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2-27 11:04: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八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八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3、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第一课时

  预习环节:

  听写词语。完成《导》P61二1-3题。

  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课堂展示: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对这一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留心观察自然界,以便掌握日月星辰等自然物来了解天气的变化,并总结出许多相关的谚语、诗词等,而在各种观物识天气中,最重要的方法莫过于看云识天气。俗话说:“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云就是天的“脸色”,通过“云”的变化,可以“识”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那么,为什么看云可识天气?怎样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这篇科学小品将教你几招。

  讲解说明文的有关考点和答题技巧。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统观全文,了解结构

  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

  “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

  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万千”;省略号后,“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看云识天气”,引出全文的.中心。

  三、研读品味、语感体验

  研读第一自然段,品味比喻的妙处:

  语感训练(投影出第一段有关练习)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A;有的像鱼鳞,B;有的像羊群,有的像一张大棉絮,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下面四个短语是对文中的四个比喻的具体描述,它们各自在横线上的适当位置是:①来来去去②轻轻地飘在空中③满满地盖住了天空④一片片整整齐齐排列着A——B——C——D——

  (2)这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及在全文中的重要性。

  明确:文章开头即介绍了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的形态和特征,接着连用了八个比喻,紧扣“姿态万千”进行生动细致的描述,说明云的姿态之多,接着又用“刚才”“霎间”来突出云“变化无常”的特点,最后一句既是本部分的总结,也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为什么看云可识天气”。

  第二课时

  预习环节:

  1、研读课文第二部分,2、找出云的特征及其预兆。

  3、完成《导学导练》P61 二 4——6

  课堂展示:

  一、分析、理解课文第二部分

  话题一、体会第二段在文中提纲挈领的作用。

  明确:第二段是3、4、5段的“纲”:段中分号前的文字引出第三段的内容,分号后的文字引出4、5段的内容。

  话题二、①依次找出云的四种形态并归纳出共同特征:卷云→_____云→_____云→_____云。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轻、高、薄,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②云有许多种类。将第一段文字与课文第三段进行比较阅读,可以知道:第一段中“像羽毛”的云指_____云,“像羊群”的云指_____云,并且推知,“像鱼鳞”的云是云,“像一张大棉絮”的云指_____云。

  ③依次找出云的四种变化并归结出共同特征:卷层云→_____云→_____云→_____云,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低、厚、密,常常是雨雪天气的预兆。

  话题三、云的光彩现象及预示的天气情况:晕、华、虹、霞,预示着晴、雨天气。

  二、讨论探究、链接生活

  探讨:看云识天气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卫星的科学预报,还有没有必要依据老经验看云识天气?

  三、梳理小结、拓展延伸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涉及的内容多、术语多,但文章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吸引读者,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方法,更重要的还要归功于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读中获取科学知识,在读中增强环保意识。

  2.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和资料的整合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动植物的图片,并记录下它的本领或作用。

  2.自读课文内容,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揣摩各角色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走进课堂。

  1.板书“清洁”二字。引问:怎样的环境才算清洁?

  2.师在“清洁”二字后加上“师”(1)清洁师是什么意思?(2)你见过清洁师吗?到生活中找个例子说一说。(3)引导生说出自己知道的诸如“建筑师”、“美容师”、“工程师”等。

  3.师再加上“地球”二字。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4.齐读课题。

  二.以生活展现课堂,激发兴趣,促进了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时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角色,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象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情)

  2.选择喜欢的角色,充分准备。体会语气和感情。

  3.指名读喜欢的角色的语言,说说喜欢的原因。(引导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4.指导生归纳,师相机板书:

  海鸥吃掉死鱼、剩饭、剩菜,净化海面

  乌鸦专吃蝇蛆、地蚕等脏虫子,净化地面

  屎克郎吃牛马粪便,牧场、草原

  大榆树吸收灰尘、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5.把自己想演的.那个角色的话,认真读读记记,试着演一演。

  6.分配角色,指名上台,并戴上头饰演(师扮演地球老人,以调控组织)

  7.生评价。

  三.以生活替代课堂,掀起设法,丰富知识

  1.这时候,如此大的森林里难道就只有这四位愿意报名吗?还有哪位朋友想报名?

  2.结合准备的资料,指名作自我介绍,并用“我能……”或“我专门……”或“我虽然……但是……”等说说自己的本领。征求地球爷爷的意见时用“我是不是……”或“我能说是……”。

  3.四人小组,互说,换成你自己想要的角色。

  4.指名说。

  5.师生评价。

  四.从课堂回归生活,升华主题

  1.成为一名地球清洁师,并不要求他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要能为地球母亲作出自己的一份小小的贡献。再想一想,我们人类是不是也是地球清洁师呢?

  2.指名说说原因。

  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说出我们也是地球清洁师。

  五.课堂拓展,练笔训练

  将大家收集到了的资料,四人小组合作整理,根据大家刚才所说的,完成另外一篇新的“地球清洁师”的童话故事。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2、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常: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答: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4、思考: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思考: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产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愚公妻 智叟

  称呼: 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 “以君之力……何?”(担心)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且焉置土石?”(献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七、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愚公妻 智叟

  称呼: 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 “以君之力……何?”(担心)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且焉置土石?”(献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缩写。

  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倡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提倡编者意图、写作意图和学习意图的和谐会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内容:

  《心声》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们在引导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要遵循学生认知的原则:要研讨小说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在把握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为了充分调动和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拟安排两课时学习本文。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

  度解读课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示例: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讨论。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所应把握的基本点:李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设计原则:在多数同学能够提出“想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揣摩,根据关键语句或段落,了解李京京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把握李京京情感倾诉的需求。

  预期成果所包含的实质: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入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第二课时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把握小说的主旨、赏析小说艺术特色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主要的目标。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徐远敏(板书),你们可以叫我徐老师。初次与你们见面,我本该先自我介绍一下,可我这个人没什么特点,也没什么优点,更没有多少的缺点,让你们马上记住我,难呀。你能记住我了吗?为什么?

  谢谢你们,能记住我。

  走进这幢房子,我就感觉自己像似一个灰姑娘(灰姑娘的故事听过吗?我现在就是灰姑娘),魔术棒给了我一次和你们三(5)小朋友交流和学习数学的机会,我真是太幸运了,所以我今天也一定要记住我们三(5)班的每一个同学,你叫什么?谁能介绍一下我们三(5)班的一些情况。我们班共有几个人?女生有几人?

  我们通过交流相互都有些了解了,相信接下来数学学习会让我们成为知己。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师生问好!

  二、创设问题情境,产生需要。(约5分钟)

   1、如果我把这四苹果分给他们两个,我可以怎么分?

  生:每人两个。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这样公平。

  师:这种分法,数学上叫什么分?

  生齐说: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谁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均分。

  生:4 2=2(教师板书)

  2、我再想把这2个苹果平均分给这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几个?用哪个式子表示。

  生:2÷2=1(师板书)

  4、我再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后面两个小朋友,(师用小刀切出苹果)每人又得到几个?用哪个式子表示

  生:1÷2=0.5(师板书)

  5、半个,可以用0。5表示,还可以用怎么表示呢?(学生40妙钟没有学生发言,但在思考,教师也没有引导,)

  6、师:你们想知道数学上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吗?生:想

  7、师:数学上还可以用这个数来表示(板书1/2)

  师:谁知道它怎么读?

  生:一分之儿;

  生:二分之一;

  师:它叫二分之一,我们应该从下往上读(师在分数旁边画上一个箭头)

  生齐读

  师:这个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生;没有平均分。

  师:你能再说一遍吗?(生重新再说一遍)

  生:我把窗户……

  生:我把文具盒……

  6、师:图形、黑板、铅笔,其实就是把什么平均分成两份?

  生:物体、东西

  师:其实就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的它的1/2。

  7、如果我把这个一排同学人数看作是一个东西,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生:1/2。

  师:那这个1/2里有多少个人?

  生:4个。

  师:如果我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这个1/2里又有多少人。

  生:1/2

  生:18人。

  三、认识其他分数(约8分钟)

   1、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不只只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有时候可能要分成3份、4份……更多的份数。

  师:现在,我要把这个圆形平均分给四份(教师对折,再对折),我取其中的一份,用一个什么分数来表示?

  生齐答:1/4

  师:如果取其中的两份,又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生:2/4

  师:你知道我要出哪个分数?

  生:3/4

  师,那我要取几份?

  生:3份

  师生齐叫出4/4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分数?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都是平均分

  生:他们都是把圆形中的一部分

  师: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的`问题:是观察这几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分母都是4

  师:为什么都是4?

  生:因为他们都是把圆平均分成了四份

  生:分子一个比一个多。

  师:为什么?

  生,分子代表他们取的份数,所以才会这样

  师:那也就说分子表示的是……

  生:涂色部分的份数。

  生:所取的份数。

  2、如果我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生:1/8(板书)

  师:5份又是几分之几?

  生:5/8(板书)

  师: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又是多少?

  1/100(板书)

  师板书29/100,它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29份。

  3、师:现在,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2/5,3/9、23/50……

  师:我们能把所有的分数都说出来吗?

  生:不能,有无数个。

  目的:1、认识其他的分数;2、让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感悟:学生在观察比较1/4、2/4、3/4、4/4的特点中,知道了分子和分母所表示的意义,这一环节的教学很成功,在后面的练习中得到了验证。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分数,全班36个人,3/4的人得到了发言,学生参与面广。

  四、巩固练习(约8分钟)

   1、师: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那我要考考大家,哪些小朋友是真正了解分数? 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

  3/4 2/3 3/5 1/2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3、看到这个图,你会想到哪些分数?

  五、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约5分钟)

   1、今天,我们通过分一分,认识了分数这个新朋友。那我们回顾头来看看,分数与我们的老朋友除法,有没有联系?

  4 ÷ 2 =2

  2 ÷ 2 =1

  1 ÷ 2 =1/2

  1 ÷ 4 =1/4

  1 ÷ 8 =1/8

  学生观察后:

  生:有联系。

  生:分子就的被除数,分母就是除数。(教师用箭头表示)

  师:其他同学,也发现了吗?

  师:如果,我写一除法式子,你知道等于多少吗?1 ÷ 8

  生齐答:1/8

  师:板书2 ÷ 3等于多少

  生:2/3

  师:真得等于2/3吗?这个知识大家可以课后去研究一下,以后我们也会学到。

  2、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很多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善于发现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学好数学。

  六、课堂总结(3分钟)

   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钟声马上要响起,魔力马上就要消失了,在最后的这一分钟的时间里,我想做一个调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静静地想一想。

  师:有收获的请起立?用一个分数怎么表示?

  生:36/36

  师:我采访几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

  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分数。

  生:用分数表示必须要平均分。

  ……

  师:谢谢,你们的收获,你们的快乐,就是我这次灰姑娘之行的最大收获。你们的表现,我也非常的满意(板书1/1)。下课,朋友们,再见!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掌握“加一加”的识字方法;会写“干、赶、起”3个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路从“美丽”到“脏乱”再到“干净”的变化过程;

  2、通过分角色朗读练习,能够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一、导入新课:

  师:(边出示图片边说)

  老师曾经见过高高山顶上的羊肠小路;见过路边长满青草和野花的田间小路;见过绿荫密布、清爽宜人的林荫小路。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小路”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并把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布置完要求后,在要求打开书、捧书、开始读)

  2、(生读完后书扣)学习生字词

  (1)出示带拼音生词

  生自己读字读词、指生读(正音)、生领读、齐读

  (2)出示去拼音生词

  生自己读词、指生读、生领读、小组赛读(每组读两到三个)、同桌查读(查读后反馈,谁的同桌不会,教会没,让不会的同学读一读;还有不会的同桌下课做好小老师教一教)(会的`读完后起立)

  (3)出示去拼音生字

  生自读、指生读、生领读、点读(每个人读两到三个)、查读(会读的起立)

  师:(指不会的同学的同桌)你的同桌不会哪些字,你教会没?你是怎么教会的?(可以是借助拼音或是多读几遍或好的识字方法等)

  师:有好的识字方法,教一教大家

  生自说方法(借助拼音、组词等等)

  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4)打乱顺序读

  师:我们来做一个摘星星的游戏吧,看谁摘的星星又多又亮!

  点读(每人两到三个)

  (5)重新组词

  生自读、指生领读(或开火车读,接不上的请小朋友们帮一帮)

  (6)带回课文

  师:下面老师找几个同学来读一读课文,老师有要求呢!请读的同学1、不多字,不丢字。

  2、读准字音。3、注意停顿。请听的同学:1、认真倾听。2、读错的地方用笔圈一圈。3、你来评一评。

  指生读,每人一个自然段

  师:刚刚这几位小朋友读的怎么样呀?

  生评论

  三、整体感知

  师:小朋友们再读课文,想一想:鸭先生的小路刚开始是什么样的,一段时间后变成什么样”画出来。

  生自读

  指生说答案、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师板书:美丽--脏乱--干净)让生自己改一改。

  四、细读感悟

  1、师:开始呀,鸭先生有一天长长的、美丽的小路(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们,这幅图上都有什么呀?美不美呀?你从哪看出这条小路美呀?

  生回答(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

  师:多美的小路呀,你能不能美美的读一读

  指一生读

  那小朋友们你觉得他读的美不美?哪里读的美呀?你能不能比他读的还美。

  指两到三生读(读不出时师要适时范读一下、再让生读)

  师:全班美美的读一读

  师:这么美的小路,兔姑娘和鹿先生看到说什么了呢?

  课件出示对话

  指生读(读出感叹的语气、师可适时范读)点一行学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赞美一下这条美丽的小路吧!生齐读

  2、这么美的小路呀,小朋友们都想来这里玩,散散步。时间一长,小路变了模样,小路变什么模样了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指生读

  师:小路变的怎么样了呢?

  生:又脏又乱了!

  师:看到脏乱的小路,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呀?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

  指生读,全班齐读

  师:你们这么想,兔姑娘和鹿先生看到了是怎么想的呢?(大屏出示对话)

  指生做一做兔姑娘和鹿先生读一读

  师示范读(读出疑问和遗憾的语气)

  指生读(两到三人)

  全班一起读

  师:美丽的小路到底哪去了?最后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我们下节课再来揭晓谜底。

  五、学习生字

  师:小朋友们学习生字和读课文都这么棒,那写字肯定也能棒棒的!下面我们要学写本课的生字啦!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吧,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写字小明星。你们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干、赶、起

  师: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赶和起都是走字底等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眼睛真亮

  课件出示赶

  师:“赶”共有几画呢?让我们一起写一写吧(书空,说笔画名称)

  师:“赶”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说一说

  师范写、边写边说注意事项、生书空

  生评价师的字;生描一个写一个;评论一生的字;生再写一个,要一个比一个好看 生自学自写其他两字

  六: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没有慌→搬石砸缸→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积极动脑→决问题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看拼音写汉字、组词、练习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司马光

  2.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范读课文。

  2.思考:本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什么事?

  三.看图答问,出示生字新词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3.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4.那个小孩掉进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各有什么表现?(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劲、救)

  四.教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要求看板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a.指名读,读后讨论:哪些字音容易读错。

  b.去拼音读。

  c.开火车读卡片上的生字。

  (2)检查字形。

  a.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b.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记忆。

  c.师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学生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读,想想词义。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练读课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猜谜活动,激发学生收集、自编谜语的兴趣。

  2、同时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3、引导学生掌握猜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收集、自编谜语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收集的谜语21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猜谜激趣 板书课题

  1、教师说谜语

  人有它大,天没它大。打一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猜字谜的一课,板书课题。

  2、学生空写课题

  二、指导猜谜 自主识字

  1、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书上的谜语吧。

  2、同学们可能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大家在小组内互助解决,如有解决不了的,我们再共同来研究。

  3、各小组还有什么问题吗?哪个组猜出了谜底?

  4、根据两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做两种准备:

  ⑴ 请猜出谜底的学生说说是如何猜的,在师评、互评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出猜谜的方法,教师适度指导、辅助归纳。

  ⑵ 如果学生猜不出谜底教师以第一则谜语为例进行猜谜方法的指导。(最后用电脑课件把猜谜的方法展示在电视屏幕上)

  5、大家自己再读读谜语,看看有什么新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能够揭示谜底的关键点:

  ⑴ 左边绿,右边红揭示了字是左右结构的;左右相遇起凉风揭示了字意;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火来攻。进一步验证了谜底“秋”字。

  ⑵ 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言”、“心”、“日”、“水”揭示了 谜底与以上这四个部首能组成什么字,从而猜出谜底“青”字。

  1、学生自读三则谜语,同时猜一猜谜语。

  2、学生们在小组内互助解决困难,教师巡视指导能力较弱的组。(尊、遇的字形较难;尊、重、纯的发音较难;及时雨的理解可能会出现问题。)

  3、学生会有两种回答:一种没猜出来;另一种可能有的组有部分谜语猜出了谜底。

  4、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猜谜的方法。(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5、学生在有了方法的基础上再读再猜。

  三、利用课件 巩固认字 教师准备三套题以创关的形式展示:

  1、读词:团结、力量、相遇、及时雨、最怕、水来攻、互相、尊重、令人感动、纯净

  2、读词:团队、量一量、相等、遇难、及时、攻打、互助、尊师、轻重、纯白色

  3、猜字谜:

  ⑴ 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团)

  ⑵ 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量)

  ⑶ 千里相逢。(重)

  ⑷ 心悬起,脸发白。(怕)

  学生们看电视屏幕一题一题闯关(同时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同学还可得到写有谜语的奖励卡)四、多种评价 总结效果 这节课你感觉学得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学习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游戏形式 复习生字 同学们我们用“小快嘴”的游戏来读一读这课的生词好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二、多种形式 指导书写

  1、这课有哪几个四会字,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2、谁来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3、请同学们各写一个。

  4、选取典型的'书写在实物投影下展示。

  5、再写一边。

  1、学生自己观察四会字在格中的占格位置及关键笔画的压线情况。

  2、学生反馈:

  ⑴ 谁、怕、跟、凉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应注意左窄右宽。

  ⑵ 量比最的横长。

  ⑶ “谁”的第四笔竖压在竖中线上、“跟”的第十一笔竖提的竖压在竖中线上。

  3、书写四会字。

  4、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

  5、学生书写。

  三、猜谜竞赛 拓展活动

  1、请同学们用你们准备好的谜语卡开一次猜谜竞赛好吗?

  2、(反馈竞赛的情况)请同学说说自己猜对的谜语并讲讲是怎么猜出来的。

  3、让同学们试着自编谜语。

  (以鼓励为主)

  1、同学们把自己准备好的谜语卡贴在教室的墙上后,随意选取谜语来猜。猜对谜语的同学可从出谜同学那里得到同学自制的一张奖励卡,集齐三张的同学可从老师那里换取奖品。

  2、学生自由发言。

  3、同学们互相启发自编谜语。

  四、多种评价 总结结果 谁来说说学习了猜字谜这课,对于今后你猜谜语有什么帮助。

  学生畅所欲言。

  【作业】

  把没猜出的谜语延伸到课下,学生可以继续搞猜谜的系列活动。

  1、结合语文实践召开一次猜谜联欢会。

  2、用收集的谜语布置“谜语天地”。

  3、收集全班同学自编的谜语汇集成册。

  (以上活动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有所选择,也可搞系列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18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7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3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4篇06-0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三篇05-29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四篇11-18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2-06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四篇10-13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3篇10-16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三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