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04 13:02:0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经典]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经典]

中班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1.感受电线导电灯泡发光、摩擦起电、空气流动等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乐于交流自己游戏的过程与发现,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磁铁的穿透性、排斥性,并进行过磁铁相关科学游戏活动。

  2.物质准备:自制动物电线轨道、电池、灯泡(将其焊接在一起);塑料尺、绒布、蝴蝶花园背景板;各色小球、球场场景;磁铁、迷宫背景图、自制油桶、磁铁小车、停车场场景、贴有回形针的小动物若干。

  游戏过程:

  一、教师介绍本次游戏的内容和玩法,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

  1.介绍本次新游戏。

  游戏一:迷你过山车(电线导线灯泡发亮)。

  师:(出示各种小山车)小朋友坐过迷你过山车吗?这里有哪些形状的山车?小铁圈要当小司机开山车,但是开的时候有一个要求,不能碰到旁边的铁轨,如果碰到,山车就会发出危险的信号,是什么信号你们试一下就知道了。记住,要让铁圈慢慢开山车,千万不要碰到铁轨。可以两个小朋友玩,一个来带小铁圈开车,一个当检查员,发出几个危险信号,检查员就插几个危险标志,看看谁能不让过山车发出危险信号。

  游戏二:让蝴蝶飞起来(摩擦起电)。

  师:(出示塑料棒和飞满蝴蝶的小花园)这是什么?(塑料尺子),你想让它变长魔术棒吗?你可以把它放在不同的地方摩擦,看,可以在布上(教师示范操作),你们还想放在哪里?(头发上、身上)你要用力不断地摩擦,记住要用力要久一些哦,然后对准小蝴蝶和小星星,这根小棒就会变成一根神奇的魔术棒,它会变出魔术给你看的。你摩擦的越久,你的塑料尺子就更有魔力哦!

  游戏三:吹小球进洞(空气流动)。

  师:你们玩过赶小球的游戏吗?要怎么玩呢?今天我们用吸管来赶小球,可以怎么玩呢?(看谁先把球吹到洞里,谁就获胜。)你可以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的小球游戏,一会我们来看看哪个颜色的'小球进得最多。记住要用有标记的这一头来吹,吹完的吸管要放到篮子里哦。

  2.回顾上次的游戏内容,提出新要求:

  (1)今天磁铁迷宫组添了许多新迷宫,你可以再试试,看看怎样才能更好得用磁铁指挥小动物走迷宫。

  (2)呀,有一些小动物丢到了更大更深的泥洞里,请你继续用磁铁想办法把它们救起来吧,山洞太大了,你能沿着地洞的标志,把小动物救出山洞吗?

  (3)这是什么呀?(磁铁小汽车)今天小汽车要停到车库里,你们能帮助它吗?用什么呢?

  二、提出本次游戏的要求:

  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玩完后有礼貌地和其他小朋友商量,交换游戏的内容,看谁发现的秘密最多。

  三、幼儿游戏,教师观察与指导:

  (1)观察各组幼儿游戏情况,鼓励幼儿注意游戏的规则,了解幼儿游戏中的问题,予以灵活指导。

  (2)鼓励幼儿玩完一个内容后与同伴协商,交换游戏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在游戏中发现的科学秘密。

  四、游戏讲评,交流自己的玩法和发现的秘密。

  师:你今天玩了什么内容,发现了什么秘密?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物体与物体之间空间的位置关系。

  2、能够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

  教学准备:

  1、篮球、苹果、玩具狗、各一个。

  2、各种玩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带来了几位好朋友到我们班上来做客,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我们来看看要来我们班上的是谁啊?(教师出示篮球一个)。还有它的一位好朋友在和小朋友们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它在哪里吧?到底是谁?咦!找到了,原来它藏在书下面啊!

  二、互动游戏,初步引导幼儿辨别上下

  1、教师:哎哟!是谁在咬我呀?—“原来是小狗啊!你也想跟我们小朋友玩游戏么?

  出示玩具狗,以小狗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我的名字叫汪汪,想跟你们玩一个游戏。”教师:“汪汪狗你想跟我们小朋友玩什么游戏啊?(和汪汪狗说悄悄话)我知道了,好的。”

  2、教师:汪汪狗想请小朋友们闭上你们的小眼睛,然后汪汪狗会躲起来,当你们听到:汪汪汪的声音的时候就可以睁开眼睛把汪汪狗找出来,并说出你是在哪里找到的。

  3、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孩子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

  4、游戏结束后及时对幼儿进行表扬。

  教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吃苹果,那么今天呀,老师也把苹果请到了我们的课室,让它来跟我们一起玩游戏,首先呢!请小朋友们闭上自己的眼睛,老师数到三的时候,小朋友们睁开自己的眼睛,然后去找找老师放在课室某一个位置的苹果,找到以后就直接举手告诉老师,你找到了。并且说说你是在哪里找到的?

  三、利用游戏巩固上下的空间位置关系

  1、小朋友们玩得开心么?球宝宝、小苹果、汪汪狗还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有小汽车、花篮、洋娃娃、铅笔、灯笼好多好多的玩具要送给小朋友们,它们也在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2、欢快的背景音乐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3、教师适当引导幼儿:我们可以在桌子上找找、到椅子下面看看……找到后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在哪里找到的?分别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能够说出:小汽车在桌子的下面、铅笔在书的上面……

  “小朋友们,你们今天都表现得挺好的!现在你们将所有的礼物都找到了,而且还能说出他们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爸爸妈妈需要我们去拿什么物品的时候,他们告诉了我们那些物品在哪里。你们应该知道是在什么地方了,对吗?那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啦,跟我们的老师说声再见!

  教学效果:

  其实在我们成年人看来,上下空间的辨识是很简单的知识,但是对于4、5岁的孩子们来说,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目前孩子们的`家长对于学习是越来越重视,所以在授课前,了解过孩子们对于这一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大部分的孩子对空间的辨识比较模糊,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孩子能够比较正确的辨认出,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对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晰,所以学习的时候比较的认真,只是在让小朋友自己去找指定物品的时候,孩子们的秩序显得有些乱,要在这个环节强调一下纪律才行。

  教学反思:

  平时跟孩子们要加强沟通,了解他们基本的一些情况,方便我们上课时有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对于班级的常规工作还要抓紧,因为常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班级的一切工作。在授课前,要注意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本班孩子的认知水平,还有班级的孩子对于这堂课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是简单了?还是难了?应该要怎样去改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今后授课要注意的事项。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会帮助人类做很多事情。

  2、知道小动物的特殊本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小动物的头饰。鸡、狗、马、牛,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开始导入:

  集体舞《找朋友》。

  师:和朋友在一起开心吗?为什么?

  朋友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帮助我们,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2、了解小动物的特殊本领。

  今天,李老师要给你们介绍几位特殊的朋友。这几位朋友很淘气,它们有很多特殊的本领哦。

  (1)师:听,是谁呀?(狗)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呀?(看家、导盲)(2)师:再听,是谁呀?(鸡)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呀?

  (3)师:这个朋友力气很大哦!(看图片)这是谁?(马)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呀?

  (4)师:还有一个(看图片)谁呀?(牛)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3、看图讲述各个动物的特殊本领。

  4、利用头饰,讲诉各个动物的特殊本领。

  5、游戏:谁来帮帮我呀?

  根据图片的情境,请拿着小动物头饰的孩子来帮忙。

  6、活动延伸。

  师小结:其实还有很多动物朋友有特殊的本领,可以帮助我们人类,李老师请你们回去找一找,然后告诉我好吗?

  播放《找朋友》的音乐,离开活动室。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6—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幼儿能熟悉地找出6—9各数的相邻数。

  3.知道朋友间要团结友爱。

  (二)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学会了10以内的数字。

  2.1—10的数字胸卡三套,1—10的数字卡和实物卡若干套。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搬了新家,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现房子图片,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1)“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2)用向小朋友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数字们见小朋友来了都非常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3)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说出数字间的关系。(多1或少1)

  3.游戏:找朋友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邻居,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左边的'比它少1,右边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2)游戏;将幼儿每6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6—9的数字胸卡带上。教师逐一请数字6—9的幼儿出来找朋友,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各数的好朋友找出来,并说一说数字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3)小结游戏情况。

  4.玩实物卡:幼儿两两一组将实物卡按1—10的顺序排好,然后说一说,找一找各数的相邻数。

  5.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6.延伸:教师把胸卡、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

  (四)活动反思

  通过第一个活动2—5相邻数的学习,孩子对2、3、4、5这几个数的相邻数很熟悉,而且能很快说出他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并且说出前面的朋友和后面的朋友与中间数少1和多1的数量关系,第一个活动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在第二个环节,教师作为引导者将操作的要求清楚的告诉孩子,让孩子能回忆上次的操作方法,迁移已经学会的操作经验进行再次操作。今天孩子的操作速度快了,大部分幼儿都能快速正确的找到某数的相邻数。这个活动我没有增加难度,没考虑个别差异,对好的孩子来说就缺少一点挑战性,因此我可以再准备多点操作材料,提供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我认为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也很重要的学科,在每个活动中教师都应有对以前知识的复习,然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来进行学习,这样对幼儿的学习应该会有更大的帮助。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活动准备:

  I.回形针 、牙签、绳子、珠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张、固体胶、插塑玩具、水果(金橘)、蔬菜(西红柿)等。

  2.表示各种连接方法的字卡。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①师: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听到音乐响时,马上找到你的朋友,并用各种方法连接起来,表示你们是好朋友。

  ②幼儿听音乐进行游戏,当音乐停止时,幼儿的动作也马上停止。

  ③引导幼儿说说好朋友是怎样连接的。(手拉手、背靠背、头碰头、屁股对屁股,等等。)

  2.尝试连接

  ①师:我带来了很多朋友,它们都是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②师: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连一连吗?

  ③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交流分享

  ①师:你是选用哪两样东西的?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如,我用牙签把一个个金橘 串起来;我用订书机把这些纸订起来,像一本书。)

  ②出示表示各种连接方法的字卡,如“钉…‘串”等,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4.发挥创造

  ①请幼儿再次探索,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连接物成为一件有用的东西。

  ②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5.表达表现 鼓励幼儿展示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如,“我把绳子和雪花片连接成一串项链…‘我把牙签和西红柿串成一串冰糖葫芦”“我把夹子夹在一起变成了东方明珠塔”,等等。

  活动结束

  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的连接现象。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8-09

(精选)中班教案09-01

中班教案07-20

中班音乐教案10-13

中班识字教案05-22

[热门]中班教案01-21

中班教案(优秀)08-20

中班皮球教案03-09

中班教案(优选)09-17

中班教案(推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