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模板锦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认识“”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识字。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等综合运用。
课前准备:
1、“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的图片。
2、生字卡片。
3、黑板上大森林场景的布置。
4、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收集有关动物的文字、图片资料,留心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疑激趣,谈话揭题
(师指着黑板上大森林的场景)今天一大早,森林里就闹哄哄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去看看吧!
1、出示拼音课题,让学生拼一拼,猜一猜。(指导读好“巴”的轻声)
2、师在拼音下书写生字。(再指名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通课文。(师巡视,注意读书习惯的培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评议(随机引导学生读准“松、最、鼠”等平翘舌音)
3、同桌互读检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次参加比尾巴的`队员,用“--”划出。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表述。(生边说,师边贴各种动物图片)
句式参考:(鼓励不同的说法)
a、参加比尾巴的有()、有()、有()、有()、有()、还有()。
b、参加比尾巴的有()、()、()、()、()和()。
c、()、()、()、()、()和()参加了这次比尾巴。
四、趣味识字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名称是“生字宝宝找主人”。要想找对主人,就必须先认识生字宝宝,对吗?
1、老师贴出生字卡片,请小老师自由选择自己会读的“字宝宝”教给大家。
2、游戏开始,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请学生把生字卡片贴到相关动物图片旁,并说明理由,教大家读两遍。
3、通过比较异同,学习“巴”和“把”、“公”和“松”。
4、学习新偏旁“矢”、“八”、“鸟”
五、书写指导
1、自由描红各一个,想想写好这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引导发现写好这三个字的关键。(“云”第二笔要写长,落在横中线上。“公”上面的“八”开口度要适中。“车”最后一笔要压在竖中线上。)
3、各写三个。
六、你还能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吗?(扩词)
七、在《找朋友》的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习“拟人”的方法,并加以应用,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练习一。
2、读背十二个有关“冬”的成语,积累词汇。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认真自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一部分,思考文中的问题。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句子:“小溪哗啦哗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这两句。
2、让学生比较两句。(比较时,要求学生区别用词的不同之处)
3、教师提问:哪句更生动?4、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二句更生动?(导入第二部分教学)
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第二、三部分
1、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反复认真读好三组句子。(体会每组中哪一句更生动)
(2)学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动”的答案。
(3)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生动有趣?
(4)师生共同得出答案:因为把这些事物写得和我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所以更生动、更有趣。
2、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
(2)学生把这些事物写下来。(要求:写“活”,写得和我们一样富有感情)
(3)学生读自己所写的文字,看看是否有趣。
(4)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五、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同学交流,读准字音。
(3)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洗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词语都是有关“冬天”的')
(5)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以各种形式背诵,积累。五、课堂练习1、本节课作业:抄写成语两遍。
3、学生完成
4、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当小导游,教案《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练习一》。
3、学写毛笔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观察第三题(写好钢笔字)中难字。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示儿》。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较难写。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祭、翁”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老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如果有客人到你家乡参观旅游,请你做个小导游,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
(2)指名读题目,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用介绍的口吻,语言要亲切,表达要清楚)。
2、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准备好说话的内容:家乡有哪些特点?选择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可以互相讨论)写好导游词有什么要求?
(2)学生写导游词。(巡视指导)
(3)分组练说各自的介绍内容。(各组学生对介绍情况互相提出意见,进行交流。)
(4)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师生共同评议演讲者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用介绍的口吻,语言要亲切,表达要清楚)
(2)评议小结。
4、指导:
(1)教师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练写。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内容:园、团
六、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学写毛笔字。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七、下节课预习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卢沟桥烽火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学情分析:
ai、ei、ui这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复韵母,而且对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复韵母是个难点。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学生通过观察,积极开动脑筋,使抽象的复韵母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掌握。
教学准备:
ai ei ui 的四声卡片、利用插图制作的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小博士要和我们一块儿学习,高兴吗?还有见面礼呢?(课件出示六个单韵母)
2、指名大声读六个单韵母
3、小朋友仔细听读音,看看老师的嘴巴大小有什么变化?(顺序为a o e i u ü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给这6个兄弟排了个队,嘴巴最大的a叫老大,o叫老二……ü叫老六。
过渡:小博士今天还要介绍三位新朋友给我们认识。先来认识第一位朋友,好吗?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复韵母ai
(1)出示课件,你发现了什么?(姐弟俩背挨着背在比高矮)“挨”和“矮”都含有ai(出示ai。这就是第一位朋友)。师边述:小朋友,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有的可以自成音节,有的还可以和别的单韵母组成新的韵母,这新的韵母就叫复韵母就像ai。
(2)师范读,教给发音方法。
师读ai,你发现了什么?(a读得响又长,i读得轻又短)
学生练习发音(个别----开火车----全班),教师及时正音。
(3)复韵母ai也有四顶小花帽,那该戴在谁的头上呢?
出示标调规则:有ɑ在,把帽戴;ɑ要不在o e戴;要是i u一起来,谁在后面谁就戴。
(4)巩固拼读bái cài和dài shǔ。
2、学习复韵母ei
过渡:认识了第一位朋友,第二位朋友等不及了,赶紧来认识吧!
(1)出示图: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说)
师边述:这位小朋友很用力拉长声音发出了ei的声音。这个声音短点儿就是我们的第二位朋友-----复韵母ei。
(2)生练习发音,师及时正音。
(3)先讨论帽子戴谁的头上,再练读ei的`四声。
(4)巩固拼读měi 人 yú和chá bēi 。
3、学习复韵母ui
过渡:咱们认识了前面两位朋友,赶紧把第三位请出来吧!
(1)出示图: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说)
(2) 生练习发音,师及时正音。
(3)先讨论帽子戴谁的头上,再练读ui的四声.
(4)巩固拼读向rì kuí和shuì le 。
三、巩固练习
游戏:
“我会拼”出示声母卡片、韵母卡片,学生自由上台组合声母和韵母,大声拼读。(n--ǎi--nǎi、l--ái--lái、p—éi—péi、f—ēi—fēi、zh—uī—zhuī、ch--uí--chuí )
四、指导书写
1、师范写kāi、gěi、huí,生跟写。
2、书写kāi、gěi、huí要求:
(1)音节的几个字母要写得紧凑、匀称;
(2)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
(3)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复韵母 ai、ei、ui及其四声。
2、指生说标调规则。
3、拼读音节nǎi 、lái 、péi、fēi 、zhuī、chuí 。
二、激趣导入,学习句子
1、演示课件:春天植树图
师描述:春天来了,和风吹拂,空气湿润,万物生长。在这多彩的春天里,小朋友们带着工具,来到郊外植树……
2、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小姑娘在说什么?师随即出示带拼音的句子。
3、拼一拼:这些音节你认识吗?同桌互相读一读------师生交流
4、想一想:图下方的句子中,“你”、“我”、“他”指谁?
5、练一练:学着他们的样子,在四人小组里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三、读儿歌,认字词
1、看图:
师: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忙植树,小白兔也不放过这大好时光,到草地上来活动活动。
谁来说说小白兔可爱的样子?
2、学儿歌:小白兔真实太可爱了,自己借助拼音宝宝读一读儿歌,并圈出学过的音节。
3、谁能读读这首儿歌?(个人读,小组读,表演读,全班齐读)
4、出示卡片,拼读生字(白、皮、子、在)
5、说说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字?
6、用生字组词,说句子
7、熟读儿歌
四、扩展活动
1、戴帽子的游戏:学生看拼音和字,帮他们找到各自的帽子。
2、猜谜语:(老师说,学生猜)
(1)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洗衣服,都要请它来。
(2)上去一阵烟,下来看不见,冷了又改变,变成玻璃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明白做人要有自尊的道理。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如何通过外貌、动作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
理解“尊严”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生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课题——《尊严》,你能说说你理解的尊严是什么吗?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
尊严是你灵魂中的一部分。尊严是你活着的象征,人因为有尊严才会被人敬畏。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名为《尊严》的课文,看看它都说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二、新课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事?
2。作者介绍:作者李雪峰,河南省西峡县人,生于1967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读者》第一届、第二届签约作家、《意林》、《格言》等杂志签约作家,报刊专栏作家,国家版权中心签约作家,教育部课题组十一五文学专家。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2.巩固识字、区别同音形近字。
3.有积累好词佳句和名言警句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园地中“愉、榆、”等9个生字,会通顺流利地朗读“我会读”和“读读背背”中的句子。
难点:能发现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教具:生字词卡片;收集一些能指导学习的名言警句。
学具:生字词卡片。
四、导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文中的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内和同学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指名说说你的发现。(三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句式不同,表达的语气就不同。)
4.拓展练习:找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
今天又没有下雨,我们怎么不去春游呢?——
你难道不知道他是少先队员吗?——
(二)日积月累
选选认认
1.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习的要求?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指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近字的?
4.哪些字容易读错?(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
5.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
6.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学生练习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对。
<我会读>
1.自读句子,看看你会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比喻句。)
4.知识宝典。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把繁星比成宝石)
5.你知道课本中的其他几个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了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读读背背>
1.齐读名言,边读边想每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2.同桌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并说说你对这句的理解。
3.谁愿意来把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它的意思。
4.比赛背诵名言。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学习目标
1.有留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
2.能用普通话大方、流利地介绍身边的科学知识。
3.在交际中做到:说清楚、听仔细。
二、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或有关身边科学的图片)、收集有关科学知识介绍的书籍。
学具:准备有关科学常识的书。
三、导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比如人们夏天要穿浅色衣服,是因为它们吸收太阳的热比深色衣服少,穿在身上就不会感到太热;常吃糖或甜食的小朋友,不但容易把牙齿吃坏,还会使自己变胖呢;电灯、电视开着的时候,我们是不能用湿毛巾去擦它们,因为那样很容易触电,发生危险等等。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可真不少!你们想把知道的和老师、同学交流交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交流身边的科学吧!
2.图片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身边的科学(或展示有关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3.说一说
刚才我们看了身边的科学,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我们身边的科学还有哪些?你能给大家交流交流吗?
4.交流身边的科学。(要求:说清楚、听仔细。)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科学博士”有答得不完整的地方,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加以补充。)
5.拓展延伸活动。(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我们身边的科学可真不少!课前小朋友们收集了有关科学常识的书,现在赶快向同学推荐自己的科学常识书吧!介绍时要简要地说说书的内容和特点;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看来,我们身边的科学不仅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而且还能从书中获得不少科学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吧,交换时可以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6.课堂小结。
7.实践活动:
小组根据所交流所知道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第三课时
(写一写)
一、学习目标
1.有把这学期的收获或暑假里的打算写下来的愿望。
2.能把句子写通顺、意思写清楚。
二、导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这学期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在这学期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放假后,在暑假里又有什么打算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学习伙伴给我们说了些什么吧!
2.明确要求
请大家读一读学习伙伴给我们提出的这次“写一写”的要求。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
3.交流收获或想法
想好了写哪方面的内容了吗?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吧!(小组交流)
谁来说说自己准备怎么写?
评一评谁说得好。
4.写一写
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向大家展示的作品,并作简单介绍。
5.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展示台)
一、学习目标
1.展示读物和小报。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二、课前准备
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的材料,并合作办报。收集有关科学知识的书目。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
三、“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主题班会
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科普读物。
课前我们都去收集了许多科普读物,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也可以选你读物中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你了解到了我国古今有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你是怎么了解到的?给大家交流交流吧!
3.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给大家说说吗?
四、作品展示台
1.开辟园地展示学生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和学生“写一写”的作品。
2.向大家交流自己的作品和收获。
(注:“主题班会”和“作品展示台”可以根据班上实际情况自行开展,不必限定在课内进行和一课时完成。
教学反思:
展示台是展示学生借到的科普读物及小组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教学时,我拓宽了展示内容,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先布置学生做好准备,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材料,并合作办报。再利用班会时间开一个“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读物和小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宽带网给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旨在启发学生去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这是一种阅读训练,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训练,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课后,我和学生一起交流了我国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我们准备了解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从什么渠道去了解。然后让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读书,去搜集资料。最后给学生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精选]11-20
【精选】语文教案08-16
语文教案08-08
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模板12-19
语文教案【优】09-16
[集合]语文教案11-15
(精华)语文教案11-17
(精)语文教案12-01
语文教案(热)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