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电脑棋手的教学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脑棋手的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脑棋手的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能对电脑产生兴趣,体会使用电脑的乐趣。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电脑棋手是怎样下棋的。
3、掌握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书写。
2、积累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文题目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儿电脑吧,那你们和电脑下过棋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和电脑下棋,同学们一定会感兴趣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学习会写的`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2)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
(4)理解词语的意思。
望尘莫及、规则、风度等词。
(5)扩展词语。
(6)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技、矛、规、虚。
学生练习书写。
3、学习会认的字
4、认读多音字。
应、着、重
5、积累词语。
从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词语,抄在本子上。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与电脑棋手下棋的过程。
3、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把自己用电脑的乐趣跟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
2、默读全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和电脑下棋的过程。
二、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读课文。
(1)读课文,画出喜欢的语句,并在旁边进行批注。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交流。
(1)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2)不理解的语句在小组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师指导。
三、朗读全文,交流体会
1、朗读全文。
2、、组织讨论。
(1)我与电脑下棋为什么能反败为胜?
(2)从我反败为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四、课外廷伸
1、交流用电脑的乐趣。
2、提出在使用电脑中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
五、板书设计
9电脑棋手
进行对话按下键钮
照棋谱走>败下阵来
走出怪棋>反败为胜
电脑棋手的教学教案2
设计思路:
《电脑棋手》是一篇科学故事。通过写“我”与电脑棋手下棋,几经失败,终于反败为胜,告诉我们只有认真观察,动脑思考,才能取得胜利。电脑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本设计一开始就出示“电脑”图片,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引出了课题――电脑棋手。再据题质疑:“电脑棋手怎样下棋?他的棋艺高不高?”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生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读文,画出成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意思;课后作业中摘抄喜欢的成语,有梯度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积累好词的习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激发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习惯。
2.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养成默读的良好习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认“棋、技、局、艺、莫、择、予、例、虚、排”等字;会写“棋、参、技、通、礼、答、艺、莫、按、违、规、予、虚、排、度”等生字;掌握“棋手、科技、通过、回答、棋艺、望尘莫及、予以、常规、虚虚实实、一排、风度”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和感悟,弄清楚“我”与电脑下棋能反败为胜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一)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请看!(展示课件第三屏)这是什么?对,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电脑。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认识这位特殊的棋手――电脑棋手。
(二)板题,读题。
(三)据题质疑。
1.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师生梳理:
(1)电脑棋手怎样下棋?
(2)他的棋艺高不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好自然段。
2、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
3、(展示课件第四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
4、识记字形。形近字比较:
棋()技()礼()
期()枝()扎()
答()予()度()
搭矛()渡()
5、指导书写。(着重指导“参、礼、规、予、度”几字)
6、说说“我”与电脑棋手下棋,感觉怎样?
三、按要求读课文,理解成语
1、多种形式轮流读课文,边听边用方框画出成语。
2.同桌交流所画出的成语。
3.(展示课件第五屏)多种形式检查成语读音。
4.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意思。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自知之明: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多指对自己的缺点很清楚。
电脑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教师巧妙地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贵有疑,有疑则思,据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识字、写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多种形式识记提升识字效率。这一步骤的设计既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又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
望尘莫及:远望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的灰尘,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无力追上。
毫不谦让:一点都不礼让。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办法。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山穷水尽:比喻陷入绝境。
四、解读据题质疑的问题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电脑棋手怎样下棋?他的棋艺高不高?
1.自己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在文中做好笔记。
2.四人一小组交流看法,相互补充。
3.小组汇报。
4.师生评议,梳理答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多形式复习会认、会写字。
(二)小组轮读本课出现的成语。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1―8自然段。
1.(展示课件第六屏)分角色朗读第1―8自然段,思考:下棋前,“我”与电脑棋手进行了什么?
2.指名回答,明确:下棋前,“我”与电脑棋手进行了“人机对话”。
3.通过“人机对话”,“我”对电脑棋手有什么感觉?(与电脑下棋,别有一番情趣。)
4.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人机对话”内容,感受与电脑下棋,别有一番情趣。
5.创设情境,现场利用多媒体当众与电脑完成“人机对话”,让学生身临其境。
(二)学习第9―12自然段。
1.(展示课件第七屏)分组朗读第9―12自然段。思考:下棋中,“我”违规了,它怎样?“我”失败了,它怎样?“我”下“怪棋”和胜利时,它又怎样?
(1)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并及时在书中画出写“我”与电脑各自表现的语句。
(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取长补短。
(3)小组汇报,师生互评,不断完善。
(4)分组分角色朗读写“我”与电脑各自温故才能知新,复习生字词有助于接下来的对课文的精读。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我”与电脑下棋的情趣。再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与电脑完成“人机对话”的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与电脑下棋的情趣,激起学习下文的兴趣。提出具体要求可以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保证阅读的效果。
2.(展示课件第八屏)出示第12自然段。
(1)齐读。
(2)探究:“我”为什么想到使用“怪棋”来取胜?
①自己思考,寻找答案。
②同桌探究。
③四人小组交流看法。
(3)深入探究:“我”怎么知道人们在编制电脑象棋的程序时,没有输入这样的“先例”?
①四人小组探究交流。
②小组汇报,师生互评,明确答案。
③指名回答:你受到什么启发?
(4)创设情境,现场利用多媒体让有一定棋艺的学生当众与电脑下棋,打破常规,出些“怪棋”模拟反败为胜情境。
三、拓展延伸
(一)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1)找好朋友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2)个别汇报。
(3)师生评议,共同梳理,点出中心:只有认真观察,动脑思考,才能取得胜利。
(二)交流用电脑的乐趣。
四、布置作业
(一)从文中摘抄喜欢的词语在《我的采集本》上。
(二)读一读有关电脑方面的故事书,和父母或同学交流一下用电脑的乐趣,把最有趣的情景写下来。
板书设计:电脑棋手
小心翼翼遵照老路――败下阵来
突破常规虚虚实实――反败为胜
【电脑棋手的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12-16
电脑住宅语文教案05-19
幼儿园教案:电脑03-22
《新颖的电脑》说课稿12-21
四年级语文上册《电脑住宅》教案12-06
电脑规章制度11-21
电脑销售的实习报告05-29
小学体育教学教案12-02
高一教学教案12-05
关于喜欢的教学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