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简单机械》复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简单机械》复习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背景和教学任务分析
《功和机械》复习是初三毕业学业考试第一轮复习中力学部分的最后一个单元内容,它主要包括功和简单机械两大部分内容。在历年的毕业学业考试中这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在6分左右,本章内容复习利用2课时,第一课时简单机械,第二课时功和滑轮组斜面轮轴,本节为第一课时,本课时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特点,通过学生生活经验,在情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复习本章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分类应用及杠杆平衡条件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回顾杠杆五要素从而分清省力和费力的道理。
2、利用典型例题理解各种滑轮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各种杠杆和滑轮的认识,体验物理知识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密切关系
2.感受生活中杠杆有广泛的应用,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的科
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区分不同类型的杠杆、理解各种滑轮的特点及应用。
2.难点: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作图。
四、学习资料和器材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尽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教学”作用贯穿课堂教学,通过自主参与、互助合作来巩固知识,通过“学案”尝试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将“简单机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进行系统复习,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质疑现象、解释规律、学会总结的能力和水平。
六、教学过程
【考点扫描】
一、杠杆平衡条件
(1)认识杠杆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_____________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_______________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________________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使杠杆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_____到___________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_____到____________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2)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读(量)出力臂。
3.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例式)
二、杠杆分类与力臂作图
1.杠杆分类
⑴.省力杠杆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
⑵.费力杠杆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
⑶.等臂杠杆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
2.力臂作图方法(步骤) :一找支点、二画线、三作垂线、四标臂
⑴找支点O ;
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画力臂(实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标力臂(大括号)。
三、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__杠杆(画出右图定滑轮的力臂)。
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 F_____G;若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或速度v /) ,重物移动的距离h(或速度v) ,则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动滑轮: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___________。(画出右图动滑轮的
【典例精析与方法归纳】
一、例题1(题目见课件)
[解析] D使杠杆转动的力称为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称为阻力,动力和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故此时动力是苹果对杠杆的压力,阻力是橘子对杠杆的压力,故D正确。
中考警示:(1)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而不是杠杆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二、例题2(题目见课件)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阻力和阻力臂大小不变时,要使动力最小,则对应的动力臂应最大。
技巧贴士:杠杆最小力的画法:
①使用杠杆时,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
②最长力臂的确定:
A.把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相连作为力臂时最长;
B.在滚动圆柱体时,把支点和圆心相连构成的直径作为力臂时最长;
C.对于长方体来说,对角线作为力臂时最长。
③根据支点位置(支点在中间二力同向,支点在一端二力反向)确定力的方向,过力的作用点垂直于力臂作出力即为最小力。
【热身反馈】(题目见课件)
【归纳总结】学生自己整理本章基础知识点
【《简单机械》复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汉语拼音复习教学设计06-27
复习课教学反思04-14
统计复习课教学反思02-20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04-12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8
《故乡》教学设计02-25
《勇气》教学设计01-30
《雷雨》教学设计02-01
名师教学设计02-07
《麋鹿》教学设计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