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防震减灾观后感
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防震减灾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震减灾观后感1
今天我去观看了“防震减灾真爱生命”的主题板块,有了很大的感想。
地动,洪水,火灾等灾害,是人类最难应付的,就是因为这类种灾害,让无辜的一个个人丧命。我观看了这个主题板块以后,就明白了怎么应付这些自然灾害了。这个主题有很板块,如:被压在废墟下怎么办,洪水来了怎么办,在户外遇到地动怎么办和遇到火灾怎么办等。我看了之后知道了很多的知识,明白了即使在情况十万火急的时刻也要保持冷静,并且知道了要把握科学的自救办法,不能急躁,这样只会自己害了自己。
我认为我们大家应该多认识一些自然或人为造成的灾害的克服办法,其实,地震,洪水,火灾之类的灾害并不可怕,只是大家没有留心在意书上,电视上,报纸上等等的地方的灾害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等,造成了不应该有的惨祸。大家应该多点留心身边的'灾害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让自己能逃脱灾害的束缚。
总之,大家应该多多了解各种灾害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而且,灾害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防备和应急的方法,只要大家懂得了方法,就可以让灾害忘至九霄云外去。
防震减灾观后感2
今天,我和XXX去了XXX观看了防震减灾科普展览,了解了地震的一些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大家都知道,地动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那么地动是怎么产生的呢?原来地球地层内部物质会不停地剧烈运动,从而产生一股能破坏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积到一定水平常,会使原本呈长方形等形状的岩层弯曲并变形,而岩层一旦承受不住时,它就会破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强烈震动,这就是地动。
地震的危害极大,它能造成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它还能使地面出现裂缝、塌陷,喷水冒砂;而更严重的是它能破坏山体等自然物,从而引起山崩、滑坡;它甚至还会引起海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地震过后还会引起火灾,水灾和瘟疫。比如说5.12汶川大地震,多少人遇难,就算侥幸活了下来,可是大多都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家人和朋友,这是我们这些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所不能体会到的,他们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啊!
地动的危害虽大,可也不是不可预测的。地动前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躁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躁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
(1)地动发生时,如果我们在街上走,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2)如果我们在室内,地动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实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紧张。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3)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我们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
(4)我们应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5)我们还应设法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需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防震减灾观后感3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防震减灾观后感4
众所周知,危险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不可避免的危险,所以我们要学会利用我们聪明的智慧来为我们躲避这灾难的发生。
就在前几天我们刚刚度过了第12个防灾减灾日,我通过这个节日,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我想这就是应了很多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众所周知,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我通过上网查询了一些很多防灾减灾知识,我知道这这么点年里,我们国家发生过很多自然灾害,比如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灾难来临前躲避灾难。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首先想到的不能是保护自己的财物,保护生命最为重要;生命没了,什么也都没意义了。比如,在地震时,我们应立即躲至坚硬物体下,用手抱住头;待地震的间歇时间到了,赶快逃到宽阔地带;如果房屋倒塌了,又没工具自救的话,就静静等待救援,别浪费体力,在那时,有力气才是关键。在发生泥石流的'时候,我们不能顺着流势向下跑,因为人跑的速度远远没有泥石流的速度快,这样只是自掘坟墓。我们应该朝着泥石流的垂直方向跑,并且越往上跑越好。最好要跑到宽阔、平坦的高地,避免被泥石流盖住。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必须保持冷静,不能慌张,要有活下来的信心,这是最关键的。要切记不能有必死的心,这是不对的。这样自然灾害就没什么怕的了。
自然灾害也不是不能预防的,为什么现在泥石流、洪水、干旱什么的时常发生呢?就是因为我们人不爱护环境。泥石流的发生原因就是因为植被被我们人用锯子一棵一棵地锯断了的。一公顷树的根能有几千千米那么长,把大地牢牢固固地捆在一起。有了它们的防御,泥石流冲不垮它们,沙尘暴刮不倒它们,洪水也对它们这么牢固的防御无动能为力。植被释放的氧气能供我们呼吸,它们吸收的二氧化碳能让生物圈中的温室效应逐渐减少,它们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它们的作用十分巨大,它们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经济价值。真是的,人们为什么要自取灭亡呢?
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因为保护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防震减灾观后感5
周四下午,老师组织我们看了防灾减灾视频。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强烈的地震会使人感到剧烈的摇晃、房屋倒塌、地面出现裂痕、道路扭曲、山石塌陷、岩石崩落、河流移位等严重的灾害。
破坏性地震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瘟疫、污染、断水、断电、断路、断桥、山体滑坡等一系列次失态灾害。据史料记载,从公元1038年至今的近千年中,我国境内曾遭受国死亡人数达万人以上的地震灾害25次,平均约40年就有1次严重的地震灾害。1920年宁夏还原8。5级地震,死亡23。4万人,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共夺走24。2万人的生命,整座城市在瞬间夷为平地……
看着看着,我的心被地震所带来的灾害地震撼着。地震这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多少危害!每当我从电视中看到哪个地方有多少级地震,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时,我的心就很难过。因为伤亡的都是我们人类,毁坏的都是我们地球上的家园。
然而,对于地震,我们人类真得束手无策吗?不是的。人类在同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平时,我们应该做好相应的应急防范和应急措施。当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头脑清醒,沉着冷静,绝不能被突如其来的'事情弄得昏头脑转,不知所措,盲目逃亡而造成更大的伤亡。
防震减灾,必须以预防为主。如果有一种仪器,能在地震前准确地测出地震的位置、级数,那该多好啊!假如我是世界防震专家,我会以我的能力,为世界的人民服务。我会发明一些仪器去预测地震的发生。我发明的仪器叫做地震仪。这个地震仪可以在地震发生前的十个小时发生警告,以便于人们的疏散。如果我发明的这个地震仪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的话,这样就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的伤亡和资金的损失。
那造成地震的罪魁祸首是谁?是地球吗?不,不是地球!造成地震的罪魁祸首是我们人类。原因是我们人们不断开采地下资源,造成岩层不断挤压,岩层产生褶皱,然后褶皱不断增加,岩层随即断裂,这时就发生地震。只有保护环境,做好防震减灾的工作,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等等做,才能使地震灾害减少到最低。
防震减灾观后感6
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个充满生机的星球,它养育了我们人类以及各种各样的生物。然而,在这盎然生机的自然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安全,而是存在着种种危机和灾难,甚至威胁着自然界的所有生命。自然灾害,以及人造灾害,都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的敌人。
长久以来,地震带给人们的威胁如同夏日午后的雷雨般强大,汶川大地震中数以万计的同胞罹难,那声嘶力竭的呼喊,那痛彻心扉的'哭泣,震撼了全球华人的心,我们为在地住病人。
海浪反复拍打岩石,只为使它坚强,一个个鲜活的事迹,只为警示你步步减灾铺未来。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要心怀侥幸认为自己不会遭受灾难,不要做一个厌世者,生命如此宝贵,不论经历了什么,我们都要学会爱自己,坚强地生活。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强化灾害预防意识,积极积累防灾减灾知识,共同防止灾难的发生,那么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就会多一份保障,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安定。
防震减灾观后感7
人们都说“天灾无情人有情”,的确,有许多天灾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我们能掌握科学知识,就能减轻天灾所带给灾区人民的痛苦,守护许许多多人的生命。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科技馆参观了“防震减灾”的科普展,让自己增长地震方面的科普知识,多一份防范意识!
一跨入科技馆,便看见显眼的红色大字:“防震减灾科普展,”走进一厅,四周张贴着宣传防震减灾的资料;中间摆放着介绍地震原理的架子、机器等,向我们介绍了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地震时如何逃生、地震后如何自救等一些方式、方法。
原来,地动是这样产生的:地球内部物质不断运动,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达到一定水平常,使岩层弯曲变形,一旦承受不了这类变化的时候,岩层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强烈震动,这就形成了地动。地动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害,还会造成山崩、滑坡,从而引起洪灾,如果是毁灭性地动,会使XXX倒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最紧张的还是地动会造成人员的大量死亡。
地动发生时,我们该如何逃生呢?地动时,从高楼撤离不能坐电梯,要保护头部马上从安全通道逃生。在室外则只需避开建筑物,跑到开阔处,蹲下,护头即可。家里要随时准备好防震包,即使地动发生,只要拿好防震包,护住头,能逃就逃;不能逃的就当场躲在坚固物体下、墙角和小开间房间内里。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生命安全。地震时不要慌张,应该按指挥紧急疏通,做到效率高而快,尽量跑到空旷场所,这样不易被房屋压到。最重要的是保持体力,不要大喊大叫,用石块敲击等方法告诉他人自己的所在位置。如果被压在下面,应保持冷静,设法自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呛闷。同时要设法避免上方可能压下来的重物,以免在余震中发生危险。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只有不幸,所以只有研究关于地震的知识,才能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一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了,通过了解地震基本知识和临震自救互救的方法,我解除了心中对地震的疑惑和恐惧心理,懂得了科学的逃生技巧。让我们珍惜生命,在和谐的氛围里,在快乐的研究中,不忘记时时积累科学知识,不断演练生存技能,牢牢树立对生命坚持不懈怠,永不放弃的信念,让人生在自己的手中充盈而丰富多彩。
用知识守护生命,让明天的阳光更加辉煌吧!
防震减灾观后感8
今天,我和舅舅、表弟,一起去绍兴科技馆参观了“防震减灾”科普展,让我对“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
近几十年来,地震给我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河北唐山大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1966年在邢台发生的大地震共造成8064人死亡、3万人受伤。地震还带来其他的破坏,如地表破坏、沙土液化、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另外,我还了解了地震分别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地震发生时,房屋是从地基开始倒塌的。
假如地震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躲到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旁边、床边等地方防止被坠物砸伤。如果厨房燃气正开着,应首先关闭。地震后不能随便用火,否则容易引起爆炸。如果你身边有水和食物,可以有效帮助你维持生命。如果有收音机,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灾情,并得到外界救援信息。如果有哨子,它可以把声音传得很远,并有效节省我们的体力。
假如着火了,我们应该如何逃生呢?平时要留心周围环境,知道逃生通道,一旦有了危险可以迅速撤离。遇到火灾,要保持镇定,逃生时注意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方向离开,遇到浓烟时应弯腰前行,尽量不高于1.2米,如有条件可以用湿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减少烟尘吸入。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了解了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掌握了在地震和火灾发生时有效逃生、保护自己的科学知识。
防震减灾观后感9
我来到科技馆,参观了本次展览我明白了生命的难得。1976年的唐山大地动造成了30多万人的死亡。三十多万人哪!多少人在甜蜜的梦中,被无情地夺走了生命。如果人们早早地学会如何应对灾难的到来,那会挽回多少条宝贵的生命啊!
中国事个灾难多发的国家,所以更加应该重视如何逃生。我们平常要多积累逃生知识,以方便在关键时刻可以利用。学校等各个公共场所应该多加演练,避免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地震来临时,千万不要慌张。来得及逃的,可以跟随有秩序的队伍走,来不及逃跑的,可以蹲在桌子底下,用枕头或其他柔软物保护头部,在学校里只能用书包来保护。人群撤离时尽量往空旷地带走,避开一些危险物品。
在家中,每个家庭必备一个急救箱,内里应该装一些药品、矿泉水、收音机、创可贴、干粮等,以便在关键时刻得以利用。如果被困在废墟底下,千万不要一直大声喊,避免体力大量消耗。我们可以用石头或者别的.硬物敲击,听见脚步声可以悄悄唱歌,脚步声越来越近时,再大声求救。
地震发生后,有些房屋因为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所以,要避开这些危险场地,尽快来到安全的地方。地震之后会发生多次余震,未成年人不要到废墟旁边参加救助,也不要到山脚等地,以免被石块砸伤。
地动的力量与人类是不可比的,可是我们只要多增长一些抗震知识,一定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防震减灾观后感10
12年的时光倏忽即逝,12前的伤痛却永志难忘。2008年5月12日,世人恸哭,举国同悲,因为这一天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它时刻警示着我们防灾减灾是多么的重要!
在这次地震中,千千万万的房屋倒塌了,千千万万的人失去了生命,千千万万的人与亲人阴阳相隔。有亲人活着的,他们与亲人抱头痛哭,亲人死了的,他们只能在一片废墟中大呼亲人的名字。失去父母,失去孩子,这都是最残忍的,是最令人痛不欲生的,在地震期间,一位又一位人类文明的工程师为了祖国的`花朵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奉献出了自己的灵魂,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教育。而且在抢救过程中,类似“求求你,让我在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的话,战士们说了无数遍,只为多救出一个孩子,更有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都是累死在岗位上或被余震压在楼板下的,因为时光不能倒流,我们也无力改变这个事实,只有坚强面对,才能在这个悲痛的关头挺下来,勇敢地活下去。因此也有许多人都会感叹;“为什么会发生灾难,为什么不能提前预测,为什么不能防止呢?阻止地震的发生,这是不可能的,预测地震的到来,也是目前现代科学技术所做不到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地震之前,从一些异常情况中得到警示,在地震中,临危不乱,能够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
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等等。同时在地震时我们不要慌乱,不要留恋财务而失去逃生的最佳时期,如果来不及跑,可找一些墙角坚硬的物体,在下面躲藏,如果被压在废墟下,也不要丧失生存的信心,在听到人声时,大声呼救。如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崖。我们知道,在每次地震中,伤之最多的就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学校。所以学校应该多开展地震演练,在汶川地震时正因为其中一个学校,平时特别注重地震的模拟训练,所以在地震到来时,学生们能够井然有序地撤退到操场,没有拥挤,没有踩踏事件的发生,几乎没有伤亡,这就告诉即使我们不能避免地震等灾害的来临,但平时防灾减灾的应急演练措施可以在灾难来临时将伤害降到最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2年时间弹指一挥间,我们可以忘掉痛苦、忘掉悲伤,但我们不能忘掉的是血与泪凝结的经验。所以,让我们时刻牢记地震等灾难给的警醒,共同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
防震减灾观后感11
今天,我去看了绍兴科技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感受颇深。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运动,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弯曲、变形,一旦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岩层就会发生剧烈的破裂、错开,释放出巨大的力量,产生巨大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的类型很多,比如: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等。我国发生的大地震有:邢台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等等。地震对地球和人类的破坏很大,如:地表破坏,崩塌、滑坡,泥石流,沙土液化,火灾,建筑物结构破坏等危害。
大灾难发生后,我们要必须积极采取技术和社会管理等防震减灾措施,一是要建立地震监测网,二是要建筑要抗震,震不倒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三是我们要学习地震知识,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准备防震应急包,应急物品包括急救干粮、瓶装饮用水、手电、电池、绳子、哨子和药品、收音机等,四是要学习紧急避险知识,如在室内躲避时,要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旁边,或者厕所、厨房等地方,如在户外,我们要跑到空旷的地方,避开人多的地方,有秩序地依次撤离。总而言之,把灾害的风险和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通过这次绍兴科技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活动,我懂得了预防大地震的许多办法和知识,所以,我再也不怕地震了。
防震减灾观后感12
2017年5月12日下午,我们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在党员活动室一起观看了科教片《危崖奇坝》。通过云南高级工程师王晋南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在云南省西北部的茫茫群山中,有一句谚语流传了上千年“阴阳界、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是对于古时发生7。8级地震形成今天的'地质地貌的真实写照。
这部科教片在警示我们地震灾害给我们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副作用,所以大家要做到防范于未然,要更好的把预防工作做在灾害到来之前,这些遗址时刻在给现在的我们敲响警钟!
防震减灾观后感13
听说,科技馆正在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展,这方面的知识我很感兴趣,于是拉着妈妈带我去参观学习,果然使我受益匪浅。
我首先了解了断层的知识,它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平移断层,两个层面的建筑物均有倒塌;第二种是逆断层,下层建筑物倒塌,上层建筑物不会倒塌。接着,我在图片中看到了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据说,这两个地方经常发生地震呢!我又了解了震级的概念,地震一共分为12级,一级时没有感觉;五级时有感觉,能使酒杯里的酒洒满一地;八级时就会导致房屋倒塌;9级时甚至导致铁轨扭曲变形!地震的`破坏力可真大呀!我还知道地震带来的灾害有:地表破坏、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还有沙土液化呢!然后我看到了一块告示,上面写着:如遇地震,应该双手护头,蹲下;如旁边有高大建筑物,要避开,以防建筑物断裂,砸到自己;如有支撑、悬挂物,也要避开。还有,地震时千万不能跳楼,必须得躲在坚固的建筑旁,保持冷静,用毛巾捂住口鼻和设法避开重物。
我了解到,人们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牢固性,研究出了一种X形交叉暗撑的方法,使地震时房屋不会倒塌,我觉得这种办法非常好,我还想到另两种方案:
一、我想在房屋和道路的地基下装上几根巨大的弹簧,可以伸缩几千米或者一万米!在地震来临时,弹簧自动伸缩,大路房屋就不用受难了!
二、我想设计一种圆形的房屋,顶层是一个大洞,装有可伸缩的斗篷,下雪、雨时可以拉下斗篷,以防雨水进入,晴天可以把斗篷拉起,这样就可以沐浴到阳光了。地震时,拉起斗篷,人站在洞的下面,旁边的房子倒了,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不会伤到人。
科学家看了,会采纳我的意见吗?
防震减灾观后感14
人们都说“天灾无情人有情”,的确,有许多天灾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我们能掌握科学知识,就能减轻天灾所带给灾区人民的痛苦,守护许许多多人的生命。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科技馆参观了“防震减灾”的科普展,让自己增长地震方面的科普知识,多一份防范意识!
一跨入科技馆,便看见显眼的红色大字:“防震减灾科普展,”走进一厅,四周张贴着宣传防震减灾的资料;中间摆放着介绍地震原理的架子、机器等,向我们介绍了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地震时如何逃生、地震后如何自救等一些方式、方法。
原来,地震是这样产生的:地球内部物质不断运动,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岩层弯曲变形,一旦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岩层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强烈震动,这就形成了地震。地震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害,还会造成山崩、滑坡,从而引起洪灾,如果是毁灭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最重要的还是地震会造成人员的大量死亡。
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逃生呢?地震时,从高楼撤离不能坐电梯,要保护头部马上从安全通道逃生。在室外则只需避开建筑物,跑到开阔处,蹲下,护头即可。家里要随时准备好防震包,即使地震发生,只要拿好防震包,护住头,能逃就逃;不能逃的就就地躲在坚固物体下、墙角和小开间房间里面。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生命安全。地震时不要慌张,应该按指挥紧急疏通,做到效率高而快,尽量跑到空旷场所,这样不易被房屋压到。最重要的'是保持体力,不要大喊大叫,用石块敲击等方法告诉他人自己的所在位置。如果被压在下面,应保持冷静,设法自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呛闷。同时要设法避免上方可能压下来的重物,以免在余震中发生危险。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只有不幸,所以只有学习关于地震的知识,才能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一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了,通过了解地震基本知识和临震自救互救的方法,我解除了心中对地震的疑惑和恐惧心理,懂得了科学的逃生技巧。让我们珍惜生命,在和谐的氛围里,在快乐的学习中,不忘记时时积累科学知识,不断演练生存技能,牢牢树立对生命坚持不懈怠,永不放弃的信念,让人生在自己的手中充盈而丰富多彩。
用知识守护生命,让明天的阳光更加灿烂吧!
防震减灾观后感15
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600多万年。在漫长的六百万年里,人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认知革命使人们走出无知,步入快速发展的文明时代;农业革命使人们摆脱饥荒,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工业革命则使人们结束了落后的人力时代,开始了象征着速度和科技的机械动力时代……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瘟疫、饥荒、战争等曾经长时间困扰人类的灾难都一一被解决。
地震是群灾之首。
一、地震的前兆。在地震前,许多动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悸动现象。一些家养动物的表现最为强烈。猪、羊、牛等大型动物会出现乱窜、乱拱、乱叫的情况。并且河流、水井中的水也会出现异常。比如说清浊、味道、水质等发生明显的改变。同时往往会伴有翻滚、浮油花的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提高警惕,做好防震准备。有条件的.话应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地震时的避难方式。一般地震波抵达地面时,会分为“横波”与“纵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纵波来临时,地面会出现上下轻微颠簸的现象。这是逃离的最佳时间。
三、逃生的注意事项。逃生必须选择在空旷的、远离建筑的地方。所以如果上体育课是突发地震,在操场上避难是最好的选择。到达安全地点时要蹲下,双手抱头,以防石头、砖块等从高空坠落,造成生命危险。
虽然地震等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是惨痛的,但是这也并不是说自然灾害是完全不可以避免的。人们为了减少各种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财产损失,特别是生命的损害,已经做出了各种可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防洪建堤。
自古以来,洪水就是人们的天敌之一,它淹没田地、房屋,并夺走多少人的生命。洪水是一只无法驯服的野兽,一旦暴怒起来,对人们的伤害将不可估量。可人们也找到了应对的办法—修筑大堤,开沟修渠。人们无法驯服这头野兽,就修起了围墙,把它拦起来,再进行合适的疏导。这种做法大大减小了洪水带给人们的伤害。
灾难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防灾减少灾害,防灾就是做到提前联系,减灾就是保护大自然,不让我们破坏环境,我们应该学会防灾,也学会减灾,防灾减灾我们在行动。
【防震减灾观后感】相关文章:
防震减灾教育主题班会教案09-17
幼儿园防震减灾活动总结06-22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优秀教案05-18
幼儿园防震减灾演练通讯稿04-28
防震减灾演讲稿12-28
防震减灾科普的演讲稿05-17
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04-11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06-07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