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03 09:48:1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优秀(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文章表达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大意,体会蕴含在文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炽热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板书:

  难忘的一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祖国语言,觉得没有太多感动,而在《难忘的一课》中,作者对一节国语课铭记在心,作者经历了怎样震撼?请大家首先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

  二、概括文章大意

  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依次读文章各段。7、8自然段及16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并思考。

  师:来说说。

  生1:作者在乡村小学听一节国语课。

  生2:一位X的年轻教师领着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

  师:介绍一件事,有几点一定要说清楚,这几点是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些。

  师辅助生概括大意:

  课文讲述了抗战胜利后,作者在X的一所乡村小学听了一节国语课,课后,教师带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作者为师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深深震撼和感动的事。

  板书:

  抗战胜利 X 国语课 小礼堂 感动 震撼

  三、品读重点段,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挚爱国情感

  师: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多次,请大家再读课文,划出这句话,思考这句话出现在怎样的情形下,可以动笔写一写。

  学生默读思考并做批注。

  师: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

  生:三次。

  师:找到第一次出现的情形,读一读。

  指名读一至四段。

  师:作者在抗战后,走进一所乡村小学,看见一位年轻的教师在教国语。他正在黑板上写字。文中用了几个词语形容这位教师写字的样子

  生1:一笔一画。

  生2:很认真、很吃力。

  师:写字时一笔一划,说明教师

  生1:很认真,怕写错了。

  生2:很敬仰祖国的汉字。

  师:这位国语教师,怀着敬仰的心情,端端整整的写下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下的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得

  生:很认真、很吃力。

  师:一个中国人,写中国字,怎么会吃力呢?

  生1:他好长时间没写过汉字了。

  师:是啊,日本统治下,不许X民众学习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永远依恋自己祖国的文化。哪怕是断断续续的说。年轻的教师也是如此,那吃力的'一笔一划,代表着他的

  生:爱国心。

  师:他先用

  生:闽南语。

  师:先用家乡话读,然后又用国语

  生:一遍一遍的读。

  生齐:老师和孩子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那火热而真挚的心吸引了作者

  生自由读7至12段。

  师:文中第二次出现了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作者坐在教师最后一俳的空位上,和师生一起读

  生:我是中国热,我爱中国。

  师:作者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怎样在读?

  生: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师生们是否发现了作者?

  生:发现了。

  指名读第9段。

  师:很奇怪,孩子们在上课,一个陌生地成年人走进来,还一起读,孩子和老师却反对,不觉得意外?

  生1:人们都希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生2:日本人不许中国人学习汉字,光复了,中国人可以学习自己的语言了。

  生3:每个中国人都渴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语文教案 篇2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推荐关于神鸟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一起来看下吧!

  《神鸟》这篇课文是蒙古族民间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许多国家的国王、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捉到。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却用讲故事的方法三次逃脱。

  文章内容浅显易懂,教学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先让他们自学自悟。

  课堂上,我是这样教学的:先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了解故事大概内容,记下不明白的问题。神鸟神奇在哪儿?为什么称它为“神鸟”?以读促思,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提高自身独立的阅读课文的能力,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然后抓住神鸟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从可汗手里逃脱的进行教学,感悟神鸟的神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学生通过阅读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故事中的狗、乌鸦、猫很善良、忠实,有的认为它们命运很悲惨,很是冤枉,可怜;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同学认为他们做事冲动、缺乏调查,有的认为他们也很善良,知错就改,后悔莫及……

  学生通过充分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探寻了三种动物被错杀的原因,由此产生深深的震撼:这么善良的动物,人类的朋友,就因为人们没有仔细调查,被错杀了。使学生明白:如果遇事不经过仔细的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那么,善良的人也会办错事,甚至会伤及无辜,伤害忠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给予学生自由的时间,联系实际自由畅说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是否也因误会而造成伤害的例子。由此学生联想到了自己,使得他们认识事物的片面性,思想的狭隘性,造成对人对事理解的偏激,往往也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轻易下结论,造成误会是很不好的。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变得心胸阔达,遇事能冷静处理,就是最大的成功。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长句: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2、抓住“湛蓝、透亮”两个词语体会拉萨天空的美,重点讲解课文的第二段。

  3、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难点: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PPT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先写在黑板上盖住)

  湛蓝 透亮

  纯净 明洁

  让人神往

  蓝晶晶

  二、导入课文

  1、齐读课题。细心的你们也许可以发现课题中的“天空”用蓝色粉笔书写,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2、是的,天空在我们的眼中是那么的美丽。拉萨的天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学习提示及要求:

  1、哪些词语是写拉萨的天空的?它们什么意思?

  2、我学会了句子的什么用法?

  3、拉萨的天空为什么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

  学生回答:喜欢“湛蓝”、“透亮”两个词语,顺势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通过比喻句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用比喻句的时候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当作者在说明的时候,就会用比喻句来进行形象生动的说明。

  “拉萨的天空为何总是湛蓝、透亮?”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句子与句子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

  4、把这个句子读好吗?(课件: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指导朗读。

  四、拉萨的'天空——纯净、明洁

  拉萨的天空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1、(课件: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学习提示及要求:

  1、真的能“碰到”“摸到”蓝天吗?

  2、“这话”指什么话?

  3、你觉得拉萨的天空“妙”在哪儿?

  拉萨的天空还“妙”在何处?

  (课件: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指导朗读。

  五、拉萨的天空——让人神往

  这么美的天空真是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吧。

  (课件出示图片)

  1、如果你在这样的蓝天下,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干些什么?

  2、(课件出示: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离开。)

  指导朗读。

  六、拉萨的天空——蓝晶晶

  1、拉萨的天空让人如此神往,每年都有数万游客慕名而来,除了拉萨那美得让人神往的天空之外,还有一处的古代建筑——布达拉宫。

  (课件出示两张对比的布达拉宫照片)

  2、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看了这两张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3、没有了蓝天的映衬布达拉宫会怎么样?所以说,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没有了这蓝晶晶的天空,布达拉宫定会失去一半的美。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七、总结

  1、拉萨的天空美在它的湛蓝、透亮、美在它的纯净、明洁,还美在它的离地面很近,所以让人神往,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的雄伟、壮丽。湛蓝的天空仿佛是“圣地的窗帘”。

  2、(课件: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齐读这句话。

  八、配乐读课文。

  九、作业设计

  填空:

  1、一年四季,不管风吹雨打,交警叔叔总是( )。

  2、在春天,不管是小草还是鲜花,总是那样( ) 。

  3、教室里,同学们不管是听课还是做作业,总是那么( )。

  仿写:

  公园里的花朵有了绿叶的映衬显得更加的xxxxxxxx;湖边的树丛有了假山的对照显得更加的xxxxxxxx。

  我能仿照上面的句子再写一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十、板书设计

  湛蓝、透亮

  7.拉萨的天空 纯净、明洁

  让人神往

  蓝晶晶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体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敢于。乐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积累:定向观察,搜集素材,熟悉习作内容。

  2:尝试:合作交流、拓展思路;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3:评改:回扣要求、交流习作;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培养围绕主体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2、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敢于。乐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资料。通过活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学生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士,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定向观察

  搜集素材

  1、老师把一段演讲稿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演讲的魅力。2、听了这段演讲稿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3、刚才大家谈的很好,这的确是一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章。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下来,大家在读一篇演讲稿,比一比,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向学生发印好的演讲稿)

  4、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演讲和演讲稿的特点。

  5、提出学习任务:演讲可以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有准备地演讲一般需要预先写演讲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稿。(板书:学写演讲稿)

  6、如果不想写演讲稿,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的文章或书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7、回顾综合性学习成果,学写演讲稿。

  (1)引导确定主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5页,把习作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板书:祖国在我心中)

  (2)通过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对“祖国”有了更深的了解,相信大家也有许多话想说,就让我们用演讲稿的形式把他写出来吧。

  (3)演讲稿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请大家默读习作提示第二自然段。

  (4)学生默读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办机理交流,老师梳理。演讲稿一般分为三部分: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于听众的的距离。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8、接下来分部写演讲稿。让学生想一想我们这次演讲的对象是谁?演讲的开头怎么写?在这些要求中,关键字眼是什么?

  9、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我们再来研究演讲稿主体部分的要求。(要注意结合具体材料,把观点说清楚。其次要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1、学生认真听,然后谈自己的感受。

  2、读演讲稿,找异同点。

  3。了解演讲就是一个人围绕一个话题用讲述的方式在公共场合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

  3、大声读习作,明确习作要求。

  4、交流这次习作的要求,注意的问题,自己的看法。

  5、再次读习作要求,想一想要写什么。这种“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使得听、看、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激活思维,激发兴趣。然后再引入本次习作课题,水到渠成。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在句中理解包括注解的意思,能在课外迁移运用。记住散文文体特点,会辨认。背诵全文。理解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分析和欣赏:能借助想象,读懂春天图画,品味春天之美,美在哪里。把握作者的情感思路,理清课文脉络。顺利发表自己的欣赏结果。

  3、情感和价值观:热爱自然,感受自然,效法自然,正确处理“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字词、修辞、文体和课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展开想象,感受春天之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欣赏评价春天之美,顺畅表达阅读的体会。

  【教学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布置预习:查字典正音,搜集春诗,诵读课文两遍,理清课文思路。

  2、导入:交流春诗,口头说说春天印象,说说《春》这一课写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3、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读,边用线段在句中画出课后的生字词,画出运用比喻的句子。等学生读完,教师纠错读音,朗读过程不打扰。

  4、理清课文脉络,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课文写了三个部分,即盼春——绘春——赞春

  5、反复诵读课文多遍,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要求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句子中具体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教师要起示范作用。

  6、布置作业:(1)抄写课后生字词和课下注释各两遍,边抄边记。(2)抄写运用比喻的句子各一遍,边抄边理解作用。(3)背诵课文1—4段。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作业,明确要求。

  不符要求的,老师课后找他们谈话。

  二、教读课文:

  按“总—分—总”的顺序进行。

  (一)初步感知课文:

  1、思考完成课后练习一:本文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了那几幅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说说你的.理由。

  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二:说说自己朗读和默读后的体会,有什么韵味?是什么感觉?请举例说明。

  3、课文的思路:暗示春天的脚步近了,——描绘五幅春景图,——三个比喻点明春天的特点。

  (二)深入解读课文:

  1、课文的开头:作者怎样盼春?运用反复和拟人,写出迫切渴望春天的心情。(解答完成练习四的第一题)

  2、课文的主体:作者如何写小草、野花和春雨的?运用什么词语、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完成课后练习)

  3、理解文末赞春的句子(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三),鼓励学生实现有创意的说出赞春的句子。

  4、难点突破:课文的所有比喻句分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具体语句分别谈一谈。 文中的 比喻句有这些……

  5、小测1—4段默写。

  (三)课堂背诵6—结束的语段,下节课默写。

  三、课外作业:

  1、老师发给学生春天的诗和散文,要求学生记诵,做摘抄。2、完成本课的校本作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精选】语文教案08-16

语文教案08-08

(合集)语文教案09-12

语文教案范文08-18

小学语文故事教案08-04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6-15

《散步》语文教案01-20

《秋天》的语文教案05-09

小学语文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