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大全[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是根据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有趣的昆虫》这个主题进行改编的一节科学课,抓住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在认识昆虫后初步了解哪些昆虫是益虫和害虫,让幼儿知道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胆的进行角色表演。
2、 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益虫和害虫。
3、 有初步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关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知识。
活动难点: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益虫和害虫。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昆虫头饰、事先丰富有关昆虫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 出示小蜘蛛头饰,它是谁?它有什么本领呢?
2、 小蜘蛛在森林里开了一家商店,你们猜猜它开的是什么商店呢?(引出故事题目)
二、 观看课件《蜘蛛网商店》
1、 哪些小动物来买蜘蛛网了?
2、 小狗买蜘蛛网干什么?小蜘蛛是怎么回答的?
3、 小熊买蜘蛛网干什么?小蜘蛛是怎么回答的?
4、 小兔买蜘蛛网干什么?小蜘蛛是怎么回答的?
5、 你觉得小蜘蛛对小狗、小熊、小兔说的话对吗?为什么?(启发幼儿讨论蜻蜓、蜜蜂、知了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6、 启发幼儿思考,还有谁会来买蜘蛛网?它买蜘蛛网干什么呢?它是怎么对小蜘蛛说的?小蜘蛛会卖给她吗?
三、昆虫乐园
在这张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四、虫虫游戏
幼儿自选头饰扮演昆虫,音乐起,所有跟着音乐做动作;音乐停,扮害虫的幼儿立即蹲下不动,扮益虫的幼儿就喊“苍蝇(蚊子、蟑螂),消灭它”。幼儿互换头饰,游戏继续进行。
创作思路:
昆虫世界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趣味,无论是绚丽多彩的春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随时可见昆虫忙碌的身影。在户外草地上、花丛中,小朋友常常为发现一只小小的昆虫而雀跃不已。于是,我从幼儿兴趣入手带领孩子进入昆虫的世界。
在《有趣的昆虫》主体中,发现幼儿对昆虫非常感兴趣,为此我选择了这节科学课《蜘蛛网商店》,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也让幼儿更深一步的了解昆虫,在本次活动中我认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就非常的恰当,将深奥的科学知识编成有趣的故事、制成动画展示给孩子们看,并通过课件直观地看到昆虫的基本特征。让幼儿完全溶入到意境中,身临其境,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一定的情景,有趣的课件互动游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归拢,提升起来,激发了幼儿探索昆虫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形状、高矮等不同的桌腿其承重力不同。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块若干,每人两张大小、形状相同的纸,胶棒、记录纸、记录笔若干。
2、照相机一架、电脑一台。
活动过程:
一、 “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变成的?还能用什么方法将纸变成其它的东西?
2、教师告诉幼儿今天用两张纸来做一个只有一条腿的桌子,比一比看谁的桌子放的积木多,并用记录笔将所放的'积木块数量记在记录纸上。 二、幼儿探索:
幼儿尝试用两张纸做成不同的桌子,往桌面上放积木块,并做记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拍照。
三、交流分享:
1、教师将照好的照片用对比的方法在电脑上再现。
2、每展示一组桌子后提问:
①这两张桌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哪个积木放的多?
②两张一样的桌子、为什么一个积木放的多?一个积木放的少?
3、教师小结:桌腿粗、桌腿矮、积木放的多,积木交叉摆,摆放的块数多。
4、鼓励幼儿做出承重力更大的桌子。
四、发挥创造:
1、幼儿再次探索,根据原有和刚刚获得的经验,做一个能放更多积木块、更稳定、更结实的桌子。 2、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五、观察推测:
1、教师将桌子做好,请幼儿猜一猜能放多少块积木。
2、教师将一筐积木放在桌子上,请幼儿观察桌子能否承住。
3、提问:为什么我的桌子能放这么多的积木?
4、教师小结:桌腿越矮、越粗、放的积木就越多。
5、请幼儿帮助老师收拾材料,并放入活动区。
活动结束:
鼓励幼儿继续到活动区探索桌子的承重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产生对动物睡觉方式的探索兴趣。
2、了解动物睡觉方式的不同。
3、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
4、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睡觉》PPT、游戏音乐、玩教具宝箱、自编小儿歌。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导入,由动到静激发幼儿兴趣。
1、随音乐做运动并引出小猫话题,了解小猫晚上捉老鼠,白天睡觉的生活习性,从而让幼儿知道别人在休息时我们应安静不打扰。
2、出示小猫睡觉的图片,让孩子说一说小猫是怎样睡觉的,并模仿小猫睡觉的样子。
小猫侧着头睡觉,一只耳朵紧贴着前肢睡觉,它的耳朵特别灵,周围稍有动静,就会引起警觉。
(二)播放课件,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睡觉的方式
1、出示马睡觉的图片。
请幼儿仔细观察——这是谁?它是怎样睡觉的?(站着睡)
2、出示丹顶鹤睡觉的图片。
请幼儿仔细观察——“你们认识它吗?它是怎么睡觉的?”
请幼儿模仿丹顶鹤睡觉的姿势——单脚站立睡觉。
为什么会单脚站立睡觉——敌人来了能马上飞走。
3、 出示猫头鹰睡觉的图片。
请幼儿观察猫头鹰是怎么睡觉的(睁着一只眼睛闭着一只眼睛睡觉)
幼儿模仿猫头鹰睡觉。
为什么猫头鹰要睁着一只眼睛睡觉——晚上要捉老鼠,睁着一只眼睛睡觉方便捕猎,继而引发幼儿对猫头鹰辛苦工作的崇敬之情。
4、 出示蝙蝠睡觉的图片。
观察蝙蝠是怎么睡觉的——后肢钩住物体,身体倒挂着睡觉(遇到危险的时候脚——松开就可以飞走了)
5、 出示刺猬睡觉的图片。
观察刺猬是怎么睡觉的——蜷着身子睡。
为什么刺猬要蜷着身子睡觉——全副武装的睡觉,可以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
以此类推,激发幼儿探索更多动物睡觉的方式。
6、教师和幼儿一起归纳、总结动物睡觉的方式:
睁着眼睛睡觉:小鱼、猫头鹰;站着睡觉:马、丹顶鹤、斑马;
趴着睡觉:小猫、小狗、老虎;
刺猬:全身蜷成球形;
蝙蝠:后肢钩住物体,身体倒挂头朝下睡觉。
教师小结:原来动物睡觉的方式千奇百怪,各不相同。
7、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动物睡觉的方式,太有趣了,你们都记住了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哦!
马儿马儿怎样睡?———马儿马儿站着睡。
小鱼小鱼怎样睡?———小鱼睁着眼睛睡。
小猫小猫怎样睡?———小猫小猫趴着睡。
蝙蝠蝙蝠怎样睡?———蝙蝠蝙蝠倒挂睡。
(三)出示百宝箱,激发幼儿探究、模仿的兴趣。
请幼儿轮流摸取百宝箱内的物品,可根据摸取到的物品进行模仿表演,也可以让其他小朋友猜,或说出动物名称,请好朋友模仿表演动物睡觉的'姿势。
将创编的儿歌融入游戏中,进行总结,增强趣味性和语言表述能力,帮助幼儿记忆。
(四)迁移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
1、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睡觉。
小动物睡觉的方式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真是太神奇了!动物的这些睡觉方式适合我们吗?
2、让幼儿到垫子上体验自己睡觉的样子,并作出判断
我们小朋友是怎样睡觉的?什么样的睡觉方式是最舒服最健康的?
3、教师小结:宝贝们,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按时睡觉,保持正确的睡觉姿势(向右侧卧或平躺)这样,我们才能休息好,身体会更健康。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通过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小猫咪,以它看小动物睡觉为线索,有目的地引入具有情绪色彩的形象,如可爱的小狗、聪明的小刺猬等,以引起幼儿对活动进行探索的兴趣。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对各种动物的睡眠有形象的认识,使其发挥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透彻。通过模仿小动物睡觉的姿势,使幼儿不知不觉掌握正确的睡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近来,我发现很多幼儿都喜欢动物,对动物也有着自然特殊的情感,他们喜欢小动物,乐意于小动物亲近;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尾巴,可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用?却是幼儿平时非常容易疏忽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通过"找尾巴"来开展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想想的过程中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大胆想象,能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
3幼儿能在探索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的尾巴。
2ppt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寻找动物的尾巴。
师:小朋友们,昨天老师在电视上看见一个新闻,新闻里面的记者阿姨说:动物园里发生了一件事情,小动物们的尾巴不见了需要小朋友们的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尾巴。
师:我们来看看师那些小动物调皮把尾巴弄掉了。
小结:教师和幼儿一起帮助小动物找尾巴
二、让幼儿观察图片。(ppt)
1出示图一:小松鼠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动物呀?,他的`尾巴像什么?(雨伞)
2出示图二:燕子师:这是什么动物呀?他的尾巴像什么?(剪刀)
3出示图三:金鱼师:这是小金鱼,小金鱼的尾巴像什么呀?(扇子)
4出示图四:蜻蜓师:小蜻蜓的尾巴像什么呀?(竹竿)
三、说说那些动物的尾巴本领大。
师:刚才呀我们看到了那些动物呀?这些动物们的尾巴都想什么呀?他们的本领大不大?
四、活动结束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动物园里看看还有谁的尾巴本领大呀?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1.视频2.彩绳1根、正方形、圆形"饼干"若干。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分成相等的两份 。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发展观察和比较能力。
3.萌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们在看故事的同时,想想两个问题:
(1).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看完故事,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两只笨熊在分面包。
师:后来呢?
幼:被狐狸吃了很多。
师:总结:哦,他们没有分成大小一样的'面包。
2.师:老师这里有一根非常漂亮的彩绳,谁能来帮老师把这一根长绳分成长短一样的2段呢?
幼:就从中间剪。
师:好,那你来操作一下。
幼指着绳子:就是这里。
师:你用手比划,老师来剪。
幼:随便指个地方比划剪。
师:把绳子折起来问:这样是一样长吗?
幼:不是。
师:那怎么样剪才能剪成一样长短的绳子呢?
幼儿再次尝试。
师:你是怎么把它分成相同的2段的呢?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两端相对,从中间对折就可以把一根彩绳分成2根长短一样的彩绳。
二、操作过程圆形:
今天大黑和小黑熊没有吃到蛋糕,老师这里有1个圆形饼干,想把它分给大黑和小黑,但是该怎么分才能把一个圆形饼干分成大小一样,形状相同的两半?
幼儿进行操作。
师:这两半大小一样,形状相同吗?
幼:是的。
师:你是怎么观察他们是大小一样,形状相等的?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从中间对折,分开的两个形状能完全重合。
师:引出2等分的概念: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大小相同,形状一样的2个部分。
三、活动延伸:
幼儿探索将不同的图形进行2等分,进一步感知2等分的含义。
正方形:对折可以得到2个长方形(请幼儿演示)教师请幼儿继续探索还有什么办法?(有一块正方形的饼干,但是两个熊宝宝都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怎么办?)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交流。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秋天的水果(桔子)。通过看、摸、尝,知道桔子的形状、颜色、味道等。
2、乐意自己动手剥桔子。
3、愿意自己动手贴画,感受美的画面。
活动准备
橘子若干、小碟子若干、小毛巾若干、有图片的纸、乒乓球、绿色未熟橘子。
活动过程
一、水果店引入。
师:今天我带你们来到了水果店,我们一看各种各样的水果好吗?(好)
拿出一盆水果,师:你们看,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谁来说说看,你看到了哪些水果。(香蕉,葡萄,生梨,苹果,橘子)
师:你们真棒,这些水果你们全都认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橘子宝宝。
二、看一看、摸一摸。
师: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将小椅子搬到桌边,观察自己面前的橘子。但是先用小眼睛仔细观察,不动手。(幼儿观察一会儿)
师:我看到你们都很认真地观察了自己面前的橘子宝宝,说说看你看到的橘子是什么颜色?(橘色,橙色)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橘子的颜色叫橘黄色,橘子的表面还会有一点点的青色和黄色,但是大部分熟了的橘子都是橘黄色。
师:现在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橘子是什么形状?(圆的.、扁的)
拿出一个乒乓球做对比。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橘子是圆的,那你们看看我手里拿的乒乓球是什么形状?是不是圆的?和橘子有什么区别。
师:你们看,乒乓球才是真正的圆形,我们的橘子宝宝可不是圆形哦,是圆圆的,扁扁的。
师:现在请你们轻轻地用手捏一捏,橘子捏起来是什么感觉的?一定要轻轻地捏一捏。(教师观察幼儿捏橘子,注意轻轻地)
师:你们都捏过了吗?谁来告诉大家,橘子捏起来是什么感觉?
:我们观察了那么久的橘子了,发现了橘子的颜色是橘黄色,形状是圆圆的,扁扁的,并不是圆形。橘子的表面捏起来软软的。
三、品尝桔子。
师:观察了那么久的橘子了,是不是大家也想吃橘子了呢?老师先示范一下剥桔子,看仔细了,等一下让你们也来试一试。
老师剥桔子师范,幼儿观察。
师:用大拇指在橘子当中往下扣,就能把橘子剥出来啦。现在也请你们动手试一试,看看谁剥得又快又好。
幼儿动手剥桔子。教师观察。
师:请小朋友剥好橘子后品尝一下,告诉我橘子是什么味道的。我来念一首儿歌给你们听。橘子橘子圆圆,拨开变成小船,小船小船开开,开进宝宝嘴里边。
老师边念儿歌观察幼儿剥桔子和吃橘子。
四、桔子贴画。
师:橘子也吃完啦,桔皮可不能浪费哦,今天王老师带来了漂亮的小花瓶,可是花瓶宝宝没有穿衣服,你们为它贴上好看的桔皮好吗?
师:你们今天真的很棒,了解了橘子的知识,又打扮了花瓶宝宝。下次我们再一起动动手,贴其他的桔皮画。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探究的问题:手指与手掌同时挤压气球两侧,气球变化一样吗?
六、试一试。
1、幼儿用手指与手掌同时挤压气球两侧。
2、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用手指压的地方深深地凹进去。
(2)用手掌压的`地方没有变化。
七、、游戏:帮小鸡过河
小鸡要过河,可是它的脚太尖,刚下河就把冰踩碎了,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小鸡过河?
1、给冰上铺上 薄板,让小鸡踩着板过河。
2、给小鸡做一双大鞋,让它穿着大底鞋过河。
八、拓展思路
在平整的水泥地上铺一张白纸,上面放一张复写纸,再铺一张白纸,脱掉袜子,用单脚踩在纸上,然后抬起脚拿起纸,在上下两张纸上都看不到脚印。请幼儿用圆珠笔在白纸上轻轻写字,
上下两张纸都能留下深深的字迹。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13
中班科学教案12-12
中班科学教案磁铁10-1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7篇)09-0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3篇)08-21
中班科学教案(15篇)11-17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9-21
中班科学教案15篇08-12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盐05-15
《有趣的磁铁》中班科学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