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12-30 09:19: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九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说课稿模板集锦九篇

说课稿 篇1

  《白鲸得救了》是二年级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主要讲了白鲸遭遇危险后,人们想方设法全力抢救,最后,终于使白鲸转危为安的动人故事。本单元要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为了有效落实本单元的阅读训练目标——逐步培养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并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我确立了以下学习目标:

  1. 在阅读中识记生字“顽、股、堵、拼、嘶、附、惧、迹”

  2. 能正确朗读课文,感情朗读重点句

  3. 学习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的阅读方法。

  4. 了解白鲸是世界珍稀动物,体会人们对白鲸的爱护,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这样确定学习目标,使传授知识与培养学学生阅读能力紧密结合,互相渗透,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堂课我以体会:白鲸遇难时的绝望,理解为什么白鲸得救了是一个“奇迹”?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我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为主线,让学生在课堂中边阅读边思考,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感悟习得。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程序:

  一. 开门见山 揭示课题

  开门见山,引出白鲸,知道白鲸是世界珍稀动物。

  二,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分成了两步,带着问题看课文媒体,自由读文,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

  三. 细读课文 感悟理解

  在这一环节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三方面:

  1. 识字和阅读教学相整合,自主识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但由于二年级的教学重心已由识字向阅读过渡,本班学生生字自学能力较强,因此,教学时生字没有必要逐个教,主要通过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让他们自主学习。另外,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把识字与学习课文相结合起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因为,学生一次次读句子、读课文的.过程,也是对这些生字认知的过程。如:学“嘶”时,在学生充分朗读句子的基础上,听听白鲸的嘶叫声,再说说白鲸好像在嘶叫什么?从字到词到句,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 品位语言,读中感悟。备课时,通过反复思考,我觉得“白鲸遇难和得救”两块内容,如设计成“白鲸怎样遇难?怎样得救?”往往会造成故事情节分析讲解,忽视语言训练。依据“语言能力的提高要通过习得途径即大量的语言实践”的认识,我主要抓住“绝望、奇迹”两个词,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接触语言,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的情感也有层次的递进,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如:理解“为什么说白鲸得救了”是一个“奇迹”?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所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我并不急于要学生获得结论,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默读思考、启发诱导他们逐层剖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能深层次的理解“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我设计一个帮助学生理解的问题:读读三、四节找找从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人们在千方百计营救白鲸?为突破教学难点起了关键作用。在充分的思考、讨论、朗读过程中 ,最后,通过和学生一起整合奇迹发生的过程边用箭头在板书上标示,使学生对奇迹发生的过程有个更为系统、更为合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阅读中感受到白鲸遇难时的绝望,感受人们千方百计营救白鲸的这种真挚感情。另外,在这一环节中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我还注意了以下几个环节:

  ①朗读指导,通过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理解让学生在朗读中悟出情感,得到体验。

  ②注意取舍,突出白鲸遇险后的“绝望”感,体验白鲸得救是一个“奇迹”。

  ③充分借助媒体,帮助学生进入文本,激发学生情感。

  3. 激发兴趣,给学生提供想象、说话的机会。作为教师,有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让课堂“活”起来。低年级学生具有爱想象、好表现的特征。课堂中,我有计划的为他们提供了想象、展现的机会,为他们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如:听听白鲸的叫声说说;白鲸在嘶叫些什么?回归整体时说说:回到家乡会对亲人说些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借助想象、自由发表意见、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总之,本课的教学我主要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情感需求来进行教学设计,在为学生提供自主与合作学习平台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这一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我真的很快乐》本课是北京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让学生们感受“我真的很快乐”学会表达“我”为什么很快乐!

  说目标:

  1.朗读课文,A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BC生在教师和A生的帮助下能通读课文。学会背诵课文。

  2.结合儿歌的内容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我”为什么很快乐,体会我上学是高兴的心情,并会用“快乐”说一句完整的话。

  说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读出真情,关注全体。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为什么很快乐。

  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确学习目标:我们来学习这一课的生字,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二、自学新知。

  生自学生字表中的`生字。

  1、读准音:生自由读一读书中表中的生字。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

  2、识词义:在课文中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词语和句子。读生卡片后面的组词。

  自己再组一到两个词语。写在后面。

  3、认字形:

  看书中的笔画跟随,书空。

  认真看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笔画与格之间的联系。

  在田格中练习写一遍这几个生字。

  4、归纳生字特点:

  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在下面画-----

  找出上下结构的字,在下面画~~~

  找出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下面画====

  想一想,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三、汇报结果:

  1、指名读字音。

  2、指生组词,说出读语意思。师板书词语。

  3、指生说出哪个字最难写,你是怎么记住的?(字形,占格方法)师重点指导。

  4、生在田格中再写一个生字,和前一个比较有什么进步。

  5、师在小黑板上范写生字,生再字一遍,比较有什么不同。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作业:

  在田格本中写生字。

  读熟组词。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说课稿 篇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将两者统一起来呢?就必须加强对语言的训练,通过对外在的语言的“诵读――品味”,来“感悟”文学作品内在的形象、意境等。而新的课程标准,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现就《爱莲说》的教学,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说教材。

  《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文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和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并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二、说教法:

  ●诵读法。由于本文是文言文,文章简短,意境优美,富有韵律。

  ●点拨法。对于学生来说,文章中有些字词是不能理解的,就需要教师的点拨。

  ●传统的诵读与现代多媒体的结合。由于学生的年龄关系,在诵读的基础上,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

  对于基本的文学常识(如作者、关于“说”,对文章字词的疏通,对文章的基本理解。

  ● 合作学习:

  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由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来完成。

  ● 探究学习:对于课文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莲花”与“君子”的关系,作者的思想,托物言志的写法等)

  四、说教学的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播放多媒体课件,可以一开始把学生带入情感高潮,在最短时间内,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

  (二)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内容:

  1、什么是“说”?

  2、了解作者的情况。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读。

  4、看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同时画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

  5、学生译读课文,解决重点词句。(幻灯片展示,学生对照理解)

  (三)、合作研讨:

  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这一阶段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研讨的内容:

  (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

  (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多媒体展示:“莲花”与“君子”的联系。

  (3)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点拨:

  (幻灯片展示)

  文章结尾的几个感叹句怎麽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诵读理解)

  (四)拓展练习:

  以“我爱 ,因为它 ”说一句或一段话。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翻译语句 2、背诵、默写课文 3、完成课后问答题

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1、会在word中插入图片,并设置图片的版式、调整大小、会移动位置。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设置图片的版式、调整大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一班的学生要举办一个诗集展,他们自己动手用word精心编辑了图文并茂的诗集作品,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课件展示)

  师:这些诗集漂亮吗?你想自己动手制作这样图文并茂的`诗集吗?今天,我们学习“给诗集配画”,也就是在word中插入图片。——板书课题。

  二、 新授:

  活动一:插入一幅图

  1、 师:其实,在word中插入图片一点都不难,请同学先试着完成任务一。

  (课件展示:任务一,插入一张图)

  师:在动手之前,老师有几点小提示,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课件展示:温馨小提示)

  2、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结果:请一位学生上台操作。

  师:谁上来边说边演示你是怎么做的?

  3、 教师小结。

  活动二:自主探索:设置图片的版式、调整大小、移动位置

  1、 师:通过任务一的操作,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真强,现在老师出一个难题考验你们,你们有信心通过考验吗?

  2、 (课件展示:任务二,帮小兔子回家)

  师:在操作之前,我们先看看老师给你们的几点小提示,请一位同学大声读一读。

  3、 (1)、小组合作

  (2)、小组汇报:上台演示。

  (3)、教师小结。

  休息1分钟(听音乐、活动手脚)

  师:接下来,让我们在1分钟的时间里,伴着轻柔的音乐闭上眼睛,按摩下你的睛明穴,也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伸伸手,踢踢腿。

  活动三:综合练习:排一份美观的诗集

  1、 师:艺术节快到了,学校要举行一次诗集排版比赛,你想拿第一名吗?老师在“百宝箱”—“参赛作品”中准备了几份只有文本的诗集,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内容,给诗集配上合适的、漂亮的图片。给你们15分钟的操作时间,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如果你认为“图片素材”文件夹中没有你想要的图片,可以上百度图片搜索。动手展示你的实力吧!

  2、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 作品展示、点评。

  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怎么样? 请一位小伙伴点评一下吧。

  谁来评价一下这份作品?

  三、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word 中插入图片,并学会了设置图片的版式、调整图片的大小等操作,同学们能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一份份搭配合理,版式美观的诗集,你们做得真棒。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剪花边》这节课,是浙美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的第四课,在《彩蝶飞飞》一课之后,属于新课标划分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掌握了对称的剪纸方法来剪蝴蝶,从而为剪花边作好了铺垫,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使二年级小学生能通过亲手实践,初步掌握剪纸的几种基本方法。本课以学习简单的花边图案的基本知识和剪花边的方法为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追求花边图案的组合并用剪好的花边纹样美化生活。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一下四点:

  1、认知目标:通过寻找和欣赏生活中的花边,来了解花边的用途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用折、剪的方法剪几条漂亮的花边,并能将它们美化、装点在教室里,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欣赏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剪花边体验剪纸的乐趣,体现了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的情操。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乐于创造、敢于表现的精神。

  三:说学法

  低年级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重在学生的动手参与,示范少而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剪花边的方法。

  四:说过程

  花边,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案,儿童可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创作自己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花边。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通过师生一起“寻找花边——学剪花边——设计花边——应用花边”的步骤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同学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第一部分:寻找花边

  通过礼物导入,直观的引出本课的主角——“花边”实物,加强学生的认知。学生对于花边,看到过,但不一定能直接确定及命名,通过“寻找花边”,发现身边的“花边”,了解花边的'实用性的同时,观察、比较,再次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花边”,认识花边——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相同图案、重复排列,感受花边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花边的作用: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第二部分:学剪花边

  通过前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花边”,在学剪花边的步骤开始前,我有意出示了一条自己事先做的“花边”,引出今天的任务——剪花边。同时,在本课的设计中,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应用之前所学的相关内容,了解美术课程安排的连贯性,我还有意提起了《手拉手好朋友》一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方连续”的概念,并学会区分。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我也有意出示了错误的方法,请求学生的帮助,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正确的做法:

  (1)画。判断,这三种画法哪个正确?

  (2)剪。注意:花边左右或上下的连接点不能剪断,剪时注意安全。

  (3)对称剪纸法。

  进而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第三部分:设计花边

  通过更多的“花边”作品的欣赏,增加学生的设计灵感,并通过教师语言:看了那么多小朋友剪的花边,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试试了?来调动起学生制作的积极性,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快乐的动手,将纸条变成一条条美丽的花边,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体验美术课所带来的快乐。

  第四部分:应用花边(作业展评、拓展)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起到积极地作用。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将学生制作的花边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并鼓励学生一起动手,通过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其中一条,开展自评与互评的评价环节,让学生认识自己制作的不足之处及好的地方,与此同时,感受“花边”的美。在本课的最后部分,我结合第一个环节中提到的花边的实用性,提议学生将自己剪的花边应用到生活中去,装饰、美化自己的物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发现美、创作美,并能很好的运用美。

说课稿 篇6

  尊敬的王教授,各位校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西青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曹敏,今天我说课的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开篇课《识字三》第一课时。我主要从:说教材 说学情 说模式 说过程,说评价 说开发 说反思这八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包括五个方面内容:课文所处位置地位作用,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编者意图,教学目标。

  1. 所处位置地位作用。

  《识字三》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意在培养孩子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而本课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优美的词语可以使学生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发起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2. 主要内容

  《识字三》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文章的语言优美,如“和风细雨”、“鸟语花香”、“万紫千红”、“山清水秀”等,学生虽然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但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电视、图画等媒体已有了感性的认识。

  3. 主要特点

  《识字三》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4. 编者意图

  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对子,喜欢这种形式,并产生收集对子的愿望。二是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三是激发识字兴趣,学会灵活运用识字方法识字。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雾、霜、朝、霞”等13个生字,会写“秀、香”2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对子的特点、认

  识认读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会认“雾、霜、朝、霞”等13个 生字,会写“秀、香”2个字。

  能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对子的特点和趣味。

  二、说学情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生活经验有限,但课文描绘的自然现象孩子们都见过,非常贴近学生实际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感知。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刚刚步入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来说,虽然他们的识字量还不大,但在我校进行的海量识字实践中已经掌握了识字方法,并能在集中识字中进行灵活的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归类识字。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引导学

  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进行识字,积累优美词语。

  三、说模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认为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多年的课改,我校总结出了符合我校特点相对统一的“自主、合作、探究、多元”的教学模式。

  结合我校的阅读教学模式,我再识字教学中逐步形成:情境导入,明确目标——整体感知,自主识字——互助合作,熟读成诵——指导书写,学以致用——随文拓展,积累升华—达标测评,课堂小结的教学模式

  四、说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模式,本节课我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初读课文,自主识字——交流方法,熟读成诵——互助合作,了解特点——自主观察,指导写字——拓展延伸,积累升华.) 下面我将说说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做法;

  一.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用课件引入情景:播放与课文相关的优美的大自然景物图片进而了解本单元主题,自然导入新课.亮出本节课 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诱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饱满热情。上课伊始,让学生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本组教材的兴趣,而且能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全文。

  2.同桌互相读课文。

  3.认读生词,结合图片理解。(出示课件)

  4.认识生字:带拼音读随机认读。

  设计意图: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定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手做,积极参与探索,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和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交流方法,熟读成诵.

  1.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指名汇报。

  2.运用方法拓展识字。

  3.开展不同形式的比赛巩固识字。

  4.回归课文,快乐识字。

  设计意图: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独立识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通过小

  组交流使获得的知识与同学共同分享,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最后把识字融入到阅读中,伴随着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识字。

  (四)互助合作,了解特点.[6分钟]

  1、合作交流了解特点

  2.看图猜课文,加深感悟

  3、多种形式朗读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中自己感悟对子歌的韵律,并在互相交流中主动探究对子的特点,从而激发对对子的兴趣。同时把文字转化成画面,再把画面凝练成优美的文字,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和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与作者和文本产生了共鸣。激发读书兴趣,巧妙地理解了文本。

  (五)自主观察,指导写字[10分钟]

  1.看

  2.说

  3.写

  4.评

  设计意图:学生仔细观察汉字,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情况,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字的规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尤其交流写时应注意什么,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为写夯实了基础。

  (五)拓展延伸,积累升华.

  1.回归整体,再读课文

  2.积累对子,激发兴趣

  3.仿照文本,自由创作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再次感知了对子的特点,而且通过故事和自由创作激发起积累对子.创编对子的兴趣。

  五、说板书:

  设计意图:以知识树的形式设计板书简明扼要,突出了内容与方法,使学生思路清晰,便于理解和积累。

  六、说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1、在学生回答问题环节采用教师表扬激励性的评价。

  2、在学生朗读和写字环节,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3、在小组交流的环节,对小组进行了评价

  七、说开发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结合课文内容,开发了文本资源。

  2.搜集图片、音乐资料,开发了课外资源。

  3.运用方法拓展文本资源。

  4.积累对联,丰富了文本资源。

  八、说反思

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登上地球之巅》是初一新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以“探险”为主题编排的,第一篇是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讲述的是探险家斯克特等人南极探险归途中全军覆没的壮举;第二篇《荒岛余生》讲的是鲁滨孙荒岛求生的故事。这些有关探险的课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登上地球之巅》是郭超人写的一篇新闻报道。作者作为当年的随队记者,真实的纪录了1960年我国登山队员历尽千辛万险第一次从珠峰北坡登上地球之巅的经过。课文节选的是王富洲等四名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感人事迹。读这篇真实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报道,我们不能不为英雄们的精神而感佩,不能不为英雄们的人格而震撼!在飞鸟不至的地球之巅,在千年冰雪、万丈巉岩的珠峰之上,在英雄们面临生与死的抉择之时,我们真正懂得了神圣、伟大与崇高的内涵。是的,这篇用生命写成的英雄的故事,这次以生命完成的人类的创举,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辉,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登山英雄们勇于探险的'精神、敢于奉献的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的绝好教材。而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使这篇报道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根据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快速默读,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是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阅读,感悟登山英雄的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也应是教学的重点所在。

  教学难点

  揣摩重点语句,体会环景描写的作用以及学习课文详略得当、选材典型,表达方式多样的写作技巧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速读课文,抓取主要信息感书课文内容,把握主旨。

  赏读精彩语段,感悟英雄精神。

  学习写作技巧:选材典型,环境描写,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1课时

  预习指导

  1. 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生字词,注音释义

  2. 浏览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珠峰的经过。

  3.提出疑难问题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记得诗人汪国真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远方,是一个迷人的梦,或诱惑于美丽,或诱惑于传说。。。。被称为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就以其神奇的魅力诱惑着无数的勇士一次次的攀登不止。“为什么去登山?因为山在那里。”这就是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名言。1924年,马洛里尝试从珠峰北坡登峰,却一去无踪。1960年5月24日,中国登山勇士终于将五星红旗插上珠峰,完成了从北路登峰的创举。今天,让我们再次回首那震撼人心的日子,瞻仰英雄们的风采吧!

  出示有关珠峰及登山队员登山的图片,营造情境。

  二、感知入情

  1.指导速读方法,让学生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概述内容,把握主旨。

  检测速读效果:科文写了哪些人的感人故事?最令你感动的人物是谁?

  2. 合作探究

  登山队员在突击登峰遇到的致命困难有哪些?

  你认为登山勇士成功登上地球之巅的原因有哪些?

  三、赏读移情

  1.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些语段?请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研读课文,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同身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为登山健儿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乐观精神而感动。

  2.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以上问题通过读文探究,小组讨论,使学生明白文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了气氛,使读者身临其境,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英雄气魄。使学生懂得写景是为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服务的。

  四、小结——你认为本文有哪些写作技巧值得你借鉴?

  1.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2. 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

  小组交流,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拓展激情

  40多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英雄而今已年过花甲,他们的近况如何呢?大家一定和我一样关注他们。请看——英雄访谈

  出示有关图片及文字材料,让学生了解英雄们的有关情况,更增敬慕之情。

  六、写作练笔——请以“感动”为题,抒写你本节课的所闻所感。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写激情。

  (板书设计略)

  注:没有新作,发篇旧作吧。这是四年前参加新课程改革说课比赛时的稿子,反思旧时影子,感觉出当年改革的激情,也发现了教学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注重用语文的理念教语文,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反观过去,会看到自己在成长!

  朋友,清明节放假,我要远行,暂别朋友。

  祝假日一切都好!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4册第五课快乐的舞蹈中的歌曲教学《金孔雀轻轻跳》。

  2、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节拍为2/4拍,一段体结构,属五声F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节奏舒展,多在XX XX| X-|为主的节奏中以三、五度跳动进行,自然,流畅,好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3、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探究孔雀的同时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知识与技能:感受傣族风情,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演唱《金孔雀轻轻跳》。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孔雀的美。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傣族的风情,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难点: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和从容的步态;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5、教学准备:

  图片、打击乐器、音乐、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三、说教法

  1、情境导入法:学生听《火车开了》以旅游的形式和老师一起跳起来,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整节课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2、旋律模唱法:教师分乐句弹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学生用“la”音模唱出与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又能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

  3、手势感受法:为了突破歌曲的难点,最后两乐句在音高上不同,我采用了孔雀手势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认识化难为易,也体验到音乐课中的趣味感。

  四、说学法

  1、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重在让学生通过闭目聆听音乐,从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再

  跟琴模唱找出歌曲较难唱的乐句,分析视唱化难为易,最后亲自尝试,完整并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群体合作法。在创编舞的过程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互相帮肋、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发挥其群体力量,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达到共同提高。

  五、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音乐常规

  学生《火车开了》以旅游的形式和老师一起跳起来,营造了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猜谜的形式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一首关于孔雀欢舞的歌。

  3、新课学习

  (1)、介绍傣族的风情

  (2)、学习歌曲: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接着老师用琴声带领学生用“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两乐句:“6 33| 12 2| 16 12| 2 -|”和“6 33| 12 2| 31 61| 1 -|”。

  (3)、按节奏读歌词,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理解歌曲,简述歌曲大意。

  (4)、难点乐句教学:请学生试着打一下两乐句的节奏。两乐句旋律上的不同主要通过孔雀手势法来感受。这样充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5)、大胆尝试,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在熟悉节奏旋律后,解决了难点的基础上,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已是轻松自如了。在此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齐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个别演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

  (6)、成立简易乐队。在唱好了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用一些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利用碰铃、响板为歌曲伴奏。老师用碰铃示范,碰铃主要用在打击长音处。学生分组练习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伴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

  (7)、创编活动: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然后重点把傣族的几个基本动作给学生示范一次:孔雀鹤立、孔雀开屏、傣族舞语汇,鼓励学生三五个一组,互相启迪、创作,老师指导、观察,请一些创编的好的同学在前边来表演,音乐再次响起,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整节课都让学生处于愉悦之中。

  (8)课堂小结:从歌声中我们可以看出傣族人民不仅喜欢唱歌跳舞,而且他们与小动物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可见他们很爱小动物。希望我们的小朋友们也能够和大自然中的动物和平相处,好好的爱护和珍惜我们的动物朋友。

  六、说预期效果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傣族风情,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90%的学生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80%的学生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孔雀的美。

说课稿 篇9

  本说课稿共包括了教材分析、教学程序设计、和教学体会三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及本节的地位与作用。

  《电功和电功率》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在这一章里,讲述了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电功和电功率),一个重要的电学定律(焦耳定律),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不仅要综合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力学问题(如本节中的功);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节课都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了知识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所讲的电功,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是对初二功的知识的延续,而且也是后面继续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更广义的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所以无论从大纲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的电流做功形式。

  (2)掌握电功的公式W=UIt

  (3)知道电功的单位。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思想目标: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

  3、重点与难点。

  作为一节概念课,从概念的建立到运用都很重要,而且大纲对电功的公式要求到掌握的层次,所以把电功的概念和公式作为本节的重点。另外以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很难独立地研究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必须通过教师适当地点拨才能完成,所以把实验探索过程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程序设计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物理概念课的一般授课流程都分以下三个阶段: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了一个实物(电能表)和一个实验(电动机提升重物)引出电功这个概念,这样引课会使学生感到电功这个概念并不陌生,而且与学过的知识(机械功)也有联系,同时也为最后揭示电能表的应用打下了伏笔。

  接下来是概念的形成阶段,这是本节的核心,在分析电功的实质时,我强调电流做功要引起各种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热、发光;或发生化学反应等等。通过实验、微机模拟等手段,让学生知道电流做功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内涵,却掌握了电功大部分外延。

  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由于书中的实验可见度和成功率都很低,既然是定性研究,我就用电流通过电灯做功来代替通过电动机做功,利用电灯发光来增加感性认识,利用投影电流表和电压表来增加可见度,并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另外,在实验中我注意了研究方法的渗透,即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还通过微机动态显示研究电路的过程,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包办,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电能表的教学中,由于实物太小,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所以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使电能表的数字跳动和旋盘转动一目了然,直观而有效。最后介绍一度电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渗透节能意识。

  为了巩固电功的概念,我设计了一组程序题,通过这组由浅入深的形成性练习,使学生对电功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第五题的训练(练习题另附),目的是提醒学生不要孤立地分析某一个因素,更不能顾此失彼。

  小结中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三个方面总结,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概念的认识为主线,运用实验、微机等多种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渗透方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

  三、教学体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在先物理思维,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的教育。

  2、这节课的内容,表面上看较简单,学生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备课时我发现了两个疑点:一个是从力学的功过渡到电功;另一个是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这两点都不能用扩展知识的办法来解决,所以我便着重从现象的分析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扩展知识的外延,至于其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中和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细、过深。

  3、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渠道,从引入新课到课后小结,我都尽力设计适当的问题,创造物理情境,并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说课稿】相关文章:

《蜜蜂》说课稿06-26

《比尾巴》说课稿06-27

画风说课稿06-27

《掌声》说课稿06-27

草原说课稿06-28

《孔乙己》说课稿06-29

《穷人》说课稿06-30

《心声》说课稿06-30

《口技》说课稿06-30

《风筝》说课稿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