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和蝙蝠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5 09:34:4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雷达和蝙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雷达和蝙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雷达和蝙蝠教学设计

雷达和蝙蝠教学设计1

  《蝙蝠与雷达》一课,有效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视野的扩大,动画、图像、声音等媒体的参与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加强了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有效迁移,使学生在观察、想象、语言、思维等方面获得有效的训练,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教学准备】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______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______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______

  二、拓展延伸

  1、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

  三、写生字词

  1、认读生字

  2、提出难写的字

  3、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给生字组词

  5、抄写生字词。

雷达和蝙蝠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科学知识的课文,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使飞机能安全地夜航。

  文章一开头描述了飞机夜航的情景,通过设问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反复三次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然后讲科学家终于揭示出蝙蝠夜间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后介绍了雷达导航的原理,圆满地回答了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教养目标:

  (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爱科学的兴趣,养成为科技事业而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3、发展目标:

  知道人类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三、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四、教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

  1、教学方法:情感教学法。

  2、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情景激趣,揭示目标。

  1、复习第一段。

  2、播放有关录象。

  3、质疑揭示目标。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并思考: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哪个词最能概括这种飞行的特点?

  (2)理解重点句: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四人小组自学。

  (2)汇报交流。

  (3)引读: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录象,并思考: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探路的?

  (2)指导朗读。

  (3)理解重点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4)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根据思考题自学。

  (2)师生共同板书。

  (3)看录象。

  (四)总结。

  (五)扩展。

  (六)质疑。

  (七)作业。

  板书设计:

  18蝙蝠和雷达

  嘴

  (研究)蝙蝠障碍物

  耳朵

  (启示)

  天线

  (发明)雷达障碍物

  荧光屏

雷达和蝙蝠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具准备:

  自制软件、鹏博士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

  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

  3、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

  5、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二)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朗读全文。

  二、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三、练习造句。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2、读读句子。

  3、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书面造句。

  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3遍。

  板书设计:

  7蝙蝠和雷达

  课后小记:

【雷达和蝙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04-17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04-17

关于蝙蝠和雷达教案集锦5篇04-25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6-01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03-17

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11-29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05-20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06-25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