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语文教案集合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二)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板书:8.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盘曲:曲折环绕。(“曲”读qū,不要读成qǔ) 呈 明艳 昏暗 挤压
突兀:高耸。课文中指山势高耸。
森郁:树木茂盛繁密。课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孔隙:窟窿眼儿;缝儿。课文中指石壁上的窟窿眼儿。(“隙”读xì,不要读成xī)
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课文中指头抬起的高度很低。
婉蜒: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中形容洞顶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石钟乳: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物体,常与石笋上下相对,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也叫钟乳石。
名目 变化多端 颜色各异 一转
进: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课文中指内洞大约有十来排平房那么深。
上源:水流起头的地方。课文中指洞中泉水的源头。
(三)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进一步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
(板书:·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四)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第七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3自然段;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第五段是第6、7自然段;第六段是第8自然段)
学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按游览顺序分段和概括段意献比较容易了。
2.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写4月14日作者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第二段:写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第三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第四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第五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第六段:写乘船出洞。)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1.请6名学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 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
1. 导入诗题
2. 理解诗题
(二)理解诗句
1. 朗读全诗
2. 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3. 释词解句
(三)总结练习
1. 指导朗读、背诵。
2. 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 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1. 形近字组词
钓( ) 稚( ) 遥( )
钩( ) 准( ) 摇( )
2. 多音字组词
3. 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背诵《小儿垂钓》
板书设计
8. 古诗二首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点击放大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咏鹅》,谁记得?还有一首《画鸡>,谁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揭示课题1草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3遍。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四、读诗句,识字
1.第一行(指名读)
识字:离原
教师解释:“离离”是讲草长得茂密。“原”是宽广的野地。
出示图,观察地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从画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样子。)
指导读句:离离/原上/草,
2.第二行(齐读)
识字:岁枯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教师解释:“岁”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样了?(枯黄,像落叶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发芽、生长)
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
3.第三行(指名读)
识字:野火烧尽(注意读准“烧”的音。)
解释:“尽”就是“完”的意思,从哪儿说明烧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齐读)再次观察画面。讲述生长的'原因,地里的草根还在。
识字:吹又(注意“吹”翘舌音)
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
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春风”说一句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进、运、您、想,指导书写。
2.巩固生字,会使用礼貌用语“您”“您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开“小火车”认读,生字苦、芳、粉、粒。词语“辛苦、芳香、面粉、一粒米”。
复习认读:井、云、你、相,偏旁走之儿。
(二)教学生字和词语
(1)给“井”和“云”加上走之儿,这两个字你认识吗?(学生说,教师出示生字)。
(2)“进”和“运”这两个生字谁来教?(学生自由讲,师点:拔小结。)
“进”读准前鼻音。半包围结构,(指导书空:先写里面的井,再写外面的走之儿。)反义词:出。找朋友:进步、进门、进出、进军。给“进来”这个词做动作。
“运”书空。组词(运动、运气、运用、运河)能用,“什么把什么运送到什么地方”的句式说话吗?
(3)今天,老师还要教同学们一个新的偏旁。叫“心字底”。(书空)我们还要学习两个心字底的`生字。(出示拼音,学生认读)“您”要读准前鼻音。
(4)“您”是礼貌用语,“您好”是有礼貌地向人间好,能用上“您好”有礼貌地问候别人吗?
“想”形声字,是心里想,所以“心字底”,给“想”组词:想法、想象、思想、想家、想念。“想念”是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你最想念谁?
(三)指导书写
师范写“进、运”,学生照老师的样子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
重点指导:您、想。上下结构,下面的“心字底”写时三点要成一线,第2画是卧钩,不是竖弯钩。(师范写一个--指名学生写--评评议议--师总结后写在课堂作业本中。)
(四)复习巩固
(1)打乱生字,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说,什么地方容易写错,什么地方最难写,进一步识记生字。
(2)听写词语。
(3)写出同偏旁的字。
草字头--木字旁--走之儿--言字旁--
(4)读写句子。
先让学生把两个句子读几遍,说说句子的意思,然后抄写,但不要看一个字,抄一个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浪读课文。
3、培养儿童在困难面前不退却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演示,激趣引入
1.出示实物“算盘”让学生观察珠算的`减法。
2.导入新课。
3.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注意把生字读准。
2.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纠正学生的字音。
3.再自由读课文,注意不丢字,不添字。
4.给课文上序号,指名轮流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自由汇报,诵读感受,引导评价。
四、拓展延伸,领会深化
1.小组讨论交流: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小鹿或獐子,你会怎么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导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找出小鹿和獐子的说话,先练习读一读,再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三、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识记字形。
2.小组向全班汇报是怎样记住生字。
3.指导书写生字。
4.用生字进行组词和说句。
四、巩固识记
1.小组合作,互相检测。
2.出示生词让学生认读。
五、发展语言
出示课后练习3,让学生说一说。
六、课后练习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花篮里。
七、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经典教学教案04-25
小学语文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5-11
小学语文故事教案08-04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1-15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01-25
小学语文教案【荐】01-26
【荐】小学语文教案01-21
【精】小学语文教案01-23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