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教案

时间:2024-11-26 17:48:5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数除法》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除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数除法》教案

《小数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3、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挂图、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51×0.3 0.82×0.45

  说说是怎样想的?

  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怎么办?

  2、出示练习十六第1题。

  精确到个位是什么意思?

  用什么方法保留整数?应看哪一位?

  精确到十分位呢?

  完成填写,集体核对。

  3、引入。

  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揭示课题:求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3。

  读题、理解题意。

  2、要求王大伯家去年的收入,就是求哪个数的1.6倍?

  怎样列式呢?

  3、你这样列式的根据是什么?会独立计算吗?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竖式。

  4、积是几位小数?怎样保留两位小数呢?

  要注意什么?

  将书上的例题补充完整。

  5、归纳方法。

  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经常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在小组中说说怎样保留小数位数?

  汇报,集体归纳。

  在计算中,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再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积的近似值。

  6、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第(1)小题中每题的'得数有几位小数?要求得数保留几位小数?应看哪一位?

  第(2)小题有什么要求呢?

  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2、3题。

  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

  2、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

  计算一下,看看与你估计的结果是否差不多?

  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3、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独立完成计算,并汇报。

  四、课堂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你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小数除法》教案2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计算的法则,能比较

  熟练地计算小数除法,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等思

  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0.47+0.237÷145.2×40.68÷17

  0.9l÷9.11.25×82.5+3.243.2÷0.16

  指名学生口算。选择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乘法。这节课,大家一起来复习小数

  除法。(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我们要更加弄清楚小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

  算,提高计算能力。

  二、复习小数除法计算

  I.整理计算法则。

  (1)做复习第6题前四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成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习本

  上。一组一组地做。

  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小数除法是怎样做的。

  提问:我们把每组里下面一题与上面的整数除法比较,除数

  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时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

  的地方?

  你认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指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整数除法来计算,关键是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末位有余数,在余数

  后面添0继续除。

  (2)做复习第6题后两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小数除法是怎样算的。

  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怎样算?你认为计算的关键是

  什么?

  指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

  算。计算的关键是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处理。

  看除数有几位小数,就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

  几位。

  2.专项训练。

  把下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3.做复习第7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学生是怎样验算的,这样验算的根据是什么。

  注意学生中不同的验算方法。.

  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比较复杂,计算时都要进行验算。题

  目里有要求的,要用竖式验算在练习本上,没有要求的,也要在草

  稿纸上验算。

  4.做复习第9题。

  (1)做第9题第一行。

  提问:怎样取积的近似值?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得到积的近似值的。

  (2)做第9题第二行。

  提问:求商的近似值,这里要除到商的小数部分第几位?为

  什么?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得到商的近似值的。注意学

  生中不同的确定近似值的方法。

  指出:求积和商的近似值,都只要看要保留的小数位数的后

  一位,用“四舍五人法”取近似值。在除法里,一般除到商的小数位

  数比要保留的位数多二位。

  三、复习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一说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

  数的小数除法各要怎样算?计算小数除法的关键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复习第8、10题。

《小数除法》教案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学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应用这一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除数是整数,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以及商的最高位是0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答: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板演:30.45÷29108÷36(与提问同时进行)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谁说一下它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板书: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订正板演,30.45÷29的商中间为什么有小数点?

  5.引入:108能被36整除,如果把108改成117,还能被36整除吗?(不能)117除以36得到整数商3以后还有余数,如果继续除,应该怎么办?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好!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二、尝试

  1.出示例2:117÷36

  2.生分组讨论并试算。

  3.学生汇报:通过讨论、试算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36除9不够商1,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9的右面添上0看成是90个十分之一再除。90个十分之一除以36商2个十分之一。由于被除数117是整数,小数点没有写出来因此要在商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商2个十分之一。

  求出十分位上的'商以后,还余18个十分之一。

  18个十分之一用36除,不够除,怎么办?(不够商1个十分之二。把18个十分之一看成低一级单位的数,再添0,是180个百分之一,再继续除)

  4.强化理解算理,引导学生共同把这道题做完。(生说师板书)

  3.25

  36)117.00

  108

  90......添0继续除,表示90个十分之一

  72

  180......再添0继续除,表示180个百分之一

  180

  0

  5.师进一步明确: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在余数的后面添0继续除。

  6.使学生知道: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做除尽了。

  7.指名说说计算的步骤。

  8.尝试后练习:P.16页下面的做一做

  25.5÷6(计算时,被除数末尾需添一个0)

  86÷16(计算时,被除数末尾需添三个0)

  思考:遇到除不尽时怎么办?

  集体订正时,说说计算步骤。

  9.通过复习和例2的学习,你能说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吗?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板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0.反馈练习:32÷56.6÷437.5÷6610÷16

  三、示范

  1.出示例3:计算1.69÷26

  2.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3.师边板书例3的竖式,边提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不够商1)。不够商1怎么办?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例3是怎样算的?

  4.生看书讨论。

  5.生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知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应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面写“0”,用0来占位。

  师引导:我们把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个位上的数和十分位上的数合起来看作16个十分之一。够不够除?怎样写商?

  启发学生回答:仍然不够商1个十分之一,要在个位商0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再在十分位上写0占位。

  把被除数看作169个百分之一,用26除。这跟前面的例子是类似的。你可以做完吗?

  生用乘法验算这道题计算的是否正确。

  板书:个位和十分位上不够商1,都要写“0”。

  0.065

  26)1.69

  156

  130......添“0”继续除,表示130个千分之一。

  130

  0

  6.示范后练习:P.17页做一做

  ⑴生独立计算。

  ⑵分组讨论,并引导学生得出: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上的个位就不够商1,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

  ⑶生仔细审题,说出错误原因(根据计算法则和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去检查)

  四、应用

  1.P.17页6题

  4210.8

  4.21.08

  0.420.108

  生独立填在书上。你找到什么规律了吗?

  2.P.18页7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3=59.854.4÷()=16

  4×()=134()÷8=10.4

  3.P.17页4题:42021÷18435÷12

  五、体验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P.18页5、8

《小数除法》教案4

  教学内容:

  第104页12~13题及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12题

  读题,明白实践内容和要求,教师指导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调查和记录,课堂上交流个人设计的'这份午餐菜单是什么?如何从各方面考虑的?根据市场情况,花费了多少人民币?

  二、完成13题

  提早一周布置学生到当地电信局去了解国内长途电话分时段收费标准,并记录整理下来。

  课堂上教师组织先交流学生收集整理的国内长途电话分时段收费标准,弄明各标准的确切意义,讨论根据制定标准计算出书上表中三位同学应付的电话费。

  三、评价反思

  围绕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如实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四、补充练习

  1、填空

  ①6分钟做12个零件,每分钟做()个零件,每个零件需要做()分钟。

  ②54.8连续减去()个5.48后得5.48

  2、简便计算

  4.2×99+4.2 17.8÷(1.78×2)

  5.6÷2.7 25.4×13-254×0.3

  136.9-(52.3+36.9) 12.5×3.2×25

《小数除法》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小数除法的异同,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 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理解算理。

  5、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集体订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 96.6÷42 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除法》教案6

  一、课堂的引入体现数学味。

  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示一些数,让孩子们去分类,再引到新课的教学上。现在的一些教学理念提倡教学的生活化,由生活引入知识,于是大量的课堂总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我认为有时候采取开门见山的方法引入课题也是需要的,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节省时间、目的性强、衔接自然。

  二、充分促使孩子自主学习。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其实这部分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帮助讲解算了呢?我反复思考这一问题。后经过师父的点拨决定第一部感知一位和两位小数的意义大家一起来解决,第二部感知三位小数的意义让学生同桌合作解决,然后再讲解,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让优生自主地去学习,再让他们来帮助一些学困生。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无论如何把课堂放给孩子们,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就如本节课教学,如果老师不找一些表示长度的小数出来,孩子们就会认为小数只表示价格;如果老师不教孩子们正确地读小数的方法,孩子们就会用以前的读法来读小数。因此,无论什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总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导”得不漏痕迹、如何“导”得恰到好处、如何“导”在关键之处。本节课中,在学生正确地分出整数和小数后,我问“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使孩子们在思考中完善自己对小数的认知体系;在孩子们说完分米与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时,我问“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促使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之后完善对这些小数的认识??在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有挑战性的、有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孩子们去比较、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

  课上完了,总感觉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一块上挖的深度还不够,学生还没有思考出来我便迫不及待地把结果告诉他们,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经过充分思考得出来的,所以对两者的关系没有达到真正的领会。在以后的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并需要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引导,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主体”,而是“主导”。

《小数除法》教案7

  刚刚完成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感觉效果不尽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次说写内容是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特点,说真实的自己。教材的安排遵循了从说到写的原则。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安排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我们班来了一个新同学,或者你家附近搬来了一个新邻居,或者家里来了一个新客人,彼此想交朋友,认识对方,那就要进行自我介绍。你最想了解对方的是什么?为什么?你最想把自己的什么介绍给他?为什么?

  学生纷纷诉说想法。最后教师小结:

  自我介绍时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以及自己外貌的最明显特点,好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你,记住你,找到你。

  其次是个人爱好特长优点,这样的话,彼此了解,可以有共同的爱好话题,或者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再是介绍个人的性格脾气,这样可以减少误会,彼此理解对方。最后也可以说说缺点,希望得到对方的帮助等。

  这时,老师转移话题:如果把自己介绍给对方一定要面面俱到吗?

  同学们纷纷表示反对,但是分析原因大都是笼统地说这样太啰嗦了,这样别人会烦的诸如此类的话语,没有考虑到这样面面俱到的介绍别人反而记不住你。最后还是老师自己告诉大家:你想要交什么类的朋友你就把你这方面的内容做具体介绍。为了让这个特点明显可以举大量的事实说明。

  二、尝试介绍,生成话题

  教师让学生在座位上自己准备一个特点讲讲,并且把自己介绍给同桌或者前后桌同学,让别人给你提提意见,补充事实材料。接下去的场面可算是热闹,大伙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我走到一位同学面前开始了交流。他给我介绍的是他的爱好。我们倆交流地挺不错,从开始时他的迷惑和不好意思交流到最后的满足的微笑,我知道他明白了。起身抬头的.一刹那,竟发现好多同学在嬉笑,玩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他们刚才一定是扯开了话题在闲聊嬉闹。没有懊恼,没有指责,接着就是正常的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自我介绍

  三、聚焦个体,共说话题

  教师回到讲台问:谁愿意第一个上来向大家介绍自己。下面是冷场。后面有一个男生站起来做介绍。他说:我介绍的是我的一个缺点:我爱管闲事。我看这个话题不错,就趁机启发:你说爱管闲事是缺点,说不定是你的优点,正是你热心的反映呢!你能把你怎样爱管闲事用具体事例告诉大家好吗?本以为为他打开了思路,没想到他却因为我的参与反而不敢往下说。花了好大的功夫才结结巴巴地,语无伦次地,辞不达意地讲了两句。下面听的同学指指点点,甚至哄堂大笑。他当然是面红耳赤,不敢再吱声。我让其他学生纠正,由于没有认真思考,把自己置之话题之外,当然也说不出所以然。接下去让别的同学来自我介绍,大家都有点紧张与担忧。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去了大半。教师又怕时间不够又开始了唠唠叨叨个没完:什么在介绍中定要有具体事情啦,意思一定要介绍清楚啦等等等等。可以让课堂闪光的地方却匆匆过场,让宝贵的课堂时间白白流失。遗憾!

  这个环节自己感觉是最失败的,是我把课堂占用,没有把其他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是我自作多情,自作聪明,包办太多,结果适得其反。口语交际的最大特点应该在交际,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表达,在交际中学会交往。在这个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才是最主要的。可能是在设计上导语上欠吸引学生,没有调动说话交际的积极性,好多学生没有参与其间,变成了只有教师与站起来介绍的同学之间的事情。这样单一的交流当然到不了学生内心需求。另外,在构建和谐课堂,文明课堂中,老师总会忘却生生之间的尊重与生生之间的评价。现在想想,如果这个环节中,我把皮球替给学生也许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听了他的这一句话——我有一个缺点是爱管闲事,你有什么想说或者想问的吗?当他支支吾吾说不下去的时候,老师帮他一把,或者让同学帮他一把可能比让他当场纠正效果会更理想些。这样,也许他不会尴尬,大伙儿会在更和谐的气氛,以更积极的状态参与其中,效果一定会更好。

《小数除法》教案8

  在全员赛课中,我讲了人教版五年级《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这一课,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我的教学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为主,所以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在课前我设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来复习旧知。这部分实现的效果和我设计的一样,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的完成计算。

  导入部分我用了简单的故事对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主题。在实际上课中,由于客观原因,这部分我认为进行的有点仓促,不过故事的对话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这次的经历也让我吸取教训,课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一节课的完整也包括课前的准备,课前准备的充分度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完成度。

  课中我采用了学生先自主学习,解决自己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时遗留的问题,最后的展示环节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查漏补缺,形成完成的解题思路。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进行的都很好,各小组都能在组长的组织下完成探究。这归功于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组织孩子合作讨论。

  在展示环节,孩子的展示在我看来,真的很惊喜,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套的解题思路都让我感到吃惊,看来孩子的适应和学习能力很强,这更坚定了我走自主学习这条路,但是数学用语和严谨度上仍存在问题,这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尽多使用规范的数学用语,用严谨的态度传授知识从而让孩子耳濡目染形成习惯。

  在点评质疑的时候,很多孩子能够通过认真听讲发现展示同学的问题,我在这个环节做的不好,我又站在老师灌输知识的思想上进行讲解,其实孩子能过通过他们的“方式”纠正展示时出现的问题,我只需要适当引导即可,我的“灌输式评讲”把孩子的.积极性扼制了,从主动思考又回到了听老师说。这是我本节课最大的问题,另外我在对展示中的孩子进行点播时,我的用词上也不够严谨,这是我要提高的方向。数学要求严谨,一个数学老师的数学素养非常重要,所以我以后要多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来提高自己,让自己更准确更精准的向孩子传播数学知识。

  本节课在时间的掌控上我做的也不够好,达标检测进行时下课铃响了,此时我的反映也不够机智,在评课时老师们给了我更好的处理方式,我诚恳接受大家的建议,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处理这种课堂问题。总之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还有很多问题与不足,正是因为这些问题与不足让我知道前进的方向,从而不断的努力,力求让我的课堂更完善更切合学生的学习。

《小数除法》教案9

  教学内容:教材P25例2、例3及练习六第5、7、8、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的验算知识迁移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验算,养成学生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中的两种特殊情况。

  教学方法:利用教材情境,结合学生例l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归纳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温习旧知

  1、 快乐口算。

  4.2&;divide;3= 7.2&;divide;6= 2.8&;divide;2= 6.3&;divide;3=

  16.8&;divide;8= 5.5&;divide;5= 4.8&;divide;4= 3.8&;divide;2=

  2、笔算,并结合竖式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93.6&;divide;24= 117.5&;divide;25=

  3、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2.4= 117= 5= 18=

  我是根据( )把上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的。

  一.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自学教材第25页的例2

  (1)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式:( )

  (2)观察竖式并想:按( )法则去除,余数是( ),表示余 ( )个1;在( )的后面添0,表示( )个十分之一后继续除,同时在( ) 和( )的后面点上小数点,余数是( ),表示 ( )个十分之一;再在( )后面添0,表示( )个百分之一后继续除。

  28&;divide;16,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完成第一步,被除数末尾有余数12时,提问:接下来怎么除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并在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在12的后面添上O看成120个十分之一再除。

  提问: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该怎么办?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的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它的依据是小数末尾添上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由于被除数28是整数,小数点没有写出来,因此要在商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商。

  追问:现在除完了吗?为什么?(因为还有余数,所以还没有除完。)

  引导学生利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将8的后面添上O看成80个百分之一,再除以16。

  强调:师进一步明确: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要在余数的后面添O继续除。使学生知道: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做除尽了。

  总结:通过例1和例2的学习,谁能说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出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

  (3)尝试独立用竖式计算.

  重点提示: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要对齐。

  (4)练一练:

  72&;divide;15= 29&;divide;4=

  (5)交流、小结:小数除以整数,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位还有余数,要在( )

  整数部分的后面点上( ),在余数后面添( ),继续除。

  2、自学教材第25页的例3:

  (1)独立分析,列出算式。( )

  (2)想:先用5.6的整数部分5除以7,( ),要在被除数( )位数字5的上面商( ),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再继续往下除,56个十分之一除以7等于( )个十分之一,在商的十分位上写( ).

  提问:观察这道算式与学习的例l、例2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提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不够商1)

  追问:不够商1怎么办?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总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应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O来占位。

  引导:现在把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合起来看作56个十分之一,再除以7够不够除?商应该写在哪里?

  引导学生明白商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教师板演,完成算式(见图3):

  验算。这道题怎样验算呢?想一想整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能不能把这种验算方法应用到小数除法上来?学生独自试一试,再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用乘法验算,即0.8&;times;7=5.6。

  我发现:小数除以整数,如果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在个位上商( ),点上商的( )后继续除.

  3、口头整理一下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1)题。并说一说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时,怎么办?(添O继续除)

  2.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2)题。通过观察算式及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个位上就不够商1,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

  3.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六第1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整数部分不够除,商O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

  (2)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然有余数,要在后面添O继续除。

  2.师:谁能完整地总结一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归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小数除法》教案10

  练习内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巩固练习。(教材练习四第9~14题。)

  练习要求: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和正确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练习重点: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以及被除数比除数小的这两种题。

  教具准备:

  投影、小黑板

  练习过程:

  一、激发

  1、口算:(P19页11题。)1.2÷30、48÷64.6÷2314×0.56、8÷40.72÷120.7×1.10、72÷49、6÷65.2÷1312.5÷50.12×5生先回答:

  (1)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商的小数点要和谁的小数点对齐?

  2、错题剖析

  ⑴5.1÷25=2.4

  ⑵100÷500=50、24525)5.1100)5005050010001000

  ⑶0.819÷17=0.47

  ⑷40÷25=160.471617)0.81925)40682513915013915000

  二、尝试

  1、P、19页10题:先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再计算。5.04÷6210.6÷657.79÷9554÷3632.93÷370.462÷28

  (1)生判断哪些题的商是小于1的.,为什么?

  (2)生计算,看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3)说一说: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怎么办?

  (4)集体订正。

  2、P19页12题:一个机械化养鸡场的产蛋鸡,平均每只每年产蛋294个。如果按照每16个蛋重1千克计算,平均每只鸡每年产蛋多少千克?

  ⑴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理解列出的算式的含义

  ⑵让学生做完此题并集体订正。

  3、P.19页13题:一只大象体重5、1吨,是一头黄牛的15倍。这只大象比这头黄牛中多少吨?

  ⑴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⑵数量关系:黄牛的体重×15=大象的体重(5.1吨)

  ⑶让学生列式计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示范:

  1、P.19页15题:一个煤矿的一号井每日产煤961吨,是二号井每日产煤吨数的2倍,三号井产煤每日比二号井多135、4吨。这3口井平均每口井日产煤多少吨?分析与解:要求这3口井平均每口井日产煤多少吨,就要用三口井日产煤的总吨数除以3,即:(961+961÷2+961÷2+135.4)÷3

  2、P19页16题:小红的父亲给她2.5元去买书。买书时她发现这些钱还不够,又从自己积蓄的钱中拿出一些才够。他原来积蓄的钱有1.24元,是拿出的4倍。这次买书花了多少钱?分析与解:小红买书的钱包括2部分:父亲给的钱和自己出的钱,列式为:1.24÷4+2.5

  3、P9页思考题:如果把一根木料据成3段要用9分,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4段,要用多少分?

  分析与解: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实际只要锯(3-1)次,如果局成4段只要(4-1)次,可以解答为:9÷(3-1)×(4-1)

  四、作业P.18页9题,P.9页14题。

《小数除法》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

  2、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二、教学重点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

  三、教学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数。

  四、新授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求商的近似数时,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法

  练习复习

  求以下商的近似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9.4÷12≈1.621.55÷3.9≈0.40319.46÷5≈63.89

  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同5作比较大于或者等于5进1,小于5舍去。

  师:那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是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四舍五入法来解决呢?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

  (ppt展示例题)

  (二)情景导入1

  师:找同学读题

  生:读

  师:找同学列式

  生:2.5÷0.4

  师:请同学们先在自己练习本上演算,一会儿找同学汇报(老师巡视发现问题,找典型同学)

  生:说

  师:板书演示

  (三)经典练习(自己列式,自己算)

  1.3÷0.4≈4(个)

  答:需要4个小杯子。

  规律:

  通过两个习题由学生总结出来结合实际问题,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四舍五入法解决,有些情况虽然商的小数部分第一位,比五小但仍须进1,相这样的方法叫“进一法”。

  (四)情景导入2

  找同学列式,自己先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找错误典型同学回答,教师板书演示。

  通过做题,初步感知,解决实际问题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四舍五入法,而且本题也不能使用“进一法”

  (五)典型练习

  手工课上,同学们制作一只风筝需要0.18km的风筝线,现在有4.8km的风筝线,可以做多少只这样的风筝?(学生自己列式自己解题)

  做完比较两个习题,由学生自己总结发现的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四舍五入法,有时根据实际情况,商的小数部分第一位就算比5大,也必须舍去,对于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做“去尾法”

  (六)巩固练习

  课本p417、8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考察学生接受情况。

  教学反思:

  (一)导入不必太花哨,简练鲜明进入主题即可。

  (二)对于新授知识,学生有个接受过程,要通过至少3个练习学生才能接受,要给学生思考,接受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最后在巩固练习。

  (三)不要太依赖多媒体,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具。

  (四)老师要有板书演示,不要让学生过多板书,一节课下来老师的板书是重点,要保留;注意书写,不能太随意。

  (五)要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审题(读两遍)、做题(计算要细心)、细节要注意(直线用尺子、答题要规范)

  (六)注意语言,要简练,普通话教学,不要太随性。

《小数除法》教案12

  教学内容:课本第102页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1-6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进行小数乘法、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回顾与整理

  (一)计算:0.67X7.5 8.36X0.25 0.125X0.24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1、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算出积后,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该怎么办?

  (二)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提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怎样呢?

  (2)计算:1.89÷0.5 4 7.1÷2.5 0.51÷0.22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练习与应用

  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2、第2题:先分组完成题目,然后通过计算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整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3、第5题:学生独立审提题解答,教师巡视。让学生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估计得数范围。

  4、做第6题。主要让学生练习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合理截取商的近似值。

  小结。

  三、作业设计

  完成整理与练习第3题和第4题。

《小数除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降法的意义,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能够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

  2.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并指名板演

  3.订正时请同学说一说过程以及这样算的道理。

  教师提问:竖式中21除以15商1,商的“1”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竖式中64表示64个什么?

  二、指导探究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1)(课件1)

  课件中教师启发性提问:第2、3个算式和第1个算式相比,已知什么?求什么?

  (2)练习:完成第14页做一做。

  根据小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出示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2)组织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出横式:

  提问:21.45除以15是否可以理解成把21.45米平均分成15份,求每份是多少?

  (3)①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整数部分的.计算。

  提问:把21米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几米?商的1应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②讨论:余下的6米不够除以15该怎么办?

  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出示课件2)

  提问:64表示64个什么?商4为什么写在十分位上?

  由学生继续完成此竖式。

  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算的道理。

  (4)练习:(分组完成)。指名板演

  先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再针对竖式中各数的含义提问,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三、质疑小结:

  1.提问:观察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对齐?

  2.今天学习的除法与过去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它与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3.组织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质题答疑。

  四、反馈练习

  1.列竖式计算(分组完成)

  教师行间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注意及时解决。

  2.列式计算。

  (1)两个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3.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3.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多少公顷?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

《小数除法》教案1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页例5、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5题,思考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除以小数。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转化“转化”,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例5情境图。

  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想到哪些问题?

  妈妈买鸡蛋用去7.98元。买鸡蛋多少千克?应怎样列式?

  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总价÷单价=数量)

  7.98÷4.2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5。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样计算7.98÷4.2?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活动,巡视指导。

  4、分组汇报。

  (1)把7.98元和4.2元都转化成单位是角的数,79.8角÷42角,再计算。

  把7.98元和4.2元转化成角,其实就是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了几?

  (2)把7.98和4.2都乘10,就转化成79.8÷4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经学过了。

  79.8÷42的商与原来7.98÷4.2的商相等吗?根据是什么?

  5、。

  我们想的这两种方法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除数4.2转化成整数,因为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6、出示竖式。

  你能看懂这个竖式吗?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应该先划去哪个数的小数点?划去4.2的小数点变成42,小数点其实是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7.98的小数点为什么也要划去,并且在9后面点上小数点呢?

  指出:也就是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一位,商不变。

  7、独立完成计算,集体核对。

  说说商中小数点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8、归纳方法。

  在小组中说说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乘法?

  (先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将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再按照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计算。)

  9、验证结果。

  怎样验证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用1.9×4.2看看是否等于7.98)

  学生验证方法的正确性。

  10、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填写。

  0.3到3,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呢?

  11、完成练一练第2题。

  指名板演。

  说说是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2.6÷0.2可以转化成什么?

  指出:口算一个数除数小数,也要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

  计算正确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3、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

  独立计算,再比较。

  从上往下看,商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发现什么了规律?

  4、完成练习十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评讲。

  5、完成练习十七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完成思考题。

  (1)如果用电正好是100千瓦时,则应付电费0.52×100=52元。

  (2)小明家实际付了64.6元,说明用电量超过100千瓦时。

  就必须先求出超出的用电量是多少:

  64.6-0.52×100=12.6元

  (3)根据超出用电量的钱数÷单价=超出的千瓦时。

  12.6÷0.6=21千瓦时

  (4)再求出总千瓦时:21+100=121千瓦时

  四、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收获了哪些新知识?能说说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吗?感觉今天自己的表现如何?

《小数除法》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情境引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到集市上买苹果,看到两家店在买却不知选择哪一家,你有什么好办法?(课件展示)

  教师:到底哪一家更便宜?你会列式吗?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学生:单价=总价÷数量

  教师:这些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1:它们的被除数都是整数。

  学生2:它们的被除数都是小数,以前都是整数。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活动2【讲授】

  二、探索新知

  1.导入:同学们,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思路分析

  2.师引导学生思考: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22.4÷4。

  1.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组织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展示各种算法:

  生1:22.4km=22400m,22400÷4=5600m.5600m=5.6km。22.4÷4=5.6。

  生2: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

  生3:还可以列竖式来计算。

  2.师引导学生思想讨论: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小组交流后汇报:先把被除数22.4扩大10倍,转化成224÷4=56,所得的商再缩小到原来的',所以22.4÷4=5.6。

  3.引导用竖式计算:如果不转化成整数除法,直接用22.4÷4,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让几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竖式,演示(见板书设计竖式):

  根据学生的竖式追问:24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24表示24个0.1,再用24个0.1除以4就是6个0.l,所以要在5的后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

  4.提问:同学们观察一下,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归纳总结: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活动3【练习】

  三、巩固拓展

  1.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难题吗?到底哪一家更便宜?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课件展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练习题,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要注意学生处理商中小数点的情况,学生在写商时可能会漏掉小数点或点错小数点位置。

  3.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集体订正。提问: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和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商的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4.(课件展示)运输队一辆货车在7天内节约了柴油35.7千克,这辆货车平均每天可以节约多少千克?

  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小数除法》教案】相关文章: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04-18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01-27

小数的意义教案10-20

小数的意义教案 12-17

小数数学经典教案12-12

小数的意义教案 15篇02-21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02-13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06-26

《笔算除法》说课稿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