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04 20:00: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总复习》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复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总复习》教学设计

《总复习》教学设计1

  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中有关拼音的训练,出现了以下几种形式。

  1.P13基础训练1第一题排列大写字母,在大写字母后面写出小写字母。

  2.P29基础训练2第一题区别易混的韵母u和 。

  3.P50基础训练3第一题区别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

  4.P74基础训练4第一题认识整体认读音节。

  5.P95基础训练5第一题找出轻声音节。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重点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拼音规则。

  二、教学过程

  1.出示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字母表,让学生认读,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归纳做指导,也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加以训练。

  (1)声母

  声母,共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

  韵母,共24个:

  单韵母:a o e i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e er

  鼻韵母:an en in un n ang eng ing ong

  (3)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共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注意区分以下声母和韵母的形状和读音。

  例:

  b和p d和t m和n

  u和u ui和iu ie和ei

  an和ang en和eng in和ing

  3. 和 打头的韵母与j、q、x相拼时, 上面的两点省略。

  三、巩固练习

  1.拼拼读读,写出汉字。

  2.读一读,看看下面加粗字的读音,在拼读时有什么特点。

  剥削 剧烈 修筑权 娱乐 施工 允许

  第二课时

  一、复习重点

  汉语拼音字母表、大写字母。

  二、教学过程

  1.认读汉语拼音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在大写字母后边写出小写字母。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3.读汉语拼音字母表,找出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相近相似的。

  例:

  Cc

  Ff

  Ii

  Jj

  Kk

  Ll

  Mm

  Oo

  Pp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4.下面几组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写法不同,请你边读边记住它们的区别。

  例:

  Aa

  Bb

  Dd

  Ee

  Gg

  Hh

  Qq

  Rr

  三、巩固练习

  1.认读下列大写的`拼音字母,再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

  D

  G

  M

  P

  A

  O

  Z

  2.先在大写字母后面写出小写字母,再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

  G

  H

  J

  L

  F

  E

  K

  S

  W

  R

  X

  T

  Z

  Y

《总复习》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25-126页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深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意识和习惯,认真地审题,正确地进行口算、笔算,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深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良好计算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

  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

  教法:质疑引导,组织练习;学法:小组合作,独立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同学们,我们要想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且能够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就必须要牢固掌握哪些知?(必须掌握好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方法和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

  教师板书课题: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请积极举手说一说想起了哪些知识点?看谁想得多?

  教师表扬发言积极的同学,然后指出上述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

  能否用一个知识结构图描述上述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用表扬鼓励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复习状态。)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尝试建立知识结构网络。

  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情况。

  请各小组成员介绍本组的`讨论情况。

  师生共同分析,评价各小组建构的知识网络图。

  3、师生共同分析建构出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保罗更多相关知识的知识结构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识网络,让每一个小组成员介绍讨论构建情况。然后,师生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图。这样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复习小数四则运算。

  1.出示问题: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2.学生同桌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3.集体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遵循相同的运算规律,即都满足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小数的加减法需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必须将两个数的小数点的位置对齐,才能相加减。

  4.同学们,要想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就必须做到什么?

  教师讲明:首先要认真细心地进行审题,然后再计算,计算后要进行检验。

  5.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检验呢?

  师(出示教科书第125页第4题):请同学们看这一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呢?

  指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进行检验。

  这一题正确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

  师生交流。

  6、出示练习题

  计算并且验算。

  7.83+1.6780×6.4

  6.12—3.581435÷35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检验。

  集体订正。

  7.出示:4000÷25一13×12

  64一(7.2+5.9)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属于什么运算?指名学生回答。

  那么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同桌进行交流。

  师小结: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学生独立计算上面两题。

  8、完成练习二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让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

  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此外,还注意了复习验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进行验算,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惯。)

  (二)、复习运算定律。

  1、复习运算定律。

  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

  指名学生回答。

  怎样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运算定律?

  指名学生回答。

  利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

  (使运算简便)。

  2、出示练习二十一第7题。

  请同学们根据正确的运算定律进行填空。

  你是怎样填的?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3、用简便方法计算。

  312×4十188×4101×87

  135×50×225×33×4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的简便运算。

  4、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题。

  题目中的图给我们绘出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几大行星?

  学生观察回答。

  看了这个图,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教科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数据表,表中的数据是各个行星和太阳的距离。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同学们想办法计算出你的问题的答案。

  5、完成练习二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说明题意,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练习题复习学过的几种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说明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这样更加巩固了运算定律的运用。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教师下发作业纸,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题目如下:

  1、运算下列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36+95+74+105188×35-188×34

  67÷2.5÷0.04

  0.32×12.5×250

  5+13.7+45+6.3+50

  2、填空。

  6020千克=()吨()千克

  5千米9米=()米

  350分=()时()分

  560000平方米=()公顷

  3、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苹果23筐,梨27筐,每筐水果重37千克,一共重多少千克?

  学生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检测的情况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三个题目,自我评价,自我鉴定,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教师根据检测情况进行总结,使学生知道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有待加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熟记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认真审题保证正确率

  进行检验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深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正确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总复习》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二、练习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计算的方法。

  2、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统计图表,理解八五折和八折的意思,然后题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答案:1500×85%=1275元, 1600×80%=1280元

  南极牌冰箱比较便宜。

  3、第3题,先帮助学生理解提议,由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

  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包括所学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分数乘法:意义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意义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沟通分数乘除法间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分数乘除法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包括意义、运算顺序。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

  二、练习

  1、第4题,先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弄清题意,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环保知识。

  2、第5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结果,并鼓励学生说出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证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3、第7题。本题是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问题,如果学生用算术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也应给予肯定,但应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路,用算术法不做要求。

  板书设计:

  解:设这个地区前年降雨量是毫升。

  ―2/9=427

  7/9=427

  =549

  答:这个地区前年降雨量是549毫升。

  96014.8=142.08(万平方千米)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提高应用百分数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单位间的换算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回顾所学的百分数知识,说处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

  二、练习。

  1、第9题。本题是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如果让学生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应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路,教师也应给予肯定,但不做基本要求。

  答案:

  解:设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是x元。

  80%x=2800

  x=2800÷80%

  x=3500

  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约是3500元。

  2、第10题。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题意,说说覆盖率是什么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同时,教师可让学生检阅有关绿化问题的资料,了解绿化的意义及作用。

  答案:175÷960=18%

  3、第11题。主要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可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进行交流,注意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

  答案:

  科技馆:30000×10%=3000(平方米)

  教学楼:30000×25%=7500(平方米)

  操场:30000×20%=6000(平方米)

  食堂:30000×2.5%=750(平方米)

  花坛:30000×0.03%=9(平方米)

  空地:30000-(30000+7500+6000+750+9)=12741(平方米)

  板书设计:

  解:设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是x元。

  80%x=2800

  x=2800÷80%

  x=3500

  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约是3500元。

  教学反思:

  总复习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巩固和复习统计知识,沟通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题目中的单位统一问题。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借助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复习统计知识。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

  二、练习。

  1、第12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相关计量单位的换算。教学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要注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第13题。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相关知识。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对于逆向思维的题目,教师要注意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3、第14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1)升、(2)立方厘米、(3)毫米。

  4、第15题。

  第(1)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理解领奖台底部是不许要涂漆的。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可以先数出一共有15个面需要涂漆,再用15×50×50=37500(平方厘米);也可以先求四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再减去不涂漆面的面积。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第(2)题,50×50×50×4=500000(立方厘米)

  5、第16题。引导学生理解不规则铁块的体积相当于底面积是48平方厘米、高是0.5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所以是48×0.5=24(立方厘米)

  6、第17题。此题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教师要利用此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答案:(1)18×20×30×1.5=16200(立方厘米)

  =0.0162(立方米)

  =0.02(立方米)

  (2)0.02×40=0.8(立方米)

  (3)0.8×365=292(立方米)

  7、第18题。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读图能力,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

  (2)根据题目的条件,学生可以求出彤彤家10月份每项开支花了多少钱。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8、第19题。根据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那个数即中位数,运用中位数表示这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的平均水平比较合适。

  答案:1925万人。

  板书设计:

  复习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0)

  容积单位:(液体)升毫升(1000)

《总复习》教学设计4

  一、说教材分析

  学生在本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物体位置,今天对于位置与方向的复习,进一步回顾了方向与位置。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们具有很好的记忆力和较强的总结能力,并热衷于参加富有神秘感和挑战性的活动。基于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制订出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问题,回顾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位置的方法。并总结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回顾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分析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1)回顾情境教学法。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设计,既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也更好地服务了我们的教学活动。(2)逐层练习、及时反馈法。通过学与练的紧密结合,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帮助学生巩固了旧知。

  (二)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2)观察、比较、发现的学习方法。在比较中,学生有所发现,获得思维的进步与发展。

  六、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设置情景

  1、投影出示台风照片。

  ⑴同学们对这个例题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

  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

  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1、确定观测点。

  2、确定物体在观测点的什么方向。

  3、确定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三)知识反馈,巩固延伸

  1、警察局收到卧底送来的示意图。(图略)

  (以警察局为观测点,找出三个犯罪分子的位置)

  2、连连看

  3、填空(找出物体的位置及方向和距离)

  4、完成书上练习。

  (四)课堂小结七、板书设计:

  确定物体的位置

  1、确定观测点。

  2、确定物体在观测点的什么方向。

  3、确定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总复习》教学设计5

  一、 复习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四边形。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6、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复习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复习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2、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复习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 复习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习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总复习》教学设计6

  一、明确目标,揭示课题:

  1、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什么内容吗?为什么要在现在复习数的认识?(板书:梳理、巩固、知新、准备…)那我们就带着这几个目标,进入今天的总复习(板书课题:数的认识总复习)

  二、知识回顾、梳理:

  1、回顾知识:

  提问:六年中,你学过哪些数呢?你理解这些数吗?这些数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前面我们布置同学们回家自己进行复习,并将一些知识点作一些摘录,下面我们就分组进行交流。(明确交流方法)

  2、整数、自然数、负数知识回顾、知识梳理:

  指名汇报:谁来先说说你对负数的了解?

  负数:你能举几个学过的负数的例子吗?这些负数有什么特点啊?什么地方使用负数?(板书:负数<0)

  自然数:能说完吗?

  整数:能举几个学过的负数的例子吗?还有不同形式的整数吗?

  整数

  自然数:0、1、2、3……

  负整数<0

  (指正:我们在五年级学的负数严格地说是负整数。板书关系)

  3、分数、小数、百分数知识回顾、梳理:

  接下来你想说说什么数?(学生自由回答)

  分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了解?你能举几个分数的例子吗?这些分数都表示什么意义呢?

  小数:对于小数,你有那些了解?你能举几个小数的例子吗?这些小数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百分数:谁来说说百分数?

  谈话:这些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板书出)

  4、练习“练习与实践”1:

  提问: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这条直线上的一些点,你能用数表示出来吗?根据作业纸上的要求,在作业纸上写一写。(指名板演)

  集体校对。

  提问:这里哪些数是整数?直线两端无限延长,我们所学过的整数都能找到它对应的点吗?这些分数你是怎么填的?分母为什么都是4呢?虽然它们分母都是4,但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我们所学过的分数都能找到它对应的点吗?(所以可以看出,分数和整数也是有联系的)这些小数你又是这样填的?

  三、深化联系:

  合作交流:刚才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了我们所学的各种数,整理了一下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关数的知识学到这儿就结束了吗?关于这些数,还有很多的知识,它们之间还有不少联系。一起看到作业纸,同桌商量,共同解决上面的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

  1、还记得数位顺序表吗?将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并思考:整数、小数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举个例子说一说。

  2、你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说分数、百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3、你还记得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呢?你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说明小数的性质吗?举个例子试试看!

  小结:同学们真棒,能有条理地回忆出这么多有关数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基础练习:

  1、填空:

  1一天,沈阳市的最低气温市零下7摄氏度,记作( )℃;上海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 )℃。

  2自然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

  30.8的计数单位是( ),它是由(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的'。将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

  4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就成了假分数。

  5十个( )是一万,( )个0.001是0.1,1000个十分之一是( )。

  6如果把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2、判断:

  1、自然数中没有最大的,也没有最小的。 ( )

  2、比45大,比49小的整数只有三个;比0.5大,比0.9小的小数也只有三个。( )

  3、4和0.25互为倒数。 ( )

  4、一袋白糖重50%千克,吃掉了千克,还剩0.3千克。 ( )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校对,并对习题作适当延伸。

  五、拓展练习:

  1、 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你能用不同类型的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吗?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表示方法。

  提问:如果将题目要求改成: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平方米,你能用不同类型的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吗?

  指名回答,交流:改后百分数真的不能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分数呢?通过这道问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深化各种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总复习》教学设计7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因数和倍数。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复习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复习难点: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步骤

  一、巩固相关概念,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关因数与倍数我们学到了什么?介绍了哪些概念?

  板书概念名称,并让学生说出每个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二、巩固练习

  1、复习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在2、3、0、91、0.25、1、65和50中,()是自然数,()是奇数,()是偶数,()是质数,()是合数。

  (2)教材第138页第2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

  将其中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问:质数与分解质因数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和偶数。自然数(0除外)按因数的个数分为1、质数和合数。

  2、复习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

  判断。完成141页第1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补充:(1)一个数的倍数都比它的因数大。()

  (2)4.2÷0.6=7,我们说4.2是0.6的倍数。()

  说明:“4.2是0.6的7倍”是对的,但几倍与倍数是有区别的。因数和倍数只在整数范围内研究。所以,我们不能说0.6是4.2的'因数,4.2是0.6的倍数。

  (3)24÷6=4,我们说24是倍数,6是因数。()

  (4)是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问:互质数与质数有什么不同?

  (5)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6)如果一个自然数是6的倍数,那么它一事实上是2的倍数。()

  小结: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复习2、3、5的倍数的特征。

  做教材13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复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完成第141页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总人倍数数是它们的乘积。当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时,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全课总结(略)

  四、作业:

  课后反思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疏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这与我们教研组以前提出的复习课要进行“知识梳理、查漏补缺、巩固提升”是基本一致的。本节课的流程也是“知识梳理、查漏补缺、巩固提升”这样三步骤。

  一节课下来,通过讨论和自己的进一步思考,觉得还是有一些不足。

  1.课堂不够开放。

  开放的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主流。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体验。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回忆”、“自我整理”、“质疑问难”、“自我反思”的空间。这与传统的复习课中,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系统的知识结构图呈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复习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节课中,学生的自我知识的整理,还可以进一步放手。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一个人完成不了的,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只有通过真正的自我整理,学生才会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在回忆了知识点之后,还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开放题:请你从7、14、21、25、35这列数中找出与众不同的一个,并说明理由。这样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知识储备,灵活主动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还不够。

  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教育心理学十分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认为通过教学评价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老师可以这样提问促进学生反思:你认为哪些地方是容易搞错的?或者说你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问题?

《总复习》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教材第113~119页总复习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一)回顾复习过程

  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复习克和千克

  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

  (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

  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

  (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

  (3)实物展示: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盐同样重?

  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填写调查结果,课上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通过操作、提问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在练习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原因,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二)复习推理

  1.复习推理(一)。

  (1)创设情境:李冰、王明、张强、夏雨一起排队上车。张强在李冰和王明的中间,夏雨是最后一个,李冰不是第一个。请把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写下来。

  (2)思考:你先确定谁的位置?为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推理的过程,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

  (4)指名说一说推理的方法及过程,其他同学补充,引导学生注意表达的有序性。

  2.复习推理(二)。

  (1)出示题目:在上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推理重在过程,复习中让学生经历想推理过程、说推理过程、演示推理过程、观察推理过程等环节,有意识地对推理的方法进行提炼和改善。让学生明确推理时一般要找到一个关键句,作为推理的突破口。完善表格填数的方法,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这样提升了效果,学生也能轻松接受。】

  三、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复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总复习》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五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本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表内乘法集中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复习前,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制订适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复习。

  1.“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材中安排了两道小题,着重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教学中应注意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即可,教师不必总结出条文让学生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具体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口算,只要学生计算正确就可以了。

  2.“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复习: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乘法口诀是计算乘法的基础,必须让学生熟记。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背出全部乘法口诀。对于乘法计算,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另外,对乘法口诀,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机械背诵。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要解决题目的问题,应该怎样做?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也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按照一定的模式来叙述。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1)“米和厘米”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长度单位是米和厘米。要求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

  教材安排了两道题。第4题是让学生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表示“米”和“厘米”的长度。这种练习对学生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非常重要。第5题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并训练测量方法。

  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可以像教材中要求的“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和“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长”,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估计和测量的复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操作,然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交流估计的方法。对于量线段,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学生从0刻度开始,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只要学生量的正确都是可以的。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计和测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角和直角”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角的有关知识,要求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初步学会画角和直角。

  教材先通过数图中角和直角的个数,复习角和直角的概念。然后,通过在图中加一条线段的活动,把画直角和数直角结合起来复习。

  复习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会在几何中发现角或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另一方面,应尽量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实物的面上有什么样的角(对直角要进行判断),使学生经常注意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题目。第7题是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第8题是画轴对称图形。

  复习观察物体时,可以让学生看书上的图,想像每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应该是哪个图。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些其他实际物体,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能说清楚就可以了。

  复习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然后再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总复习》教学设计10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小数的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物体,可能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内容。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同时考虑了《标准》规定的知识领域和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把小数的乘法和小数的除法集中复习,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同时,把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进行比较,加强两者计算法则的联系。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以进一步发展,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可分4课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复习“小数的乘、除法”时,可先让学生完成总复习第1题,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也可以带着复习一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对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进行全面的整理。

  2.复习“简易方程”时,要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的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例如,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和写法,等等。

  3.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除了要求学生正确应用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以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复习“观察物体”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想像等活动去辨认几何形体在不同方向的投影。

  5.复习“可能性”时,要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复习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如总复习第9题中要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首先要用组合的知识列出两枚硬币朝上图案的所有可能结果,进而求出朝上图案相同的可能性大小,使学生学会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乘、除法。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应用运算定律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和知识进行总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复习小数乘除数计算。[板书课题]

  二、整理复习

  1、口算:

  (1)120页第1题

  填书。

  (2)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要小结。

  2、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1)4.05×2

  1.84×3.7

  7.55÷0.25

  15.75÷0.63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简便运算

  (1)123页第2题

  填书,集体订正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32×1.2510.1×85

  2.85×5.2+2.85×5.8-2.853.6÷0.25÷0.4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三、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四、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师:学会小数乘除法,还要学会运用知道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120页第2题

  学生审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123页第4题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0.8元,可以买几本?

  4、工地上有171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五、复习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P123页第1、3题,P125页第13、15题。

  课后反思: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了计算部分的复习(包括口算、笔算、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相关概念的判断。第二课时完成简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复习。

  在第一课时,建议笔算选取学生易错的几类题型进行针对性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错误:转化成整数后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小数乘法。如:1.4乘1.32;整数乘小数,且整数未尾有0的乘法。如:140乘1.3;商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如:89.44÷43。

  在第二课时,对于简便运算中乘法分配律的灵活应用应适当加强,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即去尾法或进一法教材的练习中没有涉及,教师要有意识地补充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题:简易方程复习

《总复习》教学设计11

  活动目的: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区分声、韵母的字形和读音,辨认整体认读音节。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图片、录音、音节卡、小旗、字母卡等。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渲染)这欢快的音乐来自快乐岛,那是孩子们的天堂。如今快乐岛儿童乐园被九头女妖美杜莎控制,岛上迷雾重重,终年不见阳光,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被女妖变成了石头。今天我要去拯救他们,希望能得到有胆量又会动脑筋的朋友帮忙,让我变的更强大,要加入的请坐好。一路上非常艰险,一定要统一行动,听小旗指挥,让我们登上复习这条船,出发!

  二、引导自主闯关,达到活动目的。

  1、解开门票之谜(出示挂图、播放录音)

  要进入乐园,就得获取入门券,这项任务有点难度,我们必须做些准备。请大家把书翻到55页,练读表一。

  活动一:练读声母表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活动二:(出示一张放大的入门券)瞧,这就是入门券,上面写着很多音节,请大家看清楚,并试着读出来。

  (ná lā tǎ fǔ mǐ nǚ qì pá zhū zú chā cā shān sān)

  先各自练习,在指名读。

  师:(挥动小旗)祝贺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现在我们继续前进。

  2、碰碰车通道。(发放贴有单韵母的碰碰车头饰)

  瞧!碰碰车通道就在眼前,谁想开?(发字母卡)这六辆车相碰能碰出很多复韵母,若碰错了,可就有危险了,碰对了,就请大家读出来。

  参考答案: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小结:读复韵母时,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个音要牢记。

  3、勇闯魔鬼屋。

  碰碰车真惊险啊!下面还有什么等着我们呢? (播放恐怖音乐)魔鬼屋里住着九个魔鬼,只要你念对他们就可以安全通过,否则就会被困住。(出示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这些前、后鼻韵母),读对了,小鸟唱歌。

  4、百花园采花疗伤。(放录音、出示挂图)

  闯过了心惊胆战的的鬼屋,我们好多战士都受了伤。现在我要带你们去采花疗伤。你们看,这么多色彩艳丽的`花朵,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从众多的音节卡(有16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一些拼读的音节)中取出整体认读音节卡。若取对了,就能得到救命话,取错了就会中毒。

  参考答案:(所有的整体认读音节)

  5、写咒语。

  小朋友真聪明,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现在让我们按声母表的顺序默写出咒语。只要这个任务完成了,音乐就会重新响起来。

  学生写,教师检查。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复习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大家表现得也很棒,老师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比现在更出色。

《总复习》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

  2、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乘除法。

  3、巩固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4、巩固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相互之间的进率关系,进一步建立吨、千克、克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回顾和整理;能够采用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结合实际,正确使用计量单位。

  3、通过复习,激发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

  教学设计:

  1、谈话激趣:

  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三年级上学期的新课程全部结束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到了现在,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复习巩固。看谁最认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顾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利用开火车形式快速计算。

  (2)强化口算方法:指名说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计时训练:我们开始一个小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请同学们打开书看总复习的第1题,准备好,“开始!”交流,订正。

  3、回顾整理笔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学们做得又对又快,笔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书上的第5题的算式。

  (2)交流,评价。

  4、整理回顾两步计算式题。

  (1)在以前我们学生的两步计算试题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试着做一做第9题。

  (3)全班订正。

  (4)出示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5、复习常用的计量单位。

  (1)刚才,同学们计算题掌握的都非常好!这学期我们不仅学会了口算、笔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一些计算方法,而且我们还学会了好多的计量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都学过哪些计量单位?

  (2)指名回答,师板书:

  时间单位:年、月、日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2题。填完后再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订正。

  (5)做第3题。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复习的相应的单元内容看一看,有没有疑难问题,可以询问老师或其他同学。

  板书:常用计量单位:1年=12个月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总复习》教学设计13

  一、设计思想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与数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数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等)已经比较熟悉。本学期所学的计算主要有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中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论是数范围,还是计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怎样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本节课的目的是: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与数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数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等)已经比较熟悉。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2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序数的含义和20以内数的组成。"20以内数的顺序"主要使学生熟悉0~20各数排列顺序,以及各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数的序数含义"主要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1~20各数序数含义。"20以内数的组成"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11~20各数是由1个10和几个1组成的。本学期所学的计算主要有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中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论是数范围,还是计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怎样计算,并很快说出得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学情分析

  20以内数的复习,可以着重复习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序数。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掌握得比较好,因此,在复习可以多让学生说一说,甚至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概括"本学期都学习了哪些数"、"这些数的顺序是什么"、"它们是怎么组成的"等等,如果出现疏漏,再让其他学生补充。开始复习加法时,可以先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加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然后可以通过直观复习一下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得数一样,遇到小数加大数计算有困难时,可以想大数加小数,从而较快地算出得数。进行上述复习时都不要求学生说概括性的条文。要把一位数加法的所有情况都复习到,不要只是把课本中题算一算。发现有不熟练的或容易出错误的式题,还要反复练习。练习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练习形式,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的学生比较有兴趣的练习方式。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四、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序数含义及数的组成。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2、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难点

  1、2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序数的含义和20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采取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而且每一个游戏都用大象博士的话来连接,让学生在课中,犹如置身与童话王国之中。激起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七、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应的音乐。

  学具准备:算式卡片、彩色笔、人手一枚的小胸针。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出要求。

  师:今天,大象博士要在我们班请助手。(播放大象的图像和大象的录音。)"小朋友们,大家好,由于现在大家重视环境的保护,我们森林王国中,动物的数量猛增,我大象博士的工作大增。今天,我想在班里请一些小助手,帮我分担一些工作。当上助手以后,第一,可以挂上这枚美丽的胸针,第二,可以到美丽的大森林里游玩。但是,大象伯伯的助手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当的,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考验才能够争取到这一个名额。"

  【设计意图: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拿学生感兴趣的事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参与活动的急迫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第一关:填数

  (播放大象博士的图像和录音):"第一关,填数。小朋友睁大你的火眼金睛,看仔细了。"

  1、集体填卡片。

  教师出示填数卡

  8111519

  师:该怎样来填出这一张卡片呢?(请学生说说怎么来填数。然后集体来填出这张卡片。)

  【在做题之前,先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地得心应手,而且也不会让复习显得很生硬。】

  2、独立完成填数卡。

  教师相继出示填数卡:

  15715

  2620

  201814

  8

  学生独立完成以上填数卡,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说自己是怎么填出来的。

  【设计意图:在这个游戏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可供创作的学习材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并且安排学生进行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提高。】

  (三)第二关:看图,填空

  (播放大象博士的图像和录音):恭喜小朋友,第一关顺利通过,第二关是看图,填空。

  课件出示:☆☆☆☆☆☆☆☆☆☆☆☆☆

  1、一共有( )个五角星。

  2、从左数起,红星星在第( )个,红星星的右边有( )个星星。

  3、把左边7个星星圈起来。

  4、把右数第6个星星涂成绿色。

  【设计意图:利用看图填空游戏 ,复习20以内的数序和序数,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把巩固知识的练习巧妙地溶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思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20数的顺序,加深对20以内数的理解,还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当中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四)第三关:检车票,上大巴。

  1、(播放大象博士的图像和录音):小朋友们真是能干,连着两关都没有难住你们,好接下来,要开始上我们森林王国的大巴了,大家快拿起老师给你们放在抽屉里的`车票吧。不过光有车票还不行,你必须先把车票上的算式算出来,并且在写上得数。记住上车一定要遵守纪律,不遵守纪律的小朋友,我们有权禁止你上车。(小朋友们拿起老师事先准备的一面写有算式的卡片"车票",写好得数,准备上车。)

  2、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排好队准备上车。每一位小朋友高举起自己的车票,让老师检票。(检完车票后,小朋友交换小组坐,算是上车了。随即郊游的音乐响起,小朋友随音乐拍手或舞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融知识的掌握和课中间的休息为一体,并且在大象的连接语中还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学生兴趣应该会很高涨。]

  (五)第四关:说组成,得胸牌。

  1.(播放大象博士的图像和录音):小朋友们经过这么多考验,终于顺利来到森林王国了。等不及想当我的小助手了吧?还有最后一关大家就可以别上老师手中这一枚美丽的胸针了。别急,别急!你只要说出自己手上车票得数的组成就可以得到了。先分小组练一练,说一说吧。

  2、先分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秩序地练说一遍,教师巡回指导。

  3、一小组为单位,上来说组成,其余小组的人员当小老师,如果同意他们的说法,而自己的车票刚好也是这个得数,可以上来和该小组的人员站在一起。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可以节省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避免课堂上出现学生没兴趣的场面。】

  在好朋友的相互帮助下,佩上胸卡,在音乐声中,回座位。

  (六)课堂小结

  (播放大象博士的图像和录音):在这节课中我们闯过了许多的关口,最后终于当上了我的助手,真不容易。你们知道吗,其实我们在每一个游戏当中都运用了一个知识点,谁来说一说,都运用了什么知识呢?

  生1:我知道了填数卡复习的1到20的顺序。

  生2:我明白了检车票上大巴是检验我们做20以内加减法的速度。

  生3:......

  (学生反馈,教师随即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在这一块内容中,我设计让学生将游戏与运用的内容一一对应,旨在让学生从游戏中跳出来,能够从知识的高度去审视这节课,反思这节课,如果学生能够将游戏与知识点一一对应了,那本节课的目标就实现了。]

  九、板书设计

  总复习(一)

  第一关:填数 第二关:看图,填空

  1--20数的顺序 1--20的序数

  第三关:检车票,上大巴 第四关:说组成,得胸牌

  1--20的加减法 11--20各数的组成

  十、作业设计

  1、7+8=( )+3=7+( )=( )-3=( )

  2、16可以分成( )个十和( )个一。

《总复习》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数的认识”第一课时P113~116

  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地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2、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3、对各种数进行分类整理,体验分类整理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重点: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各种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分类整理,形成系统,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关键: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整理,课上交流,形成网络。

  1。课前,同学们把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进行了整理和分类,你是按什么分的,分成哪几类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整理出一份你们认为最合理的,小组长做好记录。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整理的既全面又条理。

  2。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整理的情况,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一会儿你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也可以反驳。

  (学生汇报交流,构建知识网络)

  二、唤醒记忆,沟通联系。

  1、用数表示数轴上的各点,唤醒学生对数的认识。

  (1)我们所学的这些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首先确定“0”和1、—1、的位置,然后由学生分别指出2、—2、、0。3、1、1。7所在的点各用什么数表示。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从这条数轴上,你能发现什么?

  (正数>0,负数<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从0往右,数越来越大,从0往左,数越来越小,把数按大小来分,可以分成正数,0和负数,真分数<1,假分数>或=1)

  2。沟通联系,加深认识

  (1)教师: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数,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这些数呢?(指名学生口答)

  如果生活中缺少了数将会是怎样的呢?(只问不答)

  请同学们看一则新闻:(课件出示)

  看了这则新闻,你想说点什么?

  (出示数据)

  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80%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次地震造成的灾害有多么严重,也同时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民的团结和友爱。

  (2)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汇报)

  谁能概括的说一说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试着说给你的同位听。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都可以表示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但是百分数不能表示具体数量。

  三.应用提高

  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复习的'知识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

  1.书P115T5(投影出示)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不用抄题直接做

  集体订正:同学们看,这个同学做的,对吗?

  同位互相批改,做错的请改正过来。

  2.T6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不用抄题直接做

  集体订正: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通过用正负数记录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用正负数记录数据简单,清楚,明了。

  3.T7

  同学们看,这是著名的四川乐山大佛,在这次地震中,它幸免于难,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集体订正时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总复习》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对已知信息能够进行正确处理,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得解决办法。

  2、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

  激趣谈话: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科技馆?门票是多少钱呢?

  春游的时候我们打算去参观科技馆。我想请你们算算有关门票的问题,行不行?

  二、巩固探究

  1、第6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2、刚才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了买门票的问题,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买书的问题。读题,解决。

  3、同学们,在前段时间,我校组织了一次“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现在老师这有一道关于三年级学生捐款的信息。

  出示第10题,自己读一读题,看一看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订正,说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下面,我们一起到商店去购物好不好?

  引导学生看图第15页,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题中所提的“能买几个杯子”这个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编一道应用题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如果商店里的这些商品让你自己选择,100元钱想买什么东西?能买什么?

  交流,纠正。

  5、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都是和“钱”有关的,同学们解答的都比较好。下面我们来解决关于交通工具的实际问题,能做得更好吗?

  交流,解答,纠正。

  6、解决完了汽车的问题,我们来看火车的问题。

  出示第8题,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时什么?

  要求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三、拓展实践

  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总复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汉语拼音复习教学设计06-27

总设计岗位职责03-02

复习课教学反思04-14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04-12

统计复习课教学反思02-20

拼音复习三教学反思04-10

初三数学复习教学反思04-05

初三数学复习教学反思03-25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8