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术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名称:快乐的小蜗牛(中班)
活动目标:
1、幼儿探索2股毛线编制的方法,并尝试用2股毛线编织。
2、幼儿能够用编织好的毛线顺着绕圈,并做好粘贴。
3、养成有条理地操作,和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毛线若干,蜗牛范作一幅,纸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请小朋友摸一摸,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
2、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
3、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毛线,提问:这是什么?毛线有什么用?
4、师:今天老师要用毛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蜗牛)
二、帮小蜗牛找壳,启发思考探索
1、教师讲述小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师:有只小蜗牛,它很糊涂,自己的壳都找不到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好吗?
2、启发幼儿说说蜗牛的'壳是怎么做成的。师:这只蜗牛的壳很漂亮,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
3、创设情境,毛线转圆圈(教师示范毛线缠绕的方法来做小蜗牛的壳)
师:小朋友刚刚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小蜗牛找壳,现在我们的毛线朋友要来跳圆圈舞来帮助小蜗牛找壳拉。毛线宝宝走走走,停一停,转个弯,继续往前跳。转了一圈又一圈,个个满场飞,可真热闹!
4、教师示范讲解制作蜗牛壳的方法。
师:毛线宝宝和小朋友一起来跳舞了,你们喜欢吗?我们也让它们来比一比,看谁跳得最好看。我们一起来跳圆圈舞吧!
5、请个别幼儿尝试编织,教师指导并协助幼儿。
6、幼儿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蜗牛找壳吧!
三、 谁的壳最漂亮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教师简单评价作品。
2、请幼儿带着找到壳的小蜗牛一起去散步。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了解重叠的形状可以使画面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2、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重叠各种形状来完成美术作品。
3、通过对重叠形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画出重叠的形状,并设计重叠的形式。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和排列效果。
课前准备: 1、学生:油画棒或彩笔、剪刀、彩纸、胶水。
2、教师:多媒体课件、卡纸、彩纸、剪刀、胶水、记号笔。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展示示范作品并导入课题
师:夏季炎热的天气已经开始了,老师带来了一份凉爽礼物想送大家,你们猜猜是什么呢?
生:…
师:想知道吗?这份礼物就是一张大贺卡,请看大屏幕(放映幻灯片1):在深蓝色的海底世界里,一群可爱的小丑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好凉快,好舒服呀。喜欢这个礼物吗?
生:
师:非常喜欢呀,老师太高兴了。同学们再来看一看,在这张漂亮的贺片里,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大海的'凉爽和美丽之外,你还发现什么了吗?
生:…总结:这条大黄鱼挡住了小红鱼,而这条小紫鱼又挡住了大黄鱼,它们相互重叠了。看来大家善于发现问题的,非常好。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叠的形状》。放映幻灯片,引出课题:重叠的形状。
2、欣赏图片,讲解课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重叠的形状呢?
生:树叶,飞翔的小鸟,鱼鳞,成排的树林等。
师:你认为它们美吗?(美)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平时非常注意观察和收集生活中一些美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放映幻灯片2-6)
蔚蓝的天空中,一排大雁在自由地飞翔;校园里小树的叶子正在茂密的生长着;公园池塘的水面上,一朵朵荷花也在争相开放。
师:走进大自然,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师总结:有大雁整齐的美、有树叶随意的美、还有鱼参差不齐的美…,总之来说,把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案进行重叠排列之后,我们的大自然就有了不同的美。
师:同学们都来思考一下:怎样做就会出现重叠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用老师发给图形卡来摆一摆。
生:…
师:(放映幻灯片7)请同学们共同打开我们今天的知识窗——重叠的解释 (1)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2)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
二、发展阶段
1、多种方法得到重叠的形状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非常棒!那么,在我们的大自然和生活中,你们喜欢那些图案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在纸上画出来或者剪出来好吗?学生绘画或制作。
师: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可爱的小白兔,红红的大苹果,还有胖胖的脚丫子…老师也请大家来看一看自己喜欢的图案。
师:可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麻烦,我怎样才能得到许多个这样的形状呢?你们帮帮老师好不好?学生尝试制作方法:
(1)剪:设计一个基本形,剪下,再重复剪出需要的基本形个数;
(2)画一个基本形,再一个一个重叠的画;画几个基本形,在空白处添加基本形。
教师演示各种制作的方法。
师:非常谢谢大家教给老师这么多的好方法。
2、多种形式的排列重叠的形状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作品:他们有用圆形的重叠连成了一条可爱的小蛇,方形的重叠组成了一块漂亮的地毯,小朋友的重叠变成了一节活跃的体育课。
师:刚才我按照同学们教给老师的方法,制作出这么多个重叠的形状,那我们该怎么排列它们呢?(放映幻灯片)
生:…
师总结:随意的重叠排列,有规律的重叠排列:上下、左右、前后、大小…
3、绘画、制作
指导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图案,选择多种方法绘画制作,完成一幅重叠的形状的作品。
三、展评与整理
1、交流各自的作品和绘画制作的体会,对重叠的形状有一定的认识。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思考:还可以用什么形状来做呢?除了剪、画,你还能想出什么好的方法呢?
2、整理和收拾绘画工具
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如果说史书兵马俑用文字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文物兵马俑则以物质存在向我们展示出先辈的智慧、创造和成就。
本课兵马俑充分利用学生对考古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物的欣赏评述活动中来。从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的秦兵马俑进入学习活动。教材兵马俑主图展示了气势恢弘的秦俑兵阵,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兵阵庞大的气势。挖掘整理的情景以及挖掘现场环境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通过这几幅兵马俑图片让学生对考古的一般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在教材的右下角有彩绘铜车马刚出土时伞盖碎成三百余片的情景和修复后光彩照人的形象,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考古工作者劳动的艰辛。教材上角图片为一尊“将军俑”,双手互握,稳健风雅。秦俑艺术手法细致、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泥塑艺术的顶峰,它给世界艺术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本活动要求学生在了解考古过程的同时,对秦兵俑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欣赏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了解其造型特点,尝试用泥仿造陶俑的形状捏制一个泥人。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幻灯片,泥块等。
板书设计:
7.兵马俑
艺术成就:(1)表情:千人千面
(2)服装和动作:铠甲和布衣
制作步骤和要点: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
(4)头与躯体黏结。
(5)黏结上肢,调整姿势,添加、刻画、装饰细部。制作要点:先做大体形状,再做细部修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提问: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哪些属于世界奇迹吗?
(万里长城、秦兵马俑?)
2、你知道秦始皇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4年3月,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
3、板书课题:兵马俑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
二、民主导学
(一)欣赏、分析
1、了解三个俑坑。
(1)一号坑。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体部队。
(2)二号坑。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和弓箭手组成的混合部队。
(3)三号坑。三号坑最小,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兵俑和马俑共计8000件!
*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2、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参观。
欣赏《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一号》
3、同学们通过欣赏、了解,能说说自己想了些什么吗?
(规模大;数量多;雕塑精美)(考古任务艰巨)??
排列有序“高超艺术”。
(二)体会感知
1、选择部分陶俑、陶马,让学生体会感知,并说说其精美的艺术特点。
(1)将军俑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燕尾长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身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2)军吏俑
(军吏俑,头戴双版长冠,或穿战袍,或披铠甲,手执兵器,目光炯炯,神情严峻,表现出刚毅勇猛的性格。)
(3)武士俑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头发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4)跪射俑
(5)骑兵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统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6)一号铜车马
(一号铜车马,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
2、讨论:
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兵马俑雕塑艺术上的精美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以陶俑为例,从“表情”与“服装和动作”两方面欣赏其艺术上的精美。
(1)表情。可谓是千人千面。他们有的年轻稚嫩、有的老练沉稳、有的开朗机警,有的威严凝重,表情各异。(点名说一说)
(2)服装和动作。服装不同,铠甲和布衣。动作不同。
这些兵马俑是完全模仿真人真马制作的。生动逼真的动作表情,都给人强烈的真实感,显示了秦代高超的写实技艺,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三)尝试制作
1、欣赏了这么多艺术品,请试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2、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自己尝试了,别着急呀,能试着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吗?
(学生自由发言)
3、那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按照大家说的步骤尝试制作一个俑人,要抓紧时间哦,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4、完成了,谁能帮老师发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言)
5、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步骤和要点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
(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再做细部的修饰。
5、下面就请大家赶快动手尝试做一个陶俑吧。
三、检测导结
现在老师看到大家都完成了作品,请把他们放到老师准备好的俑坑里来吧,要仿照秦兵马俑给他们排好队哦,请把军吏放到前边的位置。
1、请小作者说说你做的是哪类型俑人,并简单介绍.
2、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表情、动作、服饰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件作品评价。
兵马俑不愧是一个宏大而又精美的地下珍宝库。今天对兵马俑的欣赏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只是着重地欣赏了陶俑,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兵马俑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力量之美,是一种民族的团结和创造精神。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介绍自己的家人,并可以基本形容家人的特征。
2、根据老师提供的方法,尝试“全家福”的绘画创作
活动准备
“全家福”的示范画、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T: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T:家里的人很爱宝宝,所以宝宝也喜欢自己的家。
T:宝宝们都那么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来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回忆一下她们长得什么样子?(提醒幼儿跟别人讲的`不一样)
T:宝宝们讲的真好,有的宝宝的爸爸是戴眼镜的;有的宝宝的爸爸头发短短的,有点像刺猬;有的宝宝的妈妈头发卷卷的……
T:你们的爸爸妈妈都非常可爱,那再想一想他们是怎么表现他们对你们的爱的呢?(让幼儿大胆的说,引导幼儿与其他人不一样。)
T:大人都很爱你们,那你们爱不爱他们阿?谁来告诉给好朋友听听?
二、绘画示范,幼儿操作
T:今天,为了表示自己对家人的喜爱,我特地作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猜一猜。(给与一定的提示)
T:你们真厉害,我画了一幅全家福的画,给你们看一看。
老师示范,请幼儿参与示范,提醒幼儿把握主要特征。
(画的大一点,把爸爸妈妈的特征画出来)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T:你们也很爱自己的家人,也跟老师一样把他们画出来,表达出你们对他们的爱,回家送给他们,好吗?
三、作品展示
啊,我们宝宝真厉害,你们画得都那么棒,老师看到好多很特别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猜一猜这是谁的家人,有些谁?
美术教案 篇5
树叶贴画
课型:工艺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设计制作能力。
2,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技巧。
教学准备
学具:(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情况)。
(二)导人新课:
1。树叶的形状,老师带你们到秋天的小树林里找树叶,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树叶形状最多。(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
2,认识树叶的不同形状。教师:我们把常见的树叶概括成几种基本形体。同学们也动手找一找自己带来的树叶的不同形状。
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教师: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树叶的形状各异: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材料,拼制、粘贴成一幅漂亮的工艺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树叶贴画。
2.读画:出示课本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树叶贴画。
1。首先让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及构思。
2,接着分析各种图形是由什么形状的树叶拼贴而成。
3。最后注意画面的完整、构图的合理性。
(三)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
1,构思设汁画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树叶加以适当剪裁,让落叶变成有生命的小动物。从两条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画面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把构思设计好的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有的还可以进行修剪加工。根据情况利用好树叶的背面及叶柄。
4,拼摆,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卡纸上,压平。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顺序。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一张有生命的小动物的画,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路。
(五)展评作品,欣赏小结。
1.将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评议D
2。总结并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精美的美术工艺品,装扮我们的家或教室。
雪花(折撕纸)
教学目的:
1.学会用纸张,运用折、撕、贴的方法制作简单雪花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
一、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冬天里的雪花,你见过吗?我省的闽西、闽北一带冬天可见下雪,其他地方要想见到雪就难了。但小朋友在图画书里,电视上,一定见过飘飘扬扬的雪花。
2.下雪是一种帛然现象,即空气中的小水气,在高空遇冷便会凝结成小冰晶,许多小冰晶在空中相碰凝结成一朵朵小雪花,从天上落下,就是下雪了,冬天里的雪花是晶莹美丽的,每一朵雪花都是一个有趣的图案,既有规则,又好看。用一张白纸就能撕出小雪花来,你相信吗?下面我们不妨来试一试。
3.制作步骤:选一张白纸,裁成正方形,先对折,然后再按教材右下图中的虚线向内折两次即可,在折好的纸上可先用铅笔画些凹凸的线条(曳口教材例图所示),然后慢慢地用手指按线把它撕下来,撕完后把纸打开,就成了六角形的雪花。白纸对折后,也可按教材左下图的图示折三次撕纸的方法,这样撕出的雪花图形更饱满,结构变化更多。
撕纸雪花完成后,可用深蓝色彩纸衬底,使雪花更美,更白。也可以如教材所示,画出一扇积雪的窗户,涂上深蓝色的背景,再把撕好的雪花贴在画面,就成了一幅雪花飘飘的美景了。
三,巡回辅导。要由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照顾全班同学,又要注意对个别同学的帮助。
四,进行小结。
《花公鸡》
课型:主题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简单的创作情景设置,进行构图审美教育。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注意画面的创意、安排和色彩调配。
教学难点
创新:能从不同角度、题材表现公鸡的特点,表现手法及材料可不拘一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猜谜:头上顶着大红冠,身穿五彩花花衣,每天早晨要歌唱,人人听了忙穿衣。
(谜底:公鸡)
启思:(1)你见过公鸡吗?它是什么模样?(2)公鸡有喜、怒、哀、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导人新课。
公鸡很漂亮,油亮脖子金黄的脚;公鸡很勤快,每天总是迎着太阳歌唱,唱出了早霞,唱来了黎明。瞧,这里走来一只神气的大公鸡,他昂着头,挺着胸,下副神气活现的样子,你们喜欢吗?(教师出示"公鸡"图示,贴在黑板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着画"公鸡"。(板书课题)
三、动手实践创造美。
1。分小组探究画的方法,用幻灯指导讨论思路。
(1)启发学生围绕"公鸡为什么美,美在何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
解,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花公鸡的特点。
(2)指导学生构图。主题画中的主体应突出,构图饱满。
(3)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创作方法及材料。
2汇报讨论结果。
3。动手实践。学生开始构思→构图→选择表现方法及材料→设计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丑)根据学生的构思,帮助学生修改创作方法。
(2)允许差生进行模仿性创作。
(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师生评价欣赏美。
(1)学生自评。请几个同学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的创作过程,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方法。 -
(2)学生互评。
欣赏(中外卡通)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卡通画是一种结合一定情节内容并与传播途径紧密相连、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卡通画常常与"漫画"的艺术形式"纠缠不清",它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现的时候也很多。卡通作品,有时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各种读物上,有时又会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中.于是,不少中外优秀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2.读画: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的卡通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就浓缩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趣郁善恶观念膏机智勇敢、忠贞不渝、疾恶如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美术》03-19
美术教案07-23
美术的教案09-15
小鸡美术教案11-20
大班美术教案08-30
小学美术教案10-05
[荐]美术教案11-27
窗花美术教案01-05
美术教案范文09-13
小班美术教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