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经典(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生作文 篇1
少有人走的路,光看到这个书名就会让人觉得好奇,什么是少有人走的路?为什么叫少有人走的路?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国杰出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的著作。但是,在翻开这本心理学书籍之前,我对该作者及他的其他作品都不了解。大学期间,看得最多的还是类似《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之类小说类书籍。所以,我是怀着一种新鲜感以及好奇心踏上了这条少有人走的路。
本书的核心是:人生苦难重重。全书分为四个章节: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作者以心理医生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心智成熟的道路道路中,会遇到的种种苦难、挫折,以及如何去正视。
人生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这是一个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但是要做到战胜恐惧,克服懒惰,就必须要学会自律,缺少了自律人生不可能会解决任何问题。
而所谓自律,就是用原则和方法,约束自己的不当行为。
人生是不可能风平浪静的。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但是要做到战胜恐惧,克服懒惰,就必须要学会自律,缺少了自律人生不可能会解决任何问题。
每个人都应有着自己相应的责任。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面对的问题,担负其对应责任,这些问题就会浮心中,阻碍着心灵的成长,也阻碍现实中的事态发展。人们总倾向于逃避责任,不愿面对现实,不愿改变。对于自己应该面对的问题,我们应是勇敢的说这是我的问题,我来解决。这或许只是一小步的改变,但会对我们的一生,带来不尽的影响。但同时,自律是一项艰苦的任务,需要耐性,勇气,判断力,以及眼光。
在这之前,我想先说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以前看过的故事,一只十多岁的老狗遭受病痛的折磨,家人决定为它实行安乐死,并让它一直伴随成长的七岁孩子在一旁观看了全过程。当这只狗安详闭上眼睛后,全家人聚在一起感叹狗的寿命太短,而一直安静不语的.孩子突然说:我知道狗的寿命为什么比人短。我们人出生后要先去学会怎样去爱,而狗天生就知道,所以它们没必要活这么久。
这句从天真孩子说出的话让人感到惊讶。人类自一出生,就承担了一项重要任务:学会如何去爱。没错,这本《少有人走的路》最让我影响深刻的地方就是爱。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对于爱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学会去爱,如何去爱。
书中,作者斯科特对爱的定义是:爱是一种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的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爱能帮助他人进步,也能帮助自己更加成熟。
爱是什么呢?我觉得他使人有了信念,催发人生理想,甘愿面对困难承担责任。
一个懂爱的人,一个有爱的人,他一定是一个自爱、自律、自立、自信、自强的人。
而作者觉得,自律的原动力是爱。觉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觉得他非常睿智豁达,也非常平和包容。他所说的爱,并不是过去自己认为的狭义的男女之恋情,而是一种大爱。一种即包容自己,也包容他人的爱。自己越是爱自己,便越是爱他人。
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里疾病的根源。
感谢李经理赠与我这本书,让我学着去爱,学着承担自己的责任,勇敢面对问题,向成熟更进一步。
初中生作文 篇2
再好的教育也抵不上唤醒孩子内心的力量
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孩子们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的精心教育与培养。作为家长,感觉表现明显于个性强,在形体上向成人接近,在内心里也向成人靠拢,内心的各种矛盾与焦灼开始大量涌现。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独立性增强、依赖性减少。不再像小学时那样遵循父母的意见,接受别人的评价。开始坚持自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经常批驳我的一些言论,纠正我对一些事物的解释。孩子很想独立,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再和我们一起活动。但是他们很清楚,自己还不能完全独立,还离不开父母的帮助,还缺乏独立于社会的资本和经验,所以在自我意识中存在着矛盾。
2、现实性增强、理想性减少。小学时孩子有着对于自己未来和关于人生、社会的美好理想。但现在他认识能力的提高了,他看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较大差异,在他的自我意识中产生了矛盾。我们极力让孩子看到生活的积极面,把消极面掩盖起来,一旦孩子自己发现,便处于困惑之中。
3、自负增强、自信减少。开始像旁观者一样进行自我观察和评价。其可能是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也可能与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或者完全是内心的自我分析和评价。例如有时因受到老师的几句批评就萎靡不振,而有时不经意的夸奖而得意洋洋。一件事没有做好或输给别人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得到表扬或赢了就忘乎所以、得意得意忘形,从妄自菲薄到自高自大似乎只有一墙之隔。
4、封闭性增强,沟通性减少。尤其是初中后明显不喜欢别人特别是父母向自己问这问那,不愿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父母为了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有时对孩子的私人物品发生兴趣,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此时,父母与孩子的“代沟”表现比较明显。
时常静下心下想想,这其实是孩子的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也历程,非孩子本身出了问题,其核心作为我们家长,怎么样做好孩子的疏导与教育工作。所以我的体会是:教育孩子先从自身教育做起,唤醒孩子内心人力量是最好的教育。 1、用言传身教唤醒孩子内心的力量。所谓教育孩子,实际上是教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当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时,不但要给孩子讲理论、讲道理,更应该注意到我们自己是否正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些道理。孩子也在察言观色,他们会从我们身上学习生活。有的时候,孩子做作业累了,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在玩手机、在喝酒、在闲聊,他的学习意志也会减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忙于学习提高、忙于劳作,孩子也会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有的家长辞去了工作,想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结果,孩子反而更加消极、懒惰,抛开其它因素不谈,家长丢掉了自己的工作,就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积极地生活的榜样。如果家长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尽管年纪大了,生活和工作的负担很重,仍然保持进取精神。孩子会得到某种启示。千万不能让不要让孩子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2、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唤醒孩子内心的力量。父母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所谓家庭气氛是指家人相处时的关系、家庭与人交往的方式、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在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比较开朗乐观、积极自信,人际关系比较好,适应能力比较强;相反,在一个冷漠敌视和压抑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在性格上容易退缩,缺乏安全感;有的则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搞不好人际关系,不易产生积极进取的愿望。因而良好家庭氛围出身的孩子注意力、忍耐力、坚韧性和灵感、奋斗精神等自我拯救能力都胜过同龄的孩子。
3、通过尊重孩子的人格唤醒孩子内心的力量。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是孩子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于严格,处处训斥孩子,支配孩子的活动,使孩子言听计从。这样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养的,但因他们的独立人格没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现出自我抑制,没有信心的个性特点;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尽力给以满足,结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蛮横的品质,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家长应该平等对待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既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又要让他们逐步学习成年人的行为,按照一般人际关系准则行事。父母的错误态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4、教孩子交往正确的空间唤醒孩子内心的力量。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希望能有人倾听自己的话。这种需求较少能从我们父母处得到满足,而同龄人的思想水平接近,对事物的看法有更多的共同点,容易沟通、更可信赖。同龄朋友可以帮助青少年增进对自我的了解,可以帮助孩子肯定自我的价值,和朋友交往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另外,孩子也正在学习适应社会,与朋友交往是他们学习人际关系能力的开始,进一步发展独立的人格。我们家长的还应该告诉他们朋友交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明辨是非,选择好朋友交往。要让孩子懂得,不是每个人都是可以做朋友的。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发现自己交了坏朋友,就要拿出决心和勇气,坚决离开他们。二是和朋友相处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短处,朋友之间要取长补短。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帮助别人改进不足。嘲笑朋友的缺点是最伤感情的。三是朋友之间要保持独立性,才能建立对等的朋友关系。有的孩子形影不离、不分彼此,久而久之,只能给双方带来心理负担。”
5、通过把正确的予以强化唤醒孩子长久的内心力量。在我们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对孩子的行为给以正确的强化是教育孩子的关键。许多家长承认自己教育失败,主要原因是强化不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许多愿望,随后就会向家长提出。这些愿望或要求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懂得是否有合理性。家长是否应该满足,应该如何满足,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讲,不合理的要求应不予理睬或加以拒绝。有些家长不恰当地满足了孩子的无理要求,无意识中强化了孩子的非理性。对孩子的合理要求,除了必须迅速给以满足的要求之外,尽可能地延缓满足,使孩子为实现他们的愿望而付出努力。让他们明白,任何愿望的实现必须以付出为代价,借以塑造他们的积极行为。一定要让他们的积极行为得到奖赏,这种奖赏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许多环节中,都应该利用强化的原理。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以积极的鼓励为主,批评过多往往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破罐破摔”出现对抗行为。
作为家长衷心的希望这个年龄的孩子们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好好珍惜亲情、友情和师生情,快乐成长,不断提高素质和完善自我。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辛苦了,老师!谢谢了,老师!
初中生作文 篇3
我的心灵鸡汤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记,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这是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名言。
阅读是有魔力的,它能像帆船一样带人遨游绚丽多彩的书海,更像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抚慰我们寂然的空虚
读一本史书,我仿佛能看见诸葛孔明受任败军之际,奉命危难之间,竭驽钝之力,效忠贞之节,却无力回天,陨落五丈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誓报灭国之耻,“终将八千越甲以吞吴”。汉武帝刘彻“不拘一格降人才”,诛匈奴,通西域,开创大汉盛世……正如诗圣杜甫所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读一本杂志,我看到“最美司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脚踩刹车的高尚品质。又看见了埃及神庙上赫然的四个汉字:“到此一游”。女孩周怡则让我深深地领悟到了“人间大爱”的真谛。社会百态,何不一一影射于此书呢?
读一本小说,我为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不畏强权的放任不羁而折服。又因梁山泊上,一百零八单好汉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起义,最终失败招安的悲惨结局而痛惜不已。又为罗贯中笔下多变生动的三国人物形象而拍手叫绝。
父亲对我说过:“买书是永不赔本的。”对此,我感触颇大,的确,从书中读到的知识,是无价的。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喜欢读书,享受读书,不为黄金屋,不为颜如玉,只为寻找心灵的慰藉,享受心灵的沉淀。
阅读既是“思考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十五六岁的我们,正值意气风发之时,何不乘帆破浪,体会更多阅读的乐趣呢?
【初中生作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的作文(精选)04-22
初中生作文11-05
初中生的作文12-23
初中生的作文[经典]09-04
[精选]初中生作文07-21
初中生的作文12-16
初中生作文11-14
(精选)初中生的作文08-27
初中生作文【经典】11-20
(热门)初中生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