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08-15 09:33:3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⑵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⑶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加强环保意识,做珍爱家 园——地球的主人。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提高对元素 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⑷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3、情感目标

  ⑴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 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⑵通过对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 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珍爱家园——地球的主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自身素质等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其原则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文中安排了2个演示实验和1个家庭小实验,有很多内容与生活环境有关,再结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基础知识等实际情况,采用情境激趣法、随堂实验法、演示法、对比法、自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

  1、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在学习“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推写“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分析二氧化硫中硫元素 的`化合价及其在硫元素所有化合价中所处的位置,推出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和 还原性。

  2、对同类知识运用对比法,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通过二氧化硫与氯水的漂白原理、反应类型、稳定性、与品红溶液作用、与紫色石蕊试液作用等项目的对比,加深对二氧化硫与氯水等物质的漂白性的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程序

  ㈠新课引入

  先播放一段《酸雨》的教学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什么物质?它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它有哪些性质?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观看了录像后,容易回答出第一个问题,但不能回答出第二和第三个问题,让学生留下悬念,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注意力引向新课的学习。

  ㈡新课教学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①学生实验:将事先收集满SO2的小试管用胶塞塞好,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 SO2的颜色、状态,并闻气味。让学生回答并板书。

  ②利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得出SO2与空气的密度大小关系。

  ③学生实验:将另一只事先收集满SO2的小试管用胶塞塞好,发给学生,让学 生按课本【实验6—1】的方法完成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并 得出结论。让学生回答,教师说明并板书。

  ④通过上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变红”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判断是属于SO2 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引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 其原因,引出“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这一化学性质。边讲边板书。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⑴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①引导学生得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②根据“二氧化硫溶于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使水溶液变红,长时间放置后, 溶液又重新恢复紫色”这一事实,说明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进而说明“二氧化 硫与水的反应”的可逆性,并简单说明“可逆反应”的特征。

  ③复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④让学生判断“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分析二氧化 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在硫元素所有化合价中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得出二 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并引出“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这一化学性质 的学习。

  ⑵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

  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写出“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条件与反应的可逆性。

  ②讲述SO3的性质。

  ③简单说明二氧化硫还能与氯水、溴水、碘水、MnO4等强氧化剂,H2S等还原 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④演示:【实验6—2】,引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这一化学性质的学习。

  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①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漂白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 被漂白的物质又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②通过二氧化硫与氯水的漂白原理、反应类型、稳定性、与与品红溶液作用、与 紫色石蕊试液作用、等项目的对比,加深对二氧化硫与氯水等物质的漂白性的 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③提问学生:SO2能使溴水、碘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否表现了SO2的漂白 性。作出解释。

  3、二氧化硫的用途

  简单讲解。

  4、二氧化硫的污染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看录像。

  ②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评价二氧化硫,并指定学生分甲、乙两方对二氧化硫的利弊 进行辩论。

  ㈢课堂小结

  归纳本节书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好“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育学生要加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珍爱家园——地球的主人。

  ㈣布置作业

  P129 第五题。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和防止污染

  4、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实验结论分析能力

  5、通过so2性质及其对环境污染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人类家园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实验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知道硫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so2,二氧化硫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将具体学习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的用途。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演示]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装在六只小试管中的so2,分别交给六组学生,由学生观察总结so2的颜色、状态、气味(找学生回答: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是怎样的?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总结回答so2的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so2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小结]so2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在此复习标况下气体的密度计算方法,找学生书写计算式,并计算so2在标况下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相比较),易液化(沸点-10℃),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so2)

  2、化学性质

  [导入]刚才我们介绍了so2的溶解性,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so2,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验证一下:so2的溶解性以及溶于水后so2与水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

  [实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装在六只干燥小试管中的so2,和盛有适量水且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六只小烧杯,分别交给学生,由学生按照课本演示实验图6-2,分组进行实验。各组学生讨论,选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回答]可以看到,装有s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以后,①试管中的水面上升,②试管中的液体变成红色。

  [小结]现象①验证了so2的水溶性,现象②说明so2溶于水后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板书]⑴so2与水反应

  方程式:so2+h2o=h2so3(亚硫酸)

  [说明]h2so3是一种弱酸,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它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so2和h2o。该反应生成h2so3的同时,生成的h2so3又分解成so2和h2o,为可逆反应。

  [提问]可逆反应的定义是什么?再举一例说明可逆反应。

  [学生回答]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例如:h2+i2=2hi

  [提问]同学们请回忆,什么是酸性氧化物?观察在该反应中so2的作用?

  [学生回答]酸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小结]so2是酸性氧化物,是h2so3的酸酐。

  [导入]我们知道,硫的最高价态是+6价,最低价态是-2价,在so2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因此,so2既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又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例如,so2与o2在一定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so3,so3也会分解成so2和o2。

  [板书]⑵so2与氧气反应方程式为:so2+o2=so3(可逆反应)

  [说明]so3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晶体,熔点(16.8℃)和沸点(44.8℃)都较低。so3与h2o剧烈反应生成h2so4,同时放出大量的热:so3+h2o=h2so4。so3是酸性氧化物,是h2so4的酸酐。工业生产上,常利用上述两个反应制造h2so4。

  [实验]取出事先准备好装有so2的六只干燥小试管和盛有品红试液的试剂瓶,分别交给六组学生,分组动手进行so2漂白性实验(教师演示:向装有so2的的试管中滴入品红试液,振荡,观察品红溶液颜色的变化;给试管加热,如课本图6-3,观察溶液发生的变化)。

  [板书]⑶so2的漂白性

  [学生回答]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品红溶液滴入装有so2的试管中后,振荡,品红溶液颜色逐渐褪去。当给试管加热时,溶液又变成红色。

  [阅读]课本131---132页,考虑以下问题:

  ⑴so2的漂白原理?

  ⑵与hclo、na2o2、o3、h2o2、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有何不同?

  ⑶经阅读课本,so2还有什么其它的用途?

  [说明]⑴so2的漂白是由于它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正因为这种无色化和物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分解为原来的有色物质,从而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因此,so2的漂白是暂时性的。例如:用so2漂白过的草帽日久天长又渐渐变成黄色。

  ⑵cl2、na2o2、o3、h2o2的漂白均是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是永久性漂白。

  ⑶活性炭的漂白是将有色物质吸附在表面,发生物理变化,其余均是化学变化。

  ⑷此外,so2还能够杀灭霉菌和细菌,可以用做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⑸so2与品红的反应可用来鉴别so2。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导入]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so2的性质及部分用途,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132页,了解so2对于空气的危害及酸雨的形成,并讨论我们该如何评价so2?

  [阅读]课本132页第二部分,总结so2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小结]1.so2能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使人死亡

  2、酸雨的形成:

  空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成为酸雨(如课本图6-4),酸雨的ph<5.6。正常的雨水由于溶解了co2形成弱酸h2co3,ph约为5.6

  3.so2的来源:

  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如煤),以及含硫矿石(如fes)的冶炼和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等产生的工业废气。

  4、净化和回收

  由于so2有毒,无论工业制取还是实验室制备或使用so2气体,多余的气体必须吸收处理,以免污染空气。

  [练习]

  1、某强酸性的无色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no3-、al3+、k+bmno4-、k+、na+、cl-

  ck+、so42-、co32-、na+dna+、so32-、k+、cl正确的是

  a只有还原性b只有氧化性

  c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d既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

  3、区分so2和co2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a澄清石灰水b石蕊试液c品红溶液d氯化钡溶液

  课后习题:

  一、填空

  [作业]

  1.课后习题:

  二、选择题;

  计算题第1小题

  2、课下讨论:课后习题

  读书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优秀10-16

gkh教学设计优秀11-20

《咏柳》教学设计优秀03-19

穷人优秀教学设计02-29

《墨梅》教学设计优秀11-24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07-12

中班优秀教学设计12-19

莫高窟优秀教学设计08-06

金钱的魔力优秀教学设计02-18

《给予树》优秀教学设计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