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时间:2023-08-12 11:12: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精品(15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精品(15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1

  读完《傅雷家书》,傅雷对傅聪的严格教育与音乐上的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雷曾说“艺术若是比较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那么我想说“傅聪的修养若是比较美的花朵,傅雷的教育就是开花的树木”。在事业上,傅雷尽力助儿子一臂之力;在生活上,傅雷周到地考虑到了儿子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思想上,父子完全结合成了一体,即使相隔千里.傅雷,他用他的行动,点亮了傅聪傅敏心灵的灯。

  在这伟大的父爱背后,在一封封信的千言万语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至关重要的线索——故事的背景。在比较开始,傅聪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奔赴外国求学时,傅雷和妻子用温和贴切的口吻,仿佛近在咫尺地在与孩子聊天,字里行间透露着他们对傅聪的思念,还时而不经意暴露出傅雷因对傅聪的生活和学业太过紧张而显得焦急的口吻。

  这时的故事背景一切都安好,感情也是那么纯真。可是读到1961年5月23日的那封信时,我总会感觉哪里怪怪的,细心摸索了一下便发现傅雷的口吻变了,虽然表面上是一封再简单不过的信,但是在写这封信时的背景是这样的——傅雷被污蔑且被错误批评,还要进行“思想改造”(其实就相当于坐牢)。

  傅雷当时的心境一定是复杂、混乱的`,所以这封信也显得迷茫和硬板,傅雷好像另有所思。可惜的是,以傅聪从波兰出走英国为转折点,政治的包袱日重一日,傅雷和妻子朱馥梅比较后选择的结局,总让我心有所戚。

  家书中,充分体现了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儿子无私关爱,为人坦荡、秉性刚毅的形象;也充分体现了傅聪孝敬父母,热爱音乐,心怀祖国的人物形象;傅聪的母亲朱馥梅在我眼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傅聪还小的时候,她就像家庭的润滑剂,承担着傅雷的冲动怒火。

  傅聪大了,在海外留学,作为爱子情深的母亲,端庄贤淑、温厚善良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傅雷家书》以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傅聪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感人至深。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2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资料,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透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读了《傅雷家书》,能够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期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我们就会发奋学习、成人成才。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能够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

  认真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亲情世界,明白不懂得的人情世态。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3

  千百封书信寄托着说也说不完的爱,一句句殷切期望背后是数也数不清的情。说到《傅雷家书》,那其中蕴含着的浓浓父子情,被人们口口称颂。在阅读这“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的时候,或许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傅雷那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父爱,也会感叹于傅雷教子的成功,可很少人又去思考过,傅雷除了在笔头上教育孩子,实际又是怎么做的呢?

  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

  一、在教育孩子时,傅雷永远身作则。

  傅雷、朱梅馥和全天下所有父母一样,都希望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也会提出一些作为过来人的建议。书中写道“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而傅雷也的确是做到了这一点,他奉劝儿子要多努力,因为“勤奋比天赋更重要”。而他自己也一天花费十几个小时来进行他的翻译工作,他所翻译的《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全集》《幻灭》《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至今都是不朽的名作,后人还专门设立了“傅雷翻译出版奖”来表彰那些近代优秀的发育翻译家们,他在学术方面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尽管儿子在国外留学,他仍然时刻培养儿子爱国的思想观念。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大多人们并没有足够文化艺术素养。对于以音乐表演艺术来谋生的钢琴家傅聪来说,在国外发展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但傅雷在信中多次提到“你不是抱着一腔热情,想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吗?而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是多方面的,并不限于用音乐去安慰心灵———虽然这是你最主要的任务。”尽管傅聪不能通过音乐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去,但他可以通过用事实使别人受到他实质的'帮助。

  同时,傅雷也在思想方面教授了傅聪许多中国优秀哲学。书信中写到“富贵于我如浮云,在你我是一条极崇高极可羡的理想准则。或许是气质不同,并非多数中国人全是那么淡泊。我们不能把自己太理想化。“傅雷对于巴尔扎克笔下那些为了追求富贵奋不顾身的那些人十分不理解,并要求孩子要学习传统的中国哲学,可以看出他至始至终不忘初心。

  傅雷从1940年开始一直从事外国文学译著工作,同时参加马叙伦、陈叔通等筹备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建国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及书记处书记,上海市政协的委员。他应该是最希望党、希望国家发展的更好的,也是最最不应该被扣上“反党”的帽子的。或许傅雷倾注一番心血在这上面,到头来却受了当头一击,极度的失望或许是他自杀的原因之一吧。

  傅雷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观念现在看看也毫不过时。我认为现代家长们也应该学习他的教育方法。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4

  谁都说它是关于教育,父子情的著作,果然名不虚传。傅雷,傅聪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充满著父爱,蕴涵著真理。

  《傅雷家书》用词十分朴素,平平的语言何以使人读出这么多东西?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时时感受著父辈的爱,也付出自己的爱,对傅雷的家书自然有同感。

  我的经历有一段与傅聪更为相似。我的抽屉里也珍藏著几封家书,不同的是那是我遵照老师吩咐写的作文,给爸爸的一封信。打开信纸,你会看到刚入三年级的我拼音加字胡乱一气的的.书信。在这些家书中,一切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没落下。即使是在校被老师表扬一句,我也在信中写明六要素,但即使我那时再小,也懂得报喜不报忧,也知道不让出门在外的爸爸替我担心。

  随著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家书不会再有;取而代之的是我对父母的保证,有时,父母不理解我,我也会写下来,然后一把火烧了,这样就没事了。

  《傅雷家书》不知何时会再次光顾我的书桌,但两代人间的感情永远那么深厚,永远是享用不尽的财富。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并会一直珍惜这美好的亲情。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5

  闲暇时间看了《傅雷家书》,其实给我最深的感触是傅雷先生其实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但也不是。说他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是因为他和大多数的中国家长一样,孩子有关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学业也好,生活也好,都要悉数操心,即使孩子已经成年到国外留学,也依旧紧密关注着孩子的动态,关注孩子有没有积极学习,并时刻关注孩子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最开始打动我的`是傅雷先生在第一篇家书中写与儿子傅聪分离后的情景,“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孩子,你这一次真的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这一句画面感极强,一对夫妇想着远方的孩子,只一句与孩子有关的话就已经泣不成声,也让我想起那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而说傅雷先生不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傅雷先生与孩子的交流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的,他对孩子的演奏做出反馈,告诉他低音区混乱或是与孩子争论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这与大多数只能模糊给出”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的家长有所不同,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傅雷先生能够与孩子成为很好的朋友。第二点是傅雷先生其实把他对孩子的感情很完整、且不羞耻地表达出来,他在信里给孩子写”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明白孩子心中所想,也让孩子明白家长的想法,让彼此间的关系更紧密。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6

  傅雷的朋友施蛰存先生曾这样评价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他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为什么他能够成功呢?我想一定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人,固然也能使他的儿子变得优秀。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可他们做的只是傅雷教育儿子的皮毛而已,光有严格的家教基本上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的',而傅雷给予他儿子的还有他的言传身教,他的儿子从傅雷身上学到了他的可贵品质,和许多为人之道。在求学上,傅雷让他多写作多思考、作好时间管理、不要被时间所控制、生活学习时间正规化、避免无效或过度社交。让他不能闭门造车,要博采众长,扩大视野。到大自然中去、到博物馆中去,要多读书,用其他艺术的领悟过来滋养对音乐的感悟。在生活中,他要求傅聪在感情上专一、多沟通、多忍让、多陪伴。在名利上淡泊希望,成为一个淡泊名利、德艺双馨、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减少商业演出、做人要真诚、要甘于寂寞。在挫折上勇敢,不断地追求完美,拥有强烈的同情心,做一位品德与才华并重的艺术家。

  傅雷对傅聪的期望和要求很高,但他也为此而尽心尽力地培养,有很多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对他的指导下的关怀。譬如,他曾经写道:“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不礼貌,切忌切忌!”从这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对儿子的观察之细致,体察之入微,这些细节的背后是父亲对儿子的爱。他的这些提醒也使得儿子能够更好地融入他来往的朋友,也从侧面体现出傅雷对西方文化的探究,才能道出这些经验之谈。傅聪也曾在信中因为自己在国外有了苦闷,便向家中的父母发泄,傅雷没有因此而感到愤怒或者寒心,反而是很体谅傅聪,并且安慰他,信中全然没有责怪的意思,是满满的关怀。

  傅聪为什么能成长的这么优秀,我其中也包括父母给予他的爱,在他最难过的时候,开导他、安慰他,让他感受到家人的温暖。我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管教,更应该给予孩子爱,爱的教育会使孩子更深刻地体会这个充满大爱的世界,使爱的美德永驻孩子心间,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7

  《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篇充满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培养两个孩子。傅聪,傅敏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说里的,不是普通的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很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而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八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与傅聪的家书给我许多启示:的很多家长忽视了与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都没有真正享受过为人父母的的`快乐。他们的为迫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手段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克他们有没有想过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的滋味,孩子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但傅雷悟通了这一点,于是与他的孩子成了知心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模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本书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8

  在傅雷家书中福清和孩子的对话里,我可以看出父爱的伟大。

  傅雷家书中可以看出,傅雷看待傅聪不仅是儿子更像是朋友,和他来往的书信写出了傅雷对傅聪的一次次困难的选择都做了引导。

  其中有一篇说傅聪因为贝多芬第29首和第10首哪个更重要吵了一架,最后傅聪离家出走。

  这里可以看出傅聪对艺术的追求,以至于和傅雷吵了一架,升至离家出走。

  服从遇到困难是,弗雷也总是告诉他谁也是这样过的,让她心里好受一些可以渡过难关。所以在后来一场比赛里,虽然服从的.天赋不如别人,但却因为弗雷德知道然他在比赛时不紧张得到了第三名的成绩。所以这场比赛的得奖可以看出傅雷的教育方式对傅聪的成长有恒大的帮助。

  傅雷曾对傅聪说过,久算在谈恋爱最火热的时候他也认为,学术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而如果是别人在这种时候坑定认为爱情第一。所以他对傅聪极其严格,但同时它也是爱他的。

  傅雷对傅聪说行中的字不要太大,不然会被邮票该注意缴或少去移交。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傅雷是个星系的人,而傅聪是个粗心大意的人。

  这小小信封的事情,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应该做事仔细认真不粗心。傅雷也告诉傅聪钱不能乱花,做人也不能太吝啬,然他自己要好好理财,也提醒了我们因该要好好理财。还有就是交友很重要,自己要和朋友多联系,不然别人会觉得你冷漠,还有就是有些人的内心是热亲的但是在变面上他无法表达出来,所以需要长时间的接触才能发现这些,才能表达出来这些真的内心品质。有些人表面上很好但实际上是想利用你,这也同样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现,所以交友横重要,只有接触一段时间之后才了解他。

  所以,傅雷家书不仅说了父爱很伟大也然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给了我们恒多的启发还有更多的发现要我们自己思考。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9

  《傅雷家书》这样的名著其实好多年前我就知道,但是我一直也没有认真去读,一来呢可能我太年轻,二来呢可能我太过于轻浮。觉得这不过于是本家人之间的私信,可能是知识分子家庭,也许说教的价值大些罢了。

  今年寒假期间,女儿的班主任要求孩子假期也阅读一下这本书。做为家父,我已人到中年了,在朋友的推荐下购买了译林出版社的《傅雷家书》。我觉得我应该认真的看看,不然和女儿都无法沟通了。没想到我看到最后结束的时候是落泪的。

  虽然是傅雷先生的家书,但这和每个人到中年的父亲的心声有何区别呢?

  “严父教子”傅雷先生对傅聪尤其如此!孩子还小的时候傅雷先生的要求是那么的严格,他在二楼翻译名著,孩子在一楼练习弹琴,他听着稍有不对马上就要下楼打手,每天练琴四五个小时之久。甚至于在抗战时期一家人在云南时仍然继续练琴,等能撤回上海的时候则是先带着傅敏回上海,让傅聪一人在云南继续,以至于最后傅聪自己靠出卖琴艺赚点钱,这才自己回到上海。这段内容煞是让我觉得对孩子要求甚是严格。不然怎么能成后面的钢琴大师呢?

  一般人都是生了孩子和老二亲,可傅雷先生还又是和有才华的亲,从《傅雷家书》中能感到的是,他一直对傅聪满是亲情,也许是孩子不在身边,我想更多的是他这个孩子早早的`就成了享誉海外的著名钢琴家了。以至于他自己在书信中都谈到没有能照顾好傅敏,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使我没法多开口,但总觉得对你给的很多,对他给他太少,良心上对不起他。”

  也许是我也老了,所以在读书的时候我一直在家长的心态在看着家书,所以在看到最后几封信的时候我的心情格外沉重,等我看到傅雷孙子的照片的时候,我也潸然泪下啊,所以我要感谢我朋友的推荐,他毕竟开书店多年了,当时说还是译林出版社的这个好,如果不是这个版本,我也看不到这个照片,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封封信中能感到傅雷夫妇二人的心态,要知道他们是从儿子结婚后根本就没见到过儿媳妇一面的啊,更别说孙子了,虽然身在英国的孙子最后的名字凌霄是在信中给起好的,可真是一面都没有见过啊,平时都是只能家信来往。之所以让我落泪就是因为那张照片中孩子穿的衣服就是傅雷先生的夫人朱梅馥亲手给织的毛衣啊,要知道她可是没见过孙子一面啊,可孙子穿上还那么合适,那么可爱啊!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句话是他们两个人墓碑上最终刻的一句话,这句话是选自1955年1月26日傅雷先生写给傅聪的一句话,其实这封信里还有一句话也很好,我用他结束我的这篇文章。“一切真实的成就,必有人真正的赏识。”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10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是由傅雷写给他的儿子傅聪的家书组成的,阅读完这本书,我有感而生。

  一篇篇家书,都流露出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盼望他有所成就。傅雷对于傅聪,是关爱他的爸爸,也是一个互相帮助的朋友。

  在信中,傅雷与傅聪谈人生,谈艺术,谈生活中的'琐事,谈他的终身大事……他向傅聪毫无保留地讲述他的经验,他的建议,教导着儿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他对儿子的关爱,在字里行间淋漓尽致地表达着……

  合上书本,傅雷的形象挥之不去,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在生活中,他对我严格,制定了一条条规矩,如:放假期间8:30起床;每天运动;饭后洗碗,晾衣服等等。放假前几天,我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这些“任务”,但是过了几天,我就“偷工减料”,爸爸开始察觉,把我拉去喝茶,苦口婆心地跟我讲道理:因为我是女孩子,所以我要养成好习惯,因为我是女孩子,所以我要学做家务劳动......这些话在我耳边环绕一遍又一遍,但我一句都没听进去……

  可当我看完了这本书后,对父亲的话,似乎有了新的理解。那一句句叮嘱,一声声责备,都是他对我无尽的关爱,相比于温柔的母爱,父爱更深沉,更深远。

  每个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方式都有所不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与父母换位思考,理解和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11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了爱的书,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侮辱和迫害,但是只要勇敢坚持有信念,就会看见生活的阳光,自己就能受到应得的尊敬和爱。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

  富个性。而妻子朱梅馥性格温柔,文静随和,贤淑豁达,被友人亲切称之为“菩萨”。傅雷家书只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他们言传身教,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一封封的家书饱含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让我最受感动的是傅雷对人生的认真和对子女的爱。傅雷在家书中这样叮嘱孩子,

  “爸爸的心老跟你在一起,为你的成功而高兴,为你的烦恼而烦恼,为你的缺点操心!勇敢些,孩子!再勇敢些,克服大大小小的毛病,努力前进!”短短的几句话却体现了一个慈爱的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想念。父爱深沉如水,不会直接表达出来,尽管平时孩子在身边时处处严格要求,其实内心一直为他们操心,生怕一不小心就走了歪路。“勇敢些,再勇敢些!”,这是对漂泊在外的孩子最好的鼓励,让他们不要怕,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跌倒了就勇敢爬起来,擦擦眼泪继续往前走。他还告诉儿子傅聪一些有关做人的、礼仪方面的'细节: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更多的是惊讶。这样的琐事,也要一五一十的写给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面对着这样伟大的父爱,做孩子的只能是以相同的方式去尊敬和爱父母。

  这本书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和思考。

  《傅雷家书》给了我许多影响,傅雷的严谨作风和深遂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教导了我;我喜爱这本书,敬佩傅雷为人与学识,羡慕他和一家的相亲相爱,感动于文字间的深情,又为傅雷和其夫人和自杀感到难过。下面是读书时作和一些摘抄,我喜爱像傅雷这样一位长辈的谆谆教导。(摘抄如下,读后感略)。

  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了所发的感情都是真心实意。你所赏识的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辛稼轩等各大诗人了是我们喜欢的,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乐也,等到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的伟大诗人,可以为你遣兴解忧,给你温暖。

  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与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这也证明你的感受力极快。但天下事有利有弊,有长必有短,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浸得深,不能保持得久。但你至少得承认,你的不容易“牢固执着”是事实。我现在特别提醒你,希望你时时警惕,对你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后是能够想到而不是惊心动魄,能够从容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难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就是要你把这件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12

  有一种爱叫父爱,他不同于母爱,他没有优柔绵长。他更像是一杯温开水,虽平淡无奇,可又让你浑身温暖,倍感热血。

  《傅雷家书》收录了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总共186篇。傅雷在书信中和儿子论艺术,论音乐之美;聊儿子的比赛、生活;说自己的处境,讲社会、国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写在信中,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期望。

  每一封家书都值得我细细地品、慢慢地研,它拥有著文学价值与人间美好的情感。傅雷深爱著孩子,“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著,也说不出为什么。”为什么?因为父亲在思念著、爱著孩子。“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这是一位父亲讲给儿子的人生大道理。

  傅雷对儿子说“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要求我们。傅雷给儿子深沉的爱,把儿子当作朋友,讨论艺术上的问题;指导端正著儿子的品格;让儿子产生自己的思想,有独立的观念。正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藏。

  读完《傅雷家书》,我想了想自己,也不禁一触。天下父母之爱都一样深沉。记得我初一住校时,约定每天与父母打一通电话,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给我指明学习方法,提醒我注意身体,好好学习。一次周末回家,看到一个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原来是父母每天接我的电话前,先记下要和我说的话。每天虽时间不长,可在这一句句话中夹著爱。我明白了要与父母多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理解。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傅雷教他的儿子做人、做学问、爱国,言传身教,影响著儿子的一生。而我们的父母也用他们的爱,他们的言行举止感染著我们,扶著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父母的话,我们要用心去听,去体会。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13

  《傅雷家书》里,傅雷大大小小的事都跟傅聪说。傅聪长年在国外,从信中可以看出傅雷思子心切。特别是傅聪出国初期,傅雷给傅聪的信非常频繁。不过傅聪的回应却没有如傅雷那般热烈,这让傅雷夫妇时常感到担心,有时是落寞。我不知傅聪回信少的原因。从和菜头的陈述中得知,傅雷对傅聪幼时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甚至会有暴风骤雨般的体罚。据我自己的经历,我推测这是傅聪很少回信的重要原因。我想,不管信奉传统的“棍棒之下出孝子”也好,即兴发挥动手也好,专制和暴力无论如何都会削弱两代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关于专制,傅雷在信中也有提到,不过想起来是非常懊悔:

  我教育子女的方式非常严格,非常刻板,甚至很专制,我一直怕宠坏孩子,尤其是聪。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用了上一代的方法及很多其他的方法,犯了无数过错,使我时常后悔莫及,幸而两个孩子都及早脱离了家庭的规范与指导。

  我不知已经当了父母,或者将要为人父母者,不吸取这样的教训,继续犯同样的错误,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公平,甚至是不幸。有前人的经验教训,就知道怎么做是错的,不要凡事都亲自错过一回,才来后悔,那时可能已经来不及了。子女也长大了,父母也老了。痛苦的也痛苦了,后悔的也后悔了,可是谁能得到第二次机会,让孩子再从小长大一次,别那么痛苦,让父母从头养育子女一次,不那么后悔?

  东方人和西方人对待孩子的观念不同。西方人把孩子当作是上帝赐给自己的礼物,东方人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这可能是我们在孩子的养育方面更加专制的原因。但不管出于什么理由,由于伤害带来的隔阂,岂能轻易弥补。正如书中展现出来的,傅聪离开傅雷之后,傅雷先生近乎用乞求的方式,希望得到傅聪多一点的回应。我们是不是应该从中得到一些教训?

  傅雷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是一个儒雅的人。从信中可以看到其很高的艺术品味,和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因为是书信,原本就不以出版为目的,所以读起来让人感觉很亲切。其中的智慧我们可以从信中看得出来。比如说: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想改弦易辙,丢开老路,换走新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与新路放在两个盘里很精密的称过。

  事先多问问老师意见,不要匆促决定。决定后勿轻易更动。

  去年下半年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在两件事交接期间出现了一些噪音,结果就出了意外,短时间里改变了原计划,引发了一系列的后果,到现在还有后遗症。倘使当时有这样智慧的人作辅导,不至于会如此分不清轻重,匆促改变计划,犯那么大的错误。

  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我们应该怎么做,希望能从这些家书中得到启发吧。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14

  傅雷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

  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15

  《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傅雷夫人朱梅馥及傅雷大儿子傅聪的信件编辑整理而成的一本书。普通的信件能集结成册吗?能引人深思吗?不能。《傅雷家书》,看似平常家信,却饱含无限价值。从书中,我们读到了傅雷对傅聪的教育与引导,既严厉,又深远。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亲子之爱,既伟大,又深沉。

  尤其特殊而独特的傅雷式教育,让我看到为人父母与为人子女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比如傅雷,他为人正直,且知识渊博,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非同寻常,他对祖国怀有一腔热血,对人生和生活理解非常透彻,他毫无保留的把他的人生经验和对艺术、生活的见解,通过书信,一一告诫给自己的孩子,他说:“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而傅聪,也不负所望地成为父亲引以为傲的艺术家。同时,傅雷的妻子,这位伟大温柔的女性,在傅聪的成长路上,也功不可没。

  读完此书,我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我感怀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付出,更感恩他们在我成长过程中所呈现的点点滴滴的爱。我甚至想到未来,我的孩子与我,倘若能以“傅雷家书”式的亲密方式,来进行沟通和联结,这不失是一种智慧而又完美的教育。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4-26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5-04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1-16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2-07

[精华]《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7-04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20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篇05-13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篇12-14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篇)01-20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