋友,只有小朋友把你的作品送给哪个老师,她就和圆形宝宝也成了好朋友。小朋友想不想帮这个忙呀?(想)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的作品送给你喜欢的一位老师吧。
三、结束部分:(音乐《找朋友》)
师:宝宝们,刚才我们用圆形变出了这么多好玩的东西,那你们想不想跟圆形做游戏呀?(想)那我们从这一大堆玩具里找出和圆形宝宝一个样子的玩具,带它去院子里玩吧!(老师带孩子们离开活动室。)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沙作画,感受沙的流动性,体验玩沙的乐趣。
2、发展小肌肉动作,大胆创作,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作品。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尝试用沙作画,体验玩沙的乐趣。
活动难点:
运用作画工具,大胆创作,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细沙、沙具若干;媒体播放;示范纸一张;彩色纸、胶水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激发兴趣。
星期天,老师去了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我看到那儿的小朋友玩的好开心啊!看,他们在干什么?那你们去过沙滩吗,在沙滩上玩些什么?咦,这个小朋友在干嘛呀?引导幼儿观察手上的东西及动作,引出沙画。
二、示范引导。
强调作画的步骤、胶水挤压、撒沙的方法。
三、幼儿创作。
1、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2、 注意安全。
四、展示作品,并能用语言表述。
我画的是什么?
活动反思:
1、活动开始,让幼儿欣赏了一段“玩沙”的情景,激起了幼儿说的愿望,紧接着老师的提问“你在沙滩上玩些什么?”充分扩散了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回顾玩沙经验的同时激起了幼儿玩沙的热情。
2、我选择让幼儿意愿创作,对小班幼儿来说虽有些难度,但却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活动中孩子们随意涂画,想象力得到了完全发挥,着实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快乐,完成了活动目标一。
3、在作画时,有的孩子还没把画画完就迫不及待撒沙,我在想,有可能因为是白胶水在画纸上看不清楚的缘故,所以孩子们的兴趣点在撒沙的动作上。因此,如果在胶水里注入颜料的话,孩子们的兴趣会在两个点上:即用胶水画画和撒沙。这样,效果也会更好。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背景】
圣诞节在小班孩子们的眼里,可能是陌生的,但是圣诞老人,孩子们就不陌生了,今年的圣诞节,我们早早开始准备,收集各种有关圣诞的物品,我们把小朋友带来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礼品装饰了教室,并把圣诞树通了电,一闪一闪圣诞树放在门口,给小朋友融造了“圣诞节”的气氛。我发现孩子们对放在门口的圣诞树特感兴趣,他们不时地去看看闪烁着彩灯的圣诞树,去摸摸挂在树上的漂亮礼物,借助孩子的这个兴趣点,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一节《美丽的圣诞树》活动,通过活动让尝试运用画画、撕贴、印画等方法装饰圣诞树,体验体验节日的快乐和活动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学习沿着小洞将圣诞树的树冠撕下来,尝试运用画画、撕贴、印画等方法装饰圣诞树。
2、体验活动中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圣诞老爷爷、圣诞树。
2、音乐、录音机。
3、操作纸若干、投影仪。
4、蜡笔、彩纸、颜料、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问好,引起幼儿兴趣
1、哇!音乐真好听,看谁来了?
2、圣诞老爷爷与小朋友问好。
3、圣诞老爷爷给小朋友送圣诞树,你们喜欢?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棵漂亮的圣诞树,让我们一起来做圣诞树吧!
二、幼儿了解圣诞树
1、圣诞树上有什么?
幼儿说一说
2、教师小结:圣诞树上有叶子、书叶、上面挂满了小礼物。
三、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1、瞧!老师做的圣诞树漂亮吗?
2、出示圣诞树的树冠,怎么撕出来的呢?
3、请幼儿观察操作纸,你发现了什么?
四、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撕纸。
2、装饰树冠,如用蜡笔画一画,撕了彩纸贴一贴,蘸了颜料印一印等。
3、怎样让圣诞树站起来?
出示卷桶纸纸芯,在圣诞树下面中间处涂上胶水,粘在纸芯上。
五、幼儿操作
要求:沿小洞慢慢地撕。
六、讲评
1、请幼儿来介绍你是怎么打扮圣诞树的?
2、表扬能干的幼儿。
【活动反思】
在圣诞节期间,我们开展了一个“过圣诞、迎新年”主题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过新年的气氛,我组织孩子们自己动手装饰美丽的圣诞树,既学到了技能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圣诞树、装饰用的各种图形,我让小朋友观察圣诞树,说一说圣诞树上有什么?小朋友说出了好多有圣诞老人、魔仗、铃铛等等。我拿出准备好的圣诞树请小朋友也来装饰,小朋友争先恐后的举手争着来装饰,在近20分钟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我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样完成任务似的,直接交给老师说:“老师,我做完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装饰的圣诞树到处向同伴展示、比较,他们的神态、眼神和话语中流露出那么的自信和自豪!我觉得,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这是最重要的成功之处。
小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点、短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太阳散发的光芒。
2、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3、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或图案装饰太阳宝宝的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装饰太阳。
活动准备
图片ppt:太阳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谜语:一个勤劳小宝宝, 天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让幼儿猜出谜底(太阳)。
2、出示图片ppt。
教师:“今天,老师就把太阳宝宝请来了,你们看太阳宝宝怎么啦?”
3、教师讲述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
教师:太阳宝宝身上本来有许多漂亮的光芒,就在来幼儿园的路上,他遇见了一位太阳公公,
太阳公公年纪大了,身上没有了光芒,生病了。于是,太阳宝宝就把自己的光芒全给了他。
太阳宝宝的光芒给了太阳公公,他也就失去了笑脸。我们小朋友怎样来帮助太阳宝宝呢?
二、引导孩子欣赏画面,学习装饰太阳宝宝。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
太阳宝宝的头发、眼睛、脸以及光芒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芒,说说:你想画什么样的光芒,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视频上画一画,帮助幼儿学习装饰的基本方法。
三、交待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用笔勾画出太阳宝宝的基本形象,然后用蜡笔进行涂色。
2、鼓励幼儿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太阳光芒和太阳宝宝的笑脸。
3、教师交待绘画要求,提醒幼儿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太阳宝宝。
4、、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在纸上进行装饰。
四、总结评价
小朋友们的小手真能干,给太阳宝宝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你喜欢哪个太阳宝宝,为什么呢?
师:太阳宝宝穿上了新衣服很开心,想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运用图形和线条组合,大胆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和简单情境。
2、区分白天和黑夜,知道人们晚上都会做哪些事情。
活动准备:
大背景,人手一份小背景,窗户黄色纸若干,星星贴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人
1、(出示背景图)晚上,在黑黑的夜空中,看看谁来了呀?
2、月亮姐姐说:“今天晚上我来看看小朋友们都在家里干什么呢?”
二、示范讲解
1、第一扇窗
月亮姐姐悄悄地来到第一扇窗户前,咚咚咚,咚咚咚,第一扇窗户的灯亮了起来。(翻出第一扇窗户)
(1月亮姐姐看见了谁呢?(小弟弟)
(2)小弟弟正在玩什么呢?(教师添画小汽车)
(3)月亮姐姐问小弟弟:“小弟弟,你好,你在干什么呀?”小弟弟说:“月亮姐姐,你好,我在玩汽车。”
2、第二扇窗
月亮姐姐和小弟弟挥挥手,又悄悄地来到了第二扇窗户前,咚咚咚,咚咚咚,第二扇窗户的灯也亮起来了。(翻出第二扇窗户)
(1) 教师出示画好的.妹妹。
(2) 幼儿讨论:小妹妹晚上在干什么呢?
小结:晚上,小朋友们有的在玩玩具,有的在洗脸,有的在刷牙,还有的在睡觉。
3、第三扇窗
月亮姐姐一听晚上可以做的事情这么多,开心地跳起了圆圈舞,转了一圈,她来到了第三扇窗户旁,咚咚咚,咚咚咚,第三扇窗户的灯亮了起来。(翻出第三扇窗户)
(1)月亮姐姐看到了弟弟还是妹妹呀?
(2)教师转动竖着的人,变成躺着的人。
(3)我们和小弟弟一起对月亮姐姐说:“月亮姐姐,你好,我在睡觉!”
月亮姐姐说:“弟弟,晚安!”
弟弟说:“月亮姐姐,晚安。”
三、幼儿创作
情境:月亮很想知道小朋友们晚上还会做什么,她看到后面屋子里的窗户的灯都亮了起来,可是小朋友们都在哪里呢?那我们一起先把小朋友们请到窗户里面来,然后再想想晚上他们在干什么。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图形和线条组合的方法来表现想象中的人物,并根据想象大胆添画晚上小朋友做事情的情境。
【小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06-19
[推荐]小班美术教案07-09
小班美术教案[实用]07-08
小班美术漂亮的伞教案10-18
小班美术教案(15篇)01-07
小班美术教案(集合15篇)01-19
【推荐】小班美术教案四篇06-10
实用的小班美术教案三篇05-27
小班美术教案(汇编15篇)01-19
小班美术教案通用15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