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时间:2023-08-01 14:35:0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1

  课题 第8课 走近机器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2.熟悉三代不同的机器人。

  过程与方法

  1.体验信息的获取、加工及表达过程。

  2.学会对机器人进行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机器人的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

  各种机器人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机器人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并且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神奇的新朋友吧!

  二、课堂学习

  (一)机器人的诞生

  “机器人”的概念起源于卡雷尔卡佩克的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 1959年,美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

  20xx年,我国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仿人型机器人——“先行者”。

  (二)机器人的发展

  教师通过图片或相关影像资料展示三代不同的机器人,向学生介绍其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三)机器人的分类

  简要介绍我国对机器人的分类方法。

  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三、课堂活动

  1.将全班随机分为几个小组。

  2.从网络上下载有关机器人的'图片,按照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对其进行分类,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

  3.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补充与评价。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

  四、课外探究

  机器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你对它们的哪些功能最感兴趣呢?在课后通过其他方式作进一步了解吧。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及趋势;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第一节计算机发展简史及时发展趋势

  一、发展简史

  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名字叫“埃尼阿克”(ENIAC)

  二、发展趋势

  1、巨型化2、微型化3、网络化4、多媒体化

  第二节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一、信息

  我们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二、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一般来说,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顺序是: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输出。

  在计算机内部的信息均可采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简称ASCII码,共有128个字符。

  第三节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冯。诺依曼计算机有五个基本部分,即输入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

  一、计算机系统简介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五大部分组成

  (1)输入设备:常用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标,话筒等

  (2)输出设备:常用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打印机可分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3)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

  最小存储单位为字节(BYTE),1K=1024字节,1M=1024K

  目前电脑的内存容量为几十兆到几百兆之间

  内存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外存储器有软盘(1。44M),硬盘(3。2G),光盘(650M)等

  (4)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2、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有:

  (1)操作系统(DOS,XENIX,UNIX,WINDOWS)

  (2)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FOXPRO等)

  (3)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程序

  应用软件是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有,WPS,WORD,EXCEL,PHOTOSHOP,FRANGPAGE等

  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1、开机:先开显示器,打印机等外设部件,再开主机

  我校的计算机开机时还要注意输入用户名、密码等,要联机进入校园网

  2、关机:先关主机电源,再关显示器,打印机等外设部件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教育机器人的主要特点。

  2.熟悉机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3.熟悉VJC仿真软件的工作环境。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测试机器人运动的方法。

  2.感受仿真机器人的运动效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悉VJC仿真软件的工作环境。

  难点:

  熟悉机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教学准备

  1.VJC仿真软件。

  2.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育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多样的`形式发挥教育功能。那么,它们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及其编程平台——VJC仿真软件。

  二、课堂学习

  (一)机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我们首先为机器人设计相应的动作过程,并在计算机上编写相应的程序,再通过数据线将程序写入机器人,由机器人执行命令,完成相应的动作。

  (二)初识VJC仿真软件

  软件主程序窗口组成:菜单栏、工具栏、四个模块库、流程图生成区、JC代码生成区以及垃圾箱。

  仿真系统的窗口界面:信息显示区、功能区和机器人运行显示区。

  教师演示流程图的初步编写过程以及测试仿真机器人的方法。

  三、课堂活动

  1.全班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由组长对任务进行具体分工。

  2.打开VJC仿真软件中自带的示范程序,并进入仿真环境中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组能打开并顺利地测试的程序最多。(若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借助“学乐园”中的“课堂讲解”释疑。)

  3.各组长收集并综合本组成员的探究成果,上台演示示范程序。教师作相关点评和总结。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

  四、课外探究

  观察了机器人的各种运动后,你理解了流程图中各个模块的作用了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文本工具”的使用。

  2.进一步掌握图层的应用。

  3.学会为动画添加简单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为动画添加文字的方法和技巧。

  2.掌握为动画添加背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的求知探索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文本工具”的使用,进一步理解图层的应用,为动画添加简单的背景。 难点:

  学会通过修改“文本工具”属性来调整文本格式,理解图层的排列顺序对图层中内容的叠放次序的影响。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动画制作基础知识。

  硬件准备:多媒体教学工具。

  软件准备:MacromediaFlash8。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完成了动画“图形总动员”,但是它看起来还有些单调,那我们如何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为动画“图形总动员”添加合适的文字和一个简单的'背景,使其更加美观。

  二、课堂学习

  (一)为动画添加文字

  1.打开文件“图形总动员.fla”,将“图层1”重命名为“图形”,并且锁定。然后,插入一个新图层,并将其重命名为“文字”,作为专门显示文本的图层。

  【操作演示】略。

  2.利用“文本工具”为动画添加合适的文字。

  【操作演示】选择“文本工具”,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好文本的颜色、字号和字体等属性。选中“文字”图层的第1帧,在舞台的合适位置单击鼠标左键,输入文字标题“图形总动员”。然后改变文字字体的大小,在舞台中输入设计者的名字,锁定“文字”图层。

  如果你对文字的位置不满意,可以使用“选择工具”对其进行调整;若你对文字的格式不满意,可以通过在属性面板中修改文本的颜色、大小以及字体等加以调整。

  (二)为动画添加背景

  1.插入一个图层,并且重命名为“背景”,把“背景”图层移至图层的最下层。

  【操作演示】略。

  将“背景”图层移至图层的最下层,这样“背景”层中的内容就不会遮盖住“图形”层和“文字”层中的内容。教师讲解图层的叠放次序对动画效果的影响。

  2.在舞台的合适位置绘制两个长方形。

  【操作演示】略。

  (三)保存、测试动画

  动画制作好后一定要及时保存文件。保存好了后,测试动画,查看动画效果。

  【操作演示】执行“控制”→“测试影片”命令。

  三、课堂活动

  1.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2.为在“帆船”元件中的帆船上添加“希望号”三个字,再为动画添加两朵漂浮的白云,白云可以是自己绘制也可以是直接导入的白云图片。

  3.活动结束后,对大家制作出的作品进行综合评比,推选出做得最优秀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小组长根据制作过程中的记录,相互之间交流制作经验。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

  四、课外探究

  在网络上,我们看到有些小表情都带有文字,而且添加了文字之后会更加生动形象、更加有趣。

  那么,让我们在上一节课“益智园”的基础上,给小表情的每个状态添加适当的文字吧!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5

  一、教学简析

  今年是使用教科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一学期主要学习教材的前四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章《信息的获取》;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和智能化加工》。

  二、教学目标任务要求

  第一章是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知道信息的应用价值;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是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一般分类、实际意义;学会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了解搜索引擎的相关知识(简单原理、工作原理);文件的概念与类型;网络资源与文件的关系;FTP使用现状;因特网中文件资源的分布;文件资源的查找方法;文件资源的下载;了解一些在线运行数据库;了解数据库中信息的特点;初步学会从提供公开服务的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管理下载的信息。

  第三章是认识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知道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和类型;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了解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及应用前景;学会使用常见智能软件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优势:计算机是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现在学生家庭中拥有电脑的数量较多,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比较多,由于电脑学习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且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

  不足之处: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求掌握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由于学校电脑设备想较其它县市学校落后,对学生积极

  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致使有些学生厌恶上机实践操作,从而影响部分学生积极性。

  四、为了搞好教学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精心备课,认真上课

  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熟悉大纲,钻研教材,这样才能掌握本课在本册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重点和难点。另外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动态,这样才能使课更具深度。

  (2)教师平时多读教学理论书籍,研究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打下理论基础。

  (3)认真写好教案。为了能有条理的上课,上课前必须先写好教案,教案详写还是略写由需要而定。

  (二)要有信心

  1.增强自信心。要消除紧张心理,使自己发挥最佳水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这都说明事前准备的必要性,充分准备是上课成功的.起点。

  2.教师吃透教材、掌握课程的基础上精心编写教案,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设计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3.上课是教师在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实践过程,要注意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生实践的时间分配,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

  (三)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1)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要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课程内容互相衔接,给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2)关注个别差异。教师面对所有的学生,要承认和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和认知特点的差异,真诚对待全体学生。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表达创造性思想,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存在个体差异就有各种各样层次

  不同的见解,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1)适应知识的更新。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原来掌握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因此,培养高中学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

  (2)促进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要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知识技能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五、改进措施

  1、教学措施:

  1)强调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2)注重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课堂中注重讲练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5)加强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管理和引导

  2、教育措施: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严肃处理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组织优势生辅导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分层管理、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6

  教材分析:

  从本课开始,学生学习“画图”的重点从工具箱转向了菜单,由“绘”到“变”,这就要求学生更多的抽象思维。“复制”、“粘贴”对接触计算机不久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复制”。按学生思维,“复制”后就能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内容。

  本课教材利用“种子”这个生动的比喻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复制”、“粘贴”、消除“,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目标:

  1、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对“复制”、“粘贴”有感性的理解。

  2、学会让选定区域变形。

  3、能清除选定的区域。

  重点:

  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难点:

  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课前准备:

  制作好范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朵最美丽的花,画在书本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展示一组校园内美丽的花坛和盆花的组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件出示flash动画《校园美景》

  2、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花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伊始播放《校园美景》片段,学生聆听着悠扬的旋律,观看着本校的美景,一下子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们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愤顿时活跃了起来,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二、感受交流,设计“种子”

  过渡:要画这么多的花,你有什么想法吗?

  1、先要设计一朵美丽的花,我们可以把这朵花当作“种子”。

  2、谁能设计这朵花呢?

  3、请一位学生操作演示。

  4、美丽的花朵还有许多品种。出示其他形状的花朵。

  5、请学生设计一朵最美丽的花当“种子”。

  6、简单交流学生设计的“种子”。

  (设计意图:单纯讲授复制、粘贴学生会感觉比较乏味。因此,开展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孩子都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并“享受”快乐,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讨论交流,百花盛开

  1、我们已经设计好了一朵花,那么怎样才能把它当成种子,种出很多很多的花呢?

  生:复制,粘贴。

  2、请一位学生操作演示。

  3、讨论复制、粘贴的`一般过程与方法,重点理解要先用“选定”工具选中“种子”。

  4、如果学生对于连续粘贴不太明白的,可以用生活中敲印章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

  5、学生进行练习。

  6、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将设计的一朵花变成很多很多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选定工具使用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掌握菜单工具的使用,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

  四、童心未泯,千变万化

  1、请学生观察范画(画中的几朵花发生了变化),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

  2、变了形的花是怎么来的呢?请学生互相讨论探究。

  3、交流花朵变形的方法。

  4、学生练习,看谁的花变化的最漂亮。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渲染学生对于种子变化的想法。当然学生有可能凭空设想,但不论学生如何说,教师都应及时地给予评价,在学生的对于变化花种子的盼望中引导学生思索操作的方法并进行练习。)

  五、有错就改,清除画得不好的花

  1、在交流花朵变形时,指出有的同学画出了不满意的花,请学生帮助解决,看谁的办法多。

  2、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进而改之。)

  六、完成范画(时间允许的情况)

  1、让学生给这幅画添上背景,如小鸟等,提示学生可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注意要保存图画,并记录文件名。

  2、完成后小结本课。

  (设计意图:美化校园并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连接。)

  七、与同伴同乐,分享创作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及欣赏同学的作品,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学会欣赏。)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7

  教材分析

  《下载图片》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19课,是因特网教学单元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以前面学过的遨游因特网、便捷访问网站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并保存图片的方法,以及学会新建文件夹并给新建的文件夹命名,这些也是本课的重难点。掌握了这些将方便学生以后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作品!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对于网络的认识来源于家庭或以往的经验,他们刚刚正式接触电脑,对于鼠标操作和文字输入应该说都还有一定困难。尤其,对于要上课的班级,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所以课前需要充分考虑到班上学生的差异性,对于接受能力强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都应该有所准备。学生的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都应该是可以应用的'学习策略,但考虑到师生间的陌生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小组合作学习初定于同桌之间的合作。另外,本课利用学生向教师介绍镇江的风景名胜,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给枯燥的搜索和下载增加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的方法;学会新建文件夹并给新建的文件夹命名;学会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搜索引擎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下载丰富的图片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网络学习的兴趣,通过给文件夹重命名和保存图片的尝试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3)行为与创新:养成主动探究、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并保存图片的方法,以及学会新建文件夹并给新建的文件夹命名。

  难点:给文件夹重命名时出错时,要注意对话框的提示语言,并能及时纠正。保存的图片的位置和保存时更改文件名。

  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8

  【教学目标】

  ·认识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情况

  ·能够输入字母和数字

  ·学会几个常用的控制键

  【教学内容】

  ·键盘的分区

  ·主键盘区的字母键、双字符键和控制键

  ·编辑区内的光标方向控制键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和主键盘区的四个控制键;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 Lock。

  难点:双字符键、Shift 和Backspace键。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本课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难点。教材按“认识键盘→了解键盘的正确操作姿势→掌握基本指法→练习数字、字母和符号的输入”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键盘的介绍应简单明了,没有必要让小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提高学生对键盘的感性认识。

  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键盘操作姿势的好坏和是否运用正确的指法进行输入,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眼睛健康和输入的速度。由于相关内容比较枯燥,建议教师们在教学时多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或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练结合,强调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鼠标来控制计算机了,除了鼠标以外键盘也是我们控制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的设备,我们可以通过键盘将命令、数字和文字等输入到计算机中,因此,我们说熟练的操作键盘和熟练的操作鼠标一样,是操作计算机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我们今天要跟着老师一起来认识计算机键盘。

  二、演示观察,学习键盘分区

  1.整体感知键盘分区

  (教师出示键盘分区图)

  师:大家观察一下老师出示的这幅键盘图,你能看出它由几部分组成的吗?老师现在给出它们的名称,你能把它们对号入座吗?

  (引导学生指出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功能键区所处的位置)

  师:现在请座位相邻的同学互相指着自己的键盘说说四个分区的位置

  (学生观察辨认自己的键盘分区)

  2.主键盘区

  师(对应主键盘区图讲解):主键盘区主要由字母键、双字符键、控制键组成的。

  [练习]

  (1)字母键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键盘,找找26个字母分别在什么位置,然后在教科书第49页的空位置上填写相应的字母,看谁填得又快又准。

  (2)双字符键

  键帽上有两种字符的叫双字符键。标有数字的双字符键叫数字键,由0~9十个数字组成。现在请相邻的.同学相互考一考。一个同学说某个数字或写某个符号,另一个同学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在键盘上找出这个数字或符号。

  (3)控制键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除了字母键和双字符键,主键盘区还有没有其他键?这些键分别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空格键、回车键Enter、退格键Backspace、大小写字母锁定键CapsLock、上档键Shift、控制键Ctrl、换档键Alt)

  三、键盘操作的正确姿势

  (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跟着做,教师检查纠正)

  (1)坐姿端正,身体正对键盘,双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上。

  (2)肩部放松,上臂的肘部轻轻靠近身体,手腕自然放平,不要弓起,不要接触键盘。

  (3)上身稍向前倾,胸部与键盘距离一般在20厘米左右。

  (4)坐位高低适当,屏幕中心略低于水平线。

  四、数字、字母和符号的输入

  (教师指导学生上机练习数字、字母和符号的输入)

  第1步:开机

  第2步: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附件”,单击“记事本”,打开“记事本”。

  第3步:分别输入自己的姓名的汉语拼音,按编辑区中的←。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键的功能:将光标往左移一个字母。)

  (让学生猜测编辑区中的→、↑、↓键的功能)

  第4步:把光标移动到最后一个字母处,然后按编辑区中的“回车键”、“退格键”、“空格键”。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各控制键的功能:按“回车键”光标移到下一行;按“退格键”删掉了刚输入的名字拼音的最后一个字母;按“空格键”输入了一个空格)

  第5步:在新的一行依次输入26个英文字母。

  第6步:按“大小写字母锁定键”,然后在新的一行一次输入26个英文字母。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大小写字母锁定键”的功能,并进一步让学生猜测,如果仍然想输入小写字母,应该怎么办?)

  第7步:按住键盘上任何一个上档键再依次敲双字符键。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上档键”的功能:Shift键+双字符键,输入的是键面的上档字符。)

  [学生综合练习教材56页的字母和标点符号]

  五、复习巩固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56页上的问题,反思收获]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9

  一、学问:

  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技术的进展和变化技能: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社会中的应用,知道信息技术在社会进展中的重要性情感:通过了解信息技术的进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重大变革,激发同学的学习探究的兴趣学习重点

  1、了解信息技术的进展和变化

  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课前预备:同学分组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工具,并从中总结出自己使用过的工具有哪些

  课堂预备:图片、视频、动画(课件中体现)和实物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活动1以玩耍引课

  玩耍规章:请4位同学上讲台站成一横排,第一位同学面对老师,其他三位同学背对老师,先请第一位同学看老师手里的一张纸条上的内容,然后请其次位同学转过来,由第一位同学将刚才看到的内容用动作表达(不能有声音)给其次位同学,时间20秒,然后再请第三位同学转过来,由其次位同学把刚才自己理解的意思用动作表达给第三位同学,以此方法到最终。然后先让第四位同学说出是什么,再请第三位同学说出他表达的意思,再请其次位同学说出他表达的意思,最终请第一们同学说出他表达的意思,从而说出纸条上的内容。

  师:为什么一样的信息会消逝这么多不同的信息?同学回答(表达错误、信息传送的方式有限、表达信息不明确等等)老师鼓舞、表扬并小结

  活动2老师提问:假如你现在有4个伴侣,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东京,一个在纽约,一个在伦敦,你要跟他们传递一个信息,你会用什么方法?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传播信息?

  同学回答,老师小结:

  在今日我们有很多传递信息的方法,可是在人类最早消逝的年月以及没有这些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工具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进行信息传递的呢?

  二、授新

  (一)信息技术的进展

  1、老师呈现图片:原始社会、图画、结绳记事等提问:人类还没有语言的时候,怎样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相互沟通?你能通过这些图片想象出他们的传递方法吗?

  同学回答,老师评价并小结:在人类还不能言语的时候,消逝了用绘画、打结等等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当有了语言的使用之后,语言成为了人类进行思想相互沟通和信息传播不行缺少的工具。这也是信息技术的第一次进展,距今约4万年。(课件呈现板书)

  2、提问:语言在当时也只能是人与人近距离的时候才能传递信息,但对于远距离的人而言,会受到地域的限制,人类又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传递呢?

  老师呈现图片:语言、烽火台、甲骨文文字、骑马送信等同学通过图片争辩并回答,老师评价,再小结:

  文字的'消逝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了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这是信息技术的其次次进展,距今约3500多年。(呈现板书)

  3、信息技术的第三次进展,可以说我们中国人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缔造吗?同学回答,老师呈现中国古代四大缔造的图片(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观看视频资料)印刷术的缔造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这就是信息技术的第三次进展,距今约1300多年。(呈现板书)

  4、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假如你是学校体队队长,现在要通知全部队员到操场进行队列训练,一种方法,分别给这些班级的班级的班主任打电话,其次种方法,分别走到各班通知,第三种方法,利用校内广播通知。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老师播放视频:电话、电视、广播在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老师小结,第一部电话诞生的时间是1863年、第一部广播诞生的时间是1895年、第一部电视诞生的时间是1925年,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了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这是信息技术进展的第四个时代,距今约80到200多年。(呈现板书)

  老师提问:用语言、纸和电视传递同一个信息,它们有什么不同?

  5、真正让信息的处理和传播得以快速进展的时间距我们现在也就40多年,这就是计算机的诞生以及互连网的消逝。(老师呈现课件:现代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台计算机是在1946年诞生的,随着电脑日新月异的进展和完善,人们对计算机与互连网的普及使用,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进展。这也是信息技术的第五次进展。(呈现板书)电脑和网络技术的消逝,在对信息的处理上有些什么特点?

  呈现信息技术进展的板书,老师提问:从古到今,从信息技术的进展,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有哪些变化?它的进展对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进展带来了什么作用?同学回答。

  (二)我们今日一起探究了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进展。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怎样来解答,我想请同学们来帮帮我,你们情愿帮我吗?

  老师提问:怎样才算是信息技术?(同学争辩回答)老师总结:信息技术(英文缩写IT)就是指怎样猎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检测信息和利用信息等等的技术。(呈现板书)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是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而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进展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

  老师提问:假如没有这些信息技术工具,我们想象一下人类社会是什么样子?(同学回答)

  连续提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对社会的进展重要吗?(生答)那么,把握信息技术重要吗?(同学回答)你们有信念把电脑这门信息技术课学好吗?(同学答)

  三、结束语:

  将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谁也无法想象。信息技术会进展到什么样子,我们也无法去想象。但是,我们认为正确而不怀疑,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和进展,将来社会的信息技术也会更加完善。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今日的学习时间,长大后,你们确定能缔造出更加美而好的明天。

  四、板书(略)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运用彩色橡皮,为树叶变化四季的颜色。

  能将创作好的图画设置为墙纸。

  过程与方法:课堂中进行有层次的教学,同学在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同学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能力和表示自我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灵活使用彩色橡皮为树叶改变颜色。

  教学难点:提高同学自主探究和操作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自备四季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四季图片)

  师:武汉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春天,这里春意盎然,美不胜收;夏天,这里骄阳似火,不愧为“火炉”的称号;秋天,这里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冬天,这里白雪飘飘,宛如童话王国。

  师问:你能说说一年四季里,树叶的变化情况吗?

  出示表格。

  春天的树叶可以是色,

  因为

  夏天的树叶可以是深绿色,

  因为

  秋天的树叶可以是色,

  因为

  冬天的树叶可以是色,

  因为树叶被白雪覆盖着

  你们都说的很好,老师想说给小朋友们听听,可是我觉得就这样说,不够生动,你能为这些话配上图片吗?

  二、讲授新课:

  师:出示自制四季变化图片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学用彩色橡皮:

  展示四季,来大家对比一下这几幅图画有什么不同。

  图片没有变化,只是树叶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大家想想看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呢?(提示:用彩色橡皮)

  好,看老师变魔术了哦。老师只变一次,你可要听好了。

  *在颜色栏里用鼠标右键点击一种颜色,这就是我们橡皮的颜色。

  *用彩色的橡皮在与前景色一样的画布上用鼠标右键可以绘制出彩色的字。

  注:1、彩色的橡皮只会在颜色与前景色一样的画布上才干涂出颜色。

  2、必需要用鼠标右键。

  生:尝试利用彩色橡皮,制作四季不同的树叶的图片。

  作品展示,问题解答,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方法让我们成为我们电脑的桌面呢?

  生:自主探索。

  师简介三种方式:平铺、拉伸、居中。

  生观察后,自身找出不同。

  三、作品展示评价:

  生生评价

  师生评价

  展示评选出来最好的同学作品:

  四、创意拓展。

  出示蝴蝶图片,同学们你们能用今天学的身手让蝴蝶变变颜色吗?

  五、教师小结

  略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

  2、掌握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过程与方法:

  1、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

  2、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培养对封面框架的合理布局能力

  2、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

  2、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教学难点:

  1、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2、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设计过读书手抄报,那么美观、大方、醒目的板报标题是不是可以让你的板报更加具有吸引力呢?(对)老师这里用我们刚刚学习的WORD设计一个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板报标题,你们想看吗?

  1、出示范例:

  2、提出任务:知道这种样式的.字我们称它为什么吗?

  生:纷纷作答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对,有的同学知道这是艺术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插入艺术字)

  板书:插入艺术字。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有很多方法可以插入艺术字,同学们试一下能不能找到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同学自身操作,教师指导)

  同学上机演示操作自己是怎样插入艺术字的(边演示边讲述)。

  1、在“艺术字”工具栏上选择“插入艺术字”按钮(最左边),弹出“艺术字”字库的选择框。

  2、在字库里面任选一种样式,出现编辑艺术字的对话框。

  3、选择艺术字的大小字体,在对话框内输入“喜迎国庆”,按确定。

  师:好,这位同学做的很好,他用另一种方法插入了艺术字,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我们在插入艺术字后,想让他作为一份电子小报的标题,可能大小、位置上都不合适,怎样调整艺术字的位置、大小呢?(生练习,老师指导)

  同学上机边演示边讲自身是怎样做的。

  提示:Word中一个重要的编辑原则是“先选中后操作”。单击文本编辑区中的艺术字,它的周围就会出现8个控制点“□”,表示艺术字已被选中。在选中状态下就可以对艺术字进行编辑调整。

  师:这位同学做的也很好。我们刚才学习了怎样插入艺术字,老师也设计了一些艺术字样式,同学们看一下与你的有什么不同?

  三、自主探索、同学创作练习

  1、师:(出示课件)

  (1)旋转艺术字

  (2)形状改变以及竖排:

  (3)样式的变化:

  学习方式有自身摸索、讨论、与同学合作学习、可以问老师研讨等(教师巡回指导)

  同学自由选择采用多种方法自学,边交流边实践操作,初步完成任务。

  2、设计一张杂志封面

  展开想象,自由创作。

  3、同学交流收获

  看到做的比较好的同学,请他来当小老师告诉其他同学,他的作品是怎样完成的。上机操作边演示边讲自身的怎样设置的。

  4、作品展评,归纳小结。

  相互欣赏、品评插入的艺术字。

  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回答和演示,表现优秀者将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

  四、课堂小结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和画流程图,掌握“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功能;

  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模块编写程序,驱动左右电机,并掌握模块参数的设置方法以及左右电机的驱动方法;

  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

  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的思维模式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教法选择】

  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2.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顺序程序结构;

  3.机器人的搭建及左右电机的设置。

  【教学难点】

  1.“移动”模块的使用,在设置不同参数时,可表现为“前进…后退”“向左转”“向右转”“延时”模块的作用;

  2.左右电机的设置与机器人转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展示A城与B城的位置图片。假设小明同学住在A城,小华同学住在B城,A城和B城之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现设计一个机器人邮递员要从A城出发,直线前进,准确到达目的地B城,完成送信任务。你该怎么设计这个机器人呢?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1.通过生活中邮递员在城市间的行走作为导人,轻松自然地引人了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2.最基本的机器人的搭建,为学生展示搭建好的机器人,演示一个发电机及轮胎的安装,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其他发电机的安装。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机器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安装发电机的任务。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机器人行走软件部分——程序的设计,此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从基本的打开软件运行平台到简单流程图的组成,教师要一步步详细演示讲解;

  2.布置任务一(完成机器人走直线)。

  学生活动

  基本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思考机器人转弯行走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重点讲解左、右发电机的`设置以及“移动”“延时”等模块的参数更改;

  2.演示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的步骤。

  学生活动

  机器人转弯的工作原理及程序下载的方法,分析机器人行走的程序设计。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

  略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13

  教学目的:

  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

  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

  3.以知识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

  4.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

  6.感悟机器人与普通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之处。

  7.独立思考,理解机器人的特征。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

  2.难点:理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嘛?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部电影,请同学们欣赏。(播放《终结者》片断)

  这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的“机器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机器人的世界,研究有关“机器人”的知识。

  (学生回忆有关机器人的.印象,讨论并感受机器人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

  (板书课题)

  二、确定主题

  师: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①什么是“机器人”?和人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②机器人有哪些分类?

  ③机器人有哪些应用?

  ④你的生活中,有机器人吗?请举例说明。

  ⑤(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

  师生共同讨论(结合实物机器人或图片进行讨论)。

  三、小组讨论

  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机器人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认为机器人有哪些种类呢?

  教师参与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全班交流,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

  (2)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进行发言。

  (3)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

  方向一:以应用为导向。

  方向二:以功能为导向。

  方向三:以原理为导向。

  四、展示结果

  教师进行总结:

  (1)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2)分析讨论结果。

  (3)对于不统一的问题,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4)认真倾听、分析研究学生发言中的实质,把讨论引向深入。

  (5)控制好讨论的时间。

  设计意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步走,给学生以梳理知识的过程,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最大的效益。

  五、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关于“机器人”的话题,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其实,“机器人”就在我们生活中。一切技术的产生,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就像20年前,我们不可能会想象到今天手机的普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新技术出现,他们会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更加丰富多彩。作为本次研究的结束,老师留给大家一个问题思考,你能大胆地想象一下,20年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呢?

  作业:与语文学科整合,想象作文:《我希望的的“多拉A梦”》。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贺新年》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15课。本课是学习Windows98中“画图”软件的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学习掌握画图程序使用及如何利用画图工具后,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画图工作进行制作贺卡,是图画知识辅垫的延伸。这个综合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灵活地运用画图工具箱中的工具与美术课上所学到的知识整合起来,加上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来创作一幅完整的画图。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画幅新年贺卡,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扼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下载的贺卡,充分将信息技术课中的画图知识的学习与小学美术学科整合,并在信息技术课中突出美术的活动性“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设计理念:

  《贺新年》这课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贺卡制作的流程后,学会制作贺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本课中,学生几乎要用到“画图”软件工具箱中的所有给绘图工具在创作过程,学生必须确定画的主题,考虑到整体设计、布局合理等等因素。因此,采取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想像,渗入自己的一些创意,作出一幅令人自己满意的作品。这样,学生既提高了审美能力,又提高了电脑操作的动手能力,使这节课成为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画图知识教学的提高课。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绘画工具创作作品。

  2、通过绘制“贺新年”的作品,了解电脑画的创作过程。

  3、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4、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四、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欢快的新年贺曲——《金蛇狂舞》。

  谈话:同学们,听到这首欢快的曲子,你感到什么?对了,新年快到了家都在准备过新年,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相互祝福。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方式祝福你的同学、朋友、亲人?

  2、出示几幅电脑贺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在电脑上制作贺卡。

  [让学生感受到新年的'欢乐气氛,从而引出过年时你会怎样祝福亲朋好友,并展示电脑贺卡,提出今天的学习任务。]

  3、说说画图程序中有哪些可供我们使用的工具?你是怎样使用它们的?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新年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画图操作技巧,为后面教学打下铺垫。]

  (二)新授:

  1、请学生细心观察、分析电脑上的贺卡,说说用了哪些画图工具并谈谈觉得这几幅画画得怎样?

  [师生共同讨论,引出画图中的应注意的一些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电脑,感受到在美术活动中审美情感上的愉悦,觉得轻松自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师问:平时美术课上老师都会告诉我们,要画好一幅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小结出:从主题、创意、整体和谐、色调统一等几面方面来考虑。)

  3、如果请你来画贺卡,你会怎样画?

  4、让学生在进行练习前,观察一下书上的几幅范画,说说绘这两同画要用到哪些绘图工具。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课教师所讲到的一些画图基础知识,张开想像的翅膀,讨论怎样画好一幅画,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创造更新、更奇的图。]

  (三)制作贺卡

  1、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信息技术课支持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在合作中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谈论自己对制作美术作品的乐趣和方法等,提高艺术情趣、增强美感,更好地觉察和体会到自然的美丽多姿与生活的美好图景。]

  2、师适时到各小组指导。画得快的学生,要求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继续在图上添加、修改,画上其他相关的事物。如添上一些祝福语,更加衬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

  [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鼓励学生的美术创作和制作,指出他们审美或绘画的缺点,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步。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三)归纳总结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

  2、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发表成果和评价成果变得非常容易。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龄的伙伴们看,在同龄人的交流中,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水平,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爱关系。让更我的人了解自己的成果,会极大地促进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15

  四时的情趣

  教学目标:

  1.熟识“炭”一个生字,会写“紫、炭“2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破晓、微细、漂横、流萤“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想象力,自主发觉生活之中、自然之中的美,感受一切美而好的事物。教学背景分析:

  1.感受“四时情趣“的不同,学习的表达挨次。

  2.体会想象的妙用。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多媒体呈现课题)

  一.教学策略

  1.回顾一下文中的“四时“是什么意思?

  2.本文并没有壮美浩大、猛烈动感的景色,而是一些细物微景,清淡物象,让我们带着想象的翅膀来更好的体会这四季的情趣。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快速默读,找出“四时”藏在课文中的哪些句子里?请同学们找出并画下来,读出每句话。

  2.(多媒体呈现四句话)这些句子在每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时候?

  4.把四个句子连在一起看,这四个句子构成了什么句式?

  5.全文是按什么挨次额描写的?

  6.回顾一下四个清晰的段落。

  7.结合课文解释一下“情趣”的意思。

  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时如何来写四时的情趣的?

  三、精读品悟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当下的秋天在眼中是什么样的?

  1.轻声读描写秋天的段落,看一看写出了秋天傍晚哪些地方好玩。找一找,画一画,品尝一下其中的趣味。

  2.同学汇报,师板书:秋天傍晚:乌鸦归巢,大雁南飞,风响虫鸣

  师:(1)(多媒体呈现乌鸦归巢的画面)我们假如把乌鸦归巢拟人化可以怎么说呢?

  (2)大雁变得越来越小可以用几何中的变化来形容一下,是由什么变化成什么?

  (3)宁静的夜里有了这些风响虫鸣,像是他们在做什么呢?

  3.再读课文,看看哪些词或句子能体现出情趣。(生汇报)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样的情趣。

  4.(多媒体出示这一段落,伴乐朗读)再出声读一读,不同形式的读,去深刻的体会这里面的情趣。

  (二)总结学法:师生共同回顾第三自然段的学法进行总结:读、找、品、诵

  (三)自学

  师:运用这种学法小组相互沟通学习其他三个季节哪些地方好玩,哪些词、句能体现出情趣,找一找,画下了。

  1.生汇报第一自然段:春破晓:漂横的紫色云(板书)师:

  (1)(多媒体呈现破晓的画面)文中都消逝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早晨?

  (2)哪个词最能体现出云的情趣?

  (3)不同形式的.读,想象画面的情趣所在(多媒体出示这一段落,伴乐朗读)

  2.生汇报其次自然段:夏夜里:流萤(板书)师:

  (1)(多媒体出示流萤的画面)在这样黑夜里,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想象一下这些萤火虫像什么?用一些形象的词来比方一下。

  (2)哪个词最能体现出流萤是好玩的?用你的体会去读读这句话。

  3.生汇报第三自然段:冬早晨:生火送炭

  师: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劳碌着,还会寒冷了吗?会变得怎么样呢?想象一下人们在分炭时会有什么相互沟通呢?

  (多媒体出示此段,伴乐朗读)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这寒冷的冬天了的那份温和的情趣。

  四、回读赏析

  欣赏过这些清淡,细小的画面后,再通读课文,你发觉“四时”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吗?

  五、续读升华

  下面我们看看在我们的古代人是怎样用诗句描写四季的?大屏幕呈现。

  春晓[唐.孟浩然]暮江吟白居易春眠不觉晓,一道残阳铺水中,处处闻啼鸟。半江瑟瑟半江红。夜来风雨声,可怜九月初三夜,花落知多少。露似真珠月似弓。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辛弃疾岑参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北风卷地白草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胡天八月即飞雪。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忽如一夜春风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千树万树梨花开。板书设计:

  四时的情趣

  时春天破晓:漂横的紫色云间夏天夜里:流萤

  顺秋天傍晚:乌鸦归巢,大雁南飞,风响虫鸣序冬天

  早晨:生火送炭

  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进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同学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学问,初步把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学问,在挑战困难,增加自信念与缔造力气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快。在初级阶段,同学处于学习计算机学问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学问较为敏感,所以,依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关心。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2-17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07-14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04-05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2-16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12-20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2-21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2-03

【荐】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3-15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