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12-11 15:55:0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5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重点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

  (请学生各抒己见。)

  山东“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简介作者、作品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⑴ 自读(任选一段,为下面朗读打基础)。

  ⑵ 范读(朗读较好的同学一人一段)。

  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声音响亮。

  2、思考并分析:

  ⑴ 济南的冬天是( )(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

  ⑵ 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济南的特点?(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以上“朗读”与“思考分析”这两个环节结合在一起,旨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朗读中,督促学生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也使课文的朗读不显得呆板单调。)

  四、品味赏析

  1、小组交流:美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与合作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2、班级交流: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班级交流。教师随时整合学生的看法,择取精彩语句与学生共同探讨。探讨中把写作方法渗透进去。

  (例如:仔细观察、运用修辞、抓住特征、情景交融等。)

  五、互动质疑

  在学生寻疑的基础上,可任选一种或几种形式加以质疑:

  A、我们有分歧(组内意见不一致)

  B、请帮帮我们(组内不能解决的,需要别人帮忙)

  C、考考大家吧(认为很有价值的,虽已解决,但想听听别组的意见)

  六、体验反思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七、拓展延伸(机动)

  交流片段作文《校园的秋天》。

  八、布置作业

  1、借鉴课文的写法,用你的笔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

  2、阅读朱自清的《冬天》,比较两文的异同。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反义词在词义上的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

  2、初步认识近义词。

  3、感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句式特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语言。

  4、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反义词识字。

  【教学难点】

  认识近义词,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1、收集风景名胜地区的资料。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让学生自己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再读一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是否发现这几组词的共同点(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

  2、师范读,生注意听老师的读音。

  3、师生互读,读准字音。

  4、小组交流认记生字,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字,检验认字情况。

  6、给生字找朋友:

  退──腿险──脸读──卖反──饭间──简

  7、“我说你说”──师生对说反义词:

  ⑴说教材里的词:

  补充:好──坏新──旧上──下高──矮

  明──暗开──关来──去前──后

  多──少重──轻

  ⑵生生对说反义词。

  二、学习“日积月累”──我会选

  1、学生自读词语,看能否发现什么。

  2、教师引导:

  ⑴老师站在脚室的中央。

  ⑵老师站在教室的中心。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否一样?说明了什么?

  (中心与中央意思相近,是近义词。)

  3、选词配对,在读一读。

  4、扩展:你还能说出一些近义词吗?

  三、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对反义词比赛:师与生对。比一比看谁对得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连线:

  ①找近义词②找反义词

  美丽著名正简单

  特别漂亮复杂反

  中心非常买关

  有名中央安全卖

  愉快快乐开危险

  二、学习“读读说说”

  1、出示“!”与“。”,讲解感叹句与陈述句。

  2、读句子,体会感叹句与陈述句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句子:

  ⑴前是感叹句,后是陈述句。

  ⑵因为“花坛真漂亮“,所以“我要把他拍下来”。

  4、方照例句说句子:

  北京真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

  5、 仿照例句完成第三句。

  6、 同桌互相仿说句子。

  三、学习“我会读”

  1、学生自读诗歌。

  2、小组互读,比一比看谁最先背诵。

  3、小组交流: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四、展示台(交流课外识字的途迳)

  1、展示课外识字成果。

  2、展示自己搜集的.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明信片。

  3、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第三课时

  一、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1、展示自己收集的风景名胜资料,让学生在展示出的资料中了解自己关心的风景名胜。

  2、在展示过程中选择好自己的交流对象,组成“旅游团”。

  二、分组交流

  学生自由选择下列交流方式:

  1、 “导游”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2、“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安排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3、“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己认为有必要讲的情况。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推选最好的“导游”,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并进行交流。

  2、各小组推选出来的“导游”互相交换到别组带队。

  四、总结

  1、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一起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交际的经验。

  2、评出“最受欢迎的‘导游’”,“最受欢迎的‘游客’”等。注意转变角度,思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好思想,为大家服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关心集体的好思想。

  【教学重点】

  1、重点:

  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好思想,为大家服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关心集体的好思想。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2、难点:

  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音,有些字容易写错。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选”。

  (选举、推选的意思。)

  2、齐读课题,提问:

  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

  3、下面你们就轻声读课文,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示范

  请学生说一说:

  “我”是谁,他为什么选自己当班上的劳动委员?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1自然段,指名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班上的劳动委员李青转学了。

  2、学生自由轻声读第2、3自然段:

  ⑴ 边读边想:

  ① 当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时,为什么教室静悄悄的?

  ② 当王宁说:“我选我”时,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

  ③ 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⑵ 学生读后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先理解前两个问题。

  “静悄悄”就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说明大家对补选劳动委员这件事很认真,都在想该选谁劳动委员。“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没有想到的情况时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王宁的发言大家都没有想到。因为一般选举总是选别人,难得有人选自己。

  ⑶ 指导朗读:

  “选谁呢”要读出思考的语气。“教室里静悄悄的……”要读得慢而低,显示出教室里很安静,大家正在思考问题。“我选我”,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⑷ 让学生多读王宁的话,体会他为什么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① 王宁和李小青是好朋友,非常想学习李小青爱劳动,爱集体的优点。

  ② 王宁有信心,有决心,能做得像李小青那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3、有感情地朗读课第1~3自然段。

  (齐读、指名读。)

  4、齐读第4自然段,讨论:

  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全班同学想念王宁一定能当好劳动委员,大家用掌声表示赞同和鼓励。)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成语,并学会用成语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能够根据提示练习给课文分段。

  4、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人类纯朴的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当时是怎样走出困境的。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状况,解决字词障碍。

  (一)生字注音

  点缀(zhuì)颤动(chàn)清澈(chè)恬静(tián)骇(haì)

  炫耀(xuàn)攫住(jué)呕(ǒu)憨直(hān)

  (二)生词解释

  浮光跃金:只月光照耀下的水面闪着金光。这里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水面。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攫住:抓住。

  憨直:憨实直爽。

  三、初读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文章,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解决难点。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全班交流,重点理解一围黑绿、嵌、点缀、恬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③理清脉络:给课文分层次。(学生分的层次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此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一下课文的层次。)

  二、品读课文,理解情感。

  (1)找中心句

  师:文章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就是本文的中心句,同学们找一找(板书:大自然和谐的美人类纯朴的爱)

  (2)研读荷塘的部分,仔细体会文章的美。(荷塘美和语言美)

  ①自读课文,初步感受荷塘的美景。

  ②探究:作者是怎样把他眼中的美丽的荷塘告诉我们?(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妙处和一些词语的精用)

  ③配乐朗读。(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3)研读狗刨比赛和戏水游戏。

  问题一:在这美丽的地方,作者过了一个怎样的暑假?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①自读思考。

  ②小组讨论。

  ③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问题二:作者是如何写出戏水时的激烈?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

  ①自读思考

  ②小组讨论。

  ③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4)体会小伙伴淳朴的爱。

  ①朗读想像我遇到危险的情景。

  ②想像一下当我在拼命挣扎时,小伙伴们的反应,表情,语言,动作。

  ③体会比喻句铁链般。(作者对小伙伴的信赖依靠)

  ④绝处逢生的我吓得哇哇大哭。可是小伙伴们却哈哈大笑,你们理解吗?他们为什么笑?

  (5)了解景物描写对于烘托人物品质的作用。

  ①质疑:从本文的题目来看,本文是记事的。但作者却用了三个自然段来写景。这是否矛盾?去掉这一部分好不好?为什么?

  ②思考后交流。

  三、布置作业:

  回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童年往事,选择一件事写一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内容:

  P22-P23, 回家路上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个动物学校,那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想看看吗?真巧,小动物们放学了,他们有秩序地排着队走在回家的路上!(板题)小动物回家路上,会有哪些数学问题呢?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引导观察画面,同桌交流数学信息:

  请小朋友们仔细瞧一瞧,图上都有什么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你看到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开始!

  (1、船上的小猫4只一排,一共有4排。

  2、树上有3组小鸟,每组5只。

  3、小猴骑车回家,每组有2只,共6组。

  4、草地上有2组花,每组5只。

  5、学校教学大楼左边有9扇窗户,右边有9扇窗户,共有多少扇窗户?

  6、岸边有2只松鼠,每只松鼠前放7颗松果,一共有多少颗?

  7、桥上每队有6只小狐狸,有2组。)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赛。

  (1)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从一幅图中居然了解到这么多信息,现在,老师请你们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好吗?

  (快速拿出练习本,将问题写在练习本上,并解答出来。要求同桌为一个小组共同合作,两个人可以同时提出不同问题,列出算式;也可以一人说,一个人写。如果两个人提出的是同一个问题,那么就作废一个题。最后看哪个组提出的问题最多,列出的算式最正确,最后看哪个组获胜,都有奖励。)

  (2)汇报交流 谁能说说你提出的是什么问题?

  汇报时,一个人说信息和问题,一个人说算式和口诀。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汇报者的表述是否完整,并能正确回答。

  过渡语:谁还有哪些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3、引导学生产生质疑

  说一说,算式2×6=12解决什么问题?你们在解决问题时,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计算“一共有多少只小狐狸?”和“路上有多少只小猴?”都用到了算式2×6=12 ,他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同一个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三、知识的应用与解决实际应用

  智慧老人说:爱动脑筋的孩子最聪明

  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乘法口诀解决了图中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你觉得学口诀有用吗?你能举出生活中用到口诀的问题吗?你能说说吗?

  接力比赛 跳绳比赛 购物买东西 数座位 数小桌子的腿等等。 下面结合桌子的腿数说段儿歌好吗?

  1、活动一、小桌子笑哈哈, 数腿游戏考大家

  1 张桌子( )条腿 2 张桌子( )条腿 3张桌子( )条腿 4 张桌子( )条腿 5 张桌子( )条腿 6 张桌子( )条腿 7 张桌子( )条腿 8 张桌子( )条腿 9 张桌子( )条腿

  四、巩固练习

  2、活动二、你们的精彩表现,把小老鼠和小猫,也吸引来了。看看它们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原来让我们帮他们数一数跳了多少个格。

  小老鼠跳一格表示1个2,小猫跳一格表示1个3。让我们接着数数吧。

  3、活动三、我们做事情时要有时间观念

  接下来,我们做个《与时间赛跑》游戏,考考大家的口算,愿意吗?

  1×4= 2×5= 3×6= 4×5=

  3×3= 3×8= 2×9= 7×4=

  5×6= 4×8= 2×2= 8×5=

  轻松时刻到了 ,让我们欣赏一首歌曲好吗?《青蛙不吃水》 我非常喜欢这首歌,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青蛙跟我们人类是好朋友,可以捉很多害虫;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可以从青蛙身上发现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只青蛙 1 张嘴,2 只眼睛 4 条腿。

  2 只青蛙 2 张嘴,4 只眼睛 8 条腿。

  3 只青蛙 3 张嘴,6 只眼睛12条腿。

  4、活动四 解决问题

  4、从青蛙身上我们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老师从生活中也找到乘法问题,想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自信可是成功的一半哟,加油!!

  每层楼高3米,5层楼高多少米?

  5、 数星星 师:请同学们看五角星图,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一共有多少个吗?算式怎么列?(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

  察,列出算式。)

  6、你们见过索道车吗?游客们为了旅游观光,人们都愿意坐索道车,这样可以看得更高看得更远,每辆索道车有的只坐2个人,7辆索道车能做多少人?

  8、搬新家了 瞧,动物们盖起了两座漂亮的楼房,他们都忙着往新家里搬呢,可它们拿着门牌号不知所措,原来找不到自己家了,你能帮帮他们吗?帮助别人可是一种美德呀!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植树,每隔4米种一棵,从第一棵到第5棵相隔多少米?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8-23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1-27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1-08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四篇12-24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0-04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必备】08-18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0-16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合9篇12-05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三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