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教案

时间:2023-10-16 16:18:3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王何必曰利》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何必曰利》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1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2.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

  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孟子其人其书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战国时期鲁国人(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现有《孟子》七篇传世。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2.孟子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3.孟子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 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4.孟子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二)、课前预习:

  文言知识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叟()庶()人万乘()弑()其君

  不夺不餍()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重点字词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②上下交征利

  ③弑其君④苟为后义而先利

  ⑤然则乡之所谓知者⑥不夺不餍

  3.解释下列成语和格言

  上下交征利:

  4.翻译下面的句子(“何以”介词宾语提前句)

  ①何以利吾国?

  ②何以利吾家?

  ③何以利吾身?

  5.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①先生将何之②未之有也

  6.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译:

  7.

  ②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

  8.

  ③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译:

  9.

  ④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译:

  探究案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第一则: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2、说出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

  3.结合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复习旧知.

  2.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预习案:

  1.熟读课文.2.翻译全文.

  二.探究案

  1.第一则: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第二则:

  宋牼劝战的方式是什么?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3.

  4.第三则:

  分析逐利与扬善对人的发展倾向产生的影响?

  4.我们如何看待“利”和“义”?

  5.孟子的“义利观”,到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三.检测案

  一、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2.然而不王者3.孳孳为善者

  4.蹠之徒也 5.利与善之间也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2.苟为后义而先利

  3.吾闻秦、楚构兵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5.愿闻其指6.然而不亡者

  7.孳孳为善者8.舜之徒也

  9.利与善之间也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对前来拜见的孟子很不礼貌,用“叟”来称呼,就象今人说:“老头子。”

  B.由于梁惠王对孟子的无礼,孟子认为梁惠王真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昏君,简直无可救药。

  C.孟子顺着梁惠王的功利思想,从反面推论,指出交互征利的严重后果,严正警告梁惠王。

  D.在《孟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章里,孟子就提出仁政的思想,他主张君王必须施行仁义,仁义才是治国的至德要道。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3.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尽量简要地作答,不要超过10个字。

  4.孟子对梁惠王的要求是什么?

  5.在这段文字中,孟子反对什么?试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王何必曰利》教案2

  一、说教材

  《王何必曰利》是高中语文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孟子》选读的第二节,本单元共选七节,每一节都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孟子思想的精深与伟大。对于孟子的思想,学生较陌生,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不陌生,在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延伸,联系实际生活,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联系、思考、探究,领略“纯中国学时期”文学的艺术魅力。

  《王何必曰利》一节主要介绍孟子的.义利观,孟子把仁义张扬为私利之上更高的价值,对我们省察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念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根据此教学要求及本文的特点,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文言知识。

  2、掌握孟子对比论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应的结构;

  2、诵读课文,对比孟子和孔子的义利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孟子的义利观

  二、 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点拨法:布置预习,让学生利用课本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教师点拨突破第一个教学目标,然后在课后训练(创新课堂自主学习部分)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2)引导法:对于孟子的思想,学生较陌生,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不陌生,通过课文的延伸,联系实际生活,通过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联系、思考、探究,以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1)自主学习,诵读课文,梳理文中的文言知识。

  (2)合作探究:借助课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三、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第一则

  1、学生诵读第一则内容。

  2、抽查学生翻译情况。

  3、第一则内容探究

  (三)学习第二则

  1、抽查学生翻译情况

  2、第二则内容探究

  (四)合作探究

  (1)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

  (2)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

  (3)孟子的义利观的局限性

  (五)课文总结: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请以“自私”或“文明与小节”为话题,运用正反对比法写一段话,阐述你的观点。

  (七)教学反思(待后续)

【《王何必曰利》教案】相关文章:

《科利亚的木匣》说课稿12-08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04-18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2-12

《大象王》说课稿02-16

写王字作文03-19

王勃名言名句01-22

写王字作文02-08

写“王”字游戏作文04-29

写王字游戏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