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10 13:06:2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热】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热】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统计制表和计算倒计时、换算钱币的方法。

  2、能愉快的和同伴合作制定和统计学习用品,有团队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活动重点:

  学习统计学习用品数量和计算倒计时的方法。

  活动难点:

  学习计算价格

  活动准备:

  已制定好一份购买学习用品的计划书、笔和纸。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今天是几月几日?请小朋友计算一下还有多长时间你们就要毕业了?”

  (1)幼儿计算倒计时。

  (2)请幼儿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看日历、用减法……)

  “你们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在剩下的一段日子里,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购买学习用品的计划书.)

  2、统计数量:

  “刚才每个小朋友谈了自己的计划书,那么我们一共购买多少学习用品呢,我们来统计一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商量)

  (1)幼儿自由结伴进行统计。(需要买哪些学习用品,数量是多少?)

  (2)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统计方法,展示幼儿统计表格。

  3、计算价格:

  (1)教师出示价格表:“我们根据价格表上的'价格,计算你要买的学习用品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4、教师小结:

  也许过几天爸爸妈妈要带你们去买文具用品,那么你需要哪些学习用品可以与父母一起商量讨论。最后祝贺大家成为优秀的小学生。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加深幼儿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2.能用清楚的语言讲述算式表达的意思。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买面包圈

  1、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4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5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二、大老虎吃点心

  1、教师: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5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4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三、小组操作活动

  1、看图列5的加减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一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5的加减算式。 (开了1朵红花 ,后来又开了4朵,一共有几朵花?老师有3支笔,又买了2支,老师一共有多少支笔?小明有5块饼干,吃了1块,还剩下几块?)

  2、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口算。

  3、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四、活动评价

  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讲述画面内容和算式,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体进行评价。

  活动建议:

  重点提示:

  正确使用"一共"、"还剩下"等词语,并理解其含义。

  环境创设:

  在教室墙壁上布置蜜蜂、小鸟、小鸡各5个,让幼儿操作,复习5的加减。

  家园互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反思:

  要使幼儿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摆放图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两图的相同与相异处,体会放大的意义。

  重点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摆放图形。

  难点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摆放图形。

  活动准备

  放大镜,我的数学操作材料,方格纸,加减法操作材料,附加题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请幼儿拿放大镜看看文字和图案。

  --说说透过放大镜看时,图案和文字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变化。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材料。

  --拿放大镜看看左边的图形,看起来如何。

  第三、四组:加减法材料。

  第五、六组:附加题材料。

  3、活动评价。

  幼儿两人一组,各自在方格纸中画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好后进行交换,并说说哪一种比较好。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并记录分类标准。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分别有大小不同的、人物和动物的指偶玩具若干e大小不同的、红色和黄色的、有图案和没图案的铃鼓若干;有大和小的、黄色和红色的小皮球若干。

  2、实物文具:分别有厚和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书若干;有大和小的、塑料和铁的.、双层和单层的笔盒若干;有条形和方形的、白色和黑色的橡皮擦若干。

  3、分类盒、记录纸、玩具标记卡、文具标记卡、笔若干。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以“小熊商店要开业”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引导语:小熊商店要开业了,请小朋友帮忙整理商品货柜。

  2、以“帮小熊商店整理商品”的游戏,复习按商品的某一特征分类,并把分类的方法记录在记录纸上。

  (1)引导语:请小朋友选一种物品看一看,想一想,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分。把你分类的方法记录在记录纸上。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他们是否按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3)师幼分享交流:你分的蛤才能?按什么特征来分?是怎么记的,自己看得懂?(如分球:我是按球的大小来分,并在记录纸上画大圈和小圈。)

  3、引导幼儿在刚才分类的物品中再找出另一种特征,按物品的另一特征分类。

  (1)引导语:你们看一看,你分的这个物品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特征,还可以怎么分?

  (2)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同类商品中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要求幼儿分一次记一次。

  (3)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请你看着你的记录纸说说,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如:我分的是铃鼓,有3种分法,按铃鼓的大和小分,又按铃鼓有图案和没图案来分,再按铃鼓的颜色来分。)

  4、幼儿分组操作练习,巩固不同物品进行多角度分类。

  (1)整理餐具:出示操作材料《多角度分类》中的餐具卡纸,先选择一种餐具,观察这种餐具的不同特征,再按照这种餐具的某个特征分一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每分好一次就要记一次,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整理食品:出示操作材料《多角度分类》中的食品卡纸,玩法同上。

  (3)整理玩具:按照柜子上的标记整理玩具,整理完一种就说一说分类的理由。(如:我是按指偶的大小来分的。)接着再按第二种标记整理……

  (4)整理文具:玩法同上。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数学区投放相关的材料,鼓励幼儿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

  2、游戏活动:在玩“超市”角色游戏中,引导幼儿将物品归类摆放。

  3、生活活动:引导幼儿用多角度分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品整理问题,养成做事有序的习惯。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学习10的分解组成,能根据递增、递减的规律进行推理。

  2、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喜欢并愿意参加数学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洞洞板、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8、9的分解组成。

  1、总数是8。

  师:我的大鼓敲1声“咚”。

  幼:我的`小鼓敲7声“咚咚咚咚咚咚咚”

  ……

  2、请幼儿在记录纸上写出9的分解组成并进行讲述。

  二、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教师出示10个黄色的棋子“黑板上有几个什么颜色的棋子?”

  2、“把这10个棋子分别分给两个小动物可以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呢”?

  三、幼儿操作,并进行记录。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你是怎么分的?有几种分法?

  四、教师进行记录并小结。

  1、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记录。

  2、共同进行归纳整理。(按递增、递减的规律记录)

  3、共同小结:“把10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分别是?”

  “除了递增与递减的规律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

  五、游戏“大鼓小鼓”巩固10的分解组成。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内容

  数学:大熊储藏室授课日期活动

  目标

  1.在看看、做做、说说中体验分类的作用,引发对生活中分类运用的关注。

  2.探索将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尝试按食物的两种特征进行二次分类,发展分析、归纳能力。活动重

  难点重点

  学习按食物的两种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难点

  能找出食物某一共同的特征进行分类活动

  准备教具

  故事画面PPT

  学具

  各种食物图片、操作纸人手一份。

  方法与手段

  启发探索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活动。

  1、播放画面: “勤快的大熊肯尼为了过冬,就在秋天里准备了大量的食物。”

  2、幼儿根据经验猜测:大熊可能会准备些什么食物?

  3、播放画面:这么多的食物,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种类)

  1、全体幼儿观看画面,个别幼儿猜测准备的食物。

  2、全体幼儿观看食物,个别幼儿说说食物的异同活动开始的猜测主要是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比较食物的异同主要是为下一环节的分类作准备。二、探索整理储藏室的方法。

  1、可是这么多食物,储藏室怎么也放不下,可怎么办呢?播放ppt。

  2、讨论:如果你是大熊,你想怎样整理这些食物?小结:恩,我们可以把食物按照大小、颜色、种类进行整理。

  3、操作:好,现在我们可以按刚才想到的方法整理一下食物。

  4、交流:你们是按什么特征来整理事物的?

  5、看看这样整理有没有完成整理任务呀?播放ppt1、个别幼儿根据经验回答问题。

  2、幼儿两两讨论,个别幼儿交流讨论结果。

  3、幼儿动手按食物的特征进行整理。

  4、个别幼儿交流整理的结果。

  5、幼儿观看课件,个别幼儿回答问题。在交流讨论中,帮助孩子按食物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学习初步的事物归类的方法,为幼儿进行二次分类做好知识铺垫。

  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三、引发幼儿进行二次分类,将物品整理清楚并有序摆放。

  1、师:呀!虽然进行了一次整理食物进行了归类,可是有些食物还是混杂在一起,不好找。那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办法既可以把食物分得更清楚呢?

  2、引导幼儿进行两次分类,将食物整理清楚。

  出示二次分类板,看我们只要将食物按照某一特征进行两次分类,就可以把食物分得更细、更清楚?

  3、展示幼儿操作板,交流:你们第二次是怎么分的?请幼儿进行交流。(如:先按种类再按大小)

  4、师:“我们一起看看大熊是怎么分的?”(先按种类再按大小)按大小分好后,大熊又是怎样堆放食物的?引导幼儿说说最大的放在下面,小的`叠放在上面,零食一层一层放在架子上。

  师:这样按大小排列摆放更能节约空间更卫生。看,大熊的食物全都放进的储藏室。播放画面,了解故事的结尾。幼儿继续讨论

  解决办法,个别幼儿交流。

  2、幼儿动手将食物进行二次分类,说说自己两次分类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的

  3、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交流。

  4、全体幼儿看ppt课件,个别回答问题通过观察比较,让孩子知道只有将事物按类归放好,才能便于寻找,由此自然

  引出二次分类。在交流中引导孩子观看绘本,帮助孩子积累整理物品的经验。让数学活动真正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四、连接生活,迁移经验。

  1、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分类的方法,请你说一说。(如超市物品的分类摆放、书店图书的分类摆放、鞋店、衣柜等等)

  幼儿交流经验。

  2、小结:是呀,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分类的方法来整理物品,将物品分类摆放,不仅可以使环境变得整洁美观,还可以节约空间,便于我们取放。老师希望小朋友在活动中整理物品时,也能用分类的方法把物品整理得更整齐。1、全体幼儿回忆已有生活经验,个别幼儿回答问题。

  2、全体幼儿倾听老师小结,了解整理物品的诀窍。

  迁移生活经验主要是孩子回忆已有的分类经验,帮助孩子归纳经验,从小培养孩子的整理意识,使之形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黑板上画上两座房子、房子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猫卡片

  活动过程

  复习5的分解组合、

  对对碰

  教师:我说五、

  幼儿:我对五、

  教师:5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1和4。

  教师:5可以分成4和几?

  幼儿:5可以分成4和1。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许多小动物都收到了树妈妈的信、你们猜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呀?(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

  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师: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帮助小熊猫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小熊猫,将6只小熊猫分在两座房子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3、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

  (1)、教师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1)(5)1+5=6

  (2)(4)2+4=6

  (3)(3)3+3=6

  (4)(2)4+2=6

  (5)(1)5+1=6

  (3)、请幼儿读黑板上的分解式:如: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3和3,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5和1。

  (三)、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不要花哨要实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动中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教育教学目标:

  1、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进一步感知空间。

  活动准备:

  1、海底图大的1份,小的与幼儿人数相同

  2、红圆点20张(上课之前反面双面胶先撕开)

  3、图示6张(教师可随意编),黏贴的小图片每人各六张

  4、课前认识生字:左、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区分左右手

  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3、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4、教师出示右手,手上贴有红圆点,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上有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还是右手,请你举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师观察幼儿举手的情形,并在举对的孩子手背上贴上红色贴纸。

  (2)对于举错的幼儿,教师可以站在幼儿身旁,和幼儿同方向站,让幼儿对照,是不是举对了。

  (3)师强调,幼儿按指令做动作:

  1)请把有红色点点的手举起来;

  2)请把有红色点点的右手举起来;

  3)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

  (4)再次强调:我们的贴有红点点的是什么手?(右手)

  5、教师请幼儿思考:为什么你的右手红点点在这边,而我的右手红点点在那边呢?

  小结:站的方向不一样,(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和你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我们的右手就一样了

  二、基本部分: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

  (2)、提问:陈老师的.左右脚、左右耳朵和你们一样吗?

  小结:我和你们的是相反的,你的左边我的就是右边,你的右边我的就是左边了。

  (3)、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纠正个别不对的幼儿,此环节教师应面向全体,看看是否每个幼儿都对)

  (4)、看图区分左右

  师:有6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六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谁的左边是谁?谁的右边是谁?

  2、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右边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边坐着谁?(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如:我的左边有什么?或我的右边坐着谁?)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面向大家站,区分X的左边是X,X的右边是X?(让幼儿体会他们是面对我们站的,方向和我们相反)。

  (3)、总结性提问:如果我们转变方向左右还一样吗?(四个方向转,区分左右)

  三、结束部分:帮动物找家

  师:转呀转,哎呀!不知不觉转到了海底世界。海底世界可真漂亮,那里住着许多海里的小动物,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们来帮帮

  他们吧?

  1)出示大图片(认识生字:左边、右边),幼儿看图、根据图示的要求,自己完成练习,将图片贴到自己图片相应的位置。(老师巡回指导)

  2)交流答案。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指定的方向和序数找出相应的物体并涂色。

  2、能按指定的方向,用数数的方法确定序数。

  3、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方向卡

  2、动物图片

  3、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各若干

  4、幼儿操作卡片,蜡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1—10的数字师:今天刘老师带来了可爱的数字宝宝,看,他们是谁生:齐说出1—10的数字师:数字宝宝可想和大家玩游戏了,你们喜欢吗?

  师:看谁表现最好,就把数字宝宝发给谁(分发卡片)请小朋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看谁又对又快

  二、检查幼儿的操作并表扬幼儿

  三、师:小朋友真聪明,老师特别喜欢你们,老师带来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看!他们有谁?

  生:小兔、小狗、小鸡i、小鸭……

  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动物生:……

  师:谁能说出按箭头方向数,排第一的是什么……

  师:一直数下去第六个是什么动物?

  生:……师:谁可以说一说小鸡排第几?

  四、小结:

  师:小朋友我们数物品或数字时,先要看从哪里数,排第几个是什么。

  五、出示图片:

  1、请幼儿观察并说说有什么?一共有几个?

  2、请幼儿根据箭头的方向数过去第⑤个是什么,并在下面圈出相应的物品。

  3、小结:圈东西时,先看清楚从哪里数起,再看要找第几个,最后把它圈出来。

  六、出示图形:请幼儿观察并涂上相应的颜色

  1、先请幼儿看看有什么颜色的图形,数数有几个?

  2、请幼儿根据箭头的方向数过来,排第④个是什么颜色的图形,并在下图涂上相应的颜色

  3、叫一位幼儿出来操作,其他幼儿做练习4、检查并小结八、检查作业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考虑到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教学中,我进行一些序数变化方式,如:

  1、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

  2、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如:从左到右是第几?从右到左是第几?从上到下上第几?从下到上是第几?

  3、确认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哪个物体排第几?

  4、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