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5-05-10 10:06:1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小学说课稿模板汇总五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专家:

  大家好!我是新桥二小的白小平,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发展跳跃能力。下面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运用、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向大家回报。

  一、指导思想

  首先请允许我阐述一下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课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侧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并对其进行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培养,学会欣赏他人、体验成功的心情,使学生能够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说教材

  接着我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跳短绳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大众化健身运动,也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

  在小学,通过跳短绳教学主要是发展弹跳力、灵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促进上肢的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和内脏机能的发展,教会学生最常用的跳绳方法,逐步提高跳跃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写作的精神。

  小学跳绳教材,各年级要求逐渐提高,但都规定用正确跳短绳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通过各年级不断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跳绳技术概念,初步掌握基本技术,打好跳绳基础。在此基础上练习花样跳法和跳大绳的技术。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通过各种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学习兴趣很高,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够稳定。

  鉴于上述分析,针对本课教学内容,特制定一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

  四、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本课的教、学、练的过程激发全体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本课的内容。

  2、通过学习使90%的学生掌握原地面对面一带一跳绳的基本方法,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一种以上的跳绳方法。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4、在学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快乐地学习

  教学重点:双人的协调配合性

  教学难点:起跳的节奏感

  五、说教学方法与运用

  1、教法: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主要用在课的准备部分的游戏中“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个游戏是水平二的学生在课间非常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另外,还采用课是示范法,以准确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我要学习”的情感,以及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的`地掌握动作要领,这两种方法普遍运用在课中。最后采用比赛法,通过比赛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运用于基本部分的第二个内容。

  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对比、小组研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道理,最后通过小组协作和练习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阶段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的调节手段,因此,在课堂常规以后,首先进行“兔子舞”,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再让学生玩他们课间很喜欢玩的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这样使学生的情绪更提高了一个层次,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于课堂之中,方便后面的教学。(这里主要采用情绪激励法)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圆形

  2、探究学习阶段

  (一)复习阶段

  先让学生复习在一二年级时学过的单、双脚个人跳,教师观察、纠正后,在集体进行练习。(目的:让学生巩固已学内容,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组织形式:圆形

  (二)学习新知识:面对面双人跳

  1、原地(一人摇绳另一人跳、交换)

  1)、先让学生自己琢磨双人面对面的跳法(尝试学习法)

  2)、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讲解法)

  3)、请优秀生与教师一起示范(示范法)

  4)、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纠正错误动作(语言法、防止和纠正错误法)

  5)、请优秀生示范

  6)、巡视、纠正

  组织形式:圆形,两人一个组

  2、双人跳比赛(目的:对刚学知识进行巩固)

  方法:在规定时间里看哪一组跳的多,为胜者(15秒、30秒)(比赛法)

  1)、教师讲解比赛规则、方法(讲解法)

  2)、教师积极参与学生中

  (三)知识拓展阶段

  花样跳绳(要求:两个人)

  设想:两人肩搭肩、一人摇绳一人单双脚交换跳、被带者模范各种动物、两人各握绳一端同摇同跳等等

  1)、提出问题:除了原地面对面双脚跳以外还有那些跳法呢?(质疑法)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法)

  3)、教师参与到学生游戏

  4)、教师巡视指导和鼓励创新。

  5)、请生演示

  6)、再集体练习演示的跳法

  组织形式:圆形

  (四)娱乐展示阶段

  游戏:往返接力赛

  比赛方法:将绳子对折两次依次摆放在地上,第一次用单脚跳过去,第二次用双脚跳过去,跳到对面的线那里然后一致从右边跑回来接力,依次进行,那组最先跑完的为胜

  1)、讲解比赛规则、示范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游戏的安排,充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发挥了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也充分了学生创新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加强师生关系。

  组织形式:四列纵队

  3、恢复身心阶段

  在欢快的《幸福拍手操》的伴奏下,师生共同做放松操,进行有效地调整身心,恢复疲劳,音乐停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及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测试能力。师生再见,从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

  七、说本课器材、场地

  场地:篮球场

  器材:绳子55条、录音机1台

  八、说本课特色

  1、将体育课转化为一个学习、探索、创新和展示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题地位。

  2、教与学同步互动,学练结合,学玩相间。

  3、课堂前后以游戏贯穿,有新鲜感且容易操作。

  九、说课堂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为170次/分左右。

  总之,课堂是动态变化的,体育课堂出现的意外、惊喜是我们很难预测的 ,我相信以我的智慧可以将这些惊喜转化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谢谢!

小学说课稿 篇2

  一、给学生交流的空间

  小学生活泼好动,根据《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是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小学英语课堂进行的活动教学应该是能直接激发小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能使孩子们的多元智能在交际活动中得以体现和发展。因而,我在设计这堂课时,一直注意尽可能的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多进行语言的交流。如:在热身运动中,进行日常的见面对话。在句型的学习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照片,进行同桌间的相互介绍等等。我都努力着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有比较多的交流机会。

  二、采用游戏,提高学生兴趣

  小学生学英语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英语这种语言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热情,那么这样的知识就是学生善于接受,记忆深刻的。因此,我在这堂课上安排了两个比较简短的游戏。如Quick Response:任意指班上的一名学生问Who’s this boy/girl﹖让学生快速反应,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意识。并使他们在这种强烈的竞争意识中,提高注意力与他们的兴趣。再如游戏Guessing Game:用猜谜语的形式He’s my father’s father. Who is he﹖让学生再猜猜中提高课堂兴趣,并且在猜中达到了复习各家庭成员的目的。同时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My family本身就是一个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话题。我从这一点出发,仅仅围绕生活来开展教学。一开始,我通过介绍我自己的家庭,引出句型Who’s that man/woman?,然后让学生训练说句子中,我安排同桌间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根据家庭照片,相互之间询问。学生看着自己家人的照片,亲切感,生活的真实感都一股脑儿地涌上心头。此时他们用学习的语言进行交流的愿望也就特别强烈。

  四、渗透情感教育

  让学生通过谈论自己的家,引起学生对家的热爱之情;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中渗透了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教育:家,快乐的家,是靠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们的辛勤劳动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爱他们,尊敬他们,孝敬他们。家是我们每个人永远的港湾,我们爱家,爱家里的每个人。

  总而言之,我在设计这一课时,尽可能地采用听、说、唱、玩的方式,通过各个有趣、实用、轻松、活泼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各个环节之间还不够连贯,活动的面也并不是最广。这儿那儿,还存在着很多很多的不足,愿各位老师、专家多提出意见。

小学说课稿 篇3

  【教学目的】:

  执笔姿势教案培养孩子的静、定。

  【教学重点】:

  执笔和姿势执笔的目的是书写,因此要从是否便于灵活书写来看执笔姿势。

  基本功的练习:(横、竖线条)

  知识与技能:掌握横线条和竖线条的画法,就可以找到中锋用笔的技巧。

  【学具预备】:

  毛笔、墨盒、练习纸

  【教学课时】:

  (1课时)

  过程与方法:看视频、示范法、纠正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回复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是必不可少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综合素质。

  2、认识写字学习是一项长期坚持

  【教学过程】:

  一、热身准备:

  1、静坐5—8分钟;搓热双手捂眼睛,再撮热双手干洗脸,拍拍脑袋和肩膀放松。

  2、复习导入:

  (1)、上节课内容: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培养综合素质的“五力”伏羲教育理念。

  (2)、今天我们学习,吴教授视频,如何执笔(5分钟)。

  二、如何执笔

  (1)、执笔的各种方法

  如何执笔,有很多说法,如双苞(即双钩)、单苞(即单钩)、回腕、撮管、握管、搦管等。还有据说传自锺繇、王羲之、虞世南,陆彦远等综合而成的“五字执笔法”(即擫、押、钩、格、抵)。

  学习执笔首先要记住苏东坡说的“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无定法”就是没有固定的方法,字的大小不同,书写的.姿式不同,纸的位置不同,执笔的方法也不同。“虚”是指手掌要“虚”,如果“实”(握死了)就无法运笔了。“宽”是指运笔的范围要。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因此,要根据字的大小来看运笔的范围是不是够“宽”。

  学习执笔最重要的是看怎样执笔才能够做到灵活运用毛笔。毛笔是个圆锥体,顶端尖,逐渐粗,我们用毛笔写字时不仅要用笔尖,还要充分运用毛笔的各个侧面。只要能够灵活运用毛笔,能够充分发挥毛笔的性能,怎么执笔都可以,只要你自己觉得自然、舒服、能够达到书写的目的(效果)就行了。

  注意笔杆与纸面的角度。不同的字体,笔杆与纸面角度不同。一般来说,静止时笔杆与纸面垂直成九十度角,写静态的书体,如楷书、篆书、隶书时基本保持这个角度,而动态的书体,如行书、草书,在运笔时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变化多端,没有定则。

  (2)、执笔位置要低。

  (3)、注意指实掌虚。有的孩子握笔很紧,无名指、小指握进了手掌里。这个时候要注意,先解决掌虚的问题。让孩子轻轻捏笔,不用力,手掌自然就虚了。

  三、姿势

  1、坐姿

  两脚与肩同宽,腰、背、颈椎成直线,微微前倾。

  两腋打开,不要夹着。

  有条件的,可以盘腿坐着写、跪着写。

  坐着书写的时候,纸要摆正。

  2、站姿

  两脚与肩同宽,腰、背、颈椎成直线,微微前倾。

  特别要注意时时提醒、纠正书写姿势。

  四、练习:画线条。

  五、课堂作业

  1、画出来的线条要有质感。

  2、粗细大小一致。

  3、(轻音乐伴写,教师巡视,给坐姿端正、执笔正确、画的有好的学生奖励)

  4、画线条好的人临摹字帖,(曰、)临摹就向比着靶心打靶,临摹好的人可以写少字的作品。

  六、课堂小结;

  1、教师设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练习的是基本功,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吗?

  2、评出本次课堂的优秀和需要努力的作品。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美化家园》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这一单元设立了“我们的大地妈妈,花草树木点头笑,我和动物交朋友,美化家园”四个主题,旨在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生态意识,重视自己生活的环境。而《美化家园》这一课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开展变废为宝的环保活动,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本课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主要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妥善处理垃圾,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第二课时是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创造,变废为宝,美化家园,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说设计理念

  我们生活的环境日趋恶劣,资源开发贫乏,环保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环保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民旅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如果学生从小就能培养起牢固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习惯,则有利于提高我们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环境的治理和资源的保护,也有利于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心理学家罗杰斯坚决反对硬性灌输和机械训练的做法,主张建立一个从儿童实际出发,重视儿童参与、体验,激发儿童内在情感的道德教育氛围。因此,在《美化家园》的教学设计中,我通过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实践、收集资料、动手操作”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发现探究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作用,有效地使外部学习活动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三、说设计思路

  (一)、引情激趣,启发参与

  正确的道德认识要以情感为基础,良好的道德动机要用情感去激发,自觉的道德行为要用情感去催化。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欣赏秀丽的焦作风光,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随即又插播“布满垃圾,令人发呕的小河;遍地果皮纸屑的街道”的录像。这样,通过直观形象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对比鲜明

  的视觉效果影响下,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调查垃圾来源的兴趣,奠定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这一道德行为。

  (二)、重视实践,增强体验

  儿童道德素养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他们生活的教育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所以,课前,我组织学生围绕“垃圾从哪儿来,对我们生活育哪些影响?”这一问题,让学生走进社区、工厂、街头巷尾等地分组进行调查访问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合作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如:拍照、观察访问、统计数据等。在调查访问中,学生们

  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对他们所关注的环保这一问题就会有更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地了解。课堂上,各小组汇报各自的调查情况,如:机动车尾气排放调查组,城区垃圾站调查组,街头巷尾调查组的代表出示各种照片、数据资料、文字记录等方式汇报调查结果。我也适时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进行点拨、引导,通过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学生逐渐认识到生活中大量的垃圾是由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制造的,当然也包括自己。而垃圾的产生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污染,而且影响环境卫生,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间接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图文并茂,游戏内化

  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突破重、难点,该环节我分三步进行教学。

  l、联系自我,反省自身

  当学生对垃圾来源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趁此提出: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我们该如何处理垃圾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无所顾忌地说出自己在环保方面的得与失,将品生课程与儿童自身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不乱扔,不乱倒垃圾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2、形象讲解,增长知识

  学生在反省自身时,会提出这样的困惑: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呢?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出示了形象直观的垃圾分类及其处理办法的图文资料,并结合资料为学生介绍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的垃圾三大类。可回收垃圾指纸类、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能被人们再生利用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指果皮、饭菜余渣等不能再生利用的垃圾,它们可填埋、堆肥。而有毒有害垃圾指电池、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药品等含有化学成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物品,要进行综合处理,但由于我国处理垃圾能力低下,垃圾处理的方式一般都是填埋、堆放或倾入江河湖泊,据统计,每年全国固体废弃物堆产量达60亿吨,占地2万多公顷,更有甚者一节小小的五号电池能污染2平方米的±壤,虽然我图地大物博,但垃圾却在和人类争土地。这样通过直观、形象的图文资料及数据展示,不仅把知识化难为易,而且震撼了学生的身心,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初步懂得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建立环保意识。

  3、游戏体验,品质内化

  游戏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活动,它不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气氛起作用,更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重要作用。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把垃圾送回家”的游戏,首先我出示用纸箱做成的分类垃圾箱模型,摆放在讲台前,再发给学生一些卡片,上面写着生活中常见垃圾的名称,如废纸、饮料瓶、果皮等,让学生有次序地把自己手中的“垃圾”送回“家”。最后让其他学生检查垃圾是否真正地回到了自己的“家”。此游戏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对垃圾进行分类,并且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保护环境这一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内化。

  (四)、想像创造,升华情感

  想像是创新的孪生兄弟,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新,原来丢弃无用的垃圾,如果人们能发挥想像,把它们打扮一下,处理一下,它们不仅会变成我们生活中有用的物品,而且还美化了环境,减少了资源浪费。因此,我以诱导启发的方式,分三个环节来激发学生进行想像创造,开展变废为宝的实践活动。

  l、作品展示,启发想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动力。对于天真、好奇的孩子来说,直接让学生想像创造,学生会觉得麻烦,难适应,往往容易挫伤孩子创造的欲望。因此,我先展示一些利用废品所做的小摆设,如饮料瓶做的花篮,用树叶或碎布做的贴画等,通过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插上想像的翅膀废物也能变成宝,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

  2、合作创造,变废为宝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计谋广”,我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利用教师为他们准备的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再创造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学生们先自由结合成小组,确立组长,定下创造主题,然后组长根据组员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分配任务。这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小组适时点拨、指导,真正起到“扶”的作用。在学生自由创造的同时,我播放一段轻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开拓思维的想象力;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创作的灵感。

  3、交流展示,升华情感

  孩子的思维是独特的,他们所想的,所做的,有时候连我们大人都感到惊奇。原本丢弃的垃圾在孩子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充满童趣、稚嫩的作品,也许有些作品还很粗糙,但各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我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强参与活动的信心。课堂上,我争取让每组代表都来介绍本组作品的设计意图,在交流展示中,学生不仅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而且深化了自己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五、说总结语

  当学生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我在悠扬的乐曲中娓娓道出本节课的总结语:“同学们,要让大地绿起来,要让天空蓝起来,要让鸟儿唱起来,要让环境好起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老师相信,只要每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家园将会变得更加美丽”。这一段结束语用美好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向往,对于深化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说板书设计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分散,根据这一特点和本课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美化家园

  从我做起

  这样的板书不仅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而且能给学生以强烈的警示:美化家园,人人有责,促使学生把课内所学拓。

小学说课稿 篇5

  世界的海洋是第二章最后一部分的内容,结合我们6年级的要求,从本节课的要求来说,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边缘海和内陆海概念,海峡和海湾的概念,海底有哪几种地形,海洋有什么资源,怎么保护海洋等5个方面的这些相对简单的内容。结合我们地理课的学科要求,不能知识了解概念,要能在地图上指出世界著名海峡海湾,边缘海和内陆海,能够读图说出五种海底地形的特点及分布。通过讨论、举例,初步认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形成保护海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从学生本身来说,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地理的读图分析等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需要的是读图分析后的结果表达,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以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最后再落实在自己的导学案上。这样部分的学生可以立刻结合书本找出答案,另一些学生也可以听过老师的点拨找到答案,起到分层教学的目的,我们学生比较喜欢单干的特点,导学案采取2人一份的方式,督促他们经过合作得到共同的答案。

  而从内容来讲,本课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结构不明显,因此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的组织,通过学习黑海,以点带面,让学生做一个小小军事分析员,从黑海的位置了解“海湾和海峡”,“边缘海和内陆海”这2个方面,从黑海的资源了解“海底地形”和“海洋资源”最后通过怎么利用好黑海来诠释“保护海洋”,本节课一课时,部分内容作为课后讨论。这样一可以把本来结构不明显的内容串联起来,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和学生所看到现今正在目睹的一些社会时事联系起来,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见识。让他们培养地理并不局限于课本中,而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理学习观。

  在教学手段上,方法上我采取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相结合。在方式上,有看视频,看书本图册,看模型等多种,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有了兴趣,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引起后续思考和主动活动。

  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在第一题关于边缘海和内陆海的'内容中,我先用相对较完整的填空题的方式来让学生找到书本上的知识,然后再在地图上找相对应的边缘海和内陆海,然后当他们学到了这种方法后,海峡和海湾的内容则相对简单,找书本和图册,然后自己找到相对应的内容,立刻确定答案。在海洋的资源和保护方面,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得出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得出海洋资源的几个方面,也得到海洋保护的方法。这样也能做到有收有放。

【小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说课稿05-15

小学音乐说课稿11-18

小学英语说课稿08-04

小学体育说课稿09-26

小学音乐说课稿05-17

小学说课稿10-18

小学体育说课稿06-09

小学说课稿10-21

小学体育优秀说课稿07-16

小学数学说课稿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