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21 11:44:0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6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分解与合成,知道4能分成两份有3中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4,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3,引发幼儿学习分解的兴趣。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分解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习4的分解与合成,知道4能分成两份有3中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4。

  活动准备

  1,课件,蛋糕,冰激凌 ,草莓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二, 学习4的分解

  1, 师:今天小猫邀请它的好朋友,小兔子,小狗到家里来做客, 还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

  2,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东西?有多少?

  幼;4个草莓 4冰激凌 4个蛋糕 ····

  3, 师:那怎样把这些东西数量是4的东西两份呢,谁知道?

  三,请幼儿仔细观看教师分解

  四,教师发给幼儿分人一种4份教具 请幼儿来分解

  教师提问:

  你是怎么分的?请你说出来。

  五,教师小结。

  师:4分成的两份有三种分法,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念出三种分法。

  六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练习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反思: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4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概念质地飞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迅速并正确地默数6以内实物或圆点。

  2、激发幼儿数数的兴趣,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有实物的泡沫骰子或转盘。

  2、点子卡10套(1—6)。

  活动过程:

  一、抛骰子,或转转盘,选卡片

  1、教师抛骰子,或转转盘,看上面的实物,幼儿数出上面的个数,记在心里。

  2、幼儿从桌上选出与刚才个数相同的点子卡,随意贴在身上,并报出此数。

  3、反复多次,待幼儿身上已贴有数字1—6的'点子卡片后,进入下一个环节。

  二、抛骰子,或转转盘,拍卡片

  1、教师抛骰子,或转转盘,幼儿数出上面的个数,并迅速找出自己身上相同的点子卡,拍一下。

  2、游戏反复几次,教师或同伴相互检验。

  3、交换身上点子卡的位置,再进行游戏。

  三、抛骰子,看谁拍得快

  1、教师抛骰子或转转盘,幼儿数出上面的个数,并迅速找出同伴身上相同的点子卡,拍在点子卡上。

  2、拍得对则取下贴在自己身上。

  3、反复多次,互相抽查,看谁的身上点子卡片多。

  游戏规则:选择拍的数要与骰子或转盘上的数字相同。参与此游戏的幼儿不要超过10位。

  今天、明天和后天的菜肴均不相同(每种菜的数量为10)。

  玩法三:时令菜肴。添加时令菜肴,选择两种不同的品种的菜肴混合放人锅里,如:先投放竹笋6根,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投放4条鱼,数量仍保持为1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认识8和9的相邻数。

  (二)培养幼儿探索数量关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课程软件

  2、教案

  3、教具

  三、活动过程

  1、教学游戏

  (一)认知学习:学习10以内的序数。

  游戏操作:进入游戏:画面会出现一排等候公交车的小动物,点击小动物会出现红色光圈,以及提示音。一共10个小动物,反复点击小动物,巩固复习认读数字,提高点数1-10的能力。

  老师:"青蛙排在队伍的第几名?"老师:"熊猫排在队伍的.第几名?"老师:"小狗排在队伍的第3名,它后面的小猫是第几名?"

  2、教学游戏

  (二)课程体验:按照提示音的要求,给相关的小动物涂上颜色。

  游戏操作:进入游戏,画面会出现按照站牌排好队伍的小动物。

  根据提示音的要求给小动物涂上颜色。如果选错小动物颜色是涂不上的。完成关卡后进入下一关卡说出排在第一、第五、第七的都是什么小动物。完成后点击返回按钮。

  老师:"排在第二的是什么小动物?"老师:"排在第七的是什么小动物?"老师:"排在第九的是什么小动物?"

  四、活动建议

  利用儿歌等形式,巩固幼儿对相邻数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感官感知9以内数,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卡,大象吹泡泡的图;

  学具:有数量分别为5-10的黑白棋子,数字卡若干张,分组操作活动的作业纸、笔。

  活动过程:

  (一)操作活动“比一比”。

  1、师:每两人一组,请小朋友取出托盘里的一个小杯子,数一数小杯里的物体有几个,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找好后,比一比你们的这两个物品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回答,提问后引导幼儿说出多少、一样多,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二)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教具“大象吹泡泡”引入活动。

  师:大象吹泡泡,吹了三组泡泡(泡泡的颜色、大小、排列形式均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每组“泡泡”的数量,比一比哪组多?哪组少?

  2、幼儿回答后,请幼儿点数每组“泡泡”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3、引导幼儿说出谁多谁少,如:7比8少1,8比9少1,8比

  (三)通过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

  1、教师敲小铃,幼儿拍手。幼儿的次数与铃声相同。

  2、师:老师拍手,小朋友听到几声,用小手拍出比老师多1的数。

  3、教师出示书卡,请幼儿拍出比数卡多1的数。

  (四)分组操作。

  1、第一组幼儿在带数字的卡片上贴上相应数量的物体。

  如:568(数字下方有大小适中的格)

  2、第二组幼儿在数字的下方盖上比该数字少1的实物印。

  如:648(数字下方有大小适中的格)

  3、第三组幼儿按方格纸条上的数字涂画出比该数字多1的方格。

  如:6(数字后面有十个小格)

  各组活动后与其他组轮换进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了解0所代表的概念。

  2、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数字"0",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作力。

  3、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用处。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五只小猴荡秋千》手指谣。

  2、五只小猴荡秋千图片。鳄鱼一只(手偶),0~5数字卡片及对应数量的小猴图片。

  电视遥控器(频道),温度计(温度),计算器和手机(数字),尺子,微波炉和洗衣机(时间)旋钮上数字"0"图片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教师出示小猴荡秋千图片,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和幼儿一同玩《五只小猴荡秋千》手指游戏:

  五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四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三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两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一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没有小猴荡秋千~随着游戏结束,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是否发现小猴子越来越少了?

  (强调最后一句:没有小猴荡秋千)--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呢?

  (被鳄鱼吃掉了)

  (2.)重复手指谣,根据手指谣内容依次出示小猴图片及相应数卡5只→4只→3只→2只→1只→没有

  (3.)提问:"没有"怎么表示呢?

  (引出"0"的概念,"0"就是没有)

  2、认识数字"0"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作力。

  (1.)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0"像什么?

  (2.)引导孩子上台画一画。

  3、认识数字"0"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处。

  (1.)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说说"0"的其他含义。

  --没有一只小猴子了,我们可以用"0"表示,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呢?它用来表示什么?

  教师根据图片进行小结:

  微波炉和洗衣机旋钮上的'"0"表示时间;温度计的刻度上的"0"表示温度的度数;遥控器按键上的"0"表示频道;尺子刻度上的"0"表示起点;计算器和手机,电话以及电话号码里的"0"表示数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学习经验:

  1. 理解9、10之间的关系,知道9比10少1,10比9多1。

  2. 从许多物体中找出1-10个物体并根据数字的`大小由小到大将数卡排序。

  准备:

  1.贴绒卡片,狗9只,骨头10根。

  2.每个幼儿1―10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各一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小狗排成队要出去找骨头吃,数数小狗有几只?让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教师出示9根骨头的卡片,告诉幼儿:小狗找到骨头了,请1个幼儿上前来给小狗分骨头。问幼儿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头,指导幼儿将骨头一一对应放在小狗下面,数数骨头有几根,说出小狗和骨头一样多,1只小狗l根骨头。

  3.教师再出示1根骨头,放在一行骨头的末尾,让幼儿说出骨头共有几根,将数卡10贴在旁边,比较小狗和骨头的数量,骨头多些,9比10少1,10比9 多1。

  4.发给幼儿数卡和实物卡,让幼儿将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实物卡,摆在每张数卡两边,然后将他们按数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队。

  5.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让幼儿按群数数,说出总数:花生、蚕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让幼儿理解1只青蛙吃1条虫,10只青蛙要有10条虫,数数青蛙和虫各有多少,比较青蛙与小虫的数量,小虫少几就添画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3-26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三篇04-2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5篇)04-0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5篇04-0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选15篇)04-01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篇04-18

(合集)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5篇08-09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4篇04-20

【精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4篇05-05

【必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四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