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12-11 20:12:1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范文合集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说课稿范文合集8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7页花边有多长(长方形的周长)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研究了长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内容将为今后长方形的面积,其它图形的周长以及立体图形长方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长方形的周长的内容较少,主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单一的教学肯定枯燥乏味。我认为学习是连续性的,是一个整体部分,教材的编写是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将知识之间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连续与整体,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及时渗透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在整体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所以本节课我的课题定在长方形的周长和计算。

  重点:放在学生操作和交流中去体会长方形周长的概念。

  从而自然的获得求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要引导好学生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和体验,那么

  难点:就是用什么方法和什么手段来让学生探索出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得出长方形周长的简便算法。

  2.能力目标:在研究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动手能力,以及图形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创设师生互动情景,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以乐于和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的知道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分4个教学过程进行教学

  (一)复习铺垫

  1、 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并要求学生用几何画版的方法进行验证。

  长方形的特征是学习长方形周长的基础,通过几何画版的`方法复习长方形的特征,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作良好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个环节我打算用谈话导入,根据我校申报“市一级”学校,各班出一期专刊,需要做一些花边,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首先让学生与同桌说说情境图的信息和解决的问题,接

  这个环节我打算根据我校申报“市一级”学校,各班出一期专刊,需要做一些花边镶在黑板上,(接着利用投影仪展示漂亮的黑板设计时,教师就提出: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设计花边有多长----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又分为4个层次

  ① 想一想,做一做

  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动手量一量、算一算。(每组找2名学生到黑板测量)教师指导学生测量、记录。根据每条边测量的长度,小组讨论怎样算,再写下来。

  ② 展示方法,讲解方法

  教师有意识请不同计算的学生到黑板板演,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明确不管那种计算方法,都是求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总和,使学生熟悉长方形3的周长概念。

  ③ 小结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四)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巩固练习部分是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易疲劳的阶段。因此,需要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又具有教强的思考价值的练习。让学生在轻松练习中他的收获得到再一次飞跃。

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1. 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中第三课的第二框。因为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所以第三课是第二单元的知识基础和权利前提,而本节是第三课的落脚点,主要说明应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所以本课题在全书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2.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不得损害他人生命健康权,学会自我保护,远离暴力。

  (2)能力目标:

  积极正确地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权,如果受到伤害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尊重、珍爱生命和健康,不仅是一项权利,也是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观;自觉尊重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增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积极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难点:关爱他人生命和健康

  【学情分析】

  1.在现实生活中,初中生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识,只认识到关注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是个人的权利,却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种责任,部分同学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自己的健康,提高这一责任意识非常有必要。

  2.由于暴力文化泛滥,加之青少年学生做事容易冲动,常使法制观念淡薄的学生,在与他人发生矛盾后,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因此,加强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的教育,有助于避免或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提出的“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课本回归现实生活学习、掌握知识,从而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本课主要采用讨论法、体验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结合本课内容及学生情况,采用主体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健康歌》,并带动全体学生共同随着音乐做运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味生命健康的快乐,初步感受到锻炼身体也是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为新课的展开巧妙引路。通过活动,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引出课题: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具体操作上我将本课分为三个篇章:

  生命感言:热点链接,吸引学生;新闻分析,突破重点。

  生命诺言:生活考场,反思自身;情感渗透,突破难点。

  生命赠言:情感升华,感悟生命;以思导行,以行感悟。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

  第一篇章:生命感言

  1.出示一组信息:

  1999年,福建省福州市一名初二女生因家庭贫困,产生自卑心理而割腕自杀;

  20xx年11月,xx石河子市4名九年级女生,因考试排名靠后,相约服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

  20xx年6月,江苏丰县某中学一学生因被老师批评,跳楼自杀……

  教师设问:

  (1)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在风中接连飘逝了,人们扼腕痛惜之余不禁深思:是谁夺走了这些年轻的生命?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学生自杀的原因,得出:中学生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学校、社会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然而,我们中学生自身对生命本质的异常漠视,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则是其根本原因。

  (2)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对我们自身,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都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分析自杀事件发生的原因、危害,知道我们要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进而明确每个人应珍爱自己的生命,而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更需要得到特殊保护。

  学生活动一:

  列举不珍爱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学生列举:

  ①不吃早餐

  ②长时间玩游戏

  ③吸烟、喝酒、吸毒

  ④不积极锻炼身体

  ⑤闯红灯、跨道路栏栅……

  通过新闻链接与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明确不珍爱生命健康权所带来的恶果。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学生不难得出结论:珍爱自己的生命,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教师顺势提出疑问:那怎样才是珍爱生命,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呢?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设计意图:此环节安排主要目的是加深对生命健康权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生命一旦诞生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这一环节的设置,打破了课本编排顺序,由放弃生命,不珍爱自身生命健康权的材料切入,首先使学生明确这样做的危害,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进而懂得要珍爱生命,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第二篇章:生命诺言

  1.出示图片:“汶川大地震对生命的挽救”,帮助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加深对生命健康权重要性的认识──我们不仅要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与健康,还应懂得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这既是法定义务,也是道德要求。

  2.学生活动二:案例分析:(以分组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小哲伤害案)

  教师设问:

  (1)分析此事件给双方带来的严重后果。

  (2)讨论此事件给我们的教训。

  (3)审视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倾向,充分认识此类行为的危害。

  教师活动:及时引导、点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应该充分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案例与前面的'图片形成对比,一正一反,推己及人,让学生更加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的重大意义。

  汶川地震中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承诺至今使我们感动,那么,尊重与关爱他人你做到了吗?我们在尊重别人生命与健康的同时,是否也感受到了来自他人对我们的关爱呢?

  3、学生活动三:

  请学生列举

  (1)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事例。

  (2)回忆、交流自己受人关爱的体验与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体验受人关爱的感受,使学生认识到应该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从自己做起,落实到行动上。

  第三篇章:生命赠言

  1.学生活动四:

  通过教学和活动,我们懂得了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尊重和关爱。在此基础上,我设置了一个热点链接:

  湖北荆州大学生救助落水儿童的事例,以课堂演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做答。

  教师设问:

  (1)陈及时等同学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传统美德?

  (2)请从道德和法律等方面评价“1024”英雄集体及渔船老板的行为。

  (3)假如你遇到了危险困境,你应该保持怎样的信念?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落水之后不同做法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危难时刻既要学会保护自我,珍爱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尽一切可能去救助他人。

  通过分析归纳,体现本课落脚点地位。

  2.学生活动五:发给每一名学生一张小书签,让学生对本课主题进行总结,反思,写上对生命健康的理解或是祝福,设计自己的生命箴言。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生命和健康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达到“以思导行,以行感悟”。

  【收获平台】

  通过学生自己反思、归纳本课所学,所想,所思,所悟,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其间,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与引导,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是可贵的,是应该珍惜,并努力使之更美好的。只有珍爱生命,远离暴力,我们的生命之花才会更绚烂!社会才能更和谐!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趣味文字》。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教材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训练课,它与纯美术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注重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避免了学科知识的专业化。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要发散学生的思维,设计变体美术字时要紧扣“联想”突出趣味性,应用性,将汉 字的笔画结构夸张、变形与自然物象特征相结合。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情感: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体验设计字体的乐趣。

  2、知识: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与美化方法,体验各种不同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

  三、说学情

  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都有很多,学生对这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在上课时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变体美术字技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总结各种变体美术字的特点,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效果和美化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四、说教法

  本课我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字。并用演示法和讲授法加深学生对变体美术字的理解与应用。

  五、说教学过程

  (一)、交流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笔,笔画转折是顿笔明显。

  2.教师利用白板再书写几个变体美术字,让学生发现后者更夸张,更活泼,更富于变化。

  (二)、出示课题,深入学习

  1.认识变体美术字及特点:(课件展示)

  变体美术字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和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

  特点:既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2.课件展示变体美术字的分类,特征及书写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色,感受它的趣味性。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演示书写方法。

  3.分析并展示遍变体美术字的美化方法。

  (三)、欣赏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变体美术字作品。

  (四)、布置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后作业点评,

  对设计新颖的作品给与及时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

  板书设计

  趣味文字

  趣味文字的分类: 美化方法:

  1.笔画变化 1.勾线

  2.字形变化 2.填色

  3.结构变化

  4.象形变化

  5.立体变化

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坐立走,有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教科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让我的身体更棒”,其中有三个主题活动,《坐立走,有精神》是其中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意在培养孩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坐立走,有精神》共有3个要点,即: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本课没有直白的、纯理论性的说教,而是寓教于乐,寓活动于教,有条理地编排了多幅形象直观的画面,易于模仿,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直接参与活动,使之体会到有了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人就能显得精神饱满,英姿勃发,充满活力,利于健康。

  二、说教学目标

  我设计的目标 以“有精神”为切入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并初步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知道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可以表现出人的精神面貌,正确的姿势有利于健康。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保持“坐立走的正确姿势的习惯,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

  3、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蓬勃向上的情感和态度,在坐立走时能表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气质,同时也是对他人的文明行为表现。

  教学重点:初步懂得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

  教学难点:表现对坐立走姿势的正确者的欣赏。

  三、说教法

  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规定:该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基本特征。根据上述课程理念,在本课教学活动设计中,我运用“活动式”教学法,通过对比分析、迁移、竞赛等方式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 “ 动 ” 起来,接受 “ 活 ” 的教育,闪烁 “ 活 ” 的思维,在 “ 动 ” 中深入感受体验,在 “ 动 ” 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科学运用引 “ 动 ” 策略,努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首先创设的活动情境中引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一开始就能以榜样为活动目标;其次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深一层地通过对比,确立自己坐立走的行为标准,再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比赛,讨论等多种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实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领悟,促进情感内化,寓教于活动之中。

  四、说学法

  在品德与生活中,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让儿童自主参与活动,通过动手、动脑、自主评议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如何掌握坐立走的正确知识。

  五、说教学流程

  活动 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请班级评选出的三位坐立走之星,让学生仔细观察她们走进教室时的精神风貌,我适时提问,你觉得她们走进来时怎样?学生回答“有精神”,老师板书。我接着再问: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精神,有的学生说她们走得有精神,有的说她们站得直,有的说她们坐得端正。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立走。这样通过榜样示范,学生观察点出了本课的主旨,初步感知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活动二、走进教材,主动参与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在前一 环节的基础上,引领儿童走进教材正确参与活动。下面我设计了3个活动:首先请坐之星示范,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模仿坐之星的动作,并交流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腿手脚是怎样放的。让学生感受坐要像这钟一样坐得稳,坐得端正,身体不摇摆。接着提出“跟我走一走”的要求,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像小松树一样”中,我随机出示松树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立的要求就是抬头挺胸收腹,两手垂直,不摇摆。这样通过观看挺拔的松树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模仿练习。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掌握坐立走的秘诀,坐立走之星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注意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明确:正确的坐立走姿势让我们的身体更加挺拔,更加有精神,而且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一大因素。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生成动态的新的资源。面对课堂教学中临时生成的新的资源,我决心努力做到及时去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为每个学生发展自己创造机会和表现,努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说课稿 篇5

  礼物,相信每个孩子都喜欢,也都收到过,收到礼物的心情呢?基本上也都是很开心、很兴奋的。这就让幼儿在第一时间对这个故事产生了一些幻想和好感,相信会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有帮助。这是一个很有趣且好玩的活动,这不禁让我有很多联想,又何况是天真烂漫的这群孩子呢?

  这一篇语言教材——《老鼠阿姨的礼物》。其中蕴涵了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值得我们的孩子去领悟、去欣赏、去学习。我们可以透过这篇教材,清晰地看到人物形象刻画是鲜明、生动的,故事始终围绕着“礼物”展开,因此,从文学的角度拓展,这篇语言教材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要。今天我将从教材和学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加以说课: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和学情

  由于小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觉和推理的基础,能较为正确的来根据感知觉进行简单的说明。小二班的幼儿对猜想游戏十分敏感,所以这个教材较为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的。

  二、三维整合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喜欢与人谈话、交流;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大纲中所提语言教育目标的理解,我从认知、情感、技能三个维度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学着仔细观察画面的细微处,理解画面内容,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2.通过操作,进一步感知眼、耳、鼻、口、手的作用。

  3.在游戏中体验运用感官的快乐。

  以上三个目标中,第一条为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第二条为学习能力、策略的'培养,第三条为情感能力、积极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培养。符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的教育目标。

  重难点的分析

  根据对大纲的理解,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生活目标的分析,确定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为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制定依据:小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较差,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只有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才能使幼儿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中的难点是:在操作中进一步感知眼、耳、鼻、口、手的作用。

  难点制定的依据是:教会幼儿使用感知觉器官并不难,难的是引导幼儿在参与使用中感受和理解感知觉器官的重要和作用。

  三、愉悦赏识说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依据纲要的精神:语言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语言绘本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画面,以游戏,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1.游戏法:在幼儿园的各种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有所收获。在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游戏“猜礼物”。让幼儿也来试试看,幼儿通过对感知觉器官的运用和参与,感知礼物,进行猜测。

  2.图谱教学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通过图片提示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在观察发现中,由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3.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玩玩、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四、顺应规律说教学理念及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过程中,开始部分需要一段具有“唤醒功能”的活动,使幼儿从相对松懈、疲塌的“低唤醒状态”过渡到适中的紧张、集中、振奋的“高唤醒状态”。而经历了新授知识、技能的学习后,又需采用一些具有“恢复功能”的活动,使幼儿从相对疲劳、紧张的状态恢复到相对松弛、舒适的“低唤醒状态”。根据这种理论,本次活动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都采用了幼儿较为熟悉的内容,以比较有效的产生“唤醒”和“恢复”功能,以顺应幼儿心理、生理的变化规律(适应性原则)。本着发展性原则,作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活动,则注意迁移以往的知识技能,使得新的学习活动能够建立在旧有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上。

  第一环节:聚焦礼物,激发兴趣。

  第二环节:突显局部,仔细观察。

  第三环节:猜测礼物,感受快乐。

  其次,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教师是幼儿感受意境的桥梁。从眼神、姿态、动作、表情、手势,甚至是手指的小小的一个动作都成为表现意境的手段,每一个变化都成为精心设计的教学手段。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在这个活动中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历练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很幸运能够参加这次的比赛,我今天的说课打算从学生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及课后反思这几方面展开:

  一、学生分析

  该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中,他们已有一年的学习经验,对新课堂的学习是较熟悉和适应的,在课堂中已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经验,课堂的主动性相对较好,懂得如何与别人合作学习,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选举风波》选自语文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围绕着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故事。主人公贾里成长的故事,启迪着当代中学生朋友要懂得勇敢地面对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坚强乐观地生活,在挫折中成长。小说情节不复杂,写的也是实实在在的中学生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作品。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为:知识目标上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词语,掌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能力目标上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而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由于这是一篇很好的价值观教育,所以把体会主人公成长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态度教育作为重点。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然而学生对作品、对人物的评价能力须要长期训练才能达到,而非一篇就能完成,所以把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能力的培养作为难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

  针对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本着课标中“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的能力”这些理论指导,教读本文,教师在调动学生思考、讨论、自主表达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使对话法和活动法在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教师主要是启发、引导学生,大力向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习惯于这种学习方法,习惯于把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灵活处理多媒体与文本的关系,使多媒体的生动、形象特点吸引学生,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四、教学过程分析

  紧扣新课标,根据学生、特点及教法、学法的确立,该篇课文预备用两课时来学习。在第一课时,首先是让学生用互助的形式解决字词障碍,通过小组合作概括各部分大意,对小说进行创造性复述的方式感知小说的故事情节,最后通过选读精彩段落,谈原因的方式,在读中认识课文,体会轻松活泼、风趣的语言风格。另外,布置学生课外自由组合尝试把课文改成课本剧,为第二课时的体验人物做准备。这节上的是该小说的第二课时,主要是落实该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温故引新

  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谈起,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句名言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激(转载自http://diifanwen.c,请保留此标记。)励他们在课上畅所欲言,说自己的心里话。“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正式学习之前,鼓励学生课堂上各抒己见,说心里话,就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与文本的亲近。

  (二)说一些感受

  在回顾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之后,让学生假想人物从小说中走出来,自己会愿意或不愿意与谁交朋友?原因是什么?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了想象,教师以一个亲切的话题,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帮助学生进入人物的心灵世界,让他们通过文字的理性分析,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思考,初步把握人物的特点,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又有所提升,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在该环节,教师主要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带动学生、放手学生自主阅读、感悟,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他们与课本对话,组织、引导他们在读读说说中不知不觉把握人物,既体现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目标,又让学生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了解了人物,无形中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

  (三)演一个片段

  在熟悉课文后,鼓励学生在前面说的基础上,把文中的精彩片段改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给大家看,由记者对同学或听课老师进行采访、评价演的情况。这种活动,仍是坚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通过课前的合作、探究,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人物深处,同时加以采访、竞赛的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听说读演能力,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加深了对课文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

  (四)谈心情故事,感悟成长

  在第四环节,先回顾主人公贾里经历的成长过程,让学生找出自己有同感的话,联系生活,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遭受过的挫折和困难,及自己当时的心理,并试着用几句话表达自己学习这一课后的感受或感悟,进行写话、说话活动。这个说说写写的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体会生活,认识人生的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正确地对待才是关键,培养他们克服苦难的信心和勇气,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最后,教师向学生赠几句激人上进的话,勉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勇敢地往前走,结束本课的学习。

  在作业方面,设置了以下内容:第一,向学生推荐阅读《男生贾里》一书;第二,查阅有关法律法规,帮贾里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之前校园的噪音问题。新课标倡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因此,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推荐他们阅读整部小说,获得更多的“对社会、对人生有益的启示”。另外,课标还提倡学生“掌握查找、引用资料的方法”,“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针对小说内容,建议学生课后帮贾里查找相关法律资料,解决小说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八年级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正学习着法律知识,这就能让他们把语文与其它学科联系起来学习。

  五、课后反思

  这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对话型课上,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具体的教学步骤,都紧密与新课标相结合,把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让学生的各种活动占领课堂,听说读写,脑、手、口相结合,做到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对人物的了解不断深入,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动手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面对人生,做生活的乐观者。

说课稿 篇7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为高中一年级第四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第三节第一,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二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的推广。

  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已经画过长方体的直观图,在高一第一章中又画过棱柱与棱锥的直观图,在此基础上,我只作了适当的点拨,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画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在求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时,学生不仅会很自然地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这节课是为以后的《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打基础的。同时,在第二章《空间中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第一节《异面直线》学习时,有些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借助于空间向量来解答,要容易得多,所以,本节课为沟通高中各部分知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1,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坐标找相应的点,会写一些简单几何体的有关坐标。

  2,掌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会应用距离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b在能力上:通过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空间两点距离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初步意识到: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化归的能力。

  c在情感上: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解决几何问题的一问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和对立统一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2)一些简单几何题顶点坐标的写法;

  (3)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积累(如数轴上一点坐标用实数表示;直角坐标平面上一点坐标用有序实数(x,y)表示;及其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今天来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就容易的多。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类比思想的应用以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的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 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

  对于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积累。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总结和归纳,把类比思想,化归思想贯穿始终以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的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四、 教学流程图:

  (一)基础回顾

  数轴上的点集 实数集

  若数轴有两点:

  则: (向量)

  中点

  平面:

  平面上的点集 有序实数对

  若点P与实数对对应,则叫做P点的坐标。

  其中,是如何确定的?

  平面内两点的距离公式:

  中点公式:

  则中点M的坐标为

  (二)新课导入

  大家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天上的飞机,飞机的速度非常的快,即使民航飞机速度也非常快,有很多飞机时速都在1000km以上,而全世界又这么多,这些飞机在空中风驰电掣,速度是如此的快,岂不是很容易撞机吗?但事实上,飞机的失事率是极低的,比火车,汽车要低得多,原因是,飞机都是沿着国际统一划定的航线飞行,而在划定某条航线时,不仅要指出航线在地面上的经度和纬度,还要指出航线距离地面的高度。

  确定空间点的位置需要几个量?三个。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空间直角坐标系。

  阅读课本134-135例一以前的内容。

  一,填充下面的表格:

  数轴上的点

  平面上的点

  空间中的点

  借助的工具

  数轴

  直角坐标系

  表示

  实数a

  (x,y)

  距离

  PQ=

  AB=

  中点

  体现类比思想。

  二,回答下列问题:

  1,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何建立,及其相关定义,注意事项。

  2,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如何求?坐标平面上的点如何求?

  3,归纳总结:坐标轴上的点有什么特点?坐标平面上的点有什么特点?

  4,空间中一点如何求?用了什么办法?体现什么思想?

  5,空间中两点的距离如何求?(类比,迁移,化归能力的培养)

  自主测评

  1.点P(-2,0,3)所在的位置是()

  A、y轴上 B、z轴上 C 、xoz平面上 D、yoz平面上

  2. z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是()

  A、竖坐标为0 B、横、纵坐标都是0 C、横坐标都是0 D、横、纵、竖坐标不可能都是0

  3.在平面xOy内有两点A(-2,4,0),B(3,2,0),则AB的中点坐标是_____(1.5,3,0)____.

  4.点P(3,4,5)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_(-3,-4,-5)_______.

  (三)例题探究

  例一可以放给学生看。

  引申拓展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建立如图所示的不同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试分别写出正方体各顶点的坐标。(例1图)

  分析:本题是教材例题1的拓展,同一空间图形,由于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不同,而使得图形中同一点的坐标不同.

  解法:①∵D是坐标原点,A、C、D1分别在x轴、y轴、Z轴上的正半轴上,又正方体棱长为2,

  ∴D(0,0,0)、A(2,0,0)、C(0,2,0)、D(0,0,2)

  ∵B点在xOy面上,它在x、y轴上的射影分别是A、C,

  ∴B(2,2,0),同理,A1(2,0,2)、C(0,2,2);

  ∵B1在xOy平面上的射影是B,在z轴上的射影是D1,

  ∴B1(2,2,2).

  ②方法同①,可求得A1 (2,0,0)、B1(2,2,0)、C1

  (0,2,0)、D1(0,0,0)、A(2,0,-2)、B(2,2,-2)、C(0,2,-2)、D(0,0,-2).

  例2可以放给学生看(本身也可拓展)

  引申拓展2: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6,|AD|=4,|AA1|=3,EF分别是BB1和D1B1的中点,棱长为1,求E、F点的坐标.(例2图)

  分析:平面上的中点坐标公式可推广到空间内,即设A(x1,y1,z1),B(x2,y2,z2)

  则AB的中点坐标为(,,).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时,经常用到此公式.

  解:方法一:从图中可以看出E点在xOy平面上的射影为B,而B点的坐标为(4,6,0),E的竖坐标为,所以E点的坐标为(4,6,),F点在xOy平面上的射影为G,而G点的坐标为(2,3,0),F点的竖坐标为3,所以F点的坐标为(2,3,3).

  方法二:在图中条件可以得到B1(4,6,3),D1(0,0,3),B(4,6,0),E为BB1的中点,F为O1B1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得E点的坐标为(,,),F点的坐标为(,,)=(2,3,3).

  引申拓展3: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DD1=3,点M是B1C1的中点,点N是AB的中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线段MN的长度.

  解析:根据点的特殊位置,设出其坐标,代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

  解:∵M(1,2,3),N(2,1,0)

  ∴|MN|=

  即线段MN的长度为 .

  (例1图)

  引申拓展4:在空间直角坐标中平面x0y内的直线x+y=1上确定一点M,使它到B(6,5,1)的距离最小.

  解析: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最值,通常转化为二次函数最值问题.

  解:由条件可设M(x,1-x,0)则

  |MB|min=

  =

  所以,当x=1时,|MB|=,此时M(1,0,0).

  (四)巩固提高

  A. 基础巩固

  1.点P(1,1,1)关于x0z平面的对称点是( )

  A、(1,-1,1) B、(-1,-1,1) C、 (1,1,-1) D(-1,-1,-1)

  2. 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1,点A是其一棱的中点,则点A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是( )

  A、(,,1) B、 (1,1,)

  C、 (,1,) D、 (1,,1)

  3.点P(a,b,c)到坐标平面zOx的距离为_______.

  4.如图,在长方体OABC-D1A1B1C1中,

  |OA|=6,|OC|=8,|OD1|=5,

  D1、C、A1、B1四点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

  (第3题图)

  B. 能力测控

  5.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AD、AA1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且正方体的棱长为一个单位长度,则棱CC1的中点坐标为( ).

  A.(,1,1) B.(1,,1)

  C.(1,1,) D.(,,1)

  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2,1,4)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

  A、(-2,1,1) B、(-2,-1,-4)

  C、(2,-1,4) D、(2,1,-4)

  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2,1,4)关于点M(2,-1,-4)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8.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A(4,-4,3).

  C.拓展提升

  9.如图,已知四面体P-ABC中,PA、PB、PC两两垂直,

  (第9题图)

  PA=PB=2,PC=1,E是AB的中点,试建立空间直角坐

  标系并写出P、A、B、C、E的坐标.

  10.正方形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以D为原点,以正方体的三条棱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若点P在正方体的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AP⊥BD1,则下列点P的坐标①(1,1,1), ②(0,1,0) , ③(1,1,0) , ④(0,1,1), ⑤(,1, )中哪个是正确的?

  (五)学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诱思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首先,为了使学生比较顺利地从平面到空间的变化,即从二维向量到三维向量的变化,我采用了类比的数学教学手段,顺利地引导学生实现了这一转化,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从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是借助一个长方形得到的过程,使学生顺理成章地想到空间点的坐标可能是通过借助长方体得到的,让学生亲手实践后,证实了这一结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此后,马上将书上的例1作为学生的口答练习,(一般学生都能回答正确)然后,及时提出问题;如果改变坐标系的确定方法,点的坐标会发生什么变化?经过思考,学生一般也能回答正确,同时,又让学生明确了:坐标系建立的不同,得到的点的坐标也不同。

  同样的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求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思路来求空间内两点间的距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也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板书设计

  文档内含有图片、公式、文本框、特殊符号网页页面无法正确显示,请点击免费下载完整WORD文档。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观察小动物》这一单元中《观察蚂蚁》一课是促使学生深入的思考,使学生不仅提高观察。描述动物的身体特征及其行为的技巧,而且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活动,解答一些他们以前的疑问。由于学生对于蚂蚁通过各种渠道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学生以往的知识防碍新的学习,《观察蚂蚁》一课尽力利用学生支离破碎。不系统。一知半解的知识和学生平等地。和谐地展开讨论研究,把学习研究的活动引向深入,从而提高学生的概念水平和认知能力。

  《观察蚂蚁》是苏教版《科学》三下动物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喜受小动物之情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当他们发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但对于习以为常的小蚂蚁来说,学生也许观察的兴趣不浓;教学内容就是随着学生观察蚂蚁的外形和习性需要解决的一个个问题的提出而展开,学生带着“发现蚂蚁有许多有趣的事情”这一观察任务,在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全面细致的观察,从而达到观察的目的。

  (一)教学重难点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简单分析和对学生的潜心解读,又根据“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课程改革的方向,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过程与方法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能对蚂蚁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探究蚂蚁秘密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本课的教学重确定为:外形特征,难点确定为:行为习惯,对于蚂蚁的外形三年级的学生不难掌握,蚂蚁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本课的教学问题在于如何培养他们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在认知方面没有多大意义,真正的意义在于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这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不可低估的意义,所以我把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惯确定为本课的重难点。

  本课教学非常重视探究活动,观察蚂蚁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探究过程,所以我有计划地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列入检查的要求,对观察仔细。描述清楚的学生予以评定,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作到有的放矢。

  二、说教法。学法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以探究性学习贯穿整整节课,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谈,以师生互动为主线,学生占主导地位,老师起指导作用,我运用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在整节课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观察能力,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我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由的选择探究内容和探究的方法,学生轻松快乐的进行科学探究与观察活动,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培养他们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课堂中我体现了科学课的开放性,首先是在材料上的开放,每一组的实验材料有着比较明显的不同,再者是探究空间的开放,不约束学生,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下进行探究,不用再是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观察研究,并在潜移默化中体现了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增进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的整和。

  三、教学过程

  为达成上述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1。激发兴趣,珍爱生命

  首先课前让学生寻找蚂蚁的踪迹并想办法把蚂蚁请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对于蚂蚁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他们寻找小蚂蚁的踪迹时,可能会发现蚂蚁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课上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请小蚂蚁的方法,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有礼貌,让孩子体验到要珍爱生命,不要伤害小动物。

  2。观察外形,师生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对观察蚂蚁的外形时,我把这一探究活动设计成一个师生互动的小游戏,比一比谁的眼睛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仔细的观察,老师对于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画蚂蚁,画出蚂蚁的形态,学生不断补充,最后评议,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评价,形成自我评价的过程,体现评价的多元化。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对蚂蚁外形形态有准确的把握,给予学生发表建议和意见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探究学习,开放空间

  整节课体现了师生互动的过程,以朋友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与蚂蚁已有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对问题已有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对于蚂蚁行为习性的观察是一个全面的观察过程,在课堂这个喧闹的环境下蚂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学生的观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设计了8种不同环境的生态盘,把蚂蚁放进不同环境的生态盘中,让它在一个相对自然的环境下活动,便于学生的观察和发现它有趣的事,三年级学生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可能会很快忘记,所以在每一组设置了一颗智慧星,把他们的发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培养了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会用多种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并向再一次提醒说要让小蚂蚁感到安全,使学生再一次要珍爱生命,懂得照顾小动物的正确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按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因为对于蚂蚁的观察不是一个单一的观察过程,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科学课不束缚学生的兴趣和观察范围,而是要学生在一个很大的空间里学科学用科学,探究科学活动,放手让学生自由的翱翔,根据自我的兴趣发展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事情,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使教学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和针对性,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在学生汇报他的发现时,我只是给予肯定,没有过多的干涉他所发现的事实,对于比较有趣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蚂蚁的习性在全班有组织的进行交流,最后评议哪一组的智慧星的发现最多,哪一组发现的最有趣,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初步形成科学发现的价值观。这一环节除了准备了生态盘,还为每一组准备了不同的材料,让他们有不同的发现,科学发现的结果不一定是唯一的。

  4。课后拓展,兴趣为主

  整节课以探究活动为主,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不可能让学生观察到所有的事实只能在限有的40分钟时间里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所以最后我设计了,让学生带上自己的蚂蚁放回大自然中去观察,让观察更真实,并以拟人化的说法要求学生把蚂蚁送回家,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到要珍爱生命,不要伤害小动物,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本课教学设计的特色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探究性学习,学生多观察多实验,从每一组相同的实验材料改革为不同的实验材料,使每一个孩子有不同的发现,学生不再是一节课只局限于他观察和研究一个问题,而是全方位的进行观察,让兴趣活动带领他离开课堂,是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从而培养学生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

【说课稿】相关文章:

《推敲》说课稿03-25

《燕子》说课稿03-26

《荷花》说课稿03-21

《观潮》说课稿03-21

《匆匆》说课稿03-22

掌声说课稿03-22

《力》说课稿03-23

《台阶》说课稿03-23

《吆喝》说课稿03-23

《散步》说课稿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