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时间:2023-12-22 13:02:2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松坊溪的冬天》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1

  教学要求:

  1.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领会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领会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过程:

  一、引题由四季诗开始引入冬天------说说冬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冬天最特别的是雪-----上节课学过松坊溪平时的景色,今天来看松坊溪冬天的美景。出示课题。

  二、观赏冬天美丽的雪景(幻灯片)让学生直观的欣赏雪景。

  三、间接欣赏松坊溪的雪景-----听课文录音。

  四、自己欣赏,读读“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到最后-----找找让你感到特别的句子(特别美,特别迷人,特别难读懂的,特别让你感动的……)

  生自己读课文----------交流

  分析几句重点句:

  A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

  (感受雪花轻、柔、美的特点)

  B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说说作者把被白雪覆盖后的大小溪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形状样子特点)写他们干什么?

  此处,设计一个小高潮。教师画图---学生模拟写句

  C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山上。

  由远及近地写松坊村的白雪世界。

  D雪后溪水映照着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发亮的白雪世界。

  现出一派洁白素雅色。

  E溪水中的鱼,它是那么多,“有一群,又有一群”;它是那么美,“彩色的”,它是那么活波,“一下子都散开了,忽地,又都游出来了,又都集合起来,它们穿过倒映在水中的白雪世界,向前游过去了。”

  这种静中有动的写法,暗示着即使是寒冬,这里仍蕴藏着无限生机的意味。

  ……

  五、松坊溪的冬天美的如诗如画,我们家乡的冬天有美的如诗如画。

  欣赏我们家乡冬天的照片(幻灯片)

  六、再次感受松坊溪冬天的美景。配乐齐读课文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2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课文3-5自然节,并练习写家乡的田野。

  3、领略松坊溪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3-5自然段

  教学难点:

  练写家乡的田野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板书:松坊溪的冬天(齐读课题坊的读音)

  谈话:从1993年6月浙江奉化藤头村被评为全球500佳开始,引出:

  (联合国最佳生态村推荐表)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选推选出一个新的村庄参加评选。

  联合国最佳生态村推荐表

  村名

  地理环境

  景点推荐

  最佳游览时间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大意。

  1、认真读课文,给每一小结标上序号。

  2、课文写了松坊溪什么时候的景色?

  3、完成(联合国最佳生态村推荐表)

  三、反馈检查

  结合(联合国最佳生态村推荐表)检查预习情况。随机板书:

  大溪石鹅卵石溪水

  四、学习课文3-5自然段

  1、这是一条多么好的溪涧。首先看到的是溪中的大溪石。请大家轻声读第三节。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溪石的句子。

  2、出示句子: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来。

  指名读(这是比喻句,这也是排比句)

  写出了溪石的什么特点(板书千姿百态)

  指导朗读(明快欢畅)

  3、这是一条多么好的溪涧,除了溪石还有鹅卵石、溪水。

  出示练习

  鹅卵石有()、有()、有(),还有()真是()呀!

  溪水照着(),照着(),照着(),真是()呀!

  自由读4、5两节完成练习

  4、多么美丽的小溪,有千姿百态的溪石,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更有清澈见底的溪水,这的确是一条发亮的小溪。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五、领略了松坊溪的美丽,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虽然家乡没有松坊溪这样美丽,但家乡的景色也是动人的。

  1、课件出示(家乡四季)

  2、随音乐写(家乡的田野真美呀!)

  六、交流反馈

  七、总结: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同样,秋天来了,冬天也就不远了。关于松坊溪的冬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八、板书设计:

  大溪石 千姿百态

  鹅卵石 五颜六色 排比、比喻

  溪水 清澈见底

  这的确是一条美丽、发亮的小溪。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看到景物时的心情。

  3、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和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雪中松坊溪的景物的特点。

  2、学习抓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句子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或者背诵冬天的古诗)

  一、创造阅读期待。

  打开课文,快速读读9——18自然段,用一句话说说松坊溪的冬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读后交流)

  说说作者写松坊溪的冬天美,分为几个部分写?(哪里到哪里)

  (板书:雪中雪后)

  二、读文析句赏景。

  (一)过渡:这雪中的松坊溪究竟美在哪里?找出你最喜欢的美景,在旁边写上批注

  A、飘雪图

  出示: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1、指名读。师:你读的时候,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2、提示:从“像柳絮一般,像芦花一般,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你体会到了雪的什么特点?(轻、柔、白)

  3、读出它的轻、柔、白(指名读——女生读)

  4、 小结:在风中飞舞的雪花,洁白、轻柔、飘逸、壮观,如此美景让我们再来美美享受一下吧。

  过渡:还有哪儿也令你陶醉?

  B、溪石图

  出示: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1)品读白色

  师:雪中的松坊溪与平时的溪石有什么不同?(突出白色,比平时更美了。)

  师:谁能读出冬天溪石的与众不同?

  (2)读出动感:“读着读着,老师好象看到俩只雪白的狮子,你挨着我,我挨着你,闭着眼睛呼呼大谁呢!”你看到了什么?

  那我们怎么读才能让画面动起来呢?(突出动词)

  (3)仿说:溪石还会像什么

  小结:“这些溪石真是栩栩如生,令人浮想联翩.”

  过渡:你还觉得哪儿美?

  C、石桥图

  出示: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1、指名读。石桥留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美在哪里?

  2、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找哪些字让你印象最深刻。品味:“雕”和“搭”。

  (雕,精雕细琢,突出像艺术品一样美观。搭:动作轻盈,不会破坏雪景的美。)作者用词多么精妙呀!

  3、是呀,这雪中的石桥简直就是大自然奉献给我们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啊,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件精美的艺术品送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吗?

  (二)师:雪中的松坊溪美得如诗如画,令人叹为观止,难怪作者会欢呼:下雪了。/雪降落在松坊村了。/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强调“了”和“停顿”)

  (三)让我们配上音乐,再来回味一下雪中的美景。

  (四)过渡:不知不觉,雪止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出了门,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别急,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1、白雪世界(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听老师读,说说你的发现(都披着白雪)

  a、师生合作读(就是这几个字,让松坊村穿上了冬天的服饰,读——)

  (就是这几个字,让松坊村的每个角落都成了一个白雪世界,读——)

  b、你还发现了什么?(由近到远,再从远到近)

  小结:作者连用“六个”披着白雪,由近到远,再从远到近,起伏有变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白雪世界。

  c、这白雪世界映在溪水中,于是,水中也有了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默读17、18小节(过渡:再把目光移到溪水里,你看到了什么?)

  1、水中还有小生灵呢,溪鱼又有什么特点?

  生说(一群又一群、多;色彩艳丽、美;姿态、动作迅速、活。)

  指名读出溪鱼的灵动

  2、这群可爱的溪鱼给冬天带来了什么?(静中有动,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有生机)

  d、是啊,我们真该感谢那一群又一群美丽的彩色溪鱼,是它们为寂寞的村庄带来了热闹,是它们为冰冷的溪水带来了温暖,………这是多么可爱的一群小生灵啊!想不想化作一条美丽的彩色溪鱼,去溪水中畅游一番,把你的想法写成几句诗好吗?

  d、请五个同学说串连成一首诗

  小结:美丽的溪鱼是一首诗,松坊溪的冬天更是一首迷人的诗。

  课件

  漫天飞雪舞村溪

  石披银装桥玉砌

  水里水外雪世界

  最喜溪鱼蕴生机

  总结:课题是《松坊溪的冬天》,可是课文除了描写冬天的景色,还写了(平时的景色),这不是离题了吗?(映衬,对比,更突出松坊溪冬天的美)

  板书:美(师:松坊溪的冬天真是美得素洁,美得高雅,美得别具一格)

  三、作业设计

  引导写:在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只要同学们有一颗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心,就一定能用自己的笔把家乡描绘得很美。

  课件:

  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读4个字。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给课文划分段落。

  4.了解松坊溪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划分段落。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篇写景的课文,应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问题不大。但是课文的自然段太多,划分段落有困难,要给学生指导。

  【教学方法】

  以自主学习为起点,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学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仍然要重视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提前布置观察,观察秋天的美丽,冬天的雪景。

  【教学过程】

  一、导语导入课文的学习。

  南方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四面是山,是树木,是岩石。村子里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是由两条山涧汇合而成,当地人管它叫作松坊溪,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松坊溪吧。

  二、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读难句。

  杜鹃 赤裸 橙色果实 柳絮

  2.再次读课文,尽力做到正确,流利。

  3.给课文划分段落。

  (1)默读课文,想一想,应该怎么给课文划分段落呢。

  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文章的重点段。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6)描述了松坊溪平时的美丽景象。

  第二部分(7-22)描述了松坊溪冬天的优美景色。

  (2)让学生按部分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松坊溪平时和冬天的景色都很美,请你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美的地方,然后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交流。

  溪上 石桥

  这是一条多 溪中 溪石 这是一条发亮的、彩色的溪

  么好的溪涧 溪底 鹅卵石

  溪水

  学生汇报时归纳并板书,然后再让学生看着板书有条理的描述平时的美景。

  下雪了,雪中的`松坊溪又是什么样呢?

  仍然引导学生看着板书,有条理的说,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练习朗读读出对松坊溪的热爱,并且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

  3.写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还要写平时的美景呢?

  描写平时的景象,是为了和冬天的景象互相映衬、比较,使冬天的景象显得更美。

  四、作业:

  写一写密云的美景。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领略写作语言的色彩美,学习本文前后呼应、动静结合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重点:

  1.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感受松坊溪冬天的美。

  2.领略写作语言的色彩美,学习本文前后呼应、烘托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冬天是守侯严寒、孕育明媚阳光的美好季节,一提到冬天,我们就会想起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雪,洁白飘逸的精灵,迈着轻盈的步子飞舞着,如片片花瓣飘飘扬扬,如缕缕柳絮轻歌曼舞。远看,一片银装素裹,天地相连。带着对雪的记忆,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著名作家郭风笔下南方那如诗如画的冬日美景。

  二.精读课文,体味美景

  (一)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寻找课文中自己认为松坊溪的冬天最美的句子,边想像着画,边美美的读读,然后把你美的感受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二)小组交流,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

  师:谁来读一读你认为松坊溪的冬天最美的句子?怎么美?有什么感受?

  1.溪石,生读解,师助分析;引导想像;引读;

  过渡:是雪赋予了溪石如此圣洁的颜色,这到底是怎样的雪呢?生解答、出示课件。

  2.雪

  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婀娜多姿,谁能带上这样的感受,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这美丽而神奇的飞雪世界!

  3,小结:溪上的白雪飘扬,舞姿翩翩,溪中千姿百态的溪石身披白衣,静卧水中,聆听水声,有动有静,给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引导想像,出示课件。

  整体想像感情朗读11自然段。

  过渡:文中哪一自然段还描写了溪石?(3自然段)

  生:读解?与后文有什么不同?

  师:把两个自然段对比着读一读,有感情地读一读,分别体会平时的美与雪时的美。

  过渡:飘飘扬扬的大雪落在松坊溪的石桥上了,石桥也覆盖着白雪了,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生:读解12自然段。

  师引读11—12:下雪了,雪降在松坊村、松坊溪、石桥上了……(生读)

  小结:此时此刻,就像无数洁白的精灵,从天而降,纷纷扬扬,悄悄地装扮着松坊村、松坊溪,为静止的山村带来了动的舞姿,让我们感觉到世界的晶莹与美妙。

  师:文中哪儿写了平时的桥?(6自然段)

  师:怎样一个发亮、彩色的溪?(4—5自然段)

  小结:真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呀!明镜般的.溪水里倒映着蓝天、石桥,倒映着白云、翠绿的松林,这样多彩的画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出示课件,生想像朗读。

  过渡:一场神奇的大雪让松坊溪成为了白雪世界,这是怎样一个白雪世界呢?

  生读解(14、15自然段)

  师小结:作者连用五年披着白雪,由近到远,又由远到近,波澜起伏,这哪里是雪,这分明是一件洁白的冬日盛装均匀而巧妙地披在万事万物上,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白雪世界,让我们把这雪的圣洁、雪域的宽广读出来。

  过渡:我们漫步在童话般的白雪世界里,当我要从桥上走开时,我又发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彩鱼嬉戏图。出示课件。

  生读解。

  感情朗读。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群又一群活泼机灵的彩色溪鱼!

  小结:在这洁白无瑕、晶莹发亮的白雪世界,一群又一群的彩色的溪鱼,给这银装素裹的世界增添了勃勃生机,这又是一幅多么神奇的大自然杰作呀。

  三、总结全文:

  松坊溪给了冬天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冬天给了松坊溪一个完美的装扮。我们漫步在童话般白雪世界,欣赏到了一幅幅美丽曼妙的松坊溪冬景图。听到了一首首韵律十足冬日诗歌,这是作家郭风用手中的笔和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带给我们的。课下,找一找他的作品读一读,来体会作家那细腻的写作手法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可以找一些写景的文章读一读,体会其中的美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看到景物时的心情。

  4、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和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松坊溪的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抓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钢琴曲、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引入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小黑板上的小诗:(或者教师配乐读)

  我沿着溪边的小径,要走回到村里去。

  我看见稻草垛上,凝结着白霜……

  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了。

  可真是的,我看见溪岸上的草地,凝结着白霜,好像一块无尽铺展的白色画布,上面画出了非常美丽的树影;

  好像墨笔画出来的浓墨色的树影、淡墨色的树影。

  (郭风《松坊溪的冬天——写给孩子们》)

  2、问:你觉得写诗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3、简介郭风: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9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1991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授予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郭风的作品写景绘物,以独特的视角,给大地、海洋、阳光、树木、花草增添了情感,充满着诗情画意,使读者如临其境,在大自然中遨游,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

  4、今天,我们来学习郭风的文章《松坊溪的冬天》。(板书课题,齐读)

  5、简介:松坊村,是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小山村,四面是山,是树林,是岩石。有两条山涧从东西两面的山垅里流出来,在村前会合起来,又向南流。这便是松坊溪。它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冬天的景色尤其美丽,这里冬天会下大雪。(再次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慢慢地读课文,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美丽,迷人,令人沉醉、陶醉……)

  2、出示词语,指导朗读:(小黑板准备)

  绒毛雏菊枫树橙色携带柳絮玉雕草垛淙淙洞隙

  (1)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评价:读得正确、整齐,但还可以读得更好。

  指导:每个词语都可以读出一个画面。如“绒毛”,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溪岸边,蒲公英的带着白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舞,多像一个个白色的精灵呀!你们带着想象读一读,你仿佛看到什么?把你的这种想象读出来!

  (3)自由读→指名读。

  3、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本文表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全文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前标了序号。

  4、默读三部分内容,给每个内容加个标题。(板书:秋末冬初、大雪降落、雪停了)

  5、过渡:三部分内容紧扣题目,而且按照时间顺序,由初冬递入隆冬,构成了松坊溪冬天的连续风景画呢!(板书:顺序)我们今后写作文,在有必要时可以模仿本文加个序号。快点,让我们进入第一幅图画——秋末冬初图!

  三、品读赏析,体悟情感:(第一部分内容)

  1、自由读1—6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拿出笔,用“——”标出景物,用“____”标出特点。(板书:景物、特点)

  2、指名回答后,小结:作者抓住了松坊溪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的色彩来写。(板书:草、木、花、果)

  3、小黑板出示:

  (1)填空:填写形容颜色的词:

  (青翠)的松树林(碧绿)的竹林(蓝色)的天

  (金色)的日光(白色)的绒毛(蓝色)的雏菊

  (火红)的枫叶(褐色)的果实(橙色)的野柿子

  (2)问:当这么多的色彩一齐出现在你眼前时,你会想到用哪个词来形容?(色彩斑斓、色彩明艳、绚丽多彩、五颜六色……板书:色彩斑斓)

  齐读填空后,师问:看到这么多色彩绚丽的景物时,你的心情如何?

  4、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学生自学:作者在看这些景物时心情怎样?(激动、喜悦、喜爱)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要求学生划句子,做批注)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①冬天快到了。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拟人,赋予了景物以人的感情,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②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比喻,表现出枫叶的绚丽、明艳)

  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部飘落了。

  (诗一样的句子,传达着作者丰富的感情。)

  ③在高大的枫树上,在枫树的赤裸的高枝间……(第5自然段去掉4个“看哪”)

  (与第5自然段对比读,两个“看哪,看哪”,作者近乎激动的喜悦之情洋溢文字之中了。)

  小结:作者喜悦的心情和对松坊溪深深的喜爱之情从明艳的色彩中,从诗意的语句中,从那些比喻、拟人等修辞的方式中漫溢而来,让我们不禁沉醉在松坊溪的迷人景致中。老师好想读一读呀!同学们想听吗?

  5、指导朗读。

  (1)师配乐范读。(配乐《童年》)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提示:进入情境,进入画面)

  (3)指名配乐朗读。

  (4)全班齐读。

  6、小结:秋末冬初时节,松坊溪溪边和山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是那样令人陶醉!“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隆冬时节,这里下起了大雪,雪中的松坊溪和雪后的松坊溪又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下节课的配乐朗读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欣赏美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郭风先生的脚步,一起去游览了松坊溪。松坊溪初冬时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点击课件)瞧!松树还是青翠的,竹林还是碧绿的,一丛一丛的蒲公英带着白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扬,雏菊还在开放蓝色的花,火焰般的枫叶忽地全都飘落了,树上挂满了诱人的果实。慢慢地,冬天向我们走来了。你瞧,下雪了!雪降落在松坊村了,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松坊溪披上了一件银色的外衣了!这样的松坊溪,你们喜欢吗?

  那好,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郭风先生的脚步,一起去欣赏松坊溪的雪景,好吗?

  二、研读课文,感悟景美:

  (一)研读“大雪降落”一层:

  1、快速浏览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想一想: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板书:飞雪、溪石、石桥)

  2、师:飞雪、溪石、石桥,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呢?(副板书:写法?)现在,让我们慢慢读书,认真思考老师的提问。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你们的笔,开始读书吧!

  3、学生自读自悟,做批注。

  4、同桌合作: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相信会有很多收获。现在,请把你的学习所得与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有人说,把快乐与人分享,将得到两份快乐;而张老师说,把学习所得与人分享,将得到更多收获。现在,我们在全班来交流学习成果。

  (1)“飞雪”

  ①(点击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句子,同桌回答:

  A、飞雪有什么特点呢?(板书:白、轻、柔)

  B、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飞雪的特点?(比喻)

  教师引导:a、“柳絮、芦花、蒲公英的种子”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b、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c、为什么不比作白色的盐或砂糖呢?

  ②小结:三个比喻句,生动而又准确地展现了松坊溪飞雪洁白、轻盈、柔美的特点。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能正确运用比喻句。

  ③指导朗读:

  同学们,像柳絮、像芦花、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飞雪,你们喜欢吗?

  看到这样的.雪,作者的心情如何?(兴奋、欣喜、喜悦、激动……)

  请带着你们的体会读读这段话!(同桌互读,互评→指名配乐读,评价→全班配乐齐读)

  ④小结、过渡:作者诗一般的语言,通过你们有感情地朗读,把我带进了一个漫天飞舞着雪花的世界,真美!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像芦花一般的雪,降落在松坊溪的大小溪石上了,溪石都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2)“溪石”

  ①(点击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句子,同桌回答:

  A、溪石有什么特点?(白、多、大小不一,板书:形状各异……)

  B、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溪石的特点?(比喻、排比)

  教师引导:a、把溪石比作什么?

  b、这三个比喻句中有一个表示颜色的词是什么?(白色)

  c、“白色”前面都有表示数量的词,找出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一群”、“几只”、“好多”)(体会到溪石很多)

  d、这么多溪石都长一个样吗?(不是)溪石形状各异,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好像……小牛……熊……大蘑菇)

  e、比喻好在哪里?(抓住了事物的特点:白、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f、排比的写法好在哪里?(表现了溪石很多、千姿百态,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和美感。)

  ②如果句子这样写(课件出示句子)好不好?为什么?(教师读改后的句子)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看来,作者不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溪石写活了!

  ③指导朗读:

  从这些语言中,你能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吗?(喜爱)

  请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自由练读→指名配乐读〈男、女各一名〉,评价→全班配乐齐读)

  ④小结:听了你的朗读,我觉得溪石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生命的,是可爱的白色小牛在喝水,是笨重的白熊向我走来,多有趣呀!

  ⑤启发想象:

  想象一下,溪中的石头还像什么白色的动物或植物?(点击课件)

  模仿课文说句子(点击课件),要求:不仅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这些白色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一群白鸽→准备展翅飞翔(溪边)几只小白狗→玩耍嬉戏(溪中)

  盛开好多雪莲花了(溪中)一群白马→飞驰而过(从溪面)

  大大小小的白龟→爬过浅浅的小溪一群小白兔→采蘑菇(溪边)

  几只白狮子→溪边打盹一群白羊→低头喝水(溪中)

  一群白天鹅→溪中戏水

  ⑥小结:同学们真棒,都快成小诗人了!希望在你们的习作中能经常看到这样优美生动的语句。(比喻、排比的手法的运用,加上合理的想象,增加了语言的魅力,这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石桥”

  ①师: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飞起来的种子般的雪,纷纷落在石桥上。石桥变成什么样子了?谁用课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学生读句子,教师点击课件,出示句子)

  ②这里把覆盖着白雪的石桥比作白玉雕出来的桥。(板书:白玉)想一想: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词语来形容吗?(晶莹剔透、晶莹雅致、洁白无瑕……)

  ③多美的石桥呀!简直就是大自然奉献给我们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啊!来,齐读这句话,读出石桥的美来!

  5、师小结:

  雪中的松坊溪如诗如画,令人叹为观止,难怪作者会欢呼(点击课件):下雪了。/雪降落在松坊村了。/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二)研读“雪停了”一层:

  1、过渡:雪纷纷扬扬,下了整整一夜。早晨,雪止了,迫不及待地打开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赶快读一读课文的13—15自然段吧!

  2、生读13—15自然段,师问:你能用词语(什么颜色)来形容眼前的世界吗?(银装素裹、粉妆玉砌、晶莹洁白……)

  为什么会用这个词呢?引导:六个“披”字,让松坊溪穿上了厚厚的冬衣,变成了一个白雪的世界!太神奇了!想亲眼瞧瞧这雪后的景象吗?

  3、(点击课件)师配乐读13—15自然段,生欣赏图片。

  4、师问:能谈谈此时的感受吗?(一句话、一个词)

  5、师:挺美的,可张老师认为,这雪景太白太单调了,而且缺少生机,太沉闷了!你们认为呢?

  作者给这纯白的雪景图添上了亮丽的一笔,是什么呢?(板书:溪鱼)

  6、生默读16、17自然段,思考:这些溪鱼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词句,体会体会。(板书:多、美、活)

  ①多:“一群、又有一群、成群、一群又一群”;

  ②美:“彩色”;

  ③迅速、灵活:“忽地、一下子、集合、穿过、游”;

  师:多么漂亮、活泼、可爱的溪鱼呀!让我们用朗读来赞美这些溪鱼吧!(生配乐齐读)

  7、(点击课件)问:作者写雪后景色,为什么要写溪鱼呢?(引导学生回答:彩色溪鱼,使宁静的画面有动感,洁白中有色彩,使这寒冷的冰雪世界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小结:瞧,彩色溪鱼戏于白雪世界,静中有动,白中有色,真是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啊!

  三、总结升华,体悟情感:

  1、师:同学们,作家郭风用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松坊溪从初冬到隆冬,三幅不同的令人沉醉的风景画,他没有用一句话哪怕一个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我们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这浓浓的情。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谁来说说,你从本文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感情、热爱、赞美)

  2、谈收获:

  同学们,今天学得开心吗?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收获,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在写法上有什么收获呢?(修辞手法、展开想象、抓特点写景、序号、寓情于景……)

  3、让我们学以致用,练练笔吧!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升。(点击课件)

  板书设计:

  顺序景物特点感情

  (一)秋末冬初草、木、花、果色彩斑斓

  14、松坊溪飞雪白、轻、柔

  的冬天(二)大雪降落溪石形状各异热爱、赞美

  石桥白玉

  (三)雪停了溪鱼多、美、活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相关文章:

黄山松教案11-29

《济南的冬天》教案05-12

《黄山奇松》说课稿07-28

《黄山奇松》说课稿15篇07-28

松的作文400字三篇06-02

精选松的作文400字三篇05-19

【实用】松的作文600字4篇05-09

《冬天是个魔术师》优秀教案03-09

冬天小学作文05-18

冬天_500字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