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01 16:04:5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现代人在生活中不仅注意盘中的佳肴,身上的衣着,而且注意天空是否蔚蓝,空气是否清新,还注意到小河的流水和河边的青草。这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表现了人类对环境的关注。课文通过写小草和小河之间的对话,展示了小河的水只清,小草的颜色之绿,从而揭示了一个道理:小河与小草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要保护一方,就必须保护另一方,这样,才能有一个水清草绿的美好环境。

  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于小河与青草是很熟悉的,但对于小河和青草之间的关系却不明白。教学本课时,通过朗读小河与青草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小河与青草是息息相关的。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小河和青草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愿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等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青草娃娃想请我们小朋友去小河边做客,你们想去吗?别急,青草娃娃想考考大家,它说啊,要能读好这些词语,才能邀请你们去呢!谁有本领来读?

  出示词语:水分 看到 青草 能 河边

  1、指名读

  2、齐读

  小朋友们真棒,青草娃娃正式向你们发出邀请:“欢迎一(1)班的小朋友来小河边做客!”

  二、精读感悟

  (一)第一自然段

  1、我们来到小河边,你们看到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呢?(弯弯的)小草是什么样的呢?(青青的)

  2、同学们说的`真好,课文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美啊,谁再来读读?

  3、你们看小草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草怎么样啊?(很多)课文哪个词告诉我们的?(长满)说明小河边的小草很多,小草喜欢和小河生活在一起。谁再来读一读?告诉大家这儿的草又青又多!

  (二)二、三自然段

  1、你听,小草对小河说话了,说得什么呢?

  (1)师读: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的水怎么样?板书“清”

  (3)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4)教师出示一瓶清水:这就是我从小河里取出来的,谁再来夸夸它?

  (5)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是怎么说的呢?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

  (3)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浑浊”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动画演示)为了小河有清清的河水,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为了让小河有清清的河水,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三)四、五自然段

  过渡:小河和青草还说了什么呢?播放录音}(出示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出示句子比较: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们喜欢哪一句?指名读好“碧绿碧绿”这个词语。(你还会照这个样子再来说几个相同结构的词语吗?)老师好像看到了一片绿色,指导朗读句子。

  2、过渡: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又说了些什么呢?(出示第5自然段)

  3、指名读。师:小草也要感谢小河。它感谢小河什么了呢?(充足的水分)小朋友,你们家里种花种草吗?经常要干什么啊?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万物不能生长,小草就会怎样?(干枯)(出示课件)

  4、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5、小河的功劳也不小,没有小河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么读这句话呢?

  (四)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三、角色体验朗读课文

  1、多好的一对好朋友,真是谁也不离开谁。

  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想做小河的小朋友,戴上了小河的头饰,想做青草地的小朋友戴上了青草的头饰,去读一读课文,再把自己说的话多读一读。如果能加上动作会更棒。

  2、请一对小草与小河来表演表演。

  (直接读青草与小河的对话。)

  3、集体起立,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强化感受

  1、想一想,谁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帮助了你?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互相讨论,指名说)

  2、总结全文

  到这里我们把课文学完了,老师希望你们不但要学习小河与青草之间的互相帮助、和睦相处,还要来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同把我们的家园创好!

  4、倡议:让我们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创美好家园!

  诵读宣传标语

  五、播放音乐,感悟课文

  播放音乐《感谢你》,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犕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学习8个会写的生字,11个会认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心”。

  2.过程与方法:入情朗读,从重点语句中切身感受母爱的'温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母爱,从小懂得感激和回报。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运用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切身感觉母爱的温柔。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备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谁的手?为什么:

  学习“柔”。

  二、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随文识字,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城:理解字的意思,跟“乡”相对。

  牵:做动作理解字义。

  掌:形声字。

  惊惶失措:害怕紧张。

  三、朗读课文第2——6自然段。

  围:借助课文插图,做动作理解课文。

  奥利娅:外国女孩名。

  四、朗读课文7、8自然段。

  笑:第七笔是“——”。

  慰:安慰,使人心情安适。

  善:注意写法。

  五、朗读课文9、10自然段。

  辫:与“辨、辫”区别学习。

  淡褐色:联系生活实物理解。

  六、朗读课文11、13、14自然段。

  痣:形声字。

  互:查“一”部、互相。

  七、复习巩固、认读生字。

  八、指导书写。

  1.读准字音,扩词。

  2.教师范写,生观察。

  3.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写。

  5.教师检查。

  九、完成练习题。

  1.写一写。

  2.比一比组词。

  3.书后练习题。

  十、作业。

  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朗读生字。

  二、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本文讲了什么故事。

  三、读1——6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1.课文中哪一部分写得有意思?

  2.好妈妈是妈妈的名字吗?

  3.为什么小女孩会这么说?

  同桌练习朗读对话。

  四、自主学习,探究交流。

  1.分别朗读7、8自然段,9、10自然段,11.12自然段,谈谈为什么小姑娘会这样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2.交流、汇报。

  3.同桌练习朗读这几段话,男女生配合读,师生配合读。

  4.说一说,小女孩的妈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朗读最后两段,为什么小姑娘会很快找到妈妈?

  六、表演朗读课文。

  七、做一做

  1.说说妈妈么手是什么样?

  2.说说妈妈(爸爸)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3.说说妈妈的样子。(手、眼睛 头发)

  4.画一画。

  熟悉随文稿识字这各方式,培养识字能力。

  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从整体入手,把握全文。

  体现以读为主。

  引导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2、联系实际,使学生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进一步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3、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读懂课文,认识雨点的动态变化。

  四、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点》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流动的样子是不一样的,那么,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自读,检查自读情况)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

  (师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互动1

  学习第一句

  师:雨点能落在这么多地方,该有多开心啊!小朋友们,你们想当小雨点吗?

  生:想。

  师:快戴上你们的`头饰,咱们都是这些小雨点,多可爱呀,风儿轻轻一吹,我们告别了云婆婆,落下来了。落呀,落呀,你们看,我们落进了——池塘里。(多媒体显示池塘画面)

  师:池塘里的水怎么样啊?

  (池塘里的水清清的,池塘里的水静静的)

  师:是呀,多清多静的小池塘呀,里面的水一点儿都不流动,它们都在睡觉呢,我们小雨点也在里面睡着了,慢慢地,我们睡着了,还做起了甜甜的梦呢!(边说边做动作,学生似乎睡着了)。

  师:小雨点,你们都梦见了什么?(交流说话梦的内容)

  师:多么有趣的梦啊!那都是因为池塘这么香,这么甜呀!这个词语怎么读好呢?先听老师读。(老师范读,学生评价)

  师:这个词语读好了,那么这句话一定能读好它,注意读这一句时要轻轻的,可不能吵醒正在睡觉的小雨点啊!下面哪个小朋友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加动作齐读)

  3、互动2

  学习第二句话

  师: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呢?书上用了哪个词?(散步)

  师:小朋友,你们散步吗?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

  (学生模仿散步的动作)

  师:谁能把这个词读好呢?

  (重点读好“散步”。指名读第二句,评议、再读)

  4、互动3

  学习第三句话

  师:自己看第3幅图,小声读第3句话,能不能把意思读懂。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河画面)

  师:小朋友,你们在什么时候也奔跑过呢?(重点读好“奔跑”)

  师:你们看,江河里的水是后浪推动着前浪,奔腾向前,就象小朋友在奔跑啊!(指导读好第三句)

  5、互动4

  学习第四句

  师:自己轻声读读第四句话,看能不能读懂。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出示“海洋”)海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大。

  师:对,很大,而且是一望无边,谁能读得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大呢?(指名读)

  师:感受到了吧,你们看,雨点在海洋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到浪底,就这么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就像在干什么呀?

  师:大家跳起来读这个词(出示“跳跃”)再跳起来读。

  师:下面请小朋友读读全文,读全文之前先来读读这几个词(课件显示四个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全班齐读。

  师:这么有趣的课文,谁能把它背下来呢?(指名读,全班表演背诵全文)

  音乐欣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让我们随着音乐一同走进小雨点的世界。(播放歌曲《小雨点》)

  (三)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师:小雨点可爱吗?春天的雨点洒在大地,大地回文艺哪些变化呢?你们看——

  它飘在果林,点红了——桃花。

  它洒在树梢,染绿了——柳芽。

  它落在田野,滋润了——庄稼。

  它降在池塘,叫醒了——青蛙。

  师:对,唤醒了青蛙,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儿,在干什么呢?(小组讨论,练习说话)

  师:是啊,小雨点来到哪儿,就把欢乐带到哪儿,小朋友们要好好地保护好它们的家呀,千万别把它们弄脏了。

  六、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回去预习下节课所要学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课后1(2)(3)两个问题,能给课文分段。

  2、能用“隐隐约约”造句。

  3、掌握背诵的方法。

  4、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焕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3自然段,掌握了课文的生字词的读音,理解了课后的第①个问题,用“耸立”造了句,练习背诵了第二自然段。这一节我们继续把剩下的4——6自然段学完,请同学们看看课后要求,想想还有哪些任务需要完成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归纳。)

  2、出示目标树,并板贴。

  ⑴能回答问题,能给课文分段。

  ⑵能用“隐隐约约”造句。

  ⑶掌握背诵的方法。

  ⑷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前提测评

  哪位同学还记得我们用什么方法学懂第二、三自然段。板贴在目标树的树根部:学习方法:⑴明地点。⑵看景色。⑶理解欣赏。

  三、导学达标

  (一)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课文录音。

  练习:①用“——”画出地点变换的句子。

  ②用“~~”画出登上石寿山,眼前呈现怎样的景色的'句子。

  2、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订正,并板书:

  宫墙、昆明湖、城楼和白塔。

  3、出示句子,并理解欣赏。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指名读。

  出示从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的视频、图片。

  体会颜色美:A、葱郁的树丛是什么颜色?(一片绿色)

  B、一片绿色中出现了什么颜色?(黄色、绿色、朱红色)

  体会形态美:A、掩映是什么意思?

  B、掩映一互相遮掩、互相衬托。

  C、指导看图:什么和什么相互掩映?

  指导朗读。要求掌握好:掩映、黄的、绿的、朱红的这几个词的语速和语调,把绿树与宫殿互相遮掩相互衬托的颜色美、形态美读出来。

  4、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指点名读。

  出示昆明湖的视频、图片。

  把昆明湖比作什么?(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镜子、一块碧玉)这两个比喻写了昆明湖什么特点?句子中哪两个词概括了这两个特点?(静、绿)

  “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动)

  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滑——游船、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使湖面保持平静。划——用力挥桨使船前进,水漾起波纹,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静。

  指导朗读:要求读得舒缓,让人感到昆明湖的静。

  出示: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远眺是什么意思?(远眺——往远处看的意思。)

  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隐隐约约——看得不太清楚。)

  “隐隐约约”和“远眺”有什么关系?

  隐隐约约与远眺有因果关系。因为远眺,所以远处的景物只能看得隐隐约约,作者用词注意前后的照应,用词是多么准确啊!

  齐读句子。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导入: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自然段。

  出示练习:

  用“”画出作者游览地点变换的句子。

  昆明湖上主要有、、等景物。

  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请用“~~”画出有关句子。

  自由朗读,同位讨论共同完成练习。

  提问检查:①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板书:昆明湖、长堤、小岛,十七孔桥。

  出示句子: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齐读

  出示投影十七孔桥的视频、图片。

  这个句子介绍了十七孔桥的什么特点?

  (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

  思想教育: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指导朗读:读出民族自豪感。板贴: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

  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与开头照应)

  充分利用板书,总结全文,给全文分段。

  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作者主要游览了几处地方,哪些自然段是介绍同一地方的景物?

  课文应分几自然段,怎样分段?请同学们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用“‖”给课文分段。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四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板书订正:1————一段

  2————二段

  3————三段

  4、5———四段

  6————五段

  四、达标测评

  (一)用“隐隐约约”造句。

  1、理解词语:隐隐约约——看得不太清楚。

  2、齐读课文例句。

  3、补充句子完整。

  ①我站在白云山向西远眺,隐隐约约可以看。

  ②初冬的早晨,晨雾迷漫,我走在上学的路上,隐隐约约。

  ③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我站在阳台上,隐隐约约看见。

  ④清晨,我走在林间的小路上,隐隐约约听到树丛中。

  4、小结哪几种情况下用“隐隐约约”一词。

  看远处的景物。

  烟雾影响视线。

  光线不足的情况下。

  从远处传来的声音或传来的声音很微弱。

  5、口头造句。

  (二)指导背诵方法。

  我们用什么方法背诵第二自然段?

  板贴在目标树根部分:理清顺序,分层记忆。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可分层进行记忆。

  根据回答归纳,第四自然段有五句话,可分四层记忆:

  第1句:交待地点,总概括。

  第2句:向下望。

  第3、4句:向前望。

  第5句:向东远眺。

  自由分层练习背诵。

  五、小结学习情况,布置作业。

  在造句本上,用“隐隐约约“造句。

  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附全文板书:

  10、颐和园

  长廊:长、美、奇、

  佛香阁、排云殿

  万寿山

  宫墙、昆明湖、城楼和白塔

  昆明湖:长堤、小岛、十七孔桥。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8-26

小学语文教案【热】01-17

【精】小学语文教案01-23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01-24

小学语文教案【热门】01-24

小学语文教案【精】01-24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01-25

小学语文教案【荐】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