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范文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巩固识字方法。
2.丰富学生词汇,发展学生语言。
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进行句子训练。
难点:进行说话训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设计流程
(一)引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前几天老师用数码相机给他们拍的相片
(二)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同学们游览后的欢乐留影,都很兴奋吧!
今天老师又带来相机准备再次带上小朋友到百花园去旅行,看看谁表现最好,那你的留影就会最多哦!
赶快跟随老师乘上大汽车出发吧!
(三)学习第一题
瞧!我们的第一站来到字趣果园,(多媒体展辰示一片美丽的果园),这些果树上长满了果子,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你们能叫出它们吗?自己试试。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
4.〈个别说〉从这些果子身上你们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说)
5.〈自由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字,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它,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生自备了自做的生字卡片)说得很好的`把你的字宝宝也请进字趣果园来!
(四)学习第二题
我知道还有许多小朋友也想把自己的字宝宝送进字趣乐园,咱们可以回头再来,因为咱们的旅行还有好多站呢!
这些汉字很有趣,一些词语更有趣,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乘上大汽车继续前行到词语王国去吧!(多媒体展示气派的王国)
1.〈自由读〉
2.〈自由说〉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答案: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有数字打头的;
我发现在一到十的数字中,没有二、六、八带头的;
我会补充二龙戏珠、六月飞霜、八仙过海……
3.〈齐读〉
4.〈轮流读〉
5.〈指名说〉你们小脑袋里还收集了很多带数字的成语,快给大家展示展示,比比谁说得又多又好!
6.〈小老师带读〉
(五)学习第三题
在词语王国小朋友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奖励大家下一站到动物乐园去逛逛,好吗?(多煤体展示有趣的动物王国)
l.〈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同桌结成伙伴一起仔细地游玩,呆会把在动物乐园看到的互相说说。
2.〈生交流〉
3.〈出示题目〉瞧,动物之王狮子来了,它带来了几道题想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
4.〈合作完成〉
5.〈师范读〉
6.〈个别读〉
7.〈齐读〉
8.〈扩展训练〉你看,老师又请来几位动物朋友,它们都带来了小问题,你们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六)小结
今天,老师能和小朋友们一起游览语文百花园五,收获又这么多,我真的很开心很激动。百花园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生活中就更多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开动脑筋,一定会获取更多的知识。看哪些小朋友在生活中发现最多,随时告诉你的小伙伴、或是爸爸妈妈、或是告诉老师好吗?
语文教案 篇2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意目标: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协助学生正确看待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课时布置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读通读准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条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读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再次读题目,读出你的感受。你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和物?
课文中的物(水罐)会像人一样说话,这种写法叫拟人。
3、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回忆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说明道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我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带有生字的词或不懂的词。
2、检查自学效果。
读词语。水罐 完好无损 日复一日 不由 骄傲 羞愧 渗出 浇灌 花瓶 欣赏 道歉 漏掉
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价。
三、掌握故事内容。
1、方法指导。(先概括各自然段内容,然后连成全文主要内容)
2、逐段概括主要内容。指读、自读、齐读,讨论交流。
第一自然段:挑水工用两个不同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
第二自然段:破水罐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让它回家时注意路旁的花儿。
第三自然段:破水罐再次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告知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
(在充沛了解段意后,用自身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读议:挑水工的两只水罐有什么不同?
2、自由练读,读出两只水罐的不同。
3、指名朗读,评议。(朗读时强调:有裂缝,完好无损,满满的,只剩下半罐水)
4、对比朗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
五、识记生字。
1 自学生字表里的生字,描红“罐、傲、愧、灌、瓶”,考虑怎样记住。
2 交流各自的识记方法。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誊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协助学生正确看待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一路花香》这篇课文,你还记得这些词语怎么读吗?读读词语。
水罐 完好无损 裂缝 骄傲 羞愧 漏掉 道歉 欣赏 浇灌
2、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我们知道寓言是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的。《一路花香》这则寓言故事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课文。(生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这只有裂缝的水罐能浇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是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它自身却不这么认为,它的情感在不时地发生着变化,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它情感变化的词语吗?(快速浏览全文)
(相机板书:十分羞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
(褒扬:找的真准,对破水罐的心情掌握得很好。)
(二)体会“羞愧”
1、我们来体会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羞愧)“羞愧”是什么意思?(以为自身做错了事,没有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十分羞愧可见程度更深。能从课文哪些词语和句子中感到水罐因什么而羞愧?(读一二两小节)
填空练习说话:破水罐因为而羞愧。
过渡:因为自身的裂缝,使自身比不上好水罐的价值而羞愧;因为自身的裂缝使挑水工白费力气而羞愧;因为自身的裂缝使挑水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羞愧。当破水罐感到十分羞愧的时候那只好的水罐却怎么样呢?
想象一下,当好水罐遇到破水罐时它会对破水罐说什么?面对那只完好的水罐,破水罐不只会羞愧,还会怎样呢?
2、指导朗读: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来,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呢?两年后的一天,破水罐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能不能把破水罐的羞愧心情读出来呢?(指名3人读,齐读。)
对于他的道歉,挑水工说了什么呢?我们分角色来朗读。(请一组)
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挑水工?一只怎样的破水罐?
(二)体会“一丝快乐”?
1.读第三小节,说一说。因为羞愧的'破水罐不久又有了“一丝的快乐”。
2.“美好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象出来吗?请把想象到的用生动的语言说出来。
3.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路旁美好的景象。出示图片。用什么词语来赞美这景象。
描述:多美的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一朵朵,一簇簇地怒放着。走在这条小路上,可以欣赏一路美丽,一路花香。
4.假如你就是路人,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你会有什么感受,会说什么呢?
5.轻轻地读读第一句话,谁能读出这一路鲜花的美和破损水罐的一丝快乐来?破水罐和你们一样被美丽吸引,它不由有了那么一点快乐。
(三)体会“伤心”
1.过渡:可是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它为什么仍然伤心呢?读第三小节想一想,说一说。(出示:到了小路的尽头……道歉。)
总结:它的快乐是那么少,是那么短暂,因为它还在为自身的裂缝而自卑,为自身不能尽到责任而自责难过。谁来读好这段话?(到了小路的尽头……道歉。)
2.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时,这次他的内疚程度更深了,歉意更重了,它又会说些什么呢?
(四)体会“欣慰”
1.是啊,破水罐的羞愧没有因为路边美景而消减,它仍然十分伤心。破水罐的心情仅仅只有这三次变化吗?老师也和你们一样认为破水罐的心情一定会发生第四次变化。默读课文,想一想,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帮老师完成这个填空。
2.你们为什么认为它会有这样的心情。结合跳水工说的话说一说。
3.挑水工的话说的多好啊,使破水罐明白了自身的价值。请有感情朗读。
三、揭示寓意。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鲸》是一篇简单的说明文,课文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详细介绍了鲸的知识,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退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兴趣,并从文中体会作者衣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了解鲸的退化过程。
2、了解鲸的种类,生活习性,继续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鲸的知识,体会所通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2、体会鲸的退化过程。
【教具准备】
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时候,在图片上我认识象,奶奶说,象是世界最大的动物。可是后来上学了,才知道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它就是——鲸。(板书课题。)
到底有多大呢?(指名说。)
师:这节课仍然由同学们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继续探讨鲸的其他特点,自由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根据汇报逐段计解
1、第二部分:
自由读,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鲸不是鱼类,且哺乳动物)
出示鲸的退化图,师指着图说内容。
问: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了鱼的样子?
(由于环境变化和很长的年代,为了适应海洋的生活。)
师:在自然课上或在课外阅读中,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哺乳动物的有关知识,在我们生活实际中,接触了哪些哺乳动物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鲸是胎生的,用肺呼吸。)
浏笕课文,思考:鲸是否也具有哺乳动物这些特点,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师:同学们很聪明,很快地找出了鲸用肺呼吸,鲸是胎生的,说明了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板书。)
2、第三部分:
生:这部分主要进了鲸的种类:须鲸和齿鲸。
3、第四部分:
我们知道鲸是一种非常大非常重的动物,他们吃些什么呢 请用同学们自学4~5自然段,完成表格:
种类 食物 呼出的`水柱
须鲸 吞吃吓和小鱼 垂直,细高
齿鲸 吃大鱼和海兽 倾斜,粗短
出示幻灯:判断它是属于须鲸还是齿鲸,并说明依据。
自由读第6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节主要写了鲸是怎样睡觉的。
投影最后一节。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鲸是胎生的,它属于哺乳动物。
鲸的生情况,(例数字,举例子)
鲸的寿命很长。
这节主要写了鲸的生长情况。
小结:这部分从鲸的食物,呼吸,睡觉,生长四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三、在学法上进一步学习课文
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表达方法介绍鲸的特长,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指导明说,读。
四、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兴例子,比喻等表达形象具体的介绍鲸的四个特点,让我们了解了鲸的有关知识。
师:同学们在写作文或说话时也可以采用这些表达方法,使我们的表达具体,更形象。
生练习用列数字,作比较,举列子,比喻写句子,说句子,段落。
五、作业
搜集有关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与一个片断,然后给大家讲一讲。
【板书设计】
形体:大
物点 哺乳动物
食物
生活习性 睡觉
呼吸
生长
语文教案 篇4
1.认识“晋、扭”等13个生字,读准“囊、吧”等4个多音字,会写“晋、炕”等15个字,会写“芦花、发愣”等16个词语。
2.带着“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的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3.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找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部分,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了解课题。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电影吗?我们先来看一个电影片段吧。(出示电影片段)
2.看了这个片段,大家有什么感受?
3.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鬼哭狼嚎……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要求:自己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笤帚”中的“帚”要念轻声。
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强调。
3.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全班齐读,读中巩固,掌握生字新词。
芦花 发愣 铅笔 枪栓 胳膊 劫难 炕沿 鬼脸 戒指 柜板
绸子 枪声 敌人 尸首 防备 慌忙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并按顺序概括小标题。
(1)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
把长长的一部分内容浓缩成一个简短的小标题,必须抓住内容要点,用语精练。小标题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交通员
第四部分:勇斗鬼子
第五部分:河沿枪声
第六部分:机智逃生
2.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评价检测学生读的情况。
(1)确定重点段: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部分就是重点语段。(第四部分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所以重点段是第四部分。)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3)试着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3.把六个小标题连起来,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预设:老师帮你在最前面加上时间——抗战时期,地点——芦花村,这样故事的主要内容就变得更完整了。)
四、课堂小结,畅谈体会。
读了课文之后,雨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坚强不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检查掌握情况。
2.上节课,通过读课文,我们学习了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理清思路。
1.出示提纲,思考问题:
(1)文章通过哪几件事表现了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交通员、勇斗鬼子)
(2)文章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部分: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样?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的机智勇敢表现在哪些地方?
第四部分:雨来是怎样与鬼子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的?
第五部分: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的行为有什么反应?
第六部分:雨来是怎样机智脱险的?
2.以学生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标画的阅读习惯。
3.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以及重点人物、细节等。
三、深入文本,感受形象。
(一)理清联系,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4)你认为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导学生讨论、理解重点句子。
在课文中画出句子“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的作用,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二)重点研读,感受英雄形象。
第四部分描写了雨来与鬼子作斗争的场景,最能表现雨来的英雄形象。
1.请同学们默读第四部分,边读边思考,从哪里能具体感受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
预设一:品读雨来和鬼子之间的对话。
(1)在鬼子对雨来的一连串盘问、哄骗、利诱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鬼子的奸诈狡猾,雨来的沉着与机智。)
(2)学生自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预设二:品读鬼子毒打雨来的片段。
(1)找一找鬼子毒打的动作。
(2)从这一连串的扭、打、揪、拧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鬼子是多么——(残忍、残暴、没有人性)
2.小结:我们刚才交流了第四部分的重要片段,品读了其中精彩的语言,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更加生动立体了。
(三)回顾总结,畅谈感受。
1.读了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全班交流:
鬼子的威逼利诱,也没有让雨来屈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板书:坚强不屈)
雨来被鬼子毒打得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但他想到的却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板书:热爱祖国)
雨来小小年纪就智斗鬼子,与鬼子斗智斗勇。(板书:机智勇敢)
四、拓展延伸,活学活用。
分享你所知道的其他英雄故事。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鼓励学生把整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注意语言流畅,讲述生动真实,突出雨来的精神品质。
小英雄雨来
坚强不屈
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表达顺序,按顺序概括小标题,并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在分析小英雄雨来这个人物形象时,引导学生研读重要片段、重点词句。在“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环节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明白雨来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对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的感悟与探讨,让学生在感受雨来人物品质的同时也进行着爱国主义的熏陶、教育。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自主识字。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过程和方法:学习古诗过程中随文识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描写雪的其他古诗。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
本课识字过程应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10个生字在教学时音、形、义各有侧重,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在读时解决音的难点,在读诗时分散识字,把生字从文中提出来,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的识记,再放回诗中特有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真正做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 春晓》《夏日》《山行》 。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冬之景的古诗。揭示课题,板 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认读课题中的生字“送、官、归”,说说识记方法。 “武、判”识读(能认识即可,在练读词语中多见面几次,就会识记。)
3、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岑参写的,他的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
二、观察图画,范读课文。
1、出示插图。
2、范读课文,渲染情境。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回并指导)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 通读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觉得容易读错的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全班再交流。(注意“折、即”的'读音)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认读生字。(学生自主认读,多种方法识字。) “折”是会意字,甲骨文的“折”字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表示树木被大斧砍断的情形。本义是折断,引申为弯曲、曲折,进一步引申为屈服。 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古----月----胡;女----口-----如;木----对----树;利----木----梨
3、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朗读。
(老师用优美的语言渲染情境,解释古诗。) 北风卷动,地面的沙尘吹折了枯草,胡地到了八月就白雪纷飞了。雪花飞舞,就像一夜之间吹起了春风,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了一样。 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情境一:“白雪皑皑,北风呼啸,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的一幅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读出文章的前两句,你该怎么读呢?”
情境一:“好朋友要远行,但不久的将来你们还会重逢,此时你心情是沉重的还是忧中有喜?古诗的后两句就带有这样的感情,你该怎么表现呢?” 教师范读,个别读,男女生交替读,小组领读
4.诵读积累,要求当堂熟读背诵。
四、指导写字
可采取五步指导法;
第一步:看,一看字形,二看范字。
第二步:描。
第三步:写。
第四步:评。
第五步:改。
“送”字中的“关”的最后一笔是点,“如”在虚宫格呈现的形状为左梯形。“女”要写得伸展,“口”要写得小些。“梨”的下半部分“木”字的横要写得长一些,托住“利”。“树”中间的“又”写得小一点,捺要变点。
五、课后练习。
六、扩展。
(积累边塞诗)
出赛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雪景 奇寒 奇美
高歌 乐观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精选]11-20
【精选】语文教案08-16
语文教案08-08
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模板12-19
语文教案【优】09-16
[集合]语文教案11-15
(精华)语文教案11-17
(精)语文教案12-01
语文教案(热)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