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7篇(必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合理的分析、推理故事情节,并根据画面内容进行讲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懂得要让自己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3、能通过绘画描述自己的心情,并能在系提前大胆讲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用硬纸做的电视机外框一个,话筒一个,猴子头饰一个、狮子生病的背景图一个,小动物图片及反映小动物心情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题。
1、你们听过天气预报吗?电视里是怎么预报的?(请2-3名幼儿播报天气预报)
2、森林电视台不仅有天气预报,还有心情预报呢,你们有没有听过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吧。
讲述故事第一段。(教师走到电视机框后面,带上头饰播报心情预报,)
二、分析推理故事。
1、刚才我们听了心情预报,今天狮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2、雨天是指狮子的心情怎么样?(幼儿自由讲述,最后教师小结)
3、为什么狮子的心情是雨天?可能因为什么事?(幼儿大胆猜测)
4、到底是什么事呢?(出示狮子生病躺在床上的'图片)
5、原来狮子生病了,生病时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发言)
6、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狮子的心情预报后,会怎么做呢?
7、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8、现在狮子的心情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
9、讲述故事第二、三、四段。
三、情感教育。
1、心情预报太好了,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当回主持人,请你来播报心情预报。
2、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心情图,讲解播报要点,请幼儿手拿话筒,站在电视机框后播报。
3、师:刚才我们听了小动物的心情预报,你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我们的心情有时会不好,有时会好,如果一直心情不好,我们会怎么样?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情变成晴天呢?
四、画心情,说心情。
请幼儿在纸上画出此时的心情,并说出自己心情及原因。
附教材:
心情预报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森林电视台的主持人机灵猴,欢迎收看心情预报,今天森林里大部分动物心情晴天,只是狮子心情雨天,并伴有八级脾气,心情预报播报完毕,谢谢大家收看,再见。”
森林里的小动物每天都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心情预报,心情预报对他们非常重要。当小动物听到狮子的心情是雨天的预报后,都急急忙忙得来到狮子家。原来今天狮子生病了,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躺在床上,真难受。
小兔小青蛙给狮子唱歌,小鸟小猪给狮子跳舞,小猴小鸭给狮子送来了礼物。狮子看到这么多的朋友来看它,头也不痛了,身体也不难受了。狮子的心情慢慢变成晴天了。
心情预报太好了,小动物门都喜欢它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中班幼儿在看图讲述活动中,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但在讲述中很难形有顺序讲述的方法。进入大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观察能力不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按顺序观察,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及同伴间的学习,孩子们逐步学习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等,按顺序讲述的方法,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观察,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逐步养成勤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长期的培养,孩子们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注意力持久性有所增强,按顺序讲述的能力发展的很好,能够根据图片中人物、背景的顺序进行讲述,不容易受老师和同伴的影响,逐步形成自己讲述的`方法。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学会运用“可是……却”来描述两幅图片,学习词语“有礼貌”、“爱劳动”、“守纪律”。
3、懂得小朋友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要一致。
活动准备
1、挂图:《一个小宝两个样》。
2、字卡:有礼貌、爱劳动、守纪律。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
难点:会正确使用转折词“可是”、“却”讲述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好宝宝呢?
师:我们一起看看,小宝是不是一个好宝宝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进行描述。
1、出示小宝在幼儿园中的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宝在什么地方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观察图一,学习词语:有礼貌
师:图片上都有什么人?小宝在做什么呀?
教师:小宝在幼儿园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他早上看见老师会说:“老师早。”放学时会说:“老师再见。”
观察图二,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中的故事,学习词语:爱劳动。
师:小宝在做什么呢?图中还有谁呀?你们觉得小宝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
教师:小宝在幼儿园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他认真参加值日生工作,主动做事。
观察图三,学习词语:守纪律。
师:小宝在干什么呀?他是怎样睡觉的?你觉得小宝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师:你觉得小宝在幼儿园表现的怎样,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教师:小宝在幼儿园里是个守纪律的孩子,午睡时,他睡得安安静静的,很快就睡着了。小宝在幼儿园里是个有礼貌、爱劳动、守纪律的好孩子。
2、出示小宝在家里的三幅图,比较小宝在家和在幼儿园的不同。
观察图一:
师:小宝在什么地方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图片中都有谁?小宝在做什么呢?猜猜,小宝的奶奶对他说什么?小宝又是怎样做的?你觉得小宝应该怎样做?
观察图二:
师:妈妈在做什么?小宝在家里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他应该怎样做?
观察图三:
小师:小宝怎么了?他为什么哭了?小宝应该这样做吗?他应该怎么做?
三、引导幼儿用对比的方法重新观察图片,学习转折词“可是”、“却”的句式来讲述三幅图的内容。
师:小宝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一样吗?小宝在家和在幼儿园都是怎样做的?你觉得他是什么样的孩子?
四、给故事字,引导幼儿懂得小朋友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要一致。
师:你们觉得小宝这样做对吗?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
说一说你在家里是怎样做的?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要一致。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春雨对自然界的作用。
2、具有热爱、关心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观察周围事物变化的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幼儿对春天的景色和花草树木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重点:学习诗歌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经历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们又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你们觉得春天美不美?春天的雨是什么样子的?落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动物、植物会说些什么?
2、引导幼儿欣赏诗歌。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2)提问:春天的小雨落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种子说了什么?梨树说了什么?麦苗说了什么?小朋友说了什么?
(3)幼儿学习诗歌,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发准字音。3、
3、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4、集体表演: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
活动二:春雨
活动目标:
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春雨,尝试与同伴一起合奏,学习用两种节奏进行合奏。
活动准备:
节奏型卡片、已逐步学会念诗歌《小雨点》
活动重点:学习节奏
活动过程:
1、用不同的语言节奏表现:“你能不能用不同的节奏,表示春雨的滴答声?”(幼儿尝试)
2、教师指导:(1)幼儿看节奏型卡片,边拍节奏边发出滴答的声音?如:
(2)幼儿根据教师发出大小不同的雨的指令,用不同的节奏反映。
3、结伴合奏:“下春雨的时候,两种节奏同时进行应该怎么表演?”
“请你和好朋友一起试一试。”
4、在分享交流中,请愿意为大家表演的幼儿表演。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一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专注的倾听同伴谈话,迅速掌握别人的谈话内容,学习别人的谈话经验。
2.培养幼儿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
3.幼儿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及人物角色,并说出原因。
二 活动准备
1动画片画面。
2.准备各种动画片短小片段。
三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动画城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现在呀,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动画城看动画片了哦。(将很多的动画片画面呈现在幼儿面前)教师:请小朋友们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动画片?这么多的动画片,哪一个是你现在就想看的呢?
2、观看动画片
(1)根据幼儿的提议,播放幼儿想看的动画片
(2)教师:小朋友们,刚刚你们看了你们喜欢的动画片,现在老师想知道你们最喜欢的动画片里的谁,为什么喜欢他?请你们告诉我好吗?假如你是他,你最想干嘛?
(3)向伙伴分享自己还看过的其他动画片3、游戏 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里的角色
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里的人物,那你们想不想当小演员,来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呢?(请小朋友们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说话,走路等等)
教师:小朋友们刚刚模仿的都很棒,动画城的小伙伴们要奖励你们听听他们的歌,现在让我们听着歌曲,休息一下。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用语言较清楚地回答问题。
2.能大声、有表情地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
3.尝试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合作表演。
4.喜欢参加故事表演活动,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录像带、录像机、电视机、表演道具(角色头饰、场景等)。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录像,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2)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讲述故事。
(1)集体完整讲述故事,能运用故事中的优美语言进行讲述。
(2)分组自由讲述,人人参与。
3.表演故事。
(1)个别儿童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其余儿童根据故事讲述做相应的表演。
(2)分组表演故事,尝试根据故事情节分配角色、合作表演。
资料链接:
狼来了
从前,有个小孩每天都要到山上去放羊。
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羊时,感觉很无聊,就大叫起来:“狼来了!狼来了!”
在山下干活的人听说狼来了,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带了镰刀、锄头、扁担,飞快地咆上山来打狼救孩子。大家跑到跟前一看:咦?羊在乖乖地吃草,根本就看不见狼。“狼在哪儿呀?”大家问这个小孩,小孩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根本没有狼,是这小孩闹着玩儿呢。大家很生气,说了他一顿,叫他以后不要再说谎了,然后就回去干活了。
过了几天,大家正在忙着,又听见那个放羊的小孩在喊:“狼来了!狼来了!”
大家跟上回一样,放下活儿带了镰刀、锄头、扁担,赶来打狼救孩子,谁知道又上当了。根本没有狼,还是这个小孩在闹着玩儿。
大家很生气地说:“上回跟你说了,叫你不要说谎,你怎么又说谎了?”这小孩呢?他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心里在想:瞧我,一个小孩能叫那么多大人上当,多有本事!
又过了几天,这个小孩又喊起来:“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打狼呀!”
大家听见了,谁也不去理他。有人说:“这小孩说了两次谎,这回肯定又在说谎了。”有人说:“我们上了两次当,这回再也不上他的当了。”
哎呀!这回真的是狼来了!狼涨着血红的.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见了羊就咬,咬了羊,又要来咬这个小孩。
“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打狼呀!”这小孩一边跑,一边叫,可是谁也不来救他了。
小孩拼命地逃,从山坡上滚下来,这才没让狼咬到。可是他的羊全给狼咬死了。从此以后,这个小孩再也不敢说谎了。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近段时间对故事的兴趣,我们班的小朋友最近很喜欢复述故事的表演故事, 于是我选择了《拔萝卜》来作为题材,小朋友在对角色进行表演的同时,体会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团结助人为快乐之本。
活动名称:拔萝卜
活动目标:
1、 指导小朋友能复述故事内容。
2、 会运用不同的声音,语调来表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
3、 使小朋友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故事动画短片、人物磁铁、角色头饰多件。
活动过程:
一、 情景体验
让幼儿把课室里的桌子进行移位,先请出一位小朋友搬,在不能搬冻的情况下让同伴进行帮助,让幼儿体会多人力量大的.道理。
二、 观看故事短片,引导幼儿观察短片里出现的人物、事情。
三、 教师进行提问,引导幼儿巩固内容。
四、 出示磁铁教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复述故事并进行提问巩固内容情节:在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你能按顺序进行排序吗?(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老鼠)在故事中这些人物是怎样出场的?(生动的表演出来)
五、 内容小结:为什么老公公一个人不能拔动萝卜,要请来那么多朋友帮忙呢?
六、 叫个别小朋友讲故事。
七、让的小朋友进行表演故事,活动结束。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豆芽破土而出的过程。
2、技能目标: 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完整背诵诗歌。
3、情感目标: 通过体会小豆芽钻出泥土时激动兴奋的情感,引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种植种子,观察其发芽过程。
2、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自己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2、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观察种子是如何钻出泥土不断长大的过程。
3、学习诗歌“钻泥巴”。
4、引导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种子发芽的经过。
5、谈话:怎样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领域教案11-2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8-17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10-20
大班语言教案11-1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8-01
大班语言《家》教案12-03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07-21
大班语言教案09-30
大班语言《聪明的乌龟》教案08-25
大班语言教案花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