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案

时间:2025-06-26 09:48:5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打电话》教案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打电话》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打电话》教案4篇

《打电话》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第10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2、合作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猜谜语(课件出示谜语:一物生得真稀奇, 耳朵嘴巴在一起, 两人远隔千里外, 声音传递一线牵)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提出问题

  (板课题)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自由猜测)

  (二)、探究比较

  1、4人一组合作学习,把你们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并尝试将方案用示意图的形式画出来。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反馈。小组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方案3:相互转告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三、发现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表一:)

  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2、4、8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 3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7)人

  4分钟一共通知( 15 )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

  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学生汇报,选择图例上黑板。

  分析方案

  各组分别汇报有哪些方案。

  1、分析4分钟方案。分析典型图例它的优势在哪里呢?谁最忙?师:请你具体说说打电话的过程,并由你们小组另7名组员配合。各组员要听清自己是在第几分钟知道的?你接到消息后做了什么?(学生具体解说方案)

  师:这个方案中有没有人闲着的,请举手。

  师:可见,这个方案中有人忙着,有人闲着。所以不是最节时方案。

  师:可以怎样调整方案?

  2、分析3分钟方案。

  师:组长没闲着,组员没闲着,值班领导也没闲着,即:人人都没闲着,这种打电话方法大家认为好吗?好在哪里?

  三、发现规律

  1、填表、发现规律。(完成表二)

  师:3分钟方案是不是最短的呢?有人质疑了。请同学们亲自动手演绎一下,看是否还能调动“闲置资源”。

  (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用磁扣摆一摆,小组合作,填表,思考规律)

  时间 1 2 3 4 5 6 7 8

  比前一分钟多几人知道 ??

  知道通知的总人数(含首数1) ??

  与2有缘 ??

  师:请小组来汇报分析,每一分钟的人数变化。

  生:(边演示边说)第一分钟后总共有几个人知道通知?(2,首发1,新接1);第二分钟后总共有几个人知道通知?(4,首发1,新接3);第三分钟后总共有几个人知道通知?(8,首发1,新接7);师:猜一猜第四分钟又有多少人新接到电话呢?这8人分别是谁通知的,请你在刚才画的图上补画出来。

  师:同学汇报从第二行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第三行数据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接下来,我们来探究这种打电话的方法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四、优化方案。

  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学生说后)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好?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题目

  六、总结反思

《打电话》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形式是打电话,内容是芳芳给小明打电话,约他出去玩。教材具体内容有两部分:两段文字和两幅插图。一段文字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两幅插图分别是小明与芳芳打电话的情景。

  二、教学理念:

  教师引导、学生分述、总结思路。

  三、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与别人口语交际的兴趣,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

  2、使学生了解打电话的方法,说话要简洁,明了,有礼貌。

  3、能用普通话进行电话交谈,能把话听清楚,说明白。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打电话的方法,注意与别人口语交际时态度大方,有礼貌。

  五、教学难点:

  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注意把话听清楚,说明白。

  六、教学准备:

  电话2部,功放机、音箱、无线话筒一套,实物投影仪。

  七、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吗?小马在往磨房的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小马是怎么解决这个困难的?如果故事发生在现代,我们为小马想个办法,使它既能与妈妈商量,又不用跑那么远的路。(打电话)师:现在电话已经得到普及,人们可以瞬间与千里之外的朋友互通信息,而不用跑很多路,电话的'出现真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生活当中,你们见过哪些电话?(家用电话、IC电话、移动电话)师出示电话实物: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如何打电话,在打电话是,该注意什么?(板书课题)

  (二)设情境,学打电话。

  1、请两位会打电话的同学上讲台示范打电话内容:小雨打电话给琳琳,告诉琳琳明天不来学校上课的事。

  2、问:刚才两位小朋友,给我们表演了打电话的过程,谁来说说她们是如何打电话的?

  3、板书打电话过程:摘机——拨号码——通话——挂机听电话过程:听铃声——摘机——通话——挂机

  4、学生练习打电话的过程。

  5、指名说打电话时的注意事项。师相机板书:把话听清楚说明白注意礼貌用语

  6、让学生以小马给妈妈打电话为例,进行说话练习。

  7、学生练,老师相应做指导。

  8、学生练习后,指名上讲台用实物进行演练,练完后,学生评比。

  (三)进行自主练习(实践)。

  今天我们学会了如何打电话,你们想不想试一下,你现在最想打电话给谁,打算跟他说些什么?老师这里有一部电话,谁想好了,就可以上讲台来试打。

  九、板书:

  打电话步骤:摘机——拨号——通话——挂机

  接电话步骤:铃响——摘机——通话——挂机

  把话听清楚,说明白;通话要求:注意礼貌用语

《打电话》教案 篇3

  【课前准备】

  1、相声《打电话》录音。

  2、其他相声节目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语言类等,其中语言类节目中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打电话》。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求或希望。

  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

  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

  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比如: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其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和多个人说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

  三、默读课文,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 找出“打电话”的句子。

  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

  ⑴

  你贵姓呀 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说话绕圈子。

  ⑵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明知故说。

  ⑶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 学习吗 不学习呀。开会吗 ……不开会。──没话找话。

  ⑷

  ……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东拉西扯。

  ……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打电话》教案 篇4

  课文分析《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祖国语言艺术特色。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快速浏览课文的阅读方法。

  3.体会相声语言艺术的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知道在生活中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教学难点认识到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学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语言教学准备制作幻灯片,收集《打电话》录音等教学方法从打电话入手,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充分阅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

  教学理念

  本节课注重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体会相声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在表演相声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习兴趣,感悟祖国语言表达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流程资料补充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知识巩固

  课堂小结

  拓展运用

  一、图片导入,揭示主题

  1.教师展示打电话的图片,直接进入课题:大家一定都打过电话吧。谁能简单地说说我们在打电话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我能够现场模拟打电话:如果今天身体不舒服,想要给老师打电话请个假,你会怎么打这个电话?(学生展示后,教师适时播放幻灯片进行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现场模拟,促使学生认识到打电话时要言简意赅】

  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课文主要内容

  1.像刚才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大家相信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2.师生交流相声的艺术特点,教师相机展示幻灯片(教学中不一定要深究相声的艺术特点,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

  3.学生小组合作浏览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教师首先设置悬念“一点儿小事,有人为什么打了两个多小时”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三、精彩片断欣赏,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1.教师播放《打电话》录音: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找出精彩的.句子,体会人物说话特点。

  2.师生共同交流相声中的精彩语句

  ①说话绕圈子“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是耗子呀。……

  ②明知故说“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

  ③没话找话“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④废话连篇“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相机板书:啰嗦—误事—说话要简洁明了、意思表达清楚)【设计意图:播放相声录音,让学生在风趣幽默的语言中开怀大笑,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体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如果课文中那个打电话的人是你的话,你怎样打这个电话?

  2.小组尝试表演《打电话》中精彩的片段【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示范,落实课文的学习目标】

  五、小结课文,拓展联系

  1.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打电话应该注意的问题:拨清楚电话号码,注意用礼貌用语。要把话说清楚、简明扼要。要注意自我介绍。听到嘟!嘟!的忙音时,要等一会儿再打。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110”“112”“120”“119”等

  2.知识运用“模拟练习”

  ①、小华星期天去外婆家,路上遇到有两个年轻人正在向一个学生模样的人要钱,刚好旁边有一个电话亭,小华该怎样打电话向公安局报警呢?

  ②、你本来约好同学星期六去书店,可是周六的早上妈妈突然病了,你要陪妈妈去医院,你该如何打电话向同学说明原因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而有所取舍,两道模拟练习题并不一定要做完,关键是要从这些题目中使学生明白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语言要简练,意思要清楚,不能够像文中的那个人一样啰啰嗦嗦,误己误人。】

  展示打电话图片,能够很快地抓住学生的思维

  现场模拟能够让学生进入课堂

  简介相声的艺术特点,便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祖国语言魅力

  适时播放课文录音,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师生交流,体现课堂的互动性

  学生表演更好落实课文目标

  打电话要注意礼貌,常用电话号码要记牢

  模拟练习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打电话的重视,深化了主题板书设计

  3.打电话啰嗦-------------误事↓说话要简洁明了、意思表达清楚、点明中心

【《打电话》教案】相关文章:

《打电话》教案10-08

《打电话》教案07-31

打电话教案08-05

《打电话》中班教案12-31

打电话礼仪教案11-16

打电话教案含反思09-19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案09-04

《打电话》教案汇编五篇08-23

《小老鼠打电话》音乐教案09-08

《打电话》教案合集六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