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10-27 06:56:3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中班教案 篇1

  制作意图:

  在森林公园这个玩教具的制作过程中,根据孩子平时所了解的动物和他们所喜欢的动物,通过这个玩教具展现出来,幼儿在了解的过程中,更喜欢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孩子一边可以动手摆动自己所想的动物做的事,一边通过玩具给小朋友讲故事。

  教育价值:

  制作这个玩教具,不仅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而且培养幼儿语言能力,通过玩具让他们对字、词、句进行组织。

  选用材料:

  木盆、纸工、皱纹纸、吸管、简易玩具、胶条。

  制作方法:

  1、首先将废弃的木盆进行包装,配成绿色和主题相符;

  2、将事先折好的动物放置木盆;

  3、用皱纹纸做成草、花、和果树;

  4、用吸管和胶条圈做成秋千;

  5、用简易玩具制作成小桥。

  适应年龄:

  4——5岁。

  地点:

  教室、语言区。

  操作方法:

  幼儿可以将自己喜爱的'动物随意摆放在公园的任意地方,可以放在桥上,让小动物荡秋千或者在草丛中嬉戏。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使幼儿初步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说出图形

  教学难点:说出图形特点

  活动准备

  1、在周围环境中布置色彩鲜艳的几何图形。

  2、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大的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可容纳全班幼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手指操稳定幼儿情绪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在室内找。如正方形的玻璃窗、圆形的钟面、三角形的搁架等。

  2、启发幼儿在自己身上找。如圆圆的扣子,衣服上的`几何形图案,放在口袋里的正方形的小手绢等。

  3、启发幼儿动脑想一想,说一说在日常生活总还有那些物品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

  4、鼓励幼儿在活动区找一找。

  三、结束部分:游戏《找朋友》

  四、方法:

  幼儿在场地上自由地边拍手跳边念《找朋友》的儿歌:“找找找,找朋友,我要找个好朋友。找到谁,谁就是我的好朋友。”念完后,老师接着说:“找图形,圆形是你的好朋友。”然后小朋友就赶快跳到圆形里面。游戏反复进行。老师可以分别说找正方形或三角形,幼儿跳到相应的图形里。

  五、活动延伸:请幼儿用火柴棒、细电线拼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排除外部因素(颜色、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的干扰,并理解体验5以内数的守恒。

  2、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让幼儿感知数的守恒。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数的守恒。

  教学准备:

  1、情景表演(数量相同,大小不同,引起2个小动物发生争吵)请中班幼儿来表演。

  2、课件(制作大小不一,颜色不一,排列不一的花)

  3、操作材料,用卡纸做的三角形(2个颜色,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题,运用情景表演

  (请两个中班的小朋友来表演,表演叙述,出事两个小动物和两个箩筐,一个大一个小,都是小箩筐里的东西多,接着就发生争执)

  提问:小朋友你看他们怎么吵起来呢,让老师去看看,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

  (从中引入数的守恒,教师可小结虽然箩筐的大小不一,但里面装的东西的`数量是不变的,是一样多的)

  二、学习数的守恒

  1、看课件

  (1)、出示两幅颜色不同的花,让幼儿观察,说说什么不同?并数数数量是不是相同的。

  小结:刚才的花啊,颜色不同,但是它的数量是相等的,都是5。

  (2)、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幅画,先让幼儿观察,提问:大的有几朵?小的有几朵?除了颜色一样以外还有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他们数量都是一样的,都是5,所以看东西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的,和大小没有关系。

  (3)、出示四幅排列不同队行的图,让幼儿观察,他们哪里不同?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虽然他们排队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数量还是一样的,都是5。

  三、幼儿操作

  (1)、老师告诉幼儿操作的方法,每个小朋友只能拿5个图形宝宝,组成不同形状的图形。

  (2)、请每组推选一个好的,上来到投影前演示给小朋友看,让他自己说说。(自己的方案)

  四、老师总结

  刚才啊,4组小朋友选上来的代表啊,各个都棒极了,都用不同的方法演示了,其实啊我们的生活中啊,还有许多像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数量是相同的东西,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一起找找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爱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

  蚂蚁图片、资料、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看看这是谁呀?(蚂蚁)

  请你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1、幼儿回答。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蚂蚁的外形特点。

  提问: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

  哪三部分?(头、胸、腹)

  蚂蚁头上长得是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棕色、黑色、白色、红色)

  3、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蚂蚁还有不同颜色。

  二、通过观看图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

  你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只要能吃的它都要吃)

  2、触角的作用。

  你知道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吗?(教师讲解)

  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蚂蚁喜欢在外面找东西吃,走了好远好远,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家呢?

  小结:哦!蚂蚁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家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都会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自己的家有多远它们都能随着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家

  刚才我们知道了蚂蚁能闻着气味回到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

  5.蚂蚁的'分工。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有谁吗?它们分别是

  蚁后:负责产卵雌蚁:具有圣旨能力雄蚁:男性

  工蚁:照顾蚂蚁,找食物兵蚁:保护蚁后的安全。幼虫:没有长大的蚂蚁。

  4、蚂蚁的作用

  小朋友知道了蚂蚁大大的家族,那你知道蚂蚁的用处吗?

  1.)药用,可以治病

  2)预报天气,下雨时蚂蚁常搬家到高处

  3)清理环境:搬走我们丢弃的食物、碎渣、昆虫尸体等。

  4)可以松土:让花草树木更容易扎根生长。

  5)保护蚂蚁。

  蚂蚁的作用很大,我们人类能不能伤害它们?我们要怎么做呢?

  三、活动延伸

  通过观察,小朋友知道了蚂蚁分为几个部分?

  头上长了什么?

  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请小朋友用你观察到的,给蚂蚁画上触角、和腿。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包装袋的制作材料,并知道其材料的特点;

  2、通过动手操作,变废为宝。

  3、通过活动萌发环保意识。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认识不同包装袋的制作材料,并知道其材料的特点。

  2、难点:动手活动中的剪、贴、穿、系等操作。

  活动准备:

  各种材料的包装袋 剪刀 胶水 各种装饰彩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包装袋

  今天老师收拾东西的时候在家里发现了好多的包装袋,我觉得呀都很漂亮就带来给小朋友们看看。

  出示各种包装袋。

  1、我们来看看这么多漂亮的包装袋,你最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喜欢它?

  (幼儿回答)

  2、你们都找出了自己喜欢的包装袋,那你们知道这些包装袋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布袋软软的很结实;纸袋容易撕破;塑料袋防水

  (请幼儿摸一摸,撕一撕)

  二、设计大师

  1、这么多漂亮的包装袋扔了很可惜又污染环境,老师呀给他们废物利用变成了漂亮的衣服。有请我们大班的哥哥姐姐给我们来一场时装表演。

  2、大班幼儿展示包装袋制作的服装。

  3、简单介绍我的制作方法。

  4、真漂亮,我这个设计师还不错吧。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包装袋和漂亮的'装饰彩纸,也请你们来做做设计大师。请你们用包装袋为自己设计一件衣服,看哪位设计师最能干,设计出跟别人不一样的漂亮的衣服。

  5、如果在做衣服的时候你不会剪或者不会系可以请旁边的爸爸妈妈帮忙,不过爸爸妈妈只能帮一点点忙,还是要你自己来做。音乐响,我们的时装表演就开始了。

  6、幼儿动手,教师巡视指导。

  三、时装秀

  请先做好的幼儿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进行时装秀。

  四、整理

  老师会把设计师们设计的衣服放在表演角里,以后大家还可以进行时装表演。看那我们不用的包装袋还有这么好的用处,任何东西你动动脑筋都会有它的很好的用处。我们要一起保护环境,要扔掉的东西就先想想还有什么用处。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

  2、认识轿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引发幼儿对汽车奥秘的探究兴趣。

  3、感受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领幼儿观察马路上的各种标志,并统计自己看到的汽车。

  2、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玩具汽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结合统计表交流“我在马路上看到的汽车”,了解汽车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提问:说说马路上都有什么汽车?它们的外形特征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分组玩玩具汽车,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汽车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3、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

  (1)谈谈都坐过哪些汽车?去过那里?如果没有汽车会怎样?感受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引导幼儿讨论:汽车除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同时也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不好的影响?如大量的汽车尾气使空气变得浑浊,损害了人们的健康,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4、引导幼儿探索轿车的奥秘,了解轿车的组成部分和用途。

  (1)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坐一坐轿车,如:玩玩方向盘,打开前盖和后备箱看看,转动雨刮器,看看反光镜、油表、及时速控制表等。

  (2)请幼儿找找轿车部件的数量。如方向盘一个,后备箱一个,前面车灯两个,后面车灯两个,有四个车门。

  5、鼓励幼儿交流自己发现的秘密。

  说说自己对车里的什么东西最感兴趣?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提出关于汽车的更多问题,请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讨论。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4第6页,说说小轿车的主要部位名称和它们的作用,并将主要部件的数量写在图片的方框里。

  活动反思:

  车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几乎每天要用车。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思考、回答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不知不觉突破了幼儿制作的难点,为下一步自由创作作了铺垫。本设计重视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积极为幼儿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巧妙地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的探究问题。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以及排列形式的影响,感知8以内数的守恒。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判断力,在操作和交流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重点:

  用不同的方法体验数的守恒。

  活动难点:

  知道物体的数量不受大小和排列方式的影响.

  活动准备:

  1、经验:幼儿已掌握点数10以内的实物。

  2、物质:苹果图片16个,香蕉、草莓图片各8个,熊大、熊二玩具

  活动过程:

  1、引入师:小朋友你们看没看过《熊出没》,最喜欢动画片里的谁?可是今天熊大和熊二吵起来了,为什么呢?原来他们去买水果在哪里争吵谁买的多,那小朋友你们来帮帮它俩看看它们谁买的水果多

  2、出示两份排列不同的苹果图片幼儿先目测谁多谁少然后再点数验证小结:物体的`数量与其排列方式无关。

  3、出示相同数量的香蕉和草莓图幼儿再次目测后点数小结:物体的数量与其大小和形状无关。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为每位幼儿提供形状、大小不一的玩具,数量在5—8个之间,幼儿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自由拼图,进一步感知物体的数量与其排列方式和大小、形状都无关5、师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教学反思:

  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数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名称:小野猪和它的妈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野猪妈妈于宝宝的深厚感情。

  2、体验爱和被爱的幸福感。

  活动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

  1、回忆已有的经验。

  你生病时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

  你有没有照顾过吗吗?为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介绍故事名字并讲述故事。

  结合图片,提问:小野猪生了什么病?怎样才能治好?

  妈妈为了给小野猪治病,吃了哪些苦?

  妈妈为什么会生病?小野猪照顾妈妈了吗?为什么?

  3、感受故事中的浓浓爱意

  从哪些地方看出妈妈是多么爱小野猪?小野猪又是怎样爱妈妈的呢?

  故事:小野猪和它的妈妈

  小野猪身上长满了疮。“哟,臭啊!臭啊!”小伙伴们躲得远远的,那不跟它玩了。

  野猪妈妈急坏了,忙去找医生,河马大夫说:“翻过三座大山,有一眼神奇的泉水,你带小野猪去洗洗吧,一天洗一次,一定要洗三个十天。

  野猪妈妈带着小野猪出发了,山路又陡又难走,只一会儿,小野猪就“哼哼唧唧”走不动了。怎么办呢》河马大夫说小野猪的疮是会传染的,野猪妈妈还是让小野猪趴在它的背上,背着走。

  太阳照在山路上,小野猪出汗了,小野猪的`汗水和脓水“滴滴答答”流在野猪妈妈身上;野猪妈妈的汗水出得更多,“滴滴答答”流在山路上,一直走到太阳躲到树梢头,它们才看见那眼神奇的泉水。

  泉水很细,“丁丁冬冬”流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潭。野猪妈妈把小野猪放在泉水里,轻轻洗它身上的疮。泉水清凉凉,小野猪舒服极力量,一会就“呼噜呼噜”睡着了。野猪妈妈出了一身汗,小野猪的脓水又流在它身上,浑身难受极了,也很想在泉水里洗一洗,可是水潭很小,每次只能洗一个。野猪妈妈看见小野猪甜甜地打起呼噜,实在不忍心叫醒它。

  太阳快要落山了,野猪妈妈背起干干净净的小野猪回家去。“呀,妈妈身上真臭!”小野猪捂着鼻子说,野猪妈妈就在路边摘了朵香花让小野猪,又在自己背上遮了几片大叶子。小野猪闻不到妈妈身上的气味了,“啦啦啦”唱起了歌。野猪妈妈吃力地走在山路上,心里高兴极了。

  一天又一天,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烈日高照,野猪妈妈都“吭哧吭哧”的背着小野猪翻山越岭去洗神奇的泉水。小野猪的疮全好了,白白胖胖,干干净净。可野猪妈妈却累病了。小野猪的疮也传染给了妈妈。小野猪渐渐发现妈妈又瘦又老,背弯了,身上布满了生过疮的一个个疤痕。小野猪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呜……”哭了起来。

  小野猪扶着妈妈去洗神奇的泉水,它把妈妈手中的拐棍扔得远远的。“妈妈,从明天起,让我当你的拐棍吧。”

  “可是,妈妈身上臭呀,还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不嘛,不嘛,就要陪妈妈,我要天天陪妈妈。”

  小野猪搀着妈妈,一步一步稳稳的走在山路上。林字里静悄悄的,银色的月光洒在山路上,洒在小野猪和它妈妈的身上。

  活动反思:

  故事《小野猪和它的妈妈》正是在这样的主题氛围中,引导幼儿在被爱和关爱亲人两个方面去强化这种情感体验。在刚开始引题提问:“你有没有照顾过妈妈?是怎样照顾的?”时,幼儿的回答声就比不上前一个问题“你生病时,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响亮、热烈。幼儿自己生病时,倍受大人的细心照顾,也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举出了好多例子。而轮到“自己照顾妈妈”时,他们由于没有实际的生活经验,回答比较枯燥。于是我利用图片,有声有色地讲述了故事内容,然后又继续提问,这次幼儿受到了故事的启发,发言就非常积极热烈,也像在表决心似的:“妈妈咳嗽,我会给妈妈敲敲背!”“我要给妈妈倒水喝,多喝水病好得快。”“我给妈妈买好吃的东西!”“我扶着妈妈去医院看病。”“我……”浓厚的课堂气氛,让我暗暗欣慰,今天的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并让幼儿充分体验了爱和被爱的幸福感。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09-01

中班教案[经典]09-04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08-09

中班安全教案03-14

中班美术教案04-22

【精】中班教案04-29

(荐)中班教案08-16

[热]中班教案08-30

中班皮球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