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13 09:47:3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精]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理解“也许”、“几乎”的意思,掌握本课词语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对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提出疑问,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前后文尝试解决问题:“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和“那男孩跟这事有关”是不是前后矛盾了。

  3、懂得亲情的珍贵和友情的珍贵。

  重点难点:

  1、用“前后矛盾”法提出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2、懂得亲情和友情的珍贵。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理清文脉

  1、出示图片,了解白玫瑰的花语:“你是圣洁的。”

  2、揭示课题:这是一枝普通的白玫瑰,但它背后却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枝白玫瑰》。

  3、小老师领读词语,重点理解:应酬、生命垂危、预感

  4、指名分解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5、根据提示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读中理解,质疑解疑

  1、小男孩为什么送给妈妈白玫瑰?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百货商店。作者在圣诞前夕去百货商店为孙儿挑选玩具作为礼物,他在玩具柜前看到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故事就这样发生了——请你默读课文1-3小节,思考:读了课文后你对男孩了解到了哪些情况?

  (男孩的年龄幼小,家庭遭到不幸,愿望迫切等等)

  2、指名三名学生分角色读1——3小节。

  3、评议朗读,教师随机进行指导朗读。

  男孩对洋娃娃的渴望

  男孩的天真

  男孩的悲伤、兴奋等

  (1)指名评议和朗读

  (2)同桌分角色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读1——3小节。

  4、离开小男孩后,作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时牵挂着小男孩。默读4——6小节,发现什么问题吗?提出来和同学讨论一下。

  (1)预设:“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和“那男孩跟这事有关”是不是前后矛盾了?

  (2)小结:小男孩这么小,家庭惨遭不幸,一个美满的家庭转眼就不再完满,作者真不忍去想这么悲惨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他更不愿小男孩这么年幼就承受丧失家人之痛,所以他始终安慰自己:男孩不会和这事有关,然而,男孩的叙述和报上的描述却是惊人的相似,预感告诉他:男孩和这事有关,他不得不相信残酷的`事实。

  三、以读促情,升华情感

  1、再读课文,划出令你动容之处,反复读一读。

  2、男孩把一枝象征着纯洁、高贵的白玫瑰献给了妈妈,然而他再也不能得到妈妈的爱抚,再也听不到妈妈对他温柔的呼唤,他失去了妈妈,想到这,作者放下了一捧白玫瑰,“含着热泪离开了……”,看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呢?(小男孩、作者、司机)

  四、总结

  1、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物,5岁男孩和作者,请你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对这两个人物做出评价。适时板书:亲情可贵爱心无价

  小结:这枝白玫瑰代表小男孩对亲人的爱,代表“我”对小男孩的同情和真诚的爱心。正是因为有了可贵的亲情、无价的爱心,我们的生活才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珍惜所拥有的亲情,献出一份爱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温馨、幸福……

  2、课文对人物的语言作了精心的描写,让读者通过人物的语言知道了有关小男孩以及他家庭的不少信息,让我们也来学学人物语言的描写,同时对几种对话形式做复习和巩固。

  小结1——3节中的对话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无提示语(补充:课文中还有一种形式未出现,即提示语在中)

  出示相关练习:

  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在赤道,()在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白天的最高温度可达55℃,平常也都在40℃以上。我国戈壁沙漠离赤道很远,白天最高温度也可达到45℃左右。而赤道附近的温度记录很少有超过25℃的。

  赤道一带大都是海洋。白天那里()太阳高照,()浩淼的海水能把太阳的热量储藏起来,加上赤道上降雨多,因此温度不会升得很高。而沙漠地区是光秃秃的,很少有植物,只要太阳一照射,温度就会直线上升。而且,沙漠里几乎不下雨,所以温度也就高得多了。

  根据上面的短文内容,把以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练习5》

  课时目标:

  口语交际:笑话会,丰富课外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笑话的能力。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我的十分钟。

  (一)师生谈话: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小段节目。(放一段笑话)这是什么节目?它有什么意思?今天咱们也来开个“笑话会”,一块分享笑话带给人们的乐趣!”

  (二)指导交流

  1、分组里说一说自己准备的`笑话.

  2、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讲笑话。

  3、全班同学评议:表达是否清楚,有没有趣,怎样更吸引人。

  4、每个人再准备.

  5 比赛讲笑话,评出笑话大王.

  二、学写毛笔字

  一)、指导学生观察“八”字中的捺——竖捺

  1、向右下直下起笔;

  2、逐渐按笔;

  3、提笔,笔锋至尾处渐渐收笔。

  二)、教师执毛笔范写竖捺.

  三)、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1、指导观察“过”中的捺——平捺:将捺起笔处的笔锋向下,不是平直起笔,而是逆锋向右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平直运笔,渐渐拖出笔锋。

  2、学生临贴描红。

  3、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捺,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捺画的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要明白小猫、小鸡是怎样写贺年卡的。

  教学准备:

  1.小鸡、小猫的头饰。

  2.准备一些不同样子的精致的贺年卡。

  3.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要求: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朋友,新年快到了,你怎样向家人、老师和同学祝贺新年?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自由读全文,把要认识的字作上记号,看看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

  2、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读一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要认识的'字,学生读出字音,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

  2、教师读字音,学生举卡片,看谁举得又快又准。

  3、让学生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一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四)写字。

  1、读要求会写字卡片。

  2、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老师指导书写。

  3、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运笔方法。

  5、学生先描写一个,再写两个。(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执笔和写字姿势。)

  (五)作业。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要求: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猫、小鸡是怎样写贺年卡的。

  一、复习巩固。

  1、检查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2、阅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① 第一段有几句话?什么时候谁给谁写贺年卡?理解“新年”、“城里”、“乡下”。

  ② 教师引读:小猫是怎样给小鸡写贺年卡的?找出描写小猫动作的词。

  ③ 第二段有几句话?小鸡在什么时候收到了小猫的贺年卡?收到贺年卡小鸡是什

  么样的心情?该怎么读?

  3、用学习一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四自然段,交流讨论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鸡小猫的友情。

  三、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总结课文。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森林 茁壮成长

  蓝天 飞翔

  29 贺年卡 大海 迎风破浪

  太阳 智慧献祖国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写出“平滑、清晰、费事、凹进”等词语的反义词。

  2.了解制造镀银玻璃镜的工艺要求,复述镜子发展的历史。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习惯梳头然而估计普遍轰动

  购买工艺平滑均匀清晰耐用

  (2)我国发明青铜镜说明什么?

  2.研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讨论。课义介绍了最早的镜子,青铜镜、水银玻璃镜、镀银玻璃镜、,镀铝玻璃镜,哪种镜子说明得比较具体?(镀银玻璃镜。)

  (2)指读课文第6自然段,思考讨论:课文是从哪儿方面来说明的?

  ①玻璃必须平滑。

  ②玻璃上的银层要涂均匀。

  ③镀银后要刷上一层红色保护漆。

  (3)用总分方法练习说话。

  镀银玻璃镜的制作工艺要求很高,必须,不

  然;必须,不然;

  必须,不然;

  (4)学习第七自然段:

  A、齐读,说说段意。

  B、解释词语:镀铝、崭新一页

  3、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理由。

  4、训练复述。

  (1)学生按“最早的镜子一青铜镜一水银玻璃镜一镀银玻璃镜一镀铝玻璃镜”的.顺序自己尝试复述镜子发展历史。

  (2)指名复述,评议。

  (3)同桌复述。

  5、练习巩固。

  (1)写出“平滑、清晰、费事、凹进”的反义词。

  (2)弹性练习。

  镜子还会怎样发展以更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要呢,请你去作一次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一个科学设想,题目自拟。

  板书:

  平静的水面照照样子

  青铜镜不仅......而且......

  镜子锡箔玻璃镜轰动欧洲

  小史镀银玻璃镜平滑、涂均匀、刷保护漆

  镀铝玻璃镜便宜耐用明亮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3、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2.同社会中假、丑、恶等阴暗面作斗争。

  教学难点:

  1、通过曲折离奇的故事叙述了解狼的本性与人类的智慧

  2.认识狼贪婪、凶狠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能准确、流畅、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复述并达到背诵全文。

  2、识记:解释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识记、积累。

  3、理解:把握课文“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四个情节,以及狼和人在较量中

  的不同表现。

  4、探究:人狼搏斗主客观因素及课文寓意,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5、拓展:

  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作家作品资料。

  2、依据注释熟读课文 ,理解文意,画出疑问。

  3、收集有关“狼”字的成语。

  教学思路:新课改注重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在教学中屏弃对课文机械式的分割,特别对于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独句串通很容易让学生感其无味,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我们不能因为出于“夯实基础”的需要,而一味的进行字、词、句的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情节引人的优势,赋予教学过程以情节性、生动性、趣味性。首先,设想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听读——讲故事——朗读——自读——个别朗读)形象的朗读,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大局地感知课文,这个作为重点安排;其次,在大方面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拔,落实小局的字词,学生在知道情节的基础上,有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词的把握就不是纯死记硬背的难关。最后,通过合作探究,深入学习课文的内涵,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同时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大家知道关于狼的成语吗?(狼心狗肺、狼吞虎咽、鬼哭狼嚎、狼子野心、狼狈为奸)

  从这些成语中大家可以看出狼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贪婪、阴险、狡诈

  狼的出现,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凶残是自然界赋予它的本性,而在狼的凶残之中,又渗透着智慧的成份,这就使它成为人们比对其他猛兽更感兴趣的话题。古今中外,有关狼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也要来欣赏记录在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记录的一个关于狼的故事……

  2、蒲松龄及《聊斋志异》(以提问方式出现)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聊斋志异》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食刺虐入骨三分”。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讲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讲、再点评)

  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读,下面老师先请同学来试读一下,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如何。

  1、 指定个别学生(最好是程度较低者)朗读,以便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使讲解更有针对性。

  2、 其他生点评,师总结。

  3、 注意正音,纠正节奏停顿的错误。

  我们读文言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读准字音,这个的生字比较多,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齐读)

  4、教师范读,学生细听,听时注意:听清节奏、体会感情。

  朗读注意事项: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第二、三句说效果,无妨读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此刻,屠户已由完全被动状态转入半主动状态,形成了相持局面。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调——其实是为高潮蓄势。“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读后学生点评。

  三、自主学习、疏通文义。

  大家想和老师来个比赛吗?先别急,成功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读文言文最高的要求就是读出感情,为什么刚才我们同学读的时候感情读得不到位呢,就是我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下面我们大家进行自主学习,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待会儿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当堂将课文翻译一下。

  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要点补充:

  1、“途中两狼”,按现代口语应当说,半路上碰到两只狼。

  2、“缀”,这里要引申为紧跟

  3、“投以骨”,把骨头扔给它。现在也说“报之以笑”(拿笑来回答别人)。

  4、“并驱”,今语有“并驾齐驱”,“并”,亦齐(一起)也。

  5、 “恐前后受其敌”中“敌”字名词作动词,胁迫、攻击的意思;“顾”,转头。屠户回头则见狼,当是转头看两侧。

  6、“苫蔽”,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遮盖之意。

  7 、“奔倚”,表现两个动作:跑过去,把背靠着。

  8、“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此处用引申义。

  10、“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势如犬。今语,开会时排入场叫“鱼贯而入”, “狼吞虎咽”,皆属这种用法。

  11、“一狼洞其中”的“洞”字名词作动词,意为打洞。

  12、“隧入”,从隧道入。

  13、“意暇甚”“意将隧入”中的两个“意”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内心盘算。)

  13、“盖以诱敌”,原来是想麻痹对方。

  注意重点句的翻译:“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恐前后受其敌”、“其一犬坐于前”

  我们对整篇文章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请大家放开喉咙大声地读课文,并把生字词在课文中注好音,同时注意语句的停顿。

  出示自读要求:在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的'情况下要读出轻重、读出快慢、读出抑扬。

  生自由读。

  个别生读,其他生点评。

  注意停顿的句子:(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四、创新阅读,评读故事

  这篇课文用181个字写了一段波澜起伏的人与狼生死搏斗的故事,我们试着从屠夫的角度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

  屠户:(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在这个过程中屠户的心理是怎样的?请从文中找出关键的词语

  表明屠户心理的词语:惧狼——“俱”、“投以骨”、“复投之”——表明屠户害怕及侥幸的心理;

  御狼——“窘”、“恐”——表明处境危急;

  ——“顾”、“奔倚”、“驰”“持”——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明了他的机智;

  毙狼——“暴起”、“劈”、“转视”、“断”等表明了屠户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屠户从遇狼到毙狼这个过程虽然最终时有惊无险,但也让我们着实为屠户捏了一把汗,那我们也来充当一下屠户,让那惊险的一幕再次生动地呈现出来,下面给我们各个大组的同学展开丰富的想象,从文中自选一段,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屠户当时的心理。

  五、合作思考:

  1、这篇文章中的人和狼都怎样的特点呢?

  人——机智、勇敢、果断

  狼——狡黠

  2、文中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它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人你应该怎么办?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义就能战胜邪恶,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坏人、恶势力和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应该像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一定能战胜阻碍你前进的一切,最终取得胜利!

  六、读出情境,整体欣赏

  请生再次有感情地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9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门。

  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星空夜景图、星星字卡。)歌曲《小小的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美的地方玩好不好?(配乐多媒体显示夜色星空动静结合画面。)

  2、看了以后,你最想说点什么?(学生自由地用我想说表达他们的发现: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想知道什么等。)

  3、哇,刚才的景色真的太美了!我们的叶圣陶爷爷还把这美妙的景色写成了一首可爱的小诗--《小小的船》,你们想去学一学吗?出示题目:《小小的船》。

  4、学生齐读课题,并组织生字船的教学。(学生读生字,并说说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美的情境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想象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中来;你想说点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富有开放性,降低了问题的难度,拓宽了学生的思路;第四个环节使生字的教学很正常地成了阅读教学线上的一个点。这也代表着作者的一种教学观念:生字的教学贯穿在阅读教学中逐个进行,这有利于避免生字教学的枯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闭目想象,感知课文内容。

  2、小朋友,假如你现在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呢?(学生可能会说心情很高兴,心情很愉快等。)

  3、让我们用愉快的心情来读一读《小小的船》好吗?要求用_划出生字,并能读准生字。(学生自由地放声读课文。)

  4、读了以后你最想说点什么?(学生可以说自己的发现,或读一读觉得优美的语句,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三个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动笔读书的习惯;第四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显得民主,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感悟,美读品味

  从学生最喜欢的句子着手,相机教学全文。

  1、学习第一、二句话: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⑴生字弯的教学:出示生字弯的拼音,读准生字弯,指名认读;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个弯字的?给弯字找朋友,如弯弯的等;学生说一说平时生活中见到的什么东西也是弯弯的;那弯字的反义词是什么?

  ⑵从这两句话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或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先让学生自由回答或讨论回答,教师则重点启发学生得出小小的船是指弯弯的月儿并知其所以然。可让学生看小船的图片知其和弯弯的月儿一样两头尖。

  启发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两头尖的东西。

  ⑶说话训练:弯弯的月亮像( )。

  ⑷多种形式(师生互读、生生互读、小组轮读、学生赛读等)朗读第一、二两句话。(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喜爱之情

  2、学习第三句话: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⑴指名读。

  ⑵趣味识字:(制作课件时,把生字隐藏在闪闪的星星后面。)师:闪闪的星星多美呀,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吗?(教师点击课件上的星星,星星上显示出生字,学生抢读。

  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的。相机穿插训练。

  (如坐:两个人背*背地坐在地上等。)

  说说坐的反义词。

  ⑶多媒体显示星空夜景图:这真是迷人的夜晚!让我们用优美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吧。

  学生自由练读(可加上动作),同桌表演读,配乐指名读,生挑战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练读,教师相机指导,使学生读出大自然的美,以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⑷让我们把刚才看到或想象到的星空夜景图画下来好吗?(放乐,学生作画。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学生的画:(学生简介自己的画。

  (生字词的教学充分利用了课件的优势,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并相机穿插了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题,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环节(3)的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以朗读为中心,以情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环节(4)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动手画出自己放飞的思维、张扬的个性、独特的体验,充分享受语文阅读教学的乐趣。)

  四、小结回味,质疑问难

  1、学生演读全文。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留在下一节课解决。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配乐出示美丽的星空图:一个小女孩儿坐在月亮上,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

  (2)导问: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揭示课题。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月亮的形状: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

  (2)引出课题:叶圣陶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篇韵文,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课《小小的船》。

  3、读课题。

  (1)教师指导读准“船”:“船”字谁会读?谁还想读?大家一起读。你们都见过哪些船?

  (2)导学: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请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么样?(小小的、很轻、很可爱……)

  (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这是一只可爱的小船,组织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

  4、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5、过渡:课文真的是写船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看插图,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先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

  (2)用横线把要求会认的字画出来,用波浪线把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

  (3)把生词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再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读,当个小老师,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开火车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并及时评价。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仔细评。

  5、教师检查练习朗读情况,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2、启发想象: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提出朗读要求。

  (1)出示朗读要求:

  ①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行,由几句组成?

  ②把自己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4、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朗读成果,及时评议。

  5、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画出停顿。

  6、学生自由练读后,教师指名读,大家评议。

  7、练习课文填空,指导学生朗读好叠词,巩固识字。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8、学生根据指导,再次练读,比赛读。

  四、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做“采蘑菇”的游戏。

  (1)提出要求:每个蘑菇都有一个名字,一定要叫出它的名字,它才能真正属于你。

  (2)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蘑菇”的游戏。

  (3)请做游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蘑菇的名字的。

  2、给蘑菇找朋友。

  (1)教师导学:想想生活中,有哪些朋友可以和这个字组成词语呢?你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多又好!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3、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引导回顾: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还记得课文写了什么吗?

  2、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配上音乐,出示星空图片。

  3、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让我们飞起来吧!飞到美丽的蓝天上。看,许多星星一闪一闪地在向我们招手。我们一起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在小船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1、学习第一、二句。

  (1)导问:我们坐在哪儿了?(小船上)这只小船是不是真的船呀?

  (2)(出示月亮的图片)导学:图片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在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个别读,最后互相评一评。

  (4)指导学生画出描写“月儿”“船”的词语。

  (5)设疑:为什么用“弯弯的”“小小的”,而不用“弯的”“小的”?

  (6)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7)指导朗读:“小小的”“弯弯的”,读出轻快的节奏,表达出月儿和船的可爱、有趣。

  (8)导学:“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有什么样的?指导学生自读自画,画出月儿的形状——两头尖。出示月儿的形状,并引导学生知道,这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写的是月儿的形状。

  (9)(齐读)再次通过朗读读出月亮的`可爱以及自己满怀喜悦的心情。

  2、学习第三句。

  (1)过渡:我们一起在蓝蓝的天上划船,哟,你们看到了什么?(星星、天空)

  (2)出示词语:星星、天空。

  (3)课文写星星是什么样的?(闪闪的)天空呢?(蓝蓝的)

  (4)设疑:为什么要用“闪闪的”和“蓝蓝的”这两个词?

  ①出示两个句子,指导学生分别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只看见星星和天。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②出示星星一闪一闪和深蓝的天空广阔无边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照图片体会叠词的作用。

  (5)练习叠词:星星是闪闪的,天空是蓝蓝的,月儿是弯弯的……你还能说出这类词吗?

  (6)指导朗读。

  ①示范读“闪闪的星星”,要读出欢快的节奏,突出星星的调皮可爱。“蓝蓝的天”要读得略慢且声音响亮,读出天空的美丽和神秘。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出星星、天空的美丽可爱。

  3、导学:夜空真美啊!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我看着、想着,入迷了,陶醉了。在我的眼里,那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就像一只小小的船。(音乐声起,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模仿教师朗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

  5、学生配乐表演读。

  三、感情朗读,展开想象。

  1、配乐唱《小小的船》,加动作。

  2、讨论“只看见……”的“只”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和“还看见”有什么不同?

  3、进行说话训练。

  我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

  4、检测背诵。

  (1)以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背诵。

  (2)学生伴随着轻松、愉快的乐曲学会唱,学会背。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复习生字词。

  2、做“采花”游戏。

  (1)提出要求:每朵花都有一个名字,一定要叫出它的名字,它才能真正属于你。

  (2)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花”游戏,其他同学可以拍手。

  (3)请做游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

  (4)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得。

  五、总结全文,陶冶情感。

  1、鼓励学生质疑: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小结:大自然是美丽的,太空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现在,我们国家也有人进入太空了,小朋友们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也可以到太空遨游,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3、如果你到了月球,你可能会看到什么?你想对月亮说点什么呢?

  反思一

  上周,带领孩子学习了《小小的船》一课,课后反思,自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潜力。

  去年我教六年级,从高年级下来,感到学生阅读潜力对学生十分重要,而且培养十分不易,需长时间培养。因此,在一年级就要有开始实施。我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呢?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先欣赏诗歌《小小的船》,学生听的很搞笑,这时,我问:“你们喜欢吗?想学吗?这恰巧是我们要学的课文。”学生十分高兴,兴趣被调动起来。在读的过程中,我灵活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

  二、培养学生课外收集资料的潜力,促进家长与学生联系,深化感情。

  《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歌,里边有很多天文知识。例:月亮的变化规律,为此,我让学生向家长询问月亮的知识,上课与同学交流,看到学生兴高采烈的样貌,我觉得工夫没有白下。在语文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进行知识积累,同时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小就开始起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就应培养。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他们用“。”来划他们认识的字,在划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认同感,有了成功的喜悦,明白自我会认许多的字,学习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四、调动学生感知,多种方法来识字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学期识字量个性大,对学生也是一个挑战。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感知和用心性,用多种方法去识字。如教学“坐”字,可用编口诀的方法来记----两人坐在土上;教学“尖”时,可出示尖的实物观察特点来记----上小下大的物体是尖的;其它字可用熟字加减的方法来记。……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的强化培养,面向全体还应加强,自我的评价性语言还不够丰富,语言组织潜力还有待加强。

  反思二

  今天我讲完了小小的船,现在回忆整堂课,做一下梳理。

  整堂课,我认为比较好的亮点有以下两条:

  一、结合问题,给出想象的空间,感受儿歌的意境。

  这首儿歌写得很优美,有一种引人遐想的意境。课上,当学生感受完弯弯的月亮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夏天的夜晚,和爷爷奶奶来到公园,抬头看到这弯弯的月亮,你想干什么?学生们的想象很丰富:如我想到月亮上面去坐一会儿,我想到月亮上去睡个觉,我想把月亮当作小船划一划,我想到上面荡秋千,我想把月亮当成滑梯滑一滑等。

  二、注意在发散学生的思维中锻炼说规范话。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还能看见什么?顺势把学生说的话与上句相连。如学生说我还看见了流星,引导和上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长长的流星天上飞等。

  对于遗憾处的思考:

  一、本堂课由于内容较短,学生做了较为充分的预习,所以前半段很顺。以致使时间富裕出来,在试讲中,我面临的问题是时间不够用,而此时出现这种情况,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一段时间,我突兀的加上一个字,使课堂在最后的结尾显得凌乱。而要是在学生写完字后,听一听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一下关于月亮的诗词该多好啊,可见老师的预设不足,一定在备课中考虑到变量。

  二、引导学生读出语气的手段不丰富。

  读出第二句话的语气是我这节课的目标,但是我认为达成度很差。究其原因,我认为整体读这第二句话的火候不够。细节处理的不够丰满。

  以上是我对本堂课的一点思考。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30

语文教案08-08

【精选】语文教案08-16

语文教案[精选]11-20

语文教案08-13

《语文园地八》教案11-23

小学语文教案11-24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9-04

小学语文故事教案08-04

语文教案(推荐)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