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说课稿

时间:2022-07-26 08:23:5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平抛运动》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抛运动》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抛运动》说课稿

  《平抛运动》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比较丰富,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什么叫平抛运动,提出了探究的问题: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探究的过程既有实验现象的观察。又有分析、推理的过程,还将实验现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探究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4.会用平抛运动解答有关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1.利用已知的直线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2.平抛物体探究实验中突出了“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情景培养学生关注物理、关注生活的意识,并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爱物理、爱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得出过程。

  二、学情分析

  深入的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⑴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⑵学生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景创设教学法

  学法:以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教是为了不教,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作如下的xx。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组织活动

  设计意图

  ㈠

  情景创设

  引入课题

  创设情景: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空投物资;(视频)

  引问:请同学描述上述物体运动的轨迹和运动性质

  (演示i)用力弹一下放在桌面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让同学观察小球离开桌面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重复两次让同学们能够清楚地观察。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球为什么会做曲线运动呢?

  情景创设教学法:

  从生活情景中构建物理情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物理的习惯,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

  ㈡

  交流与讨论及猜想

  接着说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在观察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发现小球在水平向前动的同时,在竖直方向上有下落的运动,那么,这两个方向上运动只具有什么特点呢?

  猜想: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

  《平抛运动》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平抛运动》。

  一、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

  《平抛运动》是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的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三节。

  纵览整个教材结构,我们不难发现:在前几章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直线运动,在本章之后,安排的是曲线运动。显然,本章在整个教材结构中承担了由“直线”向“曲线”过渡的任务,同时呢,作为本章最主要的一节,《平抛运动》所介绍的知识也是相当重要!“平抛物体的运动”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实际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章内容中有两条涉及到本节内容。其中的第1条:“会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第4条:“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两个条目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节后能知道平抛运动的定义,会对其进行分析,掌握它的规律,并能联系生产与生活。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知道可以用它对曲线运动进行研究。而且,我的学生只是高中一年级,单纯的概念在他们看来很是枯燥,而游戏和实验却能引发他们极大的兴趣。所以本节课就是要用游戏—实验—探究—游戏的方法来分析平抛运动。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乐趣,真正理解合成与分解的意义,切实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二、总结三维目标、重点、难点

  通过以上对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及重点、难点总结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准确说出平抛运动的定义

  (2)能够用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并总结规律。

  (3)能够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熟练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研究精神。

  (2)增强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

  4、重点:

  如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并认识其规律。

  5、难点:

  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三、确定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解决本节的重点、难点,我计划在本节课使用如下教学方法:

  在介绍概念时,采取从实例到抽象的方法。在教授平抛运动的规律时,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知识分析实验。因为本节课面向高一学生,他们对于实验还是很有兴趣的,用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探究过程中,我还会向学生渗透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亲身研究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发现规律。从而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有效教育是通过老师组织和学生参与来实现的,物理教育更是如此,所以根据本课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我将学生分为四大组,十二个小组,将本节课中的三大环节、问题的归纳与总结及涉及到的两次游戏都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四、进行教学设计

  以三维目标为方向,解决重点难点为核心,教学方法为基础,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了如下设计:

  第一环节:复习—提问,投弹游戏。

  这一环节大约需要5分钟。

  在本环节,我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两个知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以及物体作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条件。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本节课所需的基础知识,为接受新知识做好准备。

  接着要求三个同学代表来玩飞机投弹游戏,通过此游戏,一方面激发的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把学生的注意力会迅速的集中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上来,同时由于学生还没有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命中率比较低,因此学生会带着强列的求知渴望来学习本节内容。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大约需要30分钟。

  第一部分,讲解平抛运动的概念。

  我会引入以下事例:网球被水平拍出后在空中的运动,弹弓水平发射弹丸,弹丸在空中的运动等。并且提问: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

  我会引导学生从受力与运动的关系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特点、条件和运动性质,培养学生从实例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第二部分,总结平抛运动的规律。

  在这一部分,我会用平抛运动演示器做演示实验,同时,用数码相机对实验过程进行连拍。实验结束后,用Photoshop将得到的数码相片合成,马上就能得到频闪照片,可以用投影仪投到屏幕上,展现给学生。这就是全部演示过程。

  在演示之前,我会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和频闪照片,演示之后,我会进一步指出,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就是要确定该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以提问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问题1:怎样研究平抛运动?

  预测的答案: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解

  问题2:为什么要分解?

  估计学生的回答会有以下几种:

  回答1、分解是研究复杂运动的基本方法。

  (只是照搬了我的说法,没有回答分解的原因)

  回答2、书上就是这么分解的'。

  (机械地照搬课本,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仍不知其所以然)

  回答3、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是正交分解,有利于计算。

  (正交分解确实有利于计算,但分解的意义不止于此)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接着提出问题3.

  问题3:分解的依据到底是什么?

  我会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还能用一维坐标描述平抛物体的运动吗?②平抛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如何?③分解后分运动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④分解是否让研究变得简单?

  经过上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一般会得到他们自己的结论,我再进行总结:

  把平抛运动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分运动,相当于采用二维坐标来描述平抛运动;根据受力特点,分解后两个分运动都是直线运动,很容易进行分析。先通过分解将复杂的运动变为简单的运动,再通过合成解决未知的问题,这种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讲到这儿,再引入平抛运动的规律和公式,那就是水到渠成,易如反掌!

  通过实验与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在接受重点难点时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思考与讨论,将新知识带来的困难化为无形,相反,使知识本身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学以致用

  本环节大约需要10分钟。

  为了解决前面飞机投弹问题,我将用幻灯片展示例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加深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并规范解题格式。通过理论计算后再让学生玩游戏,学生就会做到百发百中,通过游戏,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五、板书设计

  接下来,说一下板书设计。(见幻灯片)

  六、反思与感想

  最后,再说一下我在准备这堂课时的一些感想。本节课主要是围绕平抛运动的概念和规律展开的,而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让学生不是机械化的记住,而是真正理解其实质所在,所以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由现象到本质的理解过程,突破本节的重点难点,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完成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目标。

  正如陶行之所说: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他们的嘴,使他们能说。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物理活动成为学生想象探究的蓝天,成为学生培养创造能力的晴空,只要实现这一点,还愁创造不出美丽的彩虹吗?我的说课完毕,恳请各位专家对其中的不足之处予以指正。谢谢!

  《平抛运动》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高一新课程必修2第一章《抛体运动》的第3节。本节课是曲线运动的一个实例,《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是“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平抛运动》这一节课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际应用和延续;同时也为研究斜抛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等奠定基础。

  教材对《平抛运动》的处理分为三个层次:

  (1)通过对生活实际现象的分析,建立平抛运动模型;

  (2)通过实验方法和理论(动力学)探究找到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方法——分解为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化繁为简);

  (3)通过数学和物理已学知识(直线运动规律、合运动与分运动关系)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且能够运用该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这样安排,强调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突出了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

  二、学情分析

  在必修一课本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而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曲线运动,在第二节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道什么叫合运动,什么叫分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是什么关系,同时也知道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建立起“分曲为直”、“化繁为简”的具体概念。

  三、教法分析

  本节教学要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主题,注重从问题、情景出发,在质疑中引发思考,提出概念 ;在讨论中激烈碰撞,找到规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说出平抛运动的定义

  (2)知道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以及为什么可以这样分解

  (3)掌握平抛运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体会物理的研究方法——化繁为简、实验探究、理论探究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教材上所附彩图“平抛物体的闪光照片”的分析以及平抛运动录像的慢放分析,启发学生:处理物理问题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弥补我们感官功能上的不足,鼓励创造出新的研究方向和创造新的测量仪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平抛运动分解方法的探究过程;

  平抛运动规律。

  (2)教学难点:

  平抛运动分解方法的探究和规律的得出过程教师引领的问题设计。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一设计:

  创设情境、问题引领、提出概念

  创设情境:

  纸片、相同纸片叠成的飞机、相同纸片揉成的`纸团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抛出。请学生观察运动情况。

  问题引领:

  问题一:物体的运动形式决定于哪两个因素?

  答:初速度、受力

  问题二:纸片、纸飞机、纸团的质量相 同、初速度相同,为什么运动情况各异?

  答:空气阻力

  问题三:有什么办法让三者运动趋同?

  答:减小空气阻力(减小体积)

  抽成真空

  概念提出:

  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相同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其运动轨迹相同,称为抛物线。物体的运动称为平抛运动。

  定义:

  平抛运动: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作平抛运动。

  教学环节二设计:实验探究、自主探究、找到分解方法

  第二步:针对演示实验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的问题:

  1、在演示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第三步:研究频闪照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从照片上得到什么信息?

  2、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水平方向做什么运动?为什么?

  3、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做什么运动?为什么?

  第四步:理论探究

  问题1:如果物体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后,不受力的作用,物体将做什么运动?

  问题2:如果物体没有初速度,只受重力,将做什么运动?

  教学环节三设计:平抛运动规律

  七、板书设计

  《平抛运动》说课稿 篇4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解说,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材分析。

  一、 教材分析(地位、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材地位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的第二个二级主题“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中有两个条目涉及本节内容。条目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条目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两个条目在本节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要求学生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现“加强课程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曲线运动,而且平抛运动的规律是学习其它复杂曲线运动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关心生活中的平抛运动。

  2. 探究如何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的特点、规律。

  3. 会描绘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

  (二)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掌握正确探究平抛运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2. 理解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是解决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2. 设计实验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体验探究中创造的乐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如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 、教学方法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所以我在本节课中采用的是以演示法、实验法为基础,同时配合讲授、读书指导穿插讨论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三、 学习方法

  学生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经验与知识,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教师应巧妙的运用提示、疏导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把握方向,发展其主动性、独立性及创造性。

  在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中,初步掌握物理观察的方法;

  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在理论推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及时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富有创造性的学习。

  四、 教学程序

  (一) 新课引入(约5分钟)

  复习相关内容,引入实例,创设情景。

  为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课程理念,在复习了前面所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比较新鲜的或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体会,同时为后面问题的解决做一个铺垫,从而达到创设教学情景引入教学主题的目的。

  (二)新课教学(约25分种)

  要研究这种曲线运动的规律,就是要确定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由于我们至少要用二维坐标才能描述平抛物体的运动,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时要对平抛运动进行分解;要根据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来分解平抛运动,因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且只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由此我们可以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下面我们先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分析:受力情况:G 初速度:0

  让学生分组讨论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在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推测其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是自由落体运动。我们可以用右图(平抛运动演示仪)来进行验证。

  结论:其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为自由落体运动。

  水平方向:

  分析:受力情况:0 初速度:有

  让学生分组讨论

  推测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为匀速直线运动并设计试验验证。

  这一步主要由学生做出。它分三大步骤完成。第一,设法记录物体运动的轨迹;第二,在轨迹上确定相隔相同时间物体所处的位置;第三,判断物体在相同时间在水平方向运动的位移。难点在第二步,需要教师的讲解。 我们采用频闪照片法验证其在水平向的运动规律为匀速直线运动。

  拍摄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量出照片中的小球在各个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水平位移X1、X2、X3…看它们是否相等来进行验证

  这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经过初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 初步具备了探究学习的能力,但是探究结论的给出还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对物体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是学生对平抛运动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这个升华过程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把握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的深度,教师在关键时刻加以纠正和指导,最终师生共同努力得出正确结论

  (三)巩固与练习(5—10分钟)

  首先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解决一下听课过程中的疑点,然后通过几个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结束新课

  ①回顾本节探究规律的过程。

  ②提出本节课中探究学习的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猜想假设—设计验证实验并实施—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其既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又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在组织学生在参与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其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五)布置作业

  课后题上作业

  开放性作业:让同学们在课下研究一下,到底有几种方法可以证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五、结束语

  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但具体的课堂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突发事件等不断调整,以达到设计思想、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融合,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平抛运动》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12-14

动物的运动说课稿11-14

《世界是平的》读书笔记04-10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形变化》说课稿12-26

《散步》说课稿01-18

英语说课稿01-16

《村居》说课稿01-17

诗歌说课稿11-08

《劝学》说课稿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